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安基金停止護盤「進場275天」賺91億元 財政部次長曝退場原則:看市況慢慢處理
近期全球通膨升息放緩,國際股市回溫,考量本基金自111年7月13日起執行安定任務迄今,台股累計上漲1854.14點,累積漲幅13.29%,護盤逾275天的國安基金海賺91億元,並證實即日起停止執行安定市場任務,回歸證券交易市場機制,不過財政部次長阮清華表示,國安基金還沒真正開始退場,未來「要看市況慢慢處理」。國安基金停止護盤,進場275天創紀錄賺91億元。(圖/劉耿豪攝) 國安基金召開第116次例行委員會議,就本基金安定市場任務動用資金之執行情形及近期國內外政經情勢等因素進行充分討論,有鑑於全球通膨升息放緩,國際股市回溫,而台股優於美股及韓、日、陸、港等主要股市,已無「國家金融安定基金設置及管理條例」第8條之「國內、外重大事件、國際資金大幅移動,顯著影響民眾信心,致資本市場及其他金融市場有失序或有損及國家安定之虞」情形,經委員會共識決議,本基金自即日起停止執行安定市場任務,回歸證券交易市場機制。國安基金自去年7月13日起進場進行「史上第8次護盤」,護盤時間已追平2015年、史上最長的232天,若以12日收盤價(1萬5932點)來看,和進場時(1萬3950點)相比,台股已上漲14.20%,等於這275天,國安基金助攻台股上漲逾1成,績效在8次護盤史上排行第三。另外,國安基金指出,業務收支表內之「本期賸餘」91億1866萬9386元,主要係本基金持有上市股票市值以112年3月底收盤價計算公允價值較111年底提高90億6880萬9900元、股息紅利2億1355萬6576元,經扣減應付委託進場、證券保管等手續費用434萬9398元,以及長期借款衍生之利息費用1億5954萬4811元後之數。財政部次長阮清華。(圖/報系資料照)不過根據《ETtoday新聞雲》引述財政部次長阮清華說法,雖然國安基金這波護盤手握市值逾112億元股票,並接到授權停止護盤從14日開始退場指令,後親不過他認為「還沒辦法鬆口氣」,退場沒有設定期程,會看市場狀況慢慢執行,呼籲投資人別恐慌。至於近期台股震盪,國安基金相關成員認為「純粹是台積電被摜殺比較多的關係」,大盤其實相對穩定。依《國安基金》規定,未來完全釋股後還要向外公告持股明細以及績效,在退場未完成前,相關資料仍無法公開。

矽谷銀行「倒閉危機」!恐動搖台股投資信心 牽動「國安基金」退場
美國聯邦監管機構宣布矽谷銀行倒閉,引爆金融海嘯之後最大的銀行危機。金融業高層表示,最擔心的是如果美國經濟快速下滑,就會衝擊到台灣經濟,但以美國對銀行監管嚴格,應該還不至於造成系統性的風險。法人則認為,台股投資信心可能會受動搖,將牽動4月國安基金是否退場決策,不過,研判衝擊應為短期性。據金管會統計,國內金融業對於矽谷銀行都沒有曝險,僅只有投信基金對矽谷銀行曝險新台幣3億元。就目前發展,對於台股將造成投資信心動搖,國泰證券證期處經理蔡明翰表示,美國矽谷銀行倒閉確實有金融系統風險的感覺,無論是美股或者國際股市有恐慌性的壓力,值得關注,目前看來還限於短期性衝擊。金融業高層表示,矽谷銀行過去以低利吸收存款,再利用存款包裝成債券等高槓桿操作,但是隨著美國快速升息,矽谷銀行流失存款、債券價值減少等雙重困境,出現流動性的風險。之所以會引起恐慌,造成金融海嘯,銀行也是透過「高槓桿」財務操作而釀成,據了解目前還有10家銀行也面臨危機,是否會造成系統性風險,金融業高層認為,確實要注意後續的發展,若再擴大的話,後續衝擊恐怕不小。若真的衍生成金融海嘯、系統性風險,從歷史經驗,以金融海嘯對台灣的影響,除了金融業投資衍生性商品、股市等資產損失之外,也衝擊到了台灣經濟,尤其台灣出口導向為主,若重現金融海嘯,台灣經濟恐怕也難以逃脫。就過往經驗來看,金融業高層表示,屆時政府會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金融方面,擬對存款進行保障,避免存款人信心崩潰大舉擠兌。經濟快速下滑,企業將營運困難,甚至有企業面臨倒閉危機,政府會要求銀行挺企業,對經營困難的企業不能緊縮銀根,並進行利息補貼,政府也希望企業挺員工,勿任意裁員,釀成失業率攀升。股市方面,政府也會提振投資人信心,推出限制放空措施,避免股市禿鷹、國安基金在場內護盤等措施。不過目前情況,蔡明翰認為雖矽谷銀行倒閉確實會讓投資人信心動搖,加上3月底美國聯準會升息等不確定性,將牽動國安基金4月召開例會時決定是否退場的決策。

