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WANT
search
  • 最新
  • 社會
    • 社會首頁
    • 時事
    • 直擊
    • 調查
  • 娛樂
    • 娛樂首頁
    • 即時
    • 大條
    • 專題
    • 人物
  • 財經
    • 財經首頁
    • 熱線
    • 人物
    • 專欄
  • 政治
    • 政治首頁
    • 焦點
    • 人物
    • 評論
  • 漂亮
    • 漂亮首頁
    • 美容
    • 時尚
    • 精品
  • 生活
    • 生活首頁
    • 綜合
    • 汽車
    • 美旅
    • 3C
    • 健康
    • 寵物
    • 運勢
    • 運動
  • 國際
    • 國際首頁
    • 最新
    • 大陸
  • 影音
CTWANT App icon

安裝我們的 CTWANT APP 體驗更好的服務,接收更快的即時資訊。

iPhone

ios icon 立即安裝

Android

android icon 立即安裝
⊗ 清除
  • 全部
  • 社會
  • 娛樂
  • 財經
  • 政治
  • 漂亮
  • 生活
  • 國際

alt

大魔王來襲1/三商壽、宏泰人壽淨值比吊車尾 新壽增資逾92億最大宗

2022年對保險業肯定不是一個好年。壽險業在戰爭、升息、通膨等衝擊股債的拖累下,前5月淨值狂掉1.07兆後,又經歷防疫險之亂,已有6家申請增資,金額逾兩百億元,五年累計破四千億元;如今再爆,7家壽險未收到俄羅斯政府應支付的公債利息,認列預期信用損失逾142億元。看來,風暴持續中。「今年第一季各壽險淨值比率中,三商美邦與宏泰人壽都是低空飛過,各為3.04%、3.16%」,「宏泰人壽已在去年1月減資223.9億元彌補虧損,同年2月現金增資19.5億後改善財務,三商美邦人壽今年3月完成增資35.26億元,創十年來最高一筆!」一名金融界資深高層說。截至6月,金管會核准增資案中,目前最大筆新光人壽92.43億元、台新人壽現增50億元、盈餘轉增資21.45億元,以及第一金人壽、中華郵政壽險、安達人壽申請現增、資本公積增資共約32億元,總計增資達231.14億元。新光金控日前公開表態展開金金併計畫,旗下的新光人壽申請增資逾92億元。(圖/報系資料照)壽險業今年可說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美國聯準會啟動升息循環,引發全球金融資產價格回檔。據金管會公布,截至今年5月底,壽險業淨值降至1兆6,47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8,102億元、減幅達33%;與2021年底相比較,今年前5月淨值大幅蒸發1兆750億元。接著5、6月間,台灣疫情急遽升溫,業者過去一年多來狂賣的防疫險保單,集體慘賠逾126.03億元,已是保費收入的3.23倍。與此同時,俄烏戰爭開打至今超過4個月, 5月25日俄羅斯受到新的國際制裁手段,外國代理銀行被禁止處理,出現自1918年以來首次的外債違約,其中一檔寬限期到6月26日,俄羅斯政府也曾在6月23日表示將以盧布支付利息。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證實,有7家壽險未收到俄羅斯政府應於5月27日支付的公債利息。(圖/CTWANT資料照)但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28日證實,「目前有7家壽險未如期於5月27日應收到俄羅斯政府支付的公債利息,包括盧布、美元計價者皆未收到。」保險局雖未公布7家壽險公司名稱,但根據保險局統計,截至5月底已有8家壽險認列投資俄羅斯公債預期信用損失142.35億元(以預估未來1年無收到利息計算)。包括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中國、台灣、三商美邦、全球等人壽,以其投資俄羅斯公債帳列價值逾1,035.64億元來看,較去年底1,470億元,銳減金額達434.36億元。一名熟稔保險業資深主管說,「應該是受到國際制裁影響,俄羅斯政府支付的公債利息應該已經給銀行端,只是壽險公司還無法收到」。如今,美國聯準會Fed再放鷹訊傳7月升息3碼,台股近日頻頻探底,接下來就看「壽險公司的股債投資有否踩雷,才是主要影響」。

publish-icon 07月04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台新新光金1/股東逆襲吳東進「暫無意見」 吳東亮表態「努力積極看待合併案」

