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義區吃飯「QR Code點餐」卻收10%服務費 網怒轟:變相漲價
疫情過後,台灣餐廳使用QR Code點餐的情況越來越普及,不僅省人力,還提升點餐擊出餐效率!不過一名男網友近日卻抱怨,自己有天去北市信義區用餐,不但門口和菜單都沒註明收取服務費,過程中他也是用手機掃QR Code點餐,還自己盛水和醬料,結果結帳後竟然被要求收10%的服務費,讓他直呼,「服務在哪裡?送餐跟收盤嗎?」一名男網友昨(29日)下午在臉書《爆怨2公社》發文抱怨,「現在世界未解之謎又多了一個」,他表示,有次去北市信義區某餐廳時,店家是使用QR Code點餐系統,由於喝水、倒醬料都是自己來,讓他忍不住抱怨,還要收10%服務費,「服務在哪裡?送餐跟收盤嗎?」原PO還補充,「台北信義區的店家基本上全部中招,上次去台北真的是讓我很無言,根本沒有服務!」而且當時菜單、門口都沒寫,他結帳的時候跟店家表明,店家卻回應:「我們帳單金額系統會自己計算出來,一直都有喔」,也讓他傻眼「啊我就第一次去,我哪會知道,而且不止一家店這樣喔」,原PO也諷刺,店家乾脆在門口擺QR Code神主牌,「我服務費給QR Code功德箱還比較甘願。」文章曝光後也引發網友熱議,「服務費是幫老闆買車用的,不是給員工的」、「沒有服務,還要收服務費,沒疫情的時候還有桌邊服務,疫情開始用QR Code能理解,疫情結束該回復了吧」、「我只希望吃到飽的價錢寫清楚不要有服務費!不然感覺就是詐欺」、「用餐場地費,凹錢還缺理由嗎?反正服務費本來也就不是給服務生」、「服務費說穿了就是……氣氛及裝潢的轉嫁費用」、「台灣的服務費文化很奇妙,也不是給服務人員……是給老闆」、「用QR Code點餐要消耗我的網路流量,店家應該補貼回給我才是」、「服務費就是變相漲價」、「有時覺得超商員工才應該收服務費吧,十八般武藝樣樣都要會」、「QR Code點餐真的很煩,還是喜歡看著菜單向店員點餐。」但也有其他人認為,「不爽別去」、「雖然感覺不好,但店家自訂規定,只能建議消費前先看清楚能不能接受」、「不想付可以別吃,總會有免10%的店能光顧吧」、「不要去消費就好了,市場機制會淘汰不適合的店家。」

1分鐘定案!東海大學明年提高學術加給 教職員比照公立大學加薪「4%」
台中市東海大學30日宣布,教師學術研究加給比照公立大專校院助理教授以上提高15%,且全校的教職員也比照軍公教113年起全面加薪4%。行政院為了提高軍公教人員薪資,將於113年起加薪4%,教育部也公布大專教師學術加給將於113年提高15%。對此,東海大學與董事會決議後,決定將全校教職人員(含約聘人員),將比照軍公教加薪。加薪後教授每月增加1萬950元以上、副教授每月增加8500元以上,而助理教授則是平均每月約增加7500元以上,教師學術研究加給比照公立大學進行調整。對於加薪、調整學術研究加給,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表示,私校加薪雖然有壓力,但是為了體恤員工辛苦及貢獻,以及避免公私立教師薪資脫鉤,因此向董事會提案。張國恩補充,因為台灣學術機構低薪的問題已久,為了留任及延攬教育研究人員,決定逐步加薪提升高等教育環境及能量,而董事會對提案非常支持,不到1分鐘就拍板定案;另外,東海大學也非常感謝教育部對私立大學提供補貼。

勞動政見賴侯柯都有 勞保黑洞仍難解
