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坐少動造成腿部深層靜脈栓塞! 「經濟艙症候群」沒搭飛機也會得
一位大學教師肥胖卻不以為意,每天通勤要坐上1、2個小時的車程,回家又黏在沙發上不太運動,沒想到某天整條右腿腫起來,緊繃疼痛!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蘇彥伯表示,「腿部深層靜脈栓塞」不僅造成腫脹不適,血栓一但脫落可能會沿著血流進入心臟,堵塞肺動脈,引發嚴重缺氧甚至休克,致死率相當高,也就是所謂的「經濟艙症候群」。陳先生是一位60歲的大學教師,中年之後一直有肥胖的情形,學校定期的健康檢查發現有血壓和血脂肪偏高的問題,但因平常沒有特別不舒服,就沒有特別在意。他平日通勤要坐上1、2個小時的車程,回家後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也不大運動。有一天,陳先生起床時發現自己的右腿整個腫起來、顏色泛紅,感覺緊繃疼痛。他趕緊到醫院檢查,醫生安排了血管超音波發現右腿的深層靜脈內有大塊血栓阻斷了血流,經過住院使用抗凝血藥之後,腫脹的狀況很快獲得緩解。蘇彥伯表示,正常狀態之下,血液靠心臟的收縮經過動脈輸送至末端器官及肢體供應營養,經過微血管重新在靜脈匯集,透過肌肉的活動以及體內壓力的變化重新流回心臟。這一整個過程應該是持續暢通無阻的,但是當血液的黏滯性增加,流動受到阻礙,加上血管的內皮受到損傷,就有可能引發血栓的形成。以陳先生為例,長年肥胖及高血脂會增加血液的黏滯性,並且引發氧化壓力,而造成血管發炎產生內皮的傷害,再加上長時間的乘車、久坐讓血管的流動受阻,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引發血栓。腿部的深層靜脈栓塞不但會造成局部的腫脹不適,血液的不流通會容易造成局部軟組織的感染以及潰瘍,假若血栓不幸脫落,有可能會沿著血流進入心臟,最終堵塞肺動脈,這時會引發嚴重的缺氧甚至休克,是致死率相當高的疾病,所謂的「經濟艙症候群」指的就是這樣的情形。久坐少動、肥胖、服用避孕藥者要當心蘇彥伯提醒,近年來由於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西化,肥胖人口比率越來越高,生活型態也越來越偏向久坐少動,造成臨床上看到深部靜脈栓塞患者越來越常見,年齡層也越來越低,不可不慎。另外要注意的是,女性長時間使用避孕藥、荷爾蒙,或者是體內潛藏有惡性腫瘤,也是造成靜脈栓塞的高危險因子,臨床上也不時會看到本來是因為深部靜脈栓塞來醫院診治,後來在後續檢查中意外發現有惡性腫瘤的情況。蘇彥伯說明,當病人因為上述的症狀來到醫院,通常會安排抽血檢驗是否有與血管栓塞相關的血液異常,同時安排超音波或是電腦斷層偵測血栓的位置以及嚴重程度,如果病人同時有胸燜、胸痛、缺氧的症狀,會安排胸部的電腦斷層確定是否同時有肺部的血栓。當確診有深部靜脈栓塞時,會依病人情況予以治療。3大類治療方式 避免4種危險因子1. 抗凝血藥物當確診有深部靜脈栓塞時,通常會先讓病人住院,並給予強效的抗凝血藥物阻止血栓繼續形成,並且慢慢的讓血栓溶解。2. 藥物合併導管或超音波溶栓倘若血栓很多,延伸到鼠蹊部或是大腿深層的大靜脈,或是藥物的溶栓效果不佳,有時會合併使用導管的方式,直接吸除血栓或者是利用超音波震盪的方式溶栓。3. 血栓過濾裝置有時候考量血栓有掉落到肺部的危險,會考慮在腹部的下腔靜脈放置血栓過濾裝置,避免發生致命的肺栓塞。