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WANT
search
  • 最新
  • 社會
    • 社會首頁
    • 時事
    • 直擊
    • 調查
  • 娛樂
    • 娛樂首頁
    • 即時
    • 大條
    • 專題
    • 人物
  • 財經
    • 財經首頁
    • 熱線
    • 人物
    • 3C
    • 汽車
    • 專欄
  • 政治
    • 政治首頁
    • 焦點
    • 人物
    • 評論
  • 漂亮
    • 漂亮首頁
    • 美容
    • 時尚
    • 精品
  • 生活
    • 生活首頁
    • 綜合
    • 美旅
    • 健康
    • 寵物
    • 運勢
    • 運動
  • 國際
    • 國際首頁
    • 最新
    • 大陸
  • 影音
  • 專題
CTWANT App icon

安裝我們的 CTWANT APP 體驗更好的服務,接收更快的即時資訊。

iPhone

ios icon 立即安裝

Android

android icon 立即安裝
⊗ 清除
  • 全部
  • 社會
  • 娛樂
  • 財經
  • 政治
  • 漂亮
  • 生活
  • 國際

alt

陳文茜短時間內3度休克 自嘆查資料:翻來翻去都「死」字

65歲的資深媒體人陳文茜近年來飽受病痛折磨,去年底才透露裝了人工血管、康復的可能性為1%。近日她也透露1年3個月前,她連續短時間內休克3次,都是靠旁人幫她施打Epipen(腎上腺素)活下來,但她現在也因此有了「要活得比以前更好」體悟。陳文茜透露她的罕見疾病並沒有治癒的方法。(圖/翻攝自文茜的世界周報臉書)陳文茜在臉書以「我可能是全世界最聰明的病人」為題發表長文,表示當時在短期內連續休克3次後,她便意識到得了怪病,進而去看醫生,「最後才即時在我沒有『壽終正寢』前,活下來」。陳文茜近年飽受病痛所苦。(圖/報系資料照)陳文茜還表示,自己的罕見疾病並沒有治癒方法,「除非免疫停止攻擊我的腦部」,否則只能等待奇蹟。據了解,她目前主持的全球節目都是在家中錄製,陳文茜已經不方便出門,查找有關於自體免疫系統攻擊器官的資訊時,她發現若攻擊對象是腦下垂體、下視丘、腎上腺的話,答案都是停藥就可能平均壽命不超過兩年、或是猝死,「這些資料翻來翻去,都是一個『死』字」。不過她一次次被從鬼門關前被救回來,最後仍決定活得比以前更好,「我如此被老天眷顧,怎麼可以陷入沮喪」,於是,她在初八晚上和好友一起享用美食,「我望著明月稱許自己:妳是世界上最聰明的病人。儘管我的腦袋有一部分,已經壞掉了」。由於陳文茜腦部罕見疾病治療多年,腎上腺、甲狀腺萎縮,擔心免疫系統攻擊腦部,她去年5月底血壓曾飆高至180,血尿、血氧濃度不足85,飽受病痛所苦,曾說多數時刻很虛弱,她坦言罕見疾病,沒有治癒的方法,只能等待「果陀」奇蹟「現代醫學只能治標,不能治本。除非免疫停止攻擊我的腦部,移情別戀,換一個陣地,或是上天垂憐,它又回到原點,只攻擊我的筋骨」。陳文茜罕病纏身3度休克。(圖/翻攝自文茜的世界周報臉書)

publish-icon 01月30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過年隱疾1/塞車憋尿竟可能導致洗腎?! 返鄉出遊前必做5件事

