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園驚見「蛇頭怪蟲」趴地蠕動 內行人曝「比熊貓還稀有」:是真國寶
大陸湖南省一名男子近日在公園草地上發現一隻外型奇特的怪蟲,牠不僅擁有熊貓般的黑白花紋,頭部處還有看似眼睛的黑色斑點,長相有如電影中的外星人,讓他嘖嘖稱奇,趕緊拿出手機錄影。影片曝光後,有眼尖網友透露,畫面中的小蟲其實是「中華寬尾鳳蝶」,是大陸國家保護種,甚至比熊貓還稀有。綜合陸媒報導,該名男子28日在湖南省一處公園拍下影片,只見一隻全身呈灰白色的毛毛蟲正在地上蠕動前行,而牠的前端有2處明顯黑色花紋,看上去就像熊貓幼崽,又有點像外星人或蛇,長相十分特別。影片掀起熱議,網友紛紛留言「這臉長得有點嚇人啊」、「這分明是玩具吧」、「多看一眼晚上都要做噩夢。」另外,也有內行網友透露,畫面中的毛毛蟲是「中華寬尾鳳蝶」(Agehana elwesi)的末齡幼蟲,這種鳳蝶的幼蟲從小就善於隱藏自己,低齡時外觀像是鳥糞,末齡時則會模擬成蛇,用以嚇退天敵,所以頭部才會有兩個「大眼睛」,且目前數量比貓熊還要稀少,是真正的國寶。據了解,中華寬尾鳳蝶又稱寬尾鳳蝶、中國寬尾鳳蝶、大陸寬尾鳳蝶等,為中國大陸特有的鳳蝶科寬尾鳳蝶屬之大型鳳蝶。2000年,中國國家林業局依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制定國家保護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中,便將中華寬尾鳳蝶名列為國家保護種。

婦女將吃剩玉米芯丟給大熊貓吃 被禁終身不得進入熊貓基地!
中國成都一名婦女日前參觀大貓熊繁育研究基地,竟將吃剩的玉米芯丟進大熊貓室外活動室內,導致大熊貓直接將玉米芯拿來吃。現場遊客也紛紛撻伐這位婦女,對此熊貓基地4日表示,這名女性將被終身禁止進入成都熊貓基地。綜合陸媒報導,有「熊貓谷」之稱的成都大貓熊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3日早上10點5分時。一名65歲羅姓女子竟將吃完的玉米芯,直接扔擲進大熊貓室外活動場內,導致大熊貓將玉米芯拿起來啃食。對此,成都大貓熊繁育研究基地在4日發布聲明表示「鑒於羅女的不文明參觀和對大熊貓可能造成危害的行為,禁止其終生再次進入成都大貓熊繁育研究基地(熊貓谷)參觀」。而熊貓基地也表示,經過飼養員第一時間的檢查,目前大熊貓身體狀況正常並無異樣,而相關人員仍會持續關注基地內大熊貓的身體情況,以確保牠們的健康及安全。熊貓基地也呼籲「希望各位遊客朋友們做一個文明參觀者,請勿投食、拋擲物品,共同守護國寶大熊貓」。消息一出也引起網友紛紛留言撻伐「不喜歡請繞行,丟垃圾進去太沒素質了」、「對這種人就該這樣,終生禁止入園」、「情節惡劣,應該嚴懲!」、「我覺得她必須好好學習動物保護法!」、「有些人的壞是在骨子裡的」。

