
「錫」捲科技廠2/有電路板就有它!靠研發低溫、回收錫成全球大廠ESG標配
「不要說電子五哥,電子十哥都是我們的客戶,也靠著這些客戶向品牌廠推薦測試,而打入產品供應鏈。」昇貿(3305)董事長李三蓮日前在50周年慶上表示,台灣為全球電子產品代工,昇貿的利基點就是靠著台商客戶介紹,也隨客戶需求搭上綠色環保節能風,讓自家產品「低溫錫」「回收錫」成為全球大廠ESG標配,國際大廠上門爭相合作。昇貿成立於1973年,早期產品多為工業用錫棒,隨著科技進步,電子零件越做越小,也漸漸發展出錫膏產品,「台商代工廠們做什麼,昇貿就配合到哪。」李三蓮說,舉凡電路板、半導體、封裝、汽車零組件、LED、太陽能電池等高科技產業,隨處都有昇貿產品的蹤跡。昇貿不僅是台灣電子業發展的見證人,也成為全球電子業不可或缺的關鍵原材料,並與日商千住、美商阿爾法位共同並列為全球前三大錫製品廠商。「未來公司將鎖定兩大方向,一為電動車,主要是充電椿用的錫棒;二則是ESG風潮下,品牌廠、代工廠為了減少碳排,低溫錫、回收錫將會是客戶的需求所在。」昇貿二代接班人、47歲總經理李弘偉明確表示,做材料不是自己閉門造車,隨著2026年歐盟碳稅將上路,沒做ESG的企業需負擔高額碳稅,已成為全球企業運動,因此昇貿跟著趨勢前行,回收錫及低溫錫都已在出貨中。昇貿跟隨著廣達、英業達、緯創前進墨西哥購廠,希望就近服務特斯拉,成為其供應鏈。(圖/報系資料庫、翻攝自electrek官網)李弘偉表示,目前車用比重持續提升,台達電為車用最大客戶,錫棒已導入台達電的充電樁,由於台達電耕耘電動車的主軸明確,若能擴大合作層面,將伴隨台達電版圖擴張,可望帶來成長動能。目前昇貿營收比重以錫棒為重,占營收比重約37%,主要客戶為台達電(2308),每月出貨量約20~30噸,而光寶(2301)每月也約有15噸的出貨量。另外,昇貿也跟隨廣達(2382)、英業達(2356)、緯創(3231)在墨西哥購廠,就近服務特斯拉,進軍電動車市場。該廠即將試投,相關設備將在11月底建置完成,預期2024年首季月產能即可達10噸。錫膏則占營收比重約22~25%,主要是電子五哥供應伺服器及NB,但錫膏的毛利較高,因此占整體獲利比重達40~50%,可說是昇貿獲利的重要支柱。李弘偉指出,尤其在金寶(2312)介紹下,近來昇貿的錫膏被應用於SpaceX基地台並取得認證指定採用,意外讓昇貿搭上低軌衛星商機。至於昇貿開發低溫鍚膏則是一場意外。2016年英特爾(Intel)為要解決電路板遇高溫加熱變形問題找上昇貿,團隊前後花了2、3年研發低溫錫和助焊劑才克服挑戰,當時成為英特爾4家合作業者之一,也是台灣唯一、亞洲唯二獲得認證廠商,除可廣泛運用在半導體封測上,也順勢搭上節能減碳順風車,如今客戶涵蓋微軟、蘋果、廣達、美光,也被市場歸類在AI概念股。李弘偉表示,目前昇貿營收主要來自錫棒,而錫棒最大客戶為台達電,昇貿可望跟隨台達電擴大錫在電動車上的應用。(圖/黃鵬杰攝)李弘偉解釋,低溫錫膏熔點較低,因此有助於大幅降低製造過程中所消耗的電量和碳排量,又能延長產品壽命,當製程採用低溫焊錫,可使消費性電子產品於組裝時減少25~40%的能量消耗,組裝時所需要的耐熱材料使用量亦可減少25%,大量降低環境的負荷。李弘偉看好明年低溫錫膏市場滲透率的提升,「低溫錫膏目前NB廠以聯想為主,而聯想也要求零組件廠陸續採用,如固態硬碟SSD領域,包括WD、美光、鎧俠、海士力等都已在出貨,會跟著聯想成長。」Intel也規劃2024年新CPU一定要使用低溫錫,其他晶片大廠如AMD、NVIDIA等也有相關規劃,面板、SSD、DRAM等也已在測試中,將成為昇貿未來營收獲利成長的動能。然而昇貿積極搶攻ESG綠色商機做的不僅如此,李弘偉表示,近年國際科技大廠開始要求使用再生材料,同時也希望把回收產品再利用,目前昇貿已是台灣最大PCB回收錫供應商,回收錫也已有小量出貨,未來也會成為帶動營運表現的金雞母。昇貿靠著研發追求永續成長,除了成立先進材料研發中心,布局半導體先進封裝、低軌衛星、電動車等多元應用外,今年更與中央大學共同設立聯合研究中心,攜手開發電動車元件組裝、AI晶片先進封裝技術,及低碳與低能耗製程的低溫焊錫材料,預計2024年導入市場。今年7月,昇貿與中央大學合作成立聯合研究中心,昇貿10年內將投入5000萬元,合作開發關鍵材料及減碳技術,培育高階半導體及綠領人才,搶占綠色商機。(圖/中央大學提供)展望明年,李弘偉表示,看好筆電將於明年上半年落底反彈,伺服器的量則一直往上,搭配AI伺服器、充電樁與車用電子、低溫錫膏及再生錫料出貨放量,預估明年整體出貨量可以成長1~2成。此外他也透露,大陸內需市場遲早步入復甦,昇貿將不排斥啟動併購,赴第三地掛牌,台灣則進一步轉型為控股公司,昇貿目前已經啟動組織架構的調整,逐步將焊錫事業整合至大陸蘇州廠,目標2025年於大陸A股掛牌上市。

