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壁鄰居自己移蜂巢…引蜜蜂大爆走 他家小狗被「全身插針」螫800針慘亡
家中若發現有蜂巢,千萬別自行處理,最好請專業人員進行移除!美國加州一位名叫貝克(TommyBaker)的男子,因為在家中發現有蜂巢,竟異想天開自己上網看了YouTube影片,沒找專業的人員移除蜂巢,而是靠自己挪走蜂窩。結果沒有經驗的貝克,移除蜂巢過程中觸怒了裏頭的蜂群,上百隻蜜蜂失控飛出來大爆走,導致隔壁鄰居所養的2歲寵物犬錢斯(Chance)慘遭蜂群瘋狂攻擊,身上被狂螫了700至800根針,最後不治身亡。還原事發過程,貝克是在本月16日,在自家修剪樹木時意外發現蜂巢,因為自己覺得蜂巢築的尺寸沒有很大,評估可以靠自己移除,所以儘管自己沒有移除蜂巢的經驗,他只靠上網看看別人移蜂巢的影片,就擅自移除家裡的蜂巢,沒想到因此惹怒蜂群,導致隔壁鄰居家的狗狗,慘成失控蜂群的犧牲者。貝克因為在挪動蜂巢的過程觸怒蜂群,大批蜜蜂先是包圍著他打轉,他一度開車狂奔了1公里以上;但有部分蜂群,跑到鄰居布萊恩(Brian Engen)家中,攻擊他的愛犬錢斯。無辜乖乖在家的錢斯,慘遭隔壁自作聰明移蜂巢的鄰居拖累,大批蜜蜂狂叮牠,導致牠全身布滿至少700至800根針,最後宣告不治,讓主人心痛表示,善良不好鬥的錢斯,無端被蜂群攻擊,「發生這種事讓我們全家都很痛苦」。

大霈遇熊裝死遭虧「沒用」 被拱吃蟲嚇到飆淚
台灣是世界少數的高山之島,更有豐富的生態資源,讓不少喜愛大自然的國內外遊客趨之若鶩。《HiHi導覽先生》節目一開場,熱愛旅遊的主持人浩子就對搭檔大霈發出靈魂拷問:「如果在深山裡遇到hîm(熊)該怎麼辦?」沒想到大霈卻呆萌反問「hîm是什麼?」讓原本表情嚴肅的浩子一秒破功,只能無奈解釋意思,而聽懂後的大霈立刻發揮演戲專長,躺到地上開始裝死,浩子見狀也配合化身「浩熊」,張牙舞爪地對著大霈嗅聞氣味,大喊一聲:「這個是裝死的!」並作勢要吃她,讓倒地的大霈趕緊「復活」成人類。究竟深山遇到熊該怎麼辦?藝人領隊「萬秀孫」瑞夫找來熟悉山野動物的專家「三哥」徐松慶來解答。導覽先生一出場,大霈就馬上向三哥求證自己「遇熊裝死」的策略有沒有效果,果不其然遭到三哥狠狠打槍「裝死沒用!」並解釋熊不管跑步或爬樹都比人類厲害,萬一真的碰到熊只能往下跑,看牠會不會體型較大滾下山,或許就得救了。浩子聽完馬上向鏡頭搞笑總結保命秘訣:「遇到熊該怎麼跑?就是跑得比你的朋友更快!」說完還手指旁邊的大霈,讓大霈差點當場上演「綜藝摔」。 聽到熊出沒,大霈第一反應倒地裝死。(圖/公視台語台提供)眼看三哥的專業分享讓眾人紛紛露出欽佩眼神,另一位藝人領隊黃湘婷也不甘示弱,直接派出入圍過金鐘的導演兼攝影師巫少強來拚陣,不過巫少強分享自己登山的「救命四法寶」,卻被浩子無情吐槽:「說實在的,你這四項拿出來我覺得很沒用!」相較於平平無奇的登山法寶,三哥帶來的「殺手鐧」一亮相就讓眾人驚叫連連,只見一盤虎頭蜂巢片上桌,三哥上手掰開巢片摳出虎頭蜂幼蟲,浩子和大霈見狀紛紛露出痛苦表情,大霈更是花容失色哭喊:「牠在動啦!」看到瑞夫和黃湘婷抓起蟲子大快朵頤,大霈忍不住嚇到跳起來躲到浩子身後,差點飆淚,沒想到還是躲不過美食邀請,貼心的浩子趕快幫她解釋「她吃素啦!」大霈也雙手合十含淚「婉拒」這道野性美食,化解蟲蟲危機。

Audi Sport全球交車破4萬台年增15.6% 性能RS6 Avant、RS 7 Sportback雙車款登台
2022年Audi Sport全球共交車45,515 台至消費者手中,年增15.6 % 。而在台灣市場,Audi Sport車系不僅佔2022年台灣總銷售量11%,與全球市場相較,Audi Sport車系在台灣總銷量的佔比為全球排名第7。而今(15)日,Audi也宣布在台上市2款Performance性能車,分別為750萬元的RS6 Avant,以及780萬元的RS 7 Sportback。Audi RS 6 Avant performance與Audi RS 7 Sportback performance雙車款均搭載4.0升V8 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最大馬力達630hp(較上一代提升30hp)、最大扭力達850Nm(較上一代提升50Nm),從0到100公里/小時加速僅3.4秒,整體優於歷代表現;透過引擎室、車輛內部隔音裝置優化,帶來更精緻的聲浪體驗及輕量化效果,車重減輕達8公斤。RS6 Avant具有RS專屬Valcona 真皮跑車座椅搭配蜂巢格紋及紅色或藍色縫線,創造出熱血氛圍。(圖/Audi提供)在外觀部分,新一代Audi RS 6 Avant performance、RS 7 Sportback performance 標配「消光鈦灰套件」,車身外觀設計從前後保桿飾板、車頂架、車側窗框、車側後視鏡罩至側裙飾板,由消光鈦灰質材包覆,還搭載HD matrix 高階矩陣式LED極光頭燈組,不僅提供精準清晰的照明度,頭燈內更配有RS 專屬獨有暗色飾條,搭配動態指示方向燈。進入車艙前,雙車款室內細節皆標配RS performance 專屬四門LED迎賓燈、RS專屬Valcona 真皮跑車座椅搭配蜂巢格紋及紅色或藍色縫線。於滿足性能動感駕馭同時,Audi RS 6 Avant performance、RS 7 Sportback performance 擁有寬敞的車室空間,後座椅背傾倒後可分別擴充最大至1,658公升與1,382公升。