大陸小組召集人仍是柯文哲 秦慧珠:北市府擺爛又一樁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秦慧珠今(19)日質疑,台北市長蔣萬安上任至今已近4個月,但是北市府的大陸小組召集人仍是前市長柯文哲、副召集人仍是前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且相關資料顯示小組委員的任期已於今年3月24日屆滿,而新的大陸小組完全未組成,因此台北市大陸小組目前處於「不存在」的狀態。讓人覺得北市府擺爛又一樁。秦慧珠指出,蔣萬安有多次對外稱「雙城論壇相關連繫工作由副市長林奕華負責,而市府大陸小組則進行幕僚單位」,但在調閱資料後才發現,現在的北市府大陸小組召集人仍然是柯文哲、副召集人仍是蔡炳坤,且小組委員任期已於今年3月24日屆滿,但新的大陸小組竟然完全未組成。秦慧珠表示,市府大陸小組設置要點未廢除,不過蔣萬安所領導的市府卻廢除了整個組織,這樣的市府不只螺絲鬆了,更是麻痺了。因此除了蔣市長應負責外,督導秘書處的副市長林奕華以及秘書長兼祕書處長李泰興更是難辭其咎,竟然怠忽職守到如此離譜的地步。秦慧珠表示,針對中國大陸贈送貓熊以及貓熊圓仔的生育繁殖問題都需要大陸小組來協助進行兩岸政策討論,結果小組卻不存在,且府內高層還都渾然不知,讓人覺得市府擺爛又一樁。北市府發言人殷瑋表示,大陸小組的召集人是蔣萬安市長,副召集人是林奕華副市長,府內委員及預計獲續聘的府外委員,都已經完成相關作業,執行秘書人選和幕僚單位都具有延續性,而其他人事目前也正在聘任當中,很快會對外公布。

網路紅什麼/喊痛也沒用 重慶遭捅男子趴地淡定刷手機等救援
近期在中國抖音上,討論最多的除了遠在美國的熊貓丫丫終於要回到中國了。先前由於丫丫的夥伴樂樂在美國逝世,這讓不少中國網友開始關心丫丫的情況,更每天緊盯著丫丫返國的日子。除此之外,一名重慶男子在街頭遭人刺傷,但該名男子不管爆噴的鮮血,就淡定的趴在地上刷手機,等待救援人員的到來,完美詮釋「喊痛也沒用」這句話。熊貓丫丫回國之旅中國於2003年時將貓熊「丫丫」,和「樂樂」租借美國孟菲斯動物園(Memphis Zoo),沒想到就在即將屆滿租期的時候,在2023年2月時傳出樂樂不幸身亡的消息,而丫丫悲慘的模樣也成為許多網友討論的焦點。由於在中國當地,真的有不少網友將熊貓當作自己家的國寶看待,就在丫丫的低品質的生活情況曝光後,就開始有不少中國網友盯著丫丫的情形,甚至有不少當地的中國人會特別繞去動物園看看丫丫的情況,就生怕丫丫再回到中國前又發生意外。而在中國政府的協調之下,中國與孟菲斯動物園的合作已經於4月7日正式終止,目前丫丫已經被中國的專家接手照顧。而中國外交部也在11日對外表示,已經做好將丫丫接回中國的各種準備。等到相關流程完成之後,就會用最快的速度將丫丫接回中國。(點此觀看原始影片)(圖/翻攝自抖音)喊痛也沒用「趴著玩手機」中國四川重慶日前發生一起街頭喋血事件,一名男子不知為何與人發生衝突,被人當街在背部狠狠捅了一刀,該名男子也因此鮮血直流,隨即就通知救護人員。而讓中國網友嘖嘖稱奇的是,該名男子在等待救援的期間異常的淡定,不僅沒有因為傷痛而大聲哀號,反而是全程一語不發,趴在地上慢慢地刷著手機。就連救護人員抵達現場後,男子也是一邊趴著刷手機,一邊讓救護人員幫自己止血。男子如此冷靜的表現,也讓中國網友笑稱「他是不是擔心自己會就這樣過去,所以趕快刪除自己的搜尋紀錄」。(點此觀看原始影片)萬物皆可變裝要說在中國抖音上最長壽的主題,莫過於就是搭配各種音樂的「變裝影片」,就好像只要隨便一種音樂到了這些小姐姐手上,都可以變成自己拍攝變裝跳舞的背景音樂。近期,一名精研傳統紙翻花的網友,他在玩紙翻花的口訣就意外的爆紅。紙翻花的口訣意外爆紅網路。(圖/翻攝自抖音)這位名叫郭遠峰的網友,長期精研紙翻花,他甚至還自己研發了一個「郭氏七十二變」的口訣,他在影片中一邊念著口訣,一邊把手中的紙翻花玩出各種樣貌,讓不少網友看傻了眼。