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WANT shop_ctwant_logo
search loading
  • 最新
  • 社會
    • 社會首頁
    • 時事
    • 直擊
    • 調查
  • 娛樂
    • 娛樂首頁
    • 即時
    • 大條
    • 專題
    • 人物
  • 財經
    • 財經首頁
    • 熱線
    • 人物
    • 專欄
  • 政治
    • 政治首頁
    • 焦點
    • 人物
    • 評論
  • 漂亮
    • 漂亮首頁
    • 美容
    • 時尚
    • 精品
  • 生活
    • 生活首頁
    • 綜合
    • 美旅
    • 3C
    • 品味
    • 健康
    • 星座
    • 運動
  • 國際
    • 國際首頁
    • 最新
    • 大陸
  • 影音
⊗ 清除
  • 全部
  • 社會
  • 娛樂
  • 財經
  • 政治
  • 漂亮
  • 生活
  • 國際

alt

手機掉在這!男子貼出「定位照」求救 意外釣出諾魯政府回應

近日有一位日本遠洋漁夫在推特上發文,表示自己工作時遺失了iPhone,並且發布了手機的定位畫面,希望有網友路過時能幫忙撿一下。但網友發現這個定位是在「海洋」正中央,引起許多網友的討論,甚至還釣出了諾魯觀光局來回應。日本網友「遠洋漁業@海巻漁師」於24日在推特發文表示,自己在工作時遺失了iPhone,並且附上了手機的定位照,希望有善心網友路過時能幫他注意一下。但網友發現,手機的定位地點是在「0°49′44″S 146°58′36″E」,靠近巴布亞紐幾內亞北方的海洋中央。而該名網友還表示「順帶一提,我不太清楚知道當地的水有多深」。該名網友自然就是開玩笑才貼文,不少網友看到後也留言表示「這怎麼撿啦!」原PO網友也打趣表示「我是不是該去找哪個國家報案手機遺失?」不少網友也開始討論該水域的所屬國家,就有網友留言「看附近應該是巴布亞紐幾內亞、密克羅尼西亞、澳大利亞,接下來可能是關島、菲律賓」。而沒想到同樣位於大洋洲的諾魯,其國家的觀光局透過推特留言表示「抱歉,我並沒有辦法幫上忙,但是我認為這個水域屬於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經濟海域中。」諾魯觀光局也來插一腳來個搞笑回應。(圖/翻攝自推特)

publish-icon 02月26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21天瘦20公斤!關島251公斤女來台減重 堅信「只有台灣可以治癒我」

關島37歲病患Latisha體重高達251公斤,屬於超級肥胖患者,她看到台灣醫療實力,相信「只有台灣能治癒我」,上月搭醫療人道包機來台治病,歷經21天隔離檢疫,終於完成內科治療與減重手術,在21天瘦掉20公斤.如今即將返國,預計在1年內將瘦掉一半體重。據了解,這已非關島民眾首度來台減重的案例,前年有名體重達237公斤的超級肥胖患者Joseph,到中國附醫接受手術後,1年內就減到164公斤,他也是目前全台紀錄中BMI和體重最高的病人。Joseph也激勵了Latisha,她相信「只有台灣能治癒我」,原本去年就要來台治療,卻因疫情關係延宕5個月,她也在此期間又胖了30公斤,心肺功能嚴重受損,關島人道包機上月起飛,歷經21天隔離檢疫,病患終於完成手術。Latisha手術後21天就減重超過20公斤,中國附醫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黃致錕表示,預計術後一年,將可減去一半的體重,而治療費用高達3萬美金,中國附醫贊助2/3醫藥費,關島台灣商會會長Anna Kao(高王蕾)贊助飛機票費用,讓Latisha無比感動,並表示一定會向親友大力推薦台灣的美麗溫暖。

publish-icon 02月03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只有台灣能治癒」 關島251公斤女子來台治療惡性肥胖