批勞退基金虧2280.3億 民眾黨:勞保改革沒有一絲作為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10)日召開記者會並指出,勞保財務缺口擴大,根據勞動基金運用局日前公布的新制勞退基金2022年收益分配結果,全年慘虧2280.3億元,報酬率負6.67%,因此要呼籲勞金局,應該嚴謹評估風險與報酬的平衡點以爭取長期穩健績效,政府也應承諾未來不會拿勞保、勞退基金進場護盤。立委張其祿指出,行政院長陳建仁昔日擔任年金改革委員會召集人時喊出「今天不改革,明天就後悔」,但如今6年過去了,勞保改革卻沒有一絲作為,執政黨把撥補當作「改革」,挖東牆補西牆,還嘲笑國民黨執政撥補額度為零,根本是五十步笑百步。而根據國安基金1月公布的護盤績效,累計砸下545億元、帳面虧損近10億元,因國安基金可運用資金包含借用郵政儲金、郵政壽險積存金、勞工保險基金、勞工退休基金、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等,使得民間擔憂勞保、勞退基金成為冤大頭。而民間會如此憂慮就是因目前勞工年金體系岌岌可危,但政府卻始終無法提出勞工年改草案。因此要呼籲政府先向人民承諾「未來國安基金不會向勞保、勞退基金支用相關金額進場護盤」,先安定民心以利後續年金改革盡快走上正軌。立委賴香伶指出,民眾並不想看到主政者站在備詢台上反問立委「覺得該怎麼辦」的荒誕鬧劇,就算不願意提出勞保改革方案也應該先啟動準備工作。以瑞典於1900年代成立「國會年金改革工作小組」為例,其因重視朝野協商合作的精神,所以先行成立納入在野黨代表的年金工作小組以利取得最基本的共識,可以讓2024年新政府上任後無縫接軌提出具體方案。民眾黨團在記者會中強調,勞保改革攸關台灣所有勞工,是跨職種、跨世代的重要議題,因此勞金局應該謹慎評估風險並降低市場波動對基金收益的影響,政府積極推動年金改革才能逆轉勞保破產危機。

涉逃漏稅、炒股!影視大亨俞惟中「延長出境限制」8個月
影視大亨俞惟中被控對外借資,讓其經營的昇華娛樂公司順利上櫃,並虛開發票逃漏稅,另配合股市金主陳聰明、蔣寶夏夫婦炒作昇華、悠克國際股票,陳氏夫婦還以假交易掏空悠克公司,檢調估計陳氏夫婦不法所得5.4億餘元,台北地院認為俞、陳、蔣3人有境管必要,日前再裁定3人各再延長限出境、出海8個月。俞惟中是知名製作人,他是眷村長大、官校畢業,曾當過汽車業務員,開過電動玩具店,經營房地產,因緣際會跨足影視界闖出名號,是娛樂圈傳奇人物,俞旗下有多位知名藝人,並以「甘味人生」、「天下女人心」等鄉土劇聞名於娛樂圈。另陳聰明是知名股市金主,曾經捲入多起炒股案,檢調查出,陳因和旺炒股案遭判刑,為償還和旺案積欠證券商及金主逾20億元的巨額債務,再積極找尋炒股標的,並相中悠克國際,他2017年底入主悠克後,使用人頭帳戶拉高股價,並藉由投資案名義掏空公司。檢調指控,2017年6月,陳聰明夫婦得知影視大亨俞惟中力邀投資者投資上櫃的昇華娛樂,意圖拉抬昇華股價,雙方謀議由俞協調主要股東出售股權,陳氏夫婦則於同年9月起以人頭大量買進昇華股票。陳2017年底入主悠克後,更以悠克名義大量買進昇華,2018年4月成為昇華最大股東,但因2018年4月昇華因涉假交易及背信罪遭檢調搜索,股價重挫,陳為避損,假藉投資昇華,挪用悠克9000萬元護盤。台北地檢署2020年 12月依《公司法》、《稅捐稽徵法》、《證交法》等罪起訴俞惟中、陳聰明、蔣寶夏夫婦共14人。台北地院審理期間,合議庭對俞、陳、蔣3人境管迄今。俞男日前向合議庭聲請解除境管,但合議庭認為,本案犯罪金額甚鉅,恐亦有後續民事追償之風險,加上俞過往工作、生活經歷及親屬網絡,堪認其具備在海外長期居住之能力,足認有逃亡之虞,因此仍有繼續限制出境、出海之必要,除駁回俞解除限制出境、出海聲請外。並裁定自2月17日起延長限制出境、出海8個月。

證交所董座:台股本益比10倍、殖利率5% 小投資人新春可定期定額參與