美國半導體禁令傳再更新 台股半導體、AI族群成重災區
台股今(4日)受到美股擔憂聯準會將持續高利率,加上又傳出有4家台灣半導體供應商可能遭美國更新禁令衝擊,包括台積電(2330)等半導體族群及AI指標股廣達(2382)全面開低,壓抑指數開盤後直接跳水,跌破16300點整數關卡,盤中更一度回測16200點,終場大跌180點,以16273點作收。其中因為傳出美國更新對中國晶片設備與AI等晶片限制措施,預期輝達等晶片廠出貨恐受阻,連帶影響台灣供應鏈受累,除了台積電大跌9元,廣達則是開低走高,中場隨即站上平盤,緯創(3231)、英業達(2356)、光寶科(2301)、緯穎(6669)等AI族群也多是先開低,但跌幅都有逐漸收斂。另外外電報導,美國可能將更新對中國的半導體禁令,其中有4家半導體供應商包括亞翔(6139)、崇越(5434)、漢唐(2404)及矽科宏晟(6725)更被點名為華為深圳晶片廠建造基礎設施,受到消息面影響,矽科宏晟大跌逾7%,亞翔、崇越跌幅均超過3%,漢唐小跌約1%。華冠投顧分析師范振鴻表示,總的來說這項報導並未得到官方的證實,以及相關被點名的公司也緊急對外發布訊息澄清,所以仍先視為謠言看待即可,投資人操作方面還是要以公司的基本面營運展望為主。其中漢唐發布重大訊息公告,公司在接獲彭博社詢問後查詢得知江西漢唐系統集成有限公司(下稱江西漢唐)近期承接了深圳市昇維旭技術有限公司某項內裝改造小型工程,江西漢唐依約施作;公司目前並無與華為、昇維旭公司間有訂單或合同。漢唐強調,公司與江西漢唐均為工程專業,並無製造及出口與晶圓相關等產品或設備。崇越也指出,公司未提供半導體材料或設備予鵬芯微,僅承接環保廢水工程,公司所有投資與業務皆遵守國家政策與法令拓展營運項目,工程業務持續進行中不受影響。

Meta推AI聊天機器人搶佔市場 緯穎2日聞訊站上1640元亮燈漲停
臉書母公司Meta日前在加州舉行的年度開發者大會上,由公司執行長祖克伯(Mark Zuckerberg)發布了一款名為Meta AI的數位助手,並宣布未來旗下所有App將加入AI聊天機器人。業者指出,臉書大舉導入生成式AI,明年相關資本支出建設上看千億元,有助帶動其資料中心AI伺服器代工業者,廣達、緯穎、奇鋐及川湖等有望受惠。AI概念股在中秋節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多強勁走揚,緯創(3231)旗下小金雞緯穎(6669)今日(2日)盤中大漲6%,站上1640元亮燈漲停,緯創盤中也漲約4%至111.5元亮燈,廣達漲3%多,英業達與技嘉漲2.5%左右。法人指出,今年AI伺服器產能上看17萬台,一台售價約在新台幣1000至1200萬元以上。其中,全球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微軟、google、亞馬遜及臉書訂單約在2至4.5萬台,隨各大廠大舉拉高生成式AI建置,四家CSP大廠明年AI伺服器需求約上看4至10萬台,呈跳躍式成長。祖克伯召開Meta開發者大會,一如外界所料,除了發布新一代的頭戴式裝置Quest 3及和智能眼鏡新品,更聚焦在該企未來AI藍圖。這場開發者大會更凸顯了Meta對人工智慧的關注,這項策略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公司股價自去年11月大幅下跌後就開始持續反彈。Meta也宣布新的聊天機器人Meta AI將與微軟合作,將Bing搜索彙整到Meta AI聊天機器人中,這代表著用戶能更輕鬆地和AI對話,獲取資訊。Meta表示,Meta AI已經美國推出測試版。用戶可以通過Meta的社交媒體和聊天服務使用,包括WhatsApp、Messenger和 Instagram。此外,Meta還發布了最新版本的Ray-Ban智慧眼鏡,其中整合了Meta AI。同時也公佈了混合實境頭戴式裝置Meta Quest的更多細節。這兩款產品預計將於10月開始販售。

強化北美供應短鏈 東元墨西哥馬達新廠18日啟動
