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移工險匯保證金赴中東上班 警以「柬埔寨豬仔」嚇醒她
桃園菲律賓籍移工蒂娜日前遭網友誘騙,要去銀行要匯款2000美元保證金,以獲得中東地區的高薪工作。警方獲報後,立即以「柬埔寨」案例勸說,讓該名女子嚇醒直接放棄匯款。菲律賓女移工蒂娜在網路上認識一名朋友,對方聲稱可以幫她介紹一個在中東地區的高薪工作,而且只要先匯出2000美元(約6萬8千元)的保證金,就能夠立即安排處理。蒂娜聽聞後心動不已,昨日就前往銀行匯款。不過機警行員察覺有異,因此通報武陵派出所到場協助。警方分析,這是詐騙集團常用手段「假求職,真詐財」,隨後又以「柬埔寨」求職詐騙案例,說明若誤信恐人財兩失來勸說該名女子,最後讓蒂娜嚇醒並放棄匯款,成功保住自己的錢財。

正妹行員機警阻詐頻建功 分局長親頒天目杯
詐騙集團全台猖獗,警方積極與金融機構合作攔阻詐騙發生,透過警民合作防範犯罪,發揮最大作用。永和警方統計從今年1月至2月共合作攔阻8件詐欺案件,總金額超過台幣4百萬元。其中以中國信託雙和分行行員陳依伶多次通報,有效攔截詐騙發生,永和分局特頒贈「天目杯」表達感謝。這次受頒的7名行員,在上班時發現民眾於匯款時神色異常,主動前往了解關心,懷疑遭到詐騙集團控制,透過永和分局防詐群組通報警方,分局隨即派遣警員到場成功攔阻,共計新台幣421萬4千多元。而外表亮眼的行員陳依伶,去年就成功攔阻3次,今年短短2個月又再度成功攔阻1次。這次受頒的7名行員,發現民眾於匯款時神色異常,主動前往了解關心,才有效嚇阻詐騙發生。(圖/翻攝畫面)成功攔阻詐騙的行員分享,曾遇過民眾誤信被高獲利話術所誘騙,並要求民眾佯稱支付裝潢工程款為由,前來準備匯款,但又要行員別通報警方,讓他確認發生詐騙案,經通報後才有效制止。行員強調,許多遭詐騙的都是退休長者,損失的金錢都是畢生積蓄,透過「打詐隊」協助,才順利保住民眾財產安全。永和分局長李崇偉表示,金融機構行員及超商店員平時業務繁雜,為守護民眾荷包,百忙當中仍以服務熱忱協助阻詐,雖有少數民眾抱怨行員、店員多事,希望民眾多一分理解,冷靜思考是否遭到詐騙,如認為疑似遭詐騙請立即撥打「110」、「165」尋求警方協助,提高警覺,避免受騙上當。

柬埔寨詐騙案成背景 柯宇綸《再見觸身》交通碰瓷教壞小孩
高雄拍短片《再見觸身》近日殺青,導演楊升豪攜手柯宇綸、楊閔,及童星謝以樂,以大量的父子對話和互動,刻畫出父親絕望之時,面對心愛家人內心的矛盾和深情。柯宇綸表示自己雖然並不是人父,但透過和孩子的互動,真實感受父子情。而棒球也成為片中兩人溝通的橋梁和默契,練習傳接球的劇情,讓原本就熱愛運動的謝以樂因而愛上棒球,前陣子更和家人加入世界棒球經典賽熱潮,為中華隊加油。《再見觸身》柯宇綸、謝以樂靠棒球維繫父子情。(圖/高雄市電影館提供)導演楊升豪新作《再見觸身》以台灣常見的「交通碰瓷事件」出發,講述一對父子間獨特的互動及分離的故事。本片也加入許多台灣在地文化連結:象徵父子情的棒球、騎摩托車兜風等劇情,甚至將去年轟動一時柬埔寨詐騙事件加入故事中,並運用手持運鏡,細膩捕捉一家人間感情流露。柯宇綸拍《再見觸身》感受為人父的心情。(圖/高雄市電影館提供)片中楊閔飾演柯宇綸前妻,談到劇中核心的家庭關係,她形容片中一家三人的感情如西遊記,彼此相愛,也互相綑綁在一起,而在一同取經的旅程中,無論艱辛或美好,皆應珍惜這段得來不易的關係。《再見觸身》將在2023高雄電影節期間世界首映。謝以樂拍《再見觸身》愛上棒球。(圖/高雄市電影館提供)