受升息與地緣政治等不確定性影響,股市交易驟降,面臨有10天的史上最長農曆年假在即,被問及能不能抱股過年?董事長林修銘指出,台股價值浮現,目前本益比10倍、殖利率5%,台灣股市跟產業有其韌性、長期看好,國安基金持續護盤、外資在去年初已轉買,小投資人可定期定額參與;並訂出2023年22家公司IPO、創新版10家送件的目標。證交所今日舉行歲末記者會,林修銘表示,因為升息、美元強勢的關係,整個國際情勢慢慢地反映到外資的動作,導致去年外資賣超1.3兆元,但認為今年波動不會像去年劇烈。2022年證交所自結營收108.84億元,稅前獲利82.28億元,EPS 6.81元,較去(2021)年12.36元、年減44.9%。林修銘強調,台灣資本市場具有國際化程度高、自然人參與程度高、公司治理優異等特色,且上市及法遵成本相對合理,流動性亦具優勢,更重要的是,投資人對於科技及新經濟產業的掌握度與認同度高,願意給予合理評價。林修銘認為,台灣新創研發能量強大,在國內能見度更勝於國外,為此,證交所亟思提升國內籌資環境,讓企業留在國內的Home Market發揮主場優勢。在創新板推動上,除適時檢討相關規章外,將持續透過多元管道招商,並規劃辦理或參與大型主題式及國際交流活動,增進創新板能見度,並將持續與新創生態圈互動交流,發揮正向影響力支持其發展,另透過引資活動爭取機構投資人認同,以期提升新創企業估值及價值鏈。為利創新聚落發展及國家產業政策推動,證交所研議調整上市公司產業類別,以突顯數位經濟、綠能科技等特色產業,期能達到聚市效果,引導投資人重視企業未來成長性與發展,形成「創新+永續」的上市新聚落,進而提升企業與生態系價值,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正向循環。證交所已設立專責服務團隊,除積極宣導上市業務,充分掌握送件進度外,亦強化與申請公司及中介機構之溝通,並將滾動式檢討上市申請流程及法令規範等措施,以提升潛在企業上市意願。針對規模及獲利達一定條件之企業,優先安排拜訪及瞭解其營運狀況,加速上市時程。同時,將與中介機構合辦上市座談會,並積極參與各地區企業聯誼社團活動,持續開拓及穩固IPO案源,另上市集團企業子公司亦為今年鎖定目標。

台股2022第四季爆紅榜安控大廠晶睿奪冠 投資人瀏覽量翻倍的ETF是「這檔」
Yahoo奇摩股市App公布四大財經榜單,包括2022第四季「十大爆紅台股榜」、「五大爆紅ETF榜」,以及2022年度「十大熱門台股榜」、「五大熱門ETF榜」。回顧2022,台股上沖下洗,產業龍頭仍是股民關注焦點,年度熱門台股榜由話題不斷的「護國神山」台積電穩居榜首;航運雙雄表現不俗,「長榮」、「陽明」新船陸續加入營運,業績和股價逐漸回到常態,而航空雙雄「長榮航」、「華航」則隨各國防疫管制鬆綁逐漸復甦。ETF因股市震盪增加投資人關注,Yahoo奇摩股市統計ETF總瀏覽量年增翻倍,年度熱門ETF榜由元大高股息連續三年稱霸。'Yahoo奇摩「第四季十大爆紅台股榜」中,安全監控大廠晶睿(3454)受惠美中角力「去中化」的轉單效益湧現,重回市場目光焦點,奪下冠軍寶座;電動車長線持續看旺,宏碁旗下子公司建碁(3046)積極搶占歐美充電樁市場,躍升第2,近期更因跨足智慧醫療產業而備受矚目;國產車裕隆(2201)憑藉與鴻海合作電動車的話題以及國內超過五成的充電槍市占率受到投資人青睞,本季入榜第5名,第6名則是在電動車浪潮下趁勢崛起的鋰電池模組製造銷售廠新盛力(4931)。由於俄烏戰爭能源價格高漲,生產板式熱交換等熱能產品的高力(8996),業績、股價也隨之水漲船高,本季排行第4名。此外,電子晶圓持續擔任產業要角,掌握關鍵技術中小型企業也攻占榜單,其中晶圓光罩大廠光罩(2338)、IP大廠創意(3443),分別占據排行第7、9名;投資人同樣關注的還有唯一得到INTEL及AMD伺服器新平台雙認證的銅箔基板廠金居(8358)及今年重回蘋果供應鏈的老牌軟板廠商嘉聯益(6153),分別名列第8與第10名。平時較少上榜的玻璃陶瓷龍頭台玻(1802)本季則是高居熱門股第3名,台玻今年即使端出史上最高額配息,仍因中國大陸低迷房市、能源危機衝擊,需求持續低迷,第四季終於迎來旺季、需求漸強而備受關注。2022第四季十大爆紅台股榜:1.晶睿(3454)2.建碁(3046)3.台玻(1802)4.高力(8996)5.裕隆(2201)6.新盛力(4931)7.光罩(2338)8.金居(8358)9.創意(3443)10.