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新冠疫情持續高峰,為守護老弱與防疫人員並加強校園防疫,台東縣長饒慶鈴宣布即日起發給社區關懷據點及文健站長者與工作夥伴、一線警消等防疫人員及社工每人3劑快篩試劑,約6萬5千劑快篩,守護鄉親的健康;針對國中小師生及老師等人員,縣府也準備1萬劑快篩,有需要的學校可向教育處提出申請,另有1萬劑提供孕婦同樣於6/13日起可至縣內原定期產檢的院所領取。台東縣政府購置6.5萬劑家用抗原快篩試劑,縣長饒慶鈴宣布發放給特定高風險族群。縣長饒慶鈴今日前往台東市新生活之家社區關懷照顧據點以及馬當文健站,發放快篩劑給長輩,現場更由照護員示範並教導如何正確在家使用篩劑,也有老師帶領長輩跳防疫操,讓長者維持身心快樂健康做防疫。饒慶鈴表示,目前國內疫情仍險峻,民眾對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有很大需求,特別針對社區關懷據點、文健站、日照中心、醫事C站點、失智據點等特定高風險族群,今日起先發放每人3劑快篩試劑。台東縣長饒慶鈴至社區關懷照顧據點發放快篩劑給長輩。另外,6/13起發送衛生所、警察局、消防局、殯葬防疫大隊、全縣社工、托嬰中心及居家式托育人員等第一線防疫人員,預計逾1萬5千人受惠。為了照顧懷孕媽媽,孕婦也可免費領取快篩,時間自6/13至7/31,每人領取3劑,請民眾攜帶媽媽手冊至產檢院所領取。饒慶鈴特別呼籲,請民眾儘速完成疫苗接種,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或5至11歲孩童,降低感染風險及提升保護力。台東5月初起開始入校園施打學童疫苗,目前5-11歲第一劑疫苗接種率已達6成,社區涵蓋率75.5%,並預計本週完成兒童BNT疫苗校園接種場次。饒慶鈴也提醒學生復課後若快篩陽或PCR確診,以及同住家人確診要進行0+7自主防疫期間等情況,仍禁止到校。若未被匡列但仍擔憂疫情的學生,可請防疫假,同時鼓勵學生復課前一天可快篩,若呈現陽性或身體不適,則避免到校上課。
指揮中心5月起陸續開放學童施打疫苗,提升免疫力同時降低重症威脅,包括台北市、金門縣和基隆市等3縣市上周宣布高中以下學生,打完疫苗就可恢復實體上課或部分恢復實體上課,18縣市仍維持遠距教學,台東縣府7日率先表示,因縣內5至11歲兒童疫苗接種已達6成、社區涵蓋率達75.5%,而國高中生接種第二劑疫苗意願更高達92.68%,決定高中以下學童將在6月13日起恢復實體上課。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圖/北市府提供)由於疫情逐漸趨緩,台北市也宣布校園微解封的方案,副市長蔡炳坤指出,校外教學,不論中小學,都開放1天在北市境內舉行,因為中南部疫情嚴峻,所以開放在市內進行校外教學,針對校園部分微解封,蔡炳坤表示,校外教學,不論中小學,都開放1天在北市境內舉行,由於中南部疫情嚴峻,所以開放在市內進行校外教學,前提是國高中生打3劑、國小接種1劑,或是提供2日內快篩陰性證明。畢業典禮部分,原則上採線上實體混合方式,實體不開放家長外賓,另有2項配套,國小部分,學校會把獲獎照片拍下來讓家長下載;國高中部分,可以有1到2位家長進場協助,場地開放部分,國高中室內不開放,室外開放;國小一率暫緩,畢竟國小接種疫苗才剛開始。體育競賽部分,各級學校都可以辦理跨校的體育競賽,原則上閉門比賽、不對外開放;國高中要打3劑、國小接種1劑,或是提供2日內快篩陰性證明。蔡炳坤炳表示,不論是室內外的運動或拍照短暫期間,可以免戴口罩;歌唱或吹奏課程,能保持社交距離或適當阻隔設備,也能不戴口罩。台東縣高中以下6月13日起恢復實體上課。