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波春雨來了 中南部水庫仍難解渴
全台水情吃緊,南台灣更是近600天沒下豪雨。今年第一波春雨25日下午從北到南開始降下,但卻呈現南北兩樣情。北台灣的雨彈伴隨著強風,讓不少民眾淋成落湯雞,直呼「這雨未免也太大」;但渴求降雨的中南部,水庫集水區的降雨量,「光被乾裂土壤吸收都不夠」,讓民眾空歡喜一場。不過,經濟部水利署也適時在多個水庫人工增雨,希望有助於紓解旱象。石門水庫蓄水量截至昨日僅剩53%,因應鋒面通過北台灣,水利署北水局與中科院合作,從昨天下午1點起,先在石門水庫苗圃進行高空人工增雨焰彈作業,傍晚5時起接著在石門水庫蓄水範圍最上游的羅浮及寶二水庫發放人工增雨焰劑。蔡英文總統昨天應嘉義縣長翁章梁邀請,到嘉義縣朴子配天宮參拜,祈求媽祖婆降下第一場春雨,時隔約3小時,嘉義縣從下午5點多起降下今年的第一場雨,雖然只是綿綿細雨,但民眾除驚呼「媽祖婆顯靈!」還笑著說「好久沒看到雨了」。台南市中心多個行政區昨天晚間7點也陸續出現陣雨,網友紛紛高呼「太棒了」、「終於下雨了」,但曾文集水區的降雨量僅0.6釐米,「光被乾裂土壤吸收都不夠」,南區水資源局臨時決定將原本26日清晨5點才要實施的人工增雨,提前在昨天晚間8點10分施放燄劑,今天將再配合中科院施放「燄彈」。截至25日晚間8時為止,曾文與烏山頭水庫水量統計1億1149萬噸、蓄水率19.02%,南化水庫3378萬噸、蓄水率37.8%,旱象依舊。南投縣各鄉鎮市昨天晚間起也陸續降雨,讓民眾開心不已,但驟雨急歇,連地表都沒全溼,感覺像是空歡喜。不過,也有居民認為,「聊勝於無」。中央氣象局表示,受到華南雲雨區影響,昨晚至今天中部以北地區將有對流雲系發展,並有雷擊強陣風等劇烈天氣及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富貴角、三芝等地昨天日累積雨量皆達50毫米以上。但預報員葉致均認為,雖然此波華南雲雨會帶來降雨,但仍難緩解南部旱象。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也說,30日至31日彰化以北、高屏及宜花東有雨,30日深夜起彰化以北局部地區雨勢大並留意雷擊和強陣風,清明連假4月1日午後嘉義以北及宜花東有局部陣雨或雷雨,2日午後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3日午後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且春雨有望持續至4月14日前後,但之後至5月20日則為不利降雨環境。

史上存活最久熱帶氣旋弗萊迪2度肆虐東南非! 豪雨致災超過270人死亡
熱帶氣旋弗萊迪(Freddy)上週末重返非洲東南部,是為期不到1個月內的第2次登陸,根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Organization, WMO)指出,弗萊迪是史上壽命最長的熱帶氣旋,且強度並未因此減弱,而風災也對各地帶來嚴重災害,截至15日已累積超過270人死亡,而各地的救難行動目前仍持續進行。根據《路透社》報導,熱帶氣旋弗萊迪(Freddy)上週末再次登陸非洲東南部,造成嚴重破壞,而弗萊迪也是史上壽命最長的熱帶氣旋,截至16日已生成了39天。馬拉威災害管理事務部(Department of Disaster Management Affairs)也發布的聲明表示,因為風災再次襲擊造成的死亡人數已從190人上升至225人,另外還有707人受傷,41人被通報失蹤,同時國內數個地區仍持續降下豪雨。對此,救災單位表示,自從弗萊迪於2月首次登陸後,出現嚴重災情的馬拉威(Malawi)、莫桑比克(Mozambique)和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3國,截至15日總死亡人數已累積超過270人。而目前馬拉威的軍隊、警察、當地紅十字會和其他援助機構仍持續進行搜救行動,災難機構發言人保羅(Paulo Tomas)也表示「我們現在的首要任務是在大多數受災地區搜救生還者,目前已經救出了數千人,但還有數千人尚未受到救援」。

