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WANT
search
  • 最新
  • 社會
    • 社會首頁
    • 時事
    • 直擊
    • 調查
  • 娛樂
    • 娛樂首頁
    • 即時
    • 大條
    • 專題
    • 人物
  • 財經
    • 財經首頁
    • 熱線
    • 人物
    • 專欄
  • 政治
    • 政治首頁
    • 焦點
    • 人物
    • 評論
  • 漂亮
    • 漂亮首頁
    • 美容
    • 時尚
    • 精品
  • 生活
    • 生活首頁
    • 綜合
    • 汽車
    • 美旅
    • 3C
    • 健康
    • 寵物
    • 運勢
    • 運動
  • 國際
    • 國際首頁
    • 最新
    • 大陸
  • 影音
CTWANT App icon

安裝我們的 CTWANT APP 體驗更好的服務,接收更快的即時資訊。

iPhone

ios icon 立即安裝

Android

android icon 立即安裝
⊗ 清除
  • 全部
  • 社會
  • 娛樂
  • 財經
  • 政治
  • 漂亮
  • 生活
  • 國際

alt

求職遭辱「大專只值250」 黑心公司被揪出「員工投保數0」慘了

「談薪水」是求職過程中最重要也最困難的階段,但中國大陸一名新鮮人提出人民幣2,000元(約新台幣8,880元)的薪資時,竟遭人資羞辱「大專畢業頂多值250(約新台幣1,110元)」。但正所謂囂張沒落魄的久,這家公司馬上被抓出「員工社保投保數零」,將面臨主管機關的調查。綜合陸媒報導,該名來自四川成都的大專生,日前向一間科技公司的人資主管表達求職意願,卻在表示自己是大專畢業生與開出2,000元的薪資後,遭到對方連番侮辱「200(約新台幣880元),來看門」、「你哪個眼睛覺得這(學歷)值得起2,000」、「2,000招一個傻子,你覺得值不值」。(圖/翻攝自微博)男子與人資主管的對話截圖曝光後,氣得大陸網友肉搜這家「啟出科技」,發現是成立僅8年的公司,資本額為人民幣200萬(約新台幣880萬),且去年的公司社會保險(含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員工投保數為0,如政府機關查證屬實且逾期未繳納,將被處以繳費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圖/翻攝自微博)求職平台也強調「不允許企業說出這種話」,若屬實會對該公司的帳號進行功能限制,不過「啟出科技」仍未就此事作出回應。

publish-icon 06月29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羅大佑7月線上再度開唱 太愛花蓮動念想置產

「音樂教父」羅大佑去年獲頒第32屆金曲「特別貢獻獎」,他透露每年對於金曲盛會都非常關注,私底下也常與公司同事一起聆聽,並討論新生代音樂創作人,他不僅參與了熊仔最新專輯《PRO》、也曾提及過YELLOW黃宣都是有在關注的音樂人,提攜後進之情由此可見。2020年羅大佑一連在宜、花、東、鹿舉辦了四場戶外線上演唱會,共吸引超過百萬觀看人數,去年底陸續推出紀錄片及台北萬華安可場更造成好評熱潮。羅大佑今日也宣布《宜花東鹿》2022巡演新篇,將於花蓮「林榮新光站」全新啟動,全新線上演唱會將於7月17日晚間7點準時開播。稱花蓮為台灣淨土的羅大佑,坦言自己因為太愛花蓮。也動起想在當地置產養老的念頭,他表示:「每到這裡,步調與呼吸也會開始放慢,我想隨著年紀大了生活步調慢一點,多跟大自然接觸,對健康也會很有幫助。」

publish-icon 06月29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明星養老院》宣布加演!黃嘉千台詞太少犯眾怒

