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行員涉勾結詐騙集團 金管會今宣布開罰2千萬元
金管會今天(30日)表示,中信金控(2891)旗下子公司中國信託銀行行員在長達近二年時間裡,透過調高客戶網路銀行轉帳及ATM提領日限額作業後,該帳戶調高限額後,有短期內遭設定為警示或衍生管制帳戶之異常情事,涉嫌勾結詐騙集團,開罰2千萬元,並須提出改善計畫,並檢討總行就未完善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所涉相關人員責任。這也是金管會銀行局首次就此類社會事件做出的重大裁罰案,不僅要求將此案例提報給銀行公會全國聯合會討論,還要求中信銀行拉高層級到董事會,銀行須就認識員工(KYE)控管機制及日常管理未能及時發現行員辦理業務異常情形,加強行員管理,並須提報董事會後函報給金管會。以下為金管會對中信銀行,依銀行法第129條第7款規定,裁罰2,000萬元行政處分摘要。一,違反事實理由中信銀行成功分行前行員朱員、東民生分行行員吳員及蘆洲分行行員蕭員於110年7月至112年5月期間辦理客戶臨櫃申請調高網路銀行轉帳及ATM提領日限額之案件,案關帳戶調高限額後有短期內遭設定為警示或衍生管制帳戶之異常情事,案關缺失顯示該行有未完善建立內部控制制度之情事,核有欠妥適。二,經查核中信銀行有下列缺失事項1、 對於確認客戶調高交易限額之合理性及真實性,未完善建立相關控管機制未完善建立行員確實辦理調高交易限額之合理性及真實性之確認機制,中信銀行對於客戶申請調高網路銀行轉帳及ATM提領日限額,要求行員須執行相關作業以確認交易之合理性及真實性,惟該行對於行員是否確實辦理上開作業之真實性及調高額度判斷之合理性,未能完善建立控管確認機制,致使行員有操縱舞弊之空間,不利該行辦理案關作業之內部覆核及稽核作業。未完善建立主管覆核及牽制監督機制,中信銀行內部規範並未明確規定覆核主管須確認客戶調高網路銀行轉帳及ATM提領日限額之合理性及真實性,且該行規定客戶申請調高網路銀行轉帳及ATM提領日限額,經行員審核後,可由行員決定後續係由現場主管覆核或由行員將相關申請資料傳送遠端集中授權主管覆核,致使行員得以規避主管覆核及牽制監督機制,顯示該行有未完善建立主管覆核及牽制監督機制之情事。2、 未完善建立員工行為監控及管理機制中信銀行對於行員經手調高網路銀行轉帳及ATM提領日限額之帳戶,短期內遭通報為警示帳戶或衍生管制帳戶達一定數量或比例較高者,未能建立相關監控機制,以有效掌握此類員工辦理業務異常情事,並即時關懷詢問,達到事前防杜及事中、事後適當處理之效能。金管會表示,中信銀行辦理客戶調高網路銀行轉帳及ATM提領日限額作業,對於確認客戶調高交易限額合理性及真實性之控管、員工行為監控及管理等機制,未完善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請該行檢討總行就未完善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所涉相關人員之責任。依「銀行資本適足性及資本等級管理辦法」第18條第3項規定,就第二支柱監理審查要求該行增加作業風險之相關資本計提。金管會並強調,已於112年5月17日函請中信銀行針對個別行員辦理調高網路銀行轉帳或ATM提領日限額之帳戶,短期內遭通報為警示帳戶或衍生管制帳戶達一定數量或比例較高者,回溯調查案關帳戶之確認客戶身分措施及對帳戶或交易之持續監控等,是否涉有相關異常表徵,進行全面清查,及檢討後提出改善措施,並將案例提報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討論。中信銀行對此回應說,本公司尊重並虛心檢討主管機關所提之裁罰處分,針對缺失事項,將盡速完成相關檢討改善措施,本公司去年底即因應高風險詐騙態樣,加強客戶關懷及防杜詐騙,後續將持續強化落實內控機制,精進調整交易限額控管,防杜帳戶被誤用。

