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韓軍事偵察衛星發射失敗遭美指責 金與正狠嗆:一群幫派混混
南韓軍方日前指出,北韓於5月31日早上6時許向南方發射飛行器。平壤當局隨後也證實,這款新型「千里馬-1號」衛星運載火箭因引擎及燃料系統不穩定發射失敗,墜落在韓國與中國領海之間。如今,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妹妹、北韓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部長金與正也表示,北韓將很快會把軍事偵察衛星送入正確軌道,執行任務。南韓軍方打撈起北韓發射的殘骸物體。(圖/摘自韓國國防部官網)據CNN的報導,北韓的衛星發射活動遭到美日韓3國譴責。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便指出,北韓發射軍事衛星不論成功與否,都對區域和平構成威脅,必須承擔責任。對此,北韓官媒《朝中社》在北韓發射偵察衛星失敗後翌日,也發表了金與正的談話。她在聲明中駁斥了美國的指責,並聲稱若北韓發射衛星受到非議,那麽美國等已發射數千顆衛星的國家都應受到譴責,更直呼他們不過是一群幫派混混(a group of gangsters)。金與正還指出,美國及盟友對北韓發射軍事偵察衛星不安焦慮,再次確認敵人深怕北韓擁有優秀的情報偵察手段,強調北韓要為開發偵察手段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源,「當美國和它的小嘍囉繼續進行『侵犯我國主權的魯莽行為』時,北韓將永遠不會袖手旁觀。」北韓昨日證實發射軍事偵察衛星,但因技術問題失敗,墜落朝鮮半島西面海域。對此,《朝中社》也聲稱,「千里馬-1號」在第1節火箭分離後,發生第2節火箭引擎啟動異常而失去推力的狀況,因此墜入海中。報告補充,新引擎系統的穩定性低,以及使用燃料的不穩定,是導致任務失敗的主因。

北韓偵察衛星發射失敗落海 南韓發現殘骸急打撈
日本5月29日凌晨接到北韓有關「將於5月31日零時至6月11日零時之間發射人造衛星」的通報,韓國軍方指北韓於周三(5月31日)早上6時許向南方發射飛行器,日韓當局分別向沖繩和首爾發布緊急警報。北韓隨後證實,這款新型「千里馬-1號」衛星運載火箭因引擎及燃料系統不穩定發射失敗,墜落在韓國與中國領海之間,將釐清「重大」缺陷,很快會再發射第二次。北韓5月29日預告將於6月發射一枚軍事偵察衛星,以及時監控美國及其盟友的軍事行動,並預告一級火箭將落入全羅北道群山以西海域,整流罩落入濟州道以西海域,二級火箭將落入菲律賓呂宋島以東海域。根據韓聯社和共同社報導,北韓昨日清晨6時27分從西海岸的東倉里(Tongchang-ri)發射搭載軍事偵察衛星的火箭。2個半小時後,朝中社坦承衛星發射失敗,「千里馬-1號」正常飛行,第一級分離後,第二級發動機發動異常,失去推進力後墜入黃海。朝中社還引述北韓國家宇宙開發署發言人的話指出,「千里馬-1號」使用的新型發動機系統可靠性及穩定性都較低,所用燃料的特性也較不穩定,指出將調查其中的「重大缺陷」,在克服缺陷和完成各項試驗後,「將盡快進行第二次發射。」韓國軍方稍後指出,北韓發射的物體最終墜毀於韓國西南方島嶼青島(Eocheong)以西200公里海域,韓軍在其墜落1小時後,在該海域打撈到疑似航太器部分殘骸的物體;據信,是用於連接一級和二級火箭的圓柱形裝置。韓國軍方還表示,待其餘殘骸被打撈出來,軍方將再分析其性能、來源、技術水準等具體情況。對此,日相岸田文雄譴責北韓「發射了被認為是彈道飛彈的物體」,日方批北韓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已通過北京的大使館管道提出嚴正抗議。韓國國家安全保障委員會(NSC)5月31日也將北韓試圖發射軍事偵察衛星定性為「遠端彈道飛彈挑釁」,並予以強烈譴責。該委員會稱,將繼續密切關注北韓再次發射飛行器的可能性,並與盟國保持緊密合作。