過年期間,無論返鄉或出遊,難免會遇到塞車憋尿的情況,40歲的吳先生與家人就曾深受其害,年邁的吳爸爸與吳媽媽最後竟一個尿不出來、一個血尿,紛紛送進急診,醫師提醒,別以為憋尿是小試,長期下來恐會導致洗腎,提醒返鄉出遊前要控制喝水量、先找好中途上廁所的地點等5件事,才能守護健康。「有一年我帶老婆與爸媽到高雄出遊,沒想到出遊的人太多導致整個高速公路都塞車,經歷7小時才終於到達高雄。」吳先生說,結果爸媽憋尿憋了一路,一下車立刻衝去廁所,爸爸只覺得膀胱很脹卻一點都尿不出來,媽媽卻頻頻跑廁所,一次只尿一點點而且還很痛,最後只好帶著兩位老人家去醫院急診。吳爸爸因有攝護腺肥大的病史,而且尿不出來最後只好放尿管,導出約1000c.c.的尿液,吳媽媽則診斷是膀胱尿道炎,接受抗生素治療即可,但也被後來的血尿嚇了一大跳,導致整過假期敗興而歸。國泰醫院泌尿科蔡樹衛醫師表示,大多數人都有憋尿的經驗,像是工作很忙走不開、讀書太專心,或遇上塞車、長時間坐遊覽車都可能需要暫時憋尿,生活中時常會遇到這些情況,讓人不得已憋尿,似乎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然而憋尿太久或時常憋尿,其實是會影響健康的,尤其對年長者來說風險更大。蔡樹衛說,「有尿意卻強忍就是憋尿,當尿液儲存於膀胱內不停膨脹,膀胱肌肉會像橡皮筋一樣撐大,長期下來就會失去彈性變得疲乏,可能會導致膀胱無力,另外尿液留在膀胱過久,也會引發膀胱發炎、尿道發炎等問題。」另外有攝護腺肥大的病人,膀胱脹久會失去感覺,或是因括約肌一直無法放鬆,最後反而導致尿不出來,此時就必須到醫院導尿或插尿管。除此之外,長時間的反覆憋尿除了會造成細菌感染,也可能引起泌尿道結石、尿液滯留造成逆流,最後導致腎功能惡化,如此將得不償失。若已經預期會塞車,建議出發前先查好可上洗手間的加油站或休息站,避免憋尿太長時間。(圖/焦正德攝)針對春節長時間開車或搭車,蔡樹衛提供5個建議,第一,出發前2小時就控制喝水量;第二,不要喝利尿飲料,像是咖啡、茶、可樂,這些含咖啡因的飲料;第三,先找好加油站、休息站等設有洗手間的地點,路途中可下車如廁;第四,在車上先備妥如空瓶罐、塑膠袋、集尿器、成人尿布或男性尿套等,情急下可以使用;第五,長期服用攝護腺藥物者記得按時服用藥物。FiTLO品牌何埻安營養師則表示,其實飲食與泌尿道發炎息息相關,如果平時喜歡吃油膩、重鹹的食物,而喝水量不足又憋尿,就非常容易導致泌尿道發炎,「建議平時少吃過度調味、精緻加工的食物,吃各種顏色的蔬果,攝取豐富的植化素,提升身體抗氧化及抗發炎能力。」此外,何埻安提醒平時要減少鈉的攝取量,可以透過羅勒、黑胡椒粒、薑黃、月桂葉等香料增加食物風味;也要少喝含糖飲料、多喝水。若已有攝護腺肥大問題,蔡樹衛建議可多吃南瓜子,攝取微量元素鋅與硒,能減緩病程;而富含花青素的蔓越莓也能改善下泌尿道阻塞、降低泌尿道感染,如此就能減少復發機率。

publish-icon 01月21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臺灣「1疾病」發生率世界第一!南部最為嚴重  醫授招式提防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9年報告顯示,國人罹患上泌尿道上皮癌的機率居全球之冠,佔所有泌尿道上皮癌25-30%以上。根據相關的接觸風險分析,抽菸、慢性尿毒症病人、從事易接觸化學物質與染劑的工作、烏腳病流行地區病人、有家族史者、曾罹患下泌尿道上皮癌病人和服用含有馬兜鈴酸中藥的病人,都是泌尿道上皮癌的危險因子之一,隨著年紀越來越高,發生的機率也越大,洗腎病人也是高風險族群之一,因此不可不提防。上泌尿道上皮癌 南臺灣尤須重視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育哲指出,泌尿道上皮癌是一種好發於70歲以上族群的癌症,在臺灣每年有將近4千人確診。由上泌尿道上皮長出來的腫瘤,就稱為「上泌尿道上皮癌」,是特別好發於南臺灣的一種癌症。初期症狀不明顯 老年出現腰痛、血尿當心謝育哲主治醫師表示,上泌尿道上皮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約15%的病人沒有症狀,通常是經由其他檢查才偶然發現。大部分有症狀者以無痛性血尿來表現。其他可能的症狀包括:因腫瘤阻塞造成腎積水引起的腰痛;如果是罹患較晚期上泌尿道上皮癌,表現出來的症狀則以疲倦、貧血、體重減輕或因骨頭轉移造成的骨頭疼痛為主。輸尿管鏡下腫瘤燒灼術 免去洗腎風險謝育哲主治醫師說明,以往傳統開腹手術切除腫瘤,傷口長度至少20到30公分,病人常因拒絕接受手術而錯失治療時機,對於年長者或腎功能較差的病人較不適合;如果採取腹腔鏡手術,對於多共病與日常身體機能差的病人也不適合採用。對於腎功能不佳、雙側病兆或是單一腎臟的病人,在較初期且單一的腫瘤,腫瘤小於兩公分,則可考慮接受輸尿管鏡下腫瘤燒灼手術,不僅可免去因雙側腎切除而洗腎的風險,還有疼痛較少、無手術傷口、恢復較快的好處。目前此治療已經納入美國國家癌症治療指引內(NCCN guideline)。及時就醫、早期發現及治療 提高存活率謝育哲主治醫師強調,上泌尿道上皮癌預後最重要的因子就是腫瘤期別。因此早期發現可以早期治療,若發現有無痛性血尿、腰痛或是摸到硬塊時,應儘早到醫院就診,安排進一步檢查與治療。

publish-icon 01月13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嫩妹 「不接觸馬桶上廁所」出現血尿泌尿道感染 醫檢查驚呆:膀胱都是細菌