通常病人在住院治療穩定之後,都會持續以口服的抗凝血藥物治療至少3到6個月,血栓可慢慢消除。醫師提醒,一般民眾要避免深部靜脈的栓塞,最重要的就是避免產生下列危險因子,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定期檢視是否有危險因子,有疑問隨時找醫師詢問,都可有效避免危險的身體病症發生。1. 積極控制體重並且維持健康的飲食型態,可以避免血脂肪上升增加血液的黏滯性以及減少血管內皮的發炎與受傷。2. 避免久坐的型態以及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靜脈的回流。3. 女性在長時間使用避孕藥時要特別注意是否有靜脈栓塞的徵兆。4. 定期的健康檢查,早期察覺可能的誘發引子。

再起瘋狂之舉!2億訂閱YTR躺棺材「活埋7天」 身心靈受創淚喊:不要亂學
知名YouTuber「MrBeast」有2.13億訂閱者,影片題材總是獨特,且引起觀眾熱議,日前還豪爽送5位粉絲各1萬美金(約新台幣150萬)。最近他再度挑戰自己,決定躺在透明棺材,活埋在土堆裡7天,雖然最後挑戰成功,但是也為自己帶來身心靈上的痛苦,甚至一度落淚,呼籲觀眾不要模仿。根據《紐約郵報》報導,美國最受年輕人喜愛的25歲YouTuber MrBeast吉米(Jimmy Donaldson)常常做出瘋狂挑戰,近日他為了慶祝訂閱破2億,就決定要模仿經典動作電影《追殺比爾》的情節,躺在透明棺材中,並活埋在土裡7天,接著讓友人將9噸重的泥土覆蓋在上方。棺材內有水、食物,還有攝影設備,隨時記錄他在棺材裡的狀況,「在接下來的 7 天裡,我將把我的生命託付給這口棺材」。因為他在狹小的空間內只能躺著,因此就有人擔心會引起血栓、無法站立,所幸並未發生在吉米身上。儘管做足安全措施,但是在挑戰期間吉米仍感到相當不適,肌肉也因為無法站立,需要維持同個姿勢而感到痠痛,他也擔心自己會因為躺太久引發血栓,直到第7天來臨,挑戰也結束時,他走出棺材後數度落淚,呼籲大家不要亂模仿,並透露自己身心靈都受創。而目前該部影片也已經突破7千萬次觀看。

兩億YTR挑戰「躺棺材活埋」7天 多次崩潰落淚:千萬別模仿
在YouTube擁有超過2.13億訂閱者的「MrBeast」,熱衷於拍攝奇特且昂貴的各類挑戰,例如找來456名參賽者舉辦真人版《魷魚遊戲》、將超跑藍寶堅尼放進超大型碎紙機等等。而在近日,他將自己裝進棺材並活埋在土裡一星期,最終安然無恙地完成了挑戰,更打破了他2021年曾自我活埋50小時的紀錄。根據外媒《紐約郵報》的報導,美國25歲的「MrBeast」本名為唐納森(Jimmy Donaldson),雖然患有幽閉恐懼症,但他仍決心挑戰「將自己活埋7天」。為此,他在草地裡挖出一個大坑,放入備有充足的食物、飲用水的透明棺材,並裝上攝影機、無線電,確保能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進行。隨即,唐納森穿著西裝、手握捧花躺進棺材,呼叫外面的人使用挖土機,將9噸重的泥土蓋在透明棺材上,說道「接下來的7天裡,我將把我的生命託付給這口棺材」。「MrBeast」請來挖土機將自己活埋,並在棺材中使用無線電與外頭聯繫。(圖/翻攝自YouTube/MrBeast)不過,即使有充足的保護措施,唐納森於挑戰期間心理仍感到相當不適、肌肉痠痛,更擔心自己會因躺臥太久而引發血栓,直到挑戰完成,順利走出棺材時,他也數度落淚,並呼籲所有影片觀看者切勿模仿,不要隨便嘗試。另外,唐納森多年來曾有過許多帶著慈善意味的「撒錢行為」,包括送給服務生1輛車當作小費、為聽障人士買下整個社區等等,更曾有在非洲建造100口井以提供約50萬人飲用水的創舉。