(圖/台東縣政府教育局)恢復實體上課縣市:台北市、基隆市、雲林縣、嘉義市、花蓮縣、台東縣、金門縣(國中生恢復實體上課;國小生遠距延長至6月10日)、新竹縣、連江縣研議中:桃園市、新竹市、苗栗縣、台中市、南投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宜蘭縣、彰化縣(10日決定)、澎湖縣由各級學校自行評估:新北市尚未公布:嘉義縣台北市6日已恢復實體上課。新北市目前約146校,遠距教學再延長一周至6月10日,相較於上周270校改採遠距教學,已有約124所學校恢復為實體上課。基隆市高中以下6月13日恢復實體上課。桃園市持續遠距教學或是恢復實體上課與否將在9日討論後公布。新竹縣高中以下,自6月13日起恢復實體課程。新竹市研議中。苗栗縣持續遠距教學或是恢復實體上課與否將在9日討論後公布。台中市持續遠距教學或是恢復實體上課與否將在9日討論後公布。南投縣研議中彰化縣持續遠距教學或是恢復實體上課與否將在10日討論後公布。雲林縣高中以下6月13日起恢復實體上課。雲林縣政府表示,縣內5至11歲兒童疫苗接種率已達82.5%;國高中多數學生也已完成二劑疫苗施打,另學校自下週開始將陸續辦理期末考、畢業典禮等重要活動,為利學校課程活動的安排,本縣高中以下學校及幼兒園自6月13日起恢復實體課程,如果學生家長基於防疫目的有特殊考量,可為其子女請防疫假,不納入學生個人出缺席紀錄。嘉義縣尚未公布。嘉義市高中以下6月13日起恢復實體上課,國高中、國小與幼兒園含附幼於6月13日恢復實體課程,恢復實體課程前,將進行全市校園清消作業。台南市持續遠距教學或是恢復實體上課與否將在9日討論後公布。高雄市持續遠距教學或是恢復實體上課與否將在9日討論後公布。屏東縣研議中。宜蘭縣研議中。花蓮縣高中以下6月9日起恢復實體上課。台東縣高中以下6月13日起恢復實體上課。金門縣國小遠距教學延長至6月10日,國中生恢復實體上課。澎湖縣研議中。連江縣高中以下,自6月13日起恢復實體課程。
本土疫情爆不停,也在校園持續延燒,截至25日為止,學生確診總數已經逼近16萬人。外界傳出希望中小學提早放暑假,但教育部長潘文忠今(26日)透露,並沒有這樣的規劃。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做出回應了。潘文忠表示,依照高中以下學生學習跟假期辦法規定,暑假以60天為限,這關係到應屆畢業學生及新生入學權益,影響面非常大,所以並沒有規劃提前放暑假。他指出,因應疫情及指揮中心相關防疫政策,教育部仍以確診者為核心做防疫規劃,採取因校、因地制宜的評估,由學校與地方政府視疫情採取遠距教學等相關彈性作法。教育部先前公告,國小及幼兒園如有學生於確診或快篩陽性前2天內曾到校上課,所屬班級同學及導師暫停實體課3天,改遠距教學;國高中階段如有學生於確診或快篩陽性前2天內曾到校上課,學生所屬班級座位的九宮格同學實施3天防疫假停止到校。對此,潘文忠提到,接下來會取消國高中九宮格,比照國小及幼兒園的政策辦理,目前正在報指揮中心,其餘則維持之前一貫的政策。針對教育部的做法,指揮官陳時中回應,教育部在課程上的防疫變化及政策會與指揮中心討論,這部份也尊重教育部決定。
《俗女養成記2》在去年8月上檔前夕遇上疫情三級警戒,演員們分享了很多居家生活,演員于子育在確診後12天,終於「檢測快篩一條線」,她並透露自己身體已經復原了一大半,預計在5月28日出關準備開始工作,正式成為「復原者聯盟」一員。而目前就讀國中二年級的吳以涵,因為校園確診人數越來越多,以涵媽媽對於學校「九宮格匡列」的方式有些擔憂,怕有許多看不見的黑數,因此從5月初就幫以涵請了自主防疫假,以遠距方式上課。在聊到染疫後遺症話題時,于子育說:「目前後遺症就是還有一點點胸悶,有繼續透過視訊看診,醫生建議我多做一些運動,繼續靠吃中藥慢慢把身體修補回來。」