新光金(2888)日前向台新金(2887)拋出「金金併」議題,讓這樁20年來浮上檯面三回合的合併大案,再度成為金融圈焦點。「吳東進、吳東亮兩兄弟,雖然王不見王,吳東進那一邊傳出『目前無意見』的態度,似乎未阻擋研議合併案,台新金內部也有一股『樂見其成』的氛圍。」熟悉吳家友人觀察分析說。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6月17日股東會上表示,由於台新金為了處分彰銀股份發行己種特別股3億股正處於緘默期,無法進一步細說,但他仍就股東詢問公開表態,「會以積極正面、好的態度看這件事,審慎評估才能往前走,我們會努力」,這也是他對此案的首度回應。2002年時任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進(左)、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右),就曾聯袂召開記者會,宣布兩家金控公司將合併之案。(圖/報系資料照)CTWANT調查,儘管新光金拋出合併之招親案,並不只限台新金,還包括其他民營金控,且市場也點名永豐金(2890)、玉山金(2884)、元大金(2885)等,但金融界私下多議論「感覺新光比較偏愛台新,都是吳家,先等等再說」。新光集團起自1945年吳火獅、洪萬傳、林登山共同創立「新光商行」,2002年吳火獅長子吳東進,接掌集團主要金融事業的新光銀行、新光人壽,成立新光金控;三子吳東亮則從創辦的台新銀行起家,後與四子吳東昇打理的台証證合併,成立台新金控。回顧這20年來,新光金、台新金其實三度傳出要談合併,但最後都功敗垂成。先是在2002年,時任新光金董事長吳東進與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宣布將合併成「台灣新光金控」,後因新光人壽須增提196億元準備金,合併案破局。接著2016年,新光金投資宏達電、巴西公債失利、股價低迷,洪家、林家股東不滿,新光大家長、吳火獅遺孀吳桂蘭建議由吳東亮接掌新光金,化解兩家族歧見。只是該案隨著吳桂蘭過世,並無進展。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夫人吳桂蘭(中),生前力促新光金、台新金兩家金控合併,該案在她過世後即未有進展。(圖/報系資料照)兩年後的2018年,時任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力促「金金併」,市場再掀第三波金融改革風,金管會不但修改《金控投資管理辦法》正式開放金金併,還點名力推新光金和台新金合併,兩家金控內部遂展開評估,後因吳家兩兄弟無共識,以及顧立雄離開金管會,這樁「金金併」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然新光金卻陷入一連串新風波,2017年起新光金控副董李紀珠及吳東進長女、新光人壽副總吳欣盈的「兩個女人戰爭」,其公司治理屢遭立委關注,吳東進為化解風波,在2020年6月辭任新光金董事長,仍為新光人壽董事長。屋漏偏逢連夜雨,同年9月,金管會金檢新光人壽海外投資等多項缺失,且違反公司治理設立有如「太上皇」的投資決策單位「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主導投資等五大缺失,重罰2,760萬元,新壽董事長吳東進則被停職到本屆任期結束,也就是在明年6月新壽董事改選時。吳東進停職期間,新光金兩名董事積極力推「新光金、台新金」等金控合併案。這兩名董事,一位是新光集團創辦家族洪家第三代洪士琪,另一名吳東進堂兄弟吳東明,他們其實在去年董事會上即提出未過,今年3、4月再度闖關未竟。5月20日,洪士琪及吳東明三度提案,雖有兩名獨立董事反對,理由是未經審計委員會通過,但在全體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過關,包含吳東進派的董事與另一創辦家族董事林伯翰,遂正式通過成立專案小組評估合併之可行性。而6月2日,台新金董事會則是決議啟動與新光金合併之可行性評估,成立合併研究委員會下設立合併研究小組,台新金總經理林維俊與吳東亮之子、台新銀兼台新證董事吳昕豪都是小組成員,吳東亮本人更是在17日股東會中,回應股東關切金金併表態說「會努力、積極審慎評估」。

publish-icon 06月22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台新新光金3/先併先贏「重現新光集團榮耀」 黃齊元:民間自發第三波金改

新光金(2888)、台新金(2887)「一旦強強併,先併先贏,可望重現新光集團榮耀。」金融圈名人、藍濤亞洲總裁暨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分析說,台灣市場目前有15家金控,實在過剩,5家金控較為合理。CRIF中華徵信所曾就「金金併」題材做過分析,認為以台灣金融市場規模來看,9家金控公司已經足夠,由資產總額規模來看,國泰金及富邦金屬超大型金控規模,而資產總額超過3兆元的中信金、臺灣金、新光金、合庫金、兆豐金、第一金、中華開發金則屬大型金控。儘管金管會4年前曾力推「金金併」,但時任金管會主委顧立雄離職後,金金併訊息也一併「登出」金融市場,直到疫情帶來新衝擊。「隨台商資金回流、股市波動帶動起來,民間自發性掀起第三波金改,整體可見金融公司『跨界需求』大增,走向『大者恆大,規模很重要』、『整併、拓展海外市場』策略。」黃齊元觀察。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兄弟檔,攜手合力透過併購銀行、保險到日盛金控,壯大富邦事業版圖。(圖/翻攝自富邦臉書)富邦金拔頭籌,2021年公開收購日盛金(5820),成為「首樁金金併」。CRIF中華徵信所跟進研究指出,「官股行庫若受到『金金併』風潮帶動之下,華南金控、第一金控及彰銀也是極佳的組合。黃齊元以富邦金為例,併購對象不分海內外,包括台北、香港、廈門等銀行,為擴大證券市佔率,公開收購以證券為主體的日盛金控,海外保險事業則是買入韓國現代人壽等,資產規模更加壯大,超越國泰金控;中信金以銀行為主體,透過併購美商大都會人壽、台灣人壽等擴大,開發金控也是100%併購中國人壽後,股價一飛而上。黃齊元繼續分析,新光、台新金控的經營績效與規模屬中段班,「長期來看『吳家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台新買了彰銀後,一路走來頗為辛苦,新光人壽本來是前三大壽險,市場競爭備受挑戰,現在排名則是在國泰、富邦、南山人壽之後。」藍濤亞洲總裁暨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認為,大者恆大,金控規模要夠大,較能因應全球經濟挑戰。(圖/CTWANT資料照)目前國內市場與中國大陸脫鉤,「在全球大風浪來襲時,金融業經營可能是『短多長空』,建議抱團取暖、跨界戶補,打國際盃,更能勝出與穩健立足。」黃齊元說。黃齊元還說,「以前談合併案,大股東的意見多是一言堂,現在是公司治理時代,有董事會與獨立董事等,雙方展開合併案要有意向、意願,台新、新光金合併能否成為國內前三大金控,還要看綜效提升股東價值與淨值,換股是其中一種合併方式」「國泰、富邦蔡家與中信、開發辜家的規模大,應是去打國際盃與亞洲盃,再併購國內標的較無意義。」

publish-icon 06月22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小股東憂「防疫保單理賠放寬」影響股價 富邦金蔡明興:利率上漲有助金融股