看準暑假「一站式親子旅遊」潮湧現!私享旅遊力薦「皇家亞特蘭提斯酒店」 以杜拜浮誇式奢華向頂級家庭客招手
預期暑假旅遊熱即將恢復疫前水平,國際奢華旅遊聯盟Virtuoso會員「私享旅遊Curators of Travel」看準一站式親子旅遊趨勢,趁勢推薦皇家亞特蘭提斯酒店Atlantis The Royal!這個集合約百米高的高空游泳池、擁有金氏世界記錄滑水道數的最大水上樂園、以及目前全球最大露天水族館等主要訴求的酒店,將可充分體現全新的杜拜浮誇式奢華!私享旅遊Curators of Travel執行長陳泓佐指出,所謂「一站式的親子度假」,就是指單一酒店內,擁有可全方位滿足家庭式需要的娛樂餐飲等休閒設施。所以趁著戴資穎在亞錦賽中三度奪冠的氣勢,特別推薦位於杜拜,今年元月試營運、2月10日才正式開幕皇家亞特蘭提斯酒店。 此一酒店擁有諸多「世界之最」包括:■共有90多座游泳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位在90公尺高空中的「雲間 22 」天空泳池。■集18 家世界一流的餐廳與酒吧於一身,其中8間更是由米其林星級大師掌廚。■擁有酒店世界最大的水上樂園之一「亞特蘭提斯水世界冒險樂園」。■具世界上最大的露天水族館之一「大使礁潟湖」,擁有65,000隻海洋動物,更有神秘的「失落空間水族館」。■享杜拜最大的私人海灘,長度綿延超過 2 公里,與青蔥的綠洲一直延伸到寧靜棕櫚島的潟湖。積木式組合 雙曲線巨型塔樓 重繪杜拜天際線新視野Atlantis The Royal皇家亞特蘭提斯酒店的建築,是由目前世界上最擅長蓋摩天大樓及為企業打造總部的Kohn Pederson Fox Associates(KPF)操刀,KPF重新定義了「地標建築」,使其在城市天際線中產生重塑的效果。以積木形式解構傳統塔樓,六棟高樓呈現階梯式塔樓連結而下,在天橋的串接下,形成各自獨立卻又互聯通的建築。於是,一個寬500公尺、高178公尺的巨型蜂巢結構,就此樹立在新月灣的長島上。雙曲線立面,成為建築亮點,不但對人、光線和空氣完全開放,更營造出有別於杜拜其他酒店的輪廓。皇家亞特蘭提斯酒店由知名建築設計,特色是其積木式組合及雙曲線巨型塔樓。(圖/皇家亞特蘭提斯酒店by私享旅遊提供)一進大廳,迎面而來的巨型雕塑《水滴》,高11.5公尺的原創藝術品,由 5.5 噸不銹鋼組成,代表乾燥沙漠中第一滴涼爽的雨水。大廳四周更有超過4,000隻水母迎賓,極可能會被這個號稱世界最大的水母魚缸所型塑的夢幻Lobby給震撼。795間客房中,有44間套房和頂層公寓,享有自己的私人室外無邊游泳池、建築景觀花園;面對阿拉伯海的獨享視野,同時又享有完全的隱私。客房內的備品也不含糊,全是出自於 Hermès、Frette 和Graff等奢侈品牌的訂製精選。集合世界之最的『美食饗宴』和『玩樂體驗』入住皇家亞特蘭提斯酒店,等於每天都可免費進入廣達22.5 公頃、暢玩世界級的水上樂園!其中多達50 個超高滑水道,已列入金氏世界紀錄中。飯店設置5,045 平方米的健身SPA中心,也可以在超過2公里長私人海灘邊放鬆身心。餐飲服務更是引人入勝,除天橋上Cloud 22無邊泳池畔的日式餐廳Nobu by the Beach餐景兼得,Atlantis The Royal更聚集了全球頂尖名廚:包括José Andrés、Ariana Bundy、Costas Spiliadis、Gastón Acurio和Heston Blumenthal,在18家餐廳和酒吧中,全方位滿足房客們的味蕾。來趟皇家亞特蘭提斯酒店,絕對是目前地表上最能視覺、味覺和感官最豪華的親子度假體驗。天橋上Cloud 22 無邊泳池畔的日式餐廳Nobu by the Beach餐景兼得,Atlantis The Royal聚集全球頂尖名廚,18家餐廳和酒吧中,有8家是米其林星級名廚。(圖/皇家亞特蘭提斯酒店by私享旅遊提供)私享旅遊會員免費申請中,更勝官網直訂優惠您獨享!透過私享旅遊Curators of Travel訂房,究竟比官網直訂,差別在那?私享旅遊執行長陳泓佐表示,除了以下4大私享獨家專屬的優惠外: 1. 每日雙人早餐於餐廳享用2. 單次100美金酒店抵用金3. 贈迎賓酒乙瓶4. 每日免費入場水上冒險樂園及失落空間水族館另外,可視抵達當天,訂房狀況,若高一階級的客房有空房,可享免費升等;提早入住與延後退房 。若是預訂套房或別墅,則可獲贈來回機場接送。是高不可攀的天價嗎嗎?目前該酒店接受兩晚(含)以上的入住。以最平價的海景客房為例,2人/晚,約新台幣18,000元之譜。

台南500萬隻蜜蜂遭莫名毒死 蜂農心碎鋪「蜂屍地毯」…哭喊:夭壽喔!