《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修正案立院三讀通過 增訂廣告投資實名制、下架機制
立法院會今天三讀通過修正「打詐3法」之一的「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增訂網路投資廣告實名制及下架機制,提供國人更安全的投資環境,減少匿名廣告出現,阻絕網路投資詐騙一再發生。網路出現冒用名人誤導民眾投資的詐騙猖獗,許多投資人因此受騙,民進黨立委林楚茵表示,《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事打詐的最後一哩路,許多名人被冒名投放廣告,連前幾天才來台灣的AI教父黃仁勳也都被冒名,許多名人相當無辜,甚至莫名其妙接到到案通知書,被害人甚至要求賠償,這次修法通過,可以大刀闊斧針對投資詐騙廣告有法源裁罰。三讀條文規定,未於通知期限內移除廣告、限制瀏覽、停止播送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者,由通知之司法警察機關處12萬元以上、60萬元以下罰鍰,並責令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得連續2倍至5倍至改善為止。本次修法訂定網路投資廣告實名制及下架機制,可提供國人更安全的投資環境,對抑制網路投資詐騙案件發生;為使證券投資等廣告資訊更加透明公開,這次修法規範,網際網路平台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或其他網路傳播媒體業者刊登或播送相關廣告應載明或敘明事項,落實廣告實名制。此外,三讀條文明定,網際網路平台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或其他網路傳播媒體業者,刊登或播送廣告應載明事項、不得刊播廣告之規定、刊播後始知違規之處置,及如造成損害實應負連帶賠償責任。林楚茵指出,《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也是我國首次授權限制網路的法源,必須在接到通知後下架冒名廣告以及廣告實名制,否則會連帶賠償。

瑪娃颱風來襲!北市疏散門新政策 管制4小時「只出不進」
瑪娃颱風持續往西北接近台灣東南方近海前進,對此中央氣象局也在29日午間20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對此北市府也宣布北市自今年起實施疏散門「只出不進」管制4小時,若車輛未即時被駕駛開走,將依法對其進行車輛拖吊及裁罰。北市政府自去年8月22日修正,指出「本市河濱公園車輛停放禁止及限制事項,平時或颱風、超大豪雨期間違規停車之處罰原則」公告,對未自行移車之車輛,將由權責機關分別裁處大型車4,800元、小型車2,400元、機車1,800元,另滯留車輛如經拖吊,車主需額外繳納移置費(大型車3,000元、小型車900元及機車200元)及保管費。北市警局也呼籲,各堤外停車場之車主,如有接獲相關颱風或豪大雨警報,務必儘速將車輛駛離,另可至停管處官網或掃描各堤外停車場防汛通知牌面及停車單QRcode註冊登錄防汛通知,颱風豪雨期間將以簡訊通知「疏散門管制情形」及「禁停紅黃線路段附條件開放與恢復管制」等相關訊息,以利及早因應將車輛駛離,防止車輛淹沒受損或違規受罰。

