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發金控推動「友雞生活」 建立樂齡共融社會
開發金控致力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結合集團志工力,以具體行動響應國發會地方創生計畫,累計至去年底,總志工時數較上一年成長75%,藉由一系列的志工計畫,深入地區支持社會企業,深耕地方價值,為偏鄉找回活力。「地方創生」已成為城鄉發展的新趨勢,國發會預估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五人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老人;然而在台灣已有超過100個偏鄉城鎮,高齡人口早已超越30%。面對人口過度集中大都市,以及城鄉發展失衡等問題,開發金控進一步以地方創生為志工活動主軸,積極回應地方創生的需求,連結社會企業的創新量能,協助地方建立可長可久的支持系統,協助地方創生永續發展。開發金控2021年起與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合作,協助位於台中市和平區大安溪沿線部落建立在地安老與共生照顧模式。開發金控去年開始結合集團的企業志工,為部落裡的長輩及身障青年搭建或修繕雞舍,以實際行動推動「友雞生活」計畫,支持部落長輩養雞賣蛋,達到經濟自主的目標。透過伯拉罕團隊、食二糧社會企業、與開發金控的共同努力,目前部落每月雞蛋的產值,已經由3,000顆增加到超過1萬顆,「友雞生活」除了增加長輩的收入,獨居長輩更藉由雞隻的陪伴與養雞的成就感,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命價值。為建立地方創生多元模式,集團志工也協助部落建立「部落美術館」,包括泰雅工坊、友雞故事館、及全齡香草菜園。志工們從大安溪畔徒手搬運300顆石頭到部落美術館建地,粉刷老舊的泰雅工坊與雞舍、清運雜草與大型雜物,將位於達觀部落的伯拉罕長照基地打造為部落長輩聚會交流與青銀共創的重要場域,成為台灣樂齡共生的標竿。集團志工同時深入台灣北、中、南鄉鎮,透過與地方創生團隊合作,深入地方參與社會服務。自公司高階主管至各級同仁皆積極響應,儘管因為疫情幾度暫停實體志工活動,但對於地方的服務熱忱卻未曾稍歇,集團志工以實際行動發揮社會影響力,建立共好共融社會。

活得老不一定活得好…國人平均餘命延長至80.86歲 「不健康餘命」達8年
鄰近國家平均餘命比一比2021年各縣市平均餘命台灣再過2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國人平均餘命從1995年健保開辦以來的74.95歲,成長至2021年的80.86歲,落後日韓2歲以上,同時,數據顯示,高齡者臥床需仰賴他人照顧的「不健康餘命」長達8年。專家提醒,面對老化,政府除關注「後端」的醫療照護資源,也需將資源投入「前端」,例如健保,才讓國人健康老化。台灣在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台大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古允文說,法國從高齡化社會到超高齡社會,花了100年以上,台灣只有32年,老化速度太快,導致高齡政策準備不足。根據內政部統計,國人平均餘命越來越長,但活得老不見得活得好,據統計,國人「健康平均餘命」和「平均餘命」相差8年,意即需仰賴他人照顧臥床恐長達8年。依據全台各縣市平均餘命排名,台北市以84.17歲遙遙領先,其次為新竹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倒數三名為屏東、花蓮、台東,反映出都市地區的醫療資源可近性較高,民眾獲得較好的照顧。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副主任張筱嬋指出,據統計全台有82萬長照需求人口,無論是失能、失智或身心障礙,對於每個家庭都是沉重的負擔。