「謝謝台灣、謝謝中國附醫,幫助我開啟美麗人生」,重達251公斤的關島超級胖子Latisha上月搭關島醫療人道包機來台治病,歷經長達21天隔離檢疫,終於完成內科治療與困難的減重手術,出院返國前,她也直言,在全球疫情嚴峻下,台灣透過包機讓關島患者入境治療,彌足珍貴。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外交部共同促成下「關島醫療人道包機」1月11日飛抵台灣,37歲的Latisha和另3名關島病患也搭乘該班機到中國附醫接受治療,雖然各界質疑恐成疫情破口,但時間過去,患者完成治療,如今都將陸續返國,Latisha見證台灣嚴謹的防疫規格,從入境前採檢,到居檢期間兩次採檢,她說,雖然過程很繁複,心理卻覺得安全踏實。Latisha來台前體重達251公斤,BMI為92.1,他在關島看到當地超級肥胖患者Joseph前來中國附醫接受減重手術,在一年內從237公斤減至164公斤,當時即下定決心「只有台灣能治癒他」,無奈爆發疫情,台灣、關島班機斷航,來台就醫計畫延宕5個月,她又胖了30公斤,心肺功能嚴重受損,關島人道醫療包機成了救命班機。這次治療後她21天已減重超過20公斤,中國附醫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黃致錕表示,預計術後一年,將可減去一半的體重,Latisha她則自覺精神變好,更有活力。Latisha這趟來台治療,費用高達3萬美金,中國附醫贊助2/3醫藥費,而關島台灣商會會長Anna Kao(高王蕾)贊助飛機票費用;Latisha說,台灣人不僅治療了她的惡性肥胖,也如家人般的照顧她,回到關島,他一定要向親友大力推薦台灣又美麗又溫暖。在Latisha返國前,外交部北美司司長徐佑典3日特別到中國附醫探視Latisha,也感謝中國附醫以實際行動落實草根外交使我國高品質醫療在關島備受矚目。中國附醫院長周德陽表示,受COVID-19嚴重衝擊,國門封鎖限縮外國人來台就醫,此次在嚴謹防疫下達到醫療救援的目標,也期盼能開創防疫優先、人道救援不間斷的國際醫療新局。

publish-icon 02月03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7旬翁關島返台「居家檢疫猝逝」! 檢驗結果出爐

一名家住新北淡水、73歲周姓老翁11日從關島返台,居家檢疫期間竟猝死家中陽台,送醫急救仍宣告不治,而15日新冠肺炎檢驗結果也出爐,為陰性反應。關島華航人道與醫療包機,11日傍晚順利抵達桃園國際機場,航班搭載47名旅客,包含9名國際醫療專案申請入境者。其中1名住在新北淡水的73歲周姓老翁,12、13日通報無症狀,但14日卻失聯,公所偕同相關人員前往關心,竟發現老翁猝死家中陽台,經送醫急救仍不治。新北市衛生局15日傍晚也公布了新冠肺炎採檢結果,指出檢驗結果為陰性反應。

publish-icon 01月15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居檢猝死又一例!7旬翁倒臥陽台 11日關島包機返台

外交部駐關島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與關島當局協調促成的人道與醫療包機11日返國,不料卻在14日傳出其中一名家住新北淡水、73歲居家檢疫老翁猝死家中陽台,新北市衛生局表示,詳細死因待進一步釐清,已報請檢警相驗。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該73歲男子非原定需返台接受醫療的民眾,為本國籍人士,返台後進行居家檢疫,曾於12、13日通報無症狀,直到昨天聯繫無人回報才發現已猝死,具體死因有待警方相驗,指揮中心也會協助進行新冠肺炎採檢。由關島返台的包機11日傍晚從關島及塞班島接運47名旅客抵達桃園機場,分別展開居家檢疫與送醫,不料卻在14日傳出有居檢者猝逝的消息。新北市衛生局指出,該名死者是名73歲老翁,11日從關島入境居家檢疫,直到13日期間皆無異狀,對於這段期間的居檢關懷電話與簡訊也都有回應,但14日電話關懷時卻沒了消息,公所里幹事偕同相關人員到宅關心,發現老翁倒臥陽台,經通報消防隊急救送醫,仍告不治。死因是否與疫情有關?衛生局指出,所有入境者皆有持陰性檢案證明,是否為疾病導致仍要進一步釐清,已通報檢察官相驗。據了解,里幹事14日上午給該名老翁電話未接,下午再打一通也沒接,才趕緊和里長、警察破門,發現他在陽台已無呼吸心跳,為避免造成恐慌,接下來社區大樓會持續消毒,護理人員也會到場衛教。

publish-icon 01月15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快訊/關島人道包機旅客「居家檢疫」猝逝 指揮中心證實消息