嘉聯益(6153)Yahoo奇摩「第四季五大爆紅ETF榜」由國內目前唯一越南ETF富邦越南(00885)拿下榜首,受惠美中角力的轉單效益,加上越南政府持續放寬金融管制,股市出現外資買超現象,投資人看準逢低布局時機與越南發展前景,買盤強勁甚至還因此申購控管。高股息商品元大高股息(0056)以及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分別拿下2、3名;隨著中國大陸防控政策鬆綁,投資人期待股匯市谷底反彈,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也受到關注,排行第4名。此外,由於台股大盤經過短期反彈略顯疲態,有意避險的投資人開始轉進反向型ETF,元大台灣50反1(00632R)也因此擠進第5。第四季五大爆紅ETF榜:1.富邦越南(00885)2.元大高股息(0056)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4.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5.元大台灣50反1(00632R)2022年全球政經局勢詭譎多變,同時受到俄烏戰爭、能源價格大漲及美國聯準會強力升息等衝擊,台股一路下探跌破一萬三千點,還出動國安基金進場護盤、祭出禁空令。Yahoo奇摩「2022年度十大熱門台股榜」中,前十名被七大產業龍頭瓜分。疫情衝擊下,晶片一度奇缺,提高晶圓代工戰略地位,拿下年度第一的「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受美中角力及晶片法案影響,凸顯其產業關鍵地位,穩盤國內經濟、股市,加上股神巴菲特慧眼入股、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迎來美國總統拜登、蘋果執行長庫克等大咖站台仍穩坐排行冠軍;聯電(2303)同樣衝刺產能,營收可望挑戰歷史新高搶下第3。航運產業龍頭長榮(2603)、陽明(2609),業績和股價逐漸回到常態,也雙雙入榜,分別排名第2、4名;各國邊境管制放寬,航空業也逐漸復甦,長榮航(2618)及華航(2610)積極新開航線也換新飛機,分別入榜第6、7名。而電子組裝龍頭鴻海(2317),近年持續轉投資半導體事業,並積極推動電動車產業,拿下第5。面板龍頭群創(3481)與載板大廠欣興(3037)分別入榜第7、10名。不鏽鋼大廠華新(1605)則是積極擴大布局煉鋼事業帶動營運動能由年頭旺到年尾,加上中國大陸基建需求復甦,擠進榜單排行第9。2022年度十大熱門台股榜:1.台積電(2330)2.長榮(2603)3.聯電(2303)4.陽明(2609)5.鴻海(2317)6.長榮航(2618)7.華航(2610)8.群創(3481)9.華新(1605)10.欣興(3037)從Yahoo奇摩「2022年度五大熱門ETF榜」來看,元大高股息(0056)連續三年拿下冠軍寶座,最受投資人青睞,今年將原先30檔成分股改為50檔後,預期也將減少週轉率與單一個股波動影響;同樣具有高股息特性的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緊追在後,由2021年第5竄升至第2,成分股新增聯發科、瑞昱和中鋼等產業龍頭,並具有相對穩健、永續投資等概念;同樣元大投信旗下入榜的還包括第3、4名的元大台灣50(0050)及元大台灣50反1(00632R),兩檔ETF雙雙入列。具有高股息概念的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則主打成分股貼近市場真實配息,也頗受市場注意,排行第5。根據Yahoo奇摩股市統計,ETF年度總瀏覽量年增翻倍。(圖/Yahoo奇摩提供)2022年度五大熱門ETF榜:1.元大高股息(0056)2.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3.元大台灣50(0050)4.元大台灣50反1(00632R)5.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

國安基金護盤動用545億、帳面虧損近10億 財部代表:已轉正許多