而談到這段確診休養的日子,于子育表示在家幾乎都在當「追劇、電影迷」,還有看之前想看的書籍,因為身體比較虛,吃得比較簡單,就沒有再還原父親的紅燒獅子頭等手路菜了,一天大概只有吃兩餐,晚餐常常就是吃些魚、青菜和菇類,她笑說:「現在活動量比較少,就沒特別做什麼菜,怕一直吃會變胖!」 于子育、吳以涵在 《俗女養成記2》中飾演母女。(圖/華視提供)對於自主在家防疫,吳以涵表示,「目前班上大多數人還是實體上課,班上如果在考試的話,遠距同學因為沒有考卷,就只能自習,比較麻煩。」有時候因為學校網路、設備和同學操作問題,也會讓遠距上課更加困難,她說:「日前段考之前,也是在家自己讀書自習,壓力很大!希望疫情能早日平緩,回歸正常生活。」2021年堪稱是台劇大爆發的一年,談到對於《俗女養成記2》入圍第五十七屆電視金鐘獎的期望,飾演「嘉玲媽吳秀琴」的于子育表示,因為今年優質的戲劇很多,相信競爭會非常激烈,希望今年俗女演員都可以入圍,一起參加頒獎典禮,直言:「很想念大家」,飾演「小嘉玲」的吳以涵則表示,「希望評審能看見我在第二季表演上的努力與進步」, 同樣很期待在典禮上與俗女大家庭團圓。《俗女2》將於5月26日晚間9點在華視主頻播出。
台灣疫情嚴峻,每天都有萬人染疫。一名人妻抱怨,自己在防疫方面已經非常小心了,沒想到先生、孩子仍陸續確診,讓她真的很崩潰,好像所有努力、所有堅持都白費的感覺,不知道自己是哪裡做錯了。人妻在《爆怨公社》表示,疫情剛爆發初期,自己毫不考慮幫小孩請假,甚至是全校第一個請疫情假的人;當時她告訴老師,「我不敢賭,小孩課業可以補,但健康不能補。」除此之外,她不敢在外用餐,回到家總是先消毒,並且勤快地漂白水拖地,但沒想到疫情狠狠地打了她一巴掌。人妻透露,先生第一個確診,當下立刻做好隔離,一人一間居家隔離,酒精一罐噴到快用完,做了這麼多,小孩還是發燒了,快篩陽性。人妻說,「看到兩條線我真的腿都要軟了,很可笑的是,小孩這一個多月第一次踏出門居然就是要去醫院做PCR,有一種所有努力、所有堅持都白費的感覺,無力感好重,我們到底哪一步錯了?」人妻崩潰表示,沒有群聚,不敢出門玩,該做的都做了,連在家裡都要小孩戴著口罩,結果還是確診了,讓她很無奈,「看到小孩發燒不舒服我真的很心疼,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結束這場戰爭。」貼文一出讓許多人很心疼,大家紛紛留言安慰「通常最先確診的是抵抗力最低的,雖然他都沒出門,但是外出的家人可能病毒帶進來」、「確診不是你輸了或做的努力都沒用,而是病毒這種東西無孔不入,千萬不要懊惱自責」、「媽媽不要自責,病毒真的防不勝防」。
國內本土疫情延燒,面對確診人數屢飆新高,疫情洪峰還沒到,每天破萬的確診人數,影響到居隔單發送效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0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將開立居隔與法傳系統切開,未來拿到資料就開立通知書;預期新系統上線後,新案可在10小時內開單;另外也在數位證明平台新增「接觸者隔離證明」,這月25日就會上線。陳時中指出,現在正在請政委唐鳳與指揮中心的資訊組進行優化,原本相關統計要進入法傳系統,現在將其切分成兩條線,拿到資料就直接開立通知書,不用再進到法傳系統,期望把相關時序的效率再拉快一點。勞動部說明確診者、居家隔離請假證明。(圖/勞動部提供) 而針對現行確診的隔離規範,現在確診者在隔離7天後,不用採檢即可解隔離,但仍有些人確診者隔離7天後,快篩仍是陽性,無法返回職場。對此,勞動部今在疫情記者會表示,對於上述還無法順利回到職場的族群,可用數位證明請病假或防疫假。