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WANT
search
  • 最新
  • 社會
    • 社會首頁
    • 時事
    • 直擊
    • 調查
  • 娛樂
    • 娛樂首頁
    • 即時
    • 大條
    • 專題
    • 人物
  • 財經
    • 財經首頁
    • 熱線
    • 人物
    • 專欄
  • 政治
    • 政治首頁
    • 焦點
    • 人物
    • 評論
  • 漂亮
    • 漂亮首頁
    • 美容
    • 時尚
    • 精品
  • 生活
    • 生活首頁
    • 綜合
    • 汽車
    • 美旅
    • 3C
    • 健康
    • 寵物
    • 運勢
    • 運動
  • 國際
    • 國際首頁
    • 最新
    • 大陸
  • 影音
CTWANT App icon

安裝我們的 CTWANT APP 體驗更好的服務,接收更快的即時資訊。

iPhone

ios icon 立即安裝

Android

android icon 立即安裝
⊗ 清除
  • 全部
  • 社會
  • 娛樂
  • 財經
  • 政治
  • 漂亮
  • 生活
  • 國際

alt

鬼樓洗白1/都市傳說、廢墟探險聖地 「這棟」海邊鬼屋正拉皮變景點

假日遊客絡繹不絕的北海岸,沿線山海美景的台2線主要幹道上,近日出現一處「奇景」,白沙灣附近有大一棟建築被包上鷹架。CTWANT記者調查,原來這棟建築就是北海岸知名鬼屋「海灣新城」,荒廢30多年後由新北市政府出手「拉皮」,預計8月底變臉「白帥帥」,成為新景點。CTWANT記者驅車前往一探究竟,隔著鷹架及紗網,仍清楚可見整片建築群多數玻璃破損、內部荒廢,僅1樓明顯看得出有人使用,疑似有住家、民宿、店家,因外牆施工而暫停營業,其中一間有工人忙進忙出趕著裝潢,據了解,屋主為新買家,打算等拉皮完工後趁暑假旺季開冰店。新北市大力推廣觀光品牌「青春山海線」,但「海灣新城」就位處北海岸重要節點,因此市府希望透過拉皮,扭轉一般民眾對於該社區負面印象。圖為每年一度的石門風箏節。(圖/報系資料庫)「海灣新城」坐落在台2線近白沙灣,屋齡約45年,共5棟6~7樓的電梯公寓,其中1棟為百坪單層單戶大坪數外,其餘4棟為18坪的套房,共計約221戶。因面對白沙灣海景,當年以高級休閒度假社區推案,吸引不少名人在此置產,包括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津津實業及新學友書局家族,以及老國代、老立委等。消息人士透露,「明確來說,尹衍樑只有1/2戶的所有權,因為當初是朋友邀約合夥買1間。」 依居民敘述,建築呈現荒廢狀態已超過30年,目前住戶不到10戶,其中3、4個是外國人,都不是40年前的第一批居民,願意生活在此,多半是被這裡的無敵海景給吸引。「我很喜歡海邊的房子,這裡過個馬路就是海灘,30歲時住在這2年,為此我每天開車1個小時到台北上班。」「海灣新城」管委會張主委說,「當初買進時屋齡才10多年,社區就因管理維護不善走向沒落,即便如此仍有海景愛好者持續接手進住。」「海灣新城」除了廢墟實景,還曾發生焚屍案,再加上過去1樓曾開設神壇,讓這邊的都市傳說傳得越發起勁,成為年輕人探險聖地。(圖/截取自google map、報系資料庫)目前在「海灣新城」經營「放輕鬆咖啡」的陳飛雲,約莫屋齡20多年時買進,當時屋況更糟,但他實現住在海邊的夢想更勝於建築的衰敗。「興建時建商偷工減料、二次施工,再加上長期海風侵蝕,建築每況愈下,位於建築後方的樓層走道甚至崩塌、整片掉落,2樓以上幾乎沒辦法住人。」此外,這裡還曾發生焚屍案,1997年間,一場火警發現1具男屍,事後查證為劉邦友血案關係人慘遭殺害後被棄置焚毀。此後,有人在1樓開設神壇、擺放神像,被說是鎮壓孤魂野鬼。淪為廢墟後的「海灣新城」,傳聞有人在夜間裝神弄鬼嚇人,都市傳說傳得越發起勁,在外界繪聲繪影下,漸成年輕人探險勝地,甚至和三芝飛碟屋、鄉野俱樂部並列北海岸三大鬼屋。「這裡什麼都有,就是沒有鬼!」陳飛雲曾卯起勁來與網友槓上,常有年輕朋友半夜來探險,也有人闖空門,甚至把整片鐵門都偷走,「這裡偏遠、人少,多處走道崩塌,萬一發生意外可能沒有人發現,奉勸大家不要拿生命開玩笑。」目前在「海灣新城」經營咖啡廳的陳飛雲,相當喜歡海,年輕時曾一個禮拜台北開車到墾丁3次,所以20年前買進「海灣新城」,他說,「這裡什麼都有,就是沒有鬼!」(圖/張文玠攝)「海灣新城」位處北海岸重要節點,成了景觀毒瘤,易孳生公安問題,居民又流失無力改善,引來新北市府關注。新北都更處更新發展科長易德明告訴CTWANT記者,「已透過技師目視初步判定結構仍能正常居住,因此社區主動提出環境改善計畫、給予外牆修繕補助,經討論採用純白色外觀,夜間有燈光照明,推動周邊綠美化,期盼將其塑造為景點。」「完工後,期望能促使所有權人回流,進一步申請結構補強、重建崩塌的走道、修繕私領域。」易德明說,吸引所有權人回流後,「荒廢」問題才能有效解決。

publish-icon 06月26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鬼樓洗白2/昔日富豪瘋搶海景套房 45年後淪廢墟房價僅「個位數」