蜜蜂是大自然中,維持生態平衡一個非常重要的生物,但在台南南化地一處養蜂場,場內多達135箱、數量估計有大約500萬隻蜜蜂,疑似遭到農藥毒死,蜂農一覺睡醒,發現上百箱的蜜蜂都一片安靜,最後一箱一箱檢查,把死掉的蜜蜂遺體倒在一起,數量多到鋪成「蜂屍地毯」,蜂農不知道到底是誰對蜜蜂下的毒,無奈感嘆,夭壽喔!根據《TVBS》報導,位於台南南化的力姓蜂農,在蜂場裡分成三區,養了400多箱蜜蜂,以每箱約4萬隻,飼養總數量約1600萬隻。但他上月29日一早,到農場後,發現場內有100多箱的蜜蜂,完全沒有四處飛舞的活動力,他感覺狀況不對,開始一箱一箱檢查,把死掉的蜜蜂倒在一起,算算倒了135箱,大約死了500多萬隻蜜蜂,當場損失200多萬,讓他欲哭無淚直呼,「夭壽喔!你看看,今年有蜜蜂被人毒死,倒了一整片」。力姓蜂農無奈表示,他沒有與人結怨,但蜜蜂卻在準備進入採收季時被人下毒,目前以報案要緝凶,而部分死亡的蜜蜂也將送驗確認死因,但他難過的表示,這些死亡蜜蜂所屬蜂巢內的蜂蜜,因為可能都含有農藥了,也都必須報銷不能採收,養育的心血全白費了。而「蜂屍地毯」影片被轉貼到爆料公社後,有網友留言回應,「地球都快缺蜜蜂了,還有人做這種夭壽代誌」、「完了,短時間水果要減產了…長期蝴蝶效應會很嚴重的,到底是哪個傻子…」、「如果沒有蜜蜂的話,生態會失去平衡,花花草草,需要蜜蜂的傳媒,才能使生態持續永恆,看來要讓生態斷結了」。

Subaru WRX雙車型預售開跑 意美汽車:接單已破百張
Subaru繼上週五宣布Crosstrek(舊稱XV)在台展開預售後,這週又釋出WRX及WRX Wagon分別以預售價169.8萬元、175.8萬元登台的消息,Subaru台灣總代理意美汽車也表示正式開放預售後即破百張訂單。WRX及WRX WAGON內裝不僅以紅色車縫線鋪陳,還導入11.6吋智慧影音觸控螢幕。(圖/Subaru提供)WRX及WRX Wagon搭載Subaru四大核心科技,包含2.4L水平對臥渦輪增壓引擎、SGP全球模組化底盤、EyeSight 4.0智能駕駛安全輔助系統、SAWD對稱式全時四輪驅動。採用的全新2.4L水平對臥渦輪增壓引擎,帶來強勁馬力及扭力表現,同時搭配先進電子懸吊系統及4種駕駛風格模式選擇,結合SAWD對稱式全時四輪驅動系統,為車輛帶來更穩定的橫向抓地力及四輪循跡表現。不僅如此,更全新導入SGP(Subaru Global Platform)全球模組化底盤以及Inner Frame車體結構技術,大幅提升車體剛性並降低車身重心。WRX外觀導入品牌最新穎的「Bolder」設計理念,採用蜂巢式六角型水箱護罩、兩側配有LED頭燈組及C字型尾燈,結合空氣力學設計的前輪導流保護飾板、後保險桿導流保護飾板、後擾流尾翼、充滿性能視覺感的四出排氣尾管及18吋雙色切削鋁合金輪圈;WRX Wagon則搭載蜂巢矩陣式水箱護罩、LED前霧燈、LED C字型尾燈、後保險桿導流保護飾板、後擾流板、雙出排氣尾管及18吋雙色切削鋁合金輪圈。在主動安全性方面,WRX及WRX Wagon全車系標配「EyeSight 4.0智能駕駛安全輔助系統」,除了符合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所定義的Level 2自動駕駛技術,更以完備的9大功能帶來全方位的主動安全防護。

早買省2萬!Subaru全新Crosstrek預售開跑 經銷商傳僅「2.0升單一動力」
Subaru台灣總代理意美汽車今(17)日宣布Crosstrek(舊稱XV)在台展開預售,售價為115.8萬元,即刻下訂享早鳥2萬元優惠,預售期間前100名下訂的車主,再贈市值3萬元的風格帳篷露營組。走進車內可以看到11.6吋智慧影音觸控螢幕。(圖/Subaru提供)Crosstrek不僅標配Subaru獨步車壇的四大核心科技和超過100項安全配備,包含「BOXER水平對臥引擎」帶來低重心、高穩定性且貼地奔馳的操控性,同時搭載功能再強化的「SAWD 對稱式全時四驅系統」與「SGP 全球模組化底盤」。在尖端安全科技上,搶先導入全新「EyeSight 4.0智能駕駛安全輔助系統」進化版,新增一顆超廣角鏡頭(共計三顆鏡頭),可針對行人與低速前進的腳踏車,提供更全面的偵測功能。此外,也同步新增「AES自動緊急轉向輔助系統」、「LDP車道偏離輔助系統」及「LCF車道維持置中系統」多項功能。外觀部分,Crosstrek以「Bolder」設計概念出發,包含融入強烈時尚風格的蜂巢式六角形水箱護罩、極光LED頭燈、前霧燈、前輪弧導流保護飾板,以及延伸至兼具動感優雅的車尾,包含燻黑立體造型C型尾燈組、後保桿導流保護飾板,以及勁風後尾翼等。此外,車色選擇也更加豐富,包含鋼鐵銀、珍珠白、晶綻黑、魔力紅、鐵騎灰、耀海藍、星馳藍等。不過關於動力編成尚未說明,但是目前有經銷商傳出,仍是採用2.0升水平對臥引擎的純燃油單一動力,而非海外市場上的e-Boxer輕度油電混合動力規格。詳細消息預計要等到第二季正式發表時才會更清楚,屆時本刊也會再帶來更完整的報導。

新一代科技「儲能櫃」, 成為未來電力能源調節的最佳解決方案!長利科技儲能櫃發表上市