富邦金(2881)今天(17日)舉行111年股東常會,通過擬配發普通股每股現金股利3.5元及股票股利0.5元,合計總股利配發4.0元,現金股利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就展望2022年,仍將規劃以投資及併購方式來拓展金融版圖。日前新光金(2888)主動拋出「金金併」議題,就台新金等金控公司的合併之可行性,成立專案小組進行評估,CTWANT記者詢問富邦金就此是否有考慮?富邦金未就此正面回應。針對有小股東提問,防疫保單放寬理賠範圍雖對保戶好,但影響投資股東的權益,股價從80幾元下跌到60幾元,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會加強持續風險控管,同時並請富邦產險董事長陳伯燿進一步說明。股價下跌和整體股市有關,包括俄烏戰爭、通膨,大部分股價是下跌的,但目前利率上漲,利息收入增加,對金融股來說是有好的影響,由於現在局勢不是很穩定,富邦金可以努力的是做好營運基本面,等待股市回升即可做好準備好好面對。富邦金控17日舉行111年股東常會,會中通過110年度營業報告書、財務報表及盈餘分配案。富邦金控去年稅後淨利創下歷史新高達1,445.59億元,為金控業獲利之冠,並連續十三年榮登金控每股盈餘獲利王。為提升資本規模及強化財務結構,今日股東會中也通過資本公積轉增資發行新股案,擬自本公司資本公積提撥59億248萬2,190元撥充資本發行新股,每股面額10元,計發行普通股590,248,219股,每仟股無償配發50股。富邦金控配合日盛金控依公司章程擬分配110年度盈餘,股東會同時通過擬進行合併日盛金控對價之調整,合併對價將依權息調整至日盛金控每股普通股現金新台幣11.71元,以期維持公平一致對待日盛金控所有股東的原則。為因應公司營運成長所需及其他長期策略發展之資金需求,並使資金募集管道更加多元化及彈性化,今日股東會中亦通過長期資金募集案,其發行之股數以不超過15億股為原則,此舉不僅可提升營運綜效、強化公司競爭力,更對股東權益有正面助益。

publish-icon 06月1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富邦防疫保單惹民怨 網友喊開始賣股票、剪信用卡

近日防疫保單話題火熱,富邦產險對重複投保防疫保單民眾實施拒保,引發民怨。有網友在網路上嗆說「今天開始賣出所有富邦相關股票!剪掉信用卡,汽機車保險不再續約。」民進黨立委高嘉瑜17日也在立法院質詢批評富邦人壽的幾點缺失,金管會卻置之不理。原PO於16日在臉書《爆廢公社》發文說「富邦,真沒擔當,沒肩膀,今天開始賣出所有富邦相關股票!剪掉信用卡,汽機車保險不再續約!」他指出,去年富邦賺了200億,豪宅也買不停,「假如今天疫情沒有爆開,他還會做這種退件嗎?保險不就是轉嫁自己無法承擔醫療的費用風險,不是嗎?」富邦產險總公司被網友洗版剩1.5顆星。(圖/Google maps)此文曝光後,有超過8500名網友按讚,超過1500則留言,網友紛紛表示,「希望他們的打擊能跟買豪宅一樣好」、「某次車禍保險員態度不好時,我就跳槽了,那次整個讓我厭惡他們的處理態度」、「他們廣告不是說了富邦,富貴要人幫」、「請大家抵制富邦,捍衛我們的權利。」也有網友上Google狂洗一星,讓富邦產險總公司只剩1.5顆星。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高嘉瑜在立法院質詢時表示,富邦人壽在106年至108年採購高價藝術品,都由董事長蔡明興同意,沒有內控內稽和審核流程,此行為是否有掏空公司嫌疑,金管會只對富邦人壽發罰600萬;另外,富邦產險在13年間超收房貸戶2千萬,估一年1萬件,共有13萬名保戶權益受損。高嘉瑜指出,富邦金公開收購日盛金時,金管會官員說,「金金併」金融機構要有「資本充實」、「經營能力佳」、「具國際布局發能力」及「企業社會責任良好」4點,如今這4點看起來是狠狠打臉金管會。

publish-icon 05月1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新光金、台新金可望合併? 新光金:仍待討論

金金併又將出現?新光金控19日將加開董事會,專門討論由董事吳東明、洪士琪提出的成立與台新金控合併的研究小組案,董事吳昕達、林伯翰已附議,新光金內部亦傳出「吳東進並未表達反對」,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亦持開放度,所以新光金董事會成案機率極高。由於提案只表示因應市場變化,應成立新光金與台新金合併研究小組,若成功合併,則雙方總資產將逾7.1兆元,有望超越中信金控,成為國內僅次於國泰金控、富邦金控的第三大金控,18日新光金收盤價10.3元、台新金收盤價19.55元。新光金內部透露,由於吳東進被金管會停職後、辭去新光金董事長一職,吳東進的女兒即新光金控總經理吳欣儒,亦不是新光金董事,現就算吳東進的子女及新光金經營團隊高層有反對意見,恐也在19日的董事會上有些使不上力,但內部的確仍有雜音。據分析,新光金12席董事與3席獨董,其中新光金老臣、亦代表吳東進的新光金董事長許澎仍被金管會停職中,新光三越代表葉雲萬、吳昕達、新柏股份法人代表吳東明與林伯翰、洪士琪都會支持成立研究小組,吳東進方面仍有暫代新光金董事長的新光銀董座李增昌、新誠投資法代吳敏暐、吳東進基金會法代邱德成,及董事蘇啟明、潘柏錚,另有一位是新壽創始老臣吳家錄之子吳邦聲,原本雙方應是五五波,但目前傳出吳東進並未反對,因此吳東進方董事亦可能不會投反對票。但目前不確19日董事會上獨董是否會有反對意見,且因經營團隊可能不同意以此方式進行,明日是否會順利通過,成立合併研究小組,亦仍有變數。且提案中對研究小組成員、是否延攬獨立第三方專家,研究期限等,並沒有具體提案,仍待董事會討論;但內部人士透露,吳東進恐無法再回到新光金經營層,台新金及新光三越等股東又擔心新光金被其他金控併走,因此共同催生此提案,但也不保證所有股東一定都會同意,至少研究看看。

publish-icon 04月19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併購起手式3/富邦金快狠準狩獵鷹性 蔡明興國內首樁金金併達標