由於全球供應鏈、中美貿易戰等地緣政治風險等問題,近期各國產業布局墨西哥腳步加快,台灣機電大廠東元(1504)19日宣布,在墨西哥新萊昂州Cienega de Flores市舉行高效率低壓馬達廠落成啟用典禮,轉移部分亞洲廠產能,以此搶攻美國、加拿大、中南美洲市場,以及墨西哥國內商機。墨西哥原本就有廣泛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讓採購原料和零件不受關稅影響,加上離美國近,只要透過陸路運輸就能馬上送達,2022年美國與墨西哥雙邊貿易額達7793億美元,較2021年高出17%,創下歷史新高,目前墨西哥出口到美國最多的包括機械、運輸設備和農產品,許多中國業者為了繞開中美貿易戰,也開始大量投資墨西哥,近期以汽車產業最為明顯。台灣多家大型科技公司,除了富士康,還有和碩(4938)、廣達(2382)、仁寶(2324)、英業達(2356)等都陸續計畫擴大在墨西哥的生產業務,將更多資源投入墨西哥後,也讓供應鏈趨向多元化,東元在新萊昂州建立新廠,也是因為廠區附近擁有相關完整的配套廠商,才能以Made in Mexico去使用進出口關稅優惠。東元董事長邱純枝表示,因應區域經濟和短鏈趨勢,興建墨西哥新廠,可以快速連結位於美國德州的東元西屋馬達廠,進一步強健北美供應鏈,搶攻美國、加拿大、中南美洲市場,以及墨西哥國內商機。東元表示,這座馬達廠擁有電工、機工、及裝配的全製程自動化節能生產線,年產15萬台HP1-HP250的馬達,初期主要製造符合北美市場NEMA系列工業馬達,未來也可兼容IEC系列之標準馬達生產,以拓展中南美市場。不過也有台商透露,除了多數人擔憂的治安問題,墨西哥政府對外國企業的態度其實沒有想像地友好,還要注意墨西哥海關,對於進出口業者會有越來越嚴格的產品原產地審查。

英業達AI伺服器成長強勁 葉力誠:海外擴產續增墨、泰新廠
AI伺服器正夯,英業達(2356)旗下採用輝達新一代H100架構的AI伺服器,將自9月起進入量產,預期未來2、3年AI伺服器熱度不減。董事長葉力誠周四(14日)受訪時指出,目前整體產業景氣並沒有太大變化,對其伺服器業務展望持平樂觀,其它新事業包括車用電子領域,也都有一些新進展、並持續努力中。英業達周四宣布,捐贈台灣大學多達20櫃、560台高效伺服器,協助需要高效能運算的研究單位與教學團隊。葉力誠會後受訪時表示,目前伺服器產業展望持平,英業達傾向樂觀,表現可望優於產業平均。並指出,擴產進度持續,「訂單也繼續進來」,同時在整體營收動能放緩之際,營運重點將偏重在毛利的提升。英業達目前在全球有2.8萬名員工,工程師約6500名。海外布局方面,泰國廠預計本周動工,客戶認證時間將落在2024年第四季,最快2025年第一季量產;墨西哥新廠未來生產規模將等同於中國廠區,現已投產,在手訂單如果要完全滿足,預計要等到2024年第四季。觀察英業達2023全年整體伺服器產業出貨情形,可能較去年衰退中、高個位數百分比,AI伺服器有望優於同業表現,未來2、3年看好將呈雙位數成長,明年甚至有機會倍數成長。但整體伺服器產品出貨可能年減個位數百分比。葉力誠表示,儘管業界看好明年上半開始漸有起色,但仍須視客戶後續的資本支出調整情況,現階段保守以待。英業達觀察伺服器產業供應鏈,記憶體廠商今年下半降低第4代雙倍資料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DR4)產能,鎖定生產第5代產品(DDR5),該產品市場需求已有回溫,待產品價格下降、大量受到採用,企業級伺服器市況才可望上揚。此外,由於AI伺服器正在擠壓其他類別伺服器的配置比重,美系雲端服務供應商明年的資本支出增減,是決定整體伺服器產業重振旗鼓的關鍵。葉力誠表示,為了擺脫過去供應鏈只有製造業務,逐漸涉入整合垂直產業,伺服器是雲端主要核心。並強調,台灣資通訊產業非常發達,延伸智慧醫療、智慧製造、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領域,未來包括6G、7G都是英業達的重要研發方向。

0050指數新增四檔AI股!這一家航運股遭3大指數刪除