64歲翁網戀「白皙美人」傾家蕩產 見到本尊竟是照「騙」
泰國發生一起感情詐騙案,一名64歲男子在網路上認識了46歲女子,兩人聊了數月互有好感,這期間男子還拿錢資助女方,男子最後也如願見到本人,沒想到女子和照片裡白皙模樣天差地遠,本尊體態肥胖且皮膚黝黑,但男子已經愛上對方,結果下場竟是被慘騙百萬積蓄。據《星洲網》和《中國報》報導,這起見發生在北欖府(Samut Prakan),64歲的被害人向律師團體求助,他透過朋友介紹,在網路上認識這名46歲女子,從照片上的女子皮膚白皙相當美麗,兩人透過臉書、電話聊天感情逐漸升溫,他男子完全愛上這名女子,沒想到這一切竟是一場騙局。這名女子在經過一段時間後開始向他拿錢,通常都是用來投資賣東西、種菜、果園,南子毫不懷疑就匯錢給對方,直到6個月過後,女子居然要求買機車,更說自己分期付款還錢,男子於是要求見面,結果當天他見到女方的真面目完全傻眼,本尊竟是體態肥胖且皮膚黝黑,根本是照「騙」。男子因為在聊天過程中已經愛上對方,所以即使發現是照「騙」,他仍選擇繼續和女子在一起。結果女方不單系她討錢買機車,還把男方的車子抵押借錢,害得男子只能走路上班,誇張的是,男方的手機和提款卡也都被拿走。男子表示,當初開始聊天時,女方表示會為他養老,所以自己願意這樣一直相信對方、給予一切,但他直到今年3月才認清自己被騙,因為就連女方的親戚都告訴他,這名女子擅長撒謊欺騙。男子如今陷入人財兩失的狀況,不僅將近百萬的財產都被騙光,還欠下一屁股債。

警政署第二波掃黑逮明仁會47人 組長夫妻專營「酒客愛情詐騙」撈千萬
刑事局國際刑警科宣布破獲明仁會愛情詐騙團,綽號「小赤」的徐姓主嫌(28歲)為竹聯幫明仁會組長,去年8月間警方偵辦徐男涉嫌假投資詐欺案,將他查緝到案,後續又接獲情資發現徐男和許姓妻子(25歲)從事愛情詐騙,他們先向酒店幹部購買酒客個資及陪酒小姐照片,加LINE私聊後設下甜蜜陷阱騙取錢財,初步清查有49人受害,財損超過1500萬餘元。警方表示,去年查獲明仁會組長小赤涉嫌假投資詐騙案,將他逮捕後,後續又接獲情資,表示他和從事酒店以及傳播業的妻子許女合作,向酒店幹部買下客人個資、消費紀錄和酒店小姐照片後,成員便冒用酒店小姐照片創出假帳號與被害人聯繫,還以「猜猜我是誰」方式讓被害人誤以為和仰慕正妹聊天,等時機成熟後,詐團成員以「家人生病」各種理由騙取金錢。經專案小組連月蒐證跟監,見時機成熟後,本月22日至新北市土城區等5處執行搜索,拘提小赤和成員等7人,查扣電腦1臺、手機17臺、現金41萬餘元、球棒20支、西瓜刀4把、蝴蝶刀2把、斧頭1支等贓證物,詢後7人全數送辦。初步調查,遭愛情詐騙的被害人共計為49人,財損金額超過1500萬元,目前還在擴大清查被害人中。警方已向新北地院聲請犯罪所得扣押裁定獲准,查扣小赤名下2處房地產,價值總計新臺幣1566萬元,來償還被害人遭詐款項。警政署表示,明仁會春酒宴後啟動全國大掃黑行動,本專案第二階段共動員全國警力1萬1177人次,掃黑部分查獲幫派分子158人,其中竹聯幫共84人,包含明仁會成員47人。警政署長黃明昭強調,針對利用公開活動刻意壯大聲勢之黑幫,警方絕對毫不手軟刨根溯源,「一波一波掃、一個一個抓」,更會貫徹「掃黑專責隊」的運作,誓要維護治安守護民眾安全。

蝦皮很皮1/全推「詐團釣魚網站」搞鬼 不認個資外洩?數發部嗆開罰