北海岸石門著名鬼樓「海灣新城」,曾是轟動一時的海景社區熱銷案,45年前每坪喊價3萬元,不輸給北市精華地段,後因施工品質不佳、海風侵蝕加上欠管理修繕,住戶大量流失,淪為廢墟30多年,直到新北市府出手「拉皮」,這2年交易突然動起來,「拉皮後,店面每坪有機會站上1字頭!」房仲業者說。CTWANT記者找到45年前,「海灣新城」的銷售廣告,這座當時火紅熱銷的「海灣別墅大廈」,第一期120戶已售罄,第二期80戶預售隆重推出,上面還寫著「有最豪華觀光旅館裝潢」「自設海水浴場、海濱樂園、釣魚場、超級市場」,參觀有專車接送等。「40年前這裡每坪單價3萬,當年西門町套房單坪也不過4萬。」「海灣新城」管委會張主委表示,以當時的物價來看,每坪3萬元不算便宜,能買入手的都是經濟能力很不錯,預售就銷售一空,建好後也很多人居住,非常熱鬧。「海灣新城」因為住戶流失,也無經費聘請管理員,因此社區曾在入口處擺放假人充當管理員,不過反成為奇景。(圖/報系資料庫)張主委是「海灣新城」的第二手買家,30年前他以總價158萬元、每坪約8萬元買下1樓戶,當時就已經出現管理維護不佳的問題,住的人只剩20~30戶,居民已慢慢散掉了,不過愛海成癡的他,仍陸陸續續買進了7戶。 「30多年前,有人介紹我去買,每坪約8萬,總價約100萬出頭,雖有無敵海景吸引,但管理太差,而且我太太還為此生氣,要我一個人搬去住。」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告訴CTWANT記者,當時他看上最左側的4樓或5樓,台北中古屋均價25萬元,新北約10~12萬元,但最後沒買。由於該社區長年欠缺有效管理,加上長期受海風侵蝕,屋況不盡理想,且生活機能差強人意,過去10年鮮少有交易,居民感嘆,「台灣房價到處都漲,就這裡不漲,當初買的幾乎都被套牢。」不過近年因拉皮議題,社區交易明顯動了起來,居民透露,新北市府拉皮消息出來後,的確有比較多人來詢問,不過因為2樓以上走道尚未修繕,所以還是1、2樓為主,但現在1樓想買也已經買不到了。「海灣新城」管委會張主委表示,已請多名技師來看過,室內主結構安全無虞,只是出入必經的走道因建商二次施工不良多處塌陷,需要做結構補強把走道再建回來,所有權人才能正常使用。(圖/張文玠攝、新北市府提供)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此區2020年至2021年共出現4筆交易,且都在1樓,每坪單價也從過去10年的3~6萬元,拉抬到7~9萬元。另外,也一度傳聞目有20位潛在買家上門詢問。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海灣新城」雖獲新北市府補助進行拉皮,但拉皮翻新效果集中在外觀,內部年久失修仍需進一步改善,且社區電梯早已無法運作,「若以石門一帶無電梯公寓現今行情多半低於每坪10萬元,推估拉皮後單價仍會在10萬元以內徘徊;1樓戶因進出較便利,有機會開設觀光型店面,單價可能有機會站上1字頭。」而究竟這棟荒廢多年的老建物有沒有安全疑慮?為什麼屋齡才10年社區就開始走下坡?張主委解釋,「當初建商設計時有6、7個公共樓梯,因為房子賣得太好,所以只做2個公共樓梯,其他改住家,然後把每一戶的陽台再用搭接的方式改成走道。」「海灣新城」預計8月底能拉皮完成,管委會希望嶄新外觀、美麗海景能讓所有權人願意回流,目前已有1樓店面正在裝潢等著完工落架後開張營業。(圖/翻攝自我愛陳香菊臉書)據了解,「海灣新城」面對台2線的外觀,多只是磁磚剝落及玻璃窗破裂的問題;嚴重受損的是位在建築後方的走道,因為建商擅自變更設計二次施工,為了便宜行事,疑似就地取材參入了海砂,才使得走道如此脆弱,多處崩塌無法行走,更甭說進出家門。不過張主委強調,「住家及室內的主結構是沒有問題的!」CTWANT記者也向新北市都更處詢問,都更處處長張壽文表示,除了「海灣新城」1~5號因道路拓寬進行徵收,房屋被剖為一半、樓地板嚴重塌陷無法住人外,也不列在現今拉皮的範圍內,其餘戶別結構安全上沒有問題,希望環境改善後能作為北海岸觀光旅遊的中繼站。

publish-icon 06月26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甩低迷走勢 道瓊強彈超過800點標普、那指皆漲逾3%