5/31起「口罩令」再調整! 剩3大場所維持強制戴口罩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近期COVID-19疫情雖有升溫,不過「口罩令」再次部分鬆綁。疾管署5月23日宣布,自112年5月31日起,長期照顧服務機構、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及救護車,改為「建議佩戴口罩」。口罩規定再放寬 5指定場所改建議戴口罩口罩配戴規定近日又進行部分調整,原本長期照顧服務機構、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及救護車等指定場所須依規定配戴口罩,但疾管署宣布,5月31日起,將改列為建議佩戴口罩。調整後規定如下:以下指定場所之室內空間應依規定全程戴口罩。醫療機構:醫院、診所及其他醫療機構。醫事機構:藥局、醫事檢驗所、醫事放射所、物理治療所、職能治療所、助產機構、精神復健機構、居家護理機構、居家呼吸照護所、護理之家。老人福利機構:長期照護機構、安養機構、其他老人福利機構。得於上列指定場所不戴口罩之例外情形:飲食、拍照、不適合或無法戴口罩之檢查、治療或活動。以下特殊情境建議要戴口罩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外出時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合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尤其是未完整接種疫苗者)密切接觸時搭乘公共運輸交通工具及特定運具(復康巴士、校車、幼兒園專用車、校園接駁車)時搭乘救護車時出入長期照顧服務機構、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等高感染風險場所時護理之家、老人福利機構 口罩、定期快篩維持不變不過,112年5月31日起醫療機構、醫事機構、一般護理之家及老人福利機構仍持續列為應佩戴口罩場所,並維持裁罰規定。疾管署表示,這是因為近期COVID-19疫情升溫,醫療機構、醫事機構屬高感染傳播風險場所,且老人福利機構照護者多為重症或死亡之脆弱族群,為保護民眾及機構人員健康才決定維持口罩規定。至於相關規定會維持到什麼時候呢?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何時會鬆綁仍要看疫情。另外,一般護理之家及老人福利機構定期快篩措施,也將延長至今年6月30日止,住民維持每週定期快篩1次,未滿2歲免篩,而有症狀時也可進行快篩,未滿2歲有症狀則採PCR。疾管署強提醒,民眾仍應持續配合戴口罩規定及建議,落實肥皂勤洗手、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好習慣,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安全。

高雄某鹹酥雞店油桶破裂 馬路慘變「油道」
26日凌晨1時許,高雄鳳山維新路、光明路口出現大片油漬,估計總長7公尺長、2公尺寬,嚴重影響用路人交通安全。民眾獲報後趕緊通知鳳山分局到到場協助清理,在員警與高市環保局齊力清理下,於1個小時後清理完畢,無人因此傷亡。但店家老闆除了將依公眾往來安全罪被函送外,環保局也將另行開罰。至於鹹酥雞店家老闆似乎還不知道自己的店出了大包,警方從深夜聯繫至今早,仍尚未聯絡到店家老闆,由於油汙外洩已構成公眾往來安全罪,因此警方待聯繫到老闆後,將會依法送辦。環保局說明,26日凌晨1時54分接獲通報後立即派員前往以木屑粉吸附油漬,再用洗衣粉刷長達7公尺的「油道」,而油汙漏出也違反了廢棄物清理法,將對鹹酥店老闆裁罰1200至6000元。

婚宴龍頭欠薪1/林皇宮內部管理七零八落 離職員工興訟討公道
台灣婚宴龍頭「林園婚旅集團」2017年進軍港都,投資逾18億元打造高雄最大婚宴會館「THE林皇宮」,當時預估年營收可達8億元,最快6年就能回本,但受到疫情衝擊業績海嘯式下滑,上個月高檔buffet收攤,原有空間改由港點百匯及娃娃機撐場,現在又傳出公司拖欠10多位兼職人員薪資,高市勞工局介入查處,外界質疑「會不會倒?餐券怎麼辦?」引發熱議。高雄林皇宮來頭不小,知名的同品牌企業包含台中林酒店、台中林皇宮花園等飯店及大型宴會廳,業者以顛覆傳統飯店經營邏輯的「宴會為主、客房為輔」概念,在交通便利的黃金地段打造空間寬敞、氣派豪華的宴會廳,吸引消費者目光,也成為不只宴席,包括團體聚會、選舉造勢等活動的場址首選,闖出名號後南下插旗,高雄林皇宮樓高9層,營運面積近萬坪,更可同時容納6000人用餐,開幕之初也被集團視為下一個金雞母。