郭遠峰的唸口訣時的魔性腔調,也在這時候吸引到不少網友。(點此觀看原始影片)這段爆紅的口訣變成許多漂亮小姐姐的變裝背景音樂。(圖/翻攝自抖音)之後就有擅長混音的網友,將郭遠峰唸口訣時的影片混音成更加洗腦的電音,接著就有一些漂亮的網紅們就拿著這段電音開始跳著各種擦邊舞蹈。也可能是郭遠峰在口訣中的「摸上邊」、「摸下邊」等台詞實在讓人太過遐想,在一波一波小姐姐的加持下,「郭氏七十二變」的口訣,就成為現在最紅的變裝影片背景音樂,甚至還火紅到一些警察單位以此來拍攝變裝影片。(點此觀看網友挑戰影片)就連中國公安都加入這波挑戰熱潮。(圖/翻攝自抖音)

世界上最神秘的鳥出現了! 數量僅1000隻「比大熊貓還稀少」
比大貓熊還稀少的鳥類現身了!大陸廣東省惠州市自然生態保護促進會,工作人員日前在檢查觀測野生動物的紅外線相機影像,竟然發現了號稱「世界上最神秘的鳥」,全球數量僅有1000隻且比大熊貓還稀少的海南鳽身影。綜合陸媒報導,惠州市惠東縣自然生態保護促進會副會長李成透露,團隊成員從紅外線相機錄下具有大眼、尖嘴等外型特徵的鳥類影像,被專家證實正是海南鳽,「這種鳥最早在海南發現,在我們整個惠州乃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都是首次發現。」惠州市惠東縣自然生態保護促進會副會長李成透露,海南鳽最早在海南省被發現,至於惠州市則是首次有現蹤的紀錄。(圖/翻攝自微博/N視頻)惠州市林科所原所長兼林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周紀剛表示,因為海南鳽一般都是晝伏夜出,首次被發現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之後感覺又像消失了一樣,到九十年代又被發現,如果不是有現代化紅外線相機拍攝的話,可能也很難見到牠的真面目。」如今對於海南鳽時隔多年再次現蹤,他也認為,此現象說明稀有動物的生存環境正在逐步改善。報導指出,海南鳽是中國大陸特產的鳥類,目前在野外的數量比大熊貓還稀少,預估僅有1000隻左右,因此被列為世界上30種最瀕危的鳥類之一,外加牠獨特的習性,也使得獲封「世界上最神祕的鳥」稱號。

大陸「貓熊外交官」擬赴台!陳吉仲:北市若申請再開會研議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貓熊團團不久前逝世,目前動物園內貓熊均為雌性,未來恐無新生貓熊,傳上海希望以熊貓外交來展現善意。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動物進出口都有相關程序,若林務局專案小組認定沒問題就能讓貓熊到台灣。對於上海對台的「貓熊外交」,台北市長蔣萬安昨日指出,無論是城市間交流或動物園多1隻貓熊,都必須請動物園、兩岸事務小組作全面了解、研議及溝通。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10)日繼續併案審查「農業部組織法草案」及所屬三級機關(構)組織法草案。陳吉仲受訪強調,任何動物進出口都有相關程序,林務局的專案小組會開會討論,假如專案小組認定大貓熊的進口都沒問題,那大貓熊就可以到台灣,但還是要看北市府是否有申請。

《做工的人》電影版預告曝光 最帥YouTuber驚喜現身