國內長照悲劇不斷發生,這是對國家政策的警訊,除了緩解長照需求外,更要延緩失能老化、縮短不健康餘命。擔任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的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分析,1996年台灣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CHE)佔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較南韓高,台灣平均餘命也領先南韓。台灣全民健保在1995年開辦後,隔年平均餘命為74.95歲,高於南韓的74.15歲,但2004年南韓超車台灣,平均餘命達77.67歲,台灣為77.38歲,此後台灣再也沒有追上南韓的腳步。因為南韓透過加大醫療支出帶動生醫藥產業的發展,向先進國家靠攏。2000年至2019年間,台灣的CHE在GDP的占比,平均每年成長1.096%,南韓則是3.96%。至2021年,南韓平均餘命比台灣長壽2.7歲,台灣與鄰近國家的差距逐漸擴大。洪子仁認為,要改善平均餘命,健保的餅要加大,每年應成長4%以上,才有機會趕上先進國家的腳步。

蔣萬安遭指5缺 台北市府慎重逐一說明回應
台北市蔣萬安今(29)日赴議會進行市政總質詢,市議員陳宥丞稱蔣上任來有5缺,包含缺病床、缺Youbike、缺社宅、缺營養午餐補助、缺安全感;對此,台北市府副發言人蔡畹鎣回擊,市府看重各項政策,並持續朝目標邁進,不光是市長,也是市府的決心,市府會繼續抱持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努力給市民更好環境,但如果議員只是扣帽子,這對讓北市持續進步沒有幫助。針對長照病床缺床缺人力,衛生局表示,蔣萬安上任後積極規劃及擴充長照資源,目前已規劃住宿式長照595床,包含聯醫429床及市府委外經營166床,持續運用北市聯醫院內空間調整擴充,或者接受衛生局委託經營住宿式長照機構,降低排擠現有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急性照護。衛生局也說,另透過公私協力研擬「住宿式長照機構獎補助計畫」,鼓勵私人機構新設住宿式長照床位,以提升北市住宿式長照機構量能及服務品質。未來,仍將持續佈建住宿式長照機構,透過跨局處整合北市資源,盤點市有閒置房地,進行再活化轉型住宿式長照機構,增加北市住宿式長照床位。針對YouBike缺車,北市府表示,YouBike車輛總數在1.0與2.0併行期間曾達2萬輛以上,但前朝市府為簡化系統,決策1.0提前退場,當YouBike1.0退場之後,需求轉移至2.0之上。蔡畹鎣表示,當初政策推動低估車輛需求會隨站點增加而大幅上升,相關配套措施及評估也未能跟上。為解決YouBike缺車問題,交通局回應,已陸續引進1780輛YouBike,針對缺車嚴重的站點增車,並進行調配預估12月周轉率回復至7.7。因應明年元旦將開放全民前30分鐘免費,交通局也規劃逐年增加車輛、站點,預估2026年達到2.6萬輛車、2000站、周轉率降至6;另將和新北市合作,期望明年能讓YouBike2.0E電輔車上路。針對社宅推動,都發局表示,以多元方式提供社會住宅,逐步增量達5萬戶的決心並沒有改變,7千戶新增潛力基地已有盤整,也藉由都更公有土地分回;都更容獎也是過去取得部分社會住宅的來源,並已藉此方式獲得5千餘戶社會住宅資源。針對國中小營養午餐缺乏市府補助,教育局表示,台北市補助學校午餐每人每日16元,包括補助國中小學校午餐每週供應3次有機蔬菜及1次有機米,平均每人每日補助6元,112年共編列1億4246萬7600元;中央補助國產可溯源三章一Q食材每人每日10元,112年度預估中央補助經費約2億7000元。教育局也強調,不管學校午餐調整與否,教育局核實補助弱勢學生午餐餐費,使弱勢學生午餐費用不受影響,每年補助將近1萬7000名學生,學期間國中小依各校餐費核實全額補助,高中職每人每日補助55元;寒暑假期間補助國中小弱勢學生每人每日65元。111年度本市弱勢學生午餐費共計補助2億3524萬2633元,112年度持續編列逾2億預算協助,保障弱勢學生安心就學。針對北市在第一季行人死亡較去年同期增加,交通局則回應,將比對分析事故發生原因,加速硬體改善,另將從加強用路人違規態樣加強宣導、教育,並且針對轄區內事故多的地點,會持續加強取締,避免憾事發生。