美股道瓊工業指數24日大反彈,大漲超過800點,2.68%,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也漲逾3%,一甩上周低迷的走勢。據《CBNC》報導,道瓊工業指數上漲 823.32 點,2.68%。標普500指數上漲 3.06%。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 3.34%,費城半導體指數漲4.45%。這一周標普500指數漲了6.5%,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 7.5%,道瓊則是漲5.4%。由於近期股市波動加劇,投資人對於股市是否觸底,抱持懷疑的態度,而有一部分投資人還是抱持悲觀的想法,認為空頭市場還沒結束。Wolfe Research策略師森耶克(Chris Senyek)在研究報告中指出,過去美股3個交易日強力反彈,是因為熊市的嚴重賣超,「我們認為中期的空頭趨勢不變,之後股市會受到企業衰退風險影響而下跌」。在美國聯準會(Fed)關注消費者信心指數後,顯示通膨速度可能放緩,這也讓股市上漲。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在25日公布一項調查數據,6 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寫50年來新低,雖然表面上對市場是利空,但數據中寫到,消費者對未來1年的通膨預期率回落至5.3%。本月一項數據顯示,通膨預期回5.4%。分析師指出,市場喜憂參半,消費者正走出門消費,例如:旅行、美容、買家用必需品等。分析師說,通膨上升會讓食品和能源的價格上漲。

publish-icon 06月25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德國天然氣「拉警報」進入二級警戒 譴責俄羅斯「破壞」歐洲團結

俄烏戰爭持續緊張局勢之祭,德國表態要不計一切地反制俄國,但是德國的能源不能沒有俄國,長久以來,德國一直是俄國天然氣的最大買家,經管線源源不斷輸送的便宜天然氣,也造就了德國首屈一指的化學工業。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表示,俄羅斯把天然氣當作對付德國的「武器」,以報復西方在莫斯科揮軍入侵烏克蘭後向基輔提供支援,目的是要「破壞」歐洲團結。不過,隨著俄軍入侵烏克蘭,各國大幅減少進口俄國能源,德國對俄國天然氣的依賴從戰爭前的55%降到30%。未料在上週,德國、法國、義大利等歐洲3大國領袖訪問烏克蘭之際,俄羅斯突然以維修為由,大幅減少北溪天然氣1號管線(Nord Stream 1)的輸送量,還透過駐歐盟大使揚言完全斷供,警告意味濃厚。俄羅斯把天然氣當作對付德國的「武器」,對此,德國政府23日宣布天然氣供應狀況進入「警戒」等級,來到「二級警報階段」,且不排除更進一步調升風險並實施能源配給制,以應對俄羅斯供應下降。俄羅斯否認減少天然氣供應是有預謀的,根據國家供應商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指責西方制裁導致維修設備的返還延遲。綜合外媒報導,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對此發表聲明譴責,「我們不能自欺欺人,減少天然氣供應,是普丁對我們的經濟攻擊,德國人民將不得不減少消費」。不過據《路透社》指出,俄羅斯否認減少天然氣供應是有預謀的,根據國家供應商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MM)指責西方制裁導致維修設備的返還延遲。克里姆林宮23日也表態,表示俄羅斯仍然是可靠的能源供應商,並「嚴格履行其對歐洲的所有義務」。對此,哈貝克表示,俄羅斯把天然氣當作對付德國的「武器」,以報復西方在莫斯科揮軍入侵烏克蘭後向基輔提供支援,目的是要「破壞」歐洲團結。德國高度依賴俄羅斯能源進口,以滿足國內需求。跟許多其他歐洲國家一樣,德國也高度依賴俄羅斯能源進口,以滿足國內需求,而德國的天然氣緊急計劃分為3階段,第1階段為「預警階段」,政府和能源供應商組成危機小組,但國家並不會強行干預,天然氣供應商、貿易商和運營商仍可以採取市場手段保證供應,但運營商應保證在10月份之前將天然氣儲備達到80%,在11月份之前達到90%。第2階段為「警戒階段」,相關立法將進行修改,天然氣應優先用於儲備而不是發電。最後一階段維「緊急階段」,也就是國家直接干預,能源監管機構聯邦網絡局將進行優先級劃分,優先級較低的行業和設施將被「斷氣」,以保證關鍵工業領域和普通家庭的供氣。為了降低天然氣供應減少的風險,德國政府要求在12月初之前,將天然氣儲存設施的儲量提高到90%。除此之外,德國改向卡達、挪威和美國購買液化天然氣,由於德國沒有自己的接收站,目前須從從荷蘭等濱海鄰國進口,待2、3年內接收站興建完工,目前採用浮動式的接受站救急,最快今年底就能啟用。

