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2歲童恩恩日前確診新冠肺炎病逝,消防局與家屬和橫向錄音檔今日遭全數公開,新北消防局則回應,新北市當時都依照中央相關規定執行,中央也公開回覆說「沒有延誤就醫」,而包括錄音檔在內的所有資料都已經送交司法單位,只要偵辦需要所有人都會接受調查,沒有例外。消防局表示,新北市公衛相關單位執行COVID-19相關作業皆依照中央指引,包括CDC 今年年1月1日公告的「居家隔離檢疫或自主健康管理者接受醫療照護時之感染管制措施」,及消防署去年6月1日函頒之「消防機關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第三級疫情警戒救護應變指引」,依上述指引,新北防疫送醫案件需衛生單位聯繫收治醫院進行後送。消防局也提到,防疫派遣中心規模及功能隨疫情發展作調整,今年3月31日開始,為因應衛生局啟動居家隔離之確診者需後送至集中檢疫所收容,消防局成立防疫派遣中心,主要功能為負責調派防疫分隊來執行衛生局所通知的確診者送至「檢疫所」勤務。消防局表示,4月17及20日中央調整調整指引,COVID-19確診患者可直接由119派車送醫,不需經過衛生單位指定醫院。同時因應當時防疫案件和119電話量暴增,防疫派遣中心滾動擴大規模,除原有項目外,增加執行項目包含119派車後聯繫收治醫院、派遣防疫計程車、未送醫者關懷及民眾諮詢等功能。消防局指出,新北市疫情期間每天防疫及一般救護案件平均500到700件之間,勤務量非常龐大,各醫院醫療量能緊繃,如果沒有找到收治醫院,將會發生救護車載著患者無處可去,甚至無車可派的窘境,再次呼籲外界、部份有心人士勿惡意操作、模糊焦點,抹煞了基層同仁的努力與付出。
針對北市將在殯儀館規畫遺體暫存空間,提供過世確診者的家屬做簡單的送別儀式,最快下周起實施,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今在疫情記者會表示,殯葬業務跨縣市可以流動,希望中央趕快把相關指引公布下來,讓地方可以執行,讓民眾把心裡的石頭放下來。新北今新增7857例確診,居隔列管7779人,居家照護有4萬8445人,可解隔4065人、預計康復解隔1萬2353人。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從本土確診曲線圖來看,前兩天遇上假日效應確診數降,今天回到7857例為常態,但整體仍是往下趨勢。侯友宜說,疫情緩降後,新北盤點醫療量能,最近他視察集中檢疫中心與社區篩檢站,就是希望醫療量能能回來守住中重症族群,居家照護迄今累計照護49萬8883人。(圖/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嘉義縣政府縣治所在地太保市大同技術學院分校,去年9月停招後,太保分校宿舍做為新冠肺炎集中檢疫所。今天上午9點58分,驚傳發生年輕男子墜樓意外,消防人員獲報到場,33歲男子已無生命跡象,緊急送往嘉義長庚急救,仍傷重不治,墜樓原因由警方調查中。嘉義消防局表示,今日9時58分獲報,太保市太保檢疫所有1名33歲男性疑從2樓墜落,到場時發現男子趴在地上正由護理師急救,當時天下大雨,地面看不到血跡,男子從2樓墜地,疑頭部重創耳部滲血。初步檢傷發現傷者OHCA,經查傷者為隔離患者的陪同家屬,由祥和91送往長庚醫院救治。嘉義縣集中檢疫所今天上午驚傳年輕男子墜樓身亡意外,嘉義縣政府衛生局表示,墜樓男子是照護精障母親的照顧者,因媽媽需有人照顧,因此入住集中檢疫所,該男子並不是確診者。(圖/翻攝網路)嘉義縣政府衛生局表示,墜樓男子是照護精障母親的照顧者,因媽媽需有人照顧,因此入住集中檢疫所,該男子並不是確診者。集中檢疫所由中央派人管理,為何發生墜樓事件,警方將會同管理單位進行調查。