侯友宜拜會毛治國 談面對國家能源危機
新北市長侯友宜請益之旅持續進行,他今(29)日上午在臉書透露,已拜會前行政院長毛治國,並指出面對國家的能源危機,必須依據科學數據研究,做出務實判斷,強調自己會讓國家往和平、安定、繁榮的道路前進。侯友宜說,前幾天前往拜會熟悉又親切的毛治國及其夫人,由於毛夫人是警大教授,兩人曾在警大一起共事,並在他人生第一次選舉時,毛夫妻兩人也親自站台力挺。他說,對於自己如今承擔的責任與挑戰,兩位更如往昔般,給予滿滿鼓勵與支持,這份溫暖從未減退,如同他從政初心未曾改變。侯友宜說,這次請益中,毛治國以豐富從政經驗跟他分享許多國政看法,包括面對國家的能源危機,必須依據科學數據研究,做出務實的判斷;對於超高齡社會來臨,伴隨的長照、勞動力短缺等議題,必須跨部會橫向溝通合作,研擬具體有效政策。侯友宜說,他2018年選擇投入人生第一場選舉,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不願意看到政治操作及意識型態一再撕裂國家,造成台灣這片土地及人民的對立與衝突。他也再次跟毛治國夫妻表述自己的初心始終不變,無論未來的挑戰有多艱鉅,他都會勇往直前,不分黨派、不分族群,凝聚起所有人的力量,讓國家往和平、安定、繁榮的道路前進。

10歲就照顧媽媽 日男長照20年「為3支菸」斷理智線…母被狂揍7天慘死
又有長照悲劇!日本東京一名依賴政府援助生活的37歲失業男子,不堪10歲起就照顧母親、承攬一切家務的長期重任與辛勞,在去年7月只因55歲母親1天抽超過3支菸,便連續7天痛打對方,導致媽媽傷重身亡。法官審理時除直呼這對母子「瘋狂」,也對男子判處5年徒刑。據《TBS》報導,當時救護人員抵達東京某公寓,發現報案的男子臉部及身體有多處瘀傷還穿著尿布,男子母親送醫後2個月因硬腦膜下血腫去世。男子應訊時透露,基於經濟及罹患憂鬱症、糖尿病母親健康等因素,要媽媽1天只能抽3支菸,但母親在叫救護車前7天違反約定,態度還令人惱火,於是每天毆打對方約50到100次。男子表示,高中畢業後靠兼職和派遣工作維生,30歲開始完全依賴母親的社會福利過活,而5年前開始尿床後,就曾因為喝水量的規定問題和媽媽衝突,「我無法理解喝水像呼吸一樣,媽媽每小時喝500多毫升水,讓我很生氣」。男子的已婚妹妹指出,哥哥在爸媽離婚的10歲時就扛下所有家務,母親卻懶散又一直喝酒,哥哥曾為了「不想一個人待著」要她別去小學上課,高中時制服還被撕掉,坦言直到結婚搬走前,對這個家沒有什麼美好回憶,但當時還有哥哥,否則「我覺得每個人都會崩潰」。法官則問男子,如何看待與媽媽的「不正常關係」,男子回答:「媽媽不是一般人,我也做了很多不一般並遺憾的事」,造成母親的痛苦,也因為自己的自私行為,對媽媽做了不可挽回的事。法官審理後,對被起訴7年男子判5年徒刑。法官更表示,他瞭解男子感受,因為自己從小也承攬所有家務,但男子與母親長期相互依賴的關係,使他的心理出現扭曲。

高市兒虐重症機構爆虐童案!10歲男童眼眶骨折 衛生局突襲檢查
24日爆出高雄某市立醫院附設的重症兒虐長期照護專責機構安置的1名10歲男童,遭到毆打導致身體多處瘀青、眼眶骨折,通報高雄市社會局後,社會局認定護理師及照護員2名行為人已違反兒少法,依規定於今年5月4日開除。而長照機構主管機關高市衛生局今日無預警突襲該機關,確認現有人力與服務均符合規定。於高雄某市立醫院住宿型長照機構安置的10歲男童,今年3月就診時,被醫師發現有受虐痕跡,醫師發現其右下眼瞼、左胸前及右膝瘀傷有輕微瘀傷,疑有不當照顧行為,依法通報社會局。社會局介入調查後發現,2至3月的監視器畫面,發現錄影帶內護理師及照護員疑有不當照顧的行為、數次拍打臉部,因此立即召開專家研商會議,認定2名行為人已違反兒少法,將依法嚴懲6萬至60萬元,並汰除資格。今日身為長照中心主管機關的高市衛生局也前往突襲長照中心,查核結果為開放床數49床,設置護理人員7位、照服員17位;現住幼童25位,9成持有身心障礙證明,查核現場有16名幼童,照護人力護理人員2位、照顧服務員4位,符合法規設置標準。市府表示,該市立醫院亦將對該長照機構負責人進行懲處,院方並以重大事件處理並啟動院內調查,釐清事發原因及密切觀察該童後續健康狀況。衛生局也說明,事發當下,該市立醫院立即成立調查小組,並邀請2位兒少照護專家共同調查,立即評估該住宿型長照機構所有孩童的身心狀況,確認該案為單一事件;院方立即糾正當事人行為且將相關涉案人員調離服務單位,其中一名護理師因事證確鑿,經高雄市政府衛生局以違反護理人員法第35條規定處以停業4個月的處分,某市立醫院亦召開人審會審議,已於今年5月4日開除。