publish-icon 06月24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疫情還在高原期 第三輪快篩實名制7月1日上路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表示,有鑑於COVID-19國內疫情處於高原期,民眾仍有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之需求,故宣布自今(2022)年7月1日起,實施第三輪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實名制販售,延續第二輪做法,每個販售據點每天配送份數117份,以及取消單雙號的購買限制,有需求民眾可以多加利用。指揮中心說明,為因應民眾需求,使其購買平價的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於今年4月28日推出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實名制,依循口罩實名制1.0於藥局及衛生所通路販售,凡是持有健保卡或居留證之民眾,均可至藥局及衛生所購買,每輪每位民眾僅能購買1次。之後於6月6日開始實施第2輪,由於家用抗原快篩試劑中央的庫存及國內貨源均相當充裕,自6月13日起,取消單雙號的限制,民眾可自行依需求選擇購買日期,提升購買之方便性。(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指出,為滿足民眾購買家用抗原快篩試劑的需求,指揮中心積極增加家用抗原快篩試劑供應,並滾動檢討調整實名制的執行策略,包括每個販售據點每天配送份數由78份增至117份、縮短每一輪執行期間由第一輪的39天(4月28日至6月5日)縮短至第二輪的25天(6月6日至6月30日),以及取消單雙號的購買限制。經統計第一輪共販售996萬5,689份(4,982萬8,445劑),每日平均販售25.5萬份(127.5萬劑);第二輪預計販售約170萬份(850萬劑),每日平均販售6.8萬份(34萬劑)。指揮中心提醒,現在實名制家用抗原快篩試劑貨源充足,隨到隨買,不用排隊。目前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實名制販售地點有全國4,753家健保特約藥局及79個偏鄉衛生所,持有健保卡或居留證之民眾,均可至藥局及衛生所購買;每輪每位民眾僅能購買1次(可代購),1份5劑,每份售價500元(醫材原則售出,概不退換),相關實名制販售資訊可至健保署、食藥署、藥師公會官網查詢。

publish-icon 06月24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合宜宅A國家1/假債權真買賣狂撈上億元 囂張投資客法拍團百人遭調查

位在新北市板橋區的浮洲合宜宅,原是國家實踐居住正義、提供民眾低價買屋的福利政策,不料從2018年起陸續出現法拍屋,強硬破解政府規定的「10年禁賣閉鎖期」,房價更從原先1坪19.5萬元飆漲到4字頭。檢警近日查出一個包括房仲、人頭屋主、假債權人、假租客等近百人組成的「投資客法拍團」涉嫌藉合宜宅套利,營建署除已委請律師提告,也將以原價85折買回法拍屋,杜絕不法投機分子海削政府福利。本刊調查,浮洲合宜住宅位在板橋區大觀路二段附近,四周有公園綠地,生活機能不錯,房屋格局從2房到4房,總計有4千多戶,2012公開抽籤,2015年交屋,承購價格1坪為19.5萬元,幾乎是該地區房價打7折,不過政府規定在10年閉鎖期內禁止轉售,直到2025年3月方可陸續交易移轉。知情人士指出,從2018年到2019年陸續出現多起浮洲合宜住宅法拍案,原本「超甜」房價經法拍後行情翻倍跳,甚至去年底攀升到4字頭,監察院也收到檢舉,清查後發現55件法拍屋中有39件疑涉不法,當時即對內政部和國發會進行糾正。浮洲合宜宅有10年閉鎖期禁賣規定,卻有多件法拍屋流入市面,監察院查出有39案疑涉不法,對內政部和國發會提出糾正。(圖/黃耀徵攝)據了解,該投資客法拍團集團組成相當複雜,不但找來投資客當金主,還集結了房仲、地政士、代書、假租客、扮成假債權人的買家以及人頭屋主,粗估成員人數近百人,集團分工、手法相當縝密,看準合宜宅比周邊房價便宜,除了在合宜宅抽籤前找好假人頭參與抽籤,提高「中房率」,抽中者還可獲得100萬元佣金。另外,抽籤完畢後待屋主名單出爐,住戶陸續遷入,該集團完全不甩政府10年禁賣令,大辣辣在社區掛起「專營浮洲合宜店面住宅,歡迎託售託租」布條。而集團的操作手法就是進行「假債權、真買賣」,先由旗下房仲撮合買賣雙方談妥價格後,接著塑造屋主欠錢、簽下本票的假象,再由買家匯款給對方,塑造出「借貸金流」,藉此製造出假債權,以利後續的法拍操作。為讓競標該法拍屋的人士更加特定好操控,符合「有人佔用、不點交」的法院判定,集團也超前部屬,找來人頭租客住在該處,導致競標者銳減,法拍屋變成無人競標而流標,假債權人即可行使承買權承受;若擔心有人搶標,假債權人也可主動參與競標,確保法拍時房子能安全進入假債權人也就是買方口袋,不僅躲過政府10年禁賣令,更能輕鬆取得房屋產權。投資客法拍團由金主投資客、房仲、假債權人及人頭屋主組成,以假債權真買賣將房子以法拍方式取得產權,破解政府禁賣令。(示意圖/本刊繪圖組)不過弔詭的是,監察院從相關文件發現,法拍前法院都會請第三公正單位進行鑑價,制定法拍屋定價,不過由於假債權人和屋主早已談好房價,就曾發生假債權人抗議法拍價格太低、侵害權益,自己又加價購買的不合常理現象,這動作也讓該集團露出馬腳。另外,除了集團找來抽籤的人頭外,配合操作賣屋的屋主約可賺進50萬元上下,他們之中不乏經濟情況不好甚至繳不出房貸等情形,才想趁機賺上一筆。粗估浮洲合宜住宅社區39件問題法拍屋已讓該集團海撈上億元。由於該投資客集團相當熟悉法拍市場流程,1個半月到3個月內就能完成整個法拍屋程序,手法俐落迅速。目前檢警深入追查39件問題法拍,全案朝《使公務人員登載不實》偵辦,並痛批該集團濫用國家嘉惠民眾、實施「居住正義」的美意,動歪腦筋發財,「搞詐騙手法A國家福利,根本是全民公敵」。