關島華航人道與醫療包機,11日傍晚順利抵達桃園國際機場,航班搭載47名旅客,包含9名國際醫療專案申請入境者,為料到在今日晚間傳出北部一名從關島返台的旅客正在執行居家檢疫,卻被發現陳屍屋內,死因不明;據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在晚間證實,死者為關島人道包機的旅客,目前全案由警調單位介入,並評估是否有採檢需求,指揮中心方面會給予協助。

publish-icon 01月14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關島人道包機傍晚降落!華航改47人抵台5人需就醫 莊人祥揭原因 

受新冠肺炎影響,中華航空今日派出一架從台灣直飛關島的包機,載運有醫療需求的關島民眾與在關島的台人,這架編號B-18662的班機於傍晚5點25分降落桃園機場。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其中有5名是需要就醫的關島病患和4位陪病家屬,而一般旅客通關則比照正常入境程序,沒症狀就送居家檢疫,若入境前14天有症狀會安排採檢並後送檢疫所。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明關島包機情形。(圖/指揮中心提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證實,其中9位是有醫療需求的患者與陪病家屬,採國際醫療專案申請入境,抵台後若需立即治療則安排送醫院;其餘則為一般旅客,通關比照一般旅客入境程序,沒症狀的話就送居家檢疫;若入境前14天有症狀會安排採檢並後送檢疫所。外交部稍早也發布新聞稿,表示這次入境我國乘客共47人,原先登記為54位,最後確認搭機47位,有12位外籍,35位本國籍,醫療需求共有病患5人及家屬,醫療費用均是自負自籌、搭機費用自行負擔。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關島中華總會基於人道及當地人士醫療需求的考量,向華航提出包機申請,於今日往返台北、關島,這架人道包機於今日當地下午3點30分,也就是台灣時間1點30分從關島國際機場出發,另外,關島每日郵報(Guam Daily Post)指出,駐關島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長陳盈連與關島政府協調華航安排這趟人道與醫療的包機,協助因疫情無法出國就醫的當地居民,以及因疫情仍留在關島和塞班島的台灣民眾。

publish-icon 01月11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關島總督預計明年訪台 外交部表示歡迎

關島總督古蕾露預計於明年初訪台,外交部今(17)日表示,一向歡迎美國各州州長及總督來台交流,也密切與關島接洽雙方「旅遊泡泡」事宜。關島是位在西太平洋的島嶼,主權屬於美國。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關島總督古蕾露(Lourdes Leon Guerrero)16日舉行記者會時提及預計於明年訪台,外交部一向歡迎美國各州州長及總督等首長來台從事各項交流;駐關島辦事處自本年10月復設後也與關島總督府建立良好關係,充分掌握古蕾露總督的訪台意願,並保持密切聯繫,如果有進一步資訊將對外公佈。至於關島盼與我國洽談旅遊泡泡,歐江安說,雙方曾初步交換意見,並同意雙方政府均將防疫工作放在最優先考量,未來會持續協調處理。外交部將密切關注關島及我國的疫情發展,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政策,視需要隨時進行評估。  

publish-icon 12月17日, 2020 繼續閱讀
alt

1800貨櫃落海!創7年最大海損事故 內裝電池、煙火等危險物

上月30日,一輛貨櫃船「ONE Apus」因為惡劣天氣所致,在夏威夷地區發生近7年來最嚴重的一起貨櫃落水意外,共有1816個貨櫃落海,而當中更有64個貨櫃裡頭裝載著危險物品,船長見狀後趕緊開回日本神戶停靠,而這起意外預計會造成超過5000萬美元的損失。綜合外媒報導,「ONE Apus」當時原本要從中國鹽田港一路開到美國西岸的長灘港,不過在行經太平洋地區時卻遭逢惡劣天氣,結果造成1816個貨櫃因此落海,知情人士說:「有54個貨櫃裝著煙火、8個裝有電池以及2個裝有液態乙醇的貨櫃。」據了解,貨輪公司已經緊急聯繫檀香山和關島的聯合搜救協調中心(JRCC)幫忙打撈,並且向海上船隻發布警告,不過至今似乎還沒打撈到任何一個落海的貨櫃,而在事發之後,「ONE Apus」船長也決定暫停前往美國,駛回日本神戶港做損失評估。根據世界航運理事會(World ShippingCouncil)統計,在2008年至2019年之間,每年落海的貨櫃數量平均為1382個,豈料「ONE Apus」今年就直接貢獻1816個,超越年平均值,這也是繼2013年「MOL Comfort」貨輪斷裂,4293個貨櫃落海後,最大起的海損事故。