說到馬桶,雖然是每天都需要用到的用具,相信不少人在外面會厭惡碰到馬桶;尤其出門在外也非得要真的忍不住才願意上公共廁所,長期下來很容易影響健康!一名嫩妹在旅遊回程時居然出現血尿、尿尿疼痛等泌尿道感染症狀,她不能解的是,由於她「不敢接觸馬桶」屁股懸空尿尿為何仍中鏢?經醫師檢查靜發現,細菌正以「驚人速度繁衍中」。泌尿科醫師歸家豪分享,一名嫩妹在旅遊回程時居然出現血尿、尿尿疼痛等泌尿道感染症狀。泌尿科醫師歸家豪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一名女子就診一驗發現她膀胱內「都是細菌」,但她不解的是,自己「都不敢接觸馬桶」屁股懸空尿尿仍中鏢?經醫師用超音波一掃,發現她體內仍有50c.c.餘尿,「女生尿道短、尿道口本來就有些細菌,這些細菌進到膀胱泡在這50c.c.尿裡面,每半小時就繁衍一代」,膀胱裡都是發炎與細菌。經醫師用超音波一掃,發現她體內仍有50c.c.餘尿。歸家豪表示,標準的如廁姿勢為「屁股坐在上面」,膝蓋和腳踝呈90度,穩穩地踩在地上,才能使屁股和大腿內側「鎖尿」的肌肉達到放鬆,使尿流得乾淨。不過,他也指出「蹲著尿」是較好的排尿姿勢,但若蹲在馬桶壁上可是相當危險,因為可能會滑倒甚至跌入馬桶。歸家豪表示,「蹲著尿」是較好的排尿姿勢,但若蹲在馬桶壁上可是相當危險,因為可能會滑倒甚至跌入馬桶。另外,據北醫附醫婦產部婦科主任金宏諺《健康2.0-名醫觀點》曾分享,很多人只敢以半蹲或屁股懸空姿勢在公廁上廁所,但這樣的情況很容易讓提肛肌繃緊,導致尿道無法放鬆、膀胱收縮,出現「膀胱尿道共濟失調」,金宏諺表示,當膀胱必須花更大力氣完成解尿動作,長期下來會造成膀胱壁肥厚、纖維化,最後導致排尿障礙,小便解不乾淨因而反覆膀胱炎,甚至有尿失禁等情況。

publish-icon 01月10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64歲陳文茜曬聚餐照被酸「胖好多」 她耐心回應獲好評

64歲的媒體人陳文茜近年飽受病痛折磨,不過她不時會在臉書報平安,回報自己目前身體狀況。27日,她轉發施明德貼文,兩人在耶誕夜這天共進晚餐,照片中陳文茜因生病身體水腫,有網友不禮貌詢問「為何胖這麼多?」陳文茜也一如往常展現高EQ回應。  被網友嗆「胖好多」,陳文茜高EQ回應。  從陳文茜臉書上的照片可見,梳著俐落包包頭的她,戴著黑色墨鏡,身上穿著保暖黑色毛皮大衣,看上去優雅大方,桌上還有一道道美食佳餚,讓用餐氣氛倍感溫馨。陳文茜還笑喊,「我一口氣帶了三個聖誕蛋糕⋯⋯又吃了一根冰棒。把醫生禁食的甜點,全下肚了。親愛的蛋糕,明年底再見。這就是節慶的意義」,顯然心情相當愉悅。聖誕節這天,陳文茜訪問完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與對方共度晚餐,並拍下合照,由於她生病身體水腫,沒想到竟遭網友留言狠酸「為何胖這麼多」?有網友無禮詢問,陳文茜為何變胖。對此,陳文茜並未動怒,還耐心回覆網友,「水腫,打完白蛋白,水消了又瘦了」,有其他粉絲鑿是紛紛幫她說話,「不知道是直白還是白目?我的EQ不好,這樣的問候真的不舒服!」、「文茜姐姐胖瘦沒關係,開心就好了」、「只要健康就好,勇敢且認真生活的人最美」。陳文茜近年來飽受疾病所苦,除了血尿、血壓飆高和血氧濃度不足等問題,更自曝腦下垂體功能已死和下肢末端血管破裂,且身體水腫得相當嚴重,她在2019年罹患肺腺癌初期,還動了手術,但病況時好時壞,必須帶著人工血管,卻因為體質關係,傷口不時滲血,康復的可能性不到1%。即使如此,陳文茜仍積極過生活

publish-icon 12月28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罹癌化療12次沒好轉 孫德榮切膀胱保命

