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釣魚簡訊6連結別點 NCC籲關手機「這功能」
近年詐騙手法推陳出新,而NCC指出,詐騙簡訊現在轉移到「RCS」及「iMessage」,會透過Wi-Fi和行動數據傳釣魚簡訊,如果收到來路不明的6種簡訊不要點,以免上當。安卓用戶關RCS。(圖/翻攝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臉書,下同)NCC在臉書發文,「近日發現詐騙集團除了利用一般簡訊(SMS)傳送連結,詐騙簡訊管道也轉移至『RCS』及『iMessage』即時通訊功能,會透過Wi-Fi和行動數據傳遞釣魚簡訊,以竊取民眾的個人重要資料。」iOS用戶關iMessage。NCC說,「建議安卓系統用戶關閉RCS即時通訊功能、iOS系統用戶關閉iMessage功能,以防詐騙集團透過以上功能傳送釣魚連結至您的手機。一旦點擊,可能遭植入惡意程式竊取認證碼,或遭取得個人資料與金融資訊!」NCC表示,該類訊息會假借公家機關、國營事業或私人企業的名義,透過RCS即時通訊功能發送如「ETC提醒通行費未繳清」、「自來水公司水費已逾期」、「銀行因安全問題暫時關閉您的帳戶」、「罰款尚未繳納」、「停車費尚未繳納」、「點數(積分)即將到期」,或偽裝成其他商業資訊的詐騙訊息等,請民眾切勿點擊訊息內之任何網址,以避免被引導至詐騙網站;如誤觸網址,也不要填寫任何個資及金融資訊,以防被盜刷信用卡或盜領存款。NCC呼籲,「如家中有長輩不知如何關閉,請子女或親朋好友協助將RCS、iMessage功能關閉,或可攜帶手機至鄰近的電信服務據點,請櫃檯人員協助關閉功能。」

釣魚簡訊氾濫 金管會「2新規」防手機綁信用卡遭盜刷
近期釣魚簡訊及一頁式廣告詐騙猖獗,為防止持卡人信用卡被詐騙集團綁定於行動裝置而遭盜刷,金管會周五(1日)表示,已經制定2大強化防範盜刷措施等,除要求銀行強化行動裝置綁定信用卡時之身分確認機制,及綁定完成提醒通知外,同時要求發卡機構3措施強化發送一次性驗證密碼(OTP)簡訊內容,讓民眾可以辨識。詐騙集團手法不斷翻新,近來頻頻爆出民眾因個資外洩而信用卡遭盜刷;例如:民眾以為在購買商品,其實被詐騙集團拿去用歹徒的手機,綁定在Apple Pay、Samsung Pay或Google Pay上進行交易。對此,金管會表示,已督導銀行公會就國際數位支付服務供應商提供的行動裝置感應支付包括Apple Pay、Samsung Pay或Google Pay等行動支付方式,研訂2大防範盜刷措施。針對如何防範手機綁定信用卡卻遭到盜刷,金管會在今年6月21日發函給銀行公會,並轉知給各會員,要求銀行「事前」及「事後」雙把關,並下令前9大發卡行在10月底前就先達成,其他銀行則是12月下旬完成。事前防範方面,若卡友使用行動支付或電子支付綁定信用卡,必須與原本留存在發卡行的手機門號是同一支,避免遭到詐團使用;若綁定申請人的手機門號,與原先存在銀行的號碼不同,就必須跟卡友確認身分;至於事後把關,若持卡人完成綁定後,發卡行還得以簡訊、App推播等方式通知並示警持卡人,避免卡友的信用卡已經遭歹徒綁定而不知。此外,由於OTP(一次性驗證密碼)驗證簡訊在持卡人進行信用卡網路交易,或綁定信用卡過程中,是確認持卡人身分之重要認證方式,原則上發卡機構應確認與申請人留存於發卡機構之手機號碼一致,才能進行後續發送OTP驗證簡訊等相關身分驗證程序,以完成綁定。為建立民眾「識詐」意識,金管會前已督導發卡機構強化其發送OTP簡訊之內容包括,一、應至少包含「簡訊目的」及「防詐警語」;二、如為消費,簡訊內容應包含民眾刷卡交易之該筆消費金額;三、如為綁卡,簡訊內容須揭示為綁定信用卡驗證,供民眾加以辨識。金管會亦再次提醒,民眾慎防釣魚網頁及簡訊詐騙,勿輕易點選來路不明的簡訊所附連結網址,或依其連結下載行動裝置應用程式(APP),以保護信用卡卡號、OTP等個人資料的安全,若對所接收的網址或簡訊內容有疑義,可撥打「165」警政署防範詐騙專線查證。