publish-icon 06月24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正妹賣「自體廢棄物」月賺30萬 一盤「咀嚼過的食物」開價3萬竟超熱銷!

這世界真是無奇不有。美國一名28歲女子只靠賣「使用過的東西」就月賺達1萬美元(約新台幣30萬),從穿過的內衣褲、用過的掏耳棒,乃至指甲、頭髮、腋毛甚至口水與她「咀嚼完吐出來的食物」都能賣,且越古怪的商品還越熱銷,讓網友們大開眼界。據《鏡報》報導,來自美國的28歲女子蕾貝卡(Rebekka Blue)自認是名極簡主義者,卻因為「生活所迫」而保留她使用過的任何東西,因為每個看似微不足道或是骯髒的物品,都可能是買家願意高價購入的極品。舉凡內衣褲、襪子、掏耳棒、刮舌器,只要是她用過的東西,都能以50美元(約新台幣1,488元)至250美元(約新台幣7,440元)賣出,如果「使用痕跡明顯」還能以更昂貴的價格賣出。蕾貝卡的口水和用過的掏耳棒最低能賣新台幣1,488元。(圖/翻攝自當事人IG)不過「體外用過的物品」卻無法滿足她最挑剔的客戶,不少客人對她的指甲、腋毛、口水、打嗝出來的廢氣、避孕器、甚至咀嚼過的食物趨之若鶩,一般人眼中的垃圾與穢物,似乎只要經由蕾貝卡「加工」後就能成為蒐藏家眼中的寶物,其中她嚼過後吐出來的食物,還能以1,000美元(約新台幣1萬元)的價格販售。蕾貝卡表示,每種商品都有詳細的分類與價格劃分,以確保不同喜好的客人都能買到最實惠的物品,她也強調,自己真正販賣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體驗」,並認為財務自由是一個人最大的福氣,而一旦達到真正的財富自由,就要把多餘的金錢拿來貢獻,她已考慮用這筆錢建立一個動物救助基金會,或是建造一個動物收容所,「身為一個極簡主義者,物質對我真的不重要」。

publish-icon 06月23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唐伯虎不點秋香做毒販 男子遭查獲千包毒咖啡

金姓男子自稱從事地下自由搏擊,但實際上卻是靠販毒維生,他用唐伯虎點秋香的電影梗,在毒咖啡包上印製「含笑半步癲、一日喪命散」,日前他跟買家相約在公園交易,但他早被警方盯上,買賣雙方當場被逮,現場查扣了1002包毒咖啡包,被警方依法送辦。

publish-icon 06月23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高雄「海上皇宮」成廢墟逾20年 高雄港務公司承接將委外拆除

香港知名海上餐廳「珍寶海鮮舫」是許多港人的共同回憶,還是知名電影《食神》拍片地點,沒想到餐廳因為疫情結束經營,還在送往東南亞維修途中,沉沒於南海西沙群島附近水域,引起外界關注。而在台灣高雄,其實也有一座「海上皇宮」,業者原本想循「珍寶海鮮舫」模式經營,沒想到開業僅1年就收攤淪為廢墟,荒廢在高雄駁二超過20年,近期高雄港務分公司承接權利義務,即將委外將其拆除。根據「ETtoday」報導,高雄2000年時有一艘「海上皇宮」開業,業者循「珍寶海鮮舫」打造,並成為全台首家取得海上營業執照的餐廳;開業時即吸引許多民眾嘗鮮,不過該餐廳經營不到1年就宣布結束營業,倒閉原因據悉主要是因為經營權出現糾紛。因此大約於2001年,海上皇宮停業後就在高雄駁二停靠,並隨著時間流逝慢慢荒廢,由於期間傳出多次遭小偷闖入偷竊金屬線材事件,於2013年被移到高雄港內船渠管制區。報導指出,「海上皇宮」債權混亂,更積欠台灣港務公司高雄分公司超過3000萬,因此一直沒有買家願意接手,也一直無法對其進行處理,直到高雄港務分公司考慮到港內的船舶安全,才決定承接「海上皇宮」的權利義務。目前高雄港務分公司已經繳納價金,待該公司取得拍定證明並且完成點交之後,就會盡速委外進行拆除工作。

publish-icon 06月22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台南最陰凶宅求售…網酸「開價比鬼可怕」 命理師屋主回嗆:超渡不用成本?