「孩子確診了,該怎麼辦?」南投縣衛生局最近接到不少詢問電話,如何讓孩子得到妥善照顧。衛生局表示,兒童快篩確診,建議先透過視訊診療、拿藥;不建議家長帶著孩子到處趴趴走,衍生感染問題,如出現發燒不退或抽搐等情況,才需要緊急送醫。南投縣衛生局指出,感染新冠肺炎,每個人症狀不一樣,有沒症狀、喉嚨痛、全身酸痛、頭痛或發燒。6歲以下兒童確診,則需長家了解症狀,協助治療。尤其,5月26日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決定「快篩陽即確診」後,衛生局接到不少電話,家長希望取得正確的醫療照顧資訊。衛生局表示,兒童快篩陽即確診後,可以透過衛生局網站,找到視訊診療的院所連絡電話,和醫院或診所預約時間,透過視訊由醫師確認快篩結果即為確診,並開立處方拿藥,輕症患者採居家照顧即可,提醒家長切勿直接將確診兒童直接帶到醫療院所就醫,才能降低社區感染風險。兒童採居家照護,可獲得較好休養,且大部分兒童感染症狀,比成人輕微。但衛生局提醒家長,要讓兒童多補充水分,避免劇烈活動,密切觀察孩子的症狀有無變化。居家照護的兒童,如輕微發燒,咳嗽、感冒症狀、冒冷汗,需要使用藥物時,也可連絡視訊院所診療,並依醫師囑付提供用藥使用,必要時也會安排外出就醫。衛生局指出,居家照護的兒童,如出現抽搐、嗜睡、意識改變、活力不佳、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呼吸明顯費力) 、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 94% 、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症狀時,應立即聯繫 119,或由家長緊急送醫。衛生局提到,4日1位住在集中檢疫所確診幼童,疑似腦炎轉診,主要是陪同的母親,發現1歲的孩子持續發燒、活動力下降、且有抽搐症狀,就應該緊急送醫,提醒家長要多注意確診幼兒症狀變化,避免延誤就醫時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1)日表示,因應國際及國內疫情變化,我國際機場防疫自主防護能力已提升,且為妥適調配醫護檢驗資源,宣布暫停自歐洲、中東、韓國及東南亞/印度航班「落地採驗」措施,自今(2022)年6月1日零時起(航班抵臺時間),自國外入境之所有旅客,抵臺時請於機場採集唾液檢體,以進行病毒核酸檢驗(PCR),旅客完成採檢後,續行入境檢疫措施。(圖/疾管署提供)指揮中心指出,我國自1月11日起,因應當時Omicron國際疫情嚴峻及機場員工群聚事件,陸續針對部分抵臺航班之入境旅客執行落地採檢,透過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等各部門全力投入,截至5月31日累計篩檢旅客逾14萬9,000餘人次、檢出境外移入確診者逾6,200人,有效早期攔阻境外移入個案,降低國際機場、防疫車隊等第一線工作人員染疫風險;同時,透過護理臺灣隊及國內感控專家等第三方角度,協助國際機場整體檢視各項防疫感控措施,且落實並內化至機場例行查核,加上第一線工作人員追加劑疫苗接種率逾98%,該專案已完成階段性任務。(圖/疾管署提供)指揮中心提醒,國外疫情雖趨緩但變化快速,籲請旅客來臺前除應取得「表定航班時間前2日內COVID-19核酸檢驗(PCR)報告」,抵臺時務必配合機場檢疫人員指示及引導採集唾液檢體,且於航空器落地至採檢前,請勿飲食、飲水,以確保唾液檢體品質,入境後至預先安排之檢疫處所(一人一戶或防疫旅宿)進行居家檢疫,如後續唾液核酸檢驗陽性,「一人一戶」檢疫者於原地改實施居家照護;「防疫旅宿」檢疫者則依規定改送加強型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或醫院收治。請旅客務必遵守各項檢疫、防疫措施,以減少病毒傳播風險。
