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作風低調卻大動作不斷的三地集團,旗下的高雄客運在3月初先是採購鴻海電動巴士Model T,29日宣布獲得12家銀行共82億元的聯貸,正式進軍綠電市場,搶食未來兆元商機的綠色能源市場。三地集團為了進軍再生能源業,透過旗下北基國際(8927)轉投資設立100%持股的三地能源,將跨足綠能光電、能源儲備、電動車充電以及綠電、憑證銷售,29日在高雄萬豪酒店舉行「品牌發布暨聯合授信簽約典禮」,與12家銀行簽訂82億元的聯合授信合約。漁電共生的作法是將太陽能板架在魚塭周圍或者上方,以最不影響收穫的情況下,讓養殖戶能夠增加被動收入。(示意圖/報系資料照)董事長鍾嘉村指出,近年來電力和能源一直是集團關注的民生議題,政府也設立2050年後的淨零排碳目標,陸續推出再生能源和車輛電動化等相關綠能政策,這也是成立三地能源最大的原因目前再生能源建設的相關原物料,不僅價高也常缺貨,三地能源早在2022年已經開始針對光電建設開始動工,預計有150MW(150兆瓦特)規模,就連儲能也有15MW(15兆瓦特),預計在今年就能上線,不過鍾嘉村強調「給旗下團隊的目標是2年內達到1GW(1,000兆瓦特)的規模」。此件聯貸案主導銀行為永豐銀行,早在2012年永豐銀行就開始針對綠能相關產業積極支持,一直到2020年簽《赤道原則》後更是不遺餘力,在2021年先是主辦雲豹能源62億元聯貸案,接著又主辦中租156億元綠能聯貸,此次也是三地能源82億元聯貸案的主辦銀行。高雄客運年初向鴻海集團採購電動巴士Model T,緊接著大動作宣布進軍綠色能源市場。(圖/張文玠攝)而目前三地集團主導綠電的關鍵人物正式北基國際副董事長何佳璟,他私下不諱言地透露,會進軍綠電當然有政府相關單位所釋出的期望,但更重要的是為了永續環境。何佳璟指出,目前三地能源進行中的光電案場規劃有688MW,包括七股區、鹿耳區、安南區、將軍區共489MW的漁電共生,還有獅子鄉、高樹區199MW的地面型光電。除此之外,儲能案場已經有15MW正在建置,並取得了245MW的儲能許可,預計總儲能容量可以達到400MW;電動車充電站部分已經建置在高速公路西螺休息站建置第一座超充站,預計到2022年底將完成22站大功率超充站以及20站目的地充電站的建置目標。業內人士透露,三地集團成立三地能源,除了配合政府的綠電政策外,還可以增強正面的企業形象符合ESG等目標,更重要的是可以賣綠電、再生能源憑證。他強調「雖然現在多數企業已經開始在採購再生能源憑證(每張1,000度綠電),其中台積電近幾年都吃下超過90%的比例,不過還有很多企業在撐,想要等憑證便宜時再進場,而目前每張憑證價格約落在1千到2千2元,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未來只漲不跌,預期三地能源應該在幾年內就會回本」。
穩居電動汽車龍頭地位的「特斯拉」,當前公司市值已超過1兆美元,去年全台銷售數達5819輛,但有一位特斯拉車主張先生向本刊指控,他在2020年3月買了新車,去年竟2次在超級充電站(超充站)充電時,大電池突然無預警壞掉,只能急叩道路救援來拖車,而目前有類似狀況的受害者高達上百名,車主們正在籌組自救會打算向車商提告求償。「通常車子電力系統的故障會有一些端倪可循,但特斯拉故障都完全無預警,我有2次在奇美博物館充電,充到一半電池就壞掉。」張先生說,真的蠻莫名其妙,無緣無故就壞掉,後面很多行程都被耽誤到,而台灣特斯拉對於維修保固處理方式很粗糙,更令車主們不滿。