金融三業去年稅前獲利創新高大賺9,366億,距離1個兆不遠,又以保險業占4,111億元首次贏得銀行業拿下獲利王,讓擁有產壽險公司的金控獲利屢創新高,富邦金更以大賺逾1,446億元史上佳績拿下榜首。台灣金控獲利大爆發續寫歷史新高,引起英國知名《經濟學人》注意,金控獲利王富邦金控(2881)董事長蔡明興、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這兩年來事業拓展大豐收,從日盛金控到台灣之星,金融業到電信業,更是搶占媒體版面。「富邦集團蔡明忠、蔡明興兄弟檔攜手合力效益倍乘,大者恆大,當市場上出現好的併購標的,富邦更展現快狠準狩獵鷹性。」藍濤亞洲總裁暨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說。萬國法律事務所資深合夥律師黃帥升認為,經濟部推動企併法修法草案,有助於併購風潮掀起。(圖/報系資料照)黃齊元還說,「像是金管會鼓勵『金金併』政策也推波助瀾,富邦併購日盛金即是順勢投出一記漂亮之招;若再拿下花旗銀中國消金業務,將是富邦金繼2014年取得上海華一銀行控股權後,進一步鞏固中國市場。」萬國法律事務所資深合夥律師黃帥升也認同說,「政策有助併購風氣愈熾」,「經濟部去年10月預告企業併購法修正草案在擴大租稅有亮點,包括增訂無形資產成本在一定年限內平均攤銷,新創公司個人股東股利所得緩課稅,強化併購資訊揭露,及擴大股份收買請求權、放寬非對稱併購適用範圍等。」去年底該草案已送至行政院院會通過,將函請立法院審議。在此有利氛圍下,2020年12月富邦金董事會宣布以每股13元公開收購日盛金控(5820),直到隔年3月收購股權達53.84%,完成公開收購條件,創下國內首樁「金金併」里程碑;接著花旗集團總部丟出震撼彈退出13個地區消金市場,包括台灣、中國兩處皆傳出富邦出價協議中,買家獎落何方還未底定。兩年來,富邦集團在金融與電信併購版圖再下一城,首樁金金併日盛金控,還換股合併台灣之星。(圖/CTWANT資料室、翻攝自日盛太陽獅臉書)再細看富邦金海外併購歷史,就愈顯得積極布局,2008年至2021年的13年間不停歇,從參股廈門銀行到取得19.95%股權,收購華一銀行80%股權、韓國現代人壽77%股權到擁有公司控制權,更名為富邦華一銀行、富邦現代人壽,截至2021年9月底,富邦金控總資產達10兆1,542億元,成長13.4%。2021年12月底,富邦集團、台灣大哥大(3045)董事長蔡明忠則是宣布與台灣之星簽署合併契約,預計發行2.82億新股合併台灣之星組成「5G台灣隊」,合併後台灣大哥大用戶數高達980萬人,穩坐電信業第二大。根據中華徵信所《2021年台灣大型集團企業研究》調查,富邦金控成功併購日盛金控,富邦集團橫跨金融、電信、不動產、公益、文創等領域之綜合性集團多角化經營之勢,以資產總額破11兆元,首度名列台灣資產第1大集團;其稅後純益1044億元,僅次台積電、鴻海排第3名,皆成為金融產業、100大集團之首。展望未來,蔡明興已為富邦金控訂下2025年永續願景藍圖及長期目標,側重「低碳」策略,以「Run for Green」為主軸,全力發展綠色金融。

publish-icon 01月24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十大爆紅台股榜」Q4宏達電稱霸 「國內十大財經事件」台股登萬八居冠