台南一間透台厝因輕生的前屋主在房內留下「非我家人,入住索命」字條,而被稱為南部最凶豪宅,雖然這棟住宅曾因被命理師標下,而讓恐怖傳聞一度銷聲匿跡,但民眾最近發現有房仲低調求售這間透天厝,引發網友議論紛紛,尤其是開價更讓網友背脊發涼,直呼:「這價格比鬼可怕!」(圖/翻攝自臉書社團「我是凶宅」)該名房仲在臉書社團「我是凶宅!!買賣/法拍/投資/撿便宜(下略)」介紹這棟位於台南永康區屋齡26年、室內100坪、三面採光、有5房2廳7衛還有人車分道設計的透天住宅,從房仲展示的照片,也可看到房屋造型典雅、室內空間設計合理寬敞,週邊也像別墅一樣低調奢華,然而房仲卻在文中留下一句「亡魂已處理乾淨」,引發網友無限猜想。(圖/翻攝自臉書社團「我是凶宅」)有網友馬上發現,這棟住宅就是在2014年發生自殺命案的凶宅,據悉,時任屋主因感情問題在家輕生,並在死前於屋內留下「非我家人,入住索命」的字條,後來這棟透天由一位命理師在2016年以562萬的價格法拍得標,凶宅傳聞也因此漸漸淡去。而隨著命理師透過房仲求售,也再度讓這棟凶宅重回大眾視野。(圖/翻攝自臉書社團「我是凶宅」)儘管房仲強調該屋「可隔間至6間套房投報率高」,但所有人的焦點都放在「開價1,380萬」上,表示:「這價格已經可以買新房了」、「這價格真的是來索命的」、「這價格比鬼可怕」、「鬼看了也會怕。」還有網友笑說:「很敢喔,價格直接翻倍」、「人要比車凶,房價也要比鬼凶」、「用房價來鎮煞,這很合理。」(圖/翻攝自臉書社團「我是凶宅」)對於開價遭到網友狂酸,命理師也不甘示弱回嗆「沒有計算我投入的成本」,表示當初標下這棟住宅後,因房屋凶名在外,許多工人都不敢來裝潢,不得不支付雙倍價格請人處理,且中間還有「超渡亡魂的精神損耗」,直言先前有買家開價1,150萬被他嫌「太低」,堅持要1,500萬才是理想價。

publish-icon 06月2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剛賣房收到都更拆遷通知 屋主為多賺500萬反告買家、房仲

近年不少老舊社區都遇上都更狀況,大陸就有一名屋主剛賣房就收到都更拆遷通知,他也因此拒絕交屋,想多賺都更後的差價100多萬人民幣(約台幣500萬元),甚至還把已完成過戶的買家與幫忙的房仲告上法院,來討回他的房子。屋主發現房子立馬就要都更拆遷,可以多賺500萬台幣以上,因此反悔不肯交屋給新屋主。(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浙江寧波一名陳先生出售他的房屋,而一名劉小姐委託好友通過房仲公司,找到了陳先生的房子,看完之後幾天就完成付款與過戶手續,並約定隔天交屋。沒想到陳先生卻在隔天收到自己賣掉房子,剛好在寧波市鄞州區新一波都更名單徵收範圍中,因此立刻聯絡劉小姐與友人,要求取消這筆房屋交易,但對方不願意,認為錢都付了還都過戶了,在溝通失敗下陳先生因此告上法院,將房仲、劉小姐起訴到鄞州法院,並將劉小姐友人小楊列為第三人。陳先生提出他原來16.6坪的房子,都更後可以換到27坪以上,虧損超過台幣500萬元,因此他拒絕交易願意退還交易款項,但買方就提出這棟房子所在的社區都知道被歸列在都更區,認為屋主早在交易前就應該知道,怎麼可以在確定拆遷後才臨時反悔,最後法院兩次審判都判定陳先生敗訴。承辦法官在實地走訪涉案房屋所在社區後,了解到該區域已有較長時間流傳即將拆遷的消息。陳先生在多家中介公司掛牌出售房屋,其對於房屋的基本情況應有所了解,最終才確定房屋價格。故陳先生對於涉案房屋可能面臨拆遷應有一定的預見性,並將該因素納入定價的考量範圍內,且最終的成交價格並未低於當時該小區正常的市場價格,因此房屋最後必須交屋給買方劉小姐。

publish-icon 06月2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天生土豪命?億萬富翁養子尋親 親生父母也是「千萬富豪」身世超狂