本刊調查,張先生在網路下訂一台特斯拉的熱門電動車Model X Performance,全配要價480萬,但他2020年3月牽車才一周就遇到冷氣壓縮機壞掉,心情已受到不小影響,當年4月及7月在台南市的奇美博物館充電時,又接連發生智能螢幕突然出現「嗶嗶叫」的聲音,下方顯示「電池電量太低」、「無法駕駛」、「空氣懸吊調整無法使用」等警示,接著車子就不能發動,張先生只好請拖吊車處理。車主張先生說他花480萬買特斯拉,卻2度碰到大電池故障,如今還被更換成整新電池,讓他無法接受。(圖/宋岱融攝)電池故障打亂了張先生的行程,而對於特斯拉處理電池的方式,更讓張先生滿肚子火。「我的車每年大約跑3萬公里,且都是在正常充電情況下,卻無故碰到大電池故障,但業者未告知我就強行換上整新後的電池(二手電池),實在不合理,且整新電池充飽後,每次跑的公里數都比我原先的全新電池少了20公里」。張先生說,「住在台南也挺無奈,因為每次維修都得跑到高雄鼓山服務中心,離譜的是,業務都不告知維修所需時間,車主只能一直傻等,能不能修好也不講,有一次我的車去維修,竟讓我在現場足足等了8小時之後,業者才說今天修不好,就連車廠提供的代步車,車窗也是壞的,真的超級扯。」張先生表示,特斯拉的大電池原本有「不限里程保固8年」的保障,但如今還在保固期內卻頻頻出狀況,而引發車主怒火的最大癥結點就是受害車主不想換「整新電池」,但特斯拉強行霸道的做法,給人的觀感就像「射後不理」,也不願「雙向溝通」。歷經2次大電池壞掉後,讓張先生開國道出遠門都會提心吊膽,甚至考慮更換其他電動車品牌,保障自身安全。針對業者的售後服務及保固條款,律師鄭皓軒說,若定型化契約未明定維修時要更換整新電池或全新電池,只要車子恢復到原先的狀態,對特斯拉在法律上的義務就已經完成,這叫「瑕疵修補」。車主張先生今年4月及7月充電時,螢幕突然跳出「需要維修」的警訊,只好急叩道路救援拖吊離開。(圖/宋岱融攝/CTWANT合成)鄭律師表示,從法律面來看,消費者確實無法強行要求業者更換全新電池,但消費者往往在意的是觀感問題,律師提醒消費者應在交車前看清楚「保固、召回和檢修及重大瑕疵」的相關條文規定,才能在車子故障時除了回原廠估價,也可到自己認識的車廠做評估,因為零件故障可能是交車前就有問題,如此也才能向原廠主張「瑕疵擔保」。對此,特斯拉業者表示,交車時的定型化契約保固條款有提及,電池有8年不限里程保固,但電池一旦遇到狀況,更換的電池不一定是全新的電池,是全球一致的做法,都有寫清楚,這部分我們會再加強跟車主溝通,讓車主更理解。然而,特斯拉業者強調,購車前都會跟客人說明契約內容,電池保固也是額外給客人的保障,希望客人可理解,電池一定會是維修好、使用狀況確保沒問題,才會交到客人手上。
去年汽車界大吹缺料風,但市調顯示電動車全球銷量並未受到影響,以個別車廠市占率來看,特斯拉以15% 市占率持續固守第一大電動汽車品牌頭銜,不過,一位特斯拉車主胡先生向本刊投訴,有超過上百名車主購買2019年款的特斯拉Model X,卻都在2021年10至12月遇到大電池壞掉,他懷疑這不是零星個案,可能是特斯拉電動車的重大瑕疵。本刊調查,胡先生自力救濟對65位電池出狀況的特斯拉車主進行問卷調查,根據數據顯示,有44起大電池故障都集中在去年10月至12月,不僅如此,63人裡有81%的人買Model X車型,17.5%的人則是買Model S車型,而電池壞掉的汽車年份有高達92%是2019年款。胡先生拿出數據質問特斯拉「這樣還算是零星個案嗎?」「2019年11月我花了390萬買特斯拉Model X,2020年12月我開會出來牽車時,車輛發動時,螢幕就發出警訊,一直嗶嗶叫,車輛顯示電池故障,」胡先生心想應該是大電池壞掉,隨即打給道路救援。