釣魚簡訊詐騙猖獗 近2月12人被騙
高雄市1名就讀研究所的陳姓男子今年9月接獲1則電子郵件簡訊,內容指稱他的Apple Pay支付功能暫時遭封鎖,需重新驗證,並附上連結網址,陳男不疑有他依照指示輸入信用卡號碼及安全碼後,下1秒就遭盜刷2萬餘元。高雄市警方清查,這種釣魚簡訊詐騙手法,從9月至今已有12人受騙。24歲陳姓研究生於9月中旬收到Apple Pay稱以「支付資格暫時被封鎖」主旨的郵件,內容寫著:「我們注意到您在設備中使用的卡與多個設備相關聯。我們已阻止您的Apple Pay服務,直到我們能夠驗證您是所用卡的真正使用者為止」,並稱需要72小時內完成驗證,並附上連結網址,因為擔心支付功能遭限制,陳男依連結指示輸入信用卡號碼及安全碼後,立刻就收到銀行簡訊通知,遭盜刷約2萬多元,才驚覺受騙,趕緊報警。高雄市刑事警察大隊說,這是釣魚簡訊詐騙手法,對方先假冒平台客服郵件,以支付功能遭限制為由要求重新驗證Apple ID或綁定信用卡及驗證碼,附上網頁連結,還強調需於12至72小時內完成認證,造成民眾情急之下,點入附帶連結,填輸自身資料後,不僅遭盜刷,個資也曝光。警方統計,該類案件,高雄市於今年9月至今已經發生12件,損失金額約58萬元。警方呼籲,民眾應詳加查證確認寄件者帳號及網址,不輕易填寫個資,如信用卡不幸遭盜刷,可立即聯繫發卡銀行申請止付手續並前往派出所報案,若有疑問可撥打反詐騙專線165查證。

連詐騙集團也應景 北市警曝中秋節最新5騙術
中秋連假到來,鑑於詐騙集團可能利用中秋節話題進行相關詐騙,北市警局刑警大隊特別整理5種常見的詐騙陷阱,提醒民眾務必提高警覺,歡渡假日也要懂得識破這些詐騙訊息。1. 網路購物詐騙:月餅禮盒、烤肉組合等中秋熱門商品,如今在上網動動手指就能快速下單,但想在社群平台上購物,就得做好被詐騙的心理準備。別被精美的封面照或優惠字眼吸引而進入「一頁式廣告」購買商品,否則到貨後才發現怎麼跟照片上看到的差了十萬八千里。2. 解除分期付款:在官方網站或公認的三方平台購物也不一定安全,一旦網購的資料遭外洩,詐騙集團就會假扮成電商課服或銀行來電,先以外流資料取得信任,再以「操作錯誤」、「訂單誤植」等理由,要求民眾前往ATM解除分期付款或操作網路銀行。3. 假冒買家詐騙:不只買家,現在連網路賣家也要小心,最近假冒買家詐騙相當頻繁,歹徒會先佯稱商品無法下單,再以「未簽署保障協議」等話術,引導被害人掃描「QRcode」進入釣魚網站,藉機騙取個人資料。4. 釣魚簡訊:近期有民眾收到「幫你訂購名店蛋黃酥」的訊息,誘騙民眾加入不明電話號碼或點擊釣魚連結,這往往便是導致個資外洩以及信用卡遭盜刷的原因。5. 中秋免費LINE貼圖:每當國定假日,便會出現「領取免費貼圖」的訊息,先別急著點開,因為那是詐騙集團特別設計的假貼圖連結,除了可能挾帶惡意程式,一但不慎點擊,等於讓歹徒有機會冒用你的身分,對你的好友進一步詐騙。警方舉辦「中秋節識詐抽獎活動」。(圖/警方提供)為響應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1.5版,打詐台北隊整合市政府局處推出「中秋節識詐抽獎活動」,警局長張榮興拍攝宣導短片,帶領民眾辨別各式詐騙手法,並結合市府教育局、交通局、社會局、觀傳局、衛生局等單位加強宣導。民眾只要至各局處影片說明欄填寫活動問卷,便有機會獲得「刑警熊玩偶」、「歌林快煮壺」、「旅行茶具組」等好禮,3分鐘幫您提升防詐免疫力,全民通力防詐打詐。