《華爾街日報》:華府向北京提出防長會談遭拒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於美東時間29日指出,華盛頓向北京提出兩國國防部長本週末在新加坡的年度安全論壇進行場邊會晤,但是這項請求遭到中方拒絕。不過,中國前防長魏鳳和其實曾和美國防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在去年6月於新加坡開幕的香格里拉安全論壇期間舉行會談,由此可見,中美關係在軍事互信上已陷入嚴重問題。據《世界一體新聞台》援引《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美國五角大廈發言人、空軍準將萊德(Patrick S. Ryder)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拒絕了美國防長奧斯汀與中國防長李尚福本週在新加坡會面的邀約,該邀約是華府在5月初提出的。美國國防部表示,他們相信開放式溝通「可以確保競爭不會轉向衝突」。萊德也補充,「中國不願參與有意義的軍方討論,不會影響五角大廈尋求與人民解放軍開放溝通管道的承諾。」報導指出,美國政府曾在2018年因購買俄羅斯武器而對李尚福實施制裁,而李也成為第一位遭到華府制裁的解放軍高級將領,隨後他又在今年3月接替魏鳳和擔任國防部長,因此部分評論將其視為中美防長始終無法進行會談的主因之一,其他原因還牽涉到美國前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北京實施的8項反制措施、中國氣球事件,以及亞洲版北約的佈署。不過,也有跡象表明,中美雙方都正在試圖緩和兩國的緊張關係,包括本月早些時候,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曾在維也納會見了中國高級外交官王毅,且美國總統拜登(JoeBiden)近期也表示,華盛頓和北京之間應該很快就會解凍。

軍隊屬於國家!從部長到二兵全體效忠中華民國 邱國正:只有全力以赴的責任
國防部長邱國正26日於國防部月會,談及黃埔建軍歷史意涵時強調,軍隊屬於國家,從部長至二兵,全體國軍都屬於中華民國,唯一的信念就是捍衛國家、效忠人民。他說,軍人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只有全力以赴的責任,這就是紀念黃埔建軍最重要的意義。副總統賴清德昨天在台大與學生座談時說,強調他是「和平主義者」,但在中國尚未放棄以武力改變現狀情況下,台灣必須維持保護自己的力量。賴清德說,當戰爭不幸發生,主力部隊是職業軍人,義務役軍人是負責守衛基礎設施、在城鄉間進行保護工作,不會前往海陸空戰場,政府也沒有規畫女性參與兵役。邱國正上周主持「國防部77周年部慶暨5月份月會」,據了解,當天邱要趕著去和蔡英文總統開會,邱國正沒講完,但卻罕見地讓軍方媒體刊登其講稿全文,代表邱國正希望全軍知道捍衛中華民國的責任。民進黨執政後,有關國家認同爭議話題不斷。邱國正多次在立院公開強調,國軍維護中華民國國號、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這是國軍本務,至於紛紛擾擾的不同說法,他不評論。邱國正談到國防部運作強調首要承擔責任,他說,過往國防部有所謂的「參謀王」,心中只有利己,有獎勵的工作才接,其餘能推的就推,這是非常不可取的態度。其次,須摒棄「一夜精神」陋習。