刑事局日前公布今年1月到3月高風險賣場排行,「蝦皮」明知道詐騙案量暴增、個資外洩卻未主動報警,以詐騙案400多件排名第一,但卻擺出受害者姿態。面對這個政府機關難以控管,總公司、網站都在境外,全台最大且單日營業額逼近20億元的「超皮」大咖業者,數位發展部打算硬起來,依《個資法》開罰,這也可能成為境外網購平台開罰首例。全台最大網拍購物平台蝦皮詐騙案不斷,主管機關數發部本月15日召開行政檢查會議,找「蝦皮」了解狀況,蝦皮直接撇清「不是我們的問題,我們是受害者,會全力配合警方辦案」,針對警方點名該公司未設資安部門一事,表示「台灣就能處理」,但當被要求調閱相關資料時,蝦皮就推說「要向新加坡總公司申請」,相當不配合辦案。整場會議氣氛緊繃,蝦皮從頭到尾力陳沒有個資外洩或資安相關問題,把責任全部推給詐騙集團,宣稱他們公司有阻斷QR code詐騙網址,全是詐團自製假網站,聽到這兒,數發部官員氣炸拍桌,認為蝦皮是知名企業,面對個資外洩卻態度擺爛「不報警、不提醒消費者」,因此未來將朝《個資法》第12條開罰。 蝦皮發現狀況不對,更憂心政府機關開罰會動搖會員信心,傷害商譽,外傳一度找民代協調,希望不要開罰。17日蝦皮還在官網發出3點聲明,澄清詐騙集團製造假蝦皮行騙,與公司資安無關,文末更呼籲「不應意圖裁罰被害人,希望司法單位盡速破案」。蝦皮總公司在新加坡、網站架在國外,日前行政院指定數發部為主管單位。(圖/方萬民攝)不過警方分析蝦皮相關400多件詐欺案,發現「賣場內釣魚網站外洩個資」占8成,「賣場外(包括FB)等外洩個資」占1成,最值得注意的是占8﹪的「傳統個資外洩」,意即最老套的「解除分期付款詐術」,必須由詐團竊取賣家資料,掌握買家名單之後才能隨機打電話詐騙。「傳統個資外洩」被害人包括蝦皮買家和賣家「無差別遭詐」。其中一位賣家小馬(化名)收到買家訊息,告知無法下單購物,小馬趕緊掃描QR Code,詢問蝦皮官網客服關於無法下單問題,客服要求他簽下申請金流條款,當天稍晚小馬就接獲自稱蝦皮客服電話,表示他「未簽署金流服務協議,該筆訂單凍結」,要求小馬再前往ATM、網路匯款輸入密碼,他認為當天才聯繫過客服,遂依詐團指示操作,結果被騙走69000多元。買家中A先生指出接到平常往來銀行電話,對方表示他日前在蝦皮購物遭重複扣款,A先生依照指示進行網路操作解除分期,更轉了39000多元到指定帳戶,直到對方要求他寄出金融卡,A先生才驚覺遇上詐騙集團;B小姐在蝦皮購買牙膏,就怕詐騙猖獗特地選擇「貨到付款」,卻接到假客服電話,以「訂單錯誤」為由,要求依指示於網路銀行操作來解除付款,未料慘被騙9萬元,B小姐氣的搥胸頓足哀嘆「這牙膏好貴!」還有一位C先生上蝦皮花了1500元買滑鼠,後續接到假蝦皮客服致電,表示該筆交易無法結帳云云,C先生誤中圈套,損失5萬6千多元。警方表示,蝦皮對外指稱公司有完善資安防護、主動阻斷QR code詐騙網址系統等,但經查,有會員進入賣場後,跟賣家「聊聊」卻因此點進詐騙網站,疑似該公司並未做好阻斷工作,所謂的高強度資安讓人質疑。與數發部開會後,3月17日蝦皮官網公布3點聲明,強調資安沒問題,呼籲「不應意圖裁罰被害人」。(圖/翻攝蝦皮官網)另外,蝦皮APP今年2月6日中午發生大量用戶因系統異常遭登出,本月7日網友)又發現蝦皮購物網站當機無法交易,後來蝦皮公司表示「國際海纜出問題無法連線」,警方則點出系統架在境外才會有此問題,如蝦皮將交易個資存在國外,也因此提高了遭竊取的隱憂。針對是否有客戶個資遭竊一事,記者多次致電給蝦皮台灣區經理且留言,但至截稿前仍未取得回應。至於在數發部的行政檢查會議上,是否曾因為蝦皮公司的消極態度而鬧得不愉快,數發部相關人員低調表示,該會議是例行會議,未來是否會依《個資法》對蝦皮開罰等事宜,一切都還在調查中,目前無法透露。

