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WANT
search
  • 最新
  • 社會
    • 社會首頁
    • 時事
    • 直擊
    • 調查
  • 娛樂
    • 娛樂首頁
    • 即時
    • 大條
    • 專題
    • 人物
  • 財經
    • 財經首頁
    • 熱線
    • 人物
    • 專欄
  • 政治
    • 政治首頁
    • 焦點
    • 人物
    • 評論
  • 漂亮
    • 漂亮首頁
    • 美容
    • 時尚
    • 精品
  • 生活
    • 生活首頁
    • 綜合
    • 汽車
    • 美旅
    • 3C
    • 健康
    • 寵物
    • 運勢
    • 運動
  • 國際
    • 國際首頁
    • 最新
    • 大陸
  • 影音
CTWANT App icon

安裝我們的 CTWANT APP 體驗更好的服務,接收更快的即時資訊。

iPhone

ios icon 立即安裝

Android

android icon 立即安裝
⊗ 清除
  • 全部
  • 社會
  • 娛樂
  • 財經
  • 政治
  • 漂亮
  • 生活
  • 國際

alt

疫情下的眼淚2/特教中心停課家長難為 鼻胃管灌食重症兒擺攤扛家計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全國學生確診人數節節升高,為避免疫情持續擴散,各縣市政府陸續宣布高中以下遠距教學延長因應;至於長期較不受關注的特教生受教權,因為停止實體上課後,家長請假照顧特教生則會造成家庭生計困頓,政府應正視這一群「弱勢中的弱勢族群」。「照顧小節(化名)的生活,我們夫妻倆都是拿命在拚的!」今年5歲、剛學會勉強站立的小節,甫出生就四肢嚴重變形,當時被醫生判定活不過滿月。那時在醫院,丈夫帶著妻子謝小姐到保溫箱前看望小節,望著兒子四肢扭曲變形、無法自主呼吸併發各種重症、幼小身軀插滿各種維生導管的樣子,謝小姐早已淚崩,強忍心中悲痛憐惜地說:「小節,如果你真的撐不下去就放心離開,媽媽會一直等你,等著再把你生回來...」。「大家都說我們夫妻辛苦,但強忍著復健的痛楚、一路堅持的小節,反而讓我們夫妻學到活著的勇氣。」面對小節找不出學名與病因的長期照護,夫妻倆毅然放棄原先在企業的工作,先生為了每天從基隆接送小節到台北市的「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兒童發展中心」上課、醫療,選擇去當時間彈性的外送員,謝小姐則利用生活照護空檔在家烘培餅乾,在網路上「爹地媽咪點心鋪」販售、假日時隨著人潮四處擺攤貼補家用。小節的特教班停課後,除了假日跟隨父母一同外出擺攤,平日在家時間,也需要夫妻倆加倍辛勤照護陪伴。(圖/謝小姐提供)沒想到疫情突然加劇,再次徹底打亂了一家三口的生活。小節的特教班停課後,他不能去發展中心上課,也不能接受醫療,除了假日跟隨父母一同外出擺攤,平日在家時間需要夫妻倆共同照顧的時間也拉長。丈夫外送員的收入隨著時間壓縮而銳減,原本假日擺攤的市集生意也大不如前,甚至連母親節當天的營業額都僅有800元,扣掉「優惠價」的500元攤費後根本入不敷出,生活經濟與孩子的醫療支出雙重壓力,沉重地幾乎快令他們喘不過氣。許多人看著夫妻倆帶著小節一起擺攤,過程中還要為兒子插鼻胃管,拿聽診器確認鼻胃管是否有正確放到胃中,再灌食各種營養補充品,都為他們的生命奮鬥故事而感動。謝小姐說,日子雖然過得辛苦,但一家人能夠平安在一起就心滿意足,也希望疫情早日獲得控制,讓民眾可以生活如常。

publish-icon 05月31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空等1小時還被迫走到產房 她突喊「要生出來了」下秒驚見寶寶墜地噴血

強迫即將臨盆的產婦走路,導致突然出生的嬰兒摔破頭。這件離譜的醫療糾紛發生在巴西第4大城美景市(Belo Horizonte),約西雅(Josian Marques Pereira)指控「Sofia Feldman」婦幼醫院強迫已經等待接生1小時的她走到產房,最終導致她的女兒「一出生就縫11針」。據《鏡報》報導,約西雅本月6日早上因強烈宮縮緊急就醫,卻苦等近1個小時才等到護理人員的協助,但對方立刻以「已經沒有輪椅」為由,要求她自行走到病房,即使她告訴護士「我感覺寶寶快出來了」仍被迫起身走路,而約西雅僅走沒幾步,女兒就突然「呱呱墮地」。約西雅表示,當時她「很清楚聽到嬰兒掉在地上的聲音」,並看著女兒的頭部流出鮮血,最後也因此縫了11針。母女倆於同月11日出院後,約西雅便指控院方醫療疏失,並引起當地官員注意下令調查,院方則表示,由於約西雅50分鐘的生產時間,遠快於原先預估的2小時,而來不及分配醫療人員,且女嬰墜地後立刻就獲得妥善的轉送治療。其實,巴西的醫療問題一直困擾著民眾和醫界,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巴西作為全球前20大經濟體,醫療衛生支出卻低於全球平均,出現「不缺醫生卻沒有病床」的奇特現象,且民眾往往要負擔50%以上的醫療費,導致巴西民眾在支付龐大醫療開銷的同時,卻沒有得到相對應的醫療照護。

publish-icon 05月1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毛孩用藥卡關2/修藥事法五度闖關失敗 知情人士曝「水很深」