《做工的人 電影版》集結原班人馬李銘順、游安順、薛仕凌、柯叔元、苗可麗、曾珮瑜、方宥心、曾敬驊回歸,24日電影公布正式預告,除了原本班底外也加入全新卡司,包括金鐘視后天心、男神炎亞綸、台語嘻哈團體「草屯囝仔」的樞育、阿倉以及草爺、「最帥YouTuber」RJ廉傑克曼、「超認真少年」阿仔師、「萬秀洗衣店」萬吉阿公驚喜客串,掀起網友熱烈討論。金鐘視后天心在《做工的人 電影版》飾演提供「免費法律諮詢」的慈善律師方淼。(圖/大慕影藝、華映娛樂提供)天心、炎亞綸在電影中戲分吸睛,一個是提供「免費法律諮詢」的慈善律師方淼,另一個則是實境闖關節目「幸運到我家」主持人運來哥哥,看似跟做工的人扯不上關係,卻是影響《做工》宇宙的關鍵角色,不僅奠定日後噗嚨共三人組深厚的友誼,並且深深影響阿祈、小傑父子的情感。導演鄭芬芬表示:「這次邀天心、炎亞綸來演出的設定,是希望展現出正經外表下的草根人物,既有喜感又有社會性,也相信他們的親和力會讓觀眾非常熟悉。」炎亞綸在《做工的人 電影版》飾演實境闖關節目「幸運到我家」主持人運來哥哥。(圖/大慕影藝、華映娛樂提供)《做工的人 電影版》是原製作班底打造影集版的前傳,故事拉回11年前的時空背景,這群噗嚨共們各自在不同工地揮汗上工,因為種種原因而相識, 「你知道貓熊一輩子都拍不出彩色照片嗎?」一句經典冷笑話在預告一半道出《做工的人》到此次《做工的人 電影版》的精神:「認命不認輸」、「即使再苦都要陪你笑」,畫面出現一連串天橋飛奔、飛車追逐等場面,令人好奇這次「噗攏共三人組」阿祈、昌哥、阿全怎麼化險為夷度過難關,成為鞏固日後10多年來「如同家人般友誼」的重要起點,而另一方面阿祈與年幼小傑如何修復面臨崩解的父子關係,也是日後少年小傑偷偷支持老爸發財夢的重要關鍵。《做工的人 電影版》將於3月31日上映。RJ廉傑克曼在《做工的人 電影版》驚喜現身。(圖/大慕影藝、華映娛樂提供)

租借美國20年健康出狀況 貓熊「丫丫」模樣惹人憐
2003年中國將一對貓熊「丫丫」,和「樂樂」租借美國孟菲斯動物園(Memphis Zoo),沒想到今年2月初樂樂驚傳死亡,日前丫丫也被爆健康狀況出問題。據陸媒報導美國一名志願者透露,丫丫疑有營養不良、拉肚子等狀況,此外牠還出現大面積皮膚病,甚至有「刻板行為」不時做某動作,丫丫現況畫面曝光引來網友不捨,紛紛呼籲政府「以後不要租借了」,而中國動物園協會工作人員表示「若手續辦理順利,丫丫可提前回國」

外交大使「熊貓丫丫」傳在美受虐!陸網友「驚見瓜子臉」不捨喊:快接回家
大陸於2003年將一對貓熊「丫丫」和「樂樂」,租借給美國孟菲斯動物園(Memphis Zoo)長達20年,怎料樂樂今年2月初驚傳死亡消息,讓不少人為之惋惜。然而,有網友爆料,丫丫的健康狀態每況愈下,疑似遭到園方虐待,引起大陸網友紛紛請命,希望政府能早日接牠返鄉。根據陸媒報導,有在美志願者透露,「丫丫」目前除了大面積皮膚病、疑似營養不良、拉肚子外,甚至出現「刻板行為」,而「刻板行為」通常意味著圈養的環境不佳,導致動物產生壓力、孤單等不適,進而重複做出某個動作。今年2月初,樂樂死亡消息傳出後,再度掀起大陸網友擔憂丫丫的狀況,紛紛呼籲政府儘早接回丫丫,「以後能不能不要給他們租借了」、「丫丫樂樂真的過了地獄生活20年,好心痛」、「小傢伙太可憐了,怎麼能這麼對待我們的國寶」、「一個離家的孩子,出遠門被虐待的瘦骨嶙峋」、「快一點吧,不想丫丫客死異鄉。」對此,大陸動物園協會工作人員表示,若是依照先前計畫,相關專家已出發前往孟菲斯動物園,「如果手續辦理順利,丫丫將提前回國。」