台版豬仔遭毆打被迫唱歌錄影 跳樓輕生、活活病死共3人法官同悲
台版柬埔寨案今天審結,士林地院合議庭審理後,痛批被告慘無人性,並以被害人黃郁翔為例,遭拘禁在桃園據點,僅能以坐立方式休息,還遭呂、張、鄭等被告持電擊棒、鋁棒或甩棍凌虐毆打,要求黃男唱歌給大家聽,並錄製影片傳到群組,最後黃男不堪虐待,跳樓慘死。另名被害人林明達有高血壓、心臟疾病、慢性腎炎,不但不送醫,被告還在3小時內接續餵食3顆FM2,害他休克死亡。判決指出,被害人黃郁翔2022年10月7日起,遭拘禁凌虐長達11日後,終因不耐暴行、長時間拘禁,且期間未有被拘禁者遭釋放,內心極度恐懼,認求救無門,情急之下,攀爬房間浴室內窗戶跳下,而墜落至桃園據點下方2樓露臺,黃郁翔因墜樓造成多處骨折及器官損傷而死亡。另名被害人黃秀娟遭拘禁長達1個月餘後,出現大小便失禁、腹部明顯腫大數倍、持續吐血等情形,仍僅由現場控員對黃秀娟先後施以CPR、哈姆立克法等錯誤方式急救,均未將黃秀娟送醫,導致黃秀娟因大量出血及低血溶性休克而死亡。還有一名被害人林明達遭拘禁長達15日餘之期間,因在房間浴室內跌倒導致小腿受傷後,長時間因兩側小腿皮膚壞死、發炎細胞浸潤,出現不良於行且大小便失禁等情形,然現場控員仍未將林明達送醫,林明達即因本身患有高血壓、心臟疾病、慢性腎炎、遭傷害多時而身體有多處局部瘀傷、腿部傷勢惡化、遭3小時內接續餵食3顆FM2,及因上開壓力刺激等原因交乘下,發生胃內壓力性出血、橫紋肌溶解及冠狀動脈嚴重粥狀硬化併有血栓形成,導致其心肌梗塞而心因性休克死亡。上開被害人死亡後,遺體在另案被告杜承哲即「藍道」、被告陳樺韋等人指示下,由其餘共犯將上開被害人屍體分別遺棄在南投縣水里鄉山區邊坡、桃園市龜山鄉等地,犯行令人髮指。

ICU心血管患者暴增!42歲業務「輕忽1事」 手腳突癱講不出話
近來氣溫下降、溫差變化大,容易引起血管收縮及血壓上升,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及老年人需要特別注意。一名護理師日前就在臉書分享,自己近期接了3個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3人都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其中一名42歲患者自身有高血壓,卻輕忽沒有定期量血壓,直到這次進入ICU才發現已相當嚴重,不僅左手左腳都已癱瘓,甚至連話都無法說。對此,護理師不禁呼籲「最不痛的治療就是預防」。護理師林婷在臉書「林婷一下吧 icu護理師」發文表示,自己日前在加護病房值班短短幾個小時,就接了3床相當棘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包括出血性中風、梗塞性中風及心肌梗塞,「年紀都在40至50歲之間,皆是男性,全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林婷指出,其中一名42歲的腦梗塞患者,平時跑業務且知道自己有高血壓,1年前曾就醫檢查,當時醫師表示還不用吃血壓藥,隨後因工作繁忙加上並無不適,便沒有繼續追蹤,平時也沒有養成量血壓的習慣,沒想到這次發病緊急送醫,狀況變得相當嚴重,醫師立即替男子做了血栓溶解術,並在ICU緊密監測意識狀態,醫師也表示男子「隨時都有意識變差的危機」。林婷進一步表示,因為該名男子梗塞的地方,有影響到腦部的語言區,導致他無法說話、左手左腳也癱瘓不能動,目前需要用降血壓的針劑藥物控制,仍處於危險期,男子的妻子得知後相當堅強,在病床旁安慰男子「別怕沒事家裡還有我扛著,你現在安心養病就好」,但一轉頭走到床外就開始痛哭,林婷也發現男子露出「早知道」、「為什麼是我」的神情,讓人相當不捨。林婷提醒,秋季轉冬季是心血管、腦血管病變的好發季節,氣溫下降時血壓會升高,因此有高血壓高、高膽固醇的民眾,一定要經常量血壓,若指數異常,就要到醫院再做詳細抽血檢查,林婷呼籲,定期抽血、每天量血壓都相當重要,「最不痛的治療就是預防」。