publish-icon 12月09日, 2020 繼續閱讀
alt

美在APEC年會指名感謝台灣 蘇揆:盼持續深化經濟合作

  今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部長級年會以視訊方式進行,美國副國務卿畢根(Stephen Biegun)特別在發言中,唯一指名台灣,感謝我國多年來對美國推動的「經商便利度計畫」大力支持。行政院長蘇貞昌今(19)日對此表示,台美深化經濟合作正要開始,現在是臺灣走向世界經濟舞臺最關鍵的時刻,APEC於11月16日以視訊方式舉行部長級會議,蘇貞昌今天在行政院會中對代表我方與會政務委員鄧振中及政委兼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達感謝;蘇揆說,我方代表不僅分享台灣防疫經驗與經濟成果,同時再次宣示我國願意在全球防疫上做出更多貢獻,強化與各國的連結。蘇貞昌強調,台美關係近年來顯著提升,美國除了通過多項友台法案、軍售案、雙方官員互訪密切及復設關島辦事處外,在經濟合作方面特別有進展,包括今年8月31日,經濟部長王美花與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史達偉(David Stilwell)以「美台經濟合作前景」為題進行線上對談時,美方也主動宣布和台灣正在建立新的雙邊經濟對話;9月17日,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就來台訪問,並與我國官員就經濟合作各層面議題進行意見交換。9月底,台美共同簽署「臺美基礎建設融資及市場建立合作架構」,加上8月底的「5G共同安全宣言」,充份展現雙邊合作夥伴關係,更上層樓。蘇貞昌說,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已於11月16日前往美國,參加明(20)日舉辦的第一屆「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洽談的議題包括全球健康安全、科學與技術、5G乾淨網絡、供應鏈合作、投資審查、基礎建設及能源及婦女經濟賦權等;他表示,台灣有足夠的國力走向世界,掌握與世界各國經貿合作發展的機會,未來我國的國際發展空間也一定會越來越寬廣。

publish-icon 11月19日, 2020 繼續閱讀
alt

陸解放軍首曝試射航母殺手細節 美急向陸交涉

大陸解放軍今年8月底成功試射有「航母殺手」之稱的東風-21D、以及東風-26B中程彈道飛彈,美國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等媒體引述港媒報導,解放軍一名退役高官透露,試射目的是在「警告美國,不要冒任何軍事風險」,這是「中美對抗的底線」。高官並說,發射成功後不久,美軍急向陸方交涉。美國《國家利益》、《世界日報》等媒體引述《南華早報》報導,這名解放軍退役高官表示,今年8月底在美國航母編隊進入南海水域的幾天後,解放軍分別從浙江、青海試射了東風-21D、以及東風-26B,2枚飛彈都擊中了數千公裡外西沙海域的移動靶船目標。據瞭解,這名高官是解放軍空軍退役大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王湘穗。根據時間點和發言內容,這段談話應是王湘穗在參加今年10月23日至10月26日舉行的「2020秋季莫干山會議」時所說,王湘穗當時在會中談及中美關係走向,他的發言近日出現在網路上。這是大陸軍方人士首度披露「航母殺手」試射細節和任務動機。王湘穗在會中指出,大陸成功試射東風-21D以及東風-26B,是「明晰的傳遞了信號給美國,不要進行軍事冒險。所以說這一段時間比較安穩。」王湘穗表示,在成功試射不久後,美國駐日內瓦的一名軍方代表質問:「中國人有沒有考慮,如果你們殺死航母上數千美國士兵會導致什麼樣的政治後果?」王湘穗反問,美方認為大陸試射是在秀肌肉,「但中國為什麼要示強?那是因為美國挑釁在先」。今年8月底,美國國防部曾公開批評大陸在南海水域試射飛彈,認此舉破壞大陸2002年做出的避免南海軍事化的承諾。當時大陸國防部的回應是「演習行動不針對任何國家」。大陸軍事評論員說,「此次試射證實中國的飛彈確實對美國軍艦構成威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際政治學者拉斯卡(Michael Raska)表示,大陸已經研發出能削弱美國傳統軍事霸權的先進武器系統,「對於美國而言,現在的關鍵就是要維持長期的威懾能力,同時又要能緩和風險。」東風-26射程為4000公里,可用於常規和核打擊地面、海軍艦隻目標。可以攜帶1200至1800公斤的核彈頭或常規彈頭,意味著可以在發生戰爭時直接襲擊諸如美國關島的目標。東風-26被描述是航母殺手,因為可瞄準美國海軍的尼米茲和福特級核動力航母艦隊。