全球逾三成DDoS攻擊台灣企業資安! 壽險公會與法務部簽備忘錄阻駭客
由於涉及企業營運不中斷的資安問題「阻斷服務攻擊」(DDoS),全球約有三分之一集中在台灣,且根據Check Point的調查,今年第一季我國各組織每週受攻擊次數3,250 次攻擊,年增率24%,居全球之冠。壽險公會遂與法務部調查局簽署資安聯防合作備忘錄,加強資訊安全聯合防禦體系,進而保障保戶權益。法務部指出,近期我國金融單位為駭客鎖定之主要目標,調查局偵辦電腦犯罪及網路駭侵案件,發現APT駭客集團攻擊目標持續鎖定國家關鍵基礎設施、金融業者及跨領域科技公司等高價值目標,且與詐騙集團結合之犯罪態樣愈趨常見,慣用假冒高價值目標名義,寄送釣魚簡訊予一般民眾。簽署儀式於25日完成,由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及常務理監事與調查局局長王俊力共同簽署。陳慧遊表示,公會將成為各會員公司與調查局間的合作橋樑,與調查局共同應對資安威脅。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主要合作,包括情資共享、事件通報機制、漏洞風險評估、溯源查處及資安防護建議。此外,調查局將提供專業的資安技術支援,以協助壽險業建立防禦體系,以應對各種網路攻擊及資安風險。調查局指出,為協助我國金融機構有效因應資安風險,降低事件損害,有賴各單位及時提供資料與橫向通報,資安事件發生後透過公私部門協力調查,迅速釐清事件脈絡,追緝幕後集團;未來與壽險公會依合作備忘錄,建立共同聯防機制,分享資安情資,從源頭阻斷駭客攻擊,推動資安演練及暢通雙方通報應變管道,在資安事件發生時提供專業支援,以達早期預警、緊急應變及持續維運之成效。

投資詐騙多 馬前總統與文山二警共同識詐宣導
北市文山二分局為推動識詐、防詐宣導工作,積極與轄內里辦公室、社區大樓管委會合作,運用里鄰工作會報、社區大樓住戶會議等公開場合,向在地居民說明近期高發詐騙手法與防制之道。日前也特別邀請前總統馬英九先生現身與警方共同宣導,除了讓民眾驚喜外,更對於識詐宣導留下深刻印象,提升宣導效果。文山二分局表示,今年7月份詐欺案類發生件數前四名,以假投資及假網拍購物各17件最多,各占17.72%;解除分期付款9件居次,占11.39%;釣魚簡訊惡意連結7件,占8.86%。以上四大類,就占全般詐欺案件55.69%。經文二警方統計轄內投資詐騙被害人年齡層以40歲以上民眾居多,其中不乏70歲以上已退休年長者。分析中、老年族群易遭詐原因,因民眾有一定程度儲蓄後,想要進一步投資理財,或因已退休無固定收入,希望透過投資方式增加被動收入,受到「高獲利」、「穩賺不賠」等話術吸引,而落入詐騙圈套;此外因網路購物普及,民眾使用網路購物比例增加,稍有不慎,便易落入「解除分期付款」、「一頁式購物網站」詐騙圈套。文山二分局長陳瑞基提醒,詐騙手法層出不窮,但只要民眾理解「投資一定有風險、穩賺不賠是空談」的道理,謹記「一聽二掛三查證」防詐騙口訣,遇到疑似詐騙情況提高警覺、小心查證,便能避免遭詐。