寵物用藥的問題爭議由來已久,事實上早在十年前,立法院就曾提出《藥事法》修法,擬將診療機構納入藥事法,前後總計共5名立委提出版本,卻都未能完成修法。知情人士透露,粗估每年動物用藥市場規模有數十億元,藥師公會掌握「醫藥分離」的神主牌,等於手持調劑權的優勢,成為長年以來修法上的瓶頸。2013年,發生某藥廠提供人用藥物給獸醫院使用,因而遭到重罰,後續引發寒蟬效應也導致往後動物醫院面臨無藥可用的困境,甚至許多獸醫院因而歇業,時任立委的陳其邁與蕭美琴等人,就曾出面共同為全國200多萬隻貓犬「無藥可醫」請命。陳其邁當時就指出,部分歐美國家的寵物與人類用藥,皆由同一機關主管法令,但我國卻是人用藥由衛生署管,寵物用藥則是農委會管,因此提出《藥事法》第35條、第50條的修正案,提供獸醫使用人用藥物的法源依據,不過後來法案僅停留在二讀階段。其實,當時立委吳秉叡更提出《藥事法》第1條的修正案,直接將獸醫診療機構納入《藥事法》規範對象;2019年,立委徐志榮與親民黨團也都曾提出《藥事法》第50條修正案,將獸醫診療機構納入販賣藥品的地點。甚至,立委邱志偉也曾提出《藥事法》第50條修正案,不過同一會期提案竟又主動撤案。 2013年時任立委的陳其邁與蕭美琴等人召開記者會,為寵物無藥可用的困境請命,並推動《藥事法》修法,至今已有5個委員提出修法版本卻無下文。(圖/報系資料照)據了解,國內有藥證的「獸醫師專案申請人用藥品治療動物之暫行替代品項」最新清單共514項,且屬於正面表列,也就是表單上合法,表單以外通通不合法。修法始終未能成功,除了行政院部會間缺乏共識,未提出院版的修法草案之外,一名立法院衛環委員會資深助理直言,「藥師公會在立法院遊說超強,連醫師公會有時都要看他們臉色,加上捧著『醫藥分離』的神主牌,《藥事法》修法根本是鐵板一塊,相比之下獸醫顯得人少又單薄。」一名執業逾二十年的獸醫師也不諱言地說,這確實是獸醫和藥師纏鬥十年的紛爭,《藥事法》修法卡關多年,與兩個公會的財力和遊說力有關,全國藥師公會會員人數約五萬人,獸醫師加起來才九千人,藥師公會每年收取的會費也比獸醫師公會高,因此公關費用相當可觀。據了解,一隻寵物花費飼主每月平均約三千元,其中約有三成是醫療支出,一年的醫療費用近一萬一千元。以目前全國寵物數量近300萬隻來算,病老的貓狗占十分之一,其中一年醫療費約有八成為人用藥品來算,推估這塊市場達數十億元。針對多年以來寵物用藥的修法歷程,身兼獸醫身份的台北市議員楊靜宇指出,2013年他擔任台北市獸醫師公會理事長、醫師公會全聯會副理事長時,參與《藥事法》修法的攻防戰,當時社會還不太了解寵物用藥,認為獸醫有動物藥不用,非要用人藥,但實際上動物用藥涵蓋經濟動物和非經濟動物(寵物),但寵物用藥與經濟動物用藥的包裝、劑型和種類都不同。身兼獸醫的台北市議員楊靜宇表示,台灣和中國是少數規範寵物不能使用人藥治療的國家,歐美澳日韓等國家的獸醫師對我國用藥管理體制,均覺得不可思議。(圖/報系資料照)他舉例,經濟動物投藥屬於預防性,使用第一代基本的抗生素,但當寵物面臨嚴重膀胱黏膜發炎等病況,需要用到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生素時,受限於《動保法》,動物可用514項人用藥物裡完全沒有抗生素,因此獸醫無法取得用藥。他表示,現在獸醫師與藥師公會有機會進入新的協商,最終目的希望能推動修法,若不能一步到位,至少開放負面表列的方式促進寵物的醫療權益。立委高嘉瑜在這次事件後也向獸醫承諾,獸醫使用人藥牽涉範圍較廣泛,必須先和各界溝通,獲得最大公約數後,修法比較合適,她會先請疾管署協商放寬獸醫使用人用抗生素,而後朝向全部用藥負面表列(只規範不能使用的藥品)的方向努力,有讓獸醫、動保人士和團體對於《藥事法》修法重燃希望,後續能否在公會團體的角力,以及跨部會之間取得共識,並完成修法仍有待觀察。對此,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表示,《藥事法》修法事涉廣泛,公會願意參加協調,並樂見增加寵物用藥品項,不過公會的立場仍堅持,動物用藥與人用藥品管理目的與方式不可相提並論,因涉及藥品救濟問題,若動物使用人用藥品應取得動物藥證,兩者分別適用各自藥證管理制度,以避免兩套管理系統互相干擾,造成人用藥品秩序混亂;目前因應動物用藥需求的急迫性,已訂有緊急申請動物用人藥程序,但仍僅為動物用藥證普及化之前的過渡方法。

publish-icon 05月09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乳癌理賠28億攀年度新高 南山人壽:30至39歲女性最大壓力源是這2點