大貓熊香香自日返陸 成長史一次看
澎湃新聞報導,在日本出生的大貓熊香香,將於隔離一個月後,與中國故鄉觀眾見面。回顧2017年12月19日,香香首次對外開放參觀,這是上野動物園時隔29年再次展出貓熊寶寶。參觀採取抽籤制,首個周末的入場券抽選倍率達到144倍。在大阪讀大學的悠史因好友中簽兩張票,被拉去上野動物園看大貓熊。「她趴著剛睡醒,懶洋洋的,可愛到令人窒息。」悠史說,他不會忘記第一次見香香的樣子。由於過敏問題,悠史從小對動物無感,哪怕看到貓狗都敬而遠之,自小學時代之後再也沒有主動去過動物園。「以前在電視上看過大貓熊,但是近距離看香香的感受完全不同,比嬰兒更加天真爛漫,衝破了我的認知,對動物有了新的體悟。」澎湃新聞報導,關西大學理論經濟學名譽教授宮本勝浩估算,香香一年可創造約267億日元的經濟效益,而雙胞胎曉曉、蕾蕾則可達到308億日元。日本民間研究機構Nissei基礎研究所研究員佐間誠指出,大貓熊創造的經濟效益包括「直接效益」、「第一次波及效益」和「第二次波及效益」,涉及旅遊、餐飲、交通、周邊商品及其原材料產業,還將影響相關企業從業人員的收入。近幾年,日本經濟受疫情打擊持續衰退,日元貶值、物價上漲,社會負面新聞層出不窮。佐間誠說,人們在這樣的背景下願意走進動物園去享受自然的樂趣,香香、曉曉、蕾蕾是日本民眾這幾年看著出生和長大的貓熊,創造出了驚人的經濟效應。大家有時調侃說「商品包裝上一旦印上香香的圖案,市場行銷理論統統失效,必定暢銷」。幼崽香香打動了萬千日本民眾的心,而對於貓熊飼育員而言,懷著另一種心情。福田豐介紹,大貓熊的繁殖工作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比如要關注幼崽出生後,媽媽會不會立刻抱起來餵奶,因為初乳中有免疫物質,至關重要。大貓熊剛出生時只有150克,僅憑日方動物園的經驗很難養大,必須要時時諮詢中國專家的建議。2010年,福田豐初次到上野動物園工作,作為飼養展示課課長參與了大貓熊力力和真真的繁育工作,之後短暫調職至其他動物園,2017年回到上野動物園擔任園長,見證香香、曉曉和蕾蕾相繼誕生。相比遠距離的貓熊粉,福田豐和他的同事們對貓熊又愛又憂。「香香出生時,雖然聽見了啼哭,但在監控畫面中無法第一時間看到,現場充滿了緊張感。」香香出生時的繁育負責人渡部浩文對日媒說,他和多位飼育員連續3個月三班倒,24小時不間斷地觀察香香的一舉一動,包括大貓熊母親真真抱香香的姿勢、母乳餵養的情況等,「那三個月壓力非常大」。大貓熊幼崽出生時的體型約為成年的1/1000,可能會被不小心壓到。1985年,上野動物園的大貓熊歡歡和飛飛產子後,幼崽僅存活43小時就死亡,園方稱是被母親歡歡壓在身下導致胸部挫傷死亡。因此香香出生時,園方格外謹慎。在香香之後,大貓熊真真於2021年6月在上野動物園又產下雙胞胎曉曉與蕾蕾。真真第一時間照料第一胎,第二胎則由飼養員抱入保育箱中檢查和照顧。福田豐說,當時緊急與中方專家討論如何操作,讓貓熊媽媽同時照顧兩隻幼崽。由於母乳不足,飼育員會用奶瓶餵養一些人工乳。要根據貓熊幼崽的體重增加情況、健康狀況來調整餵養的量和時機。「不過真真確實是一個非常棒的母親,把兩隻幼崽都照顧的很好。」身著動物園的棕色制服,頭髮白了一小半,福田豐儼然一副學者模樣,寒暄時話不多,說話時目光朝向略低於鏡頭的方向。不過當問及園內幾隻大貓熊的情況時,他的神情立刻活躍起來。