臺灣指數公司今天(1日)代富時羅素公布五項指數成分股納入及刪除之變動,包括臺灣高股息指數將刪除慧洋-KY(2637);臺灣50指數新增智邦(2345)、光寶科(2301)、緯創(3231)、緯穎(6669)及刪除遠東新(1402)、華新(1605)等,以及臺灣中型100指數、臺灣資訊科技指數及臺灣發達指數的成分股等的最新異動,將自今年9月15日交易結束後生效,亦即自9月18日周一起生效。臺灣高股息指數自指數審核生效日起之連續五個交易日為指數定期審核過渡期,此期間每檔股票之權重採用過渡期間權重,過渡期間生效日為2023年9月18日、19日、20日、21日和22日。富時羅素依據2023年8月21日資料審核結果如下:一、 臺灣50指數成分股納入:智邦(2345)、光寶科(2301)、緯創(3231)、緯穎(6669)。成分股刪除:遠東新(1402)、華新(1605)、萬海(2615)、陽明(2609)。候補名單:長榮航(2618)、技嘉(2376)、創意(3443)、英業達(2356)、台灣高鐵(2633)。二、 臺灣中型100指數成分股納入:遠東新(1402)、華城(1519)、材料-KY(4763)、威盛(2388)、華新(1605)、萬海(2615)、陽明(2609)。成分股刪除:智邦(2345)、富采(3714)、長興(1717)、光寶科(2301)、慧洋-KY(2637)、緯創(3231)、緯穎(6669)。候補名單:東哥遊艇(8478)、群電(6412)、中華(2204)、長榮航太(2645)、豐興(2015)、神基(3005)、神達(3706)、建準(2421)、漢唐(2404)、啟碁(6285)。三、 臺灣資訊科技指數成分股納入:華城(1519)、威盛(2388)。成分股刪除:富采(3714)。四、 臺灣發達指數成分股納入:材料-KY(4763)。成分股刪除:長興(1717)、慧洋-KY(2637)。五、 臺灣高股息指數成分股納入:無。成分股刪除:慧洋-KY(2637)。

輝達超級財報帶旺AI族群嗨翻上半場 廣達、緯創股價午盤跳水
AI晶片大廠輝達(NASDAQ: NVDA)公告第2季營收翻倍成長至135.1億美元,好消息今(24)日台股AI族群上演慶祝行情,廣達 (2382) 、緯創 (3231)早盤漲幅一度超過6%,但11時許跌落盤下 ,台股加權指數1萬6800點得而復失,台積電(2330)、鴻海(2317)、英業達 (2356) 、技嘉 (2376) 股價盤上震盪。輝達第2季營收135.1億美元,年增101%、季增88%,其中貢獻最大的「資料中心」103.23 億美元、暴增171%,第二大「遊戲」為 24.86 億美元,雙雙優於市場預期。分析師指出,廣達、緯創先前在AI的想像行情獲利了結,回歸基本面,市場關注9月Copilot訂閱使用狀況;聯發科開始運用Meta Llama 2大型語言模型開發生成式AI晶片組,則預告AI邊緣運算商機逐步開展,今日振奮IC設計族群信驊(5274)、世芯-KY(3661)等股價。

台股ETF擂台1/國人最愛高股息00878奪「成交王」 這五檔規模破千億
「我在證券開戶40年了,現在買哪一檔ETF好?」「學生可以買ETF?」「我有買高股息0056、00878,甚麼是美債ETF?很多人買……」上萬人在8月11、12日擠爆台北世貿一館證交所為台股ETF開賣20周年舉辦的首場ETF博覽會上,CTWANT記者現場觀察,各家投信證券人員忙為民眾解惑,協助線上開戶。台股投資人對ETF的熱度,持續升溫中。台股首檔指數型基金ETF,從2003年6月30日發行上市的「0050元大台灣50」開始,迄今已有52檔台股ETF。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在11日的「榮耀20 ETF啟動財富博覽會」上說,過去20年來,ETF規模從35億元一路成長至今突破3兆元,在亞洲主要市場規模僅次於日本,且受益人數在短短三年內由164萬人快速成長四倍至654萬人,等於台灣每4人就有1人持有ETF。總統蔡英文8月11日出席ETF主題博覽會開幕儀式,承諾政府會持續打造更活絡的金融市場。(圖/實習記者胡正初攝)這股ETF投資熱潮,在國內首場聚焦ETF主題展的博覽會上,持續發燒,總統蔡英文親自出席開幕,元大、國泰、富邦、中信、永豐、群益、街口、兆豐、凱基、元富等投信、證券公司參展,各區排隊玩遊戲了解自己理財性格屬性、認識ETF等大牌長龍。依證交所統計,國人投資規模最大的ETF,就是首檔上市被視為「國民ETF」的0050,股價從掛牌時的37元,一路穩步走高,2020年7月升破百元,去年一月逼近150元,今年8月14日來到124.4元,基金規模已達3128億元,在台股ETF居冠,受益人數累積逾65萬排第三。