我國參加2022年諾曼第世界中學運動會代表團於5月12日前往法國參賽,在疫情嚴峻考驗下,獲得24金17銀28銅佳績,排名第5名,超越上屆24金15銀26銅,創下我國歷屆參賽最佳成績。代表團包含確診者在內共計203人,於今日上午6時20分左右返抵桃園機場,確診者隨即由體育署洽請衛福部醫福會及疾管署協助安排至旅館型集中檢疫所隔離照顧,其餘團員則於防疫旅館進行居檢。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峻,代表團團員返國前於法國當地進行PCR採檢,其中20人為陽性,症狀為輕症或無症狀。為妥善照顧全體團員,並考量主辦國防疫機制(採開放邊境管制作為,且賽事非採完善防疫泡泡模式,團員染疫風險較高)、代表團團員屬性(團員多數為青少年選手,確診後留在法國醫療照顧不易安排,家長擔憂程度較大)及原航班運輸規劃的合適條件(原航班採直飛、團進團出及包艙,可以做機上防疫規劃的合適安排)等原則下,體育署上周就已研擬專案入境暨防疫應變計畫,並陳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同意全體團員(含確診者)得以同一班機隨團返國。體育署依指揮中心核准專案防疫應變計畫,並在相關部會、駐法代表處協力合作,長榮航空公司全力配合及高中體總落實執行下,做好艙位區隔、動線分流及其他各項防疫應變措施,妥善安排全體團員搭乘原訂班機順利返國。代表團返國後依規定於機場採檢,採檢結果有13人為陽性,總計33位確診者,全部團員包括確診者及未確診者,已由體育署會同高中體總,在衛福部醫福會及疾管署協助下,分別安排團員於旅館型集中檢疫所及防疫旅館進行隔離檢疫,期間也會延續賽會期間的關懷機制,持續關懷照顧團員。
台大在月初傳出確診學生於校內會議室睡帳篷,引起軒然大波,類似情況並未改變,近日有確診學子在台大學生交流版發文,指出在會議室睡睡袋度日已好多天。校方無奈,並回應已就最大量能安置,但雙北防疫旅館一床難求,仍不斷勸導同學返家。台大一名學生以「確診第三天」作為標題,在台大交流版中發文提到,「我還是在那個熟悉的會議室,第一天晚上打死一隻大美洲蟑螂,所以都睡在會議桌上。」該名學生還寫道,「第一天到的時候,認識的人後來都有聯絡,說他們從等第一天就被接去防疫旅館了,昨天上午來的外籍生,下午也被接到防疫旅館,照片裡的人是昨天晚上到這邊,跟上次這裡上新聞相比,大概只差了可以洗澡。」他也提到,諸多確診的校內學生都無法返家,無法理解為何安排防疫旅館有優先順序?甚至不能理解為何家中父母接到校方電話,仍在詢問是否可以把學生接回家?該則推文被轉到PTT台大版,網友回復幾乎沒有批評校方,反倒是表達同情,有人說:「學校除了宿舍就沒有可以居住的地方啊,安排不到隔離旅館也不是校方害得吧!」另也有網友提到「台北的防疫旅館好像都滿了」、「真D慘,雙北確診者太多引發的囧境」、「看起來問題點是為什麼比原po晚來的外籍生卻比他早被安排進防疫旅館吧!」台大則回應,已盡全力安置確診同學,包括承租校外旅館為隔離宿舍,亦協調校外集中檢疫所。但由於確診學生人數仍多,量能時有額滿之虞。台大強調,學校仍會盡力協助同學,但校園防疫量能有限,在教育部已同意全額補助防疫計程車費用的情況下,希望確診同學能返家照護。
新冠疫情延燒,計程車司機和外送員成為疫情期間不可或缺的助手,但若計程車司機和外送員自己也確診了,沒出門就沒收入。Uber 暨合作計程車車隊和 Uber Eats 今(17)日宣布,5月、6月將給予新冠確診且需隔離的計程車駕駛5000元、或外送夥伴3000元的一次性經濟援助,總金額預計1500 萬,以守護車隊駕駛和外送合作夥伴的安全。Uber 和 Uber Eats表示,5月、6月期間,因新冠病毒肺炎確診,且需居家照護或於集中檢疫所、醫療院所隔離的合作車隊職業駕駛或外送合作夥伴,將可獲得一次性經濟援助。確診日期前30日內至少跑過一趟行程的合作車隊職業駕駛,只要提出健保快易通、健康存摺或數位健康證明內的檢測陽性證明截圖,或自主快篩檢測陽性照片,即日起可透過 Uber 駕駛端 App 的「幫助」,申請Uber 與8家合作計程車車隊發給 5000元援助。另外,確診日期前 30日內完成了 100趟訂單的外送合作夥伴,只要提出健保快易通內的檢測陽性證明,及打完3劑的疫苗接種紀錄,就可獲得3000元援助。外送合作夥伴可於本周18日中午起透過 Uber Eats 外送合作夥伴端 App 的「幫助」申請。