國安基金今日召開例行委員會議,就近期國內外政經情勢等因素進行充分討論,根據財務報告顯示,到去年12月底,國安基金已經動用545億元護盤,加計股利收入後帳面虧損大約9.98億元,財政部代部長阮清華表示,現在已經轉正很多。國安基金自2022年7月13日進場迄今,積極執行護盤任務,同期間台股累計上漲852.34點,累積漲幅6.11%,僅次於美股道瓊8.19%,優於美股,如標普1.92%、那指-5.58%及費半5.03%及韓股1.45%、日股-0.61%、陸股上海-3.41%、港股2.33%等主要股市,顯示國安基金有助減緩台股大幅下跌衝擊。惟近期全球仍處通膨升息階段,經濟成長動能趨緩,終端消費需求緊縮,影響我國出口動能;政府雖已積極採行各項措施,加大振興力道,促進內需擴張及產業發展,惟考量臺股為淺碟市場,易受國際主要股市連動影響,且俄烏戰爭及地緣政經風險等國際不確定因素仍存,全球股匯市持續大幅波動,影響臺股投資信心,仍有《國安基金設置及管理條例》第8條規定情事。為穩定股市,經國安基金委員會決議持續執行任務,妥慎運用有限資源,以維護投資信心及資本市場穩定。

2022年台股跌掉4081點 每位股民虧損逾100萬元
2022年台股交易於今(29日)封關,統計今年台股表現堪稱是虎頭蛇尾,儘管指數在1月5日盤中創下最高18619.61點,全年收盤高點則為1月4日的18526.35點,最低收盤指數為10月25日的12666.12點,累計全年跌點達4081.15點,根據CMONEY資料,創次高紀錄,僅次於1990年的5094點。至於市值部分,根據證交所統計,今年底的上市股票總市值為44兆2660.32億元,較去年底的56兆2820.19億元,減少12兆159.87億元。如果以11月統計的台股投資人來計算,累計開戶人數為1200.16萬人,則平均每位股民虧損則超過100萬元。而今年也是外資大舉從台股提款的一年,根據證交所統計,今年全年外資及陸資總買入金額為18兆158.24億元,總賣出金額為19兆2484.86億元,累計賣超為1兆2326.62億元。回顧台股全年表現,1月是最佳月份,2月開始,包括俄烏戰爭爆發,全球股市均受到拖累,3月在萬八及萬七之間整理,4月大跌1100點,失守萬七大關,6月單月更下跌1982點,直接摜破萬五,儘管7月12日國安基金宣布進場護盤,也僅能讓指數收復萬五。下半年的台股也因為通膨、中國封控等利空因素頻傳,電子股成為殺盤重災區,9月下跌1670點,10月再跌474點,指數跌破萬三大關。11月因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買進台積電激勵,單月反彈1929點,但12月又因美股連跌不休,台股單月也下跌741點。

台銀買超67億 國安基金再進場機率提升
八大官股券商在封關倒數第三個交易日大護盤,鎖定台積電及聯發科合計狂敲70億元大拉股價,整體護盤金額達97億元,為近1個來新高,政策強力宣示護盤決心。受到關注的是,台銀買超67億元,居受託買超第一名券商。市場認為,國安基金買盤再度進場機率高。三大法人28日賣超近157億元,致28日台股盤中曾大跌超過200點,所幸八大官股買超97億元,這是繼今年11月25日買超117.7億元之後,12月首度出手近百億元,宣示政策全力護盤2022年封關行情的企圖,加權指數最後小幅收斂為跌155點。國安基金操盤手、財政部代理部長阮清華日前才宣示,不排除護盤2年,台銀28日就買超67億元、居受託買超券商的第一名,台企銀、土銀及第一金等官股券商行也各買超10.38億元、8.37億元、7.06億元,市場認為,國安基金再度進場可能性極高。中信投顧分析,國安基金護盤不排除2年(至2024年7月),以及台經院營業氣候測驗點終結連10個月下滑等,對台股利多;然而美股呈弱勢格局、中國大陸放寬封控疫情升溫、台股尚未脫離本波修正趨勢軌道、台積電及聯發科雙陷入橫盤調整格局,以及成交量能急凍,都是台股面臨的重大利空。據統計,八大官股券商28日買超金額前12檔個股,台積電、聯發科、鴻海、台達電、台塑、中鋼、元太、統一、聯詠、陽明、台泥、國泰金等,清一色為權值股,成政策撐盤指標。其中,台積電遭外資提款70.2億元,官股集中火力拉抬買超50.54億元,聯發科也一樣,外資賣超17.21億元,官股大敲18.58億元,半導體雙雄同步爆量拉抬,台積電尾盤一筆拉升2.5元,日成交量激2.24倍,聯發科最後一筆也拉抬4元,日成交量也爆3.57倍。台股半年線再失守,2022年封關倒數二個交易日,年底作帳行情有沒有機會展開最後衝刺,備受關注,統一投顧表示,台股短期多空因素雜陳、目前在半年線上下整理,接下來能否重新站上5日均線且價漲量增,將是觀察指標之一。