溫差猝死潮3/出現「5大徵兆」速打119 專家提醒:送醫前先做這件事
隨著季節交替,腦中風就醫人數也增加2~3成,根據衛福部資料,腦中風發作時會有大症狀,包括頭痛暈眩、失去平衡、意識混亂、視力模糊、單側手腳無力等5大徵兆,專家建議一旦發現親友疑似腦中風,要立即撥打119,送醫前先檢查口鼻是否有異物阻塞呼吸,同時盡量避免移動患者,以免反而讓腦部出血更加嚴重。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逾3萬人發生腦中風,近1/3患者為此喪命,相當於全台平均每42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而幸運存活的患者逾半數失能,成為我國成人殘障的主因。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黃祥銘說,腦中風分為出血性與阻塞性兩種,其中阻塞型患者佔6~7成、出血型佔2~3成。「阻塞型腦中風是指供應腦部血液的動脈血管阻塞,使得腦部對應部位的細胞突然短暫缺氧,隨著腦細胞缺氧時間愈長,大腦功能也會破壞得更嚴重,所以搶時間打通血管就成為關鍵。出血型則是腦血管破裂產生血塊壓迫腦細胞及影響供血,死亡率較高。」黃祥銘說。無論是哪種類型的腦中風,搶救時間都極為珍貴,因此辨別徵兆就十分重要,根據衛福部資料,腦中風發作時可能會突然暈眩、失去協調、不平衡及舉步困難;有些人會意識混亂、言語表達困難、理解障礙,比如聽不懂別人的話;也可能會突然頭痛、視力模糊、單側手腳無力。「如果發現家人突然有以上狀況,就要趕緊撥打119,接著再檢查口鼻是否有異物,以免堵塞呼吸道。」黃祥銘提醒,也不要搖動或移動患者頭部,避免造成腦部出血情形惡化。健保署在10月、11月陸續放寬腦中風血栓溶解劑、動脈取栓術的健保給付,估計每年可減少268位中風失能的患者。(圖/黃威彬攝)若屬於阻塞型腦中風,若能在4.5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只要及時治療,患者恢復正常率高達4成。針對這類患者,健保署在今年10月給放寬血栓溶解劑「rt-PA藥品」,從3小時內使用延長到「4.5小時內」,預估一年增加1600人受惠。若超過4.5小時就要改採動脈取栓術,以類似心導管的方式將腦血管中的血栓移除。健保署考量部分患者因獨居及偏鄉未能及時送醫,11月起健保也放寬取栓術,由「發作8小時內執行」,延長至「24小時內」,估計一年新增565人次受惠,上述兩項針對腦中風患者放寬的給付,估計每年可減少268位中風失能的病人。黃祥銘說,就算幸運撿回一條命,日後再發生腦中風的機率仍然相當高,建議隨時監測血壓、血糖、血脂,同時定期回診,才能躲過腦血管再次引爆的危機。

網購「筋膜槍」寄到家…媽偷拆包裹想歪還動手 她慘挨揍大崩潰