台灣在核二廠二號機停役、水源匱乏難以支撐水力發電、火力電廠不能興建、綠能效能不穩定等情況下,要擁有穩定電力供應,還能符合節能減碳目標,更要配合企業加速ESG發展,「儲能設備」將是未來工商業界的最佳選項。我國磷酸鋰鐵電芯組製造大廠長利科技,攜手西門子、威力工業,16日在台南永康長利科技舉行『長利儲能櫃』上市發表記者會,包括工研院材化所技術長潘金平、台灣能源數位轉型產學技術聯盟許志義教授、西門子西門子數位工業協理陳仁能、威力工業網路董事長施作君、義電智慧能源台灣總經理陳威廷等百餘位貴賓與會,共同見證新一代最新的科技儲能櫃正式上市啟用,成為未來電力能源調節的最佳解決方案。我國磷酸鋰鐵電芯組製造大廠,長利科技。(圖片/長利科技提供)「長利儲能櫃系統」除配備長利科技專業生產的磷酸鋰鐵電芯組外,更結合西門子的PCS 【儲能功率調節系統】及威力工業的EMS【能源管理系統】,確實達到削峰填谷的電力調節,確保用電無虞,並讓企業用電量降載,達到ESG永續精神,更能協助減低台電用電負載,不僅強化國家發展競爭力,更為環境永續及氣候變遷盡份心力。PCS【儲能功率調節系統】-可滿足緊急用電需求、不斷電系統功能、雲端管理、高電力轉換效率、低待機功耗、高環境適應力、具備擴展性,完美與電池系統整合;EMS【能源管理系統】-可有效改善工廠用電、掌握用電起伏狀態、削峰填谷、平衡電力供需、降低企業用電量。削峰填谷可根據不同用戶的用電規律,調整用電負荷,降低負荷高峰,填補負荷低谷,離峰時段為儲能系統充電,尖峰時段則以儲能系統供電。「長利儲能櫃系統」擁有專業的生產、研發技術,並取得國際UL1642、IEC60730、IEC62619認證,其電池性能高(放電能力高、通過振動、耐壓測試等),且安全性高(不起火、不爆炸),採客製化服務,最重要的是在地生產,配備有專業維修維護團隊,提供最快速且完善的售後服務。西門子數位工業總經理駱奎旭表示,西門子致力於透過數位轉型協助產業及環境實現永續發展。節能減碳是全球重視的趨勢議題,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完善的電網建設及儲能基礎設備為穩固產業運轉的基礎條件。西門子數位工業非常榮幸與長利科技及威力工業共同開發儲能系統,提供用戶端穩定供電的解決方案。長利科技儲能櫃可說是技術領先,其全套系統皆由長利在地化生產製造,包括:電芯特性量測分群、儲能電池模組組裝、電控箱組裝、儲能電池櫃組裝等。從電芯製造生產到電池模組組裝測試、電池機櫃組裝測試、貨櫃安裝測試、案場施工再到維運服務,皆由長利科技自行執行,因具在地化優勢及高機動性。陳永光總經理(右)。(圖片/長利科技提供)在安全性方面,長利科技於2020年9月透過台灣適多博公司取得工研院授權「具有大電流放電能力之鋰離子二次電池」多國專利(中華民國專利證號I270994)及STOBA®耐高溫快充材料等。尤其,電池加入STOBA®技術,具多重保護機制,除有效抑制電池熱爆走,對輕微的微短路所引發的自放電現象也可有效提升,且安全性優於其他類型電池。並可大幅降低電池材料的放熱量,並通過穿刺實驗Nail Test,有效增加電池循環壽命。此外,工研院目前也正在協助長利科技電池系統案場依據國家標準CNS 62933-5-2執行安全評估與現場允收試驗,檢視各子系統經安裝整合後之儲能系統,包含:電力轉換系統PCS、電池系統與輔助系統等安全性,未來將持續透過精準量測協助案場安全試驗及國家標準要求。長利科技製造的磷酸鋰鐵電池內的隔離膜,是採用前瞻能源超高孔隙率隔膜,可提高電解液的飽液量,有效提升循環壽命及降低鋰離子擴散阻抗,其高透氣度可提高電芯的充放電C-rate,小孔降低直通孔的問題,多孔提高鋰離子分散性,都可有效降低鋰晶枝形成,透過均勻的結晶成核,讓隔膜的每一個位置數據都接近,使電池一致性提高,獨特蜂巢設計,隔膜效果更強,大幅提高電芯的良率。長利科技表示,作為全球企業公民,秉持社會企業的謹慎責任,藉由儲能設備的建置來達到節能減碳目標,加速ESG(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 Social /公司治理Governance)發展,並進一步打造綠色製程的產業競爭力,創造更友善的產業環境,具體實踐企業永續,共同見證劃時代產品對人類新生活的開創,並為全球環境的永續發展盡份心力。李明峰董事長。(圖片/長利科技提供)長利科技董事長李明峰表示,長利科技運用電池專業生產的核心技術跨入儲能櫃市場,並已於2022年已完成第二代儲能電池系統設計架構,今年1月廠內再設置完成1MW儲能櫃系統(20呎貨櫃),為因應快速成長的市場及訂單需求,目前年產能已提升至100M,並將持續增加。

「隱」酒作樂2/藏在蜂巢裡的店中店 Nest by PUN以故事與香氣撫慰人生