全產總、全金聯、全教總、北市產總工會、高市產總工會等勞工團體,29日舉辦總統參選人勞動政見發表會,由於政黨輪替後,勞工團體動員力道遠不若國民黨執政時期「幾乎每天被勞團抗議追著跑」,勞運幾乎消聲匿跡,勞工議題的討論也更形分散,也讓這場久違的總統參選人勞動政見發表會,受到矚目。主辦勞團雖肯定,三位總統參選人願與會算是有誠意,但對於關鍵議題仍只輕輕帶到,尤其勞工最關心的勞保基金破產危機揮之不去,下任新政府會不會大砍勞工退休給付因應危機,讓目前已陸續出現的「勞工退休給付難支應退休後生活所需」問題更嚴重,三位候選人都僅承諾「會持續撥補勞保財務」,卻未明示勞保改革方向,也讓勞團仍有些失望。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在出席2024 總統候選人「工」辦勞動政見發表會時,再度強調,如果「侯康配」勝選,會逐步調高基本薪資到33000元,並為所得淨額56萬元以下的家庭減稅、12歲以下扶養子女的扣除額提升50%,同時,全國65 歲以上長者及 55 至 64 歲原住民長者,都享有排富全額補助健保。至於勞保財務議題,侯友宜表示,除先前已承諾,保證政府每年至少挹注一千億給勞保基金,確保穩定的財源補貼外,也會優化勞保基金的投資績效。侯友宜強調,「政府挺企業、企業挺勞工」,只要企業願意為員工加薪,政府就該替企業減稅。侯友宜同時主張修訂《公司法》,讓上市公司至少設一名勞工董事;支持修訂《團體協約法》,將企業併購所產生的資遣或勞動條件改變,列入誠信協商事項;修訂《勞動基準法》第 20 條,當事業單位改組或轉讓時,雇主代表必須與工會協商,留用勞工原則與勞動條件,無工會者由勞資會議商定,同時,為避免企業惡意資遣員工,如果合併對象為關係企業,就必須留用全數勞工。對於日益增加的「非典型勞工」權益,侯友宜也說,蔡英文總統2016年曾經承諾訂定「派遣勞工專法」,如今卻跳票,賴清德在2018年擔任行政院長時,曾提出行政院及所屬機關派遣人員,2 年內歸零,一樣淪為口號,僅是把派遣轉為承攬。侯友宜強調,他若當選,會按各類勞動情形設計「定型化契約範本」,保障非典勞工,並依照他過去在新北市非典型勞動青年轉正職計畫的案例,逐步減少非典勞工,將非正式的派遣人員,逐步納入正式編制。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對於勞保財務破口,也主張以政府增加撥補做為解決方案,每年增補一千億元,如果稅收超徵,也會優先撥補勞保,但他也預留伏筆指出,撥補無法徹底解決勞保問題,畢竟只要無法「根本解決人口結構變化」議題,就難以解決勞保財務破口,他還說,20年前就應改革,現在要做會不易處理,但如果他當選會怎麼改革,並沒有明確給答案。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則表示,早期勞保年資中斷6年,以前的年資就不得計入,換工作前一個工作年資不計入,後來他擔任立委時,推動勞保條例修正,推動可攜式退休金帳戶,一改過去台灣90%勞工領不到退休金的情況。賴清德所指的就是通稱的「勞退新舊制」議題,儘管外界認為勞退新制實施後,勞工退休不會再發生領不到退休給付的問題,但是該制度在協商過程中,也導致勞工原本可以領到的退休金(舊制)大量縮水,當時也曾遭到勞團的高度質疑,質疑設計不當衍生迄今,也讓勞工退休金是否足以適應國人平均餘命延長所需退休後生活,一直備受關切。賴清德並強調,蔡英文總統對勞工很支持,從2020年開始撥補勞保基金,從200億元增至去年300億元,加上疫後特別預算300億元,4年來共挹注1,470億元,明年再編1,200億元,未來若當選總統,除持續挹注公務預算,讓勞保基金存續外,政府也定會擔負勞保最終支付責任。對於勞保財務如何改革,並未多所著墨。

台積電設廠德國恐有變數 德經濟部長承諾找解方