「電視劇的情節發生在我的身上?!」大陸廣東一位女網友近日在社交媒體分享了一段崩潰經歷,她前陣子在網路上購買按摩用的「筋膜槍」,誰知媽媽沒有經過同意就擅自拆掉包裝,還將裡面的筋膜槍當成了情趣用品,不管自己怎麼解釋都沒用,最後還被打了一頓。綜合陸媒報導,該名網友表示,自己在網上買的筋膜槍日前寄到家裡,媽媽沒有經過她的同意就先拆掉了包裝,還誤將裡面的筋膜槍當成了情趣用品,十分生氣,任憑她怎麽解釋也不相信,還動了手,這讓她崩潰大哭了一場。這位網友表示,自己已經26歲了,媽媽經常擅自拆她的快遞,不管怎麽說都沒用。業內人士介紹,筋膜槍不屬於醫療器械,生產和銷售不需要許可資質,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行業和國家標準。常州市體育醫療科研所副所長劉雲清認為,筋膜槍近一兩年在國內流行開來,還屬於新興產品,應盡快制定標準,建議有關部門在標準出爐前,針對存在的問題和漏洞,加強市場監管。另外,多位復健科醫學專家提醒,筋膜槍的使用存在一定風險,因其頻率振動大,會將血栓栓子或者斑塊振動掉,通過血液流動堵到器官,導致栓塞,不適宜患有血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等基礎疾病的消費者使用。同時,不建議在頸椎、椎體、頭顱等敏感部位和重要臟器以及中樞神經系統周圍進行振動。

還要更塞?北捷施工需封閉車道3年 內湖交通恐面臨「地獄期」
台北捷運環狀線東環段經行政院核定綜合規畫報告,台北市捷運局預估,內湖瑞光路施作連續壁時,必須封閉1個車道3年至3年半。市議員憂心內湖交通將迎接「地獄期」,未來到瑞光路恐怕只能騎腳踏車去。北市交通局回應,已擬定交通維持計畫,考慮加開捷運、公車班次,並鼓勵內湖科技園區業者實施在家上班,以減少車輛數。環狀線東環段3月通過行政院核定綜合規畫,工程經費約1024億元,預定2032年9月完工,全長13.25公里,並將與北捷民汐線、松山新店線、板南線和淡水信義線交會。捷運局長鄭德發16日至議會交通委員會專案報告,他表示,東環段設置10車站為Y30至Y39,其中Y30至Y33位於瑞光路上,Y34、Y35則在舊宗路,Y31、Y32施作連續壁時,4至5個車道必需縮減1個車道3年至3年半,Y35施工時更可能需要把6個車道縮減成4個車道,為避免交通衝擊,須規畫周邊改道動線,如瑞光路改由內湖路一段進入。在地議員李明賢要求,捷運局必須做分析,掌握內科下班時車輛從洲子街經瑞光路進堤頂大道、從瑞光路進民權大橋再進市區的數量,以評估替代道路。李明賢直言,連續壁施作3年太久,未來內湖將面臨地獄期,「我覺得我以後去瑞光路,乾脆就騎腳踏車去就好,這邊完全沒辦法開車去了。」他說,下班時間瑞光路兩旁有許多通勤族要搭公車,東環段開工後會影響公車站,交通局須研擬班次是否配合調整,且洲子街上都是公司,停車場設置於地下,車輛在停車場出入口就堵塞,一定會造成連鎖效應。議員陳宥丞指出,瑞光路、舊宗路道路服務水準為E級,封車道3年就是讓內科「交通血栓」甚至直接死亡,交維計畫必須審慎因應,如果興建捷運是必要之痛,一定要有管制手段。交通局長謝銘鴻回應,目前只是先計算車道數配置,將由捷運局擬定交維計畫,除和捷運局討論縮減人行道外,要有比較不同思維的管理措施,如鼓勵內科業者實施在家上班、捷運班距加密、增加公車班次及開闢捷運站至公司的接駁車,以減少車輛。

喝的奶茶裡沒有「奶」?小心美味陷阱 喝多會有引發疾病的風險