目前ETF規模(基金淨資產)破千億的,還有「0056元大高股息」的2253億元、「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的2165億元、「00772B中信高評級公司債」的1095億元、「00679B元大美債20年」的1069億元等共五檔ETF。近年股市震盪加速錢進ETF之際,ETF人氣王開始換人做,「國民ETF」元大0050,被快速崛起的同門師兄「0056元大高股息」超車,依集保中心資料,0056間受益人數自2017年年底的5.2萬人,成長至2021年10月8日的50.5萬人。「0050元大台灣50」於2003年6月30日上市,為台股首檔指數型基金ETF。(圖/方萬民攝)不過,今年三月間,ETF人氣王寶座再度易手,由2020年7月上市的後起新秀「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追上。依CMoney資料統計,至今年8月8日,00878上市三年來受益人數累積達103萬6095人(8/11已逾105萬人),並於7月7至8月7日創下續22個營業日「台股原型ETF」成交冠軍王,單日交易量飆逾30萬張。「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第3季配息已於8月14日公告,每單位將配發0.35元現金股利,以當日收盤股價換算單季殖利率為1.66%,對照過往0.27元~0.32元的配息紀錄來看,受益人數、季配息金額皆雙雙創新高。「雖然00878 基金的配息來源可能是收益平準金,這一檔標榜匯集台股ESG與高股息的綜合版ETF,還是首檔『季配息』ETF,在最知名的高股息配息的『國民ETF』0056股價來到30多元,相對買入00878股價較低、配息次數多、管理費低,都是吸引投資人青睞的原因。」綜合多名理財達人這樣分析說。加上今年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的發展,ChatGPT使用度與話題討論高,帶動AI股股價上漲,而00878的成分股中,持股占比前五高就有緯創(3231)、華碩(2357)、廣達(2382)、英業達(2356)、光寶科(2301),科技股共佔有35%,00878的股價在今年初15多元,一路漲到7月最高點23元。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表示,過往在台灣市場多是境外基金規模大於境內基金,但在2019年台股ETF上是產品多元化,境內基金超越了境外基金的規模,且政府開放債券ETF近十年來,台灣已成亞洲交易時區中產品線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債券ETF市場,造就台股各檔ETF受益人數持續增加。張錫認為,從上述這些數據來觀察,顯示國人選擇ETF做為投資配置選項意願高,很大的原因是「ETF交易方便、成本較低」,適合年輕人等各種族群,定期定額投資。

立委爆料鏡電視8大股東賣股不實切結 揚言告發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6月28日強行通過鏡電視上架案,但以「附帶停止條件」要求鏡電視股東簽署「不得轉讓股份」切結書,但立委陳椒華日前依據錄音檔爆料,指控鏡電視8大股東有轉售股權、人頭代持的狀況,陳椒華辦公室表示,將於明(15)日上午到台北地檢署告發鏡電視8大股東不實切結,涉犯《刑法》偽造文書罪。由於鏡電視大股東除前董事長裴偉外,還包括國巨陳泰銘、萬海集團陳致遠等商界「大咖」,引發關注。NCC於2022年1月19日許可鏡電視成立新聞台,要求股東在2027年6月底前不得將股權轉讓他人。但自鏡電視取得執照後,內部風波不斷,傳言多位大股東均已賣股。因此6月28日通過鏡電視上架與董監事變更案時,要求大股東切結不可賣股,作為附帶停止條件。8位鏡電視大股東包括前董事長裴偉、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穩懋董事長陳進財、甲山林董事長祝文宇、皇普建設董事長蘇永平、麗綺開發公司負責人朱劭華、萬海航運少東陳致遠以及英業達集團創辦人葉國一等人。陳椒華在7日舉行記者會,質問「NCC瀆職放水鏡電視變更申請,大股東也要非法切結扛刑責嗎?」指控鏡電視先前爆出執照取得、負責人變更等爭議,均顯示有政治黑手介入,鏡電視的前董監事都曾具名向NCC檢舉。