中天《健康我+1》YouTube頻道節目《健康點點名》主持人王宜安出外景到王牌經紀人孫德榮家中進行直播專訪,提到罹癌歷程孫德榮坦言:「當時聽到確認是膀胱癌時,我不能接受,不明白為什麼是我」。孫德榮回想在2013年時,他出國度假時出現血尿,當下心裡閃過一個念頭「完蛋了」,雖然自知有腎結石病史,但當尿鮮血時他覺得已不是腎結石所造成,於是當機立斷訂機票回台灣就診。當被診斷為癌症時,孫德榮關在房間大哭一整晚。回憶起剛開始接受膀胱刮除術治療時,是非常痛苦難耐,「膀胱痙攣是比死還痛苦」,痛到想進去抓,但又無法控制,所以全身就會發抖,而這樣的療程他嘗試2次終究失敗,前後又以鈷60放療30次,化療12次,非常傷身。但病情未能好轉,醫生建議如果不開刀切除,就只剩1年的壽命,當時的孫德榮連聽到水聲都會不自覺流尿,以前能夠呼風喚雨的他,卻連尿都控制不住。但他仍樂觀面對,遇到再難過的事情,都會給自己一個理由開心起來,在經歷罹癌、抗癌這段路程,他更認為人各有命,從原本不想切除膀胱,最終為求保命決定接受醫生安排,光手術就耗費14小時,裝了13條管子,摘除膀胱、輸尿管、輸精管等,再用自身的大腸做人造膀胱。但後遺症就是腸躁症,孫德榮曾一天上20次大號。

publish-icon 12月28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膀胱癌易復發須留意轉移風險 醫師提醒:定期追蹤最保命

泌尿道上皮癌是台灣常見癌症,根據衛福部108年癌症登記年報資料1,泌尿道上皮癌病人以膀胱癌為多,一年有約2400名膀胱癌新發個案,當年因膀胱癌而喪命者,也有超過千人,對台灣家庭、健康照護負擔影響不容小覷。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蘇祐立說,早期膀胱癌(表淺型)治療相對單純,通常開刀就有不錯的效果;但膀胱癌麻煩之處在於容易復發,也有遠端轉移風險,病人就算完成首次治療也務必定期追蹤。中老年排尿無痛顏色卻變紅 小心罹癌警訊蘇祐立表示,不管是膀胱癌或其他的泌尿道上皮癌,初始表現症狀大多與排尿有關,尤其以無痛血尿最為常見,病人的尿液顏色可能呈現鮮紅或深紅色,但是卻沒有痛感。一般泌尿道感染或結石也可能會有血尿,但通常會伴隨疼痛,因此如果中老年人出現無痛的血尿且持續一段時間,就要警覺可能是泌尿道上皮癌訊號,應警覺及早就醫。蘇祐立表示,膀胱癌是早期治療預後極佳的癌別,若癌細胞進一步侵犯膀胱肌肉層或轉移到其他部位,可能出現排尿不順、頻尿、夜尿頻繁、腰痛、腰痠、背痛等症狀。但通常等到這些症狀出現,就可能是第三期或第四期,治療難度和對生活的影響也相形增加。蘇祐立說,膀胱癌的治療以腫瘤是否侵犯肌肉層有不同處置。若沒有侵犯肌肉層,只要施以膀胱內腫瘤刮除手術,術後輔助膀胱內灌注化學治療或卡介苗,可顯著降低復發風險。但如果腫瘤已經影響肌肉層,就有遠端轉移的可能,需要把整個膀胱切除,才能降低復發風險。針對局部晚期未轉移的病人,最好的治療策略是手術前先進行幾次的前導性化療,再切除膀胱,有最高的機會降低復發。晚期膀胱癌新希望 免疫治療化解用藥困境至於轉移泌尿上皮癌的病人,蘇祐立表示,過去膀胱癌若轉移,只能選擇化學治療,有些病人無法化療,或化療產生抗藥性,就會面臨無藥可用的困境。幸好近年免疫治療問世,對於轉移膀胱癌病人,不管是作為第一線、第二線治療,都是國際治療指引的首選治療之一。膀胱癌病人最難言的苦痛是歷經多次刮除手術後仍產生復發或轉移。蘇祐立表示,針對第二、第三期接受膀胱摘取術的病人,若以免疫藥物輔助治療,可降低復發風險;另針對曾接受第一線鉑金類化療且療效達到疾病緩解控制的病人,在完成4至6個化療療程後,可以醫師進一步討論後續的治療選項,讓整體治療反應得以延續。蘇祐立提醒,膀胱癌病人往往對膀胱摘除治療惶惶不安,也難免擔心因為造口、尿袋降低生活品質,病友若有治療上的疑惑或困難,可多跟醫師討論,做最有利病人的安排。備註:1. 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269

publish-icon 12月19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腎癌得病年齡率低 早期無症狀、靠超音波揪異狀 及早治療預後佳