沒事就想喝杯奶茶嗎?愛喝手搖跟包裝飲料的民眾要小心了,日前董氏基金會抽樣調查指出,22件市售手搖杯奶茶,只有2件乳含量超過50%,其中更有5件乳含量低於20%,而超過半數的超商包裝飲料乳含量低於20%。董氏基金會許惠玉主任呼籲:「食藥署應定清楚標示規範」。許惠玉表示,民眾常誤以為奶茶屬「乳製品」的一種,但美味的奶茶香可能是來自於「玉米糖漿」等精緻澱粉,市售奶茶也恐怕有添加像奶精、煉乳、無水奶油等物質,讓民眾喝進去的不是營養,而是其他飽和脂肪、醣類。對於喜歡奶精奶茶的人,許惠玉指出任何添加奶精的飲品都應多加注意,奶精其原料為椰子油、棕櫚油、棕櫚核仁油等高飽和脂肪的植物油,也有玉米糖漿、酪蛋白、安定劑、香料、食用色素等,不具乳品類成份與營養,攝取過多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進而造成血栓、心肌梗塞、血管破裂和腦中風等疾病。許惠玉認為,鮮奶茶應標示清楚鮮奶占比,不然1%到99%都能被稱作「鮮奶茶」,容易誤導消費者,營養師莫雅淳則提到,喜歡奶精奶茶的民眾建議還是不要喝太多。

大腿水腫不在意!檢查竟是高致命「隱形殺手」作祟 7旬翁險丟命
70歲的蕭先生日前因呼吸喘、胸悶到醫院掛急診,急診室主任發現其為可能致命的「雙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趕緊會心臟內科溶栓處理,救回一命。其實,早在病發前幾天,蕭先生就看到其右大腿水腫,明顯比左大腿腫,已有下肢深層靜脈栓塞的現象,但他不以為意,而下肢血塊隨著血管進到2側的肺動脈造成栓塞,差點造成憾事。肺栓塞初期症狀不明顯 低血氧表徵一次看彰化醫院急診室主任黃鎧翊表示,肺栓塞的臨床症狀常不明顯,一開始難以發現,卻有高致命性,被稱為「隱形殺手」,主因是心臟通往肺動脈的血管突然被血塊或組織碎片等形成的栓子阻塞,導致肺臟血液灌流不足,出現低血氧等症狀,身體表徵包括呼吸困難、呼吸急促、肋膜性胸痛、咳嗽、腿部水腫等。下肢深層靜脈栓塞所致 一般好發左腿彰化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翰指出,造成蕭先生肺栓塞的原因是右腿下肢深層靜脈栓塞,血塊從下肢經血管進入肺循環,掉到兩側肺動脈,進而造成肺部栓塞。一般好發在左腿,本起個案在右腿比較少見,個案脫離險境後再加詢問,蕭先生才說前幾天就覺得右腿比較腫,以為是循環不好的水腫,沒有當一回事,在急診時也沒有想到要說明此事。若蕭先生能在發現水腫時就醫,可能就不用陷於千鈞一髮之境。這些人都是高危險族群 下肢水腫快就醫李翰說,肺栓塞的臨床症狀和心肌梗塞、胸腔疾病相似,稍一疏忽,可能就延誤時機。在臨床上,肺栓塞常來自於下肢深層靜脈栓塞,而下肢深層靜脈栓塞的高危險群是老年人、心臟衰竭、肥胖、長期臥床、惡性腫瘤、靜脈血栓栓塞病史或家族史、使用口服避孕藥或賀爾蒙補充、懷孕或產後時期、中風半側偏癱不良於行的人,另外,若工作需求經常久站也容易使下肢靜脈血液鬱積而形成血栓。李翰提醒,若發現下肢水腫,也不一定是靜脈栓塞,也有可能是心臟衰竭、肝硬化、腎功能不全、腎病症候群等疾病引發,還是要盡快就醫釐清原因。

頭重胸悶肩頸緊繃愛注意! 天氣轉冷6族群小心「心肌梗塞」
天氣轉冷,對於某些族群來說,天氣變化大時反而不是好事,根據腎臟科醫師林軒任表示,如果出現頭重重的、胸口有點悶、肩頸緊繃不太舒服等症狀,一定要特別小心!冠狀動脈疾病危險因子。(圖/翻攝自林軒任醫師粉專)林軒任特別在粉專提醒,111年台灣十大死因,心血管疾病高居第二名;然而,很多人會把「冠狀動脈疾病」和「心肌梗塞」這兩個名詞搞混,其實兩者的因果關係,心肌梗塞是源自於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導致血管產生斑塊,當血栓把血管塞住,使得心肌無法獲得養份,就會導致心肌壞死。