蝦皮很皮2/「假客服、釣魚網站」詐騙多 警方籲「來電號碼、關鍵字」破解
近年來民眾網購淪詐團羔羊,包括知名電商、擁有百萬會員的「博客來」,曾因「假客服詐騙」其中1名會員慘被騙上千萬,而近來全台最大網購平台「蝦皮」今年第一季就有400多件詐騙案,且「傳統個資外洩之分期付款手法」占了8%,警方則建議民眾可用「來電號碼、關鍵字」等方式破解詐騙集團手法。依照刑事局統計,「蝦皮」今年1到3月份詐騙案量高達400多件,由於其總公司在新加坡,加上網站架在境外,主管機關誰來管、怎麼管都是問題,最後行政院拍板由數位發展部擔任主管機關,數發部緊急在15日找蝦皮等業者開會,但蝦皮業者擺出受害者姿態,強調都是詐團搞鬼,自身資安沒問題,對照業者明知詐騙案量暴增卻「無報警、不積極提醒消費者」態度太皮,資安疑似有漏洞等,數發部人員當場拍桌,打算以《個資法》開罰。本刊調查,蝦皮購物前身為蝦皮拍賣,2015年成立,總公司在新加坡,外傳為中資,除了本身為網購平台也有實體店面「蝦皮店到店」和物流業務。2015年10月28日「蝦皮拍賣」正式在台灣上線進軍電商C2C(個人對個人交易形式)市場,主打30秒「隨拍即賣」,另外蝦皮以「Shopee Guarantee」提供線上購物保障,先向賣家支付款項,直到買家收到貨物為止,加上三大保障,正品保障、十五天鑑賞期、退貨免運費等打響口碑。而近年來占據各大街道轉角的蝦皮店到店,則是蝦皮於2021年新設立的實體店面服務,初期主打0元免運費,結合蝦皮物流、蝦皮宅配等提供民眾多型態運送,還與超商業者合作,在新冠肺炎嚴峻疫情下落實「零接觸經濟」,2022年獲得電商平台「領航創新獎」。警方分析蝦皮相關詐騙案,發現除了釣魚網站外「傳統個資外洩」占8﹪,賣家買家都是受害人,資安可能有漏洞。(圖/趙世勳攝)由於網購成為現代人生活一環,同樣知名電商淪詐騙溫床,號稱全台最大、擁有百萬會員的「博客來網路書店」,去年4到6月民眾通報接到假客服詐騙案,3個月高達2725件,財損總額逾億元,其中1名受害人被騙高達1千1百多萬元。根據刑事局統計,去年全年度高風險賣場排名,前5名依序為「博客來網路書店」、「旋轉拍賣」、「蝦皮拍賣」、「誠品書局」及「迪卡儂」,提醒消費者慎防被騙,另發現網拍賣家遭騙也有增加的趨勢。經分析,「解除分期付款」詐騙手法為歹徒駭入電商或電商委託的系統商資料庫,竊取消費者姓名、電話、消費資料及付款方式等個資,然後再以「工作人員操作錯誤,導致訂單變成多筆分期付款」名義,要求民眾前往操作ATM、網銀匯款或購買遊戲點數來解除設定。警方提醒,如接獲來電顯示開頭帶「+」號、「+02」、「+886」等號碼,電話中如聽到「解除分期付款設定」、「重複扣款」及「升級VIP」等關鍵字就是詐騙,民眾應立即掛斷電話,並通報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才能保障自身權益。針對是否有客戶個資遭竊一事,記者多次致電給蝦皮台灣區經理且留言,但至截稿前仍未取得回應。至於在數發部的行政檢查會議上,是否曾因為蝦皮公司的消極態度而鬧得不愉快,數發部相關人員低調表示,該會議是例行會議,未來是否會依《個資法》對蝦皮開罰等事宜,一切都還在調查中,目前無法透露。刑事局宣導防詐,公開詐團常用話術包括「帳號遭停權、無法下單」,提醒民眾留意。(圖/翻攝刑事局官網)