全力捍衛紅包行情 禁空令、國安基金不退場
股匯延續強勢反彈力道,台北股市昨日站穩萬四,將力拚挑戰半年線,新台幣更是狂飆2.94角,站上2個月新高價,成交量迸出33.215億美元的史上第八巨量。面對股匯齊飆,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財政部長蘇建榮口徑一致,包括禁空令、國安基金都不退場,國安基金甚至要跨年護盤,全力捍衛紅包行情。美股科技股11日續漲,連動台股14日延續猛烈攻勢,外資更是大舉買超377.81億元,幅度位居台股史上第七大,盤中指數一度漲逾209點,觸及14217點的波段高點,終場漲幅雖收斂至上漲167.34點,收在14174.9點,指數為9月22日以來新高,成交量2740.23億元。觀察類股走勢,上市水泥大漲4.89%、電器股漲4.83%,其他類股則上漲3.52%,航運股盤面也是紅通通,傳出要發60個月年終獎金的長榮更是大漲3.67%,站上155.5元。台積電則在法人買進下,終場漲3.5元,收445元。台股報復性強彈,匯市更是熱鬧,包括11日買超的交割款、14日加碼的資金、還有提前進場卡位的資金,光是外資昨日就一口氣匯入超過20億美元,讓交易員接單接到手軟,盤中還有出口商搶拋匯,以及央行進場調節,讓匯市迸出33.215億美元的史上第八巨量。新台幣昨日展現當仁不讓的狂飆氣勢,盤中連闖31.4、31.3、31.2、31.1共4道關卡,最高價衝至31.04元,若非央行出面踩煞車,31元關卡很有可能衝破,終場升幅收斂至2.94角,收在31.116元對1美元,創2個月新高。面對股匯「起死回生」,兩大財金部會絲毫不敢大意,對於禁空令何時退場,黃天牧給了「目前還不到這個時間點」的明確答案,表示聯準會還是有繼續升息可能,會持續觀察國際股市跟國內情況,且禁空令也才實施1個多月,會繼續留在市場上。至於國安基金,蘇建榮表示,台股雖回到萬四,但還是要綜合考量,眼前有升息循環、美中科技戰、俄烏戰爭、中國大陸清零政策等不確定因素,將待下次例會討論。由於國安基金下次例會為明年1月,蘇建榮這番回應也等同暗示,國安基金將跨年護盤。立委賴士葆追問,過往國安基金進場都維持多久時間?蘇建榮說,國安基金護盤時間長短不一,有時很短,2015年曾維持了8個多月,有的時候只有半年,先前也有1個月的。攤開過去紀錄,國安基金最短5天、最長200多天。

勞工基金救股市每人賠2萬7 民眾黨籲速開年金改革委員會
民眾黨立法委員張其祿、邱臣遠及吳欣盈今(8)日指出,勞動基金創下史上最慘虧損紀錄,過去一整年收益賠光還倒貼,平均每位勞工慘賠2.7萬元,呼籲總統蔡英文正視千萬名勞工的憂慮,召開總統府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針對勞保破產提出具體改革方案。確診隔離中的張其祿透過視訊表示,高通膨、低成長、高利率時代來臨,台股跌跌不休,勞動基金洞越來越大,截至今年9月底,累計虧損達5124.6億元,整體收益率-9.87%,將去年收益賠光還倒貼。回顧2019年5月3日,行政院長蘇貞昌發出哏圖「注意!政府幫你賺了1萬元」攬功;如今勞動基金大虧,平均每位勞工賠2.7萬元,蘇貞昌卻裝聾作啞,「賺錢算政府的功勞,虧錢就要勞工自己吞」。張其祿指出,10月3日勞動基金運用局宣布投入700億元勞退基金,辦理委託經營計畫,然而目前真的是政府基金逢低買進、進場護盤的好時機嗎?目前國際政經情勢動盪,勞動基金虧損仍看不見盡頭,政府應為勞工退休金把關,不該拿來當成搶救股市的銀彈,勞動基金的操作應回歸專業理性,而非報喜不報憂的大內宣。吳欣盈呼籲,蔡政府面對勞保破產危機,要打造「韌性國家」,就要立即重啟延宕6年的總統府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未來20年,全世界將迎來高通膨、低成長時代,美國聯準會(Fed)一年之內,利息從接近0%,升至4%,明年恐邁向5%;今年台灣中央銀行也三度升息,我國勞動基金截至9月底大虧超過新台幣5,000億,創下有史以來最高虧損,無論哪一黨執政,勞保年金具體改革方案都不能再等,現在就要著手解決問題。