但沒想到事與願違,近年受到新冠疫情衝擊,餐飲旅宿業一片哀嚎聲,高雄林皇宮也不例外,業績腰斬不說,內部管理也傳出問題,今年2月時因積欠薪資被檢舉,高市勞工局調查後,以違反勞基法第22條(工資未全額直接給付)、24條(加班費給付不足)、32條(超時工作)、36條(未給一例一休)及38條(未休特休假未折算工資)等條例重罰24萬元,後續處理還沒結束,又傳出PT(兼職)人員薪資短少,再度引發爭議,勞工局調查後若屬實,短期內違規恐怕得罰「Double」。高雄林皇宮主打的「森林百匯」自助餐buffet有5大廳、12區共800席座位,號稱八大菜系數百種菜色,但今年4月卻悄悄收攤。(圖/報系資料照)據了解,高雄林皇宮爆發員工欠薪爭議早就不是頭一遭,從2017年開幕前的試營運期間就因為「沒全額給付」加班費遭裁罰10萬元,此後每年幾乎勞工局都有接到相關申訴及檢舉案件,2018、2019、2021年都有違反勞基法的裁罰紀錄,相關業務承辦人員透露,若以知名餐飲集團來說,頻率確實不低,且都是類似的問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令人好奇是否有「貓膩」。本刊調查,高雄林皇宮內部管理的確有狀況,不只PT(兼職)人員欠薪問題,正職人員也異動頻繁,有內部員工爆料,公司長期以來有勞退6%低報的狀況,但員工都被蒙在鼓裡,直到換工作時一查才知道;此外疫情期間通報無薪假,員工只支領半薪不說,事後還被要求歸還時數,或者一通電話就要員工回來趕製防疫便當,卻又不計入上班時數,擺明「凹人」。此外,每個月薪水對不上來的狀況也經常發生,甚至有人請育嬰假後就被告知不用來上班,員工一旦離職,最後那個月的薪水幾乎都被扣得七零八落,類似狀況不斷發生,造成員工離職率高,公司得大量聘用PT人員,但薪資計算又常出包,惡性循環之下更難留住好人才,疫情期間有些員工不得已甚至要兼職跑外送,才能勉強維持生活開銷,目前已有離職員工興訟準備討回公道。高雄林皇宮今年2月才因遭人檢舉違反勞基法,勞工局調查後屬實裁罰24萬元,近期又爆發PT(兼職)人員欠薪事件。(CTWant合成/取自爆怨公社)知情人士透露,高雄林皇宮並沒有獨立的人資部門,而是由台中林酒店統一管理,所有內部狀況只能透過當地主管向上回報,等個回覆都得花上一段時間,關於短發、積欠薪資的問題,千篇一律都是員工「欠公司假」、「遲到扣薪」等理由,甚至有主管級人員向高層反應後被「冷處理」,自覺無法向下屬交代,最後黯然去職,後續有員工向勞工局申訴,調解時林皇宮也拿不出相關紀錄,卻要員工設法證明自己並未遲到、欠假等,且有時只是幾百、幾千元的差額,卻遭此對待,令人心寒。對此高雄林皇宮副總經理劉正凡表示,短發及積欠薪資的狀況是公司計算的問題,若員工有疑慮可直接反應,計算完成後就會陸續撥發,未來也會精進相關作業流程,內部管理的部分則不便回應。

IG搭訕少女不成互嗆!黑幫尋仇派少年打頭陣 警掃蕩仁堂逮14人
竹聯幫仁堂旭仁會旭雙組20歲組長林文邑,在雙和地區吸收在學或中輟少年當小弟,並利用少年壯大自己的聲勢,其14歲游姓小弟日前在IG上搭訕16歲鄧姓少女,少女心生不適而回嗆,雙方一言不合相約談判,林男找了13名小弟到場助陣,還派一輛車給小弟衝撞,在停車場爆發衝突,警方循線追查,前日將林嫌等14人逮捕,訊後依法偵辦。3月23日晚間,永和綠寶石堤外停車場突然傳來陣陣吵鬧聲,林嫌率領13名小弟與鄧姓少女談判,少女則帶來8人助陣,雙方一言不合隨即爆發口角衝突,林嫌等人持棍棒毆打少女等人外還開車衝撞,警方獲報後連忙趕抵現場,但滋事分子早已鳥獸散,現場僅剩2名傷者,所幸送醫後無生命危險。警方循線追查,鎖定林嫌帶領小弟滋事,與新北市刑大偵四隊共組專案小組,歷經2個月調查,逐一過濾出涉案人身分,並發現林嫌為幕後主謀,林嫌還涉嫌招募在學或中途離校學生加入該幫派,平日在轄內撞球館、KTV等地遊手好閒,遇事則報幫派名號壯大聲勢。