Yahoo奇摩股市App今(29)日公布六大財經榜單,包括第四季「十大爆紅台股榜」、「五大爆紅ETF榜」,以及2021年度「十大熱門台股榜」、「五大熱門ETF榜」、「十大國內財經事件榜」及「十大國際財經事件榜」。其中,第四季台股榜宏達電飆風再起最吸睛;ETF榜則由配息型商品、ESG概念席捲榜單。至於2021年度台股年度熱門股,則是由「航運雙雄」長榮、陽明擠下「護國神山」台積電。年度ETF則由元大、國泰兩大投信霸據榜單,元大高股息ETF則連莊冠軍。回顧2021年度財經事件,則以台股衝上萬八居冠,其他則圍繞疫情、政府新制、企業併購案等;國際財經事件中則是道瓊攻上36000點,其他半數和科技發展有關,元宇宙、區塊鏈、加密貨幣、NFT成焦點。受惠於元宇宙商機,品牌廠宏達電(2498)重回市場目光焦點,奪下Yahoo奇摩「第四季十大爆紅台股榜」冠軍寶座,同集團威盛(2388)也高居第5名。第四季榜單持續由中小型股攻佔,其中以電子股最受矚目,包括主攻低軌道衛星題材的建漢(3062),聚焦背光模組產品且11月單月營收創4年新高的中光電(5371)。平時較少上榜的生技股藥華藥(6446)因研發罕病新藥Besremi在美國上市,股價一路飆漲3倍以上,直登第4名,突顯新藥開發產業的變化特性。此外,受到科技業景氣熱絡影響,化學品供應鏈跟著吃補,化工股囊括以清洗、蝕刻印刷電路板與矽晶圓的電子級硫酸為主力產品的中華化(1727),以及近期在醫藥用化學品領域營收倍增的永光(1711),入榜第7、10名。【2021年第四季十大爆紅台股榜】:1.宏達電(2498);2.建漢(3062);3.中光電(5371);4.藥華藥(6446);5.威盛(2388);6.合勤控(3704);7.中華化(1727);8.安集(6477);9.系統電(5309);10.永光(1711)。(圖/雅虎奇摩股市提供)今年上市櫃公司獲利出色,Yahoo奇摩第四季五大爆紅ETF榜上,有4席皆為配息型商品。第1名由今年3月才上市的永豐台灣ESG(00888)奪冠,其在配息型商品中獨樹一格,採取每季配息模式,並搭上近來選股熱門關鍵字「ESG」,備受投資人關注;其次則由元大高股息(0056)及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分居第2、4名,突顯投資人對配息型商品的重視。比較特別的是排名第3的期街口布蘭特正2(00715L),它為槓桿型商品,今年油價隨著通膨局勢升溫,相關商品也成為投資人勇敢博取機會財的首要考量。至於位居第5的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則是一檔聚焦在半導體產業的主題型ETF,著眼目前市場有訂單、廠商有產能的熱絡情況,投資人想要「聚焦」在當紅產業的心態一覽無遺。【2021年第四季五大爆紅ETF榜】:1.永豐台灣ESG(00888);2.元大高股息(0056);3.期街口布蘭特正2(00715L);4.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5.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台股今年底、封關前再度創高,順利站上萬八大關。其中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航運三雄是帶動台股今年指數上衝的主因,全數進入Yahoo奇摩「2021年度十大熱門台股榜」第1、2、9名。至於半導體晶片荒受疫情衝擊而更加嚴重,亦變相推動台股晶圓代工業者的營收表現,「晶圓雙雄」台積電(2330)、聯電(2303)的股價和業績雙漲,則拿下第3、4名。值得一提的是傳產龍頭中鋼(2002)、利基型記憶體大廠華邦電(2344)今年業績皆創新高,吸引投資人目光,分別排行第7、10名。【2021年度十大熱門台股榜】:1.長榮(2603);2.陽明(2609);3.台積電(2330);4.聯電(2303);5.群創(3481);6.鴻海(2317);7.中鋼(2002);8.友達(2409);9.萬海(2615);10.華邦電(2344)(圖/雅虎奇摩股市提供)元大、國泰兩大投信霸榜!元大高股息連莊冠軍!隨著台股熱絡,ETF市場跟著興旺,今年各家紛紛推出多元主題ETF加入戰局,不過從Yahoo奇摩「2021年度五大熱門ETF榜」來看,老字號ETF還是佔較大優勢,由元大、國泰兩家投信霸榜!今年依然由元大高股息(0056)穩居榜首,11月配息創2019年來的最高紀錄,高股息也符合利率走低下的投資趨勢,深受投資人關注。同樣元大投信旗下入榜的還包括第3名的國民ETF台灣50(0050),目前受益人達到36萬戶之多,股價更高達140元;以及第5名的元大台灣50反1(00632R),Omicron變種病毒掀起另一波疫情、全球通膨高漲,不少投資人因此對後市保守,是榜上唯一的反向型ETF。而國泰投信旗下的國泰台灣5G+(00881)和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兩檔配息型ETF則排名第2、4名,雙雙搭上今年股市最熱門的關鍵字「5G」及「ESG」,吸引投資人目光。【2021年度五大熱門ETF榜】:1.元大高股息(0056);2.國泰台灣5G+(00881);3.元大台灣50(0050);4.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5.元大台灣50反1(00632R)。回顧2021年,Yahoo奇摩表示,十大國內財經事件,多與疫情三級警戒有關,包括「台股盤中5月暴跌後,7月迎V轉狂飆上萬八」、「航運股價飆漲引爆當沖熱潮」、「防疫概念股狂飆」、「ETF因年輕人進場,股東人數首度突破300萬大關」,分別名列第1、3、5、10名。政府推出新制亦受市場關注。像是7月上路的「房地合一稅2.0」及「實價登錄2.0」等打炒房新制,8月針對當沖占比逾6成的股票祭出當沖警示制度,分別排名第2、4名。另,今年亦有多樁併購案,在零售業有「全聯併大潤發」及「家樂福出售」,在金融業則有富邦金(2881)併日盛金(5820),引發投資人熱烈討論,入榜第6、9名。【2021年度十大國內財經事件】:1.台股暴跌後又狂飆上萬八;2.房地合一2.0上路;3.航海王引爆當沖熱潮;4.當沖新制上路;5.防疫概念股狂飆;6.零售霸主爭奪戰;7.鴻海電動車平台;8.台積電漲價又擴廠;9.史上首樁金金併;10.ETF股東人數創高。(圖/雅虎奇摩股市提供)進入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蓬勃發展。Yahoo奇摩指出,2021年度十大國際財經事件半數和科技發展有關。在蘋果、微軟等重量級科技股領漲下,「道瓊突破36000點」領頭居冠;「臉書改名Meta」宣示切入元宇宙願景引熱議,一併帶動「NFT新經濟竄起」,藝術創作者、藝人紛紛投入,分別排行第5、10名。隨著加密貨幣應用越來越廣,「比特幣衝破6萬美金」排名第4;電動車受節能、淨零等議題驅動,「特斯拉股價飆破千元」排名第6。國際危機事件吸引投資人關注,搶進第2、3名,包括中國房地產巨頭「恒大爆8.4兆負債財務危機」,被稱為中國版雷曼兄弟事件,以及「長榮貨櫃輪長賜號卡在蘇伊士運河長達6天」,惡化全球海運物流,增加海、空貨運運價飆漲力度。各國家政府政策影響經濟發展亦備受矚目,「中國大陸限電」以遏制碳排放。【2021年度十大國際財經事件】:1.道瓊突破36000點;2.恒大財務危機;3.大排長榮;4.比特幣衝破6萬美元;5.臉書改名META;6.特斯拉飆破千元;7.中國大陸限電;8.日圓創23年新低;9.GAMESTOP軋空;10.NFT新經濟竄起。(圖/雅虎奇摩股市提供)

publish-icon 12月29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金控少主拚運動2/蔡承儒是玩真的 5年身兼富邦兩領隊「棒球籃球輪流跑」