另外,心肌梗塞是冠狀動脈疾病最危急的狀況,若未及時就醫,恐延誤治療時間,林軒任也分享在臨床上遇到的案例,大約有兩到三成到院前就心肺停止,死亡率高達10%;即使送到醫院時心肺功能正常,也可能因為長時間心肌未得到足夠供氧量壞死。林軒任醫師也邀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導管室副主任盧炯睿醫師,在粉專談「冷酷的殺手:冠狀動脈疾病」的三大重點。一、哪些人是高危險群1.年紀大2.有家族遺傳史3.抽菸者4.肥胖5.A型人格6.藥物濫用二、發病前會出現徵兆1.活動性胸悶、胸痛2.呼吸困難3.不規則的心絞痛三、什麼時候要緊急就醫1.突然胸悶、胸痛和呼吸困難等心臟病症狀2.臉部表情突然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和口齒不清等中風徵兆林軒任還提醒,由於心肌梗塞的病程相當快速且致命,假如你是高危險群,生活中只要跑步、爬樓梯一下子就開始喘,需要停下休息才能緩解;或是出現胸悶、胸痛等症狀,一定要到醫院檢查,避免遺憾發生。若突然胸悶、胸痛和呼吸困難等心臟病症狀,請儘速就醫。(圖/翻攝自林軒任醫師粉專)

致死率高!久坐不動毛病多 小心「經濟艙症候群」上身
60多歲的陳姓大學男教授,中年開始發福,有高血壓、高血脂,每天花兩小時通勤到學校,回家後就坐沙發看電視,直到某天醒來右腿腫脹泛紅,經檢查右腿深層靜脈血栓,即所謂「經濟艙症候群」,是致死率相當高的疾病,醫師提醒,長年的肥胖、高血脂,再加上長時間久坐,會增加血栓風險,應要控制體重、避免久坐。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蘇彥伯解釋,經濟艙症候群指的是,長時間坐在狹窄空間,缺乏活動,靜脈血液回流受阻,血液稠度增加,引起回流不順,自大腿血管出現微小血栓,然後擴至心肺,一旦站起來,血栓到達肺部,就會引起呼吸困難、胸痛、休克,甚至猝死。另長途坐火車、搭飛機、坐巴士或久坐看電視及打牌等,若突然起身,也可能會出現深層靜脈血栓。蘇彥伯表示,一旦發生深部靜脈栓塞時,通常會先讓病人住院並給予強效的抗凝血藥物,阻止血栓的繼續形成,並且慢慢讓血栓溶解,嚴重者可直接吸除血栓或者是利用超音波震盪的方式溶栓。蘇彥伯觀察,近年來國人肥胖人口比率越來越高,生活型態也偏向少動久坐,臨床上深部靜脈栓塞患者越來越常見,年齡層也越來越低,另外,女性長時間使用避孕藥、荷爾蒙,或者是體內潛藏有惡性腫瘤,也是造成靜脈栓塞的高危險因子。要避免深部靜脈栓塞,蘇彥伯建議,控制體重、維持健康可避免血脂肪上升增加血液的黏滯性,並且減少血管內皮發炎與受傷;此外也應避免久坐的生活型態,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靜脈的回流,而定期健康檢查,也可早期察覺可能的誘發因子。

巴西29歲辣模抽脂手術失敗!「心臟驟停4次」宣告不治 男友悲痛證實了
巴西女模盧安娜(Luana Andrade)日前聘請私人醫師的做膝蓋抽脂手術,不料卻在過程中出現併發症,且在手術2.5小時後心臟驟停4次,最後仍搶救不治身亡,享年29歲,而交往2年的男友也悲痛證實了。根據外媒報導,IG擁有53萬粉絲的盧安娜日前決定做膝蓋抽脂手術,並且家人為她聘請了私人醫師及麻醉師來為她做手術;不料卻在手術過程中出現併發症、大量血栓,因此手術被迫中斷,隨即轉至重症監護室。後來盧安娜在急救手術約2個半小時後出現4次心臟驟停,最後則在7日時因「肺栓塞」宣告死亡,享年29歲。據悉,為盧安娜操作手術的醫師及麻醉師姓名未曝光,不過該醫院也發出聲明稿指出,抽脂手術為盧安娜家人所聘請的私人醫師及麻醉師操作,與醫院無關,特此撇清關係。而盧安娜交往2年的男友哈達(Joao Hadad)8日也在IG發文證實了盧安娜的死訊,而且他相當難過地表示,「我已四分五裂,也正在經歷最大的惡夢,而我的一部分也隨著她一起離開了」,可以看到哈達對於女友的離去感到心痛不已。