舞台劇《明星養老院》演出後獲得好口碑、票房,主辦單位決定在今年12月23日至25日於台北國父紀念館再度加演。黃嘉千自爆角色台詞較別人少,引起其他演員們紛紛抗議她太輕鬆又太受歡迎,簡直「犯眾怒」。方文琳與網紅娘娘都是在《明星養老院》第一次參與演出舞台劇,方文琳回憶兩年前第一次讀本時,喊同戲演員郎祖筠「郎老師」,因為她真心把阿郎當劇場老師,後來郎祖筠終於忍不住在方文琳的臉書上留言請她別再喊「郎老師」,喊「阿郎」就好,兩人因此拋掉客套、成為好友。郎祖筠說,其實《明星養老院》真有存在必要,大夥一起工作久了,無論聊天還是講古,都有共鳴,最重要的是說笑話能抓到笑點;如果講笑話旁人卻根本不懂哪裡好笑,那可是很悶的事。方文琳與娘娘都是第一次演舞台劇。(圖/金星文創)黃嘉千在舞台劇中飾演逐漸失憶的前偶像明星,她笑說自己劇中名字應改為范仲淹的妹妹「犯眾怒」,因為她台詞不算多,而且角色搞不清楚今夕是何夕,楊烈跟方文琳、范瑞君從頭到尾都要小心呵護她,角色設計巧妙,每次上場都會引來觀眾排山倒海的笑聲,很轟動。網紅娘娘則感謝自己的「人生不做清單」裡沒有「演舞台劇」,才有機會以泰國人的身份加上Youtuber的身份演舞台劇。他特別喜歡劇中偶像與粉絲之間的情誼。娘娘說,偶像對粉絲的影響是一輩子,就像他在高中的中文老師是楊丞琳的鐵粉,甚至連教書,都拿楊丞琳的歌當教材。他記得楊丞琳有首歌的歌詞是「找不到有比你更好的人」,娘娘考試的時候覺得歌詞一定不會錯,就依樣寫在考卷上,結果被扣了0.5分,因為正確文法上不該加入「有」這個字,害他與滿分失之交臂。娘娘說,如果有機會見到楊丞琳,他要討公道,把這0.5分拿回來。舞台劇《明星養老院》以資深明星生活為題材,探討人生、年華老去相關議題,引起廣泛共鳴,吸引許多觀眾首度踏入劇場觀賞舞台劇,疫情期間能將近滿場,是很難得的好票房。今年12月23日至25日《明星養老院》將於台北國父紀念館再度加演。

publish-icon 06月26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遊客上廁所遭兇猛老虎偷窺 笑回:怎麼拉啊?

現在各國開設許多動物餐廳,讓喜愛動物的民眾可以邊吃飯邊和可愛動物玩耍。但大陸有家野生動物園餐廳,餐廳內養的卻是兇猛的老虎。有位民眾近日表示,他在餐廳內上廁所時,老虎竟然盯著他看,讓他笑說「怎麼拉啊」?綜合陸媒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河南洛陽的「欒川竹海野生動物園」,該動物園的老虎園裡面有間餐廳,讓民眾能邊吃飯邊看老虎。近日有名楊姓男子去餐廳廁所上大號,外面竟然有一隻老虎在看他,看起來十分驚悚,也讓網友不禁為那男子捏了一把冷汗,如果玻璃不堅固,那男子可能會成為老虎的「餐點」。動物園官方帳號搞笑表示:「誰想體驗在這個位置上廁所,我提前給大家佔一下」。 對於餐廳的安全,工作人員回應,「觀虎是景區特色,玻璃非常結實很安全」。他表示,用餐區都有做好安全措施,許多遊客都是因為老虎慕名而來,靠近虎籠的廁所最受歡迎。據了解,用餐區也有用防彈玻璃隔開老虎,整個餐廳可以容納4、500人,遊客除了觀賞老虎外還能體驗親自餵食的樂趣;園區除了有養老虎,還有飼養黑熊等動物,遊客可以做遊園車近距離看動物。老虎看遊客上廁所的影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回應「景區特色:偷窺虎。」、「看了嚇尿」、「這個服務也真好」、「老虎:你有帶衛生紙嗎」、「是受侏儸紀公園的啟發嗎」?看影片請點這。

publish-icon 06月25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疫情下全員健康登台 《明星養老院》今晚台北首演