由於乳癌高居台灣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根據南山人壽內部統計支付醫療保險金案件中,30歲以上女性理賠件數排行前三名分別為白內障、乳癌、子宮肌瘤,其中乳癌理賠金額更高達28億元,為當年度女性理賠金額最高的疾病。南山人壽今天(4日)公布一項統計資料,透過健康守護圈合作夥伴調查發現,女性遠比男性關心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接受心理諮詢者中有超過8成為女性。5成的諮詢者年齡介於30至39歲,此階段的女性面臨生涯的轉變,可能是剛剛步入婚姻、當新手媽媽或者是處於職涯衝刺期。最熱門的諮詢議題依序為自我探索40%、親密關係22%、家庭議題20%,顯示家庭關係、自我了解與實現是心理壓力的兩大來源。南山人壽也進一步從內部統計資料發現,30歲以上女性理賠件數排行前三名分別為白內障、乳癌、子宮肌瘤。過去一年30歲以上女性保戶的理賠數據,發現理賠人數最高的前三項疾病分別是白內障、乳房惡性腫瘤(乳癌)、子宮平滑肌瘤。其中,乳房惡性腫瘤的理賠金額更高達新台幣28億元,為當年度女性理賠金額最高的疾病,癌症醫療支出龐大,南山人壽建議女性可透過「住院日額」、「實支實付」、「特定疾病險」三大類規劃自身的醫療保障,因住院日額多採定額給付,可藉此減輕住院病房費的經濟壓力,補貼不能工作的薪資損失;實支實付型醫療險則可幫助保戶在進行醫療採用醫材等有更多選項。

publish-icon 05月04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最後發現的器官」國衛院掌握控制機制 改善腸炎新希望

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涵蓋潰瘍性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及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 (CD)兩類腸道慢性發炎疾病,因為目前沒有根治的方法與藥物,對患者生活及醫療財務負擔有長期的影響,在全球各個國家都是重要醫療問題。在台灣IBD也有顯著增加趨勢,同時患者出現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與神經與精神性疾病等共病機會較高,可預見將會對健保支出造成衝擊。近年來大家逐漸了解腸道菌叢在人體內扮演重量級的角色,總重量不到0.2公斤,總菌數卻比全身總細胞數還多,默默地影響身體健康與生理平衡,被認為是「最後發現的器官」。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高承源副研究員團隊研究腸道菌相多年,發現雙特異性去磷酸酶六(dusp6)基因有控制腸道上皮屏障健康與腸道微菌叢平衡的功能,並篩選出可能可以抵抗腸炎的菌種,可望運用於改善腸漏症(leaky gut)以及腸道發炎相關疾病,研究成果於110年11月發表於《Cell》系列國際知名期刊《Cell Reports》。研究團隊自2012年起便利用dusp6基因敲除小鼠進行腸道菌相研究,發現缺乏dusp6基因的小鼠大腸上皮細胞上微絨毛生長增加,有較強的大腸上皮緊密連結與屏障完整性,進而對於小鼠結腸炎產生保護作用。運用次世代定序轉錄體學與磷酸化蛋白質體學等多體學技術和細胞分子生物學分析,發現缺乏dusp6基因抑制了腸道上皮細胞的醣酵解路徑,同時提升脂質的利用,造成粒線體耗氧率提高,維持腸道中的極低氧環境,能夠保持絕對厭氧菌的含量,維持了腸道微菌叢的平衡。針對dusp6基因敲除小鼠具有較能抵抗腸炎的上皮屏障和菌叢,尤其是能夠保留絕對厭氧菌的特點,研究團隊進一步將dusp6基因敲除小鼠的腸道菌叢轉殖到一般小鼠上同樣較能夠抵抗腸炎發生,接著利用微生物體學與培養體學分析方法,在菌叢中篩選出一株Duncaniella屬的全新腸道菌種NHRI-C1-K-H-1-87,並證實這株NHRI-C1-K-H-1-87細菌具有減緩腸炎的作用。愈來愈多證據顯示,腸漏和腸道微菌叢失衡與相當多的疾病皆有關聯,藉由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團隊的新發現,不論是透過腸道微菌叢,從基因調控上著手,或是利用單一株細菌作用,都可望為治療或預防發炎性腸道疾病帶來新契機,不但能改善腸炎患者的生活品質,減少相關衍生疾病的醫療支出,維持腸道菌相平衡預防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同時也降低相關疾病的衍生,在相關疾病的研究與治療擁有強大的可塑性與應用前景。