腎癌常默默無聲蔓延,多數病人並無症狀,但幸好透過健檢的超音波檢查,很容易發現。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任蒙恩說,早期的腎癌以手術治療為主。過去可能都要整顆腎摘除,但微創手術日益發達,小於7公分的腎癌可望保留部分腎臟、降低腎功能損傷。若局部晚期或轉移,也有標靶和免疫治療可搭配選擇,病人千萬不要輕言放棄。腎癌年輕人也會得 早期發現存活率高蒙恩醫師表示,人體的腎臟肩負代謝體內毒素、調節電解質、控制血壓等功能,血液進到腎臟實質部過濾,再將要排出體外的尿液送入集尿系統,而腎細胞癌指的就是從腎實質部長出的腫瘤。根據台灣的癌症登記資料,腎癌佔惡性腫瘤比例不高,一年新發個案約700例,值得注意的是,腎癌是年輕人也會得的癌症,病人年齡層主要分布於40歲至80歲間。目前腎癌的發生原因尚不明確,蒙恩說,癌症的形成並非單一因素,而是多重原因的集合,已知的風險因子包含基因、後天環境、飲食、使用特別的藥物等,也與不良的生活或健康型態有關,如抽菸、肥胖、高血壓、慢性腎衰竭病人,會有較高的腎癌風險。腎癌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5年存活率約7至9成,但麻煩之處在於腎癌不易早期發現。蒙恩解釋,腎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通常要等到腫瘤已經大到一定程度甚至是轉移他處,才有明顯症狀出現。典型的三大症狀是血尿、腹部腫塊和腰痛,但僅少數病人會同時出現這些症狀,多數病人並無症狀。大多能在腎癌早期就發現者,都是靠健檢的超音波檢查意外揪出。標靶治晚期腎癌健保有給付 晚期治療選擇多蒙恩說,早期腎癌靠手術施行部份或全切除腎臟就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術後也僅需追蹤。但若腫瘤已經轉移,除了開刀以外,還需合併輔助性治療。因化療對腎癌治療效果差,目前針對晚期、轉移腎癌病人,健保有給付標靶治療,且效果不錯,但缺點就是副作用問題,如手足皮膚嚴重乾裂、口腔黏膜潰瘍,碰水、吃東西都劇痛難耐,也可能出現高血壓、三高控制不穩的狀況。近年免疫藥物也加入腎癌的抗癌陣線,蒙恩表示,目前國際上治療晚期腎癌的趨勢是第一線即使用免疫藥物或標靶合併免疫治療,若病人無法承受標靶副作用,免疫藥物可以是另一個選擇。不過,蒙恩說,目前腎癌病人第一線使用免疫藥物並無健保給付,病人必須考慮經濟能力,且免疫治療前應先接受基因檢測,確認有沒有免疫藥物對應的基因表現,較可期待療效。晚期腎癌病人別喪志,蒙恩提醒,目前針對腎細胞癌的治療,不論是手術或全身標靶、免疫治療一直都在進步且效果不錯,病友不用太擔心。如果標靶藥物副作用難以忍受,可即時跟醫師溝通,調整劑量有助改善副作用。

publish-icon 12月1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1歲小桃子受虐亡 母淚訴中市社會局消極無法接受

台中清水1歲女童「小桃子」,上月在蔡姓保母家突昏迷,送醫檢查發現顱內出血,手術後仍插管昏迷,經積極搶救,仍於本月2日拔管。小桃子的母親7日由市議員林祈烽陪同出面,她指控台中市社會局在事件曝光後才積極調查,但之後又無聲無息,自己還是透過媒體報導才知道蔡姓保母遭檢方收押。台中市社會局表示,上月8日接獲通報,第一時間就啟動行政調查且要求保母停托1周,因該案仍在司法調查中,市府在未確認保母違法事實前,無法禁止其收托,而經社會局持續溝通後,在11月19日再以人身安全為由要求保母暫停照顧小孩。小桃子的母親說,女兒在加護病房治療期間,出現血尿、右肺坍塌等情況,真的讓人相當捨不得,如果保母沒有對孩子施虐,就不會發生後面這些事;原本家屬相信社會局、警方會積極調查,卻始終等不到後續消息,甚至後來社工要她聯繫家防督導、且之後對訊息都未讀,令家屬無法接受。小桃子的母親難過說,真的很想知道孩子當初到底是被如何對待,事情的真相是什麼?更希望保母被關越久越好,不要再有下個受害的小孩。林祈烽怒斥,社會局的態度根本是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企圖掩蓋事實,市府消極怠惰且不作為,才使得臺中虐嬰虐童事件層出。社會局強調,台中地檢署宣布保母收押後,社會局隔日即依照其收押理由、依兒少權法規定廢止其保母登記證,過程積極且無偏袒、拖延情況;社會局長彭懷真在案發後多次當面與家屬對話、傾聽,更要求醫院儘速完成傷勢鑑定報告,複判報告及行政調查資料皆已送交地檢署偵辦。

publish-icon 12月0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八點檔女星醒來馬桶都是血 就醫才知「罹患膀胱炎」

