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班日水氣多大台北東半部降雨 下周三雨區擴大「降溫時間點曝 」
補班日水氣持續多,據中央氣象署表示,基隆北海岸、大台北、東半部有降雨,其中東北角、宜蘭雨勢最大,中南部和各山區有午後雷雨,周日起水氣變少,下周三後水氣再增多,雨區擴大,而中秋連假受到熱帶擾動發展,後期嚴防東北季風,可能帶來今年首個降溫。氣象署表示,周六補班日水氣持增多,迎風面的基隆北海岸、大台北、東半部有降雨,其中東北角和宜蘭,從今晚到明日有較大雨勢,降雨將比今天大些,大台北則會有零星降雨,東半部雨勢較小,桃園以南多雲到晴,午後中南部和各地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周日到下周二則是水氣減少,除了基隆北海岸、東半部有短暫陣雨外,大台北僅有山區會有零星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多雲到晴,午後中南部和各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下周三則是水氣又將增強,受低壓帶靠近影響,北部、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陣雨,降雨雨區更擴大,中南部則仍是多雲到晴天氣,午後會有局部短暫雷陣雨。至於中秋連假地天氣仍有變數,由於位在南海和菲律賓東方海面的大低壓帶中仍有熱帶擾動發展機會,強度變數仍大有待觀察,目前僅能預測下周三後低壓帶靠近,水氣和降雨增多,至於東北風是否增強為今年首個東北季風,目前預測時間點在下個周六,但仍要關注最新預測。

周末降雨預測出爐…2大變數亂中秋 今年首波東北季風下周恐出現
今、明(22日、23日)兩天東北風影響,台灣東半部、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地區及馬祖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中南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吳聖宇在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表示,明後天周末假期(23、24日)大致維持這種偏東到東北風的環境,迎風面基隆北海岸、東北角、宜花東以及恆春半島等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背風面桃園以南西半部山區午後有熱對流雷雨,平地受影響還是比較小一些,整體來說降雨的機率略高。吳聖宇分析,下周前半(28日前)還是這種偏東到東北風的環境,迎風面局部降雨,西半部午後雷雨的型態看起來不太會有變化;下周後半(29日以後)比較大的變數仍是在低壓區內擾動發展的變化情況,未來2-3天內的預報資料可能會相當關鍵,擾動的發展變化也將會決定中秋節的天氣好壞,是否接近台灣非常值得密切觀察留意。吳聖宇提到,下周後半還可能會有入秋第一波東北季風報到,跟未來熱帶擾動之間的互動情況可說是相當複雜,打算安排中秋節假期活動的朋友尤其要多留意。降雨預測。(圖/翻攝自臉書/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看到這個東半部、北海岸多雨,而西部平地一片空白的熟悉輪廓,可以猜出,許久不見的東北風要佔場;預報顯示,台灣上空明天至下周,全吹東北風,雖然還不夠強,還不到東北季風水準,也暫時沒有低於20度的氣溫,但起碼高溫不會太熱了,慢慢變得舒服。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另外,在南方低壓區幫忙帶來水氣下,除了東半部、北海岸轉雨,中南部山區也還有午後陣雨;下星期,尤其中秋附近,南邊的低壓區整個靠近,除了讓水氣更多外,也會使東北風更增強一點,今年首波東北季風,也許就會在下周出現。

補班日溼答答!雙颱恐擾中秋連假 氣象專家曝「颱風攪局」機率
受東北風影響,22至23日基隆北海岸、大台北、東半部地區,以多雲的天氣為主,且整天都有局部短暫陣雨,所以周末補班日民眾務必攜帶雨具。另外,26日起水氣增加,北部、東部地區持續有雨,而中秋連假將近,還需留意「熱帶系統」的生成。臉書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指出,21日晚間開始,因為北邊大陸高壓前緣略往南延伸,配合菲律賓東方海面低壓區逐漸建立,台灣附近底層的風向將會逐漸轉變為東北到偏東風,所以22日東北到偏東風影響的情況會趨於明顯。迎風面桃園沿海、基隆北海岸、大台北東側、宜蘭、花蓮、台東、恆春半島有出現局部短暫陣雨機會,還有可能一整天都有斷斷續續降雨的情況。氣象署則表示,22日的降雨情形還是以白天午後雷陣雨為主,在山區以及中南部接近山區的平地雨勢較明顯,基隆北海岸、大台北東側與東北部地區,也有局部性短暫陣雨的可能性。而26日以後,受菲律賓東方的大低壓帶開始有水氣輸入影響,水氣將會增加,降雨範圍再擴大,北部、東部地區持續有雨,中南部地區則為多雲到晴,但午後要留意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中秋連假的賞月機會也將受水氣增加影響,北部、東部地區的賞月機會小,中南部的賞月機會相對較高,但還是要視當天降雨情況而定。至於是否會有颱風影響到中秋連假,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目前各國模式預測的生成位置及強度都仍有分歧,據美國模式模擬顯示,台灣的東北部及呂宋島的西邊,各有1個擾動,模擬的強度已到達颱風的強度,但歐洲模式的強度就相當弱,2者的模擬結果差很大。因此目前還不宜輕率推論,應再耐心觀察2至3天。