德國政府預算因挪用經德國法院判決違憲,讓德國政府原本的預算規畫出現缺口,由於這筆資金包含對台積電和英特爾在德國設廠的補助,半導體產業界憂心相關補助是否跳票。但德國總理蕭茲和經濟部長哈貝克承諾,將盡快找到解決方式,全力支持設廠;經濟部長王美花28日就此表示,德國經濟部長已表達會盡快解決經費問題,經濟部也會與廠商密切溝通。德國聯邦憲法法院15日判決,聯邦政府將抗疫預算挪用為「氣候與轉型基金」(Climate and Transformation Fund)的作法違憲。由於這筆總額達600億歐元(約新台幣2兆元)的基金,包含對英特爾和台積電的建廠補貼,半導體業界憂心德國政府的補貼設廠承諾是否跳票。台積電8月宣布邀集車用市場大咖,包括博世(Bosch)、英飛凌(Infineon)與恩智浦(NXP)共同投資成立「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ESMC),台積電持股70%,其他3家公司各出資10%,目標是在2024年下半年在薩克森邦(Sachsen)首府德勒斯登(Dresden)建廠,並於2027年底開始投產。台積電原預計將獲得至少約50億歐元的德國政府補貼。美國晶片巨擘英特爾6月時和德國政府簽約,投資300億歐元在薩克森-安哈特邦(Sachsen-Anhalt)首府馬德堡(Magdeburg)興建2座晶圓廠。德國政府承諾補貼約100億歐元。哈貝克27日就此與全國各地的邦政府首長開會後表示,將盡快找到解決方式,發給業者具法律強制力的補貼證明,並強調這些投資計畫觸及「德國經濟的核心」,有實現的必要。蕭茲也承諾,全力支持英特爾和台積電設廠;薩克森-安哈特邦總理哈舍羅夫(Reiner Haseloff)27日證實,蕭茲已與他和薩克森邦總理克里契麥(Michael Kretschmer)通話,明確表達支持英特爾和台積電設廠,並表示將盡一切努力讓計畫實現。哈舍羅夫說:「我們相信總理的承諾」。

聯合國氣候大會11月底杜拜登場 聚焦重點一次看
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預計30日在杜拜登場,美國等富裕國家能否為窮國擠出氣候災損重建基金、大陸是否應該為基金出資,還有能否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等議題為本屆大會重點。本屆氣候大會將有將近200個國家、超過7萬人與會。美國總統拜登今年不會出席,將由氣候特使凱瑞(John Kerry)與會。美國的目標是推動包括大陸在內的所有國家,立即終止新的燃煤發電許可,也希望更多國家解決二氧化碳以外的溫室氣體問題,並將此納入下一屆氣候目標。不過美國對化石燃料的整體立場不明確。在國際氣候融資方面,美國本月雖同意一份為氣候災損國家提供新基金的臨時協議大綱,但前提是闡明富國沒有必得出資的責任。COP28由產油大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主辦引來側目,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執行長賈比爾(Sultan al-Jaber)擔任峰會主席更是引來抨擊。賈比爾期望會中對2015年簽定巴黎氣候協定以來的進展與挫敗做出強力回應、減碳的結果、突破性的氣候融資協議,以及讓災損基金上路。深受氣候變遷衝擊的小島國家聯盟(AOSIS)39個成員,多年來亟力向外界證明氣候暖化對島國的威脅。AOSIS要求由已開發國家為首,讓全球排碳量在2025年觸頂,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補貼,並要求增加再生能源,最終汰除化石燃料。AOSIS一直是推動氣候災損重建基金的主要聲浪,呼籲富國兌現2009年的承諾,在2020年前提供1,000億美元資金,但到現在仍未達標。大陸雖是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但持續主張美國等富裕國家應該貢獻更多資金協助開發中國家。這點與美國的看法分歧,美國堅持北京應該為氣候基金出資,並加快減碳速度。歐盟出席本屆COP28即是為了兩大目標:增加再生能源和逐步淘汰化石燃料。