邱國正說,很多人以一夜精神自誇,然而在他心裡認為,這是沒有做好計畫管制所導致的結果,這也是他要求接獲任務時,完成節點管制表與職掌編組表的主要原因,唯有井然有序、循序漸進的完成任務,才能有可長可久的踏實成果。軍方官員說,邱國正最欣賞盡本分的軍人,他不要求刻意表現,或是搞些噱頭;「參謀王」是軍中早期的現象與用語,指有些國防部高司單位的幕僚特別精明,攬些討好長官的事,讓基層忙的不可開交,做成了,參謀搶著記功嘉獎,官兵卻都沒份。至於「一夜精神」惡習,則以陸軍居多。例如長官下令一天內要造好營區一道圍牆,但沒磚、沒沙也沒水泥,也不說去哪裡拿,必須自己想辦法,部隊在使命必達的軍風下,硬是想辦法連夜造好一道牆,還自誇這種無中生有達成命令的本事。邱國正表示,國防部是為了建立一個有效能、現代化的國防組織體系,國防部就是國軍的最高層級,沒有單位會來督導國防部的業務。能夠驗證軍隊工作成果的,只有兩種人,第一種是人民,是國軍戮力戰備所要保護的人;第二種是敵人,是國軍不斷勤訓精練,嚇阻來犯,或是給予痛擊的人。邱國正說,當國軍做得夠好,人民會露出幸福笑容;當國軍怠忽職責時,敵人就會有機可乘。

北約中將3月底悄訪台 國防大學證實了
3月下旬,外界都在關注總統蔡英文跟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的歷史性會面,外媒近日爆料,北約防衛學院校長里提曼(Olivier Rittimann)中將也在3月底悄悄訪台,訪問國防大學。據《中國項目》(The China Project)報導,里提曼訪台的消息,沒有台灣媒體沒報導,台灣軍事學院的網站上也沒有放出消息。對此,北約國防學院證實了里提曼訪問的消息,他於3月27至31日,基於學術目的訪台,而國防大學也證實此消息,但拒絕作出回應。除了里提曼的訪台,報導稱,國防部曾在1月告訴《路透社》,他們派不止一名軍官到北約國防學院。一位不具名的北約官員說,多年來,北約國防學院和北約學校,和印太地區的參與者進行了接觸,包括台北。據了解,北約和台灣的互動範圍很神祕,而雙方都守口如瓶,然而隨著大陸對台造成威脅,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也更加關注印太地區。美國前國安官員簡以榮(Ivan Kanapathy)說,此互動凸顯台灣對北約成員國的重要性,「北約承認里提曼的訪問,在斯托爾滕貝格的警告之後,即大陸對台灣的威脅缺乏正當理由」,對台動武可能會導致全球經濟蕭條,因此威懾大陸符合所有北約成員國的利益。據《中央社》報導,軍方人士說,國防大學校長劉志斌上將2月跟捷克國防大學簽合作備忘錄;捷克國防大學校長3月底也訪台,里提曼隨團拜訪。據了解,國防大學之前的新聞稿中,只有提捷克,沒有提到里提曼。

美154億軍援首批「刺針防空飛彈」抵台 軍方接收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近日表示,美國政府計劃向台灣提供5億美元(約新台幣154億元)的軍事援助。而首批FIM-92肩射式刺針防空飛彈24日已抵台,由國防部低調接受。奧斯汀表示,美國政府會動用總統撥款權(PDA),向台灣提供5億美元(約新台幣154億元)的軍援,用來加強台灣未來自衛的能力,希望能在短時間內撥款。據消息指出,美國首批FIM-92肩射式刺針防空飛彈,24日運抵桃園機場,國防部也已完成接收。國防部戰規司長李世強表示,援助項目之前就確定了,都是現貨,最近就會開始實施。國防部長邱國正25日說,美方在宣布軍援前,有先讓台灣知道。國防部指出,美國軍援的相關品項,台美雙方已有共識,助國軍強化作戰能力,國防部也會善用資源,細節不予說明。據了解,俄烏戰爭開打至今,烏克蘭用美國、立陶宛等歐美國家所提供的刺針防空飛彈,擊落許多俄軍飛機。而美國在2019年承諾會賣250枚刺針防空飛彈給台灣,但我國至今都沒拿到,如今得到首批刺針防空飛彈軍援,有望加強戰力。