穿過狹窄陰暗的防火巷,來到灰黑牆面前勇敢按下火災警報器,終能踏入仿1920年代美國禁酒令時期的「SpeakeasyBar」打造的酒吧「PUN」,而2022年夏天,當時已開業5年的PUN在地下室又開設了神秘店中店「Nest by PUN」,透過預約取得鏤刻蜜蜂圖案的硬幣,將它投入孔中讓另一扇門開啟,又有一個新世界在眼前展開。你可能會聽見蟲鳴鳥叫和淅瀝的雨聲在耳邊響起,裝束宛如吟遊詩人的Bartender還會跟隨故事切換、調製象徵不同章節的雞尾酒,並吟詠如同舞台劇的一段念白,這樣的沉浸式體驗在酒吧中無疑是一新鮮嘗試。按下酒吧入口處的火災警報器,才得以踏進PUN的空間。(圖/焦正德攝)呼應蜂巢意象,在Nest by PUN還打造了如同凝結於琥珀中的蜜蜂創作。(圖/焦正德攝)「初雨」以傳統品飲苦艾酒使用的器皿Absinthe Fountain呈現雨滴落下的意象,並以蓮霧汁的淡香土味帶出雨落入土壤的氣味。(圖/焦正德攝)相對於氛圍較為輕鬆與都市感的PUN,充滿故事性與細緻服務的Nest by PUN更貼近酒吧主理人Lester王承宗希望呈現的「fine drinking」形式,他將Nest by PUN譬喻為PUN的前傳,PUN原意就是雙關語,在這裡能同時諧音台語的「蜂」與「香」,也帶出品牌將雞尾酒融合香氣體驗的概念。延續相同概念,當你走進Nest by PUN,會發現以纖維紙與六角鐵網型塑的空間宛如一座大型蜂巢,可以嗅聞到融合廣藿香、玫瑰草等的室內調香,這裡還擷取蜂巢裡最小的單元符號「六角形」為核心元素,例如兩個獨立的蜂巢吧台與menu都設計成六角形,不時變換的燈光更增添了視覺流動感。在此你可以體驗到兩種不同的營業模式,其一為故事時段的沉浸式體驗,每半年一季發想不同主題,例如首季以「雨」出發,設計出「初雨」、「雷雨」、「獨雨」、「雨後」這四杯用氣味或不同調製形式,展現從雨水落下到結束的各個階段。酒吧時段會提供獲得食品界米其林評鑑iTQi冠軍、帶有蜜香的「如果紅茶」,及以雞胸肉與香料特製的「蜂巢瓦片」。(需收入席費300元,圖/焦正德攝)menu上嵌有蜜蜂硬幣及杯墊,若真有選擇障礙症不知道該選哪杯酒,不如拋擲硬幣決定吧。(圖/焦正德攝)「Among Green」(左)展現像是春日明媚的酸甜果香與草本氣息,「Peony」則有更深沉馥郁的花香。(500元/杯,圖/焦正德攝)雖然首季故事調酒已於3月初結束,但正在醞釀的新一季也將於下半年到來,在此之前不妨嘗試另一模式:酒吧時段,乍聽似乎並不特別,但同樣藏有巧思。轉開menu會發現上頭有從歷史脈絡中整理出的9種雞尾酒分類,每類有兩杯相互對應的調酒,客人可先選擇想嘗試的類型,再依風味描述選定酒款。例如「ClarifiedMilk Punch」類型調酒會混合牛奶與柑橘產生凝乳現象,再經過濾展現絲滑又透明的雞尾酒,以此設計出的「Peony」、「Among Green」酒款,前者為突顯牡丹「花中之王」的東方形象,透過玉山高梁與百花甘露、秘魯Pisco葡萄蒸餾烈酒等多款利口酒,加上蓮霧汁與酸葡萄汁,激盪出接骨木、紫羅蘭、桂花、櫻花等6種以上花香;後者則加入蜜瓜香甜酒、鳳梨汁與澄清鮮乳,還於杯口抹上一圈脫水柑橘碎瓣,展現如花葉包覆的意象,像是璀璨之前會先經歷的明媚新生。又或者在大家熟悉的「Highball」類型中,化用《聖經》希伯來人(以色列人)流浪多年的寂寥感,及最終尋找到奶與蜜之地的故事,發想或冷冽或多層次的調酒風味,每一杯都充滿驚喜與故事,值得細細探尋。 在感受Nest by PUN特殊的儀式感之前,也可以先體驗容易入門、氛圍輕鬆的PUN。(圖/焦正德攝)Nestby PUN電話:(02)2700-5000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78巷5號營業時間:Nest by PUN週三、五、六20:00~翌日01:00,週一、二、四、日休;PUN 18:30~翌日01:30(週五、六延長至02:30)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PUN.TAIPEI備註:Nest by PUN座位僅12席,首季沉浸式體驗訂價2,680元,新一季預計於8月起推出60~90場,推出前1個半月至2個月會提前線上售票,價格、時間與內容未定,請依官方FB公告為準※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本田戰略車搶市1/暌違多年第11代Civic震撼亮相 單一頂規未演先轟動首批配額已接單七成
「Civic(喜美)問世50周年,累積銷售台數已達2,750萬台,屢獲國際大獎,今年更勇奪日本年度性能車大獎。這樣經典的車款,很高興能再次導入台灣市場。」台灣本田(Honda)董事長高岡篤史2月23日春酒活動上掀開車市新話題,第11代Civic將在5月上市,首批配額300台。這是距本田上一次將Civic引進台灣足足11年後,新一代Civic終於回歸台灣市場,儘管春酒活動上只辦預賞會,讓新車亮相,並未提及售價,但已引起車壇轟動,據傳接單已超過200張。依昔日「百萬喜美」定價策略,經銷端傳出第11代Civic售價約落在130萬至140萬之間。「這樣的國民車款,就算售價已經預期會超出百萬,還能擁有超過200張訂單真的不容易,可見Civic帶來的影響,信仰者真的很多。」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風靡全球市場的Civic誕生於1972年,代表Honda不斷挑戰、不斷突破的精神,是品牌最核心的靈魂車型。