假投資詐騙盛行! 松山分局籃球賽旁設攤宣導防詐
第10屆慈祐媽祖盃國小籃球邀請賽24日至26日於松山國小活動中心登場,北市松山分局也特別在比賽期間在旁設攤宣導,藉由互動問答將反詐的知識傳遞給參賽學童及家長,希望學童們藉由活動可以識詐,回到學校及家庭成為反詐種子。松山分局分析,112年1至4月受理詐欺案件計369件,較去(111)年349件,增加20件(+5.73%);與去(111)年同期詐騙手法件數比較,以「假投資」增加21件最多,「解除分期付款」增加16件次之,「色情應召詐財」增加14件再次之,其中「釣魚簡訊(惡意連結)」增減率(+366.67%)最多。近期詐騙集團傳送「中華電信:會員回饋提示」、「遠傳電信溫馨提示」的詐騙簡訊,描述您的「賬戶」積分將於今日內到期,附上連結要你去「激活鏈接」點擊回覆,其中簡訊中的「賬戶」、「激活鏈接」非臺灣習慣用語。此外,也有冒用遠通電收、監理站等名義,表示通行費或罰單欠費未繳,點擊簡訊內連結即跳出仿真的釣魚網頁,藉此騙取信用卡資料。松山分局呼籲,若收到附有連結簡訊通知,請小心查證,接獲簡訊切記這「三不」:不點擊、不填輸、不匯款。

國道通行費未繳? 高公局:簡訊詐騙這2招辨識
詐騙手法不斷翻新,有民眾手機收到釣魚簡訊,聲稱是國道通行費尚未繳交,民眾依指示填入資料,被銀行通知已刷卡扣款後才驚覺上當。高公局提醒,國道通行費欠費簡訊通知除了會「顯示車號外」,不會有繳費連結,建議民眾以儲值方式繳費,還能打9折。高公局表示,國道通行費欠費簡訊通知是善意提醒繳費,除顯示車號外,不會有繳費連結,民眾切勿點擊或操作不明網址連結。以自動儲值方式繳納通行費,足額扣款享有9折優惠,而且不用擔心個資外洩及權益受損。高公局表示,近期不明人士假冒國道通行費到期繳費通知簡訊,要求下載App網址,高公局已督促遠通公司只要收到詐騙相關情資,立即向刑事警察局165反詐騙專線檢舉、封鎖詐騙網站,並利用電視台、網路媒體等多元管道加強宣導民眾勿受騙上當。此外,高公局提醒可以參考「一會三不會」原則,辨識簡訊及電子郵件真偽;下載遠通電收ETC App並開啟推播功能,接收最即時正確的官方通知;繳付通行費前,也可利用ETC App查詢欠費後再儲值或繳費。若有任何疑慮,請洽遠通客服專線(02-77161998)或Line客服(ID:@etcservice)詢問。高公局建議申辦「eTag自動儲值」繳交國道通行費,只要eTag帳戶餘額低於120元,將自動從信用卡或活儲帳戶儲值400元至eTag帳戶,免付手續費又享有通行費9折優惠,除可避免漏繳通行費外,更可省去辨識簡訊及電子郵件真偽的麻煩及受騙風險。目前合作金融機構包含遠東商銀、台新銀行、玉山銀行、國泰世華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另車輛買賣過戶後,可利用遠通客服專線辦理eTag異動;如未居住於戶籍地址,可向監理機關新增「通信地址」,至公司商號營業地址變更,可向監理機關辦理地址異動登記,避免漏收通行費帳單。