專案小組於前日清晨與新北市刑大偵四隊、保安警察大隊等共同行動,前往雙北地區多處,拘提林姓幫會成員及涉案少年共14人到案,當場查扣涉案手機、棍棒、刀械、車輛等證物,全案依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少年事件處理法、刑法加重妨害秩序、恐嚇、傷害等罪嫌,分別移送新北地方檢察署及新北地院少年法庭偵辦,未成年人駕駛部分另開出無照駕車等5張告發單,合計罰款15,600元。警方調查,林嫌曾代表雙和地區率幫眾參加3月6日萬豪酒店幫會豪宴,警方將持續溯源掃蕩幕後幫派組織,同時通報少年隊及市府教育局等相關局處輔導關懷,以導正少年偏差行為,對於黑幫招募少年犯案,除組織犯罪防制條例有加重其刑二分之一規定外,另將運用第三方警政,一併函送市府社會局裁罰。

蘋菓西打遭爆有不明沉澱物…驗出超噁「黴菌」 3產線停工「最重罰2億」
許多台灣民眾都熟悉的知名碳酸飲料「蘋菓西打」,日前遭爆1250ml及2000ml的這兩個規格的「蘋菓西打」,被發現汽水底部有不明沉澱物,桃園市衛生局勒令平鎮工廠產線停工。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副局長蘇柏文證實,從該品牌汽水的沉澱物中,檢出黴菌和酵母菌,另據《壹蘋新聞網》昨天接獲爆料,指600ml的汽水也有問題,衛生局目前已要求該品牌廠房的3線全停工,並要求求大西洋飲料股份有限公司限期改善,若未改善將開罰,最重罰2億。今年4月時,大西洋飲料股份有限公司所生產的「蘋菓西打」人氣商品,遭爆其1250ml及2000ml的瓶底有白色沉澱物,當時總公司有進行通路收購、暫停生產及出貨,同時針對問題成品進行檢驗。桃園市衛生局當時會同中央食品藥物管理署查核發現,成品中的確有白色不明沉澱物。而《壹蘋新聞網》也接獲民眾投訴表示,4月稽查有問題且下架品項,只有1250ml和2000ml,但本月4日,有網友就在臉書分享600ml的也有混濁物,他到新北市某家雜貨店,買到600ml品項,把瓶底翻過來就看到白色不明物,擔憂連600ml的產線也有問題。桃園衛生局副局長蘇柏文對外表示,當初4月稽查的蘋菓西打,從沉澱物中的確有驗出黴菌以及酵母菌,將要求大西洋飲料股份有限公司限期改善,若未改善將開罰,如屆期未能改善完竣,將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第8條第1項規定及依同法第44條裁罰6萬元至2億元罰鍰。報導中指出,桃園衛生局上周派員前往平鎮廠查核,除了當場發現2及3號生產線裸露、管線斑駁,恐有汙染食品的疑慮,已依《食安法》第41條規定,要求暫停作業;而加上先前1號產線也有同樣問題,所以目前平鎮廠的3條產線,都已經被要求停工改善。

規定範圍外取締超速不罰?民提告拚翻案 大法庭裁定「仍可開罰」
許姓民眾3年前開車超速遭罰1800元,許跑回員警測速現場查看,認為員警沒有在測速取締標誌的法定範圍內執行測速,提告請求撤銷裁罰,最高行政法院大法庭24日作成統一見解的裁定,認定警方沒有在測速警告範圍內取締超速,仍然可對許的超速行為予以裁罰。2020年6月23日下午3點多,許姓民眾開車行經行車速限每小時60公里的新竹市香山區台1線南下88.2公里、距測速取締標誌203公尺處,遭員警以未位於距測速取締標誌100至300公尺範圍內的非固定式雷射測速儀器,測得其行車速度每小時98公里。警方認定許開車超過規定的最高時速,開單舉發,台中市交通事件裁決處將許裁處罰鍰1800元,記違規點數1點,許不服,提起行政訴訟後,遭台中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駁回,案經上訴後,台中高等行政法院認為,有統一見解的必要,裁定移送最高行政法院大法庭。本案的爭議主要是《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違反速限取締執法一般道路應於100至300公尺前;高速公路、快速公路應於300至1000公尺前,設置測速取締標誌,但員警若違反這些規定,可以對違規者開罰嗎?