1974年先由南陽實業代理進口台灣,三年後,由同集團的三陽工業生產上市,國產Civic吸引眾多消費者,影響大到很多人甚至誤把「喜美」當成汽車品牌,直到2001年推出國產第7代Civic,雙方在隔年結束合作關係而停產。2002日本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正式向慶豐集團董事長黃世惠提出,購入三陽工業汽車製造廠的要求。(圖/報系資料照)2002年本田隨即來台成立「台灣本田」,四年後第8代Civic上市,第9代於2012年發表上市,均引入台灣,不過在2016年傳出國產第9代小改款車型不再接單,到第10代也未在台灣銷售,由於10代Civic在其他市場獲得相當的好評和銷售成績,因此有許多喜美粉絲表示,「台本當初如果有進Civic 10的話,房車這塊市場就不會被Corolla Altis整碗捧去了。」事隔七年,喜美粉絲終於盼到新車款。第11代Civic e:HEV在外型上採用與日規、歐規相同的五門掀背設計,車身尺碼為4,550x1,800x1,415mm、軸距2,735mm,且配備18吋聲學共振減噪輪圈,在車尾的廠徽也以藍色點綴,並加上e:HEV專屬式樣,強調與眾不同的油電身分。內裝則以日製歐規高科技質感為訴求,蜂巢網狀隱藏式冷氣出風口貫穿中控台,另搭載10.2吋數位液晶儀表板、9吋觸控懸浮式主機、無線Apple CarPlay、BOSE音響等配備,並配有Walk-Away Auto Lock離開自動上鎖、跑車化設計上掀外滑式全景式天窗,以及駕駛座8向、乘客座4向電動座椅調整等。內裝以蜂巢網狀隱藏式出風口貫穿中控台,以日製歐規高質感為訴求。(圖/劉芯衣攝)動力部分搭載e:HEV電驅雙動能系統,結合全新開發2.0升直噴引擎,實現184ps及32.1kgm最大動力,加速感受媲美3.5L V6引擎水準,同時還能繳出平均23.7km/L的油耗表現,且0-100km/h加速可於7.8秒完成。e:HEV電驅雙動能系統以「次世代電油車」廣為大眾所知,首度全新開發的2.0升直噴引擎,搭載在全新世代Civic。(圖/劉芯衣攝)日前Honda Japan官網公布最新資訊,「由於受到疫情、半導體短缺等影響,Civic已暫時停止接單,不論是汽油還是e:HEV車型均須等待約一年的時間。」不過台灣本田原廠也向記者表示,「雖然日本有缺車的狀況,不過國內5月的發表不受影響。」且與原廠爭取到全年500輛的配額,「上市後馬上就有車可以交。」

本田戰略車搶市2/銷售扛霸子CR-V大改款下半年引進 渦輪車型率先登場
新春伊始,各大車廠急推新車,搶市開打,台灣本田不僅搶先亮相戰略車款第11代Civic e:HEV,日本籍董事長高岡篤史日前透露,「大改款6代CR-V有望在第三季登台!」自2017年引進第5代CR-V,6年後這台國產中型休旅王終於改款。CTWANT記者調查,2022年台灣車市售出429,731輛,本田以27,372輛、市占6.4%奪亞軍,僅次於Toyota;而本田去年銷量中,全新世代的Fit和HR-V銷量分別為7,279輛和4,558輛,CR-V則售出14,922輛,包辦了50%銷量。CR-V身為本田銷售扛霸子,在2022年銷量占比超過50%。(圖/讀者提供)依台灣車款2022年全年掛牌數,CR-V拿下第4名,只輸給ToyotaCorolla Cross、ToyotaRAV4和ToyotaCorolla Altis,不少網路鄉民將CR-V視為「狠角色」,開玩笑表示台灣本田根本是「CR-V專賣店」!今年下半年將登台的新一代CR-V,是去(2022)年7月Honda於北美市場發表的全新第6代CR-V,車身尺碼為4,703×1,866×1,680mm、軸距2,700mm,比現行車款拉長78mm、軸距也增加40mm,為有史以來「最大的CR-V」,乘坐和置物空間表現引起車迷期待。內裝設計則與Civic採同樣風格,以蜂巢網狀出風口貫穿中控儀表台、7吋跟9吋兩種規格可選的懸浮式多媒體中控螢幕,還有三輻式方向盤,中控台下方更配有無線充電版,不過排檔部分不像Civic使用按鍵式設計,第6代CR-V仍維持傳統排檔;在空間表現下,後行李廂基本容積就有1,028L,若將座椅傾倒更可提升至2,166L,超越同級車的置物表現。車內採用和11代Civic相仿的座艙風格,除了排檔桿設計以外其他幾乎大同小異。(圖/Honda)在動力配置上,台灣國產編成預計會以1.5升直四渦輪汽油引擎為主,可輸出最大190匹馬力與24.7公斤米扭力;另一款則是與本次亮相的Civice:HEV相同的油電動力,搭載全新開發的2.0升四缸引擎,搭配SportHybrid i-MMD 雙馬達動力,能帶來204匹最大馬力、34.1公斤米最大扭力的輸出。至於主被動安全配備部分,除了提升至10組安全氣囊以外,HondaSensing系統也升級,採用視野更寬闊的單廣角攝像頭和雷達,同時也進化到全速域Level2的表現。根據記者調查,CR-V會以1.5升渦輪車型為優先,而在電動化的趨勢下會不會再帶來油電車型仍是未知數,但相信有機會以旗艦之姿登台;目前尚不確定現行版5代CR-V會賣到什麼時候,不過大改款CR-V最快第三季正式登台。大改款CR-V目前將以1.5升渦輪車型優先上市,不過油電車型會否引進仍未知。(圖/Honda)