半世紀以來最嚴重洪災 馬來西亞撤離4.1萬人
馬來半島南部柔佛州3月1號開始,受暴雨影響導致多處淹水,當局表示異常降雨引發洪水災情,已刷新超過半世紀的紀錄。馬來西亞政府緊急部署,超過200處臨時避難所,這場洪災目前已造成至少4人罹難,超過4萬1千名居民被迫撤離家園,奇怪的是若依照慣例每年11月,至12月才是馬來半島的雨季,如今3月竟降下大雨十分不尋常,此外當局警告豪雨可能持續到4月。

巴西破紀錄暴雨釀土石流 至少40死!另有30人失蹤
巴西東南部日前發生暴雨帶來土石流,截至當地時間20日,已造成至少40人死亡。據了解,在24小時內降雨量便達600公釐,創下短時間內降下最多雨量的紀錄,沿海城鎮聖塞瓦斯提安災情慘重,大規模土石流沖毀鎮上道路及房屋。近年巴西南部經常發生類似災害,蓋在山坡上的建築品質惡劣,到了雨季便出事。

巴西東南部大雨成災6城市進入緊急狀態 連外道路中斷已36人罹難
南美洲國家巴西的東南部聖保羅州週末發生暴雨,導致水災與土石流發生,至少36人因此喪生,數百人無家可歸,如今大雨持續,也讓救援行動更加困難,死傷人數也恐繼續上升。綜合外媒報導,聖保羅州(Sao Paulo)政府表示,聖塞巴斯強市(Sao Sebastiao)已有35人在這次的洪水土石流災害中喪生。另外在烏巴圖巴(Ubatuba)也有一名女孩喪命。這也讓聖保羅州政府宣布從今(20)日起,6個城市為期180天進入緊急狀態,正好巴西近期舉行狂歡節,許多遊客也被大雨與災害困住,甚至有許多連外道路中斷,目前正在積極搶救中,不過大雨持續不斷,恐造成死傷人數上升。

盼中午前搶通!連日大雨陽金公路土石坍方 最新畫面曝光
陽金公路因連日大雨,於5日晚間至6日凌晨接續發生土石坍方,目前該路段雙向封閉,工程人員預定於6日天亮後再度嘗試搶通。(圖/中國時報黃敬文攝)新北市金山區陽金公路4公里處5日晚間9時許發生土石流坍方意外,位在道路旁的自來水公司林莊淨水廠首當其衝,其中3座高10公尺、寬5公尺的儲水槽直接被土石流沖毀,雖然工程人員緊急搶通一線道,但因5日晚間至6日凌晨仍持續發生零星坍方,工程人員先行撤離,目前維持雙向封閉。6日上午8時許,大型機具已在現場進行待命,盼中午前搶通完成。新北市金山區陽金公路4公里處昨晚9時許發生土石流坍方意外。(圖/中國時報黃敬文攝)事故發生後,金山區公所隨即調派挖土機等大型機具趕赴現場試圖搶通道路,不過發生土石流的山坡地質相當不穩定,零星坍方仍會不時伴隨著轟隆巨響發生,即便現場下著雨,還是會揚起大量塵土。6日凌晨2時許該處再次發生一起規模較大的坍方意外,現場施工人員為確保安全,決定暫停作業,現場大型機具已先行撤離,僅剩一台小山貓仍在現場清除零碎的石塊。現場留守的工務人員表示,由於山壁的土石滑坡狀況不明朗,基於安全考量無法繼續展開工程排除障礙,需待白天才能可繼續搶救工程。