避免「台版柬埔寨」事件重演 蘆洲擴大治安會報轄內21校全參加
詐騙集團手法不斷更新,「台版柬埔寨」求職詐騙危害民眾身心甚鉅,為避免再有民眾受騙,新北市蘆洲警分局今日擴到召開治安會報,邀請多個單位代表參加,更著重對轄內的國小、國中、高中等21所學校進行宣導,藉由加強反詐意識避免年輕學子受到傷害。警方表示,今日的治安會報邀集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社會局、衛生局、消防局及所轄蘆洲、五股、八里等3區公所等代表參加,除邀集轄內超商與銀行業者一同與會出席外,並邀請轄區里長及國小、國中、高中等21所學校校長及家長會代表與會,加強民眾反詐騙意識,本分局結合相關單位,針對目前詐騙案件頻傳,全面加強宣導,使民眾瞭解詐騙集團誘騙被害人落入陷阱手法,進而有效防處類似事件發生。分局長林詮峰表示,近日詐騙案件頻傳,尤其「台版柬埔寨」求職詐騙危害民眾身心甚鉅,不要誤信網路上標榜輕鬆高薪的求職廣告,求職者須留意三要(要告知親友面試地點、要檢視應徵的行業與職務、要檢視徵才廣告內容是否合理)及七不(不繳錢、不購買、不辦卡、不簽約、不離身、不飲用、不非法工作)等原則,於求職前應提高警覺,注意自身安全。

台中男詐騙「1人分飾2角」 酒類商品買賣家噴飛百萬元
台中市許姓男子日前「分飾2角」佯稱酒類商品買家、賣家,涉嫌以買空賣空的方式詐騙財物,共計18人受害,不法所得約100萬元,警方已將許嫌逮捕並依法送辦。台中市刑大破獲「買空賣空」詐騙案,許姓男子在社群網路上假冒賣家,佯稱有管道販售低於市價的酒類商品,吸引不知情的民眾購買。同時許男又佯稱買家,向真賣家訂購商品,將真賣家的收款帳號提供給民眾匯款。真賣家收到款項後將貨品寄出,許嫌便搭車前往領取,原本的買家則是因為遲遲沒有收到商品,對商家提告詐欺,導致合法商家帳號遭警示凍結。警方表示,買家與賣家均被許男的詐騙手法所害,經調查共計有18名被害人造成損失,其中買家11人、賣家7人,許男不法所得合計約100萬餘元。警方持搜索票,已將許嫌查緝到案,並依詐欺罪移送台中地檢署偵辦。警方呼籲,網路購物雖便利,但民眾需提高警覺,詳加查證,避免受害。

遭詐有解!匯款國外刑事局成功追回7千萬 謹記「把握黃金48小時、2步驟」
跨境詐騙案件頻繁,通常犯嫌到案時詐騙款項已經無法追回,刑事局國際科從去年3月起每日依據內政部警政署165境外帳戶警示清冊,調閱案件卷資進行檢視,由於跨境轉帳行政作業有時需2至3天的時效,警方循相關管道通報帳戶所在地國家執法單位協助,1年來成功攔阻、凍結13案,追回款項折合台幣約7千多萬元。國際科表示,自專案去年開始以來至今年3月1日止,已辦理境外詐欺帳戶攔阻案計150件,經通報美國、英國、澳洲、日本、新加坡、葡萄牙等國家,計成功攔阻凍結13案,款項金額總計美金244萬8136元,折合新臺幣約7486萬元,成果豐碩。經查,詐騙被害款項追回首重時效,因跨國匯款涉及中轉銀行等程序,轉帳行政作業完成約需2到3天,若把握時效在款項尚未抵達收款銀行前完成攔阻動作,將大幅提昇追回贓款機會,也因此國際科能陸續追回遭詐款項。另經分析涉境外詐欺之案類主要仍以BEC商業電子郵件詐欺、假交友詐欺及投資詐欺3類為主。順利追回款項的案例中,包括北市1家肉品銷售公司,去年底因採購部門遭駭客入侵,歹徒冒用該採購部門之電子郵件寄信予總公司會計單位,聲稱原收款之銀行因故無法收款,需變更收款帳戶,該公司人員一時不察,匯出美金8萬元,折合台幣約247萬元,後續因廠商反應未收到款項,才驚覺遭詐。後續業者立即向警方報案,並即刻向匯款銀行提出退匯申請,國際科接獲報案後立即通報澳方協助處理,順利攔阻該筆款項並成功退款。