睽違7年終於引進!油電Honda Civic現身 預估售價破130萬
Civic身為本田重要的戰略車款,自問世以來全球累積銷售超過 2,750 萬,國內上一代並未引進,終於在7年的等待後台灣本田今(23)日宣布全新Civic e:HEV預計5月上市,首波配額300台,雖然售價尚未公布,但已接單超過200張。全新Civic搭載e:HEV電驅雙動能系統,結合全新開發2.0升直噴引擎,實現184ps及32.1kgm最大動力,加速感受媲美3.5L V6引擎水準,同時還能繳出平均23.7km/L的油耗表現,兼具性能與節能。在配備上,Civic e:HEV也做好萬全的準備,不僅具有全新Honda Sensing主動安全系統,在被動安全部份採用高剛性的新世代輕量化車體結構,以及搭載最高規格「11具SRS輔助氣囊」。全新Civic搭載e:HEV電驅雙動能系統,結合全新開發2.0升直噴引擎。(圖/劉芯衣攝)此外,內裝以日製歐規高科技質感為訴求,蜂巢狀隱藏式冷氣出風口貫穿整個儀表控台,另搭載10.2吋數位液晶儀表板、9吋觸控懸浮式主機、無線Apple CarPlay等配備,並配有Walk-Away Auto Lock離開自動上鎖、跑車化設計上掀外滑式全景式天窗,以及駕駛座8向、乘客座4向電動座椅調整等舒適科技配備。目前台灣本田尚未公布價格,不過根據銷售端透露,售價約落在130~140萬,究竟這台日本原裝進口歐洲頂規新車售價為何?要等到5月正式上市時才會揭曉。

搜奇/致命亞洲殺手北美現蹤 每年奪去50條性命
牠不用30公分,長達5公分的體態就讓牠在同類中顯得「又大又粗」,每年甚至奪去約50條人命,牠,就是大虎頭蜂(Asian giant hornet)。這款體型比一般蜜蜂大上2倍的亞洲「殺人蜂」已經入侵北美,在美國和加拿大被目擊次數愈來愈高,專家警告,這種巨型虎頭蜂毒性驚人,不僅會讓人類送命,兇猛程度更可能滅掉北美原生蜜蜂。北美發現亞洲致命殺手大虎頭蜂的巢穴。(圖/達志/美聯社)根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這種俗稱為殺人蜂的「大虎頭蜂」原先居住在氣候溫和的東亞熱帶地區,不過近期卻有入侵北美的趨勢,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華盛頓州農業部(WSDA)使用新型誘捕器捕獲並追蹤大虎頭蜂行蹤,進而在1顆樹中的空洞發現其巢穴。數十隻大虎頭蜂忙碌地進進出出溫暖的家。事實上,這不是大虎頭蜂首次現身華盛頓州,早在2019年當地就發現過「這個外來客」的蹤影;但這次是首度發現大虎頭蜂蜂巢。自2019年11月以來,愈來愈多人在美國及加拿大目擊到這種巨大蜜蜂,讓專家相當擔憂。北美發現亞洲致命殺手大虎頭蜂的巢穴。(圖/達志/美聯社)大虎頭蜂飛行速度達每小時約32公里,移動時會發出巨大聲響,藏身處相當隱蔽,但大虎頭蜂非常「顧家」,往往會與入侵者拼到你死我活,加上群體戰鬥的個性讓牠致命性倍增。研究指出,大虎頭蜂體型比一般蜜蜂大上2倍,身長約4公分,若展開雙翅,體型寬度可達3英寸,牠的針刺也比一般蜜蜂大,裡頭滿滿神經毒素毒液,一旦被螫到,恐引發心臟驟停(cardiac arrest)或過敏性休克,被大黃蜂螫到的感覺,就像被燒紅的鐵釘插入身體。北美發現亞洲致命殺手大虎頭蜂的巢穴。(圖/達志/美聯社)除此之外,大虎頭蜂體內的曼德拉毒素會分解紅血球和皮膚,並產生巨痛讓人昏厥,而曼德拉毒素會造成人類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像是來自加拿大溫哥華的養蜂人貝魯勒(Conrad Bérubé)就回憶,他曾經被一大群殺人蜂攻擊,被螫的當下,就像炙熱的圖釘直接扎進肉裡面,他一共被螫了7次,所幸最後保住了性命,根據報導,這款殺人蜂平均一年造成50人喪命。儘管大虎頭蜂對人類有致命威脅,不過昆蟲學家更擔心牠們入侵,會消滅整個北美地區的原生蜂群,尤其殺人蜂生性兇猛,數小時內就能毀掉一整個蜂巢。為了避免大虎頭蜂落地生根、遍布全北美,昆蟲學家開始全面展開搜捕行動。

搜奇/大虎頭蜂對戰螳螂頭部慘被啃光 老鼠遭纏鬥「 1分鐘抽搐慘死」
大虎頭蜂(Asian giant hornet)是全世界體型最大的胡蜂,也是亞洲地區最危險的昆蟲之一,甚至會襲擊其他蜜蜂蜂巢,每分鐘可咬下40隻蜜蜂頭,攻擊性相當強,也屢屢傳出攻擊人類的案例,因此又被稱為「殺人蜂」。日前網路流傳一段影片,只見箱中放入大虎頭蜂和螳螂,雙方進行對決後,結果讓人出乎意料。大虎頭蜂對戰螳螂,究竟是誰輸誰贏。螳螂主動出擊,以兩臂牽制住大虎頭蜂,不到1分鐘的時間,螳螂就將大虎頭蜂的頭部啃食。從推特帳號《Nature is Metal》上分享的一段影片可見,箱子內放入螳螂和大虎頭蜂,雙方先是虎視眈眈的對視,原以為這會是一場激戰,豈料螳螂主動出擊,以兩臂牽制住大虎頭蜂,不到1分鐘的時間,螳螂就將大虎頭蜂的頭部啃食,驚悚畫面讓705萬人驚呆。除此之外,網路上還流傳另一段駭人的影片,一隻老鼠遭到大虎頭蜂的攻擊,在地上不斷掙扎想要擺脫,然而最終卻還是不幸慘死,畫面讓人相當震撼。