地球暖化擾亂「極地渦旋」 加劇冬季極端天氣現象
雖然全球歷史高溫記錄不斷被打破,但致命的「炸彈氣旋」(Bomb cyclone)和「極地渦旋」(Polar Vortex)仍為北美和東亞等地區帶來極端低溫、強風暴雪等劇烈天氣災害。科學家發現,極地地區暖化,事實上將導致部分地區的冬天越來越冷,而不是越來越熱,因為極地冷空氣向南下沉的可能性隨之升高。據美國CNN的報導,2021年2月襲擊美國德州的冰風暴近日再次席捲美國中西部,導致德州部分地區因大量降雪和極端低溫,引發車禍、停電、航班延誤等嚴重災情。與此同時,美國東北部也遭遇極地低溫風暴侵襲,當地溫度一度逼近攝氏零下45度左右的低溫。而在去年12月,被稱為「世紀冰風暴」的「炸彈氣旋」才剛肆虐整個美國和加拿大,「範圍前所未有的」從美加邊境的5大湖一路席捲到美墨交界的格蘭河(Rio Grande),涵蓋3200公里,所到之處除了導致當地氣溫急遽下降外,更帶來強風、豪雨、洪水、暴雪等劇烈天氣災害,估計影響美加2.5億人。而中國位於黑龍江省最北方的城市漠河市也記錄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溫:攝氏零下53度。無獨有偶,世界最冷城市、西伯利亞東部的雅庫茨克(Yakutsk),氣溫也來到攝氏零下62.7度,為20多年來的最低溫度。而日韓兩國也遭遇創紀錄的大雪和低溫,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和更稱1月的霸王級寒流為「10年一遇」,氣候專家更示警,此類極端天氣事件將成為「新常態」。為何全球暖化,尤其是極地地區變暖,會讓部分地區的冬天變的更冷呢?麻省理工學院氣候學家猶大科恩(Judah Cohen)接受CNN採訪時表示,極地地區變暖會擾亂「極地渦旋」的氣流環繞形態,他補充「極地渦旋」就像一個旋轉的陀螺。正常情況下,它的旋轉速度非常快,會讓冷空氣緊貼著極地中心,就像花式滑冰運動員在原地快速的旋轉,雙臂會整齊地交叉在胸前。但「極地渦旋」若被暖化擾亂,就好像滑冰運動員碰上了冰上的裂縫,於是腳步踉蹌、雙臂向外展開保持平衡,「極地渦旋」在如此搖擺不定的情況下,就會拉伸和扭曲,溢出冷空氣南下並影響路徑。報導指出,由於化石燃料排放的溫室氣體,北極變暖的速度比世界其他地區快上4倍。而部分科學家便示警,極地變暖正在使「極地渦旋」出現劇烈變化,進而引發更頻繁的冬季極端天氣事件。

紐西蘭北島暴雨釀災!至少4死 當局警告:恐還有第二波
紐西蘭北島近期天氣不穩,自27日起持續降下豪雨,造成土石流、道路坍塌等災情,並導致至少4人死亡,紐西蘭水資源與大氣研究所30日再對北島發布豪雨警報,警告可能會有第二波引發洪水的暴雨,提醒當地民眾做好準備。

紐西蘭機場豪雨慘關閉 客機飛13小時降落起點
1月27號紐西蘭最大城奧克蘭,出現創紀錄豪雨引發洪災,當地機場因淹水被迫關閉,導致一架客機不得不飛回原機場。據外媒報導阿聯酋航空一架,EK448航班自杜拜起飛,早上10點30分客機飛往奧克蘭,沒想到因機場關閉只好中途掉頭,EK448航班飛行長達13小時,最後於28號午夜降落杜拜,幸好晚上奧克蘭機場國內線已恢復,而國際線航班也於29號上午復飛。