publish-icon 04月11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睡出病!1/4青壯男罹呼吸中止症 中風機率暴增3倍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我國將在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預估醫療支出增加、醫療量能緊繃,為緩解此狀況,政府將提高預防、早期診斷及健康維護的比重,未來醫療發展方向將從疾病治療走向疾病預防。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邱國樑醫師表示,在提前預防疾病,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是關鍵。睡眠品質最大障礙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大眾教育委員會主席李信謙醫師表示,睡眠為人一生中相當重要的課題,睡不好為百病之源,研究顯示,睡眠不足6小時者,相較一般人心臟病、中風風險將提升200%。美國睡眠醫學會亦指出,充足與高品質的睡眠與多項嚴重併發症如心血管、腦血管健康都有關鍵影響。門諾醫院胸腔內科加護病房專責黃國恩醫師表示,全台十分之一人口有睡眠障礙的困擾,其中睡眠呼吸中止症是最主要的因素,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疾病。根據統計,我國40歲以上男性約有156萬人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約佔整體的1/4,但以健保就醫資料來分析,就診人數卻不到12萬人,就醫比率不到1%;顯示仍有百萬人口仍壟罩在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威脅下。美國心臟協會於2021年提出警告,大眾應提升對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警覺,若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長期未治療,不僅恐加速心血管疾病惡化,相較一般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更提升2.6倍,中風風險高出3倍,罹患糖尿病的機率高出4倍,甚至可能導致認知障礙。而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危險族群以40歲以上的男性、有肥胖問題、呼吸道狹窄,以及抽煙喝酒習慣的民眾為主,花蓮慈濟醫院胸腔內科張恩庭醫師強調,「打呼」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重要警訊,若有打鼾現象,約有1/2可能出現呼吸暫時停止的狀況,應提高警覺主動前往諮詢醫師。根據美國睡眠醫學學會發表的治療指引,目前治療第一線多建議使用陽壓睡眠呼吸器(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藉由持續維持呼吸道正壓、產生風壓,來防止呼吸道在睡眠時發生塌陷而阻塞。邱理事長亦表示,在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療上,全世界首選方式為使用陽壓呼吸器輔助治療。然而不管是口腔矯正器、手術治療,或是陽壓呼吸器,皆建議民眾多加利用醫病共享政策,與專家討論評估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publish-icon 03月18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截肢女孩雇主「該給的公司都有付」 曾玟學怒轟:別說得很盡責

王姓女子去年11月在苗栗一間包裝廠工作時,不慎發生工安意外,導致右腳遭設備絞進截肢,未料老闆娘竟嗆「截肢而已」,只願意賠10萬元,引發全民怒火。對此苗栗縣議員曾玟學痛批,這些部份本來就是依法資方要負責的部份,不用說得好像已經很盡責或周到的樣子。謝姓少東說,「公司並沒有要用1萬和10萬元打發王小姐,當時住院,經理帶著現金1萬元去探望,是考慮其在醫院食宿支用,而後續所有醫療費用和看護費,甚至療養院的看護費及每月薪資,公司都有給付。」對此,曾玟學在臉書指出,王女所任職的生安運通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謝姓父子共擁有十多間公司,其總公司位在高雄,承攬華夏海灣塑膠公司頭份廠的PVC包裝及裝卸貨工作,所以王女才會在頭份工作。針對謝姓少東提到後續所有醫療費用和看護費公司都有給付,曾玟學認為,這些部份本來就是依法資方要負責的部份,不用說得好像已經很盡責或周到的樣子,連這些都沒辦法做好才是大有問題,且職安署也指出,公司未足額給付失能補償的部份,違反了勞基法59條,將依法處分。曾玟學提到,當初是否打算只給10萬元和勞基法要求部分,接著就要當沒事請對方回來,給最低薪資繼續上班,這在勞資調解的時候都有白紙黑字記錄,甚至簽名確認,「我們手上也都有完整證據,請資方不要再繼續說謊了!」至於謝姓少東承諾,若王女恢復良好,會保障其工作權,可以讓她在公司工作到65歲。曾玟學批評,保障工作到65歲的這個說法,當然是王女其中一個權利和選項,但更是公司一廂情願找臺階下的說法,王女現在只想跟公司在法律和賠償上告一段落,就不要再有接觸了,她連經過公司門口都有陰影,根本不可能再為你們工作。另外在勞資調解時,王女提出要求2000萬的賠償,被謝姓少東認為是獅子大開口。曾玟學認為,這數字非空口隨便提出,王女目前28歲,就算以目前的薪資計算到65歲退休,就約莫1200萬,加上行動不便所造成的各項衍生費用、長期醫療支出以及精神賠償,才會提出職災補賠償2000萬的要求,且實務上,最後的判賠數字都會再打折扣,「所以在談判的時候喊到2000萬,真是獅子大開口嗎?我不這麼認為,談判的過程也不是2000萬跟10萬兩個選擇,資方若有誠意,勞方態度也非不能協調。」最後針對職安署強調絕無護航廠商情事,曾玟學怒轟,職安署中檢中心在事發超過3個月後,才在媒體報導民代關心後,至現場複檢,這個時間點已讓人覺得大有問題;同時他也掌握了消息,確實有事先通知,廠內還有進行應對,「我必須要說,請職安署要跟勞工站在一起,避重就輕的調查和放水的檢查,只會讓勞工的處境更加艱辛。」

publish-icon 02月2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擊敗癌王1/逾20年致死率稱冠是「它」 「AI偵測」不放過任何腫瘤