入秋首波東北風將影響至中秋連假! 各地「賞月機會」曝光
氣象署指出,22日至中秋連假的天氣都會受東北風影響,22日至26日基隆北海岸、大台北、東半部整天都有短暫陣雨,且26日以後,水氣會增加,北部、東部地區持續有雨,中南部地區則為多雲到晴,因此目前預測北部、東部地區的賞月機會小,中南部的賞月機會相對較高。氣象署表示,22日起受東北風影響,基隆北海岸、大台北、東半部地區,以多雲的天氣為主,且整天都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中南部、各山區將嚴防局部短暫雷陣雨。而且26日以後,受菲律賓東方的大低壓帶開始有水氣輸入影響,水氣將會增加,降雨範圍再擴大,北部、東部地區持續有雨,中南部地區則為多雲到晴,但午後要留意有局部短暫雷陣雨。而中秋連假的賞月機會也將受水氣增加影響,北部、東部地區的賞月機會小,中南部的賞月機會相對較高,但還是要視當天降雨情況而定。此外,下周菲律賓東方海面恐有熱帶系統生成,但目前依各國模式預測的生成位置及強度都仍有分歧,所以是否會有颱風影響到中秋假期,還需持續觀察。

下週低壓帶籠罩台灣!氣象專家揭「成颱機率」 中秋連假天氣出爐
今天(20日)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環境較穩定,僅迎風面的花東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在桃園以北、南部地區及各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氣象局表示,週五至下週二(22日至26日)環境轉為東北風,迎風面的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及及東半部地區雲量增多,局部轉為陰短暫雨的天氣。氣象局指出,明(21日)環境為偏東風,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不過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降雨範圍稍增大,大臺北、南部地區及各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週五至下週二,環境轉為東北風,迎風面的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及及東半部地區雲量增多,局部轉為陰短暫雨的天氣。臉書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分析中秋連假天氣,「下週二(26)過後,南海-菲律賓-關島之間大低壓帶建立,整個熱帶系統更加活躍,但也因為大低壓帶內小低壓彼此爭奪能量,要整合出一個颱風相當耗時費力。根據目前資料研判,整個低壓帶下週四(28)過後,開始北抬、籠罩台灣,同時北方有高壓東移,帶來些許偏北風」。專家提到,因為台灣就在低壓帶及南北交會的介面上,容易產生大量雲雨帶,各地會變得相當容易下雨,「目前初步可知,中秋連假前半段天氣較不穩定,後半段仍有待觀察,再次強調,預報仍會持續變動,未來幾日請多更新~低壓會成為颱風嗎?有機會,但難度較高。」(圖/翻攝自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臉書)