6月16日,被拐25年的孩子梅志強在大陸福建省莆田市與親生父母相認。認親之後,梅志強在生活的20多年的買家家庭與親生父母之間如何選擇,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有消息稱,當年將梅志強買回的家庭條件非常好,資產達到億萬富翁水平,然而,梅志強的親生父母也是千萬富翁,甚至有網友稱其為「天生富二代」。16日,《上遊新聞》記者採訪幫助梅志強尋親成功的另一位尋親者杜小華,他表示,「這不是選擇問題,條件再好也不能掩蓋買賣兒童的犯罪事實。」杜小華透露,梅志強的父親梅賢華也曾是與他一起尋親的家長,參加過多次尋親活動。今年4月28日,有網友提供給杜小華6條尋親線索,其中一條與梅志強有關。杜小華將線索提供給莆田當地警方,在警方確認之後,又聯繫多地警方核實相關信息。梅志強分別在5月10日和5月15日進行了2次採血,最終DNA比對成功。杜小華提前將消息通知了梅賢華,告訴他孩子已經找到了。對於將梅志強買回的家庭經濟狀況很好,是億萬富翁的傳言,杜小華稱,其家庭條件的確很好。據他了解,該家庭開設民營醫院,十分有錢。杜小華還表示,梅志強親生家庭的經濟狀況也很好,但經濟狀況再好,也無法掩蓋犯罪的事實。杜小華說,作為一位尋親父親,自己絕不願意稱買家為「養父母」,他也曾和梅志強詳細聊過此事,並認真地告訴他,一定要了解親生父母失去他的痛苦,以及找尋他的艱辛。杜小華表示,他也理解梅志強從小被拐賣,在買家家裡長大,肯定有感情,存在一定的顧慮,難以抉擇也是人之常情,但作為一個尋親家長,他個人希望梅志強有清醒認識。此前,還有網路傳聞說購買梅志強的家庭,還曾購買過其他2名孩子。對此,杜小華表示,目前他並不知道此事的實證,所以無法表態。至於這名買家是否參與拐走孩子等問題,尚待公安機關的調查結果。記者撥打梅志強的親生母親潘長娥的電話進行求證,但電話始終處於關機狀態。記者隨後調查發現,梅志強的親生父母梅賢華和潘長娥所經營的公司名為「雲南建偉酒店用品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金為100萬元,潘長娥為大股東和最終受益人,並擔任總經理,梅賢華為公司監事。

publish-icon 06月18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亞洲散戶搶買「自由落體式日圓」外媒傻眼!他憂「白吃午餐快吃完」:前景不樂觀

日圓近期出現「自由落體式下跌」,造就亞洲散戶爭相買入的奇景,外媒也發現,亞洲投資人比起「這麼做可能會錯過更優惠的匯率」,似乎更注重「大幅折扣買匯的機會」,令外媒大感意外。而某位不具名的台灣交易員也透露「台灣的散戶也在做同類押注」。據《彭博》報導,在香港經營外幣兌換的業者「Gabriel Leung」發現,雖然全球投資者近期都在拋售日圓,但他的反向操作客戶卻不斷激增,散戶們在日圓兌港元跌至20年來最弱後,「每天大約有300個客戶買入」,部分買家也計畫日本開放更多遊客後去日本旅行。報導提到,這波全球賣亞洲搶日圓的奇景,或許與亞洲投資人「比起錯過未來更優良匯率的風險,更注重以大幅折扣購匯機會」有關。某位台灣交易員也表示新台幣兌日圓的6月交易量已經超過4月,顯示台灣的散戶也在做同類押注。補教名師李天豪也在臉書分析「日幣為什麼貶值那麼厲害」,表示很多哀怨這時不能去日本玩、享受撒幣快感的朋友,都忽略「日本國債期貨在6月15日暴跌」,且「觸發2次跌停熔斷」,幾乎等於日本的國債快要爆了!他表示,日本當前國債規模大約1,207兆日圓(約新台幣2,657億),其GDP占比相比1994年泡沫經濟破滅後的55.9%,已來到229.1%,而大眾印象中政府債務最多的美國,其占比也不過131.2%。李天豪認為,近30年的日本政府不怕借錢和花錢,而是怕「不花錢」,央行的任務也不是防止通膨,而是希望「穩定製造每年2%的通膨」,而要在民間消費跟投資年年低迷情況達成目標,只能靠政府自己「放水」勉強維持經濟正常運作,但過去30多年「成功」的內債策略,卻在近2年出現反轉。李天豪指出,日本政府本著「借新還舊,不還本金」、「只怕沒人買國債」的思維,加之國家「凈外債小於零」,等於只有別國欠日本,日本可不欠別國錢,以及「負0.1%/年利率」,形成債得拖越久,要還得卻越少,和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創造水龍頭般流通性的兩大奇景。但這個宛如白吃午餐的策略,卻隨著「美國也大開水龍頭」而破滅。隨著美聯儲連續加息,讓利率在短短3個月提升1.5%,這對借了天文數字的日本政府無疑是大麻煩,並迫使日本在「升息」與「印鈔」進行痛苦二選一。而投資人看到「10年期美債利率3%以上」和「零利率的日債」,自然買美賣日,造成15日的2次熔斷發生,李天豪認為,如今日本政府只剩印鈔一途能走。雖然日本經濟不會因此崩潰,卻讓小老百姓非常不好受,以換算後的去年日本人平均年收入新台幣132萬計算,日圓重貶後同期年收入僅剩100萬出頭,認為日本、尤其民間的情況「不怎麼樂觀」。

publish-icon 06月18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金曲33/ 「金曲國際音樂節」首度移師高雄 國際重量級產業界人士共襄盛舉