「在園方來看每只貓熊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福田豐說,比如香香的爸爸力力,身材非常魁梧,性格沉穩而又不失溫柔。媽媽真真的個頭也有點大,我行我素,對外界比較敏銳,遇到任何事都不退縮,是個膽大的母親。香香在動物園誕生和長大,作為大貓熊的各種體驗或許還不充分,但是通過牠對食物的嗜好,可以看出細膩的一面,比如對竹子的品種和部位都有自己的偏好。大貓熊「吃素」,看似好養活,但從飼養員的角度來看,餵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新鮮的竹子是上野動物園最基本的常備食材,不過竹子也要根據季節不同選取不同種類,而且各個貓熊的喜好不一,須準備與之口味相匹配的竹子。除竹子之外,上野動物園還會給大貓熊準備一些蘋果、胡蘿蔔和特製的丸子等。「蘋果的口味偏甜,貓熊們似乎很喜歡,但是為了避免它們偏好某一種特製食物和口味而變得挑食,會儘量讓貓熊吃竹子和竹筍。」福田豐說道。上野動物園的工作人員介紹,雖然香香對吃「講究」,但是很少生病,照顧起來沒有遇到太多麻煩。相比之下,神戶王子動物園的大貓熊「旦旦」年老體弱,飼育工作難度更高。澎湃新聞報導,今年已經27歲的旦旦,按人類的年齡相當於80歲左右,2021年3月被診斷出患有心臟疾病,仍在治療中,歸國日期推遲至2023年12月底。神戶王子動物園園長加古裕二郎去年7月受訪時表示,旦旦是一隻高齡貓熊,我們在體檢和治療時都儘量不給它身心造成壓力。「旦旦有自己的情緒和好惡,我們會觀察並選取它狀態比較好的時候進行體檢,也逐漸縮短了它的展示時間。」2022年春季起,神戶王子動物園考慮到「旦旦」的身體狀況,停止了公開展示。加古裕二郎在採訪過程中反復提到,不希望給貓熊增加精神壓力。他還介紹,在炎熱天氣下,為了防止室外環境過於乾燥,安裝了乾霧、水蒸氣噴霧等設施。園方與中方專家一直保持密切溝通。旦旦閉關休養後,許多粉絲非常擔憂,在社交平臺上詢問旦旦的病情。日本獸醫師里惠作為科普博客「貓熊的天天」的博主,會寫一些小篇幅的科普文,為大家答疑解惑,有像「大貓熊的肌膚是什麼顏色」、「糞便是怎樣的」這種淺顯的問題,也有「大貓熊為什麼容易患心臟病」「大貓熊是其他野生動物的保護傘嗎」這種偏科學研究領域的提問,里惠在查閱資料的基礎上,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話語做出解釋。澎湃新聞報導,作為一名貓熊粉絲,里惠說,「過去,我們關注貓熊的可愛模樣,而現在的貓熊粉越來越專業,會討論貓熊飼養、繁殖和疾病預防的問題,甚至為此翻閱書籍和論文。」她作為一個半專業人士,正在推動普及更多貓熊的科學知識。「貓熊天真爛漫的像個孩子,但它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有太多值得探究,不能在我們的時代消失。」里惠說,與動物和大自然接觸,雖然它們不會說話,但是你可以慢慢觀察和感受到自然界正在發生有趣的事情。砂帆子說,未來她一定會去中國看香香,而且在學習中文,雖然很困難,但希望到時候見面至少能用一兩句中文和香香打招呼。同樣的是,悠史也有去中國看香香的計畫,但當下更操心香香的搬家旅途和交配。他從上野動物園網站更新的資訊中瞭解到,近期香香正值發情期,體重下降,健康狀況良好。「香香能否適應從日本到中國的長途旅行,隔離生活會不會對她造成壓力,環境變化會不會影響她自然交配……」悠史心中有很多疑問。