詐騙猖獗!刑事局破獲國內首件假基地台發送釣魚簡訊
詐騙集團發送釣魚簡訊不是新鮮事,但刑事局首度查獲歹徒為躲避查緝,竟從大陸引進假基地台設備並安裝在車內,由31歲郭姓男子開車在北市鬧區四處發送釣魚簡訊。郭嫌到案後,警方清查至少有30多名被害人,詐騙逾300萬元,檢方複訊後聲押郭嫌獲准。刑事局電信偵查大隊分析165反詐騙諮詢專線資料庫,發現去年9月至11月共接獲30多件假冒遠通電收ETC、玉山銀行釣魚簡訊的詐騙案。歹徒發送「eTag帳單自動扣款失敗」等簡訊內容,誘騙民眾點擊連結並輸入個資、信用卡號等資訊,詐團成員再以手機綁定行動支付方式,冒名在賣場、境外網站盜刷購買高價3C產品,總財損達300多萬元。警方發現,被害人手機在接收釣魚簡訊時竟無通信紀錄,研判歹徒是利用在大陸已問世多年的假基地台發送。專案小組與電信業者合作掌握偵測技術,在台北捷運中山站前,查獲郭嫌開車發送釣魚簡訊,查扣假基地台設備及天線,為國內首件犯罪手法。郭嫌去年8月底自大陸返台,坦承大陸詐團指示將假基地台設備裝在租賃車上,因假基地台的電波訊號比電信業者強,所以他開車到中山、信義區等捷運站出口或人潮聚集處,強制發送釣魚簡訊至民眾手機,每天最多發送2000則,可獲2000元酬勞。全案訊後依詐欺罪嫌移送雲檢偵辦。

學生遭詐前三名手法曝! 解除分期付款仍為大宗
北市中等學校運動會28日上午於台北體育館辦理開幕典禮,松山分局為了讓國高中生更加認識常見詐騙手法及毒品態樣,利用本次活動辦理反詐暨反毒宣導。松山分局分析,去年1月至12月受理學生遭詐騙案共103件,手法以「解除分期付款」22件最多,「色情應召詐財」及「假網拍」各18件次之。松山分局指出,在受理的103件學生遭詐欺案件中,「解除分期付款」的老哏,也有22名學生被詐騙,因此,再度告訴國高中生接獲自稱客服人員來電表示工作人員操作錯誤,導致誤設分期付款、重複扣款等等就是詐騙話術,絕對不要聽從指示操作ATM、網路銀行。另松山分局表示,現行毒品包裝花樣百出,許多毒品偽裝成咖啡包、巧克力、軟糖、糖果樣式混淆引誘青少年誤食,且新興毒品多為二、三級混合性毒品,危險性更高,嚴重可能會致死,千萬不要出於好奇嚐試。近期詐騙集團利用政府「普發6000元」之政策,透過釣魚簡訊或電子郵件吸引不知情的民眾點擊詐騙連結,騙取個資及金錢。松山分局呼籲,政府不會用簡訊或電子郵件通知民眾領現金、登錄個資,並宣導3大口訣--「不點擊」、「不填輸」、「不匯款」,有任何疑問可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即時查證。

警政署全國大掃黑 重點對象「竹聯幫仁堂、天道盟」
警政署開始為期12天全國大掃黑,共計執行56件、逮捕嫌犯393人,13號起至24號動員超過8千名警力,包括竹聯幫仁堂、天道盟等幫派,刑事局偵4大隊查獲竹聯幫明仁會,涉嫌恐嚇、街頭聚眾滋事等情事,偵2大隊也發現自稱竹聯幫明仁會幫派,利用通訊軟體以「外送到府」的方式,對外販售第三級毒品咖啡包,還將成員分為「客服組」進行交易,刑事局查獲陳姓犯嫌等8人到案,幹部等4人均經法院裁定羈押禁見,偵7大隊則發現電信公司涉嫌協助詐團,以假投資、防疫補貼名義送釣魚簡訊,蔡姓負責人遭地檢署向法院聲請羈押,其餘犯嫌則以3至5萬元不等金額交保。