紐西蘭破紀錄豪雨釀災 水淹奧克蘭釀2死千名旅客受困
紐西蘭最大城市奧克蘭27日降下破紀錄豪雨,結果當地城市發生洪災,不僅機場被迫暫停營業,超過千名旅客受困,同時目前也傳出有2人不幸身亡,另外還有2人失蹤。根據《BBC》報導指出,紐西蘭最大城市奧克蘭於27日降下破紀錄豪雨,3小時內就降下153毫米的雨量,短短15小時之內的雨量就達到整個夏季降雨量的75%。突如其來的大雨也在當地造成洪災,不少街道都發生淹水情形,水深甚至一度及腰,而也有不少民眾與車輛都泡在水中。也因為如此,目前紐西蘭政府已經宣布當地進入緊急狀態。當地購物中心淹水。(圖/翻攝自推特)也因為洪水的關係,當地的奧克蘭機場也被迫泡在洪水當中,航廈的報到櫃台成為一片汪洋。奧克蘭機場也緊急宣布暫停營運,國內外航班全數暫停,有超過千民旅客被迫受困其中。一直到28日中午,奧克蘭機場才恢復國內航班,至於是否要恢復國際航班,目前仍在評估中。奧克蘭機場淹水。(圖/翻攝自推特)而奧克蘭警方也表示,目前在奧克蘭北部郊區發現2名男子的遺體。而目前也傳出,在當地南部的社區,有一名男子被洪水沖走,目前生死不明。另外也有一人因為山崩衝垮房屋的關係,目前下落不明。

蘇花公路又坍方 13年前重災釀26死悲劇
台9線蘇花公路159.3公里處大清水隧道今天凌晨邊坡突然大規模坍方,大量土石砸毀明隧道,隧道口慘遭淹沒,雙向交通中斷,讓花東陷入交通黑暗期。蘇花公路每逢山區降雨,沿線邊坡恐出現落石,此次事件也不禁令人回想起2010年該路段因大量土石崩塌,造成「創意旅行社」陸客團遊覽車墜海,釀26人死亡,不僅通車逾90年來最嚴重的坍方事件,也是國內死傷最嚴重的陸客赴台旅遊事故之一。肩負東部地區交通運輸重要角色的台9線蘇花公路,1932年5月通車,起點為宜蘭縣蘇澳鎮,終點則是花蓮縣花蓮市,全長100多公里,沿線依山傍海,可見太平洋海景與峭壁山景,由於地處2板塊間,地震頻繁,邊坡土石極易鬆動,不論晴天雨天都有可能出現落石,大雨或颱風過後更常出現邊坡土石大規模坍方,造成交通受阻。2010年10月21日,梅姬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宜蘭蘇澳、南澳降下超大豪雨,蘇花公路112到116公里路段大量土石崩塌沖毀,造成12團、200多名陸客受困,其中創意旅行社搭載21名來自大陸廣東珠海旅行團員的遊覽車更因落石擊中不慎墜海,加上台灣人共有26死,是陸客團死傷最嚴重的交通事故,也是通車以來最嚴重的坍方事件,相關單位後來在114.2公里處觀景台特別新建「蘇花公路安魂碑記」,記錄這起不幸意外。2017年5月28日適逢端午節連假第2天,宜蘭蘇澳下起豪雨,蘇花公路112.6公里處九宮里路段因落石坍方中斷,用路人當時只能被迫開往中橫公路及南迴公路方式繞過坍方路段。2018年4月14日鋒面影響,花蓮山區將起大雨,蘇花公路168.6公里處大面積坍方,當時造成26部車、109位民眾受困仁清隧道與附近路段超過4小時,所幸無人傷亡。2022年10月31日颱風奈格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宜蘭東澳與南澳下起豪大雨,119.4公里處上邊坡坍塌,阻斷交通,現場更有1輛工程車慘遭滑落樹木與土石壓毀,所幸無人受傷。因蘇花公路頻頻出現落石與坍方事故,交通部在2011年1月29日動工興建蘇花公路改善計畫,改善路段2020年1月6日全線通車,但宜蘭東澳南澳段、花蓮和平至崇德段未被納入,公路總局為減緩極端氣候造成預警性封路的機率,2019年起開始推動蘇花公路安全提升計畫(簡稱蘇花安),針對東澳南澳段、和平和中段及大清水崇德段等3路段,總長約30.7公里另闢新線改善,預計2023年完工。