Uber 台灣總經理楊思祥表示,盡力確保使用 Uber、Uber Eats App 接案的合作車隊職業駕駛和外送合作夥伴的安全,一直是疫情蔓延期間下的平台重點。暨推出「防疫安全第一」相關措施,一起與所有人堅守社區安全之後,Uber 與車隊合作夥伴,以及 Uber Eats 率領業界推出此經濟援助計畫,希望在台灣民眾面臨各種不預期的疫情「逆風」時,成為可信賴的平台,持續提供民眾所需的行程以及餐飲、生鮮日用品外送服務,維繫疫情下的新生活常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表示,鑒於國內社區疫情持續擴大,為保全醫療量能,即日起調整COVID-19確定病例輕重症分流收治原則,以確保確定病例即時獲得醫療照護,說明如下:(圖/疾管署提供)一、醫院:中/重症、出生未滿3個月且有發燒、及因其他疾病經醫師評估有住院治療必要之確診者,收治住院。二、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年齡70歲(含)以上、年齡65-69歲獨居、懷孕36週(含)以上、出生3-12個月且高燒(>39度)、或無住院需要但不符合居家照護條件之無症狀/輕症確診者,收治於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三、居家照護:年齡69歲(含)以下,且符合居家照護條件之無症狀/輕症確診者,採居家照護。不符合居家照護健康條件之無症狀/輕症確診者,如本人或法定代理人要求希望採居家照護,經醫療人員評估後,得採取居家照護。四、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綠色通道:為提供收治於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的高風險確診者(例如懷孕36週(含)以上、出生3-12個月且高燒超過39度者等)之緊急就醫需求,設置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緊急後送就醫綠色通道,提供緊急生產及兒童等就醫需求,以保障病人安全。五、醫院下轉原則:經醫師評估已無住院醫療需求,且符合解除隔離條件者,得由醫院先行安排出院;未符合解除隔離條件者,倘符合「COVID-19 確診個案居家照護管理指引及應注意事項」居家照護之健康條件,則下轉返家進行居家照護至隔離期滿;若未符合居家照護之健康條件者,則下轉至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確診者所需「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解除隔離治療通知書」或「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及提審權利告知」等行政表單,得由醫院通知衛生局補行開立。指揮中心籲請地方政府及醫療機構配合落實執行社區確診病例輕重症分流,加速病床周轉率,以確保醫療量能。指揮中心將持續視疫情變化滾動式調整確診病例照護措施,以兼顧病人安全及醫療量能。
本土確診人數遽增,新北20歲確診孕婦病逝消息引發軒然大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11)與婦產科醫學會召開會議討論調整孕婦確診收治原則,擬將症狀嚴重度、風險因子2條件納入,包括年齡、肥胖、慢性病等,不再以懷孕周數作為唯一標準。根據現行確診分流收治原則,懷孕36周以上者須收治醫院、未滿36周者收治於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曾表示,目前懷孕滿36周確診孕婦一律收治住院,確實可能增加婦產科額外照顧的負擔,因此與婦產科醫學會開會討論收治分流作法。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祕書長黃建霈今天透露,昨天會議主要達成2項共識,首先是不再以「懷孕周數」為分流收治標準,即便懷孕未達36周,但經醫師評估症狀嚴重度和風險因子,如高齡產婦、肥胖、慢性病等,認定為高風險患者,就建議收治住院。