邱臣遠指出,政府把年金大量投入股市護盤,造成龐大損失,到底受委託的投顧公司有沒有管控?政府的內稽內控是什麼?上次游迺文等12人涉及勞動基金炒股弊案,不法所得高達2.7億的案例殷鑒不遠,民眾黨團為提升勞金局內部監督機制及外部監理權限,去年4月提出《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組織法》增訂第六條之一及第六條之二條文草案,但至今未見行政院版本。邱臣遠表示,勞金局2月7日公布每位勞工分紅2.3萬元,將來到底是領得到,還是領不到?政府要說清楚,不能每年賺錢就騙一次,賠錢就唬弄有保證收益。目前勞工退休金保證收益僅1.3458%,與物價指數年增率2.75%差距甚大,無法對抗通膨,而勞保將在2028年破產,潛藏負債直衝11.05兆元。若沒有勞保年金改革,再多的撥補也無濟於事,政府的保證給付只是空頭支票。

台股黑翻紅重返萬三關卡 法人:這幾種產業可優先布局
受美股影響,台股周五(4日)走勢黑翻紅,終場小漲40.11點,漲幅0.31%,收在13026.71點、重回萬三關卡,扭轉週線連3黑窘境。法人認為,後續走勢除留意美國即將公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美國期中選舉,台股科技大廠法說會之外,技術面的均線指標也可參考。上週3大法人維持土洋對作態勢,外資第4週站在賣方,賣超金額再度擴大至183.58億元,反觀投信與自營商雙雙回補台股,投信上週買超51.45億元,連續第20週回補,自營商則是第3週站在買方,買超38.96億元,3大法人合計賣超台股93.17億元。業界人士指出,上週美股反映鷹派政策表現疲弱,反而是之前較為弱勢的台股,在恐慌氣氛出現緩和之後,指數開始彈升,4日大盤回升至月線之上;2000億額度的國安基金持續護盤,配合金管會祭出三大抑制空方措施實施,短期有利提振市場信心,發揮穩定盤勢的效果。業界人士表示,目前3大類股中,金融與傳產雙雙站穩月線之上,電子指數則是距離5日線與月線僅差一步之遙,若是觀察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OTC指數),則是以中小型股明顯領先大盤,不僅穩居月線之上,甚至持續向季線位置靠攏,上周OTC指數彈幅高達5.81%,反映萬三附近底部已逐漸形成。業界人士指出,下週四(10日)美國將公布10月CPI,目前市場預期將小幅下滑至8.1%,而核心CPI年增率則可能再創新高,預期年底前要見到核心CPI明顯降溫趨勢較為不易。但參考2000年以來,每逢CPI飆升觸頂後隔年,科技類股即呈現出色表現,有鑒於今年通膨已見頂,且未來聯準會貨幣調控力道可望放緩步伐。法人認為台股明年走勢將呈現先蹲後跳,建議投資人於今年第4季低檔時,不妨開始布局具成長性的新能源車、高速運算、伺服器、資料中心等產業,預料2023年第1季GDP將落底。電子股方面看好矽智財、客製化晶片、高效能運算、雲端伺服器、車用電子、先進與特殊製程及受惠新設計開案需求族群;金融股因獲利基期低,加上升息帶動利息收入成長,後續也可留意。

砍單市場不怕?傳美國廠機台12月送到 台積電尾盤爆神秘大量翻紅台股穩萬3
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2330)今(1日)早盤傳出向供應鏈砍單消息,引發市場震撼,不僅台積電股價開低,供應鏈家登(3680)、上品(4770)也收黑,連聯電(2303)、力積電(6770)同樣受累,不過台積電最後一檔爆量急拉2元,股價直接翻紅,也推升台股指數穩住萬3大關。台積電今股價相對疲弱,盤中一度下跌4元,也讓市值面臨10兆元保衛戰,不過盤中又傳出台積電美國廠將在12月舉辦移機典禮,而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帶供應鏈廠商親自前往,美國總統拜登也出席,該廠預計明年首季將完成無塵室工程,下半年試產,2024年量產,消息一出,也讓台積電股價跌幅收斂,在平盤上下震盪。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尾盤最後一檔出現4485張的成交量,引發市場關注,是否是政府基金進場護盤?分析師張陳浩指出,政府基金進盤護盤的機率很高,畢竟美國都在期中了,如果選舉完全沒行情,那也不用選了。對於美國亞歷桑納州12吋廠的進度,台積電表示,該廠約於18個月前動工,建設進度符合預期,將於2024年開始量產,月產能2萬片。台積電也計畫將邀請客戶、供應商、學界和政府代表一同赴美,共同慶祝該廠首批機台設備到廠(First tool-in)的重要里程碑。