加州冬季狂風暴雨「車掉入天坑」 富人區急撤離釀17死:拜登批准緊急狀態
太平洋風暴在美國加州引發連日豪雨與強風,至少3.4萬人被迫撤離、多達22萬戶一度停電,包含歐普拉、哈利王子所居住的富人區,也因為土石流威脅,有數千人被迫撤離,至少17人不幸喪命,總統拜登宣告加州進入緊急狀態。 加州降下致災性豪雨導致公路崩塌。(圖/翻攝自路透社)從照片上可見,受到致災性豪雨,導致行經公路的車輛陷入崩塌的道路坑洞內,綜合多家外媒報導,加州近來因「炸彈氣旋」和「大氣河流」共伴影響,降下致災性豪雨,除了道路出現天坑,所有河流流域都成了洪水氾濫區,位於郊區的查茨沃斯(Chatsworth)路面,也因為強雨塌陷,兩輛轎車直接掉入坑洞,所幸車內4人自行逃出。加州近來因「炸彈氣旋」和「大氣河流」共伴影響,不斷降下致災性豪雨。(圖/達志/美聯社)加州洪災已造成17人死亡。(圖/達志/美聯社)另外,知名脫口秀主持人艾倫(Ellen Degeneres)也在社群上傳災情影片,她住家附近的溪流幾乎快要氾濫,滾滾泥流的畫面相當恐怖。除了這位脫口秀主持人,包括歐普拉、哈利王子居住的富人區蒙特斯托(Montecito)都已下達撤離命令。脫口秀主持人艾倫也在社群上傳災情影片。(圖/翻攝自推特)儘管目前雨勢間歇,但危機還沒有解決,因為另一場風暴將在11日來臨,可能會一路持續到18日,死傷人數恐怕還會增加。(圖/達志/美聯社)根據加州天然資源部長克勞福特(Wade Crowfoot)表示,這場風暴至少已造成17人死亡;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也證實這個數字,其中一名5歲男童被洪水沖走目前仍舊失蹤,儘管目前雨勢稍緩,但狀況還仍未解決,因為另一場風暴11日將來臨,可能會一路持續到18日,死傷人數恐會持續增加,美國總統拜登目前同意了加州州長請求,批准當地進入緊急狀態,聯邦政府會全力應對風暴的救災工作。脫口秀主持人艾倫也在社群上傳災情影片。(圖/翻攝自推特)

加州慘遭極端氣候重挫 才遇乾旱又遭暴雨侵襲
近日,美國加州受極端氣候衝擊降下連日暴雨造成河水氾濫,當地99號州道有十多輛車滅頂,需要靠直升機吊掛救出駕駛,甚至有些坐輪椅的民眾因淹水受困在回家路上,只能等待救難。有網友PO出自家淹水後,又遇上地震雙重打擊一片狼藉的畫面。當局針對低窪地區的住戶發布疏散令,防止重災釀成悲劇,經國家氣象局預估,下一波的「大氣河流」將至,恐帶來豪雨。

菲律賓洪水災情增至51死 19人仍失蹤!死亡數恐攀升
耶誕節週末菲律賓發生豪雨造成嚴重洪水和土石流災情,導致4500多間房屋損壞,摧毀超過7000公頃的農作物。經過了一週,當局2日表示,目前死亡人數上升至51人,救難人員仍在持續搜索下落不明的19位失蹤民眾,這場災難造成的死亡數預計可能還會持續攀升。