根據健保署統計,2020年零至一期肺癌病人,平均每人每年醫療費用約為10萬元,但第四期病人則是近50萬元;早期患者的5年存活率可達8成,但第四期已低於1成。換言之,晚期的肺癌患者耗費的醫療成本是早期的5倍,而存活率卻大幅降低。前副總統陳建仁日前擔任「台灣肺癌存活率倍增倡議平台」召集人兼主席時表示,台灣肺癌罹患比例居高不下,不只影響了國民的健康,更為健保體系帶來沉重壓力。陳建仁舉例,從2018到2020年,全民健保十大癌症醫療支出,就以肺癌居首;十大癌症當中,肺癌已悄悄躍身為「晚期發現比例最高」、「死亡率最高」以及「健保花費最高」等統計數據三冠王。過往,你可能以為只有癮君子才須提防肺癌,但現在就算從未吸菸,也可能因為空汙等多重因素罹患肺癌。目前,肺癌已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2位,從1999年開始至今,一直蟬聯台灣癌症死因榜首,至今已逾20年,主要原因就是確診時大多已是晚期,當癌細胞已經擴散時,存活率自然就會降低。健保署委託成大健康數據中心建立胸腔X光的AI模型,預計2022年第一季可運用在偏鄉的醫療車上,幫助民眾及早篩檢肺癌。(圖/報系資料庫)由於胸腔X光只能發現1公分以上的腫瘤,因此不少人藉由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結節,希望能篩檢出早期肺癌,但無論是X光片、或LDCT影像,張數眾多且皆需仰賴醫師經驗,判讀耗時費力。為及早發現肺癌,健保署與成功大學合作,利用AI來判讀健保資料庫中肺癌病患的胸腔X光影像,以建構AI影像判讀模型,判斷肺結節是否為癌症病灶,目前模型敏感度已高達8成,健保署表示,判讀模型於2022年第一季運用在嘉義東石的偏鄉行動醫療車。負責研發模型的成大健康數據中心執行長蔣榮先表示,醫學中心每年拍攝X光片總計高達2000多萬張,但僅有10多名放射科醫師進行判讀,藉由AI判讀癌症疑似病灶,一分鐘可以檢視一張X光片,大幅節省人力與時間。以2021年1至9月來說,全台胸腔X光就拍攝655萬張,蔣榮先指出,在醫師工作繁重的情況下,人工一一判讀難免受限,以某醫院上傳的2張胸腔X光片為例,一開始醫師判讀認為正常,但不到一個月內,進一步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是肺癌;然而使用AI確認時,第一時間就發現有異常。蔣榮先說,AI模組可視為醫師的「捕手」,有點類似「快篩」的概念,先為醫師過濾與分流,也可協助醫師判定近橫膈膜、肺門、肋骨或鎖骨後方、心臟後方、血管密集處等不易發現的結節,找出肺癌高風險患者。國泰醫院與雲象科技合作,以超過3000位患者的影像報告為基礎,打造出低劑量電腦斷層AI偵測系統。(圖/翻攝自雲象科技臉書)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認為,由AI判讀胸腔X光片,當發現有疑似病灶時,再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如此可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目前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也有AI偵測系統,國泰醫院與雲象科技合作的肺結節偵測AI-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LDCT)偵測系統,以超過3000例患者,總計逾45萬張的高解析度影像,開發出高敏感度AI系統模型。該偵測系統對於偵測6mm以上結節敏感度已達91.95%,且只要20秒就能產出偵測結果,目前正持續累積資料庫中,希望能早日輔助醫師臨床診斷。

publish-icon 01月15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家長團體陳情《菸防法》 下周繞行立法院行政院喚重視

新北市家長志工教育成長協會理事長何若萍今(30)日與十幾位媽媽到行政院陳情,呼籲行政院長蘇貞昌信守承諾在年底前將《菸害防制法》修正案送進立法院審查,她希望台灣如果真要打造一個無菸之島,希望蘇揆能直接宣布全面禁售紙菸。何若萍表示,如何使吸菸不影響他人、如何保護青少年遠離菸害、降低青少年吸菸率,一直是協會關注焦點,協會成員都是為人妻、為人母,最不希望見到家人受到菸害。她說,如果政府決心解決菸害,就要一次到位,像紐西蘭一樣打造「全島無菸」,院長直接宣布全面禁售紙菸,也能讓台灣成為世界的焦點。何若萍也指出,蘇貞昌2021年10月曾允諾「要在今年底把新版《菸害防制法》送到立法院」,最新民調也顯示有86.7%民眾認同台灣需要一部與時俱進的法律,但這個民生法案在行政院躺好久了,離年底只剩最後倒數幾天。她擔憂,不知道蘇院長還記得嗎?會不會跳票呢?陳情內容說,台灣目前吸菸人口約有346萬人,成年男性與女性的吸菸率分別約32.7%及 4.3%,推估每年超過1萬7500人死於吸紙菸的相關疾病;平均每25分鐘就有1人因為抽紙菸失去生命,對國家整體醫療支出、經濟及社會成本的耗損更是無法估算。此外,根據科學研究數據,一支紙菸含有7000多種化學物質,包括250種危害物質與93種致癌物,其影響可謂無一處不傷害。如真要打造一個無菸之島,就該全面禁售紙菸,蘇院長至少應該信守承諾,儘速將14年未修的《菸害防制法》修正案送進立法院審查。何若萍說,協會期待與政府一同努力,促使台灣的《菸害防制法》能加速修正迎頭趕上,使台灣重新成為最具有進步價值的國度。她說,為加大防制菸害力道,近十位媽媽跨年後的上班日,將持續3天在上下班時間繞行行政院和立法院,喚起社會對全民健康的重視。圖說:

publish-icon 12月30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18歲少年吃抗生素竟喪命 「過敏是元凶」基因檢測揪高風險族群