大貓熊是季節性發情動物,在自然分布區每年僅在春季發情一次,圈養大貓熊也同樣如此。成都大貓熊繁育研究基地的資料顯示,圈養條件下雌性大貓熊5歲左右,雄性大貓熊6歲左右進入性成熟,雌性大貓熊每年發情一次,每次發情高峰期只有短暫的2~3天,一般每年3-5月發情。香香年滿5歲,已經進入性成熟。福田豐說,「雖然不舍,但希望香香能努力適應環境,找到好伴侶、留下後代。」他介紹,發情高峰期是一個令人緊張的時期。由於發情高峰期只有半天到1天,要找到準確的時機把雌雄貓熊放在一起同居,非常困難。一旦錯過時機就不可能完成交配,甚至在一起會打架。「希望你遇到像爸爸(力力)一樣帥氣的雄性伴侶,像媽媽(真真)一樣呵護自己的孩子。」悠史對香香寄予期待,並表示今後會一直關注大貓熊,作為終身愛好。他經常購買印有「SAVE the PANDA」標誌的貓熊周邊商品,其中的部分款項匯入東京動物協會發起的「大貓熊保護支持基金」,用於動物園環境改善和大貓熊保護活動。砂帆子也定期向日本大貓熊保護組織捐款,不希望後代只能看到貓熊化石。而從私心來說,她害怕有一天在日本看不到貓熊,「衷心希望中日兩國永久友好。」除香香之外,生活在日本和歌山縣白?町「冒險世界」的旅日雄性大貓熊永明和雙胞胎女兒櫻濱、桃濱將在2月22日返回中國,這意味著日本國內的大貓熊數量將從13隻減少到9隻。

日本長大貓熊香香返中國 上野動物園湧群眾送別
2月21號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的,貓熊「香香」返回中國,大批民眾特地到動物園送別,甚至有人難掩情緒感傷掉淚。2017年6月香香出生在上野動物園,當地有不少民眾看著牠長大,不管是牠吃竹子還是頑皮的樣子,都讓日本人留下深刻印象,香香的所有權根據協議屬於中國,加上現在牠快6歲已進入繁殖期,因此牠必須離開日本回到中國,也讓在地民眾感到相當不捨。

中國駐日大使孔鉉佑辭行日本朝野 4貓熊本周返中
中國駐日大使孔鉉佑即將離任,近日向日本朝野政黨主要負責人辭行,盼雙方始終把握和平共處、友好合作的正確方向,共同致力於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同時,日本4隻大貓熊將於本周返回中國,粉絲們抽籤爭睹東京上野動物園的人氣貓熊「香香」最後一眼,依依不捨。據中國駐日大使館消息,孔鉉佑近日分別向自民黨幹事長茂木敏充、公明黨黨魁山口那津男、立憲民主黨黨魁泉健太、前首相福田康夫等日本朝野政黨主要負責人及「老朋友們」辭行拜會。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吳江浩將接任駐日大使一職。孔鉉佑回顧其2019年5月到任以來中日關係發展歷程,表示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5周年,雙方應重溫條約精神,堅持「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的重要政治共識,共同致力於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他也強調,當前中日關係機遇和挑戰並存,期盼雙方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共同社報導,大貓熊香香21日即將啟程返回中國,19日是她最後一天與公眾見面,當日最多2600個參觀名額通過事先抽籤決定。