舞台劇《明星養老院》24日於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台北場首演,票房幾乎全滿,監製王偉忠表示,疫情期間還能有這麼多觀眾支持,很令人感動。他感受到社會上很需要藝術、尤其喜劇來撫慰心靈,希望《明星養老院》的演出能為社會帶來一些笑聲。為了延宕一年的台北首演場,演員郎祖筠、楊烈、黃嘉千、方文琳、范瑞君、洪都拉斯、陳漢典、黃浩詠、娘娘等人密集復排許久,全員一路快篩、保持運動、保持健康,凝結出一股很強烈的熱忱,希望能順利站上舞台!以前覺得登台表演是極為普通的事情,在疫情影響下幾乎變成了不可能的任務,終於平安完成。《明星養老院》首演票房創佳績,還有觀眾從中南部北上看戲。(圖/金星文創)黃嘉千在劇中飾演甜美風格的前少女團體偶像歌手,她偷偷問跟她對唱的楊烈,「我的歌聲真的很甜美喔!」弄得楊烈只好說「是!」飾演天后的方文琳則被大家發現很會搞笑,王偉忠特別封她為喜劇泰斗,顛覆累積多年的玉女形象,她與范瑞君飾演的粉絲之間真摯的友誼,讓碩士學位研究粉絲文化的娘娘感動萬分。郎祖筠為了重現性感歌姬的風采,她還鑽研崔苔菁的鼻腔唱法,讓角色更性感,也對崔苔菁致敬。洪都拉斯為劇中角色獻出苦練多年的貫口,而且他已經開始練習新的貫口,因為身為藝人,永遠要給觀眾新招。他特別愛看劇中黃嘉千與郎祖筠冰釋多年誤會後的合唱,每次非常感動,希望觀眾看完之後能夠解開人生的結、歡喜迎接未來。

publish-icon 06月24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可以去探望長輩了!長照機構即起開放探視 須持快篩陰性證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宣布,因應國內COVID-19疫情及疫苗接種率提升,考量長照機構防疫及住民探視需求,自本即日(6月24日)起放寬全國住宿式長照機構訪客管制措施,並調整陪伴者/陪住者免除篩檢之疫苗劑次條件,相關說明如下:一、放寬全國住宿式長照機構訪客管制措施:(一)原限制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高雄市及花蓮縣住宿式長照機構除例外情形暫停探視,調整為全國住宿式長照機構有條件開放探視。(二)訪客應出具探視當日COVID-19抗原快篩(含家用抗原快篩)自費篩檢陰性證明,若為「完成COVID-19疫苗追加劑接種達14天(含)以上」或「確定病例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且距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無症狀者適用)15天(含)以上至3個月內」,得免除篩檢。二、調整陪伴者/陪住者免除篩檢之疫苗劑次條件:(一)原規定陪伴者及陪住者應完成COVID-19疫苗基礎劑應接種劑次達14天(含)以上;機構內現有之陪住者如尚未完成疫苗基礎劑應接種劑次達14天(含)以上且無法替換,應每7天進行1次自費篩檢。(二)調整為陪伴者/陪住者免除篩檢之疫苗劑次條件為完成COVID-19疫苗追加劑達14天(含)以上。人員若曾經確診 COVID-19,解除隔離且距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無症狀者適用)15天以上至3個月內,可免除篩檢。(三)未完成COVID-19疫苗追加劑達14天(含)以上之陪伴者應出具探視當日COVID-19抗原快篩(含家用抗原快篩)自費篩檢陰性證明;現有陪住者如尚未完成疫苗追加劑達14天(含)以上且無法替換,則應每7天進行1次自費篩檢(含家用抗原快篩)。除上述措施外,機構仍應遵循「衛生福利機構與榮譽國民之家因應COVID-19訪客管理作業原則」落實相關管理,包括:落實預約制、詢問TOCC及限制有感染症狀者進入、不同住民訪客間維持社交距離、探視期間全程佩戴口罩、鼓勵所有進入機構人員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並於進入機構前出示該APP畫面等。指揮中心將持續監測國內外疫情發展,滾動修正相關應變策略。為降低住宿型長照傳播風險,疫情期間仍請民眾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探視,建議以視訊或電話方式替代實地探視;並請各類住宿式長照機構落實執行指揮中心公布之相關措施指引,鼓勵機構工作人員與住民儘速完成完整疫苗接種,以確保工作人員及住民健康安全。