松山警分局長親上警廣 反詐宣導「聲」入人心
詐騙手法日新月異,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松山分局阻詐不停歇,近期除了赴學校演講、運用轄內處所電視牆播放署長宣導影片外,松山分局分局長也在20日特別前往警察廣播電臺接受主持人Lucas專訪,介紹傳統與變形的「解除分期付款」詐騙手法,避免民眾誤入詐騙集團的陷阱。松山分局分析,去(111)年全年度受理詐欺案件共計 1,274件,手法以「假投資」303 件最多、「假網拍」211件次之、「解除分期付款」184件再次之,其中「假網拍」、「解除分期付款」都是從網路購物衍生出的詐騙手法。「解除分期付款」已是萬年老梗,近期亦出現該手法變形態樣的詐騙案件。分局長林明志表示,傳統的「解除分期付款」是詐騙買家,民眾接獲自稱賣場客服人員來電表示工作人員操作錯誤,導致「誤設分期付款」、「重複扣款」、「誤刷條碼」等理由,再假扮銀行客服人員誘導民眾操作ATM、網路銀行或購買遊戲點數;近期出現該手法變型的態樣,詐騙集團倒過來詐騙賣家,先假扮買家在賣場留言謊稱無法下單,並提供假的外部連結,再由假賣場及銀行客服人員,以「賣場尚未簽屬認證」等理由,誘騙賣家。此外,松山分局日前至臺北商業大學、育達高中等學校進行反詐宣導,並介紹「假網拍」、「投資詐騙」、「解除分期付款」、「假愛情交友」及「假冒親友詐騙」等5大手法,期間撥放署長宣導影片,加深同學印象。分局長林明志提醒,被騙民眾接到的電話都是(+886)開頭的篡改電話,看到+886開頭的來電就拒接,另外,千萬不要聽從對方的指示操作ATM、網路銀行APP及購買遊戲點數。有任何問題可撥打165反詐騙諮詢電話或就近至附近派出所尋求協助。

她突收「未領8千元包裹」通知單!網曝這公司有問題:是詐騙別信
社會上詐騙案件層出不窮,且手法不斷推陳出新,因此不得不謹慎防範,以免落入可怕陷阱,就有一名女網友透露,近日收到一張「迅風宅速配」的未領包裹通知單,但她與家人均否認有下訂8000元的網購,讓她不禁質疑「這是詐騙嗎?」該名女網友在臉書社團「木柵社團」放上一張照片,並發文表示「也有文山區的居民收到這張單子嗎?想請問這是詐騙嗎?」照片中可見,這是一家物流公司「迅風宅速配」所發出的通知單,通知顧客因電鈴或對講機故障等原因,致使無法將貨物順利送達,並要求收件者回電時一併告知快遞人員包裹編號,一旁還蓋上公司用章,看似煞有其事。原PO隨後回撥電話給配送員,對方則聲稱有一件8000元的包裹須付款取貨,不過家人們均表示沒有訂購過此金額的網購,「家人說應該是詐騙,並沒有買8000塊的宅配。」貼文曝光後,引起網友留言熱議,「詐騙,迅風宅速配聽都沒聽過」、「Google迅風後,馬上看到詐騙的字眼」、「這是包裹詐騙,妳可以找警察陪同約他出來,來個人贓並獲」、「別信,宅配不會要你去領貨。」另外,也有人建議,「請他送到分局或派出所麻煩警察機關代收」、「建議可以直接打165問問看。」