拜登提名布朗 成首次由非裔完全掌權的政府部門
美國總統拜登將提名非裔、精通中國事務的空軍上將布朗(Charles Brown)接替現任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的職務,擔任美國軍方位階最高官員。密利的任期將於今年9月屆滿。屆時美國國防部將成為史上第一次由非裔完全掌權的政府部門。白宮透過聲明表示,將於6月1日在玫瑰花園(Rose Garden)的儀式上提名布朗接替密利。布朗可望成為繼於1989年到1993年擔任參謀首長聯席會議(Joint Chiefs of Staff)主席的鮑爾(Colin Powell)之後,第2位肩負這項重責大任的非裔軍官。這也意味美國國防部的兩位最高領導人將是布朗與現任國防部長奧斯汀,兩人皆為非裔。目前擔任美國空軍參謀長的布朗於1984年被任命為軍官,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飛行時數超過3000小時,其中130小時是在作戰狀態下進行。他曾指揮過一個戰鬥機中隊和兩個戰鬥機聯隊,及曾隸屬於美軍中央司令部和美軍印太司令部的美國空軍。《紐約時報》25日報導,在中東和亞洲擁有豐富經驗的布朗將與奧斯汀一起,從烏克蘭戰爭到中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擴張等國家安全問題,向拜登提供建議。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級政府官員表示,布朗對中國帶來的挑戰瞭如指掌,他對北約的能力和前景有著深刻的認識;布朗在這次人事提名中擊敗了海軍陸戰隊司令柏格(David H. Berger)此一競爭對手,柏格今年3月初曾稱陸戰隊在演訓中將中國視為假想敵。布朗仍需取得美國聯邦參議院確認同意後才能接替密利。但目前共和黨籍參議員塔伯維爾(Tommy Tuberville)以反對國防部針對生殖健康照護的政策為由,擱置了約200名高階軍事人員的任命案。

美對烏軍受訓開綠燈 預計學開F-16戰機、M1A1坦克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23日表示,培訓烏克蘭駕駛F-16戰機的行動已經在波蘭和一些其他國家開始;但美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賴德(Pat Ryder)23日也補充說:「F-16對烏克蘭來說是長期的事情。這些F-16不會與烏克蘭即將開始的反攻有關。」美軍預計將在下星期前後開始為烏克蘭提供有關M1A1艾布蘭(Abrams)坦克的訓練。波瑞爾在布魯塞爾的歐盟防長會議上說,美國對培訓烏克蘭飛行員駕駛F-16戰機開綠燈,開啟了一個難以阻擋的趨勢。這將最終讓美國生產的這一高性能戰機用於烏克蘭戰場。他以之前向烏克蘭提供先進而又高性能的豹式坦克為例說:「你們知道剛開始討論時大家都不情願,還有人反對。但到了最後,無論是豹式坦克還是F-16,最後作出的決定還是提供這一軍事支持,因為這絕對是必要的。」荷蘭國防部長歐龍仁(Kajsa Ollongren)也在會上表示,多個力挺烏克蘭的西歐國家正準備盡速開始訓練烏克蘭飛行員操作F-16戰機。這是跟丹麥、比利時、英國和其他盟邦的聯合行動。「既然我們知道(華府)已開綠燈,我們將加快速度。」此外,美國之音報導,烏克蘭軍隊將用已於5月抵達德國的31輛艾布蘭坦克訓練。後續另一批31輛M1A1艾布蘭坦克正在美國翻修,並將在秋季前運交烏克蘭。一名熟悉訓練事宜的高級軍方官員說,大約250名烏克蘭人本星期就會抵達德國參加訓練。這位官員說,在德國進行的培訓預計將持續大約10個星期,重點是如何操作這些坦克、如何在聯合兵種作戰的情況下駕馭坦克以及坦克維修。教程結構將與之前美國主導的布萊德雷(Bradley)裝步戰車和史崔克(Stryker)裝甲運兵車培訓類似,美國今年早些時候向烏克蘭提供了這兩款裝甲車。