手足相處有秘訣 他曝住在兄長家「要這樣做」別拍拍屁股走人
小時候,我們難免和兄弟姊妹搶玩具、打架,根據美國猶他州立大學人類發展和家庭研究教授懷特海德(Shawn D Whitehead)表示,手足之間存在一個很自然的比較基礎,原因就是生長在同一個屋簷下、享有類似的成長資源,以及相差不遠的年紀,而手足長大後仍同住一屋簷下的話要如何相處?近日在馬來西亞就有網友在網上分享他與兄長兼雇主同住的相處之道,獲得數千網民點讚!根據星洲網報導,來自吉隆坡的一名馬來裔男子在臉書發貼出一張50令吉,約新台幣337元,這名網友表示,自己與兄長和兄嫂同住,這是他每周慣例交給兄長的費用,用於購買周末一天的食材,以烹煮與平日不同的飯菜讓一家人享用。這名網友表示,「兄弟之間應當以和為貴,互相禮讓才能家和萬事興,因此我會每周末都出一份錢表達心意」。原PO表示,兄長不只是他的雇主,更是他的至親手足,「雖然哥哥是我的老板,但我仍然會按照慣例出這一份錢;這不是要炫富還是做好人,更多的是履行作為家里一份子的責任」。原PO指出,兄長提供日常的吃喝和住宿,負擔他的生活所需,而他也並非每周都得自掏腰包,偶爾兄長或兄嫂還會請客,但他表示,「別總是坐享其成,吃飽了就拍拍屁股走人……」。這篇文章在臉書發文分享後,貼文至今累積8352次點讚、399條留言和434次分享,獲得網民讚賞。有網友表示,「很好,這是應該的,尤其是一家人住在一起,雖然他們沒有要求,但可以出一點錢補貼水電費和餐費」、「看起來微不足道的舉動,展現的是和睦和互相支持的精神」、「血溶於水手足之情遠比50令吉更可貴」。馬來西亞一名男子在網上分享與兄長兼雇主同住的相處之道,展現以和為貴的精神!(圖/翻攝自推特)

偕副手吳欣盈登記參選 柯文哲坦言:選戰嚴峻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與副手吳欣盈今(24)日上午11時前往中央選舉委員會登記參選,成為第2組正式參選2024大選的組合;柯文哲坦言,未來的50天,選戰會越來越嚴峻,局勢也會越來越膠著。柯文哲回憶,2014年離開了工作30年的台大醫院,開始投身政治,一直到54歲參政之前,自己當了30年很單純的外科醫生;當時在外界不看好的狀況下,當選了台北市改制以後的第一個的民選無黨籍市長。他說,2018年在藍綠夾殺之下,驚險連任;2019年成立台灣民眾黨,就在5個月後,民眾黨成為台灣在藍綠以外的第3大政黨。柯文哲說,10年來發現大家對他的期望越來越多,感受到的責任也越來越重,在今年5月20日宣布參選總統以後,從基隆到屏東握過每一雙手、傾聽大家的聲音和期望,深深感受到,「柯文哲應當是台灣的柯文哲」。他說,台灣的柯文哲必須堅定步伐、堅守「民主、專業與價值」、來實現眾人期望。柯文哲指出,台灣目前正面臨很多的挑戰。少子化,高齡化、勞動力負成長,還有缺水、缺工、缺地、缺電、缺人才、低薪、通膨、產業轉型緩慢、高房價、高房租、國債大幅增加、勞保即將破產、健保費用無法控制,這已經不是當時期望的美好未來。柯文哲也指出,在越來越緊張的中美與兩岸關係之間,大家都同意維持現狀、追求和平是美中台之間的最大公約數。他說,「人民是國家的基礎,在追求和平的道路上,人民是他心中的底線,這點現在不會改變,在未來也不會改變。」