八點檔女星陳立芹近日登上《樂活so much》,分享自己因「不愛喝水」,卻半夜起床上廁所20幾次,明明察覺有尿意,但始終上不出來,上一次就痛一次,精神不濟的她更直接在馬桶上睡著,驚醒發現整個馬桶都是血跡,才發現自己「血尿」。陳立芹趕緊去醫院掛急診。醫生判斷她應該是水喝太少,八成是罹患膀胱炎,要她立即驗尿,陳立芹一聽臉垮哀號:「都已經上不出來,血尿還要我驗尿?」這次教訓讓陳立芹體悟到「水喝不夠真要命」。為了讓自己愛喝水,陳立芹蒐集了各式各樣的水壺,數十個款式依心情挑選,確保身體不再鬧水荒。陳立芹也常常為了「喝水」和女兒吵架,小布丁遺傳媽媽「討厭水的味道」,只愛喝奶茶。每每叫女兒喝水,小布丁就回「好難喝」、「喝不下去」、「我好飽」、「喝水好麻煩」,還因此有便祕問題,小布丁曾經一個星期沒有上廁所,肚子又痛又想哭。陳立芹為了逼迫女兒喝水,在她上學前將水裝滿水壺,一再叮嚀要喝完,但小布丁放學又揹著滿滿的水回家,連上體育課運動完,小布丁明明口渴也不願喝水,母女倆為此爭執不休,讓陳立芹相當操心女兒的健康

publish-icon 11月3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台日合作「尿沉渣影像特徵辨識」 10分鐘揪出腎病與泌尿疾病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日本知名臨床醫學檢測集團sysmex(希森美康),宣布投入合作「尿沉渣影像特徵辨識」,雙方透過雲端平台,由sysmex 提供尿沉渣醫學影像,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則運用AI圖像大數據,協助sysmex(希森美康)醫學集團就其檢體影像上,找出難以辨識的疾病特徵並加以標記。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指出,與sysmex 合作可望進一步實現智慧醫療,將中國附醫人工智慧AI和臨床收集之尿沉渣影像辨識結合,藉由人工標記、機器深度學習,有效縮短實驗室檢驗流程提升效率,雙方期待從尿液檢體,就能快速精準找出病人的泌尿疾病、腎病與癌症等疾病,共同為國人的健康把關。根據健保署國民健康保險實驗室數據庫近五年來(2015年至 2020年)的統計,台灣醫院最常進行的五項檢查,依序分別是「血液常規檢驗」、「尿液常規檢驗」、「白血球細胞分類計數」、「血糖和血中的肌酐酸」;尿液常規檢驗高居第二,並且也是各醫療機構與健檢單位,提供作為一般健康檢查、門診檢查與住院治療前的常規檢驗項目,目前實驗室皆有自動化儀器可以快速分析尿液成分,並且能夠快速取得報告。值得注意的是,尿液沉渣的圓柱體、結晶體及細胞形態,往往是諸多疾病的重要指標,然而一般醫學實驗室對於較具難度的形態卻可能無法立即辨識。周德陽院長指出,本合作透過AI圖像,能進一步優化尿沉渣影像特徵,提升其辨識能力,根據尿液不同菌種的不同特徵來進行辨別,使其猶如人臉辨識般,透過影像即能辨識出分析物件的正確名稱並進行分類,有助於提升整體檢驗流程之效率與準確度,並在疾病的早期即快速檢測出異常,給予病人正確的治療及減少抗生素的過度使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透析科郭慧亮主任舉例說明,尿液由腎臟製造,尿液中所含的物質也可以提供許多的臨床訊息:腎臟將血液中廢棄的物質連同多餘的水分形成尿液儲存在膀胱,達到一定量再經由尿道排出體外,如果某個器官出現異常,則可藉由分析尿液找出端倪,像是含有大量白血球的膿尿可能出現在急性腎盂腎炎或泌尿道感染;血尿則可能出現在腎絲球性出血或非腎絲球性出血;近期研究更顯示,血尿中觀察到變形紅血球,則與腎絲球腎炎有顯著相關;此外,腎臟發炎會在尿中發現腎小管上皮細胞;至於尿路感染或是膀胱癌,則可能發現於尿路上皮細胞或惡性細胞,其中藉由惡性細胞的不同排列方式及形態,來區分上皮細胞癌或腺癌等。除了上述的血球與細胞,尿中圓柱體與結晶體的存在,亦是腎臟病變、尿路結石等相當重要的指標,如重度慢性腎病在尿中可能出現大量草酸鈣晶體、透明圓柱體或臘狀圓柱體。另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檢驗醫學中心副院長薛博仁也舉例說明,念珠菌菌尿症是一不算少見但卻也常困惑著諸多臨床醫師的問題,它不同於細菌性菌尿症已有著普遍共識的臨床診斷指引和處置,念珠菌菌尿症尚缺乏著一確定性的診斷與處置流程,且因使用抗生素的影響,目前具抗藥性的念珠菌種Candida. glabrata也逐漸增加。從以上敘述便可窺見尿液檢查的重要性,藉由不同的細胞形態可以協助診斷泌尿系統的許多疾病,亦可在尿液細菌培養尚未有結果前,即時提供醫師診斷依據。日本sysmex醫學集團是全球IVD體外診斷醫療器材(In Vitro Diagnostic Devices,IVD)領域前10名的亞洲企業,其在血球,血凝,以及尿沉渣檢驗的領域都獲得全球市佔率第一位,並曾連續兩年被富比士(Forbes)列入全球最具創新「保健器械&服務」公司的行列,以及被Corporate Knights四次評選為「Global 100」(世界最可持續發展的100家公司)。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檢驗醫學中心透過與日本sysmex集團台灣分公司合作研究,共同幫助讓病人透過非侵入性且操作快速方便的尿液常規檢查及早診斷,免除像是膀胱鏡檢查、患部活體切片等侵入性檢查。台灣泌尿道癌症發生率大約每年每十萬人有4人,相當全台灣每年新增800例,若能早期發現,可以在癌症初期就診斷出來,治癒的機會將大大提升。期待為未來的檢驗流程、制度及社會衛生經濟價值帶來全面性助益。