publish-icon 06月24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她從小被情勒「14歲開始付孝親費」 失婚女心累:祈禱他們染疫就死亡

華人社會對於親情的互動,向來講求「孝道」,但也衍伸出不少父母,把「孝道」無限上綱,甚至拿來當作對子女情緒勒索的武器。一名失婚女子就上網抱怨,她從14歲離家工作後,就被要求支付孝親費,讓她無奈大嘆,很怕父母長壽,「一直祈禱他們染疫就死亡,但這場疫情完全沒有影響到他們」。對於原PO的慨嘆,網紅「廣告小妹」(凡槿)表示,對於原PO這個小小的心願,「我完全能懂」,她表示,的確有父母生了小孩,就覺得自己好棒,把孩子帶來了世界,不給太多資源,卻期待孩子要很有出息,她認為父母除了心態要改變,也要把自己的養老顧好。原PO昨(23)日在臉書社團「匿名公社」發文表示,她父母認為只要她獨立離家,就代表長大了該對父母有所回饋,所以原PO從14歲開始,就按時支付孝親費給爸媽。直到後來結婚生子,明明養家負擔加重了,但這筆費用父母還是要求持續給孝親費,「一給就是30多個年頭」。原PO提到,後來她和丈夫離婚,家裡沒有多的房間讓她住,她只能自己在外租房。因為孤身在外,開銷很大,她在生活支出手頭更緊,計算也更多了,但在給父母的孝親費、紅包、生日等祝賀,該給父母的錢,完全沒有少過。原PO無奈表示,她明明一周前才匯款過,最近爸爸又打電話向她要錢,她因為下個月要換工作,薪水變得比較少,婉轉說明自己的難處後,竟遭爸爸情緒勒索說:「你別這樣,我再活也沒幾年了,你等我走了你就知道爸爸的好」,還責怪她,為什麼要換掉薪水較高的工作。原PO難過表示,父母從小在她印象中,就是那種工作一直不穩定、怕辛苦的人,年輕時沒錢就找阿嬤拿錢,現在阿嬤離開了,把阿嬤遺產花光後,就換和兒女要錢,一旦要求他們工作,父親便會開始裝病,母親也不願工作,讓她苦嘆「真的好害怕他們長壽」、「一直祈禱他們染疫就死亡,不要拖泥帶水,但這場疫情完全沒有影響他們。」文章曝光後,不少網友完全能理解原PO心情,紛紛留言表示,「這種為老不尊的父母,除了親情勒索,曾經也是啃老族,現在又啃小,真是以為把臉皮放在口袋,天下無敵」。網紅「廣告小妹」(凡槿)受訪時也表示,「原PO的小小許願 我完全能懂」,她提到,父母愛子女,別老覺得打打嘴炮、煮煮飯就是愛了,「不求你出房出車,但不要不出錢培養小孩,卻又要他很有出息,沒出息就罵,也請把自己的養老顧好。」

publish-icon 06月24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明星養老院》九成觀眾不退票  王偉忠感謝一路力挺