最高行政法院大法庭開庭辯論後,認定測速執法距離規定是提醒駕駛人注意速限,維護交通安全,非以處罰為目的,這是規範舉發合法的程序要件,與汽車駕駛人違反速限規定行為的實體上,是否具有可罰性的判斷無關。大法庭裁定,執法機關對於一般道路汽車駕駛人,已在違規行為發生地點前的一般道路100至300公尺,或高速公路、快速公路於300至1000公尺,明顯設置警告標誌(測速取締標誌),汽車駕駛人通過警告標誌(測速取締標誌)後,不因執法人員使用的非固定式科學儀器未位於該距離範圍內,就認為舉發不合法,就不能予以裁罰。

一感冒就狂咳數月…氣喘患者確診「康復超快」 胸腔名醫揭原因
疾病管制署今(23)日公布國內自3/20新制實施後,近7日(5/17-5/23)每日平均新增204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7日(5/10-5/16)之每日平均新增154例上升。醫師透露,一名氣喘患者過去感冒都會持續咳嗽數月,這次確診新冠肺炎卻康復得異常迅速,原因和服用1藥物有關。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今日在臉書發文,「氣喘病人門診告訴我,以往他每次只要感冒就會咳得要死好幾個月!這次中COVID-19很奇妙的一下子就好了!原因差別就是這次有在吃化痰藥NAC!!最近疫情大爆發了,門診急診都是人。再次提醒大家這個好用的藥物NAC!」根據疾管署統計,國內自3/20新制實施後,近7日(5/17-5/23)每日平均新增204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7日(5/10-5/16)之每日平均新增154例上升,預估疫情恐持續升溫到6月底。疾管署表示,因應近期COVID-19疫情有升溫現象,又醫療機構、醫事機構屬高感染傳播風險場所,且老人福利機構照護者,多為感染後易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之脆弱族群,為保護民眾及機構人員健康,自今年5月31日起醫療機構、醫事機構、一般護理之家及老人福利機構,持續列為應佩戴口罩場所,並維持裁罰規定,其他長期照顧服務機構、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及救護車,則改列為建議佩戴口罩。(圖/翻攝自蘇一峰臉書)

疫情升溫 疾管署宣布5/31起「4場所」仍要戴口罩
疾病管制署今(23)日公布國內自3/20新制實施後,近7日(5/17-5/23)每日平均新增204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7日(5/10-5/16)之每日平均新增154例上升;因此疾管署今(23)表示,自112年5月31日起醫療機構、醫事機構、一般護理之家及老人福利機構,持續列為應佩戴口罩場所,並維持裁罰規定;另外,長期照顧服務機構、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及救護車,則改列為建議佩戴口罩。疾病管制署今(5/23)表示,因應近期COVID-19疫情有升溫現象,又醫療機構、醫事機構屬高感染傳播風險場所,且老人福利機構照護者,多為感染後易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之脆弱族群,為保護民眾及機構人員健康,自今年5月31日起醫療機構、醫事機構、一般護理之家及老人福利機構,持續列為應佩戴口罩場所,並維持裁罰規定,其他長期照顧服務機構、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及救護車,則改列為建議佩戴口罩。調整後規定如下:一、維持於以下指定場所之室內空間應依規定全程戴口罩。(一)醫療機構:醫院、診所及其他醫療機構。