publish-icon 11月11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寵物情緣/「原子少年」洪禹翔北漂圓夢 養喵星人伴低潮

「原子少年」水星成員洪禹翔(KK)從小懷抱星夢,年紀輕輕獨自北漂圓夢,除了堅守學生身分,還在抖音上擁有逾21萬粉絲追蹤,是「原子少年」中的人氣王。可惜第四次公演洪禹翔因家中有事無法上場,之後又無預警被淘汰,好在身邊有喵星人「奶寶」伴他度過低潮。洪禹翔自承以前是狗派,直到3年前與奶寶相遇,當時奶寶被旁邊2隻貓咪孤立,又用一副水汪汪的大眼看著他,洪禹翔瞬間融化,立刻打回家尋求媽媽同意,洪媽媽心疼兒子一個人在台北打拼,也二話不說同意給他養貓,讓洪禹翔相當感激。他也透露媽媽十分開明,「除了很支持我進演藝圈以外,更全力花錢栽培我讓我上課,她說你想做任何事,只要能幫助到你的我都可以。」從幼貓一直照顧到現在三歲多,洪禹翔在奶寶身上花費不少心力與金錢。(圖/林士傑攝)雖然當時洪禹翔年僅16歲,但他懂得先上網做足功課,照顧2個月大幼貓的重責大任自然難不倒他。不過剛帶奶寶回家時,就發現喵星人常不時抓耳朵還有異味,看診後才發現是細菌發炎,他每天幫奶寶點藥水,還替牠按摩耳朵,好不容易復原,結果奶寶又出現血尿,症狀長達3個月,「醫生一直說沒事多喝水、吃抗生素就會好。」期間,洪禹翔替奶寶換2、3間醫院,砸了近3萬塊都不見好轉。直到他買到一款貓用蔓越莓錠,沒想到奶寶才吃2星期就有成效,讓他此後更加注意貓咪保健。雖然平時不愛黏人,但奶寶看到洪禹翔心情低落會主動在旁邊陪伴。(圖/林士傑攝)除了飲食方面讓洪禹翔費了不少心思與金錢之外,他認為奶寶其實算是好養的了,因為奶寶非常「念舊」,只偏愛洪禹翔送牠的第一隻卡比獸娃娃,讓他省了一筆額外開銷。不過前陣子中秋節洪禹翔外出露營,買了一頂貓咪專用帳篷在家應景,意外正中奶寶的喜好,現在奶寶不只睡在裡頭,還把玩具拖進帳篷裡生活,讓洪禹翔無奈地說:「牠想要有個人空間,現在只有開肉條、開櫃子摩擦的聲音叫得動牠。」坊間傳聞,寵物會越養越像主人,但洪禹翔認為奶寶和他截然不同,龜毛又有潔癖,像是吃飯一定要用習慣的碗,只要洪禹翔忘記幫牠清貓砂盆,寧可忍耐不如廁;碰到主人工作晚回家,奶寶還會在洪禹翔的床上、棉被上、廁所等地有著水汪汪大眼的奶寶歪著頭,模樣可愛讓人融化。(圖/林士傑攝)「便溺抗議」,「牠會覺得主人沒幫我清,那我就在主人的地盤上廁所。」不過洪禹翔自招從小被打到大,他養貓堅持「愛的教育」,碰到奶寶做錯事只會碎念,讓牠知道這個行為不對。洪禹翔也讚奶寶相當聰明,能感受到他的情緒,之前他在《原子少年》面臨淘汰,整個人壟罩低氣壓,「因為我覺得怎麼會有這件事發生?也不知道有這賽制,一直在想未來怎麼辦?」一向不愛黏人的奶寶見狀,竟罕見跳上沙發蹭了他一下,甚至趴在洪禹翔身旁陪伴,貼心行徑讓洪禹翔感動在心。他也感慨,「奶寶改變我生命中很多事情,不管是脾氣或個性,我本身以前講話比較直接、容易得罪別人,養了貓,個性跟想法都改變,好像有貓要照顧有責任在、必須要長大,會覺得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從小一開始產生星夢,洪禹翔的家人便全心全力栽培支持兒子去圓夢。(圖/林士傑攝)洪禹翔小檔案生日:2002年10月21日星座:天秤座興趣:主持 唱跳 吃零食喵星人小檔案姓名:奶茶(愛稱:奶寶)年紀:3歲星座:處女座品種:英國短毛貓專長:吃飯能等主人敲2下才開動洪禹翔(左三)是原子少年的人氣王。(圖/翻攝自洪禹翔IG)

publish-icon 10月0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血尿恐罹膀胱癌 醫曝「1習慣」是超強危險因子:5招預防