舞台劇《明星養老院》將於6月24日至26日在台北國父紀念館演出,目前進入最後倒數,監製王偉忠感謝疫情期間還是有高達九成多的觀眾沒有退票,讓他深深感覺榮幸、快樂與感動,他發下豪語說,只要觀眾想看,他會繼續創作。王偉忠表示,他製作節目四十多年,服務了好幾代藝人與好幾代觀眾,近年來越來越相信年輕人的節目應該留給年輕製作人來做,他則想服務跟他一同長大的朋友與觀眾,畢竟大家一起呼吸同樣的空氣六十多年,有著相似的心思與感懷。像這次《明星養老院》就是他想要表達每個人都只能活一次,其實都是自己這個世界的大明星,有時候就要勇敢做些不一樣的事情、讓人生留下記憶點。他說,許多《明星養老院》的觀眾都是第一次進入劇場,觀眾可以放心大膽進劇院,不要怕表演藝術,因為這齣劇通俗易懂。《明星養老院》的演員陣容堅強,包括郎祖筠、楊烈、黃嘉千、方文琳、范瑞君、洪都拉斯、陳漢典、黃浩詠與網紅娘娘。目前有少數票券釋出,購票請洽udn售票網。

publish-icon 06月22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幫失智老婦代辦「以屋養老」 無良里長竟盜領百萬偷過戶房屋

高雄市鳳山區前誠德里長楊弼勝,因得知里內蘇姓老婦患有失智症,在與其家人商量下協助安排蘇婦進安養中心,蘇婦妹妹也匯款127萬元作為安養費用。沒想到在外積欠千萬元債務的楊男見財起意,不僅盜領一空,還把蘇婦的房子過戶到妻子蕭秀貞名下,並用做抵押借款420萬元,高雄地院依偽造私文書罪判楊徒刑1年、蕭徒刑6月,緩刑3年。判決文指出,蘇姓老婦獨居在鳳山區誠德里,2015年時因走路不慎跌倒且患有失智症,導致生活無法自理。楊弼勝得知後,去找住在台南的蘇婦妹妹商量,由他代為協助安排蘇婦住進安養中心,安養費用由蘇婦妹妹代為繳納,並以「以屋養老」方式,把蘇婦名下的房產拿去銀行借款,支付後續的安費中心費用。蘇婦妹妹同意並匯款127萬元到姊姊的郵局帳戶,沒想到這筆錢全被楊男盜領一空,直到安養中心因遲遲未收到蘇婦的養護費用,去函向妹妹催繳整起事件才曝光,也驚覺蘇婦名下的房產也已遭人過戶。檢警調查,楊男在外積欠超過千萬元債務,且因信用破產無法再向銀行借錢,於是偽造文件把蘇婦的房子過戶到妻子名下,再找不知情的梁姓女友人,用房子抵押借款420萬元。高雄地院審理,楊男為替妻子開脫,說妻子的銀行帳戶、印鑑等都是他保管使用,妻子並不知情,企圖扛下所有罪責,表示願意賠償350萬元,與蘇婦妹妹和解。蘇婦妹妹同意楊男提出的賠償方案,放棄所有請求權,法院依偽造私文書罪判楊徒刑1年、蕭徒刑6月,緩刑3年,可上訴。

publish-icon 06月21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兒媳回家住3天「2.6萬消失」…婆婆衝臥室見意外一幕 下秒再掏44萬

婆媳關係是千百年來難解的問題,然而不一定每個人都會遇上難搞的婆婆。大陸一名婦人和兒子相依為命多年,後來孩子結婚,婆媳倆也處得不錯,不料兒子多年前車禍離世,她選擇回家養老,近日兒媳帶著孫子回家,她的6000元(約新台幣2萬6000元)不翼而飛,事後得知真相,立即掏出10萬元(約新台幣44萬元)給對方。女網友近日在網路發文,「我是個地地道道的鄉下女人,今年58歲,老伴去世的早,就我和唯一的兒子相依為命。生活了這麽多年,兒子也算給我爭氣,從小學習成績一直不錯,後來就留在了城裡工作,還給我找了一個兒媳婦。他們倆在城裡打拚多年,後來也有了自己的房子,兒子不放心我一人在鄉下,於是就把我接來和他們住在一起,也好照應。」原PO提到,「我們一家子生活在一起,生活過得幸福甜蜜,不久後兒媳懷孕生產了,是個大胖小子,可把我給高興壞了。兒子和兒媳都有各自的工作,我在家沒事幹,也就幫忙照顧孫子,接送孩子上學,一轉眼,孫子都8歲了,看著這一家子,小倆口幸福無比,我就特別欣慰。」她接著說,「可是上天偏偏要和我們家開玩笑,兒子不幸遭遇車禍當場身亡,兒子走後,我們一大家子籠罩在陰影之下,我和兒媳整日以淚洗面,生活之中更是相依為命,互相攙扶著過日子,給兒子料理了後事。兒子走後,我不堪忍受打擊,於是就回了鄉下老家養老,兒媳留在城裡,還要照顧孫子生活和上學」。女網友透露,前段時間正逢暑假,不料放在抽屜的6000元竟不翼而飛,「第一時間我就懷疑是兒媳偷拿了,於是我就準備趁她不在家時進她屋裡一看究竟,原來事情的真相是這樣的,兒媳早已得了病,但她不想浪費錢治療,孩子知道後只好偷偷拿走我的錢,幫他媽媽看病。我知道了事情的緣由,就趕快拿出所有積蓄,整整10萬塊塞給兒媳,讓她放心治療,孩子不能再失去母親了!」