高雄兒虐重症機構驚傳虐童 護理師證據確鑿社會局開除了
在高雄某市立醫院附設的重症兒虐長期照護專責機構安置的1名年約10歲男童,今年3月間被送醫救治,醫師發現他身體多處瘀青、眼眶骨折,通報社會局,整起事件因此曝光,高雄市政府社會局調查後,認定護理師及照護員2名行為人已違反兒少法,將依法嚴懲6萬至60萬元,其中護理師因事證確鑿,已依規定於今年5月4日開除。全案起因於高雄某市立醫院住宿型長照機構收治的1名男童,於今年3月29日因有呼吸道症狀主動轉診該孩童原診治醫院治療,醫師發現其右下眼瞼、左胸前及右膝瘀傷有輕微瘀傷,疑有不當照顧行為,依法通報社會局。高市府社會局隨即針對主動進行調查並已調閱完畢2至3月的監視器畫面,發現錄影帶內護理師及照護員疑有不當照顧之行為、數次拍打臉部,因此立即召開專家研商會議,認定2名行為人已違反兒少法,將依法嚴懲6萬至60萬元。市府表示,該市立醫院亦將對該長照機構負責人進行懲處,院方並以重大事件處理並啟動院內調查,釐清事發原因及密切觀察該童後續健康狀況。事發當下,該市立醫院立即成立調查小組,並邀請2位兒少照護專家共同調查,立即評估該住宿型長照機構所有孩童的身心狀況,確認該案為單一事件;院方立即糾正當事人行為且將相關涉案人員調離服務單位,其中一名護理師因事證確鑿,經高雄市政府衛生局以違反護理人員法第35條規定處以停業4個月的處分,某市立醫院亦召開人審會審議,已於今年5月4日開除。此案透過家暴保護資訊系統,檢方已展開偵辦,高市府社會局謝琍琍局長也已主動致電地檢署深入調查釐清。衛生局並針對機構負責人追究管理責任,進行懲處,要求醫院就此事檢討。

高知識失智2/又老又病怎麼活? 王建煊直言「鼓勵沒用,不如找到存活價值」
淡大副校長王高成4月12日疑因失智墜樓身亡,國寶級雕刻大師朱銘也在同月23日因厭病於住家輕生,CTWANT記者問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若有機會想勸這兩位老朋友嗎?「不會!你覺得這些客套話有用嗎?」85歲又患攝護腺癌的王建煊十分清楚又老又病的滋味,「與其安慰,不如幫一心求死的人找到存活價值。」一個多月前,王建煊宣布參選總統,,他不僅忙著參選,近日外傭請假,還必須擔起照顧失智妻子蘇法昭的任務,幸好王建煊的妹妹與弟弟同住一個社區,可隨時幫忙,讓百忙中的王建煊接受CTWANT這次與政治無關的採訪。王建煊與蘇法昭兩人捐款已超過1億元,2021年創辦「天使居長照法人」希望照顧更多老人家。(圖/無子西瓜基金會提供)採訪當天,王建煊坐定後拿出一張「外省豬名片」,只見名片上的王建煊照片多了豬鼻子與耳朵,十分逗趣。「很多人都罵我外省豬啊,但我這個外省豬卻非常愛台灣,愛到必須出來選總統,因為我看到台灣快完蛋了,不得不出來。」王建煊話匣子一打開,足足說了一個多小時,闡明自己的理念、對台灣當局的憂慮停不下來,直到王建煊妹妹遞上紙條,「人家是來採訪健康失智的,不是談政治」,這才打斷了王院長的憂國憂民。其實王建煊不只關心台灣社會及未來,公務員出身的他與妻子總共捐款超過1億,創辦了6個慈善基金會,其中2021年成立的「天使居長照法人」,目前尚未竣工,但已經規劃日照中心可服務60人、住民有44個床位,其中18個床位提供給失智長者、其他則是無子獨居老人。「未來住進來的都是我們的家人,只要是經濟困難的,更是完全免費。」好好照顧老人,是王建煊目前最大的願望。「我們努力了2年也只申請到44人的床位,如果選上總統,一定可以增加到幾千人、幾萬人。」「我以前管過國有財產局,國有土地是很多的,我們只要把本來一年7000~8000億的軍事預算,挪用一點,就可以照顧很多無子獨居老人,失智、長照問題也可以解決。」