一隻老鼠遭到大虎頭蜂的攻擊,在地上不斷掙扎想要擺脫,然而最終卻還是不幸慘死,畫面讓人相當震撼。畫面中一隻老鼠被大虎頭蜂的攻擊,牠不斷地試圖用腳想要將之踹開,然而卻都無濟於事,大虎頭蜂仍緊緊黏在牠的身上,並用螫刺注入了毒液,只見老鼠不久後便開始抽搐,最終虎頭蜂飛離牠的身上,而牠也躺在地板上奄奄一息,整個纏鬥的過程僅花費不到1分鐘的時間。一隻老鼠遭到大虎頭蜂的攻擊,在地上不斷掙扎想要擺脫,然而最終卻還是不幸慘死,畫面讓人相當震撼。根據外媒報導,影片的拍攝時間與地點未知,但卻可以從中一窺大虎頭蜂的恐怖,根據《每日郵報》報導,螳螂原產於歐洲,以吃甲蟲、蚱蜢、蟋蟀為食,更是大虎頭蜂的天敵,大虎頭蜂則產於東亞的熱帶及溫帶地區,每年殺死約50人,身上具有神經毒素毒液,會使生物心臟驟停或過敏性休克,自2019年11月以來,美國及加拿大就多次出現大虎頭蜂,如今仍不清楚牠們如何抵達的。螳螂原產於歐洲,以吃甲蟲、蚱蜢、蟋蟀為食,更是大虎頭蜂的天敵。在過去,國內也曾發生不少人遭大虎頭蜂攻擊致死的事件,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在1985年的陳益興老師事件,他為了保護學生不受攻擊而殉職,還有2名學生也在此事件中不幸罹難。儘管大虎頭蜂相當致命,但如今昆蟲學家最擔心的,還是怕大虎頭蜂會殺死北美的蜜蜂物種。

搜奇/越南蜜蜂兼吃人類排泄物 科學家曝驚人真相:吃糞便對付亞洲殺手
當一大群大虎頭蜂(asian giant hornet)攻擊一顆蜂窩時,這場「屠殺」通常相當殘酷且迅速,當確立目標後,大虎頭蜂群會集體降落、殺害進行防禦的成年蜜蜂,接著佔領整座蜂巢,接著獵捕蜜蜂幼蟲以餵養幼蜂,這場殺戮通常幾個小時內就能結束。蜜蜂在面對大虎頭蜂大屠殺時,會發出相當刺耳的「尖叫聲」,以此觸發蜂群採取防禦機制,抵禦殺人蜂。(圖/達志/美聯社)不過研究發現,一般蜜蜂也不是毫無抵抗能力,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蜜蜂在面對大虎頭蜂大屠殺時,會發出相當刺耳的「尖叫聲」,以此觸發蜂群採取防禦機制,抵禦殺人蜂。來自美國、加拿大、越南研究人員組成的跨國團隊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刊登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東方蜜蜂(Apis cerana)在面對大虎頭蜂來勢洶洶時,會透過震動翅膀及從腹部散發出特殊費洛蒙,來釋放出警告聲響,以此啟動蜂群防禦機制。東方蜜蜂面對大虎頭蜂來勢洶洶時,會透過震動翅膀及從腹部散發出特殊費洛蒙,來釋放出警告聲響,以此啟動蜂群防禦機制。(圖/達志/美聯社)美國衛斯理學院(Wellesley College)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馬蒂拉(Heather Mattila)就表示,這種警告訊號相當「刺耳、嘈雜」,持續時間不一、音調頻率也不同,宛如靈長類、狐獴等哺乳類動物在害怕時所發出的「尖叫聲」。據馬蒂拉表示,聽到這種聲響時可以感受蜂群內心的躁動不安,「牠們的音調變化很大,而且用不規則的方式改變,所以讓聲音很突出」。她說目前只有觀察到東方蜜蜂會發出聲響示警,而且也只有在面對大虎頭蜂來襲時會發出這種聲音。蜜蜂也可能集結成「蜂球」成群結隊消滅大虎頭蜂。(圖/達志/美聯社)另外,蜜蜂也可能集結成「蜂球」(bee balling),成群結隊消滅大虎頭蜂。蜂球通常是數百隻蜜蜂參與,在幾秒內包圍一隻大黃蜂,擠壓牠、限制牠的呼吸,當蜜蜂將體溫升高到一定程度時,對大虎頭蜂來說是相當致命的,除此之外,包括搜集動物糞便,並將這些糞便塗抹在蜂巢入口也可以擊退大虎頭蜂。據刊載於《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的一篇文獻顯示,越南的蜜蜂會收集蜂巢附近的動物糞便,以「放屎抹壁」的方式防止大虎頭蜂的襲擊;不過,西方蜜蜂就沒有這項技能。這篇研究證實蜜蜂懂得「使用工具」,也是首起蜜蜂會「吃屎」攝取養分的案例。蜜蜂會使用口器收集雞糞、牛糞甚是人類尿液,當牠們返抵蜂巢時,會將排泄物塗抹在入口周圍,目的是保護蜂巢避免遭大虎頭蜂攻擊。(圖/達志/美聯社)根據《蜜蜂使用動物糞便保護巢穴免受大虎頭蜂襲擊》一文披露,蜜蜂會使用口器收集雞糞、牛糞甚是人類尿液,當牠們返抵蜂巢時,會將排泄物塗抹在入口周圍,目的是保護蜂巢避免遭大虎頭蜂攻擊,特別是雞與豬的大便,因臭味相當濃,此外,這不僅是學界首次發現蜜蜂「已知用工具」,更是首起蜜蜂會「吃屎」補充養分的案例。除用口器將糞便帶回去築城池外,研究團隊還發現「吃大便」能提供蜜蜂鹽分。東方蜜蜂(Apis cerana)在面對殺人蜂來勢洶洶時,會透過震動翅膀及從腹部散發出特殊費洛蒙,來釋放出警告聲響,以此啟動蜂群防禦機制。(圖/翻攝自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