陳椒華透露,依據她掌握新的錄音檔,可證明鏡電視8大股東自始就是人頭代持,買方的金流甚至透過裴偉流向陳泰銘、陳致遠、葉國一、陳進財,其中陳泰銘、陳致遠已數度承認賣股,並收到股款,陳泰銘親口對她說,「只要去查金流,一切清清楚楚」。陳椒華譏諷「NCC附款要求根本就是一場笑話」。對此,NCC否認陳椒華所言,強調「絕無此事」,並表示已收到8大股東切結書,董監變更程序完成。鏡電視也表示,所有股東皆恪遵NCC許可處分之附款,全體股東均為本人投資並無股權轉讓、借名或代持等情事。陳椒華辦公室今發出採訪通知,表示將在明天上午9時30分到北檢告發鏡電視大股東不實切結等犯罪行為,涉犯《刑法》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等罪,請求檢察官追究股東刑事責任。

林百里的第一步1/心電圖AI判讀技轉廣達QOCA 千億美元醫療商機電子五哥都想吃
AI股市行情告段落,AI應用才要上演。這波AI浪潮誕生的新首富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在8月1日廣達、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的「心電圖AI判讀平台合作協議」簽署儀式上現身,他搬出自己的烏龜哲學,「智慧醫療有無限可能,我們一步一步往前走。今天是廣達QOCA的主力產品之一、是第一步,我相信有更多題目擴大合作。」一位公衛專家告訴CTWANT記者,林百里口中的這「一步」對台灣社會很重要,依美國心臟學會建議,心肌梗塞患者在到院後的90分鐘內應接受心導管治療,若加上突如其來的症狀,救治時間更短,「能正確判讀心電圖的心臟內科醫師需要至少17年專業醫學訓練加上實際經驗,以AI協助心電圖判讀,能夠在5秒內快速運算、分辨原因,在1分鐘內將病情以手機簡訊同時通知臨床醫師、主治醫師、護理師,對病患進行救治。」林百里心心念念的AI醫療雲平台QOCA系統,是一個基於AI人工智慧和數據分析的醫療品質管理系統,自2013年開發迄今,由廣達技術長張嘉淵主持,其中AI醫療雲平台 (QOCA aim)以醫療影像與結構化資料分析,提供最佳臨床決策輔助及精準預測;同時有遠距醫療與居家照護等平台。廣達子公司「宇心生醫」,創辦人為美國UCLA小兒心臟科主任張瑞康(左),發明十二導程心電圖儀器,重量僅67g,搭配雲端系統,方便醫師判讀、個案管理與遠距監測。臨床實驗可大幅縮短操作時間近7成,不僅醫療專業人員能使用,一般人也能完成量測。(圖/宇心官網)三軍總醫院AIoT中心技術長林嶔負責訓練此AI影像辨識模型,指出三軍總醫院自2010年開始升級心電圖儀器與資訊系統,2019年進一步成立「人工智慧暨物聯網(AloT)發展中心」,使用廣達QOCA醫療雲管理,今年將成果正式技轉廣達。「已經累積超過150萬張心電圖資料,每年還以50萬張持續增加。」接下來交棒廣達工程師演算法開發軟體介面,進一步開發出穩定的商用服務。專家表示,「這個理想要能夠實現,從標註影像、對準時序、加入鉀離子數據、把病人情況納入、反覆訓練模型提升精準度,到成功申請醫材認證,要花費3年以上。」林百里坦言,「我們跟很多醫院有合作關係,國防醫學院、三總有特別的文化跟團結精神,讓我們合作更加順利有效率」。國防醫學院表示,不方便透露簽約年限,但此期間廣達有獨家使用心電圖AI判讀模型權利。要將AI影像辨識模型技轉廣達,中間還需要一個「翻譯官」穿梭溝通,國科會生科處生醫商品化中心擔綱這個重要的橋樑,該中心主任王麗茹指出,「因工程師與醫護人員對同一件事的理解有所不同、還要協調專利等,ICT語言與醫療語言也有所差異,我們轉譯並找出共識,讓AI協助判讀心電圖這個生醫研發成果朝商品化發展、讓成果落地。」許銀雄時任宏碁智醫總經理,說明VeriSee DR視網膜診斷軟體。(圖/報系資料照)「(未來)一定會有更多成果,很有信心」,林百里說。心電圖AI判讀除了搭配醫院的精密心臟監測儀器使用,也可搭配廣達子公司「宇心生醫」僅67公克輕巧型簡易的操作儀器「十二導程心電圖」,甚至在救護車上就可將心電數據傳輸到醫療雲,透過AI判讀協助醫治、篩檢及預防,進一步商品化成軟體+硬體系統,便可走進偏鄉、踏出國門,甚至避免中風等憾事發生。智慧醫療的無限可能,也是市場及商機所在,市調公司Markets &Markets指出,AI在醫療領域商機將從今年146億美元、2028年成長至1027億美元。