「Chris(蔡承儒)帶給體壇的活力與用心,大家有目共睹,儼然是年輕世代令人期待的企業家!」一名長期觀察職籃生態的資深退役球員說。35歲的蔡承儒,是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的獨子,自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畢業後,曾在摩根大通證券擔任研究員,7年前進入富邦集團工作,從富邦人壽總經理特助到擔任富邦育樂總經理、董事長,並出任台灣大、富邦媒等董事,已進入第三代接班學習階段。蔡承儒和家人都喜歡運動,從桌球打到籃球,他曾透露母親翁美慧的運動神經好,對於他著眼想多發展體育育樂事業時,母親給予相當多的支持。職棒球場氣氛已從傳統單純看賽事轉為可闔家觀賞的歡樂氣氛,富邦悍將吉祥物富藍奇(Frankie)總是能幽默逗笑全場球迷,炒熱現場氣氛。(圖/翻攝自富邦悍將臉書)蔡承儒接手富邦育樂後,2014年隨即將「台灣大籃球隊」納入富邦金控,更名為「富邦勇士」,兩年後,還一手操盤,花了3億元買下「義大犀牛」職棒,改名為「富邦悍將」。「Chris兼任兩支球隊領隊親力設計制服、logo到幾乎每場球賽督場觀賽加油。」「他還採用主客場的運營商業模式,砸1.5億元改造新莊棒球場廁所、球員宿舍及提高隊員薪資等軟硬體,在在都是告訴外界『蔡承儒是玩真的!』」資深退役球員說。「看著Chris以他的年輕熱血擁抱新生代,結合富邦金控資源,透過momo TV轉播等,翻修球場硬體設備,從傳統賽事蛻變到父母可以帶著小孩一起走進球場,共度家庭周末的運動娛樂層次。」另一名擅長運動行銷的主管說。富邦金經營職棒、職籃,並投入旗下子公司momo等行銷資源,拉近與球迷互動距離。(圖/翻攝自富邦勇士臉書)「改善球員收入,也連動吸引到林志傑等好手加入,而且隨著周邊商品、票房的加值挹注,富邦育樂仿效美國NBA職籃等的商業運營模式,賺到營收,企業品牌形象與企業社會責任,雙乘加分,何樂而不為!」這名擅長運動行銷的主管說。蔡承儒自己也提到,「棒球賽季一年120場,一周打5場,棒球非賽季剛好是籃球賽季,籃球的非賽季剛好是棒球賽季。」他親自經營兩支球隊與學習金控工作,根本就是全年不論周間與假日,白天和晚上,都處於緊繃高壓的狀態。隨著富邦金控版圖持續擴張,今年完成國內首樁金金併,成功併購日盛金,還取得花旗銀台灣消金業務優先議價資格,擔任富邦金控創投總經理和投資總處副總處長的蔡承儒,工作日益繁重,他已在12月7日宣布,明年2月將卸下富邦悍將領隊職務。「我的初衷是要為台灣體育盡一份心力,未來只是轉換一個方式,用一樣的熱情繼續為悍將加油……謝謝所有悍將的球迷。」蔡承儒在他的IG感性說,「謝謝棒球,我會永遠銘記在心。」

publish-icon 12月29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富邦併日盛銀允諾「員工3年工作保障」 自請退休最多可領到50個月

日盛銀行工會今天(17日)與富邦金控、日盛金控就員工安置方案達成初步共識,包括給予3年工作保障,在合併後3年內均不會因合併予以裁員或資遣;優離退條件中,針對符合勞基法自請退休條件者,加發5個月平均工資,另外規劃3個月留任獎金,給予留任同仁額外的肯定及鼓勵。全金聯秘書長韓仕賢也進一步說明,在員工自請退休符合勞基法的條件中,一是已在日盛金服務年資達25年,或是年滿55歲、服務資歷達15年,還有年滿60歲、服務資歷達10年者,依法最多可領45個月,加上協商結果「加發5個月平均工資」,最多可拿50個月的平均工資;合併後繼續留任滿1年者,即可多1個月留任獎金。日盛銀行工會與富邦金控、日盛金控及全金聯今天共同發布聯合新聞稿,說明協商過程及結果,後續將待雙方分別提請日盛銀行董事會核議、日盛銀行工會會員代表大會通過後即完備程序,員工安置方案正式生效。本次協商會議由全金聯理事長鍾馥吉、秘書長韓仕賢擔任主席,就國內首樁「金金併」案的富邦金控併購日盛金控,關於員工權益事項達成「立基於兼顧客戶服務及員工權益的基礎上」與「誠信協商原則」共識。日盛銀行工會表示,今年2月成立工會後,即推選協商代表並提出與資方協商團體協約(包含員工安置計畫)之要求,作為日後留任員工之工作權益保障,以及不留任員工之優離退方案。後續將依法召開會員代表大會提案討論員工安置方案,待通過後正式生效,也籲請主管機關及上級工會全金聯持續關注日盛銀行員工的勞動權益日後得以充分保障。富邦金控則是自今年7月以來提前啟動與日盛銀行工會、日盛金控工會進行員工權益議題協商,歷經半年逾十次以上之正式與非正式之協商、溝通,達成今天所公布的員工安置方案。日盛銀行工會與富邦金控、日盛金控也同時感謝勞動部、臺北市政府勞動局的指導,以及全金聯主持協商會議及居間協調,促進勞資雙方協商,共同完成首件金金併勞資協商之階段性任務。

publish-icon 12月17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傳富邦金出手花旗銀行 1紙公告藏玄機