另外,現行分流收治原則明列「懷孕36周以上收治於醫院、35周內收治於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但有些孕婦考量生活需求,認為自己比較適合居家照護,且經評估無高風險因子,將不強制收治於醫院或集中檢疫所,可選擇居家照護。不少孕婦得知確診後很擔心影響腹中胎兒,黃建霈指出,居家照護重點在於「照護」要落實,如孕婦有任何不適或疑問,建議由原本產檢的醫師負責照護,因為這些醫師最了解孕婦情況,可協助她們第一時間排除問題。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也鼓勵婦產科醫療院所盡速設置視訊診療及緊急諮詢專線,讓確診孕婦有更暢通的聯繫管道,以免一有狀況就衝醫院急診。指揮中心昨宣布孕婦適用輝瑞抗病毒口服藥Paxlovid。黃建霈指出,多數孕婦即使不服藥也沒事,但孕婦一旦進入重症,半數以上都難以救治;雖然目前開放孕婦使用Paxlovid,但需經醫師依個人情況評估,充分告知其功效及風險,並由患者決定是否同意使用該藥物。
指揮中心今公布,本土確診新增逾5萬例,在疫情嚴峻的時刻,產險公司日前推出的防疫保險,可以提供消費者可作為染疫風險後的補償,惟難免未能充分瞭解保障範圍,而衍生消費爭議,產險公會針對民眾較廣泛發生的防疫保單疑問,彙整業者意見做為加強服務消費者權宜處理方式,並以10大QA做成問答集,提供消費者申請理賠時的參考。Q1:投保防疫保單後若不幸確診,但沒有被安排住院而是被安排到所謂的「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加強版防疫專責旅館」、「方艙醫院」,是否即符合保險契約約定之「住院」(住入醫院)之定義?能否請領住院醫療保險金?A1:若保戶經醫師診斷確診必須入住醫院且正式辦理住院手續,因醫院滿載無法入院治療,而前往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等地方治療,則視同符合防疫保單的約定,防疫保單住院日額或住院醫療保險金可以理賠。Q2:確診或被匡列需被隔離之保戶,若無法即時取得衛生機關開立之「隔離通知書」時,是否可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A2:民眾若因新冠肺炎確診或被匡列須隔離,現行作業衛生單位一定會發隔離通知書,通常會先以電話通知隔離對象再透過村里長送達隔離通知書紙本,亦可能以簡訊通知並附上電子式隔離通知書的連結,待身分確認後即可打開列印。若民眾有投保防疫商品,於申請隔離費用保險金時依保單約定須出具隔離通知書,保戶可持紙本通知書或將簡訊所附電子通知書印出,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電子式隔離通知書若有連結來源可辨識開立機關,雖沒蓋機關印章,保險公司亦會受理,不須再去衛生單位補蓋章。最近疫情嚴峻,因衛生單位人力吃緊,有時不及開立,倘有保戶提出申請而未持有隔離通知書時,保險公司會先受理賠案申請,現因疫情關係不宜外出,保戶可等疫情緩和時再向衛生單位申請隔離通知書,相關權益不會受影響。未來如果衛生單位有調整作法,保險公司會向相關單位確認調整作法之內容後,配合調整以其他合適的隔離證明文件替代隔離通知書申辦理賠。Q3:從國外回來需要檢疫14天,有符合法定傳染病隔離費用保險金的承保範圍嗎?A3:國外回來為檢疫,不符合居家隔離或集中隔離的承保範圍。Q4:法定傳染病補償保險金只有保障新冠肺炎嗎?A4:法定傳染病補償保險金保障範圍包含疾管署公告的第一類至第五類法定傳染病,並不是僅限於新冠肺炎而已。Q5:若快篩是陽性後,被帶去做核酸檢測,並於檢疫所隔離三天等待;後來檢測結果為陰性,解除隔離返家。請問在檢疫所隔離這三天,是否有符合理賠要件呢?A5:如果有收到衛生單位開立的隔離通知書,就有符合理賠的要件。