「天使居長照法人」雖尚未竣工,但已經在林口有失智據點提供服務,每週三天都有不同課程與午餐愛宴。(圖/無子西瓜基金會提供)談起選擇輕生的淡大副校長王高成、雕刻大師朱銘,王建煊認為若是陷在失智、生病的痛苦中,對他們說什麼都幫助不大,「不如帶他們多做一點善事,當他們能夠幫助別人時,就會覺得自己存在是有價值的。」想要照顧老人,當然也是因為王建煊年紀大了,再加上蘇法昭失智,所以更能體會老人種種不便。「以前我和蘇老師常常到世界各地旅遊,其中最喜歡到迪士尼玩,後來因為疫情、再加上蘇老師失智不方便,就比較少出國。」蘇法昭還記得迪士尼,所以王建煊常跟蘇法昭說:「妳要多吃飯,才會有精神體力,我們再去迪士尼玩!」去年疫情稍歇時,王建煊就帶著蘇法昭到大陸玩了2個多月,「趁她現在還記得,讓她去見見很多老朋友,不然等之後她失智更嚴重,到時就沒有意義了。」王建煊說,老人家也想出去玩,但老人家不能走太久、又要一直上廁所,所以出門不方便、又擔心拖累別人,久而久之就變成一直待在家裡。「現在已經解封了,我打算辦一些高齡旅遊團,分成70歲~80歲、或80~90歲的,這個旅行團就是專門為老人量身打造,也會配置輪椅等輔具。」一個月前,王建煊召開記者會宣布參選總統,他說如果自己當選,將會規畫更多長照機構與服務,幫助更多無子獨居、失智老人。(圖/周志龍攝)老人也可以過得很幸福,王建煊跟妹妹、弟弟住在同一個社區,外傭放假了,王建煊的妹妹便來幫忙照顧失智的嫂嫂,採訪當天,王建煊妹妹出門買牛肉麵回來給大家吃,卻在麵店門口巧遇弟弟,原來弟弟擔心姊姊,特別來幫忙拿東西。王建煊說,他們家手足能夠到老都相親相愛,都是因為蘇法昭的大氣與寬容。如今看來,這群70~80歲老人一起呵護照顧失智的蘇法昭,似乎是上天最好的預備。

挺綠營年輕票跑了?藍委公布蔡總統7週年施政民調用數字說話
蔡總統界就職將滿7週年,啟思民本基金會今天舉行「蔡英文就職七週年施政大調查」發布記者會,基金會董事長、立委江啟臣說,蔡英文在2016年大選以點亮台灣為訴求,獲得年輕族群壓倒性支持,最終以689萬票、56.12%的支持度贏得總統大選的勝利。但蔡政府執政卻一再令青年人失望,包括青年最關切的低薪、失業率改善,落實居住正義,民調結果都有超過六成以上民眾不滿意,尤其居住正義更有高達71%民眾不滿,顯見原本支持綠營的年輕族群投票意見已在改變。啟思民本基金會這次進行的網路民意調查在5月15日至17日進行,以臉書廣告發送問卷,調查對象是針對全國20歲以上網路人口,有效樣本1200份,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正負2.83%內。調查有11項題目,包括低薪、失業率、居住正義、能源、通膨等政策,聚焦在蔡英文就職7週年有無替年輕人打造更好的國家。對於民調中,在政府為年輕人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表現上,受訪者平均給予3.72分評價,40歲以下族群僅給4.03分,江啟臣指出,若6分才算及格,這是成績算是死當。另外,蔡總統在「長照醫療」、「2050淨零碳排」表現較獲得肯定,其中,長照醫療獲得40.2%滿意、有46.3%的青年族群滿意,「2050淨零碳排」滿意者是33.9%。不過,對於解決「貧富差距」、「低出生率」,以及「居住正義」的表現滿意度,政府成績明顯較低。在解決「貧富差距」問題上,蔡政府表現獲得23.5%滿意、24.6%青年族群的滿意。「居住正義」部分,25.5%滿意、25.4%青年族群的滿意。解決「低出生率」的表現上,25.1%滿意、27.6%青年族群的滿意。江啟臣表示,蔡英文任期剩下一年,也已卸任民進黨主席,逐步走向看守政府的角色,但民進黨完全執政七年,副總統賴清德也曾擔任行政院長也一年半,擔任副總統三年,勢必難與過去七年執政包袱做切割,相信賴清德主席也看到了同樣的結果,未來在策略上,賴清德恐怕只能用信賴台灣模糊內政問題的缺失,並且以兩岸與外交為競選主軸,試圖維繫2020年打選戰強調的亡國感與光榮感的選戰基調。但最後勝負關鍵將是選民在蓋下印章的那一刻,心中想的是低薪通膨少子化越來越嚴重,年輕人想的更可能是生活有更好嗎?明天更有希望嗎?