網紅美女遇上鋼鐵特勤 士林警宣導超吸睛
北市政府警察局士林分局為提醒民眾慎防詐騙,同時確保春節期間社會治安平穩讓民眾快樂過好年,日前與轄內台北市兒童新樂園合作,於樂園內廣場舉辦犯罪預防宣導活動,提供參與的兒童、青少年及家長們各項防竊、防搶、反詐騙反毒等最新犯罪預防資訊,避免莘莘學子出入不正當場所並強化自我保護及人身安全觀念。士林分局於活動現場設立犯罪預防宣導攤位,宣示警方打擊犯罪之決心,本次活動亦邀請臺北市刑大特勤中隊至園區內進行各項警用裝備展示及說明,透過專業的講解,讓民眾對這些裝備多一分了解,也對治安多一分信心。此外更邀請網紅「若小嫣」擔任一日反詐騙大使,於現場與參與的民眾親切互動,並錄製反詐騙宣導短片,並提醒民眾有關近期政府普發現金政策,行政院業表示不會用簡訊方式通知民眾領取現金,應慎防詐騙集團利用「釣魚簡訊」騙取民眾個人資料及財產。為保障每一位民眾的財產安全,士林分局藉由犯罪預防活動加強民眾的反詐騙意識,並宣導護鈔服務,為有效阻止詐騙發生,期望透過高密度的宣傳反詐騙資訊及關懷民眾相關積極作為,降低民眾被害機會、提高自我防衛能力,達成預防犯罪的目的。警方在此特別提醒市民,農曆春節連假到來,然而詐騙集團全年無休、手法不斷推陳出新,呼籲民眾隨時提高警覺,有任何疑問歡迎撥打反詐騙諮詢專線165查證。

法院簡訊招詐1/最高行即時通知裁判結果 檢警憂詐騙集團搭便車
最高行政法院去年底搶占便民頭香,首創以簡訊和Email發送訊息,通知案件當事人裁判結果,堪稱終審法院創舉。最高行政法院指出,這項新措施是為實現透明的司法與便民禮民的目標,訴訟當事人可立即知悉案件終結及裁判結果,讓正義更即時。然而不少檢警人士則對這項新措施持保留態度,認為可能引起詐騙集團仿製假訊息及釣魚網站,趁機詐騙個資及財物,建議最高行政法院做好資安並重新評估。最高行政法院去年12月28日發布新聞稿指出,以往訴訟案件除了經由法院言詞辯論而公開宣判,當事人想知道裁判結果,就要到法院看公告、自行聲請線上案件查詢服務、或等候法院郵寄主文和裁判書,才能得知裁判結果,當事人無法即時得知訊息。為了大幅提升便民效率,最高行政法院運用簡訊、Email,將經宣示或公告的裁判主文透過中華電信門號(0911510401)及司法院電子郵件主機發送「最高行政法院○年度○字第○號裁判主文已上傳,請至司法院主文公告網查詢https://bd.judicial.gov.tw」,讓當事人可以在第一時間查詢裁判結果,大幅提升便民效率。不過檢警人士對此表示憂慮,有資深檢察官表示,最高行政法院利用簡訊和Email通知裁判結果,便民措施值得敬佩,不過台灣詐騙集團實在太猖狂,希望能做好資訊安全,避免當事人個資外洩。這位資深檢察官指出,只要機關作業沒有違失,當事人本來就會收到法院寄送的判決書,是否真的會差那幾天,非要提早發簡訊和寄Email,反而讓不法人士有可趁之機,值得再斟酌。政府發放三倍券時,曾遭詐騙集團搭便車騙民眾個資,內政部緊急製作防詐圖片。(圖/翻攝內政部臉書)一位資深刑警指出,近年來政府的救濟金、防疫資訊等,只要能搭上政府機關訊息便車的事件,都成為詐騙集團眼中的宿主肥羊,像政府之前發放三倍券消息一出爐,馬上就有詐騙集團傳簡訊騙民眾個資,或是謊稱可以代辦幫忙領券,甚至還有假網拍,謊稱能幫民眾用低價預購三倍券,真是花招百出。連專門打擊犯罪的刑事警察局見狀都不禁大呼:「真厲害!」呼籲民眾提醒家中長輩,千萬別亂點簡訊內容。資深刑警分析,詐騙集團常會假借大眾矚目時事議題發送釣魚簡訊,藉此誘騙民眾點擊釣魚連結,民眾一旦輸入個人資料、金融帳戶帳號或信用卡號等資料,或遭植入惡意程式竊取認證碼後,詐騙集團即可取得民眾重要的個人資料及金融資訊,詐騙民眾金錢。就算民眾點擊釣魚連結後沒被直接騙錢,詐騙集團也會利用民眾輸入的個資當人頭帳戶,進行洗錢等不法勾當,因為對詐騙集團來說,這些個資是最新鮮、最好用的,大家千萬要小心。