胡先生表示,「我的車故障當天正好是會議結束,但接下來的行程完全延誤,加上隔天要北上與客戶開會」,實在很不方便,但業者卻沒主動提供代步車,態度還相當傲慢,打了數十通客服,得到的回答總是千篇一律,「電池故障、技師還在檢修」,讓胡先生無法接受。胡先生說,特斯拉車商在全台灣北中南擁有4個服務中心,其中內湖及高雄服務中心就停滿了上百部待修的特斯拉,故障原因幾乎都跟大電池有關,一眼望去,特斯拉服務中心「根本是大電池墳場」。高雄特斯拉服務中心停滿待修車,車主陳先生控訴業者換整新電池時,都沒事先告知、雙向溝通。(圖/宋岱融攝/CTWANT合成)無獨有偶,除了胡先生,家住台南的陳先生說,他2019年買特斯拉做為多元計程車,去年9月大電池壞掉後,事後竟被原廠換成2018年的整新(二手)電池,業者未事先告知,也沒跟車主溝通,讓他氣罵這樣的服務態度很不負責任。陳先生表示,令人擔憂的是2019年這批電池可能本身有問題,但特斯拉不願承認,若送回美國維修,再寄回台灣,最後裝到他人的車上,不就是惡性循環,問題本身並沒改善,「何不一次召回2019年款的車種檢修,一勞永逸呢?」針對業者的售後服務及保固條款,律師鄭皓軒說,以法律層面來看,若定型化契約未明定維修時要更換整新電池或全新電池,只要車子恢復到原先的狀態,對特斯拉在法律上的義務就已經完成,這叫「瑕疵修補」。鄭律師表示,從法律面來看,消費者雖無權要求業者更換全新電池,但提供的舊款電池仍舊存在風險,且消費者在意的是觀感問題。律師提醒消費者應在交車前看清楚「保固、召回和檢修及重大瑕疵」的相關條文規定,才能在車子故障時除了回原廠估價,也可到自己認識的車廠做評估,因為零件故障可能是交車前就有問題,如此也才能向原廠主張「瑕疵擔保」。律師鄭皓軒表示,特斯拉定型化契約並未明定換整新電池或全新的,只要修復成原先的狀態,特斯拉在法律上的義務已經完成,消費者得提告民事訴訟,才能爭取權益。(圖/黃耀徵攝)對此,特斯拉業者表示,交車時的定型化契約保固條款有提及,電池有8年不限里程保固,但電池一旦遇到狀況,更換的電池不一定是全新的電池,是全球一致的做法,都有寫清楚,這部分我們會再加強跟車主溝通,讓車主更理解。然而,特斯拉業者強調,購車前都會跟客人說明契約內容,電池保固也是額外給客人的保障,希望客人可理解,電池一定會是維修好、使用狀況確保沒問題,才會交到客人手上。
2050淨零碳排已經是台灣全體共同的目標,電動車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EVOASIS創立的初衷就是要改善充電環境,加速邁向零碳移動生活。在2021年的努力之下,已在台灣建置9座各品牌通用的超級充電站,目前累積數量為充電營運商排名第一,今(29)日於苗栗綠能超充發表會上,品牌更宣告,目前旗下所有充電站已導入30-50%之綠電供充電使用,並目標在2030年達到全數充電站100%採用綠電的願景,期許車主在充電的同時,也能為綠電盡一份心力。苗栗公館智慧綠能超充站,全場域採用雙玻太陽能板,採自發自用的供電形式,將綠電供應至充電樁提供電動車使用。 對於現階段台灣綠電供應情形,品牌也提到目前台灣綠電取得確實不易,如台積電等國際大廠都有龐大需求,但還好團隊本身就有建置太陽能電廠經驗,且熟悉綠電交易的模式,所以可以在缺乏原物料、缺綠電的狀況下達成目標。而本次苗栗設置的智慧綠能超充站,站點搭配雙玻雙面發電的太陽能板,採自發自用的供電形式,在用戶使用充電的過程中,可獲得由太陽能板接收陽光後轉換而成的綠電,車主充電可更加低碳環保,設置的太陽能板還能為車主遮蔽場域陽光。於此同時,站點也種植了大量綠色植披,具有空氣淨化的效果外,透過場域的綠化,也將品牌對超級綠洲的願景,實體化於消費者眼前。