第4波疫情捲土重來!天選之人「5月集體中鏢」 醫示警:快把口罩戴回來
儘管口罩解封,仍要注意疫情反撲!疾病管制署16日宣布Omicron已正式進入第4波疫情,感染科權威黃高彬分析,4月底口罩解封之後,感染人數就明顯變多。對此,也有網友驚呼,5月才過一半,但身旁的親友卻超多人開始確診,貼文曝光後,也釣出一群在之前從未中鏢的「天選之人」,紛紛哀喊「真的生不如死!」根據疾病管制署的監測,4月底以來新冠疫情持續呈現上升趨勢,特別是上周(5/10至5/16)併發症通報每日平均新增154例,比起前一周上升33%,5月起本土併發症累計2,022例。另在變異株監測方面,高傳染力Omicron亞型變異株XBB已成本土主流病毒株。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各項指標都顯示疫情在上升,Omicron已經正式進入第4波疫情,且預期疫情到6月底都處於上升階段。一名女網友也在15日於Dcard以「5月是不是很多人確診」為題發文表示,比起前幾個月,她身旁有蠻多人近日確診,也不禁讓她聯想,「2021跟2022年也是在5月的時候疫情很嚴重,大家有這個感覺嗎?或有神人知道是什麼原因嗎?」貼文一出也引來網友熱議,「回想一下往年都差不多在母親節前後確診高峰」、「對!前陣子都沒事,最近一週辦公室已經十幾個人確診了,而且也沒有特別群聚或一起吃飯,超怪ㄉ」、「我們學校也是欸,不管老師或學生。我們班就有幾個陸續確診了」、「我們家天選之人,五月也開始有人確診」、「我5月初確診,仔細思考4月底到5月初是不是有參加會群聚的大型活動呢?我只有往返公司和家裡,搭捷運通勤,還是想不通為什麼確診。」對此,也有網友異口同聲點出原因,「口罩解封吧」、「不就是因為口罩解封嗎?剛解封的時候還是蠻多人會戴口罩的,現在越來越少人戴了」、「就是因為大家開始脫口罩了原因很簡單」、「推測是跟口罩解封有很大關係。」文章還釣出一群之前從未中鏢的「天選之人」,「我們家天選之人5月也開始有人確診」、「我也在這一波中第一次了,還被同事暗自靠北...早上不該去上班,現在又不強制隔離,我有講就很善良了,不然我的工作你來做啊」、「本來以為是天選之子的我也在上禮拜六確診了,現在還是痛苦到爆炸」、「我以為我天公仔,自從疫情開始都沒確診過,而且我還是做長照的,居然!上個月確診了,我以為我很特別。」至於疫情為何捲土重來?感染科權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控中心副院長黃高彬受訪時表示,這就是口罩摘除的後果,4月底以來可以看到通報人數不降反升,禁令解除後,不少人在公共場所不戴口罩,感染機會大增,且國內變異株流行比國外稍慢,近期XBB相關亞型增加,特徵就是傳染力更強,台灣很多人對新變異株沒有抗體,口罩一摘,被傳染機會就變多了。黃高彬補充,另一個值得擔心的是,流感有延遲情況,到現在仍在流行。黃高彬解釋,平常流感流行在1月至3月,4月疫情結束,但國內1至3月都在戴口罩,很多人沒有感染,口罩一摘就全都中鏢,變成4月份是流感增加、新冠也增加。不過現階段不會建議政府再拉高防疫措施,因此「現在的重點是自主保護」,原則上建議民眾盡量戴口罩,特別是公共交通工具、密閉場所還是要戴,至少維持到5月底,等天氣逐漸變熱,疫情下降的機會較高,到時候可以再評估防護程度是否維持。

地瓜葉不是「地瓜的葉子」?真實身世曝光 醫揭4大好處
地瓜葉營養豐富,其蛋白質、胡蘿蔔素、鈣、磷、鐵、維生素C等含量,均比菠菜、韭菜等常見蔬菜來得高,有助抗氧化,因而成為現代人心目中的健康蔬菜。不過,醫師透露,其實地瓜葉並不是國人常吃的地瓜葉子,而是農民種植專門吃葉子的「葉用甘藷」,但不變的是營養價值豐富,且對身體有4大好處。五股翔展診所院長傅裕翔在臉書粉專「你的主廚醫師 傅裕翔 高齡醫學內科 養生 長照 介護食慢性病」發文,「你知道地瓜葉並不是我們一般吃的地瓜長出來的葉子嗎?我們吃的地瓜雖然也會長葉子,但纖維過粗,口感不佳,我們吃的地瓜葉其實是專門的『葉用甘藷』種出來的喔!今天傅醫師就來告訴你吃地瓜葉的四大好處!」保護眼睛健康:地瓜葉富含維生素A,若缺乏維生素A可能會導致夜盲症,且地瓜葉含有的葉黃素與玉米黃素,能保護眼睛細胞,減少藍光對眼睛的傷害。