「此刻的民進黨完全執政,可是沒有完全的改革。」柯文哲說,政策沒有長期的規劃,只有短期的大撒幣,現在民進黨政府的短效補貼,其實是向下一代提款,增加下一代的負擔。他說,政治應該落實在人民生活的每一天,政治不應該向下一代提款,政治也不是只有張燈結彩,而不處理真正的問題。柯文哲說,未來的50天,選戰會越來越嚴峻,局勢也會越來越膠著,但他正式邀請台灣人民一起,開啟一場政治改革運動,走進彼此的生活,了解彼此的聲音,確認共有的價值。他表示,台灣社會的民主素養與對民主的信念,應是可以專業治理、責任政治的基礎,這個國家的未來由人民決定。

挪百億健保為醫療人員調薪 環境長期問題仍待解決
國內醫療環境每況愈下,醫事人員頻頻上街抗議。政院規畫明年為健保基金撥補200億,其中100億用於醫事人員加薪。為讓這筆錢不斷炊,2025年起,C肝、愛滋等專案不再吃健保總額,原占總額的100億預算,將常態性地每年填補調薪支出。不過,醫界不支持以總額支應調薪,籲祭出點值保障配套。健保署長石崇良23日指出,明年政院將撥補200億元給健保基金,使用的是疫後特別預算,其中100億將用於調整醫事人員的薪資,具體作法待政院定案。由於政府希望調薪成常態,2025年後,這100億的缺口,將透過總額項目的挪動支應,常態性填補2024年調薪的支出,包括C肝、愛滋等,都不再吃健保總額。對於政府使用特別預算改善醫事人員待遇,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肯定,但不支持2025年後以健保總額支應,總額理論上是用在支應醫療服務的點數和點值,醫事人員薪資是醫療機構責任。當醫療機構有足夠收入,就能為醫事人員加薪,不是用健保的錢去加薪。長久之計應是提高點值的穩定性,確保1點不低於0.9,甚至0.95。一旦點值過低,就應啟動補貼配套。健保會委員、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醫事人員的不滿是長期問題,先進國家醫療保健支出占GDP的比率都比台灣高,南韓為8.6%,台灣僅6.1%,台、韓2%的差距約是3000億。相較之下,用100億來為醫事人員加薪,效果不大,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醫療環境要全面改善」。黃金舜說,很多民眾都抱怨,就醫時被要求住自費的床,開刀換個人工關節,得自己付上幾十萬元,加上護理人力不足,許多人得自己找看護,負擔越來越大。若不提高健康投資,醫事人員反彈就挪100億來加薪安慰,有用嗎?醫事人員已犧牲好久,也走上了街頭,希望政府勇敢面對。

大學校內宿舍住宿補助今拍板 每人每學期補助5000
教育部規畫補助公私立大學校內宿舍住宿,方案將於今日通過行政院會,校內住宿生每學期補貼5000元、弱勢生加碼至7000元,由內政部住宅基金支應,明年2月上路,約27.5萬名學子受惠,1年估需近28億元,估算屆時補助開始執行後,全國約8成住宿生每學期住宿費都可低於1萬元。中央擴大租金補助2.0方案年7月上路,配合民法成年年齡降為18歲,在外租屋大學生也能申請,每月約補助2400元至3600元,卻引發學校宿舍是否適用問題。教育部日前證實,未來大學宿舍將列入補助,規畫定額補助公私立大學生住宿舍每月1200至1500元,由學校造冊,無須逐一申請。該方案經行政院調整後,改以每學期為單位,陳建仁拍板每人每學期補助5000元、弱勢生每月7000元,加碼1.4倍,盼減輕學生經濟負擔,未來也將成為常態補貼,預計明年2月、112學年第2學期上路,若住宿費不到5000元,則會補到相同金額。這也是繼行政院6月宣布減免私立大專院校生學雜費每人每年3萬5千元後,再度提出對大學生的補助方案。