publish-icon 06月19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認為兒子被搶走 婆婆威脅媳婦「死給妳看」竟喝農藥跳海

這樣的婆婆讓人心好累!一名37歲人妻抱怨,婆婆管老公管得死死的,只要一天沒回家就不停追問,甚至以死相逼,想吸引他們的注意,讓夫妻倆都相當無奈。原PO在臉書《靠北婆婆2.0》指出,婆婆有3個兒子,老公排行老三,她和老公是相差8歲的姊弟戀。交往期間婆婆曾提議住他們家,當時她感謝對方的好意,禮貌回絕:「家中剩父親,我會盡量回家睡覺,但其實這是婆婆不讓老公在外頭過夜的理由,還以請吃飯為由,達成可以和老公共進晚餐。不只如此,婆婆還提出一起到外縣市出遊,但她想到重點還是老公,便還是回絕了。原PO透露,老公因轉換跑道參加檢定考試,考試在外縣市舉辦,卻不小心調錯鬧鐘錯過車班,她便開車載老公前往,上了一整天的課程,晚上太累小倆口倆就找了間汽車旅館睡覺,沒想到老公一沒回家,婆婆就奪命連環叩,「逼問是否和我同行?何時回家?沒回家就搬出去」,隔天中午回到家,只見老公的衣物和私人物品全被丟在樓梯間,放在房間的現金也被拿走,為此老公和婆婆大吵一架。老公只要沒回家,婆婆就會狂打電話。(示意圖/翻攝自pexels)原PO聽到婆婆啜泣,「我不拿你的錢你會找我嗎?我怕你有了女友就不要我了」,老公則怒斥:「我是妳兒子不是妳男朋友!我快30歲我有我自己的空間,妳是心理變態嗎?」到了5月20日剛好交往半年登記結婚,但傳統的禮俗決定以後再辦。原PO和老公出門登記前請婆婆找戶口名簿,怎料婆婆卻回:「不是故意找不到,妳嫁來我們家就要住這裡要做家事」,但因為自己家裡有個老父親,無法一直住在婆家,婆婆隨即嗆聲:「妳是爸寶嗎?是不會叫妳爸再娶一個嗎?把他送去養老院也可以」,她聽了非常生氣,大聲回應:「不要把妳的思想套在我家,我爸要怎麼過日子輪不到妳插手!」老公也幫腔:「怎麼不說把妳送去住養老院,我把岳父接過來住,將心比心!」婆婆認為原PO搶走兒子。(示意圖/翻攝自pexels)沒想到,婆婆竟警告原PO:「妳敢從我身邊搶走我兒子,我就死給妳看!」她並不以為意,原來婆婆不是第一次這樣威脅,因此3兄弟都已經麻痺這樣的戲碼,結果到了傍晚登記結束後,接到2哥的來電得知婆婆喝農藥,但老公壓根不想理會,只是冷冷地說:「今天登記結婚她搞這樣,我不會再替她付醫藥費也不會去醫院看她,這樣情緒勒索我的人生怎麼過下去!」離譜的是,婆婆隔2天騎機車離開醫院說要跳海,老公當下衝到海邊尋找,後來被民眾發現報警,婆婆在警察面前哭訴:「小兒子交了女友不要母親了,我為了他輕生他也不去醫院看我」,即使警察安慰開導也沒用。婆婆的行為讓原PO感到不齒,這幾天遇到婆婆都懶得慰問,「如此這般的長輩不值得人家憐憫與尊重,在她兒子正轉換跑道無暇分身時,2個禮拜找死3次,還賴到我身上,一直做出讓人無言的行為真的很白目!」【臉書原文】