2017年出生的香香雖是動物園第一隻自然繁殖的貓熊,但因其父母是中國出借的,故子女所有權屬於中國。她原定2020年底返回中國,因新冠疫情4次延期。日本和歌山縣娛樂設施「冒險世界」所飼養的大貓熊「永明」,為了保護與繁育的相關研究,22日也將和雙胞胎女兒「櫻濱」和「桃濱」一起返回故鄉。永明今年30歲,據冒險世界稱,這相當於人類約90歲。他在1994年來到和歌山,並誕下16個孩子。另外,日本外務省此前宣布中日兩國將在本周舉行安全對話,消息20日獲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證實,中國副外長孫衛東將於21日赴日,與日本外務省外務審議官山田重夫舉行第17次中日安全對話。

等不到回家的那一天! 大貓熊樂樂離世終年25歲
去年底,美國孟菲斯動物園宣布將把大貓熊丫丫及樂樂歸還中國,不料3日,孟菲斯動物園突發聲明稱樂樂在2日清晨於睡夢中離世,動物園首席執行官兼總裁馬特宣稱,樂樂離世前無任何痛苦跡象,對此大陸網友PO出多段動物園監控影片反駁馬特的說法,畫面中樂樂狀態明顯不佳,多次蜷縮成一團或者無力倒地,網友呼籲希望能盡快接回丫丫,並禁止再租借大貓熊給美國,中國駐美國使館發言人表示,將派員與美方共同調查樂樂死因。

養不起!芬蘭動物園負債 或將歸還2大貓熊給中國
2017年,中國與芬蘭簽署了關於大貓熊保護研究的合作文件,中國提供芬蘭一對大貓熊,分別為「金寶寶」以及「華豹」,2隻大貓熊被安置在艾赫泰里動物園實施為期15年的研究。近日,多國如美國 日本與英國等都相繼宣布歸還大貓熊給中國,艾赫泰里動物園也正在考慮將金寶寶和華豹提前送回中國,園方宣稱因飼養成本過高,加上疫情肆虐造成嚴重債務問題。據了解,當局曾在2021年時提供園方20萬歐元的一次性支持,園方表示會在2月28日前,決定是否將這對大貓熊歸還中國。

芬蘭私營動物園因疫情債臺高築! 計畫歸還2隻貓熊給中國
財務困窘的芬蘭艾赫泰里動物園(Ahtari Zoo)27日表示,由於無法負擔照顧2隻貓熊的成本,園方計畫將牠們歸還給中國,最終決定將在28日生效。據《路透社》的報導,這2隻貓熊名叫金寶寶(Lumi)與華豹(Pyry),牠們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7年訪問芬蘭並簽署動物保護聯合協議後9個月,才在2018年1月被送到了這間位於芬蘭中西部艾赫泰里市的私營動物園。園方最初本來希望藉由這2隻貓熊吸引遊客,但如今它卻因新冠疫情造成的旅遊限制而債台高築。對此,芬蘭政府曾在2021年提供20萬歐元(約新台幣658萬元)的一次性補助,但最終拒絕了園方的500萬歐元(約新台幣1億6500萬元)補助金申請,原因是一些芬蘭國會議員認為,這筆款項的金額遠超該國每年用於保護瀕危物種的支出。芬蘭外交部表示已成立一個工作小組來尋求解決方案,但不確定能否有辦法。芬蘭外交部發言人表示:「若這2隻貓熊需要遭到返還,我們相信北京會理解,這是一家私人公司面臨財務困難的情況下做出的商業決定。我們不認為這會對芬中關係產生更深層的影響。」報導稱,中國現代的貓熊外交最早可以追溯到冷戰時期的1972年,當時北京在中蘇交惡,以及華府聯中制蘇戰略的大背景下,將2隻大貓熊送給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