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上周出席2023私立大學校院校長會議受訪時補充,多數大學每學期住宿費落在5000元到1萬5000元間,占8成,只有極少數高於1萬5000元,補助後,將有8成學生住宿負擔會低於1萬元,甚至有部分人會低於5000元。朱俊彰說,補助上路後將在學生住宿繳費單上直接扣減,補助款會直接核發給校方,學生所拿到的住宿繳費單,單據上的數據即是扣減後金額。不過教育部僅補助正常學習期間,如學生寒暑假額外申請留宿,不納入補助。

房東別怕!房客請領租金補貼 不必擔心被查稅
立法院院會昨天(21日)三讀修正通過《住宅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明定租金補貼資訊不得做為追溯綜合所得稅、地價稅及房屋稅等稅捐依據,讓出租房屋給租金補貼的房客,不必擔心被查稅。此外,為鼓勵屋主成為公益出租人,將給予每屋、每月最高1萬5000元綜合所得稅免稅額,且房屋稅與地價稅比照自住稅率的優惠。內政部長林右昌表示,為讓房東放心出租、房客安心承租,這次修法明定公益出租人租賃契約資料不得作為租賃所得、房屋稅及地價稅查核依據,藉此鼓勵屋主成為公益出租人,以照顧更多弱勢族群。為解決我國少子女化問題,營造友善育兒環境,此次修法同時為減輕育兒家庭租屋負擔,放寬政府住宅協助措施的經濟或社會弱勢資格,從原本須育有3名以上未成年子女調整成2名,擴大政府扶持範圍。依照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解釋,公益出租人(房東)指的是住宅所有權人,將住宅出租給符合租金補貼申請資格(租客)。立法院這次修法,也增訂將住宅出租給社會福利團體,且該社會福利團體將住宅轉租給符合租金補貼申請資格者,也可認定為公益出租人。不過,國民黨立委游毓蘭認為,這次修法對於弱勢家庭的居住需求保障仍有不足,政府除了應提出更多誘因來提高社宅的供給量外,面對弱勢家庭多仰賴民間租屋市場存在租金資訊不透明、租約沒有保障的「租屋黑市」問題,仍無法提出對策改善。民進黨立委吳玉琴指出,團體在市場上租屋原本就不容易,如果再加上房東不能享有租稅優惠,租屋會變成難上加難,這次修法也排除這個障礙,修法後,社福團體承租住宅,再轉租給符合租金補貼申請資格者,也可視為公益出租人享有租稅優惠。民進黨立委莊瑞雄表示,本次修法也擴大政府育有未成年家庭的協助,讓更多家庭獲得實質幫助,居住正義是全國人民的期盼,期許內政部持續穩健向前邁進,讓我國居住環境得以更加友善宜居。內政部指出,未來將持續鼓勵更多房東加入公益出租人行列,一同用好房做好事,並持續跟社會溝通,讓減輕居住負擔的政策能持續向前行,落實安居樂業的施政目標。

老公月薪75K寄生娘家「喊錢不夠用」 提一要求她瞬間爆氣…網搖頭:可以走人了
家庭開銷不只是夫妻間負擔,更是衝突導火線,就有一名女網友控訴,她老公月薪75K、住娘家還沒花錢在家用,卻一直抱怨無法負擔開銷,要她出去外面找工作,令女網友氣憤又傻眼。原Po在臉書社團「匿名公社」發文表示,自己與住在娘家丈夫育有3個國小一年級到2歲的小孩,先生雖然月入75K,卻幾乎沒把錢花在家用上,每月只付7800元車貸,讓做家庭代工還要補貼錢給媽媽的她很不是滋味。更令原Po積怨已久的是,老公「常常叫我出去找工作,說他一個人薪水沒辦法支撐開銷」。原Po有次問要她找工作的老公「孩子誰顧」?對方竟回答「妳媽媽」還反問,岳母連自己的孫子孫女都不願意顧嗎?氣得她嗆先生憑什麼要沒收女婿一毛房租、水電、伙食費的爸媽幫忙顧小孩。且「我們跟你媽住一起時,婆婆也不是沒幫忙顧,整天出門喝酒唱歌嗎」?