泰國新總理人選盼與台加強經濟、教育合作 反對新冷戰秩序
泰國14日國會大選後,前進黨(MoveForward)、為泰黨(Pheu Thai)等8黨聯盟有望組閣,很高機率成為總理人選的前進黨黨主席皮塔(Pita Limjaroenrat)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前進黨不少政策取經自台灣經驗,未來希望在經濟、教育還有環境議題上加強與台灣的合作。至於泰國未來如何面對美中兩強的競爭,皮塔則強調兩極化且分黨派的世界對所有人都沒有好處。據《中央社》的報導,泰國國會眾議院選舉14日登場,這是泰國在2014年軍政事變後第2次的國會大選。現任總理帕拉育(Prayut Chan-o-cha)藉著2014年盈拉政府強行通過《赦免法》引發示威的亂局,以陸軍總司令的身分發動軍事政變,隨後成為看守總理,2017年正式委任為總理。2019年,由於帕拉育已經掌握了眾議院多數席次的支持,再度成為總理。然而帕拉育在位超過8年,泰國早已民心思變。主打改革理念的新興政黨前進黨在這次大選囊括152個席次,成為最大黨,由塔克辛之女、本次最年輕候選人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領導的為泰黨則拿下141席、席次第2多。前進黨和為泰黨以及其他小黨包括民族黨(Prachachat)、泰建泰黨(Thai Sang Thai)、泰自由黨(Thai Liberal)、公平黨(Fair Party)、新社會力量黨(Plung Sungkom Mai)以及為泰團結力量黨(Pheu Thai Ruam Palang)結盟,組成聯合政府。8個黨加起來的席次共313席,已超過眾議員500席次的一半,皮塔選後表示聯盟已經可以組閣,而他將代表執政聯盟擔任總理。不過這還要取決於親帕拉育派,以及軍方能否尊重選舉結果。皮塔23日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8黨聯盟22日公布的23點組閣備忘錄,其中部分政見參考了台灣經驗。例如已經在台灣實施了40、50年的統一發票、前進黨力推的婚姻平權政策,以及透明的政府治理也就是開放政府等。此外,前進黨還希望透過數位平台確保泰國人可以獲得政府的資訊,「這是幾個未來有可能建立夥伴關係的領域,政府對政府,國會對國會,人民對人民。」而前進黨希望和台灣加強合作最主要的3大領域則是經濟合作、教育還有環境議題。皮塔也透露他在去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在曼谷舉行的期間有機會和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會面,兩人聊到價值鏈還有晶片製造的議題,以及關於可能合作的方向,例如經濟和教育體制,「我和張忠謀都念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我們談了雙方的科技,這些都和未來可能的夥伴關係有直接或間接的關聯。」被《中央社》記者問及泰國未來將如何在美中之間找尋平衡時,皮塔回應,泰國將遵循以規則為主的外交,目標必須是亞洲和全球的穩定,或許美中之間有紛爭,但若能在戰略上處理好這些競爭,對所有國家包括泰國以及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都有益處。最後皮塔也強調,目前的國際局勢應該是泰國等中等強國站上世界舞台、形塑新世界秩序的時機了,一個兩極化且分黨派的世界對所有人都沒有好處,這側面反應出皮塔不苟同拜登政府試圖形塑新冷戰秩序的策略。