詐騙案去年財損近70億 民眾黨團:「打詐國家隊」只會踢皮球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15)日召開記者會並質疑政府防詐措施仍停留在淺層「防堵」。民眾黨團表示,政府不斷宣誓成立「打詐國家隊」,但各部會只會互踢皮球,因此詐騙案件與財損連年攀升,主管機關也不積極作為。要鄭重呼籲政府加速監管、防治運用人工智能進行的犯罪。而行政院長陳建仁也應該挺直腰桿將該做的事情趕快做。立委賴香伶指出,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在任內要大動作宣示要組建跨部會「打詐國家隊」,不過根據刑事局統計,2018年到2022年間詐騙案不斷攀升,且去年詐騙財損將近70億元,5年更成長75%。詐騙案野蠻生長還越打越多,儼然成為國安危機。結果內政部長林右昌又再次換湯不換藥,再次整合數發部、金管會、通傳會等來打擊詐騙。「打詐國家隊」一再重組,但民眾被騙的狀況卻從未改善。賴香伶表示,政府逃避責任的「駝鳥心態」就是打詐失敗最大原因。數發部應該杜絕企業個資外洩防堵詐騙破口,且通傳會應該要持續篩查低成本、高獲利的詐騙簡訊,而金管會更應該加強監管加密貨幣被用於洗錢。結果各機關不務正業只會踢皮球。因此呼籲執政黨拋棄推諉塞責的態度,先從認錯開始改起。陳琬惠指出,近期ChatGPT等人工智能語言模型興起,但同時也被不法人士利用來犯罪,以人工智能模擬真實專家口吻來快速產製客製化的犯罪內容,讓民眾更容易受蠱惑。且人工智能還自動化詐騙流程,從發送詐騙訊息、收集受害者訊息等方面增加受害者的風險。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用於詐騙產業已是現在進行式,所以政府必須馬上著手監管以加速犯罪防治才能確實保障民眾的財產與安全。

柬國總理遇詐騙 稱IP在台灣
去年爆發國人遭誘騙至柬埔寨從事詐騙,甚至淪為「豬仔」被轉賣的「柬埔寨風暴」後,當地詐騙橫行,宛如詐騙天堂的亂象始獲得各國重視,施壓柬國掃蕩人口販運及電信詐騙。但柬國總理韓森日前在臉書自爆差點遭到詐騙,並指控盜用帳號的IP來自台灣,卻格外顯得諷刺。刑事局14日表示,已請柬方提供相關資料,收到後會立即協查,共同打擊詐騙犯罪。韓森前天在臉書PO出一段錄音,表示自己在1個小時前收到一條詐騙短信,詐團盜用富商徐坤城公爵的照片,開設假冒的Telegram帳號,該帳號傳送了一條英語短信給他,要他透過ABA匯款給徐。韓森說,詐騙集團應該不知道他們正在詐騙柬埔寨總理。韓森表示,經過調查,這個Telegram帳號所用的電話號碼屬於寮國(+856),但是IP位址在台灣。他並提醒柬國民眾務必提高警覺,不要聽信詐騙分子的話術,以免上當受騙。刑事局昨日上午指示駐越南聯絡官,與柬埔寨警察總署受理報案中心及國際刑警組織金邊中央局聯繫,請對方提供資料給我方追查。據了解,柬國警方竟不知總理被騙,目前也尚未提供任何資料,官警質疑,韓森在收到詐騙訊息1小時後,就能查出IP位置在台灣,「實在是太神了!相信沒有哪國警方能辦得到!」警方表示,詐團的IP位址可能是實體、虛擬私人網路VPN,或是盜用台灣IP作為跳板等方式,懷疑韓森可能是要大內宣,才牽拖台灣。不過,最近囂張舉辦春酒的竹聯幫明仁會,就是靠在柬國經營電信詐欺機房賺取不法暴利,台灣詐團在柬國仍相當猖獗。台灣詐騙案層出不窮,就連形象清新、被認為「精明」代表的國民黨智庫執行長柯志恩也差點被詐騙。她14日在臉書自爆,曾接獲自稱警方的電話聲稱她的信用卡被盜,若非她警覺打電話向分局確認,恐怕早已上了社會新聞說「大學教授被騙還幫人數錢」。柯志恩指出,詐騙手法推陳出新,受騙金額也持續創新高,高市就有受騙金額逾3000萬元的案例;甚至有分局長要求,若轄區內1個月發生2件百萬元詐欺,所長要被記申誡一支,引發基層員警不滿。柯志恩痛批,當詐騙集團已使用數位金融手段在移轉犯罪所得、享受科技紅利時,一昧宣導防詐或懲戒,恐只是治標不治本,不僅無法減少詐騙案,也傷及基層員警士氣。