癌症的成因是多發的,並非單一因素影響,而馬偕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鈺昕就指出,「抽菸」是目前證據力最強的膀胱癌危險因子,若要預防膀胱癌,就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與作息、多喝水、不憋尿,此外也要戒菸或是遠離吸菸者。陳鈺昕在臉書粉絲專頁「石•攝•性•也 泌尿科 陳鈺昕醫師」PO文指出,美國癌症協會資料顯示,有將近一半的膀胱癌病患有抽菸習慣,且吸菸者患膀胱癌的可能性是不吸菸者的4倍,「因為菸草含有的化學物質β-naphthylamine(2-萘胺)及4-aminobiphenyl(4-氨基聯苯)是致癌的主因。」陳鈺昕指出,大部分的膀胱癌患者會出現血尿的情形,尿中有血絲或呈現棕色、紅色都屬於血尿範疇。就算是健檢驗尿有潛血也要注意,而多數的膀胱癌血尿是無痛性質的,但千萬別因為無痛就錯失了就診的黃金時間。另外,如果頻繁有尿意,排尿時有灼熱感,伴隨著骨盆、骨骼疼痛,以及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亦或是雙腿水腫等狀況,就要盡速就醫檢查。陳鈺昕也指出想要預防膀胱癌有五部曲,一是「戒菸或遠離吸菸者」,防止菸草的有害物質殘留在身體;二則是「不憋尿」,保持膀胱功能完善,減少致癌物在膀胱的停留;第三為「多喝水」,增加代謝循環,排出代謝產物;第四是「定期接受尿液檢查」,檢測有無血尿情形,有相關症狀可以提早診治;第五點則是「維持良好作息與生活習慣」,能增強免疫力,健全身體機能。

publish-icon 09月24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夫妻吵架竟推狗墜樓 離譜行為遭全網砲轟

日前中國大陸北京發生一起離譜殺狗事件,有一對夫妻疑似因為吵架,女方一氣之下竟把狗狗推下樓。據了解女方一共推了兩次,第一次被男方給攔住,不料女方又推了第二次,狗狗直接從4樓窗戶掉落。狗狗墜落砸到車後奄奄一息,躺在地上1個多小時,隨後飼主才騎機車將狗送醫,但鄰居認為他們不該繼續養狗,飼主被眾人強制要求簽署寵物領養協議將狗給其它人養,所幸目前狗狗除了血尿外沒有大問題,但仍在醫院觀察中。消息曝光後網友紛紛砲轟:「自己沒本事!」「主人不做人!」

publish-icon 09月15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和老公吵架…妻怒推狗下4樓「吐血躺地1小時才送醫」 鄰居還原真相

寵物是無辜的!中國北京近日有一對夫妻,疑似因為吵架,一怒之下把家中的拉布拉多從4樓窗戶推下,狗狗砸到車後受傷,躺了1個多小時,後來被送往醫院,目前還在治療。根據《荔枝新聞》報導,事情發生在9月11日,北京有一戶居民,夫妻倆因為吵架,竟把怒氣發洩在狗狗身上,女的就把拉布拉多從窗戶給推下樓。鄰居楊先生透露:「第1次推沒推下去,讓男的給攔住,第2次又把狗推下去,狗當時就起不來了」。妻子把狗從4樓窗戶推下去。(圖/翻攝自荔枝新聞)據了解,狗狗墜落砸到車奄奄一息,躺在地上1個多小時,被砸到的車主聯繫狗主人,「你先不用管車,你先把狗送到醫院去」,主人才騎著機車把狗送醫急救。鄰居認為,狗狗不能再讓這對夫妻養,強制要求簽寵物領養協議,交給他們養。好在,狗狗已經醒來,吃喝拉撒睡沒什麼大問題,只是稍微有點血尿,仍在醫院觀察中。消息曝光後,引發熱烈討論,網友紛紛留言砲轟:「自己沒有本事,就把脾氣撒到狗身上,無語死了」、「狗也是倒了八輩子霉運了」、「有扔東西的,有摔狗狗的,甚至有摔小孩的,就是幾乎沒有見把自己摔下去的」、「推下去的人有病不要救了,直接火化吧」、「狗主人不做人,連累到狗」。

publish-icon 09月14日, 2022 繼續閱讀
First
Last
置頂
ctwant-logo
  • 關於CTWANT
  • 聯繫&爆料
  • 隱私權政策
  • fire icon 發燒熱搜
  • facebook-icon Facebook
  • facebook-icon Youtube
  • facebook-icon Telegram

© 2020 The CTWANT Company

本網站所刊載內容著作權屬王道旺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或經授權使用,他人非經授權不許轉載、重製、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