周末「這些地區」防雨 中秋連假恐有東北季風來襲
今(20日)東部、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桃園以北、南部地區及其他各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氣象職人吳聖宇指出,周四(28日)之後北邊大陸高壓南下幅度加大,可能有東北季風南下的機會,並且持續影響到周五(29日)之後的中秋假期,因此下周目前來看可能都會是迎風面有局部短暫陣雨。氣象局預報,今(20日)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環境較穩定,僅迎風面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在南部、大台北地區及各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雨勢仍大,並容易伴隨雷擊及強陣風;溫度方面,各地高溫普遍為32至34度,尤其高雄市近山區有機會來到36度以上,感受暖熱,且中午前後紫外線仍偏強,外出請注意做好防曬並多補充水分,而早晚低溫為23至25度,感覺稍涼一些。吳聖宇在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表示,周五(22日)開始到周末(23-24日)因為北邊大陸高壓前緣靠近,加上菲律賓東方海面低壓區建立,台灣附近風向轉變為東北風到偏東風,而且風速逐漸增強,天氣型態會有些改變,東北到偏東風迎風面的桃園、大台北、基隆北海岸、宜蘭、花蓮、台東、恆春半島一帶一整天有出現局部短暫陣雨機會,背風側新竹以南山區午後仍有局部熱對流雷雨,周末假期要到山區活動的朋友仍要留意。溫度方面因為風向改變,桃園以北到東半部地區高溫會往下降,周末下降的情況比較明顯,白天高溫有機會降到30度上下,新竹以南地區溫度仍然較偏高,高溫還是可以來到31-33度左右,夜晚清晨低溫變化不大,配合輻射冷卻作用,空曠地區低溫大致在21-23度間,日夜溫度變化還是有些明顯。吳聖宇分析,下周目前來看仍是維持北邊有大陸高壓,南邊有低壓區發展的環境,台灣附近維持東北到偏東風影響,尤其周四(28日)之後北邊大陸高壓南下幅度加大,可能有東北季風南下的機會,並且持續影響到周五(29日)之後的中秋假期,因此下周目前來看可能都會是迎風面有局部短暫陣雨,背風面有局部午後雷雨的天氣型態,後半周東北風增強,迎風面地區的降雨還有可能增多一些,南邊低壓區內的擾動發展預報變化還是蠻大的,每一輪預報的結果都有些不同,顯示模式的掌握度還是不好,後續結果還要再觀察,還是等到有實際擾動發展出來再來看才會比較準確一些。

海葵過後菜價升!北市釋出41.5噸平價蔬菜 民眾超市買得到
受到9月初海葵颱風及後續外圍環流影響,蔬菜產地降雨造成供貨量減少,加上9月起各級學校開學使團膳需求增加,導致蔬菜價格飆漲,讓婆婆媽媽買不下手。北市市場處19日表示,已要求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啟動「緩和價格波動計畫」,透過超市通路自20至24日釋出平價蔬菜約41.5公噸。北農說明,海葵颱風過後,9月中產地仍陸續降雨,影響復耕速度,造成恢復供應較原預期慢,9月上旬北市果菜批發市場蔬菜平均價格約為每公斤46.4元,9月中為每公斤51.1元,漲幅約10.2%,如後續氣候平順使產地順利復耕,預計1周後菜價可以恢復穩定。市場處表示,因應蔬菜價格產生波動,已要求北農啟動購貯蔬菜調節供應緩和價格波動計畫以平穩菜價,透過大台北地區超市通路於20至24日釋出平價蔬菜約41.5公噸。市場處指出,釋出蔬菜包括裸賣葉菜每把26元、鮮香菇每袋55元、進口洋蔥每袋39元、履歷胡蘿蔔每袋36元、進口青花菜每粒49元、特販白蘿蔔每條32元。北市民眾陳小姐說,最近酪梨因為很便宜會特地買多一點,至於葉菜類在下雨或有颱風時預期價格高就會少買,北農釋出平價蔬菜,對民眾來說多少有幫助,或許可讓民眾有更好的買菜選擇。