她再指,有時忘記繳學費收到學校通知,都是自己爸媽幫忙:「你有還過錢嗎?,你也沒還過我爸媽借的錢,婆婆跟你要錢你就有錢,我媽要錢你說『沒有多餘的錢了』,請問你1個月薪水75000去哪裡?」沒想到,老公被她這樣一嗆,竟「不講話,直接摔門走人」,看得她直問網友:「我就想知道,他到底在想什麼?想幹嘛呢?」網友們對此一面倒表示,「看完只想問妳為什麼還跟他在一起」、「叫妳媽顧可以阿,一樣付錢」、「妳都偽單親了,可以請他走人了」、「75000養不起3個小孩,要注意是不是外面有另外一個家庭了」、「自私的人只想佔便宜」。

新冠疫情調查展開!英相蘇納克遭爆拒絕2次封城 冷血嗆「讓人們死去就行」
英國司法機構近日正在對疫情期間「政府的危機處理方式」展開調查。然而,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在當地時間20日卻遭爆料,他曾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以財政部長的身分表示,政府應該「讓人們死去」(just letpeople die),而不是實施第2次全國封城。據《路透社》的報導,在疫情期間擔任政府首席科學顧問的瓦蘭斯(PatrickVallance)在2020年10月25日的日記中,寫下了當時的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和財政部長蘇納克在會議中的討論內容。據悉,這些對話均由強生當時倚重的前英國首相首席特別顧問卡明斯(DominicCummings)親口向瓦蘭斯轉述。卡明斯告訴他:「蘇納克認為只要讓人們死去就行了。這一切讓人感覺他根本缺乏領導能力。」面對瓦蘭斯的指控,蘇納克的發言人僅表示,首相將向調查單位提供證據、闡明自己的立場,「而不是逐一回應」。由於新冠肺炎重創英國經濟,並導致超過22萬人死亡,英國司法機構對此也針對政府的危機處理展開調查,相關行動預計將持續到2026年夏季。《路透社》分析,蘇納克目前面臨的最大危機在於,他長期將自己塑造成「終結強生領導亂局」的關鍵人物,但調查後卻發現這明顯與事實不符。據悉,蘇納克曾在2020年夏天推出「鼓勵外出用餐」的政策,也就是為酒吧、餐館的餐點提供補貼,卻也因此遭政府公衛專家抨擊是「死亡博士」(Dr. Death),擔憂此舉恐助長病毒傳播。

一天餐費300元不夠? 過來人曝這樣省
現在物價高昂,隨便吃一餐可能就破百,要省錢不容易。近日一名網友表示,今年挑戰1天餐費200元,感想是吃很差,都是吃營養價值低的東西果腹,明年想提高到300元,但同事覺得還是不夠。有人直呼,「不喝飲料應該還行。」原PO在PTT發文,「今年有挑戰一天餐費控制在200元,嘗試一整年下來的感想是,吃的品質很差,都是滿吃粗飽,營養價值很低的東西果腹,明年開始。打算一天餐費提升到300元。」同事稱,如果是外食族,一天吃300元還是不夠。原PO表示,心真的很累,一天餐費300元真的不夠嗎。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可能要吃很剛好,而且都一樣」、「像我是早上豆漿地瓜100,下午蛋20,晚上泡麵跟蛋」、「不喝飲料應該還行」、「可以,就不要吃氣氛餐廳」、「午晚餐都吃小火鍋,早餐不吃」。也有人說「平常日預計300不會很難,但是偶爾跟朋友聚會要吃個鍋、吃個熱炒一下破1000那就很難,不社交就邊緣人」、「我只吃兩餐勉強可以200(偶爾300)」、「吃垃圾食物不喝飲料高雄250吃的飽」、「食量不大感覺可以」、「自己煮,一日一餐,一個禮拜做7個餐的材料費2100元應該蠻夠的,偶爾還可以買個點心飲料,不然就去兼差啦,多賺點錢來補貼伙食費」。