publish-icon 06月19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誰護失智財2/親屬糾紛難判失智患者財產難信託 只能靠法官「心軟」

由於國內尚無專法保護失智者財產,法院審理失智症者和解的案件又不公開,使得失智者財產能否受到保護,讓民眾存疑。曾為失智者打贏官司找回財產的林李達律師告訴CTWANT記者,「有沒有醫師幫忙做鑑定很重要。」曾任基隆地院法官的林李達律師,同住的父親也是失智症者,因此他非常了解陪同照顧失智者立場與遭遇。他和許書瀚律師2014年共同負責一樁失智症者吳運生的官司,最後翻盤勝訴,現為法界與台灣失智症協會的重要判例。該案中,吳運生診斷為失智症者前後期間,因誤信他人誘惑而將名下近億元現金、房屋變賣、轉贈給陌生十餘人,「吳運生的主治醫生有出來鑑定確實會有錯誤認知等有失判斷力情況,因此有些案件判定對方須退還財物」,林李達律師直言,「有沒有醫師幫忙做鑑定,對非有醫療專業的法官,會是很重要的審理依據來源。」林李達律師曾任基隆地方法院法官,因為是失智症者父親的主要照顧者,很清楚了解該疾病症狀。(圖/李蕙璇攝)CTWANT記者也採訪到吳運生妻子劉慧芳,「先生原本是個脾氣好又顧家的人,後來會常無故生氣,離家出走,甚至還將名下房屋過戶給陌生人,我才開始注意他的情況,並帶去看醫生,那時才關心到財產情況,有點錯過黃金時刻。」「因此能夠愈早預防,可以透過信託專款專用,還可以告知銀行、地政事務所等,註記財產有異動時須通知家屬等,都是一種對失智症者財產的保護。」劉慧芳提醒。現為台灣失智症協會志工諮詢律師許書瀚,多年來走訪全國各地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失智症家屬團體、協會等演講逾百場,幫助失智症醫事專業人員、患者本人與家屬,了解失智者會面臨的相關法律議題。許書瀚律師說,「像安迪等身為子女,對失智症母親財物使用意見分歧的親屬紛爭案,法官要面臨不同立場子女提出的說法與證據,其實不一定很容易辨別真偽與釐清真相。」「有的法官確實會採信失智症者的『我很好;我的財產不需要別人管……』等說詞,而未做進一步醫學鑑定,因此就看過多起失智長輩被子女帶來帶去簽名移轉財產文件,脫產後,就會面臨老無所終、無法受到良好安養照護品質的疑慮與困境。」許書瀚律師說。許書瀚律師常接受各地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的邀請,主講關於失智者會面臨的相關法律議題。(圖/許書瀚律師提供)不過,也有法官「心很軟」,審理這類案件會以「幫助失智症者做最好的財產保障」為重,邀集所有子女到場共同做調解,建議並勸導為失智症者做財產信託,每月定期撥款定額為照護相關支出的專款專用,「一切都是為了給與失智症最好的照護,子女與家屬是不敢拒絕的!」許書瀚律師強調。他舉例說,有一名失智患者名下的土地被地方政府徵收後,可收取逾千萬元費用,「患者的女兒擔心媽媽的錢被哥哥無故挪用,因此建議女兒先告知市府母親現況,市府遂同意,需全部子女同意後才會匯款,搶到一些時間,趕緊向法院取得法官核准,經過調解後為患者做財產信託,最後保護母親財產安全。」可惜的是,類似成功調解案例,因為司法院官網不會上傳和解書內容而未公開,難讓其他民眾與法官參考。「失智症者家屬調解案成立很多,只因司法院官網不會上傳和解書內容,很多民眾與法官也不會知道其他案件做法,相當可惜。」許書瀚律師說。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政策委員會主委鄭嘉欣律師則提到,由於這類的司法案件頻增,這幾年協會也多次公開呼籲政府訂定失智症者的專法,仿效少年法庭設立調查官,給與社工、醫療等專業資源挹注,透過具體法律給予失智症者的財務保障。目前金管會與衛福部展開「失智者經濟安全保障推動計畫」中,正透過「安養信託、以房養老」宣導民眾提早做財產管理,並加強就高齡化商品以及銀行等金融機構行員的宣導,防止失智者遭詐騙、剝削等措施。信託公會則表示,安養信託案以高齡者(逾65歲、身心障礙者)為主,件數逐年增加,其中有些是法院調解案,公會也一再宣導鼓勵民眾可藉由銀行、證券等信託業者,透過信託契約,將財產用作照顧自己或特定人(父母、子女等),契約須載明信託目的、財產管理方式、受益人、財產歸屬及交付方式等,由信託業者依約管理其信託財產,直到信託關係結束為止。