和廣達一樣對醫療商機積極的台灣科技業者不在少數,例如宏碁智醫(6857)人工智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輔助診斷系統VeriSee DR,分析糖尿病病患的眼底圖來預測其視網膜病變狀況、偵測腎功能障礙,已打入台灣8成醫療院所,這家電子五哥中唯一登錄興櫃的醫療子公司,2021年掛牌至今仍虧損,累計至去年虧損9591.8萬元,但仍在這條從醫路上堅持。緯創醫學的下肢外骨骼系統。(圖/報系資料照)緯創(3231)旗下緯創醫學智慧醫院解決方案以及外骨骼等,可主動偵測穿戴者的關節動作變化,配合使用者的行動能力,在適當時機給予輔助。仁寶(2324)腹部超音波掃描檢查可遠距為偏鄉民眾進行檢查,自製開發應用於治療腫瘤的「消融寶」(AblatePal)射頻消融系統更納入健保給付。華碩(2357)「We AreFamily」由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學生團隊開發,利用華碩健康資料銀行中健康存摺檔案提供加值服務,OmniCare醫療物聯網平台串聯保險、醫療等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並與研華(2395)、光寶(2301)等合作參與聯合醫院智慧病房。英業達(2356)旗下英華達「循環腫瘤細胞」檢測,利用抽血檢測進行早期癌症篩檢及治療後續追蹤。

00878拿下台股ETF「成交王」!連22天交易居冠 單日飆破30萬張
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自今年7/7至8/7,00878已連續22個營業日登台股原型ETF的成交冠軍,8/2當天成交量更飆升至逾30萬張,不僅破了自身上市以來新高,拿下台股ETF市場「成交王」。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ETF在2020年7月20日掛牌上市,這檔高股息型主題ETF前五大持股為緯創、廣達、華碩、英業達、光寶科等AI概念股,8/1公告第三季每單位預估配發金額,每受益單位將配息0.35元,實際配發金額將在8/14日公告,截至8/4的受益人數來到103.6萬人,單周增加逾1.4萬人,並將於8/16除息,8/15為最後買進日。國泰永續高股息ETF基金經理人游日傑表示,對於長期投資的存股族來說,建議領到股息後再投入、維持投資紀律。由於近期正逢美債市場波動率上揚,長天期美債殖利率突破4%,是觀察布局長天期美國公債或投資級公司債時機。以國泰20年美債ETF(00687B)8/4成交量達79,946張,改寫基金成立以來次高紀錄,成交金額破新台幣25億元,基金經理人江宇騰表示,因為其存續期間較長達17.07年,當未來Fed轉向降息時,將有更大的資本利得漲幅空間可期,也可波段操作。江宇騰並提醒,須留意因債市過熱造成的折溢價風險,投資人應避免買入市價高於基金淨值過多的產品,一般來說,ETF的折溢價在1%以內尚為合理範圍,若在溢價過高時進場,不僅得承擔買貴風險,還可能賠掉大半債息,因此建議投資人要隨時關注投信官網公布之ETF即時淨值,選擇合理價位的債券ETF。

陳泰銘傳親認已賣鏡電視股權 立委陳椒華控人頭代持…批陳耀祥放水應下台
通傳會(NCC)6月28日強行通過鏡電視上架,後續要求鏡電視大股東簽署切結書,證明未將鏡電視股權轉讓。立委陳椒華今開記者會指控,鏡電視8大股東就是人頭代持,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甚至向她坦言已賣出股權,陳痛斥NCC主委陳耀祥企圖用以附停止條件的行政處分來轉移自己放水的責任,若有股東簽署不實切結,她將親赴提告。NCC今年5月原本排審鏡電視上架有線電視86頻道與董監變更案,最終以董事長鄭優未出席審查會議為由,導致審查無疾而終,陳耀祥當時否認要「強行過關」,依法也必須審查,NCC後續以附款停止條件,許可董監事變更案,要求鏡電視8大股東簽署「不得轉讓股份」切結書,限期1個月內提交。鏡電視8大股東分別是鏡電視前董事長裴偉、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穩懋董事長陳進財、甲山林董事長祝文宇、皇普建設董事長蘇永平、麗綺開發公司負責人朱劭華、萬海航運少東陳致遠以及英業達集團創辦人葉國一。陳椒華指控,鏡電視今年3月爆發諸多執照取得、負責人變更等爭議,均顯示有政治黑手介入,違反NCC附款,陳泰銘、陳致遠等人支持的董事黃俊彥、陳宏守、郭蕙蘭及監察人王金山等人都具名向NCC檢舉,裴偉更與鏡電視牽連甚深,根本沒遵守附款要求。