車臣強人總統傳命危「手下病床前等繼位」 普丁最忠實鐵粉換腎陷入昏迷
現任車臣共和國總統卡德羅夫(Ramzan Kadyrov)驚傳病重陷入昏迷,這位被視為俄羅斯總統普丁「最忠實的小弟」,近日傳出換腎手術後因排斥反應昏迷,陷入命危狀態,外傳部屬紛紛趕到病床前,卻不是為了好好送他上路,而是等他死後繼承他的權力。卡德羅夫傳出病重昏迷。(圖/達志/美聯社)根據烏克蘭媒體Obozrevatel報導,現年46歲的卡德羅夫先前接受腎臟移植手術後出現排斥反應,一直處於昏迷狀態,另外據《太陽報》引述烏克蘭安全部門說法,卡德羅夫在莫斯科中央臨床醫院(Central Clinical Hospital)接受治療,車臣高官紛紛趕往醫院,據稱他的手下已經做好準備在他死後取代他。另外,Telegram頻道VChK-OGPU表示,有多人在17日目擊多輛掛著車臣車牌的豪華轎車出現在中央臨床醫院,車上還載有重要人物,根據報導,這樣的景象猶如重演前蘇聯獨裁者史達林(Joseph Stalin)1953年3月因中風彌留,生命最後幾小時的場景,官員蜂擁到他的床前,試圖奪取他的權位。卡德羅夫今年稍早就傳出健康狀況不佳,體重飆升且臉部浮腫,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面時說話喘不過氣。(圖/達志/美聯社)卡德羅夫今年稍早就傳出健康狀況不佳,體重飆升且臉部浮腫,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面時說話喘不過氣,由於他的角色太過特殊,當病重傳聞曝光後,社群也開始出現下毒的流言,但烏克蘭認為,卡德羅夫應該是長年用藥,導致腎臟出問題,才讓病情急速惡化。另外有報導稱,卡德羅夫認為最近的健康問題是中毒引起,懷疑他的醫生蘇萊曼諾夫(ElkhanSuleymanov)就是幕後黑手。蘇萊曼諾夫先前擔任衛生部長,但被解除公職後銷聲匿跡,傳出已被卡迪羅夫下令活埋,但車臣否認他的死訊,聲稱他住在亞塞拜然,長達1年多來卻未有任何人見到他的身影。卡德羅夫病重的傳聞早就不是第一次在社群引發熱議。(圖/翻攝自推特)打從俄烏戰爭爆發開始,卡德羅夫病重的傳聞早就不是第一次在社群引發熱議,但每當流言曝光,當事人就會現身公開吐槽,並向支持者證明自己身強體壯,不過這次病重傳聞與先前不同,是由烏克蘭國家安全局(Security Service of Ukraine)率先公開,強調情資來源是來自車臣當地醫護人員與政治從業人士,可信度比過去流言更可靠。卡德羅夫在2004年因為父親被保鏢槍殺後,獲指定出任第一副總理,並在2007年,以30歲的年紀獲普丁、議會選為新任總統至今,而他也經常公開對領袖效忠,或仿效普丁的言行舉止。就在卡德羅夫病情不佳的消息曝光後,網路上又流傳一段他在車臣格羅茲尼(Grozny)的宮殿外行走的影片,似乎是要證明這位強人領袖還健在,但降雨天氣令外界懷疑可能是攝於幾個月前的舊畫面。卡德羅夫病重的傳聞早就不是第一次在社群引發熱議。(圖/翻攝自推特)

經濟部拍板10月電價凍漲 「這5行業例外」補漲達15%
受通膨壓力影響,經濟部今(19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後,宣布10月電價不漲,維持現行每度3.1154元。但結束百貨、大型餐飲、電影院、健身房、外燴團膳共5行業因去年疫情凍漲優惠,補漲幅度達15%。另金屬加工、紡織等製造業減半調漲部分,因出口景氣不佳仍維持。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近期全球燃料價格有緩降趨勢,煤價自去年每噸366美元降到150美元,中油電業天然氣價從年初每度20.36元,降至16元,使台電預估燃料成本較年初預估降700美元,加上8月底降雨量良好、水力發電較上半年增多,也降低成本,另政府也以特別疫後預算撥補500億元。不過,當時考量疫情導致內需產業生意不佳,特別給予農漁、食品、百貨、大型餐飲、電影院、健身房與外燴團膳凍漲部分,因考量內需復甦,決定結束百貨、大型餐飲、電影院、健身房、外燴團膳的凍漲。