在苗栗綠能超充的剪綵儀式上,除了站點正式開通啟用,也展示了以太陽能直接充電動汽車的方式,把白天的發電存下來,晚上也可提供給車主使用,最大化綠電使用率。對於實踐零碳排的充電目標,EVOASIS也展現了相當的決心,除了在自身戶外站點,將盡可能建置太陽能棚,也持續向外採購綠電以及T-REC憑證,致力在EVOASIS環島充電網中,維持30-50%左右的綠電導入,並宣告於2030年實現全數站點,在充電服務上使用100%綠電。這次選擇在苗栗開設綠能超充站的原因,除了考量到地點對南北通勤車主的便利性,從苗栗公館交流道下來約三分鐘即可抵達,此站點將是苗栗第一座可跨品牌充電,具有CCS1+CCS2雙規格槍頭且高達120kW以上的超充站。面對額外搭建太陽能棚,及購買綠電的延伸費用,品牌也表示這些其實都要付出很多的成本,在如此價格競爭的市場中,確實是件很不容易的事。然而,對EVOASIS而言,我們認為所堅持的方向,對台灣環境是正確的,即使現在的用電量,尚未達到很大的規模,但隨著電動車與充電站的普及,充電服務營運商會成為台灣電力主要的電力消耗者,我們現在的每一小步都是踏向零碳未來的進步。若車主也認同這樣的理念與願景,品牌也鼓勵消費者多多前來此站點充電使用。凡是車主每充50度電,就相當於在環境中種植1棵樹木1年的減碳量,替愛車補電之餘,還能為永續環境盡一份心力。最後,面對外界對品牌拓點及綠能發展的期待,品牌亦回應,EVOASIS仍積極於全台佈局充電站,並透露於明年2022年,將有25個超充新站會上線,要回應目前全台大量車主會員的需求,站點更與各種場地類型結合應用,要請各位敬請期待。
在電動車主群及車廠間,一直以優質充電品質與即時客服聞名EVOASIS,在環島充電站已耕耘許久,目前擁有多座120kW以上超級快充站。因創辦人本身也是車主,對許多車主在家無法安裝私人充電樁的問題感同身受,為此今年宣告了擴大「社區公用充電服務」,針對不同住宅類型的充電安裝戶,研擬專屬解決方案。並於本月12/9-12/12的台北國際建材展,在智慧建材區設攤展出,現場除了展示最新款家用充電樁,也替建商、管委會及電動車主,帶來對應的充電合作方案,期望帶給旗下顧客更符合其使用效益的充電安裝選擇。市場上除了私人充電樁安裝,對於建商或管委會類型等安裝單位,在公共停車空間設置的充電樁會需營運管理系統,而EVOASIS的智能管理平台可最簡易迅速導入資料,連結現有的門禁卡與帳號,住戶可透過APP或門禁卡,直接啟動充電樁。所有資料也都會連結上雲端存取紀錄,並於後台自動產出報表,統計每月充電量與費用,讓管委會與物業管理公司輕鬆對帳無負擔。產品線上從基本的7kw、11kw、40kw、到120kw都有,規格也都可選擇美規(Type1)或歐規(Type2),任何充電樁只要搭配營運管理平台即可上線營運。另外針對大型社區,凡是經過評估後,還可採用EVOASIS在公共車位投資建站方案,建商與管委會無須支出任何費用就可以升級社區設施,讓住戶享有充電服務,更可避免出現B2、B3車主,要建置充電站導致樓板破壞,與拉線距離過遠之問題,利用公用共享充電,增加使用率並最小化充電成本,讓家戶回家都可安心充電。從創立至今,在充電服務投注大量心力的EVOASIS,仍持續在全台各處密集佈點超充站。而這次的國際建材展上,不僅宣告擴大家用充電服務,帶來最新家用充電機款,也期望藉品牌與多個車廠合作的經驗,能為各廠牌車主們,帶來最貼近其使用的環島及家用充電服務。要將共創美好電動生活的願景,不只帶入台灣充電環境,亦帶進每位電動車主家中。官網:https://www.evoasi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