Q6:我也有買其他保險公司的隔離保險,隔離通知單可以拿副本嗎?A6:理賠人員審核完隔離通知單正本後,可歸還給您,再向其他保險公司申請保險金。。Q7:防疫保單的法定傳染病隔離保險金是否只要達到封城、封區的警戒等級情況就不會理賠嗎?A7:現行防疫保單「法定傳染病隔離保險金」的承保範圍為被保險人,因法定傳染病接受隔離處置者並取得隔離通知書,如果在封城、封區的警戒等級下,保戶仍有收到衛生單位開立的隔離通知書,仍然可以申請理賠。Q8:人不在投保地址的縣市、要保書地址、投保地點在其他縣市被隔離,可以理賠嗎?A8:被隔離的縣市與投保地址縣市不同,不影響被保險人理賠權益。Q9:確診COVID-19而被安排為居家照護時,是否能請領防疫保單的住院日額保險金?A9:被保險人如經醫師診斷確定罹患法定傳染病,原應住院診療,惟因地方政府為進行輕重症分流照護,保留醫療量能而調整為「居家照護」,且居家照護期間仍須經地方政府成立之COVID-19個案關懷服務中心定期進行健康評估,必要時亦須由專責醫療團隊進行遠距醫療或後送就醫等事宜時,將審視隔離通知書及解除隔離通知書之隔離起迄期間,認定為「實際住院日數」,並依保險契約給付。Q10:確診COVID-19而被安排為居家照護時,是否能請領防疫保單的加護病房住院日額保險金或負壓隔離病房住院日額保險金?A10:被保險人如經醫師診斷確定罹患法定傳染病,且因病情發展需要入住醫院的加護病房或負壓隔離病房進行診療時,則符合申請加護病房住院日額保險金或負壓隔離病房住院日額保險金。如被保險人被安排為居家照護時,係因輕重症分流標準屬於輕症或無症狀者,無須入住醫院的加護病房或負壓隔離病房進行診療,故不符合保單條款約定給付的要件。
新北市板橋區45歲女子感染新冠肺炎,其家中明明還有隔離空間,但因家人過度恐慌,她昨日深夜遭公公趕出家門,女子無奈之下向介壽里長李昆晏求救,警方也到場處理,表示確診者不得擅自外出,女子這才得以重返家門,新北市衛生局今下午則表示,可協助女子安排集中檢疫中心。據了解,女子與丈夫、公婆、大伯和外勞同住,家中其實還有可以隔離的空間,但因公公太過驚慌,得知媳婦確診後竟要求她「搬出去」,以免造成同住家人染疫,而女子無處可去,只好向李昆晏求救。李昆晏於昨日晚間10時許接獲電話,女子一開口便是「里長,救我」,李昆晏大吃一驚,電話那頭的哭聲更讓他十分心疼,李昆晏擔心里民發生意外,詢問詳情立刻向警方求助,當地員警則著全套防護衣到場處理。警方告知家屬,確診者不得擅自外出,如有需求應協請衛生所電話或撥打1922,而警方也告知女子目前的居住環境和格局可供她進行居家隔離,家屬這才接受勸說,同意讓媳婦進家門休息。此事曝光後在社會上引發熱烈討論,新北市衛生局今下午也表示願意提供協助,可安排她到集中檢疫中心暫居,建議她與家人商量討論,再決定是要居家照護還是到中心養病.
新北板橋一名女子因為確診,居然被公公趕出家門,無助之下只好打電話求救介壽里里長李昆晏;她在電話中不停哭泣,直喊「里長救我,救我」,令人鼻酸。李昆晏趕緊打電話向警方求助,由警方與家屬進行協調。針對此事,新北衛生局長陳潤秋稍早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如果真的無法一人一室居家照護,請跟衛生單位聯絡,會協助安排集中檢疫中心。新北市板橋區介壽里里長李昆晏透露,巡守隊夜督值時分,突然接到一名女子打來,「泣厲的哭聲夾帶著求救的聲音,本能立即反應『妳在哪、發生了什麼事』,隨即撥打海山派出所請求協助,結果是一起媳婦確診要被趕出家門,無處可去的求助,凄厲哭聲,令人聞之心酸。」里長晚間接獲女子求救。(圖/翻攝自臉書/李昆晏)據了解,該名媳婦家中其實還有空間可以讓她在家居家照護,但疑似公公擔心媳婦把病傳染給家中的其他人,因此把她趕出家門。李昆晏表示,非常感謝海山派出所警員接獲報案後,立即穿全套防護衣與家屬道德勸說、曉以大義說明,免除一場危險事件。李昆晏呼籲,疫情期間內,希望大家一起共體時艱渡過,大家一起加油。【15:35更新】針對此事件,新北衛生局長陳潤秋今(10日)在防疫記者會上表示,Omicron都是輕症、無症狀為主,所以現在很多確診者都是在居家照護,建議這家人以及所有確診者家人都先商量一下,看要用什麼樣的方式,讓家人留在家裡一人一室做居家照護,如果真的沒有辦法的話,請跟衛生單位聯絡,會協助安排集中檢疫中心。