勞動部表示,勞工感染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隔離治療期間得請普通傷病假;經衛生主管機關認定應接受隔離、檢疫,以及為照顧生活不能自理之受隔離、檢疫家屬,得依《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3條第3項規定請防疫隔離假;孩童自主防疫期間,勞工可依教育部、衛生福利部及本部相關規定請防疫照顧假或家庭照顧假。指揮中心說明「確診者/接觸者」電子通知新方案。(圖/指揮中心提供)勞動部並進一步說明提到,勞工請假時如還沒收到隔離通知書,可先以健保快易通APP或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的PCR陽性檢測結果作為證明,這些文件如果已經可以證明勞工請假理由及日數,不一定要有隔離通知書;如果還是不能佐證的話,最晚可在請假結束後30日內(亦即,最後一日請假日之翌日起算30日內),向雇主補提供隔離通知書。另外,由於衛生主管機關處理舊案補發需要時間,於該函下達日(5月20日)前尚未收到隔離通知書者,在該函下達日後30日內(即6月19日前),再提供給雇主即可。勞動部呼籲雇主共同配合防疫措施,守護職場勞工健康安全,也請雇主多多擔待體諒。勞雇雙方如因請假證明事項有所爭議,也可請當地勞工行政主管機關【直轄市、縣(市)政府勞工局(處)或社會局(處)】協助處理。
總統蔡英文就職6周年前夕,國民黨立院黨團今(20)日舉行記者會,指蔡政府執政6年都是以口號治國。民進黨發言人林靜儀對此表示,民進黨政府在疫情挑戰下推出「紓困振興護經濟」、「加薪減稅惠全民」、「育兒長照國家挺」及「租屋補貼再加碼」等四大面向政策,來照顧全民安穩過生活,也要特別感謝所有防疫團隊和人民的共同配合、相互支援,讓台灣經濟可以平穩發展。對於在野黨因520的關係,連日來召開記者會抨擊政府施政,林靜儀說,儘管台灣的內部,大家會因各自不同政黨,而有不同的想法,但因為台灣人的善良與團結,讓我們陸續克服種種的難題與挑戰。台灣現階段正處於邁向與國際社會接軌,及回歸正常生活的最後關鍵時刻,呼籲在野黨不要過多的政治口水,能跟全民齊心多一點相互關懷、相互支援協助,共同度過疫情最重要的關卡。林靜儀指出,民進黨政府除了以防疫為首重工作,也持續推動其他國人關心的重大政策,像是提出「加薪減稅」等政策,來減輕民眾的生活負擔,如連續6年調漲基本工資,已經從2萬8元調漲為2萬5250元,時薪也一路從120元調漲為168元,藉以帶動國內消費支出及經濟成長。政府並優化稅制,調高所得稅四大扣除額,大幅減輕育兒、上班族及弱勢家庭稅賦;包括紓困優惠免納所得稅、企業給付員工防疫假薪資可按200%比例抵稅,以及醫事人員加成減稅等,目的就是要打造更公平合理且有競爭力的稅制,全民可以分享經濟成長的果實。林靜儀表示,政府從老照顧到小,不僅陸續加碼育兒津貼,還擴大不孕症補助;並也提高2成「育嬰留職停津貼」;增加2天政府補助的「產檢假」、「陪產檢及陪產假」,以及投入323億元推動班班有冷氣;大幅提升長照預算,從2016年的49億元,增加到2022年600億元,以及積極佈建普及、在地的長照服務等政策。民進黨政府知道年輕家庭的需求,不斷推動與精進這些政策,就是希望能減輕年輕家庭的負擔。林靜儀強調,蔡英文總統與民進黨政府,執政6年多來,從政策規劃到推動落實,秉持著讓國人過更好生活的信念,這些政策一項一項的推動,或許有些速度比較緩慢,有些未能一步到位,但都正穩健落實中,政府想要盡力達成國人期望的努力,相信社會大眾可以了解體會,不會因為部分政黨的政治口水與操作,而有所動搖。