陳椒華指出,鏡電視8大股東自始就是人頭代持,更有人在去年9月出脫持股,像是祝文宇就有表示幫助財團媒體大亨張高祥代持股份,台鋼集團也以原價買下這些大老闆的股權,陳泰銘、陳致遠也親口承認,他們與葉國一、陳進財皆已賣股,收到股款。陳椒華說,無論這些代持股份的大股東們如何巧立名目地試圖遮掩,在契約上刻意設計延後股份交割時間,都無法掩飾賣股的事實,就如陳泰銘曾說的「只要去查金流,一切清清楚楚」,但是NCC卻在行政上放水不查,陳耀祥應該為此下台。陳椒華強調,她手中握有相關錄音檔,若鏡電視的代持大股東敢出具內容虛偽不實的切結書,她將親赴北檢告發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等犯罪行為,追究刑事責任。

AI族群緯創為何獨憔悴 法人分析應是這原因
AI族群在台股今(4日)表現稍有回穩,包括廣達(2382)在9點半之後就翻紅,英業達(2356)也在平盤上下小幅整理,僅緯創(3231)獨自憔悴,甚至還一度僅差一檔就亮燈跌停,法人分析關鍵,就在於母公司宏碁(2353)的隱形賣壓仍在。宏碁3日公告,在7月5日到8月3日,已經處分了2707張緯創持股,每股均價為103.05元,合計成交金額為2.78億元。其中最讓市場關注的是,宏碁在公告中指出,董事會另通過在不超過33000張範圍內按市場價格處分之。分析師胡毓棠指出,緯創今天明顯偏弱,離月線越來越遠,顯示投資人信心依然不足,當然廣達提前止跌翻紅,應該是有助於緯創止穩,只不過就目前來看,如果法人持續出脫持股,多少也讓股價承受壓力。觀察近期三大法人狀況,其中自營商跟投信都持續出脫緯創股票,外資則是在近2個交易日轉賣為買,不過投信是主要賣壓來源,投信賣壓何時減緩,將是緯創股價止穩的指標。

緯創股價跳水當沖客哀嚎!7/31爆違約交割4865萬 法人:跌破月線還有賣壓
AI概念股逢高震盪,本波強勢表態的緯創(3231)難逃賣壓,證交所 2 日公布, 9家證券商申報緯創7月31日違約交割,金額高達新台幣 4865 萬 549 元,為今年目前最大案。台股資金輪動,從輝達創辦人黃仁勳訪台開始已經爆紅2個月的AI概念股價走高,激起當沖熱潮,台灣證交所網站顯示,2 日證券商申報違約交割買進、賣出合計總金額為1億4634萬6515元,買賣相抵金額為992萬8757元;其中,緯創達到揭露標準,違約交割 4865 萬 549 元。券商分點為企銀埔墘、元富新莊、中信嘉義、國票新莊、群益中山、元大四維、元大和平、永豐松山、永豐金等。法人解釋,以現在台股T+2制度,投資人須在下單買股後的第二個營業日早上11點前,把款項匯入帳戶讓券商扣款。昨日晚間公告違約交割,可推測發生在7月31日、緯創出關後第一根跌停。不幸發生違約交割的投資人會有5年紀錄,券商會將其證券帳戶銷戶、有庫存設定只能賣出。廣達、英業達、緯穎、宏碁資訊、光寶科等多檔股價急殺,法人表示7月營收陸續公布、第二季財報揭曉,將從想像題材回歸基本面,尤其緯創在大戶退場後籌碼渙散,股票在8月1日交易爆量27.8萬張,終場跌停打開,昨日繼續跌停收121.5元已經跌破月線,下一個支撐在117元、再下一關為112元,保守估計還要3個月整理時間消化套牢賣壓,奉勸投資人不要輕易當沖。

AI概念股價大震盪 林百里喊「安啦!」一直看好AI應用
AI族群股價高檔震盪,廣達、緯創、緯穎、英業達、仁寶、世芯-KY、創意、M31等指標股價較高點下跌約15%。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今(1)日表示「安啦!」,「股價別人決定的,一直看好AI應用,有很多機會、要做很多努力!」林百里今日出席廣達與國防醫學院及三軍總醫院合作研發的「心電圖AI人工智慧判讀平台」簽約合作發佈會,結合國防醫學院的研發能量、三軍總醫院的臨床驗證,以及廣達電腦在科技整合的經驗,用一張心電圖就能準確地輔助診斷超過50種疾病。市場傳聞廣達AI伺服器接獲中東買家大單,林百里表示,「訂單不能透露」。林百里10多年前就拍板從電腦轉向伺服器,又積極推動AI醫療應用,廣達在本波人工智慧浪潮為多頭點火,股價從5月的不到百元今日收報237元,據富比士排名,目前林百里身家突破91億美元,超越張聰淵、林書鴻及郭台銘等,成為台灣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