APEC峰會落幕…與美中互動引關注 張忠謀:想談的今年都談到了
APEC峰會落幕,張忠謀17日出席領袖代表國際記者會時指出,他跟美國總統拜登有相當多的互動,但沒有正式的雙邊會談,不過,與好幾位美國資深官員,包含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國務卿布林肯、白宮主管《晶片法》的首席經濟顧問布蘭納德,都有相當多深入對談。據悉,話題觸及半導體與晶片。至於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張忠謀則說沒有任何談話,也不曉得台灣代表團有無跟大陸有互動。張忠謀表示,這次會議跟逾十國有談話互動,內容方面,主要集中和平、經濟發展以及供應鏈韌性等議題,其中有些是關於半導體,「我想談的今年都談到了,沒有遺漏的」。據了解,張忠謀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進行會晤時,就談及台日間人員往來、青年交流及科技產業合作等正面進展,雙方均樂見包含半導體在內雙邊產業合作蓬勃發展,連結日漸深化。他並透露,岸田文雄表達對台積電在日本投資進展很滿意。岸田文雄也表達支持並鼓勵我國持續參與WHO、ICAO等國際組織、也鼓勵台日透過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共同貢獻國際社會,並重申重視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日方立場。針對曾有美國總統候選人提及,美國護衛台海穩定有期限,期限就是半導體能不能獨立,張忠謀對此不加以評論,僅表示「只要看表面,就知道不是這樣子」。他隨後強調,「要在美國重新建立像台積電這樣規模的事業,簡直是不可能,尤其在短期不可能。」那麼美國商務部想要重新在2030年活化美國半導體產業,尤其是生產群聚,這會如何影響台灣和韓國?張忠謀說,對台灣或是韓國,當然都會有新的競爭,但坦白說,如果在產業,特別是在半導體產業,競爭是無可避免。台灣跟韓國都已經經歷過很多競爭才達到今天的現況,競爭是很常見的事。他也重申,對於之前說過全球化已死,特別是晶片,目前他還是保持這個立場。談到美國《晶片法》,他認為「蠻浪費的」,因為美國《晶片法》是多年總計補貼390億美元,但台積電就是平均每年投資300億美元。對於美國政府對中國實施高端晶片管制一事,張忠謀說,事實上他是支持美國的,當然有沒有效是另外問題,但至少以台積電而言,會完全支持禁運。

陸女自摔叫救護車!她竟拍片逼「講這句」 救護人員配合照做
大陸一名女子不甚跌倒,手腳皆有擦挫傷,無法行走。撥打電話請求協助,救護車抵達後她卻向救護人員要求說出「公主請上車」,當下對方竟毫無猶豫,立刻配合說出這句話,影片也引發熱議。根據陸媒報導,11月8日江蘇南京一名女子因為不甚摔倒,導致手腳傷勢不輕,無法自行站立;她撥打救護車電話求救,救護人員抵達現場後,先是檢查女子傷勢,確認無礙後就進行相應處理。影片中可見,救護人員質疑女子為何要拿著手機拍,女子則說自己在拍片,希望救護人員可以對她說「公主請上車」,結果對方不但沒拒絕,竟相當配合地說出這句話,讓女子是非常滿意。影片曝光後,引發不少網友撻伐,認為行為實在過火,更痛批她浪費社會資源,「「以後有這種奇葩要求的,加收特殊服務費用來補貼急救人員的津貼吧!」、「這場合真尷尬」、「救護車是用來救人的,不是拿來給你拍片的。」、「是不是撞到腦袋」、「去醫院看看腦科」、「傷勢應該還不需要到急救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