(二)醫事機構:藥局、醫事檢驗所、醫事放射所、物理治療所、職能治療所、助產機構、精神復健機構、居家護理機構、居家呼吸照護所、護理之家。(三)老人福利機構:長期照護機構、安養機構、其他老人福利機構。得於上列指定場所不戴口罩之例外情形:飲食、拍照、不適合或無法戴口罩之檢查、治療或活動。二、特殊情境建議要戴口罩,除維持原列情境: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外出時、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合、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尤其是未完整接種疫苗者)密切接觸時、搭乘公共運輸交通工具及特定運具(復康巴士、校車、幼兒園專用車、校園接駁車)時以外;調整「搭乘救護車時」及「出入長期照顧服務機構、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等高感染風險場所時」亦為建議戴口罩。三、其餘室內場所、室內空間,由民眾自主決定戴口罩。四、上述措施為通案性規定,相關細節得另依主管機關規定辦理。疾管署另說明,同時考量近期機構住民篩檢陽性率於1.4%-1.6%間,且住宿式機構照顧較多慢性病及重症高風險族群的長者,應維持警惕避免發生機構群聚感染風險,故延長一般護理之家及老人福利機構定期執行COVID-19公費快篩之措施:服務對象仍維持快篩頻率為每週一次,至今年6月30日止;服務對象有症狀時亦進行快篩,檢驗出陽性需即時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之個案,應立即請專責醫療院所診療,並依相關指引協助個案按指示進行隔離或治療;工作人員有症狀時進行快篩;另機構認為有必要時(如有接觸史、群聚等)亦得提供工作人員公費家用快篩;住民或服務對象及工作人員如為確診康復者,3個月內免篩檢,後續將再視疫情狀況調整篩檢頻率。公費試劑將陸續寄出提供上述機構使用。疾管署強調,防疫回歸常態後,仍將持續運用確診(併發症)通報趨勢、醫療資源使用情形、口服抗病毒藥物開立數、變異株監測等多元指標掌握疫情變化。也提醒民眾應持續配合戴口罩規定及建議,落實肥皂勤洗手、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好習慣,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安全。

北市安檢102處基地 7件不符規定令暫停工
台北市信義區崇德街60巷日前因鄰近建案施工問題,發生道路坍塌下陷爆出「天坑」。市長蔣萬安日前下令,1周內清查102處開挖中基地,有任何公安疑慮立即停工。北市建管處22日指出,已於19日全數檢查完成,有7件工地不符規定,已發函請工地暫時停止施工,複查後沒問題才可以繼續施工崇德街60巷13日因連續壁滲水,造成地下水湧入基地,引發周邊道路坍陷,市府緊急疏散住戶並要求建商灌漿補強,15日恢復行人通行,19日經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鑑定初步結論,研判撤離住戶的建物無安全疑慮,撤離住戶19日晚間可返家,同時崇德街60巷恢復通行。為避免公安事件再發生,蔣萬安除了至現場視察,並前往旅館探視安置戶致贈慰問金,他更下令,1周內必須清查102處開挖中的基地,若有任何公安疑慮,立即停工並要求改善。建管處指出,北市建築工地正在開挖階段共102件,15日起委託由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台北市建築師公會和台北市結構工程工業技師公會等3大公會,逐案至現場勘查,19日全數檢查完成。建管處昨說明,102件工地中有7件工地觀測設置不足、未按計畫觀測、監測數據局部已達到管理值、未完全依施工計畫設置附屬設施(如抽水計畫),已發函請工地暫時停止施工,釐清問題後改善,並洽檢查公會複查沒問題後,才能繼續施工。建管處重申,工地承、監造人及專任工程人員應本於《建築法》等相關規定的法定責任隨時提高警覺,確實加強各項安全及防護措施檢查,如經查獲有影響公共安全、公共交通情形者,將依《建築法》加重裁罰並勒令停工,直到改善為止,以維護市民安全。