全台確診人數大增,有確診民眾反映自己符合用藥條件,但問了數家醫院都無法取得口服抗病毒藥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表示,昨天單日領用819份輝瑞口服藥Paxlovid,為歷來最高紀錄,其中396份是開立給居家照護者,顯示目前已有打通開藥送藥流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近來兩款口服抗病毒藥物使用有明顯成長,過去一周每天領用人數約100上下,昨天一口氣就開出819份Paxlovid,以及218份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算是歷來單日人數最高。目前Paxlovid已配發至全台核心藥局及衛星藥局,羅一鈞指出,昨天開立的819份當中,有423份由醫院開立,包括醫院負責的集中檢疫所,另外396份則是由核心藥局及衛星藥局,由透過藥局到宅送藥或家人帶領。有確診者反映「健康益友App」顯示5月12日才可使用,羅一鈞說明,先前指揮中心公布居家照護視訊診療及開立口服藥物流程,但後來了解各地方政府居家照護團隊已經成形,而且運作蠻順暢的,所以由團隊了解重症風險因子在開藥,搭配社區送藥系統來調劑和送藥。至於有民眾反映自己找了多家醫院才順利取得口服藥,陳時中昨表示會親自了解。他今天說明,經詢問該病人可能還沒接上管理系統和團隊,病人拿到PCR陽性時間比較早,大約晚了一天多才接上照護團隊,因此自行尋找醫療資源,「整體問題要改善,怎麼樣把PCR陽性個案及時轉到團隊,時間要縮短。羅一鈞表示,目前已經打通開藥到送藥的流程,但還是有些環節努力調整簡化,今天早上已發新公文,即日起簡化開立表單流程,免填4項文件,包括病人治療同意書、藥物申請暨領用檢核表、口服抗病毒藥物領用切結書、病人治療紀錄表。羅一鈞說明,由於遠距醫療很難填紙本同意書,因此開放針對居家照護者,可以病歷加註知情同意相關字樣,代替紙本同意書,至於醫院、集檢所確診者,仍要有填寫程序,但可自製同意書格式,不限定用疾管署版本,方便醫師操作。第二,本來有13個高風險因子要在免填藥物申請暨領用檢核表上一一打勾,目前改為免填免繳回,改以健保代碼上傳。第三,口服抗病毒藥物領用切結書,由處方醫師、調劑藥局免,跨院所、跨藥局領用才需填寫。第四,免填病人治療紀錄表 開立後須追蹤病人情況 目前簡化為處方醫師免填 提供後續照護團隊參考,但非必填。
衛福部昨要求北北基桃急性一般病床500床以上醫院須開設30%專責病房,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出席居家照護關懷中心服務專線母親節慰問活動後受訪表示,新北市開出專責病房1963床,目前空床率33%,非必要及非緊急性醫療現階段暫緩,新北市醫療量能雖是全國倒數第二,但新北是很早做好醫療量能盤點,才能面對最高確診數與最大居隔量。侯友宜說,新北1個月前就啟動居家照護,集中檢疫中心開出全國最大量的2177床,新北市在浪頭上,所以應變速度一定要比中央快,以減輕後端醫療量能的不足,目前居家照護5萬多人,不少人已陸續康復,保全醫療量能保全照顧中重症及有高風險族群。侯友宜並再度呼籲,希望中央能看到在浪頭上的新北,提出的應變方式是別的縣市尚未碰到,新北就先遇到,期盼中央在新北提出新政策時能夠給我們支持,像居隔轉型已提了10天,中央昨天取消電子圍籬及從被動管理變主動管理,其實就是新北市的7天自我居隔,如早10天讓新北市先行,相信民怨會比較少。新北市衛生局補充,新北500床以上醫院僅有亞東、淡水馬偕、雙和、新店耕莘4家醫院,將依照中央要求開設30%專責病床,會再增加173床;其餘14家500床以下醫院,目前均已開設25%專責病床,也會要求一併增加開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