疫情延燒,是否到校上課掀起強烈爭議,討論熱烈,彰化縣政府19日表示,採雙軌混合制,20日急轉彎,公布最新調整方向,高中以下學校全面採線上授課1周,縣屬國中3年級及縣屬高中3年級學生自5月23日至畢業典禮前,以不到校採線上教學為原則。彰化縣高中以下學校自5月23日至5月29日暫停實體課程,採遠距線上教學。私立幼兒園、非營利幼兒園、補習班得參考準用高中以下學校暫停實體課程規定,惟須需與家長溝通後續補課、退費事宜。全校調整為線上教學的配套措施,一、學校教職員正常上班上課。教職員如因疫情居家隔離者或自主防疫者依照中央規定辦理。二、各級學校及幼兒園全校暫停實體課程期間,學生家庭照顧確有困難者,學校提供基本照顧服務含午餐。有基本照顧需求學生原則回原班級上課。三、學校因應學生需求得分流到校取回私人物品。四、停課期間,若遇到已排定之校園預防接種日程,仍請學童依照日程時間,到校接種,若學童因故無法到校接種,亦可自行與合約醫療院所預約,前往接種。彰化縣政府表示,在國中會考前的最後衝刺,雙軌混合制是由國中小校長會議所凝聚的共識,考量點是讓家長們決定自己的小孩是否到校上課,防疫假不列入差勤紀錄。但面對國內疫情朝向與病毐共存的階段,家長們憂心尚未施打疫苗的小孩的健康,縣政府完全理解,加上台灣已是一日生活圈,因此因應國中會考後的上課事宜,縣府教育處再次廣泛徵詢校長們意見之後,作出最新調整。
國內新冠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預估,未來一周本土疫情將達到高峰,因為擔心疫情延燒到未完整施打3劑疫苗的學子,全台各縣市陸續宣布,學生進行遠距教學的規劃。而就在台北市,開出了「23日至27日高中職以下全面線上教學」的第一槍後,包括宜蘭、竹縣、竹市、苗栗、台中、台南、嘉縣、高雄、屏東、台東等10縣市,昨天紛紛跟進,連原本只打算停實體課程3天的高雄市,最後政策也大轉彎,緊急宣布各級學校、幼兒園、補習班29日前全改線上授課後;雲林縣長張麗善,昨天兩度修改政策,深夜因為面對大量學童家長湧入的留言抱怨壓力,深夜11點多宣布「5/23-5/29高中以下全面暫停實體課程,改採線上遠距教學」。張麗善本來在昨天晚間宣布「讓家長能應變,學生可請防疫假在家線上學習」,強調雲林縣,目前仍依中央公布停班停課規定辦理,縣內所屬高國中小學生若有防疫需求,經家長同意可請防疫假,在家改採線上學習,學校會進行實體與線上「混成方式教學」。但張麗善的貼文一出,引發學童家長炸鍋,紛紛湧入留言,希望全面停課。後來張麗善刪除原貼文,改在深夜11點多宣布「5/23-5/29高中以下全面暫停實體課程,改採線上遠距教學」。而高雄市18日原本規畫,因應疫情停止實體課程3天,引發外界質疑,只停課短短3天,真的有用嗎?高雄市府政策立即轉彎,市長陳其邁坦言,根據CDC判斷,下周與下下周疫情會達最高峰,且最近4天和前4天比較,高雄校園確診人數暴增1倍,他在與桃園、竹市、台南首長討論後,共同決定停止實體課程1周,到29日前,均採線上授課。
國內疫情大爆發!為避免校園淪陷,全台多間大學紛紛宣布實施遠距教學,外界也擔憂全台國中小該如何因應?台北市今(18日)開會進行說明,市長柯文哲宣布,北市內部分公、私立國中、小與高中職,從23日開始至27日全面改線上上課;新北市長侯友宜則表示,彈性授權給學校運用線上、實體與分流上課面對疫情。教育部先前宣布「九宮格匡列」,引起議論,還有批評認為現行停課規定亂糟糟,立法院法制局日前則提出研究報告,建議高中以下學校,宜評估直接停課到5月底或學期末。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今日於防疫記者會指,目前台北市請防疫假的學生約為1.9萬人,還曾有單日超過2.4萬人請防疫假紀錄。由於考試將至,加上中央預估的疫情高峰將在下週到來,因此北市府決定,下週高中職實施遠距教學,也就23日至27日進行遠距教學,但「授權每個學校自行決定,如果有需要到學校就來,考試還是可以返校實體辦理」。