對抗星鏈!陸加緊開發衛星驅動網路
大陸正在加緊努力發展可以與馬斯克的星鏈(Starlink)系統競爭的衛星驅動網路。根據《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軍方研究人員呼籲更快地部署自家衛星群,並擔心關鍵的太空軌道有變得過於擁擠的風險。也有研究人士預估,中國的衛星群將會對美國領先地位構成強勁挑戰。據VOA美國之音報導,作為北京推動關鍵技術領域自主戰略的一部分,大陸國發委2020年4月將發展衛星寬頻列入新基礎設施的項目名單,目前已有700多顆衛星在軌道上運行,約一半是由軍方發射跟蹤美國在全球的軍事部署,另外大約30多顆衛星構成「北斗」系統,是中國版的美國GPS全球定位系統。但馬斯克的星鏈計劃一直在全球擴展,目前已獲得包括巴西、菲律賓和尼日利亞等50多個國家監管機構的許可,在這些國家出售網路連接。據了解,馬斯克的星鏈系統快速在全球拓展,其中軍事用途部分在幫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上。儘管烏克蘭的電信基礎設施遭受了嚴重破壞,但是星鏈之下得以為烏克蘭維持高速網速連結。也突顯地球近地軌道衛星群的重要性。去年聯合國記錄衛星群的國際通訊聯盟收到中國兩個衛星群的申請,總共有至少7808顆衛星。不僅中國在試圖創建近地軌道衛星群。美國太空軍的一個分支也一直在發展衛星群來支撐美國軍方目標。歐盟也在發展一個地球低軌系統。另外台灣也有類似項目,被視為可強化台灣面對潛在與中國衝突時的韌性。因此,中國也在興建新發射點,且隨著新的國營及私人公司都在進入擴張中國衛星行業。北京天兵科技在研究發展一次發射可部署高達60顆衛星的火箭。這大概與馬斯克的SpaceX發射星鏈衛星時,可部分重複使用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的承載量相當。

要求全程保密!漢光兵推結束 美方觀摩團關注國軍後備戰力
國軍漢光演習電腦兵推於上周結束,一連5天4夜不間斷,兵推無關勝負,由於這次兵推非常真實,國防部要求兵推全程嚴格保密。據了解,這次漢光兵推,美方觀摩團循例由美軍退役上將帶隊,在來台前,與我軍方開過3次協調會,但兵推過程不曾介入。據透露,美方觀摩團相當關注國軍後備戰力。國軍年度「漢光39號」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重點以現階段敵軍犯台各種可能行動及中共軍演態樣,作為想定發展基礎,運用「聯合戰區層級模擬系統(JTLS)」推演平台,實施不間斷的對抗演習,與美軍做法一致。國軍自2003年引進與美軍相同的聯合作戰演習模式後,多年來在「指揮所演習」的演訓方式,都是循此演練。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曾在其所著《台灣的勝算》質疑,國軍近幾年漢光「指揮所演習」,似乎脫離了此一演訓規範,改為所謂的複合式或圖上兵推,將所有攻防雙方的演習成員集中在同一地點,每日兵推與研討混合進行,而非各自於作戰時的實際指揮所實施演習作業。李喜明曾在演講時透露漢光兵推內幕,他表示,兵推的兵力相關參數具有調整空間,也曾發生設定錯誤,有次兵推將海巡納入作戰,竟發生1艘海巡艦艇可以將中共軍艦打得落花流水,後來才發現是參數設定錯誤,導致海巡艇變身「無敵鐵金剛」。因此李喜明說,應專注兵推過程決策內容,不必太執著結果。李喜明說,漢光兵推的防衛軍才是訓練對象,不必花力氣爭論攻擊軍,因為攻擊軍本來就是假的,就是要出難題難倒防衛軍,這樣才有訓練效果與經驗累積。