穩定血壓和血糖:地瓜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K,有助於穩定血壓,另外地瓜葉富含植化素,有助於維持血糖恆定。改善消化功能:地瓜葉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健康和改善消化功能。膳食纖維還可以增加飽腹感,有助於減少進食量和維持健康體重。幫助凝血:維生素K除了能穩定血壓,也能幫助凝血,有助於減少女性月經前的不適症狀。(圖/翻攝自你的主廚醫師 傅裕翔 高齡醫學內科 養生 長照 介護食 慢性病臉書)

物理治療師教你如何照顧失能者 讓患者恢復自我照顧能力
82歲林爺爺因跌倒入院,發現脊椎壓迫性骨折,起身需穿著背架,無法久坐或站立,日常活動大多需人協助,返家後僅與太太同住,太太年紀已高無法完全照顧林爺爺,子女雖擔心林爺爺返家後的照護,但又礙於工作,不知如何是好。後經醫院轉介出院準服務提供出院後照顧資源諮詢及轉銜長照2.0服務。照顧失能者重訓練 別只「幫他做」不治本林爺爺出院後七天內,居家服務員即到宅協助洗澡、洗頭、關節活動,物理治療師也指導居家服務員與媳婦學習維持坐姿、下床轉位至輪椅技巧。兩周後,林爺爺從需要協助翻身、坐起、穿脫背架,已進步到可以自己坐在床邊,轉位到輪椅上,也能自己進食、洗漱,林爺爺對恢復自我照顧能力感到滿意,自信心提升,家屬也能放心返回職場。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出院準備專任護理師鍾家媛指出,「生病的人需要他人照顧」是國人根深蒂固的觀念,對於照顧年長者仍以「幫他做」的照顧觀念為主,長期下來失能者缺乏練習與活動的機會,失能與被照顧的需求反而更多,也同時忽略了年長者的自主性與尊嚴;反觀林爺爺與吳阿嬤在長照居家復能服務的協助下,逐漸恢復自我照顧能力與活動功能。善用個案潛能 維持個案現有能力最佳化專任護理師鍾家媛說明,復能服務是以個案自己看重的活動項目為目標,如此才能激發個案接受的訓練動機,舉例來說,若個案自己的目標是能去上廁所,治療師的計畫就是指導照顧者在個案有如廁需求時,依其能力協助個案練習坐起、使用助行器站起,再從使用便盆椅,逐漸到使用助行器走到廁所,因為每天有多次的如廁,都是練習的機會,個案的動作、平衡與行走能力將逐漸進步。復能服務的主要對象以近期功能退化、有潛能可以進步的個案為主,個案須有學習能力,能聽得懂並遵從指令,另外,個案與照顧者的復能訓練意願也很重要,動機越高,訓練成功的機會也越高。

長照住宿機構補助上調至12萬 估12.5萬人受惠
為緩解中重度失能者經濟負荷,衛福部宣布今年7月起擴大住宿機構補助,經評估符合長照需要等級第4級以上住民,每人每年補助額度從6萬元提高至12萬元,預估12.5萬人符合資格,預計7月1日起受理申請。近期各界關心入住機構的經濟負擔沉重,衛福部經通盤檢討後,針對住民補助進行滾動式調整。112年度入住一般護理之家、精神護理之家、老人福利機構(除安養床外)、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住宿式長照機構、榮譽國民之家(自費失能或失智養護床)及兒少安置等機構,且經評估符合長照需要等級第4級以上之住民,每人每年補助額度從6萬元增加為最高12萬元。衛福部長期照護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本補助不設排富規定,整體估計約12.5萬人符合申請條件,但由於中低收入失能老人補助、身心障礙補助可擇優申請,約須扣除5.75萬人,實際適用本次擴大補助方案約為6.8萬人。衛福部說明,經地方政府評估符合長照需要等級第4級以上,或具身心障礙證明中度以上,當年度累計住滿180天者,予以一次性補助12萬元;當年度累計未達180天者,就住滿1/2日曆天之月份,每月給予補助1萬元。另為保障既有住民權益,如於111年12月31日前已入住機構,未經長照需要等級評估或未達長照需要等級第4級,且累計住滿180天者,當年度仍予6萬元補助;如當年度累計未達180天者,就住滿1/2日曆天之月份,每月給予補助5000元。