另國三、高三生部分,則是從23日到畢業典禮前一天,進行遠距教學,「有需要再回到學校來」。北市府宣布自23日至27日改採線上教學。(圖/台北市政府提供)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則補充,改採全面遠距教學後,如果有些雙薪家長無法請假照顧,北市已經責成學校開設「專責照顧班」,讓無法在家線上學習的學生,可以到校,由老師進行安排;弱勢家庭部分,北市已經準備3千台網路設備分享器、行動載具1.6萬台,提供需要的家庭借用,並由學校提供弱勢學生餐費補助。北市府宣布自23日至27日改採線上教學。(圖/台北市政府提供)與台北市不同調,新北市長侯友宜今日則是宣布,新北仍然授權學校,彈性使用線上、實體或分流上課因應疫情;侯友宜強調,新北市有都會、有城鄉,面對防疫過程,從一開始到現在都採取高風險、低風險判斷,由教育局主導,學校校長當指揮官、老師和學校教務等同仁負責做好防疫,同時兼顧學生健康與學習。新北市長侯友宜。(圖/翻攝自新北市府防疫記者會直播)外界關心各縣市高中以下學校停課規定,除上述雙北外,目前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台東縣、澎湖縣皆「未全面改線上教學到期末,仍依照現行停課辦法辦理」,不過新竹市、苗栗縣因應國中會考,國三生改採遠距教學從16日到20日。基隆、桃園、嘉義縣、嘉義市、宜蘭、花蓮與連江,目前都還沒有宣布,但桃園市政府目前指出,該市國三(含補習班)已經停課,改採遠距教學。高雄市政府則宣布,市內國中小暑假前,經學校防疫專責小組開會後,以全年級或班級為單位「得採線上教學」,開始日期由學校決定;金門則宣布會考後國三生停課、國一二生正常上課,國小則改採線上教學。
5/21、5/22兩日將舉辦111年國中教育會考,將有19萬9318名考生應考,由於近日疫情愈來愈險峻,本土確診幾乎天天創新高,目前已突破單日5萬例,指揮中心更預估5/20後將視疫情高峰,到時單日恐怕會有20萬人確診,讓許多考生、家長都很擔心「中鏢」而影響考試。經常關注社會議題的沈政男醫師就預測,屆時會有1成左右的民眾染疫,依照比例來看,估算會有1萬多名考生染疫,他認為由於人數相當多,應該要提早規劃補考、備用考場等,以免影響公平性。為了減少確診的可能性,許多國三生已經主動請防疫假,採取遠距上課的方式,沈政男說,「其實現在國三生根本沒必要繼續到校,學校應該讓不想來學校的人待在家裡。如果得請假,那就一直請到考試前,現在不是比誰會考試了,而是比誰能躲過病毒!」許多家長也紛紛在社群上表示,「現在已經不要求考得好不好了,只希望能逃離病毒,順利地踏入考場就好!」住在新北市的林同學深有同感,為了降低自己確診的機率,她從5/9起就請假在家念書。「爸媽覺得這樣比較安全,希望能這樣撐到會考前。」林同學的媽媽則表示,「那天女兒(林同學)跟我說想去吃知名餐廳的豬排,我就勸她先忍耐,現在去外面用餐實在太危險了,等會考結束之後再帶她去吃。」林媽媽說,其實她跟老公內心都很焦慮,雖然確診的隔離政策已經放寬,但愈晚確診、反而愈倒楣。舉例來說,如果在會考10天前確診,那剛好解隔離就能參加考試,但若是在會考倒數10天內確診,那就只能參加補考了。為了降低確診機率,許多國三生都選擇不到校上課,改採遠距線上教學。(圖/CTWANT資料照)不過,也有家長認為無論何時確診都影響甚大,早一點確診或許能順利考試,但是確診後根本就沒有心思念書,而且也可能危害孩子的健康,根本是雙輸的局面,所以非常多國三生就像林同學一樣,早就已經請假在家。目前已有12個縣市陸續宣布國三生在會考前1到2周暫停實體課程,包括雙北、基隆、桃園、新竹縣市、高雄、台中、嘉義、台南、宜蘭、花蓮。以台北市為例,總計有88所公私立國中,其中有62校已提前在5/9實施遠距教學直至會考前,比例達70.45%。5/16~5/20時,將增加至87校採遠距教學,比例高達98.9%。不只如此,甚至許多家長也會一併幫會考生的手足一起請防疫假,就是希望降低校園群聚感染的機率,好讓會考生順利躲過病毒。