《2022 GMA金曲國際音樂節》將於6月24日至26日在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登場,除了首度移師高雄外,也是睽違兩年後恢復實體舉辦。今年系列活動中之「音樂論壇」、「大師工作坊」、「商務交流會」,採主題式策展,扣題在音樂與影視、動畫、遊戲的關聯上,除了國內業界專業講師外,更力邀到美國、法國、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國之重量級產業界人士共襄盛舉,期盼讓國內外流行音樂產業界人士聚焦音樂跨界趨勢與商機。「音樂論壇」邀請到國內外各方音樂、遊戲、影視音產業翹楚,分享跨界合作、音樂製作、市場探索等產業之發展現況與趨勢,一共舉行3個場次,主題分別為「影集中快速攀升的新興要角-影視音樂深入探討」、「影集背後的強大音樂媒合推手」、「遊戲音樂:高度渲染力的秘密」,其中邀請到熱門韓劇《愛的迫降》的原聲帶製作人Yeram LIM、曾5度獲得葛萊美獎提名肯定的美國影集音樂總監Gary CALAMAR,以及替即將上映的Netflix影集《Le monde de Demain》配樂的Amine BOUHAFA等國際貴賓,將透過他們的專業,分享音樂跨界至影視的重要性。透過小班制授課及現場示範的「大師工作坊」,結合高雄在地廠商,由智冠科技音樂總監蔡志展領軍授課,解析遊戲音樂應用與多類型的製作技巧;國際大師的場次則邀請到遊戲《生化奇兵》系列的作曲大師Garry SCHYMAN,作曲經驗豐富的他,將傳授高階的音樂遊戲轉換技巧,以及線上分析並指導學生的作品,給予最實質的寶貴意見;負責多年金曲獎的音響公司穩立企業,董事長陳穩健也將親自授課,透過講解成音的概念及製作流程,揭開金曲成音技術的神秘面紗。今年「商務交流會」同樣廣邀國外買家及音樂策展人參加,主題共區分為「影視X音樂」、「國際買家」、「遊戲X音樂」等3大類,共邀請到21位產業界重量級人士出席,將所屬業務內容及實務經驗分享給與會者,增加國際商務合作契機,以拓展事業版圖。

publish-icon 06月1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男子花2.6萬網購60個花瓶「裝飾婚禮」 6天要求無條件退貨:沒使用過

中國一名從事婚慶產業的男子,曾花了5800元人民幣(約2.6萬新台幣)網購60個花瓶,婚宴結束後申請「7天無條件退貨」,但賣家發現有使用痕跡拒絕退款,雙方溝通沒有結果,買家憤而起訴賣家,判決結果也出爐了。根據《澎湃新聞》報導,小李在網路平台販售花瓶等裝飾物,一名買家今年2月以5800元人民幣下單60個花瓶,並承諾商品在未使用前提下,賣家享有「7天無條件退貨」,沒想到對方收貨第6天,他就收到訂單退貨申請,原因是「尺寸有誤/不喜歡/效果不好」,於是立刻確認情況,得知買家從事婚慶行業,花瓶是舉辦婚禮所需,且買家稱花瓶尚未使用。小李考慮商品還在退貨期限,因此同意退貨,可是收到花瓶後開箱驗貨,發現瓶內均有明顯水漬,存在使用痕跡,對此他拒收快遞,並以「影響2次銷售」為由拒絕退款。雙方多次溝通退貨未果,買家提起訴訟,要求小李履行「7天無條件退貨」義務,返還全部款項,並承擔因退貨產生的物流費用268元人民幣(約1185元新台幣)。男子聲稱花瓶沒有使用過,但賣家發現有使用痕跡。(示意圖/翻攝自pexels)買家聲稱,退回的60個花瓶均為完整、無破損的狀態,商品自帶的標籤和包裝也保存完整,無法接受賣家以商品使用過、有水漬、影響2次銷售為理由拒絕退款。法院審理認為,買家雖在收貨後7天內申請退貨,但根據賣家提交的證據,可以確認退貨花瓶普片存有水漬,買家也自認婚禮中對花瓶裝水並插花的使用行為,該行為並非「因檢查商品的必要進行拆封查驗」,屬於超出查驗和確認商品品質、功能需要而使用商品,勢必影響2次銷售,導致商品價值貶損較大,應視為商品不完好,不符合「7天無條件退貨」,因此駁回買家的訴請。

publish-icon 06月17日, 2022 繼續閱讀
First
Last
置頂
ctwant-logo
  • 關於CTWANT
  • 聯繫&爆料
  • 隱私權政策
  • fire icon 發燒熱搜
  • facebook-icon Facebook
  • facebook-icon Youtube
  • facebook-icon Telegram

© 2020 The CTWANT Company

本網站所刊載內容著作權屬王道旺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或經授權使用,他人非經授權不許轉載、重製、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