美國無償軍援5億美元 馮世寬:會付出不可預期的代價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證實,對台5億美元軍援很快就會提供,傳出內容包括刺針防空飛彈、拖式反裝甲飛彈與標槍反裝甲飛彈;對此,退輔會主委馮世寬昨在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受訪表示,「突然接到無償的援助,你一定會付出不可預期的代價,這代價是什麼,我沒辦法回答。」美國協助強化台灣自我防衛能力,拜登政府將比照援助烏克蘭模式,以「總統撥款權」供應台灣價值5億美元的武器援助,但外界擔心,台灣國防自主恐怕會被美方牽著走。馮世寬表示,國造潛艦將下水、高教機量產都有成果,加上新一代戰機也自己研發,他認為這方面不會完全受制於美國。馮世寬也坦言,自己對5億軍援沒有很深入的研究,但他認為,突然接到無償援助一定會付出不可預期的代價,至於這代價是什麼,他就沒辦法回答。媒體追問,會是「戰爭」的代價嗎?馮世寬表示,「我們不會那麼笨吧,應該有所選擇」。國民黨立院總召曾銘宗認為,過去動用總統授權相關軍事設備條款,只有烏克蘭,雖然美國軍援,有利於提升中華民國國防設備增加,但帶來後續影響,要做好評估因應。國民黨立委鄭正鈐指出,這幾年兩岸關係國人有感,兵凶戰危,民進黨很多政策做法也讓民眾非常擔心,美國動作加深國人對於兩岸的憂慮,2024大家可以透過選票下架讓我們沒有安全感的民進黨政府。至於美國軍援是否意味著,台海危機恐爆發戰爭?民進黨立委許智傑表示,台海引發戰爭的確是有些可能性,存在一點危機,所以要有準備,感謝美國軍援台灣武器,台灣安全也是世界的安全,全世界聯合對抗中國大陸,要嚇阻中國大陸不敢輕舉妄動。國防部長邱國正曾說明,5億軍援從今年初開始與美方溝通,給的項目,也都是我們要的,都在軍售項目內;主要是有些武器裝備延宕交貨,美方把現貨來救急或彌補。事實上,美國會曾提案5年無償軍援,4年45億美元、第5年20億之案,軍方內部有支持,也有提防之心;因等於只能買美國武器,長遠看,就是美方指導台灣建軍及作戰規畫,國防失去建軍主導性。不過,這次5億軍援,軍方視為美方為彌補軍售交運延宕之舉,內部並未反對。

20年最致命颶風襲擊緬甸 若開邦「90%毀滅」至少3人死亡
印度洋的鄰近幾個國家遭逢近20年來最強颶風摩卡(Mocha)肆虐,根據Zoom Earth網站的數據顯示,摩卡的風速高達每小時240公里,被歸類為「超級氣旋」(Super Cyclone),颶風14日下午更從緬甸若開邦首府實兌(Sittwe)登陸,每小時風速達209公里的強大風暴造成數千人被迫躲避至寺廟、佛塔、學校,至少3人死亡,估計90%的設施遭毀壞;而孟加拉則緊急疏散柯克斯巴札爾(Cox’s Bazar)數十萬居民和洛興雅族難民。颶風14日下午更從緬甸若開邦首府實兌(Sittwe)登陸,估計90%的設施遭毀壞。颶風14日下午更從緬甸若開邦首府實兌(Sittwe)登陸,估計90%的設施遭毀壞。綜合《法新社、路透社》等外媒報導,緬甸軍方新聞辦公室表示,摩卡嚴重破壞若開邦實兌、皎漂(Kyaukpyu)、古亞鎮(Gwa)的房屋,包括變壓器、通訊塔、船隻和燈柱都遭到損毀破壞。報導也引述一名志工Tin Nyein Oo說法,實兌的30萬居民中,有4千多人被疏散避難,2萬多人逃往地勢較高的寺廟、寶塔、學校等設施避難。摩卡也造成人員傷亡。(圖/翻攝自推特)不過摩卡也造成人員傷亡,緬甸東部撣邦一支救援隊透過臉書表示,他們尋獲一對夫妻的屍體,該對夫妻所在的房屋慘遭暴風雨所引起的土石流掩埋;另外,曼德勒省中部城鎮彬烏倫(Pyin Oo Lwin),則有一名男子被榕樹砸死。摩卡在緬甸境內造成3人死亡。(圖/翻攝自路透社網頁)至於孟加拉也是災情不斷,根據當地氣象局局長拉赫曼(Azizur Rahman)表示,在颶風來襲之前已撤離30萬名居民。孟加拉東南部城市柯克斯巴札爾人口稠密的難民營裡,洛興雅人難民躲在家中,派駐孟加拉的聯合國機構和救援人員,在安置受緬甸當局迫害的洛興雅人難民營中,預先安置數噸乾糧、數十輛救護車以及流動醫療隊,難民營容納了100萬人,另外,聖馬丁島(Saint Martin’s Island)約有300間房屋遭到毀損還有12人受傷。