治療青春痘使用抗生素居然產生藥物過敏反應讓皮膚、黏膜都潰爛?!怎麼治療尋常痤瘡不成反倒產生更嚴重的疾病甚至有失明之虞?!台灣每年約有數十萬人亞洲有數百萬人因為各種感染症,使用磺胺類抗生素撲菌特錠(Baktar),但卻不知道自己的基因體質有發生嚴重藥物過敏反應的風險,其風險程度比一般人高45倍。此藥物作為上下呼吸道感染症、腎臟及尿路感染症、生殖器感染症、腸胃道感染症及皮膚感染等治療藥物,是最常引起過敏的抗生素藥物之一,除了是台灣藥害救濟排名前六名常見的致過敏藥物外,也是全球嚴重藥物過敏的前五大藥物,嚴重甚至有致死風險。長庚醫院皮膚部/藥物過敏中心研究團隊領先全球發現亞洲人特定的基因檢測將可預防磺胺類抗生素引起嚴重藥物過敏的發生。磺胺類抗生素引起的過敏可從輕微的局部或全身的搔癢紅疹,到嚴重的過敏反應包含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SJS)、毒性表皮溶解症(TEN)和藥物反應伴隨嗜伊紅性白血球增加與全身症狀(DRESS)。其臨床表現可能會誘發全身性紅疹與產生水泡,到大範圍的皮膚破皮和黏膜潰瘍,另也可能因藥物誘發肝腎功能受損或多器官衰竭而導致死亡。然而在一些SJS/TEN患者中,更可能會有眼睛視力受損的永久後遺症。長庚醫院皮膚部研究團隊在去年發表在國際過敏領域排名第一的期刊「過敏與臨床免疫學期刊(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發現若帶有特殊人類白血球抗原基因型(HLA-B*13:01和相關基因型)的人,使用撲菌特錠抗生素藥物就有可能產生嚴重藥物過敏的風險,且其風險比一般人高出45倍。為落實此研究成果全球的應用與推廣,世基生醫與長庚醫院合作,授權臨床科研成果,並開發快速檢測試劑,希望可將台灣領先的研究成果推廣到亞洲及全球的亞裔人種,提升亞洲人的用藥安全。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鐘文宏部長表示,在長庚醫院收治的案例中,曾有一位18歲的少年,因治療青春痘服用此抗生素後,最終卻導致肝衰竭而死亡。另一位中年女性病患,因有泌尿道感染故服用此磺胺類抗生素,後續竟引起SJS疾病,產生全身性的皮膚破皮,甚至引起敗血症而差點死亡,雖幸運地活下來,但產生眼睛視力嚴重受損的後遺症,在臨床上仍是棘手的問題。嚴重皮膚藥物過敏常耗費龐大的醫療支出,每年有上千萬的藥害救濟補助是給付這類嚴重過敏患者,磺胺類抗生素目前佔國人藥害救濟排名第五位,若能早期於病人服藥前進行用藥前基因檢測和疾病早篩,將可有效預防嚴重藥物過敏的發生,而磺胺類抗生素藥物,由於使用人群眾多,從青少年到老年人都會使用,國人及亞洲人帶有危險基因的盛行率高達1成(包含大陸、香港、新加坡、泰國、韓國、日本及北美、澳洲及歐洲等亞裔人種),未來應推動用藥前風險基因檢測,若患者帶有危險基因型需避免使用磺胺類抗生素,改用其他類抗生素來取代,將台灣之光的研究推廣到全球。長庚醫院皮膚部/藥物過敏中心鐘文宏部長強調,預防勝於治療,未來若能全面推動磺胺類抗生素用藥前基因篩檢,甚至推廣到健檢及新生兒篩檢,將可預防因用藥產生的嚴重過敏傷害,將能提供病患及醫師安全且有效的用藥資訊,落實精準醫療。

publish-icon 12月21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腎臟病患「這款藥吃太多」恐提早洗腎 健保署設3道關卡防堵

腎病醫療支出連年蟬聯健保花費首位,109年整體醫療費用達562億元,其中84%用於門診洗腎病人。根據健保大數據分析,腎臟病患常使用的非類固醇抗發炎用藥(NSAIDs),若使用過量,反而會讓病人更快惡化成洗腎階段,以109年新透析病人前1年NSAIDs用藥情形來說,NSAIDs用藥異常病人(3個月內用藥天數超過30天)較用藥未異常病人會提早129天進入洗腎階段。為避免民眾因用藥而造成腎損傷,中央健康保險署「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 (下稱健保雲端系統)」推出腎病用藥安全三層防護。第一層於摘要區靜態提示中重度與重度慢性腎臟病人,請醫師避免處方具腎毒性藥物;第二層於醫師處方時,電腦主動提醒該病人非類固醇抗發炎用藥(NSAIDs)28天內使用情形;第三層針對第3至5期慢性腎臟病人及透析病人,醫師處方NSAIDs逾一定天數進行提示。第三層防護歷經1年規劃,與腎臟醫學會、醫院協會、醫師公會及藥師公會共同合作,預計於111年2月推出,估計每年約有22萬名病人受惠。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許明慈表示,NSAIDs是民眾常用藥物,將來醫師為透析患者看診時,在開藥當下就可透過院內系統與健保系統勾稽,只要使用NSAIDs超過3天,系統即會主動提示醫師注意,提醒應降低劑量或更改替代藥品;此防護機制預計於明年2月推出,初估每年約有22萬名病人受惠。

publish-icon 12月17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紐西蘭推全島禁菸 2009年後出生者「一輩子不得買菸」