4000輛小黃未保旅客險 中市:6/15起強制投保
為保障民眾乘車權益,交通部公告計程車客運業須投保旅客責任險,每名乘客保額150萬,若以台中市現有計程車8248輛來說,初估約有近5成尚未依規定投保,台中市府交通局指出,若到6月15日生效日仍未投保者,將依《公路法》裁罰3000至3萬元罰鍰,呼籲計程車客運業盡速投保。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過去法令沒有強制要求計程車客運業必須投保旅客責任險,導致部分駕駛因考量營業成本等,未為旅客投保,萬一真的發生事故,有些乘客求助無門、有些則是駕駛人必須要擔負理賠的重大負擔,得不償失。有感於此,立法院去年通過《公路法》第65條及81條條文修正,經1年宣導,交通部今年公告實施,並將於6月15日正式生效。葉昭甫說,根據交通部2021年10月的統計資料,當時約有49%計程車業者尚未投保旅客責任險,依照台中市計程車8248輛計算,約有4000輛尚未投保。交通局強調,目前台中市府管轄的市區客運業、中央管轄的公路汽車客運業及遊覽客運業等,都已經規範必須強制投保旅客責任險,計程車部分若6月15日尚未投保每名乘客150萬元旅客責任險,將可處罰3000至3萬元罰鍰。交通局指出,法令沒有寬限期,近日已透過各種管道宣導,呼籲包括駕駛人、車行或合作社、榮車等計程車客運業,應盡速投保旅客責任險,提高乘客與駕駛人的保障,也避免受罰。

天蘆會長是主委!宮廟前設招待所 警破獲毒品要提報強拆
天道盟天蘆會幫派招待所17日遭新北警方攻堅,當場破獲愷他命夾鏈袋,和1支愷他命吸管。警方已將人帶回偵訊,後續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送辦裁罰。據了解,天道盟天蘆會會長「電光」是蘆洲區中正路的一處宮廟的主委,多從事土方生意、暴力討債,他在宮廟前空地和停車站設置2處鐵皮屋招待所,與幫眾聚會,因此遭警方鎖定。蘆洲警方17日晚間19時許執行掃黑肅槍專案時,在此處關廟招待所垃圾桶查獲愷他命夾鏈袋1包及愷他命吸管1支,當場逮捕24歲的季男、陳男,全案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送辦裁罰。由於該處所多次遭查緝毒品案等不法情事,警方後續將主動提報第三方警政,建請強制拆除違建。

Coldplay高雄飆唱!不肖業者「每晚加價9500」翻倍漲 哄抬房價2旅館挨罰
繼韓國人氣女團BLACKPINK、五月天、張惠妹等大咖藝人在高雄輪番演出後,緊接著英國搖滾天團Coldplay(酷玩樂團)宣布11月將嗨翻高雄,深怕旅宿業者趁機哄抬房價,高雄市觀光局周三(17日)出手突擊稽查,發現有2家業者涉嫌超出備查房價,將依法開罰1~5萬元不等。英國搖滾天團Coldplay宣布11月11日、12日將在高雄開唱,10萬張門票一開賣,立馬在6分鐘內售罄,連帶引起高雄飯店搶訂潮。為防止不肖業者趁大型活動哄抬房價,高雄市觀光局周三(17日)針對17家旅館突擊稽查,查獲「城市商旅」旗下德立莊博愛館、真愛館共2家違反旅館業管理規則。觀光局表示,城市商旅德立莊博愛館每晚訂價7000元,超收1384元、漲幅達19.8%,依法裁罰1萬元;城市商旅真愛館每晚訂價8500元,就地起價至1萬8000元,超收9500元、漲幅達112%,依法裁罰5萬元,合計共開罰6萬元。對此,觀光局呼籲,連假活動期間旅宿需求暢旺,業者切勿因此惡意哄抬售價,同時提醒民眾,訂房前可利用「臺灣旅宿網」或「觀光局」查詢是否為合法旅宿業,以及定價是否合理,以免被當冤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