publish-icon 11月17日, 2020 繼續閱讀
alt

不只開闢3航點!星宇獲准15條北美航權 2022年飛

疫情衝擊全球航空業,星宇航空積極布局後疫情時代市場,除日前宣布12月起開闢曼谷、大阪、東京三大航點,未來也有意飛往北美。星宇航空昨日證實向交通部申請15條北美航權,時間壓在2022年Q2,交通部已批准;但星宇也表示是先拿到許可,未來視市場情況決定,不一定全飛。據了解,星宇航空申請自台北(桃園)飛往美國,包含:洛杉磯、舊金山、關島、檀香山、西雅圖、聖荷西、安大略等7條定期航線,以A350-900營運;並以A350-1000飛紐約甘迺迪、紐約紐華克、華盛頓、休士頓、芝加哥、達拉斯、邁阿密及波士頓等8條定期航線。預計2022年Q2開航。星宇航空公關長聶國維說,未來可能計畫飛美國,因此透過民航局轉交通部,先把飛北美的15條航線權利申請到手,未來再視市場情況籌辦航線,不一定15條全飛。聶國維表示,目前星宇租13架飛區域航線的飛機A321neo,另租8架A330-900neo,預計2021年Q4引進,未來飛東南亞及東北亞主要商業城市;至於A350 XWB廣體客機則購買17架並多租1架,投入未來長程航線,表定交機時間是2021年Q4,但可能因疫情而延後。交通部航政司表示,美國是開放天空,沒有航點跟容量的限制,只要航空公司提出申請,基本上都可獲得航權許可。據了解,星宇航空陸續申請北美航線分配航權,交通部也陸續審核通過。

publish-icon 11月09日, 2020 繼續閱讀
alt

今越晚越涼明晨低溫下探16度!閃電颱風「路徑預測複雜」 5天後是關鍵

今(30日)至明(31日)清晨東北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稍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大台北及台灣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氣象達人彭啟明表示,閃電颱風路徑預測較複雜;氣象專家吳德榮則表示,閃電颱風未來5天模擬路徑進入分歧點。中央氣象局指出,今(30日)東北風再增強,北方的乾冷空氣逐漸影響台灣,大台北及東半部地區的降雨情況將變得較為零星,大致以多雲的天氣為主,其他地區仍維持多雲到晴,午後中南部山區及高屏近山區平地有局部短暫陣雨;溫度方面,由於冷空氣南下,北台灣天氣會更涼一些,其他地區早晚也有涼意;各地清晨低溫約21至23度,至於高溫部份,北部及東半部地區約23至26度,中南部地區約28至30度,中南部日夜溫差較大。(圖/翻攝自中央氣象局網站)針對19號颱風天鵝、20號颱風閃電,氣象達人彭啟明表示,天鵝颱風的路徑預測上較為穩定,和前一個颱風莫拉菲很接近,周日將會接近到呂宋島南部,下周一進入南海,持續往越南方向接近,由於位置較為偏南,較少有暖濕水氣北上影響台灣東半部的天氣;而閃電颱風則較為複雜,過去的預測主要是看東亞太平洋高壓的動態,的確有東退讓颱風北上的機會,不過新的預測上,大環境的太平洋高壓,高壓勢力雖有短暫減弱東退但仍穩固。彭啟明指出,閃電在下周將會逐漸走到目前天鵝的位置,甚至更為北偏一些,然後逐步往西,有機會在呂宋島到巴士海峽附近通過,同時當天鵝進入南海後,閃電颱風的動力環境條件逐漸轉佳,有機會發展成為範圍較大及強度較強的颱風。目前許多預測雖已經收斂許多,但仍有變數,這是下周四五六這三天,台灣天氣受影響程度的關鍵,如果是以目前多數預測的較十月前五個颱風路徑略偏北一些,在呂宋島北部或到巴士海峽通過,類似暖濕水氣北上和東北風在台灣東方海面交會發展的較大雨勢,有機會出現。大致上,閃電颱風對台灣影響程度還不確定,但須值得關注,由於發生時間已經到十一月初了,可能是今年最後能否帶來豐沛水資源的最後關鍵。(圖/翻攝自中央氣象局網站)而氣象專家吳德榮則在「三立準氣象· 老大洩天機」專欄撰稿指出,今(30日)2時中央氣象局「路徑潛勢預測圖」顯示,第19號颱風「天鵝」在菲律賓東方海面,向西進行,將通過菲律賓中部,進入南海,距台遙遠、無影響。另一「熱帶低壓」昨(29日)20時在關島南南東方海域,發展成第20號颱風「閃電」,為本月生成的第7個,亦為1984年(8個)以來10月分生成的最多紀錄。最新「潛勢預測圖」及29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系集模式,皆顯示,未來5天「閃電」朝西北西前進。5天之後模擬路徑則進入分歧點,或從琉球東方遠海即北轉遠離,或向西經呂宋島、巴士海峽附近,進入南海;路徑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這兩類路徑攸關是否影響台灣的天氣?其機率消長,應為持續觀察的重點。另外最新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顯示,今(30日)逐漸轉乾,北台轉多雲,其他各地轉多雲時晴。今冷空氣最強、北台愈晚愈涼,其他地區氣溫略下降;明(31日)晨北台灣平地最低氣溫降至16度左右。