紐西蘭政府日前宣布,將在2022年推動新的禁菸法案,並在2023年正式施行,屆時2009年以後出生的紐西蘭國民將無法購買香菸,之後還會逐年調高法定吸菸年齡,同時限制販賣菸品的商家數量。紐西蘭政府希望藉此達成「2025無菸行動計畫」(Smokefree 2025 Action Plan)的目標。綜合外媒報導,人口僅5百萬人的紐西蘭,每年死於吸菸相關疾病的人數就多達5千人,迫使紐西蘭政府於2012年開始推行階段性限菸政策,期望能降低國內吸菸人口,最終達到「全島禁菸」的無菸國目標。目前紐國已規定酒吧禁菸,將「一包普通菸」價格提高到約台幣640元、降低菸品的尼古丁含量,並嚴禁販賣給18歲以下的年輕人。而這次提出的新法則更為激進大膽。紐西蘭衛生部副部長維羅爾(Ayesha Verrall)表示,若新法順利通過,最快自2023年開始就會限制2009年以後出生,也就是14歲以下的國民「終生不得買菸」,並嚴格限制菸草零售商與菸品種類的數量,且自2027年開始逐年上調法定的18歲吸菸年齡,確保吸菸者最後沒菸可抽。維羅爾對這項法案自豪地說道:「這對人民的健康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紐西蘭衛生部副部長維羅爾(Ayesha Verrall)認為,新法對紐西蘭的未來意義重大。(圖∕美聯社)若紐西蘭政府達成在2025年前全國吸菸率5%的目標,將省下高達台幣1,039億元的醫療支出。不過,某些團體批評,隨著禁菸法案逐年升級,紐西蘭每年查獲的私菸數量也跟著大幅攀升,而佔據該國吸菸人口近3成的毛利人,也因菸品的尼古丁含量下降,被迫購買更多菸來達到原本的尼古丁濃度,批評紐國政府配套措施不足,導致弱勢者菸癮未戒,經濟先崩潰。此外,這次推行的新法案並未限制紐國人購買電子菸。CTWANT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publish-icon 12月10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神人!月薪只有3萬2 3年存下60萬…小資女「超神理財」密招曝光

高雄一名女網友大學畢業3年,月薪3萬2千元,不過已經存到60萬元,讓許多工作更多年的學長姐都自嘆不如。原PO表示,一開始曾經靠兼職賺外快,什麼工作都做,後來靠著「六個罐子理財法」讓自己「看不見錢」,順利存下這60萬元。原PO在Dcard理財板發文表示,自己從事會計工作,為了增加收入而不停打工,就算是發傳單、重大節日當銷售的臨時工、散工,或是網拍文字客服、早餐店假日工讀全都做過,但後來發現這些都是「體能工作」,隨時可以被取代。(示意圖/Pixabay nattanan23)原PO開始報名美容保養課程,在別人的工作室接案,「3、4月份的時候就多了5、6千元進帳」,擔任烹飪教室助教每週2堂課也能多賺2千元,讓她決心要成為一名烹飪老師。她表示,擁有更多不可取代的技能,就是收入增加的來源,而她投資自己學習新技能的花費,是來自「帳戶四教育學習的資金」。原PO分享「六個罐子理財法」,分別是帳戶一「財務自由帳戶」、帳戶二「長期儲蓄帳戶」、帳戶三「休閒娛樂帳戶」、帳戶四「教育學習帳戶」、帳戶五「贈與貢獻帳戶」、帳戶六「生活開銷帳戶」。其中後三個帳戶是薪轉戶,帳戶一用來投資股票和定期定額,帳戶二選擇用股票定期定額。(示意圖/Pixabay jarmoluk)原PO坦言自己是住在家裡,但從國中畢業再也沒啃老,高一就開始半工半讀賺生活費、學費,從沒跟家裡要過任何一毛錢,大學4年還幫忙家人繳房貸,「我覺得我住得很心安理得很有臉」。至於選擇住家裡也意味著她必須放棄北漂,原本在北部月薪5萬,但因家庭因素不得不放棄,所以當時住回家中,只能找到月薪3萬的工作。原PO和哥哥一直分攤家用,每月自己的伙食費在4千元以內,保費每月5千元,結算下來每月剩餘的2千元必須當作加油費、醫療支出、購物金等支出。至於花費在投資股票的金額最高,是因為和同事合買很貴的股票,確實賺了不少,「為自己設定目標非常重要」。她表示即便進步的很緩慢,但至少有一個目標才會有動力實踐,等真正實踐之後就會非常有成就感,習以為常漸漸也就養成了習慣。「認真努力的人,生活都會有感反饋給你的,差別在於大小而已」。(圖/Dcard理財板)

publish-icon 07月11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少子化升級「國安問題」!台生育率全球排名倒數第一 16年後新生兒跌破10萬人