貴死了!1斤番茄200元生菜竟要149元 「菜價漲10%」北農緊急釋平價菜
颱風加暴雨,再加上開學團膳增加需求,讓菜價不斷飆漲,不少主婦買菜時唉聲嘆氣,直呼「快買不起!」北市市場處今天表示,9月上旬北市果菜批發市場蔬菜均價每公斤46.4元,到中旬飆到51.1元,漲幅10.2%,北農啟動購貯蔬菜平價措施,明起一連5天在大台北地區超市通路釋出41.5公噸平價蔬菜,估1周後菜價回穩。根據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行情站資料,跟前一日相比,9月19日台北一批發市場的青椒甜椒漲了36%,每公斤123.2元,洋菇漲45%每公斤174.8元,芥藍菜漲63%每公斤92.2元;牛番茄漲7%每公斤165.8元。反應到市場上,番茄一斤要價200元,民眾在市場買個2顆要價50元,超市更要75元,讓人大吃一驚。家庭主婦林小姐也表示,最近去傳統市場發現菜變貴了,以前葉菜類大約3把50元,現在變2把50元,所以她改去超市購買,結果發現一把最便宜的葉菜類至少要35元。「最誇張的是生菜,因為中秋節要到了,所以我就看了生菜價格,結果發現300公克的蘿蔓竟然要149元!」北市市場處表示,9月初降雨影響蔬菜產地,造成蔬菜供貨量減少,加上9月1日起各級學校開學使團膳需求增加,供需交互影響下,致使菜價上漲。為因應蔬菜價格產生波動,市場處表示,已要求台北農產公司啟動購貯蔬菜調節供應,以平穩菜價,透過大台北地區超市通路,從明(20)日起至24日一連5天,釋出平價蔬菜約41.5公噸,包括裸賣把菜26元/把、鮮香菇55元/袋、進口洋蔥39元/袋、履歷胡蘿蔔38元/袋、進口青花49元/粒、特販白蘿蔔32元/條。

中秋連假恐泡湯 首波東北季風報到:「這天」降溫有雨
週三後將迎來第一波東北季風,專家指出,19、20日雖上午仍是晴到多雲,但是午後有局部雷雨情況,降雨範圍也會擴大,也有較大雨發生機會,21日東北風增強,天氣將大幅轉涼。氣象專家吳聖宇在臉書粉專表示,因受到太平洋高壓外圍偏東到東南風影響,19日至20日雖降雨區域以山區為主,有局部大雨機會,不過因熱對流發展變化大,因此他提醒要到山區活動的民眾務必要多留意天氣變化,記得攜帶雨具。白天各地仍較為炎熱,高溫可達32~34度,大台北地區可能至35度上下,日夜溫差較大,早出晚歸的民眾要多加留意。吳聖宇指出,21日將有一波低壓鋒面要掠過黃海、東海一帶,沒有直接影響台灣,不過因為太平洋高壓減弱,會造成各地午後雷雨發生狀況多,降雨範圍也會擴大。22日開始台灣附近的風向轉東北風,因配合南海到菲律賓附近低壓區發展建立,所以到了周末(23、24日)會更明顯。桃園以北、大台北、基隆北海岸、宜花東、恆春半島一代將有局部短暫雨,新竹以南地區仍有午後雷雨,雖山區有較大降雨機率,但是平地也須留意降雨狀況。周末桃園、大台北地區、東半部白天高溫略降,有機會降到30度上下,新竹以南地區約31~33度,早晚溫差不大,不過空曠地區低溫有可能有機會降到20~22度。吳聖宇表示,27日後將有機會迎來入秋後第一波東北季風,且可能會影響到中秋假期天氣狀況,造成迎鋒面降雨,甚至有較大幅度降溫轉涼現象。

下週有熱帶擾動生成訊號…專家曝「發展成颱機會高」 中秋連假恐受影響
今天(18日)水氣偏少,各地為晴到多雲,環境吹偏東風,僅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的降雨機會,不過雨勢短暫、範圍也偏小,白天各地天氣穩定。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表示,歐洲ECMWF最新數值模式模擬結果顯示,菲島東部外海下週有熱帶擾動生成的訊號,後續發展成颱機會高,可能影響中秋連假天氣。林得恩今(18日)在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今晨歐洲ECMWF最新數值模式模擬結果顯示,9/25前後,菲島東部外海有熱帶擾動生成的訊號,後續強度再發展成颱風的機會高。」專家指出,「由於目前各國對此預報的動態變化仍相當分岐,可以等到下週,熱帶擾動實際出現之後,再來評估可能會比較準確;不過,因為有機會影響到中秋連假的天氣,仍需賡續監測守視其未來可能發展趨勢。」另外,林得恩提到,「盤點1993至2022年(共30年)中秋假期前來擾台的颱風,計有1996年的薩恩、2008年的辛樂克、2009年的芭瑪、2010年的梅姬、2013年的天兔、2015年的杜鵑、2016年的莫蘭蒂、2016年的馬勒卡及2022年的梅花,共9個;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超過一半的颱風強度是強烈颱風。」(圖/翻攝自林老師氣象站臉書)