publish-icon 10月30日, 2020 繼續閱讀
alt

艦長求援被革職 美航母羅斯福號有2名船員確診

美國海軍發言人16日證實,航母「羅斯福號」又有2名船員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他們係在加州海岸進行訓練時檢測呈陽性,目前已從航母上被帶離進行隔離。就在今年春季,這艘航母曾爆發大規模疫情,導致艦上逾千人感染。艦長克羅澤曾致函海軍部報告疫情、請求援助,沒想到4月被革職。發言人哈勒爾表示:「2020年10月15日,羅斯福號在海上進行例行訓練時,確認了一小部分船員的新冠檢測呈陽性。船員在出現症狀後主動提報,立即接受了治療,並被送離航母進行隔離。」他表示,對相關接觸者的追蹤已經完成,與這2名檢測呈陽性的船員接觸過的所有船員都被隔離在船上。他強調,羅斯福號根據防疫指引,積極採取防疫措施。羅斯福號13日駛離加州聖地牙哥海軍基地,為之後的部署展開訓練。而今確診2人染疫,但不確定是否會影響該艦的部署。今年年初,該艦在西太平洋部署期間爆發疫情,被迫中斷作業到關島檢疫,結果超過1200名船員確診,其中一人病歿。美國海軍事後制定防疫措施,規定若有船員確診,立即把他們送回岸上隔離。8月底,另一航空母艦雷根號有船員感染,船員隨即離艦,但軍艦無須返回基地。

publish-icon 10月18日, 2020 繼續閱讀
alt

颱風昌鴻生成了! 襲台「關鍵時間點」曝光

10月了還有颱風!位於關島北北西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今天(5日)生成為今年第14號颱風「昌鴻」,目前昌鴻距離台灣約1800公里,未來路徑預測,可能在本周三、四,會進入關鍵的轉彎期,現在預測是北轉往日本前進的機率較大,但若北方導引氣流不夠明確,可能就會較偏向台灣,影響國慶連假的天氣。氣象達人彭啟明稍早在臉書表示,「昌鴻」颱風過去幾次的預測分歧都很大,目前大致上預測,未來一、兩天將逐步往西北方向移動,但未來兩三天後,將進入琉球東南方到日本南方海面一個鞍型場內,東邊是太平洋高壓,西邊是大陸高壓,兩邊的特性相差很大,不管移動速度或是方向變化,可能會再有調整,而目前多數預測,已經有顯著偏北北轉趨勢,比較會往日本或日本九州方向接近。而中央氣象局則表示,台灣未來一周天氣,都會受到東北風影響,迎風面北部、東北部有局部降雨,中南部天氣不錯,但需留意午後雷陣雨。如果未來颱風路徑偏西,東北風會更增強,國慶連假在北部、東半部易有雨。

publish-icon 10月05日, 2020 繼續閱讀
First
Last
置頂
ctwant-logo
  • 關於CTWANT
  • 聯繫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fire icon 發燒熱搜
  • facebook-icon Facebook
  • facebook-icon Youtube
  • facebook-icon Telegram

© 2020 The CTWANT Company

本網站所刊載內容著作權屬王道旺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或經授權使用,他人非經授權不許轉載、重製、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