醫曝「夜間低血糖」是被低估的隱形殺手 出現6症狀要小心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2.5萬名的速度持續增加,而糖尿病及其所引發的併發症影響國人健康不容小覷,對於醫療負擔也相當龐大。醫師直言,事實上不只是「高血糖」的問題,「低血糖」的帶來的影響其實更嚴重,夜間低血糖是被低估的隱形殺手,若出現6症狀要特別注意。內科醫師傅裕翔在粉專《你的主廚醫師 傅裕翔 高齡醫學內科 新北五股成泰 長照養生抗老慢性病專業》指出,糖尿病長輩看診常常會問「我的糖化血色素這次多少」、「血糖值會不會太高」、「有控制好嗎」,事實上不只是「高血糖」的問題,「低血糖」的帶來的影響其實更嚴重。傅裕翔說明,以目前現況來說,大多患者都是使用血糖機來自主監測,而隨著近年來,連續性血糖監測(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 CGM)的發展越來越成熟,觀察患者24小時的血糖變化,也成為糖尿病的治療環節之,同時,夜間低血糖的問題,也開始逐漸受到重視。傅裕翔提及,美國老年病學會期刊的臨床試驗顯示,2/3的長輩出現至少一次夜間低血糖(<54mg/dl),比白天多出三成的發生率,這篇研究由六個法國醫學中心共同研究,都是針對75歲以上,使用胰島素治療的二型糖尿病長輩,可見,用胰島素控制血糖的老人發生夜間低血糖的比例超過我們的想像,只是發生在夜晚睡夢間而被忽略。傅裕翔表示,由於低血糖的症狀不明顯,糖尿病長輩難以察覺,一般來說,在睡覺時發生夜間低血糖可能的症狀包括頭暈、噁心、冒冷汗、心悸、難以入睡,或是起床後全身疲累,如家人有出現上述症狀,要多注意長輩夜間睡眠狀況、增加測血糖次數,並把測到的血糖值記錄下來以及主動告知醫師討論治療對策,評估是否需要調整胰島素劑量、或放置血糖監測儀器。

因應民生物資飆升 綠委籲長照便當漲到100元
民進黨立法委員蔡培慧、吳玉琴、羅美玲、何欣純等人今(16)日於立法院舉行「讓愛延續,長照送餐經費增加」記者會指出,因應民生物價飆漲,為使偏鄉長者持續享有優質的送餐服務,呼籲衛福部能夠正視年長者送餐經費不足的問題,並要求衛福部應與地方政府研商增加送餐經費,便當費用從80元調整為100元,志工送餐從200元調整為350元。蔡培慧表示,近年來物價指數上漲,尤其民生物資飆升,現行公部門誤餐費都調整至一餐100元,然而負擔更多成本的長照送餐卻還停留於一餐80元,顯然對長輩不公平。因為民生物價飆漲,多家社福團體面臨嚴重營運困難,送餐補助費、志工補助費若不與時俱進,恐會造成偏鄉長者沒有志工送餐。蔡指出,「長照送餐服務」對獨居老人非常重要,社福團體為長者提供少油鹽的健康便當,不僅是為長輩的健康把關,更重要的是能定期對獨居長者進行探望與關心。吳玉琴表示,根據主計總處的物價指數統計,如果將110年訂為100,111年是102.95,112年是104.55,所以和兩前年相比,物價上漲4.55%,但重要民生物資,主要是食品變成108.83,漲了8.83;另外,有關志工交通費,106年從100提升為200元,但106年的基本工資是21009元,112年調高為26400元,漲幅高達25.6,送餐方案的膳費,和志工交通費用的補助都應該要成長。羅美玲立委強調,在物價上漲的背景下,敦促中央政府盡快調整補助金額,最晚能在今年7月生效,而非等到編列明年預算才開始行動。根據她在南投的經驗,目前每位志工只能獲得200元的費用補助,而油資、車輛保養和維修等費用都需要志工自行負擔,招募週一到五都能提供協助的志工非常困難,近年來,也發生了因人手不足而造成社工在騎車送餐時受傷的情況。何欣純指出,111年衛福部列冊獨居老人人數,大約在4萬5000人上下,隨著高齡人口持續增加,長照送餐更顯急迫與重要。然而,民生物價都在漲,飲食類更是漲幅最大的,對此,何欣純認為衛福部有必要因應物價、調升膳食費金額,讓長者吃的健康。而志工提供穩定的送餐服務,兼顧送餐與關懷訪視,有助於建構更完善的社會安全網,也需要衛福部進一步評估規劃合理的送餐津貼方案,保障長照送餐服務不會中斷,保障長者受到有質感有尊嚴的長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