《明天過後》真實上演!「世紀冰風暴」災情總整理 紐約州長:人類與大自然的戰爭
2004年經典災難電影《明天過後》的場景真實上演了!「世紀冰風暴」幾乎在整個12月肆虐美國和加拿大,「範圍前所未有的」炸彈氣旋從美加邊境的5大湖一路席捲到美墨交界的格蘭河(Rio Grande),涵蓋3200公里,所到之處除了導致當地氣溫急遽下降外,更帶來強風、豪雨、洪水、暴雪等劇烈天氣災害,估計影響美加2.5億人。迄今為止,美國已確認至少近50人死亡,加拿大則有4人死於車輛打滑引發的交通事故。什麼是炸彈氣旋?爆發性氣旋(Explosive cyclogenesis)又稱炸彈氣旋(Bomb cyclone),是指一種溫帶氣旋急劇增強跨速發展的天氣現象,根據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的網站說明,炸彈氣旋發生於「冷氣團與暖氣團碰撞」的時候,而寒冷的北極氣團與溫暖的海水碰撞時,常常導致這類型的碰撞。氣壓降低後,空氣會湧進去填補這兩個氣團之間的空隙,造成強風並使風暴增強。發生時機為風暴的氣壓在24小時內降低至少24毫巴(一種氣壓的測量單位)。在增強的過程當中會帶來不亞於熱帶氣旋的破壞力,所到之處除了導致當地氣溫急劇下降外,更帶來強風、豪雨、洪水、暴雪等劇烈天氣災害。2004年經典災難電影《明天過後》的場景真實上演了!(圖/達志/美聯社)這次「不是」極地渦旋極地渦旋或極地漩渦(Polar Vortex),是一種發生於極地的,介於對流層與平流層的中、上部的,持續性且大規模的氣旋。極地渦旋盤桓在北極地區的冷空氣渦旋,充滿了持續旋轉的旋渦,能在冬季增強並向南延伸。它代表寒冷的極地空氣與較溫暖的亞熱帶氣候之間的分界。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 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 )主任馬克.塞雷澤(Mark Serreze)則描述,極地渦旋的邊緣為不斷變動的「極鋒噴射氣流」(polar front jet stream)。美國俄亥俄州伊利縣(Erie County)的收費公路23日發生至少46車連環撞的大型事故。(圖/達志/美聯社)災情美國各地氣溫已普遍跌至攝氏負45度。全美有逾2億人,相當6成的人口收到當局天氣警告或提醒。直到當地時間26日仍有超過5千萬人受到風寒天氣警報的影響。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更表示,蒙大拿州(Montana)最低達攝氏負45.6度。26日全美有約9.8萬戶家庭和企業停電,據紐約伊利郡的官員聲稱,有變電站甚至被埋在18英尺(5.48公尺)厚的積雪下。截至25日下午,有超過3300個美國國內和國際航班被取消。超過1.1萬航班因此延誤。美國有近50人死亡,其中美國俄亥俄州伊利縣(Erie County)的收費公路23日傳出至少46車連環撞的大型事故,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傷。加拿大則有4人死於車輛打滑引發的交通事故。重災區紐約水牛城(Buffalo)則有人被積雪困在車內2天遭活活凍死,連原本要去救援的鏟雪車都凍到拋錨。南部較溫暖的德州、阿拉巴馬州、佛州這次也一夜冰封。德州甚至出現機械式洗車機洗車到一半,水柱瞬間結成冰柱的誇張場景。德州甚至出現機械式洗車機洗車到一半,水柱瞬間結成冰柱的誇張場景。(圖/翻攝自YouTube)重災區紐約水牛城(Buffalo)則有人被積雪困在車內2天遭活活凍死,連原本要去救援的鏟雪車都凍到拋錨。(示意圖/達志/美聯社)官方發言紐約州州長霍楚(Kathy Hochul):「這毋庸置疑是場世紀暴風雪。這個世代的美國人一生只會遭遇一次的冰風暴,這是一場人類與大自然的戰爭。」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聯邦政府的全部力量將支持紐約州的災後重建,我與第一夫人正在為那些於暴風中失去親人的民眾禱告。」紐約伊利郡長波隆卡茲(Mark Poloncarz)則警告可能會有更多死者,「有些人是在汽車內被發現,有些在街道的雪堆中被發現。我們知道有人被困在汽車中超過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