本土疫情連日破萬確診,讓將在本周六(21日)登場的國中會考備受各界關注,尤其截至15日為止,全台各級生已破8萬人染疫,引發家長憂心孩子的應試權恐受影響。對此,教育部今(16日)說明確診、居隔和居檢者的「起訖日期」計算方式。教育部表示,確診且尚未解隔離、快篩陽性但未經PCR檢驗和未獲PCR檢驗結果的考生「參加補考」;居隔、居檢、自主防疫及現場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考生,會被安排至不同類型的「第二類備用試場」應試。其中最受家長和考生關注的起訖日期計算,國教署署長彭富源也作出說明。(圖/國教署提供)首先,「確診考生不能參加考試」,須依指揮中心確診「7+7計算解隔日」,也就是已解隔離的考生才可應試;另確診考生最晚必須是5月13日PCR陽性、解隔日為5月20日,才可以參加5月21日、22日會考。至於從5月14日起PCR陽性的考生,都不能參加本周六的會考,只能參加6月4日、5日補考。(圖/國教署提供)彭富源指出,不論是無症狀或輕症居家照護,只要是確診的考生,都以隔離通知書所載起訖日為準;另未收到隔離通知書的考生,則以「PCR採檢陽性」為起始日(第0天),「PCR採檢日+7」為訖日,例如考生於5月13日PCR陽性,20日即為隔離訖日,5月21日始得解隔與應考。彭富源也強調,若考生違反上述規定並查證屬實,「將取消考試資格且不予於補救」,也就是無法參加補考。不過,無法參加補考的考生,將有專案資格來升學。(圖/國教署提供)此外,對於立法院法制局和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和各家長團體都喊話「高中以下應停課至學期末,全改線上教學」,教育部主秘廖興國表示,5月8日所發布的新措施,已授權各校可視狀況調整授課方式,確保「因校制宜」,強調若全台統一停課,將影響到學生學習。廖興國指出,若因教職員工確診導致課程無法進行,學校可做遠距教學,並在回報主管機關後實施,如果是學生大量請防疫假,造成老師無法兼顧實體和線上同步,一樣在報主管機關備查就可實施。
台灣疫情迅速延燒,不少人都快篩後發現呈現陽性狀況,演藝圈與體壇也都紛紛出現不少確診情形,網紅童星伊萊就發生全家確診的狀況,他的媽媽在臉書平台上寫出,小孩從5月開始就申請防疫假在家,就連爸爸也都是在家上班,沒想到還是全家確診,她目前回想可能的原因恐是上週爸爸去辦公室一趟,因此回來傳染給全家。伊萊的媽媽認為全家都已經那麼小心了,沒想到還是全家確診。(圖/翻攝自Q力伊萊臉書)伊萊的媽媽Annie在臉書粉專表示,「兄妹倆幾乎從五月初就請防疫假在家,阿爸也都是在家上班,但可怕的是...我們還是中標了,目前想到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阿爸上週去了一趟辦公室處理事情,然後帶菌回來給我們」。她也表示全家已正式進入居家隔離的狀態,雖然狀況目前還很輕微,也已經看診拿藥服用,但依舊提醒大家不能大意,並表示疫情越來越嚴重,大家要多保重。