花旗銀行將出售在台消金業務成為近期金融圈最熱話題,21日富邦金控代旗下台北富邦銀行與富邦華一銀行董事會決議擬投資金融相關事業引發市場聯想,對此富邦金控以公告內容中「待交易確認後再行補充公告」回應。據了解,花旗這次計畫在台銷售的消金業務的交易金額可能上達千億元,至少也在600億元以上,已經超過國內首宗金金併的價格,因此較具財力的大型金控均被點名,富邦金控在此時公告觸發市場敏感度,因此傳出富邦金有意再出手花旗,以壯大在台銀行業務。不過,市場人士透露,由於花旗出售的金額龐大,雖多家金控都有意但不見得會真正出手,富邦金控也強調此為按照程序公告,其他須待交易確認後再行補充公告來回應。

publish-icon 10月22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富邦金拿下日盛金經營權 2022年完成首樁金金併

日盛金控(5820)今天(31日)舉行股東常會並改選董事,富邦金控取得全數11席董事席次,擁有實質經營權,會後董事會中並推選韓蔚廷擔任董事長,韓蔚廷現同時也為富邦金控總經理。日盛金控今日選任11席董事,其中3席為獨立董事。富邦金控代表人韓蔚廷、陳聖德、程耀輝、郭倍廷、葉公亮、程明乾、劉中平、王瑋當選董事,富邦金控推薦之王銘陽、范正權、洪茂蔚當選獨立董事。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今日富邦金控正式取得日盛金控實質經營權,後續將積極啟動整併進程,待雙方董事會、臨時股東會通過及主管機關核准,規劃於2022年第一季完成金控合併,並期於2022年底前完成富邦證券及日盛證券、台北富邦銀行及日盛銀行等子孫公司之整併。蔡明興也指出,對於日盛金員工權益部分,富邦金控正式入主之前,已與日盛金控暨子公司企業工會、日盛銀行企業工會針對員工團體協約進行三次協商,承諾留用所有受僱員工,不會以合併為由進行裁員。富邦金控於3月30日取得日盛金控過半股權,截至7月底已取得日盛金控55.97%股權之外,將進行約500億元現金增資,包含約300億元普通股及約200億元特別股,已於8月2日經主管機關核准,預計10月底完成募集。

publish-icon 08月31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富邦日盛工會首次勞資協商 3周後開始討論員工權益議題

富邦金控併購日盛金控後已於7月2日宣布,首次與日盛金控暨子公司企業工會、日盛銀行企業工會針對員工團體協約展開協商,後續待日盛金控於本周確立協商代表後,三週後再次召開協商會議,共同討論員工權益相關議題。富邦金控於3月30日交割後取得日盛金控過半股權,由於受到疫情影響,日盛金控股東會遞延至8月31日召開,富邦金控將於屆時取得實質經營權。儘管尚未取得實質經營權,富邦金控表達以員工權益為優先考量,5月份已與日盛金控暨子公司企業工會、日盛銀行企業工會針對團體協約的協商程序與方式進行討論,並於2日正式展開首次協商。協商會議邀請勞動部勞動關係司司長王厚偉、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局長陳信瑜及全金聯理事長鍾馥吉、秘書長韓仕賢列席參加。富邦金控指出,此次勞資協商在首次會議的良好互動基礎上,將順利展開後續協商,維護員工權益,共創勞資雙贏。富邦金控併購日盛金控寫下國內首椿金金併里程碑,有關員工權益的議題討論,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雖受疫情影響無法進行實體協商會議,惟2日在富邦金控召集下,邀請勞動部、台北市政府勞動局及全金聯共同見證,以視訊方式正式開啟四方協商對談。富邦金控表示,各方代表本於誠信協商原則,共同表達對員工權益的關心及高度重視,已共同約定下次會議召開時間,待日盛金控確定協商代表名單後,由富邦金再次召開協商,相信在四方代表共同重視並維護員工權益的共識下,定能共創勞資和諧新局。富邦金控2015年率先民營金控,與工會簽訂台北富邦銀行及富邦證券之團體協約,獲得勞動部頒獎表揚。提升員工福利部分,例如提供優於法令的10週有薪產假、每胎新生兒補助10萬元等生育與育兒補助;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富邦金控在2021年6月7日更率所有企業之先成立篩檢站,並提供確診慰問金、有薪公傷病假、有薪防疫假,並於員工團體保險新增「法定傳染病保險」且保費由公司全額負擔。

publish-icon 07月05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全台首次金金併蒙陰影?日盛銀工會控:兩度發函協商資方不理