魚油這樣吃最好! 專家曝4種「會出事搭配」:沒效又傷身
魚油富含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營養素「Omega-3」,有調節血脂、抗發炎、降血壓等作用,成為不少人家中必備的保健食品之一,若想讓它發揮最佳保健效果,也要注意應該怎麼吃、什麼時候吃,並且勿與鈣片、抗凝血藥物等一同食用,否則可能沒效又傷身。藥師廖偉呈指出,魚油無論是早上或晚上吃都沒有差異,只要注意在飯後吃,並且搭配油脂併用,更能提高吸收度;而關於「要不要咬破」的問題,取決於該產品膠囊是否有特殊設計,若為腸溶劑型膠囊建議別咬破,一般膠囊則因為能於10至20分鐘就可完成溶解,因此咬破與否不會影響吸收率。而除了吃的時間以外,廖偉呈提醒,每天按時補充、持續保持體內Omega-3濃度,其實才是發揮於油保健效益的最佳方法。另外,營養師劉雅惠提到,服用魚油時應避免「這樣吃會出事」的4種組合,首先是減重的保健食品,像是強調包覆油脂或排油的類型,尤其甲殼素、洋車前子、幾丁聚醣等成分將會吸附油脂,意味著也會把魚油排出去,吃了等於沒吃。再者如紅麴、納豆、蚓激酶等降血脂、抗血栓的保健食品,就有個案出現過凝血功能異常,於手術時發生血流不止的狀況;而鈣片這類食品,當油脂跟鈣片在高溫強鹼下,便會產生皂化反應影響吸收;最後,例如阿斯匹靈(Aspirin)、肝素(Heparin)及華法林(Warfarin)等抗凝血藥物,一起吃則會增加出血的風險,要特別注意。對此,藥師花逸修也補充,魚油是由魚類萃取,若加工技術不佳易殘留過多魚腥味,容易使人感到噁心、打嗝有魚腥味,因此建議避免同時服用大量魚油,改為可分次服用,並選擇經過較佳的萃取技術的高品質魚油,或以同樣富含Omega-3的藻油代替,都能大大減少、避開魚腥味。

50歲男吃「一物」慢跑1公里喘爆 醫搖頭:塞住了快急診
許多人為了顧健康,會吃補充營養品。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科主治醫師蘇一峰說,一名50歲男子原本慢跑可以跑6公里,但吃了睪固酮,跑1公里就喘,他發現患者有急性肺栓塞。蘇一峰在臉書發文,一名50歲男性來找他,「就醫問題是:平常天天跑6公里,最近開始跑1公里就喘!」蘇一峰問病史,男子表示,「最近補充睪固酮健身強壯。」蘇一峰看X光說,「馬上幫你轉急診安排緊急處理!塞住了」要網友猜看看問題在哪,「沒有病史真的很難猜。」此文一出,網友紛紛留言「看不出來」、「是因為平時吸菸?空污天跑步?還是服用睪固酮造成?」、「三生有幸,遇到好醫生撿回一命」、「血栓啊醫生大人」。蘇一峰在留言區解答,「急性肺栓塞、肺部一大堆血管分支都塞住了!5個肺葉中居然有4個肺葉血管塞住,左上葉、左下葉、右中葉、右下葉!幸好沒中風!」蘇一峰說,「補充額外的睪固酮,其實會增加血栓風險。」據亞東醫院心臟血管科衛教資料,急性肺栓塞是致命性疾病,75%死亡病例有都發生在首次住院,約10%很快致命,另外5%在數天內死亡,半數患者會有右側心臟功能受損,住院死亡率比一般人高5倍。平常要避免下肢出現深部靜脈血栓症,如果是高危險群,要避免久坐,穿彈性襪預防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