TK模式開啟!烏克蘭邊境4軍機遭擊落 華格納首腦暗示:恐是自己人擊落
有玩過線上FPS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有些遊戲中有Friendly Fire(隊友傷害)、Team Kill(殺死隊友)的特殊模式,以此來模擬現實生活中的槍林彈雨。而現在有消息指出,13日在烏克蘭邊境有4架俄羅斯軍機遭到擊落一事,很有可能是俄羅斯軍隊所為。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他們引述俄羅斯俄羅斯「工商日報」(Kommersant)報導,指稱在13日有Su-34戰鬥轟炸機、Su-35戰鬥機和2架Mi-8直升機組成突擊隊,在俄羅斯西部布揚斯克(Bryansk)地區進行伏擊任務時,4架飛機幾乎同時遭到擊落。而根據《美聯社》報導指出,在事發之後,烏克蘭空軍發言人伊納特(Yuriy Ihnat)在談論到俄軍軍機遭到擊落一事時,表示此事與烏克蘭沒有關聯,而是「俄羅斯反要為此負責」。但事後伊納特卻收回相關言論,表示自己只是開玩笑。俄羅斯傭兵組織華格納集團(Wagner Group)首腦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則在TG頻道中發文,表示如果將這4架軍機的墜落地點連接起來,「你可以看到這個圓圈的直徑大約40公里,而中心地帶會出現的防空武器是哪個國家的,就可以很清楚知道是誰所為」。言談之間,直接暗示這4架軍機事被俄羅斯軍方所擊落。

泰國反對黨擊敗軍方結盟政黨 路透:是否能執政還未知
泰國近期進行國會大選,而其中兩個主要在野黨的票數可以說是遙遙領先,執政近10年的總理帕拉育政府在這次大選中可以說是慘敗。但即便如此,反對黨這次即便勝選,未來是否能夠順利執政仍未知,因為先前泰國軍方曾於2014年修改規則,這使得泰國軍方在執政方面佔有優勢。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這次的選戰被譽為是年輕世代與傳統保皇派的交鋒,改革派的前進黨(Move Forward)拿下1350萬票,拿下151席國會席次,泰國前總理戴克辛(Thaksin Shinawatra)的女兒貝東塔(Paetongtarn Shinawatra)所領導的反對黨「為泰黨」(Pheu Thai)至少拿下1030萬票,拿下141席國會席次。而執政將近10年的現任總理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其所屬的團結建國黨(United Thai Nation Party)僅得到450萬票,拿下36席次,軍政府所支持的人民國家力量黨(Palang Pracharat)則是拿下40席次。雖說反對派所取得的國會席次占絕大多數,但由於泰國軍方曾於2014年修改憲法,指稱泰國總理的齡選方式,要從500位名選議員與250位軍方任命的議員共同參與選出,這也代表軍方所推派的總理人選,光是參加就無條件獲得250票,整體贏面偏大。其實報導中也指出,自2001年以來,反對派為泰黨在選舉中也多有斬獲,甚至4度拿下國會、2次壓倒性勝利。但其中即便4次拿下國會,但其執政權力有3次遭到軍方罷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