「生不如死」警鐘響起!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近日公布,台灣育齡婦女僅生1.07個子女,生育率全球排名倒數第一,而國發會人口推估報告也警示,國人近年婚育狀況不理想,若再不有效提高生育率,不僅加速進入「超高齡社會」,16年後、至2037年時新生兒恐「提早」跌破10萬人大關,屆時全台全年出生人數僅9.8萬人,相當於現在南投縣草屯鎮的總人口數。遲婚不育 求子路最大天敵國發會官員分析,台灣生育率低,與社會變遷、婚育價值觀改變有關,舉例來說,女性教育程度、就業機會提升,遲婚、遲育甚至不婚、不育的現象日益普及,延後了婦女生育第一胎的年齡,也縮短育齡婦女的生育時間;台灣試管嬰兒之父、TFC台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創辦人曾啟瑞表示,來做試管嬰兒的婦女平均年齡39、40歲,幾乎已經過了生育黃金期,「女性年齡」是求子之路最大天敵。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憂心,「少子化」恐怕是不可逆的趨勢,年輕人想法改變,寧可同居也不要結婚,政府即使絞盡腦汁,以政策工具鼓勵生育,預期效益也不大;加上超高齡社會來臨,若政府放太多資源在「育兒」上,成之約認為,將排擠長照、醫療等預算支出,社會又有一股反彈聲浪再起。政策鼓勵生育 效益恐不大值得留意的是,CIA認證台灣是全球生育率倒數第一的國家;成之約解讀,CIA是情治單位,顯示少子化問題,不只是經濟、社會的問題而已,與國家安全、國防軍事息息相關,尤其台灣是美國盟友之一,美國也同樣關切台灣少子化問題。強化育才攬才 解國安危機少子化已升級為「國安問題」;TFC台北婦產科診所暨生殖醫學中心副院長王瑞生,如果從民眾切身角度出發,低出生率將不利文化、經濟、社會等長遠發展,舉例來說,台灣的勞動人力下降,不僅不利於產業結構發展,老年人數變多、繳稅人數變少,年輕人的負擔就變重了,家庭的醫療支出也會提升。國發會表示,除提高育兒津貼、平價教保、減輕民眾育兒負擔外,也將強化育才攬才、提升勞動生產力,以降低勞動人口減少的衝擊。

publish-icon 04月26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買防疫險暴増 紐籍機師傳疫情增本土例成關鍵

由於台灣防疫佳,產險公司推出的防疫險,自2020年下半年之後,銷售情況有限,然從紐籍機師傳染給台灣女性友人之後,國內個人防疫險銷售件數再增。台灣產險個人防疫險湊巧地就在12月22日推出,也就是國內睽違253天之後再爆出本土病例當天,臺灣產險表示,一推出之後,連該公司的員工都立馬投保,因此,業務員跟保戶說明之際,立即獲得認同。因為台灣產險個人防疫險年保費最多500元,台灣產險表示,凡因法定傳染病遭居家隔離、集中隔離、隔離治療、居家檢疫或集中檢疫等五項處置措施定額給付「隔離或檢疫補償金」的防疫保單,且不分國人性別、年齡、職稱、體況完整單一費率且沒有等待期。如若發生上述情況,年保費500元,有10萬元補償金;年保費400元,就定額給8萬元。而且首次投保年齡未滿75歲皆可,續保可至90足歲,但投保時須在中華民國境內才可。由於投保限制和理賠條件都簡單,據說,業務員不用作太多說明,民眾就立即掏500元保未來一年的防疫平安。台灣產險的「法定傳染病防疫費用險」非產險公司推出的第一張保單,在台產之前,富邦產險「疫起守護」的個人防疫險在去年4月金管會就已核准。富邦產險表示,推出個人防疫險專案為民眾打造防疫專屬保單,無須加購其他健康保險可單獨購買,且無等待期即刻生效。「疫起守護」專案可作為民眾於防疫隔離期間的後盾,「疫起守護」專案計畫一年保費為1,577元,費率不分年齡性別單一費率,即使零歲新生兒也可投保!富邦產物的「法定傳染病醫療及費用補償險」有二種補償金:一、住院日額保險金:經醫師診斷確定罹患「法定傳染病 」而住院診療時,依實際住院日數給付約定住院日額保險金,同一次住院最高日數以45日為限。二、關懷保險金:經醫師診斷確定罹患約定之「法定傳染病」者,依約定定額給付法定傳染病關懷保險金。同一法定傳染病以給付一次為限。當被隔離時,定額給付2萬元;若不幸染病時,有關懷保險金3萬元,另住院後就依住院天數,每日給付3千元,最多結付45天。而國泰產險同樣有個人防疫險條款,然而該防疫險條款則是附加在國泰產險健康險「新世紀添福」專案內。根據國泰產險統計,該公司主要健康險專案於2020年而投保的高峰期為疫情最嚴峻的3~6月,因為緊張的外在環境而提高了民眾的投保意識,該段期間保費成長率達25%,而因國內有完整的防疫政策與民眾的高度配合,從去年6月底起無新增境內確診患者後,成長率逐漸趨緩。國泰產險表示,以35歲的內勤上班族投保P01+1,500型加值方案為例,當因為罹患新冠肺炎入住負壓隔離病房治療時,除了5萬元確診保險金外,每日還有6,000元住院保險金,可填補民眾因為就醫而減少的收入或增加的醫療支出,並且年保費僅需2,795元,就可以購得一份安心保障。國泰產險提醒民眾,國內秋冬防疫專案已自2020年12月1日啟動,民眾除了應該持續落實日常生活中的防疫行為外,不要輕忽了風險移轉對經濟保障的重要性。

publish-icon 01月10日, 2021 繼續閱讀
First
Last
置頂
ctwant-logo
  • 關於CTWANT
  • 聯繫&爆料
  • 隱私權政策
  • fire icon 發燒熱搜
  • facebook-icon Facebook
  • facebook-icon Youtube
  • facebook-icon Telegram

© 2020 The CTWANT Company

本網站所刊載內容著作權屬王道旺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或經授權使用,他人非經授權不許轉載、重製、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