8月底為止 勞動基金大虧3204.6億元
今年至8月底為止,台股加權指數下跌17.8%,拖累勞動基金績效,勞動基金大虧3204.6億元。勞動部長許銘春昨日坦言投資難免有輸贏,今年很難轉正。朝野立委抨擊,連年由政府撥補非長久之計,要求勞動部盡速組成行政院層級的勞保年金改革委員會。學者批評,勞動基金虧損是因政府拿去為股市護盤,對勞工實在交代不過去。今年至8月底為止,台股加權指數下跌17.8%,以台股為資產配置組合的勞動基金,至8月底大虧3204.6億元。勞動部長許銘春(見圖)昨日坦言投資難免有輸贏,今年很難轉正。(圖/中國時報鄧博仁攝)所謂勞動基金是指勞動部勞金局所管理的新舊制勞退基金、勞保基金、就業保險基金、勞職保基金、積欠工資墊償基金等。各個基金都有管理條例,依據相關法規,新舊制勞退、勞保基金可做國內外股債的投資,這部分是國安基金的重要組成。收益負6.20% 勞長籲看長期收益依據勞動部日前發布基金管理績效,至8月底止,勞動基金規模為5兆4828億元,收益數大虧3204.6億元,收益率為負6.20%。在勞動基金之外,勞金局所管理的國保基金、農退基金均為負收益。 勞動基金運用局管理規模及績效。勞動基金的鉅額虧損,成為昨天立法院衛環委員會的質詢重點。民眾黨立委賴香伶表示,距離今年底僅剩2個多月,勞動基金不斷虧損,從收益來看,似乎已經「不可逆」。許銘春坦言,今年確實很難轉正,尤其受地緣政治和國際因素影響,放眼全球市場都差不多,相較於國內外大盤,勞動基金投資效益還是好很多,雖然環境瞬息萬變,但勞退基金是追求長期收益,依《勞工退休金條例》勞退至少會有2年定存收益率的保證。賴香伶指出,3204億這麼大的虧損,明年政府為「勞保基金」編列撥補450億,後年起碼要超過800億,3年安全準備至少1000億跑不掉,勞動部應主動組成行政院層級的勞工保險金改革委員會。基金持續惡化 50年後將負71.4兆國民黨立委林為洲指出,雖然政府保證大家都領得到,但政府預算規模有限,超過一定額度就會撥補不出來,靠撥補並非長久之計,除非刪減國防和教育預算,但很可能會造成與砍軍公教年金時一樣的「一刀見骨」,這樣強烈的剝奪感是國家內部對立與不團結的一大因素。民進黨立委高嘉瑜表示,今年勞退基金勢必虧損到底,政府不斷承諾會擔負最終的給付責任,但基金持續惡化,政府實則難負責任,根據估算結果顯示,50年後勞動基金累積餘額將是負71.4兆,與其長痛不如短痛,勞動部應承諾勞保改革的期程。勞保基金預估至2028年破產,對此,許銘春說,勞保改革涉及廣大投保單位和勞工,需要十分小心謹慎,會持續收集各方意見,會就可能的方向做研議與財務的估算。但許銘春並未承諾推動勞保改革的期程。預估2028年破產 學者促專業投資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聶建中表示,勞動基金的虧損當然是因為政府為股市護盤,整個國安基金都是因為護盤造成後來一直下殺,虧損很重。聶建中表示,勞動基金從頭到尾操作一直都不是很好。如果要為政府講話,可以說全球投資氛圍都不好,所以投資的結果不會太漂亮;但是如果是為勞工著想,政府應該為勞工做周全的專業投資,而不是拿去做政策配套。基金管理者的最大職責是「讓財富最大化」,如果挪為別用,就對資金供給者交代不過去。勞金局強調,就保基金和勞職保基金只能作存款用途,不能投資股市,並無外界所說的護盤;國保基金和農退基金與新舊制勞退基金一樣,可投資國內外股債。

不退場!國安基金7/13進場至今57天 護盤砸超過110億
國安基金今日召開例行會議,會議已經結束,決議繼續穩定股市,根據了解,國安基金7月13日護盤到現在57天大約砸110多億元,國安基金後續關注升息問題、經濟衰退等問題,目前不確定因素還蠻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