百家電商洩個資「去年詐騙吸70億」!行政檢查僅1成、無人遭罰
政府部門和企業個資外洩燒不停,連帶讓詐騙居高不下,去年全台詐欺財損近新台幣70億。刑事局科技研發科指出,電商平台頻傳個資外洩,1年來函請行政院數位發展部等7個部會對業者發動「行政檢查」,不僅檢查的比例僅約1成,且裁罰掛蛋,行政怠惰與企業罔顧資安,已淪為詐騙幫凶。政院官員表示,警方函送各部會之案件,應依照個案情形作判定,並不是函送就會裁罰,若要裁罰必須要有前提,若有先進行改善,也不會構成裁罰條件,因此要看個案情形;現在規定是先進行早期的柔性輔導,不是移送就會裁罰,若說各部會故意不罰,說法未必客觀。刑事局分析165反詐騙諮詢專線報案資料發現,近期駭客假冒「蝦皮拍賣」、「旋轉拍賣」等交易平台進行釣魚網站攻擊,盜取網路交易個資,然後進行「解除分期付款」詐騙。從達官顯要到升斗小民,都有被騙案例。警方表示,蝦皮、旋轉是新加坡外商公司所有,在台灣僅少數行政管理人員,更無設置專業資安團隊協助帳號、密碼遭盜用後的防護。警方統計2網路平台迄今已蟬聯5周的高風險賣場1、2名,已由刑事局依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函送主管機關數位發展部查處,並於去年12月底由數發部實施「行政檢查」要求限期3個月改善,但迄今均未有具體作為。為此,刑事局除定期在165網站公布「高風險賣場」,提醒消費者注意外,也主動針對疑似個資外洩電商進行訪視與追查,情節嚴重者依《個資法》及《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落實個人資料保護聯繫作業要點》通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裁處。令警方沮喪的是,去年6月至今年2月為止,警方將蝦皮、旋轉拍賣、博客來、生活市集、ONE BOY、大大寬頻等100家,涉及數發部、交通部、衛福部、教育部、經濟部、文化部和通傳部業管的個資外洩電商,函送7部會,要求業者改善,裁罰數竟掛零。根據《個資法》,非公務機關個資外洩可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正。7部會收到警方函送資料,發動行政檢查,要求改善者僅11家,另78家是書面通知改善,且均無裁罰紀錄。警方指出,個資外洩是詐騙的源頭,詐團利用駭客竊取消費個資,偽冒公司客服以解除分期付款的詐術,誘騙民眾至ATM或網銀轉帳。警方感嘆,個資外洩造成的詐騙案,2個月件數可達近千件,財損逾1億元,相比業者不投入資安成本,最重也才罰50萬,根本不成比例。行政院官員坦言,裁罰額度最高僅50萬,確實太低,政院未來修法將提高裁罰額度,國發會已在研議,目前可以思考的修法方向,比如個資洩漏情節重大者,可以先裁罰,後要求改善,若不改善,繼續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