午後對流雨來襲「15縣市大雨特報」 警戒範圍曝
由於午後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全台15縣市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民眾請留意雷擊及強陣風。中央氣象署今(18日)下午2點半發布大雨特報,範圍包括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15縣市大雨特報。(圖/氣象署)警戒範圍: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山區、新竹縣山區、苗栗縣山區、臺中市山區、南投縣山區、雲林縣山區、嘉義縣山區、台南市山區、高雄市山區、屏東縣山區、宜蘭縣山區、花蓮縣山區、台東縣山區。

希臘度假小屋遭沖入海中!夫妻度蜜月「慘淪浮屍」 屋主嘆:他們堅持不逃
颶風丹尼爾(Daniel)接連橫掃希臘、保加利亞、土耳其及利比亞,各地不斷傳出災情,奧地利一對新婚夫妻近日前往希臘度蜜月,沒想到洪水竟將度假小屋整棟沖入海中,2人雙雙罹難。對此,屋主感慨透露,當時已經通知所有入住旅客趕緊撤離,但死者夫婦卻堅持待在屋內,最終釀成憾事。根據英媒《BBC》報導,希臘中部皮立翁山(Pelion)6日爆發山洪,位於該地的一棟度假小屋瞬間被沖入大海,當地救難隊獲報後立即前往搜救,不久便尋獲該對新婚夫妻的遺體。奧地利外交部隨後證實,2名公民在希臘不幸遇難,並對死者及家屬致上深切哀悼,同時承諾將全力協助遺屬處理後續事宜。事實上,該對夫妻原本可以倖免於難,度假小屋業者馬拉斯(Thanasis Samaras)受訪時表示,由於強降雨席捲了希臘中部,當時他已緊急通知所有入住旅客撤離至地勢較高的地方,但這對奧地利夫婦卻決定待在屋裡避難,生死交關的錯誤抉擇,讓蜜月之旅演變成斷魂悲劇。

首波東北季風抵達!「這時間」開始轉涼
今(17日)午後各地山區、南部地區有對流發展帶來局部的短暫陣雨或雷雨的機會,局部雨勢可能較大。氣象粉專也指出,周五(22日)開始將有東北風南下,可能短暫達到廣義東北季風定義,屆時北部感受上轉涼,約維持到周六(23日)。另月底菲律賓東方熱帶擾動有活躍趨勢,未來1個禮拜須持續觀察。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今早發文指出,最近台灣附近的風力偏弱,沒有明顯主導的天氣系統,不過中高層昨晚有西風波動通過,也帶來了一些中層的水氣通過中北部,晚上其實有一些非常少量的降雨,風力偏弱也代表擴散條件不佳,「這幾天也需要留意空氣品質的狀況。」今天清晨水氣東移後北部天氣轉晴,而南海北部到海峽南部有對流系統發展,雖然沒有明顯移入的狀況,但也顯示出環境的水氣不少。台南以南早上雲量還是偏多的狀況,午後各地山區、南部地區在水氣及熱力條件配合下,仍有對流發展帶來局部的短暫陣雨或雷雨的機會,局部雨勢可能較大,外出仍需要留意。明後兩天(18至19日)風向將轉為偏東風,北部天氣較穩定,白天大台北西南側地區、桃園到新竹溫度較高,風力也會稍增強,中部山區到南部位於弱風區,午後仍較容易有熱對流發展、帶來短暫雨或雷雨的天氣。周三、四(20至21日)風向轉為東南風到微弱的偏南風,風力仍弱,午後山區對流發展的位置可延伸到北部山區,降雨區域稍有變化。周五(22日)北方有鋒面氣旋發展、通過日韓一帶,後方將有較弱的大陸高壓移動到渤海到山東半島附近,菲東則有低壓發展,接續引導東北風南下,這波東北風可能短暫的達到廣義東北季風定義。預估約在周五下半天抵達北部,下午到晚間將有迎風面降雨,配合風力增強,感受上有轉涼的感覺,東北風約維持到週六(23日)。另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今早也發文表示,月底菲律賓東方熱帶擾動有活躍趨勢,但還有將近1個禮拜多一點的時間,「目前討論是否影響還言之過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