疫情狂燒,目前教育部僅開放大專院校可全面遠距教學到學期末,引發家長質疑。為兼顧兒童照顧與疫情防控,立法院法制局建議教育主管機關,高中以下學校最好應評估直接停課至5月底或學期末的可行性,避免短期內反覆停課、復課,徒增染疫風險並減少師生困擾。對此,教育部今(15日)做出3點回應。教育部表示,自5月8日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調整密切接觸者匡列以同住親友為原則,職場及學校採自主應變,教育部自該日起同步針對校園實施授課方式進行調整,以「確診個案」為核心,並以暴露風險高低實施防疫假、暫停實體課程等措施,以及取消全校暫停實體課程之規定。教育部說明,如學校實施暫停實體課程人數增加,造成學校在課務運作上發生困難,校方仍可考量其運作量能,自行調整授課方式,並依教育部修訂之「全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居家線上學習參考指引」,先行規劃同步、非同步、班級分組等彈性做法,以利未到校學生實施居家線上學習。另外,學生家長如有基於防疫目的,為其子女向就讀學校請假者,學校可審酌個案情形,從寬認定給予防疫假,不納入學生個人出缺席紀錄,亦不會因此扣減其學業成績評量。教育部強調,為顧及學生受教權及家長照顧等需求,本次校園調整防疫措是配合指揮中心因應疫情發展滾動修正,取消全校暫停實體課程之規定,會持續請學校落實各項防疫措施,以提供師生健康安全的就學環境,後續校園相關措施,仍將持續配合指揮中心及視疫情發展滾動評估修正。
校園防疫成為重中之重,可是教育部政策搖擺不定,校園防疫九宮格再度引發民怨,民眾黨今(13)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教育部別朝令夕改甩鍋給地方政府,尤其國中教育會考將在5月21、22日登場,總考生人數高達19萬9318人,身心障礙及重大傷病考生8572人,會考防疫必須謹慎且務實,別讓校園疫情再擴大。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張其祿偕同台北市士林北投區市議員參選人陳思宇、台北市中山大同區市議員參選人林珍羽召開記者會,呼籲教育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衛福部及勞動部等相關部會提出具體配套。張其祿表示,教育部5月10日發函高中以下各級學校,只要校方或家長認為有防疫需求,確診者座位九宮格外的學生也可請防疫假,校方須從寬認定,且不應強制要求提供特定證明文件。「防疫九宮格」忽略學生活動範圍引發反彈,如今朝令夕改,再度把責任甩鍋學校及家長,讓家長面臨請假難題,也嚴重影響地方教育局及校園行政量能。張其祿指出,在大學防疫困境上,許多學校也反應隔離宿舍不足,9成大學生希望實施遠距教學至學期末,教育部回應,校方可提出相關規劃與申請,會再審慎研議,校園防疫毫無標準,徒增校方的行政壓力。張其祿也呼籲,國中教育會考將在5月21、22日登場,總考生人數高達19萬9318人,身心障礙及重大傷病考生8572人,會考防疫必須謹慎、務實,別讓校園疫情再擴大。台北市士林北投區市議員參選人陳思宇表示,校園快篩、藥品以及疫苗三者還沒到位,實體上課染疫風險依然很高,根據教育部統計,各級學校中以國小確診人數最多,台北市5月12日單日就有近兩萬名學生請防疫假,國小學童佔78%、約1萬5千人,蔡政府允諾當父母神隊友的口號已經跳票,至少做個好隊友,儘速研擬對照顧者的補償與工作保障,並提出校園防疫實際措施。台北市中山大同區市議員參選人林珍羽指出,教育部連續滾動調整防疫政策,讓校園防疫一變再變。教育部不僅沒有實務經驗做為基礎,也不徵詢第一線的學校、老師或家長和學生。防疫九宮格引起校方和學生激烈反彈,指揮中心和教育部的回應卻是「學校可以視實際情況做規定」,到頭來還是丟給各校決定,防疫九宮格上路兩天就變成僅供參考的停課標準。民眾黨團呼籲教育部須完善當前校園防疫上的三大重點工作,第一,必謹慎訂立「可執行準則」及「防疫配套」;第二,教育部須進行跨部會協調,解決學校、學生及職場家長防疫困境;第三,務實完善國中教育會考防疫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