詐騙手法新招 釣魚簡訊騙取「認證碼」
詐騙手法繼續推陳出新,用1支手機搞定一切的「悠遊付」,也被不法集團盯上,陸續傳出多起捷運族遭騙。歹徒用釣魚簡訊或話術騙取民眾「認證碼」,再將錢包金額提領一空,北市7月起陸續發生8起案件。刑事局指出,近期民眾悠遊付或街口支付遭詐,起源多是從iPhone的iMessage收到釣魚簡訊,建議開啟「過濾未知的寄件人」功能,或直接關閉此功能。悠遊卡電子支付的「悠遊付」,功能包括儲值提領、掃碼轉帳付款和繳費,此外還能「嗶」乘車,也能購買1280定期票,透過智慧手機下載悠遊付App,完全取代悠遊卡。然而,近幾個月來,詐團透過iMessage亂槍打鳥的假投資、偽造衛福部防疫紓困補貼網址的詐騙釣魚簡訊氾濫。刑事局表,歹徒取得認證碼後,除網路銀行遭盜轉款項占2成,個資也遭綁定電子支付詐財情形占8成,其中以悠遊付、街口等2家為主。除釣魚簡訊,北市1名粉領族則是用悠遊付消費後,接到自稱網購業者來電,表示系統出錯,造成重複訂購,藉此騙取認證碼,將悠遊付裡的5000多元領光。另一名6旬婦人,則是接到「勞保局」來電,誆稱要辦理健保退費,從中騙到婦人雙證件個資,接著再偷偷拿去申辦悠遊付,從中詐走1萬多元。

當心詐騙新手法 假衛福部送紓困訊息藏釣魚連結
警方發現,近期詐騙集團透過簡訊、郵件或iMessage大量發送「防疫紓困補貼網路申領」或「疫情紓困專案點擊辦理」等字樣的釣魚連結,民眾若誤點輸入姓名、身分證號、戶籍地址、上傳「身分證正反面照片」、「銀行帳號」、「網路銀行帳號、密碼」、「手機號碼」及「OTP驗證碼」等個資後,會遭偽冒開立電子支付會員並綁定銀行帳戶,帳戶款項藉由電子支付遭盜轉,求償無門。刑事局表示,近一周民眾報案遭假紓困貸款釣魚連結詐騙案件中,除網路銀行遭盜轉款項占2成外,個資遭綁定電子支付占了8成,並以悠遊付、街口等2家為主。警方已持續要求電子支付業者加強會員註冊、交易等各項驗證機制,並籲請各電子支付業者重視民眾帳戶遭詐騙集團冒名綁定的問題,與警方共同防制這種詐騙手法,避免被害擴大。警方表示,衛福部已澄清,紓困方案申請已於去年6月30日截止,今年沒有相關紓困補助,更不會以電話、簡訊或郵件發送網址連結,也不會索取民眾銀行帳號、身分證統一編號等個資。刑事局再次提醒,政府機關網址為「.gov.tw」,並不會於「gov」前直接冠上其他英文或數字(如mogov.tw),切勿將個人金融資訊、存摺帳號、網路銀行帳號密碼、手機或E-mail驗證碼,任意交付他人或輸入於不明網頁而遭歹徒利用。如接獲相關釣魚簡訊,可截圖上傳至165官網線上報案或檢舉。警方公布真假衛福部網址的差異。(圖/翻攝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