台灣金融界首度出現的「金金併」引起各界注意,富邦金控於說會上宣布,已收購日盛金股權達53.84%,且日前已交割完畢,接下來將籌資490億元,為下半年要完成百分百合併做準備。而被合併的日盛金工會對外表示,在4月初即向資方發出簽定團體協約的協商通知,但至今沒有獲得回應,控訴資方不積極作為,預計將在勞動節當天上街舉牌表達訴求,並將在6月11日擴大動員更多人到日盛金控的股東會現場抗議。據了解,日盛銀行工會今年將首次參加勞動節遊行,預計將有百位員工,手持「日盛無情!員工血淚!」白底黑字的布條及手牌,公開控訴富邦金控敵意併購日盛金控後,工會已於4月初依法向資方正式發函提出協商簽訂團體協約,惟未獲任何具體回應!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全金聯)指出,台灣金融史上首家被「金金併」的日盛銀行員工,近來心情沉重不安,原因在於富邦金控確定入主日盛金控後,日盛銀行工會爭取團體協約的訴求絲毫未受重視,所以開始進行捍衛勞動權益的行動;這次五一上街遊行就是暖身準備。勞動節過後,下一步將會聯合剛成立的「日盛金控暨其子公司企業工會」共同行動,於6月11日擴大動員更多工會會員至日盛金控股東會現場高分貝抗議,控訴資方根本不重視員工權益亦無任何積極作為!接著所有金融業工會要陪同日盛員工再前往金管會陳情,嚴正要求主管機關不能同意這件合併申請案!日盛銀行工會不滿表示,金金併在即,「當富邦金控正為首樁金金併張燈結彩時,請問金管會、勞動部!日盛員工的明天在哪裡?」工會原本期待政府、資方會重視員工權益而有積極作為,讓這件極具歷史指標的合併案,有個勞資雙贏的結果;然而日盛金控迄今對於工會兩度要求正式協商之公函仍企圖以拖待變,完全無視於員工權益亟需迅速解決,毫無誠信可言!富邦金控則雖已實質介入日盛金控之人事,亦對工會之要求毫無回應,兩邊資方冷漠蠻橫對待工會之理性訴求,不僅令所有日盛員工十分心寒,更無法期待於今年底正式合併後,員工工作權得以確實保障! 全金聯進一步指出,明確反對廣大勞工每每成為官商聯手下金融併購的犧牲品,要求金管會應有積極強勢作為,公開指示本件併購案的兩家金控必須重視員工權益保障事項,即刻回應日盛銀行工會的相關訴求,並與工會進行實質團體協商!全金聯最後強調,日盛銀行工會勞動節走上街頭,就是要嚴正抗議資方漠視員工心聲及政府未能履行其監督及保護之責、展現維護勞工權益之決心,全金聯此刻正與日盛銀行工會籌劃6月11日大規模動員至日盛金控股東會及主管機關的抗議行動,屆時所有金融業工會也將到場全力相挺,只要日盛銀行工會訴求未獲協商解決,抗爭行動即無終止之日!

publish-icon 04月29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韭菜雞變身神菜雞 柴鼠兄弟三觀察金融股動向

四月走至尾聲,各家上市櫃公司年報終於公布完成,回顧去(2020)年因疫情關係造成的股市大崩盤,直至近日傳產股漲跌互見、金融股相對低迷,一再顯示股市動盪。對此,投資理財Youtuber歸納金融股三大觀察方向,提醒投資人「特別注意風險控管,分批、分散、不槓桿」。投資理財Youtuber《柴鼠兄弟》發布最新影片,針對金融股歸納出三大觀察方向,首先是富邦金合併日盛金後所帶動效益,未來可能會看見更多金金併、金銀併、金保併。《柴鼠兄弟》表示,富邦此次合併,加上原有的保險和銀行「獲利應該會有更多想像空間」,希望未來台灣也會有可以打國際盃的「護國金控」。隨著最近股市熱度越來越高掀起「全民瘋股」,《柴鼠兄弟》指出可能造就出一波股市新人,屆時將會間接影響到未來幾十年證券股。另外,因應疫情影響,經濟活動轉移至網路,推動數位金融。許多國家正在測試的「CBDC中央數位貨幣」台灣也已進入第二階段測試,《柴鼠兄弟》預估應該再沒幾年就可以看到數位新台幣的問世,到時候很多既有的金融框架都會改變,這時候金控底下銀行、證券和保險公司的數位化程度越高,將來就越有競爭的潛力。除了未來動向分析,《柴鼠兄弟》也整理出2021年金融存股決選,以基本面、報酬面和防禦面來整理金控、銀行和保險三大類股,並提出三大觀察方向來提供予投資人做參考。根據影片整理出在2020年EPS基本面表現較優異的金控股為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元大金及國票金;銀行股由京城銀及華票獲得全年唯二正成長,其中京城銀又以64%創下亮眼佳績;而保險股則是由台名、連續兩年成長的中再保及連續三年成長的中壽拔得統籌。以現金股利作為報酬面的殖利率評估,在金控股上表現最好的為兆豐金、永豐金及開發金;銀行股則是華票最為穩定;保險股則由台名蟬聯大滿貫、現金殖利率平均接近6%的新光產險,以及今年拿下5.4%的中再保。防禦面以2020年3月19日台股大崩盤換算股災單日跌幅統計,在金控股方面,除了四大官股及富邦金、國泰金兩大龍頭所受影響較小外,國票金則在一片跌停中逆勢成長;銀行部分為華票、安泰銀及彰銀;保險部分防禦力最佳的則一樣是台名和台產。《柴鼠兄弟》強調,本次金融存股決選是以「長期投資為基礎分析」,提醒投資人要「特別注意風險控管,分批、分散、不槓桿」。而近期台股熱度高,雖然現在進場的股市新手常被稱為「擦鞋童」、「韭菜雞」,但《柴鼠兄弟》也表示:「投資時間還很長」、「不要小看神菜雞」。投資理財Youtuber《柴鼠兄弟》以三層面角度觀察,公布2021金融存股決選。(圖/截自《柴鼠兄弟》youtube)  

publish-icon 04月27日, 2021 繼續閱讀
First
Last
置頂
ctwant-logo
  • 關於CTWANT
  • 聯繫&爆料
  • 隱私權政策
  • fire icon 發燒熱搜
  • facebook-icon Facebook
  • facebook-icon Youtube
  • facebook-icon Telegram

© 2020 The CTWANT Company

本網站所刊載內容著作權屬王道旺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或經授權使用,他人非經授權不許轉載、重製、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