publish-icon 06月19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女兒嫁同志⋯拚人工受孕直到「病逝都沒圓房」 二老心疼告女婿詐婚

台南一對老夫婦將女婿告上法院,原因是不捨身為會計的女兒4年前結婚後,發現丈夫疑似為同性戀、有愛滋病,回娘家訴苦夫妻2人「從未圓房」,女兒還為了夫家傳宗接代,經歷4次人工受孕,並懷上龍鳳胎,沒想到女兒最後卻罹癌病逝。二老心疼女兒的經歷,憤而指控女婿詐婚,除求償100萬,也要求返還女兒身故後的勞保給付與保險理賠。根據台南地院判決書,吳姓女子原為保險帽公司會計,2018年與相親認識的吳姓男子結婚,隔年1月開始至2021年1月接受4次人工受孕,最後成功懷上龍鳳胎,不過同年5月、懷孕4個月時,突然咳嗽不止,致醫院檢查後發現肺腺癌末期,並快速於隔月病逝。吳女的父母心疼女兒經歷,認為女婿明明身為同志,卻因為原生家庭傳宗接代要求,故意隱瞞自己同志與愛滋病友身份,欺騙女兒結婚並要求她人工受孕;二老還指控,直到女兒離世,夫妻仍未圓房,女婿卻還其他男人發生關係,因此憤而提出共100萬元賠償要求。此外,吳女父母也稱,當時女婿曾在女兒蓋棺前,下跪道歉稱自己沒有照顧好妻子,並承諾以後會照顧二老,並將妻子身故後勞保理賠,扣掉妻子的信貸、卡債和其他貸款,全部交還給二老供他們養老。但是二老發現,女婿事後拋棄繼承約60萬,並將女兒的勞保、勞退,以及保險理賠共約132萬元全領走,因此要求返還。對此,台南地方法院法官審理時指出,婚姻既為夫妻之間為追求共同生活之目的,而形成的結合關係,其間的酸甜苦澀、喜怒哀樂、悲喜交集等,都是婚姻生活中可能面對的,「縱然吳女知悉丈夫為不同性向之人,其心中所思所想,非他人得以揣意憑想」,因此認為二老認為女兒是被女婿略誘、詐婚難以憑採。法官因此判定二老的損害賠償要求無理由,應予駁回,不過由於女婿曾答應將勞保、保險金要交給岳父母,因此被判定為不當得利,必須全數將其歸還。

publish-icon 06月18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新人熱戰區2/染疫亡者24小時焚化爭議 陳聖文:規劃確診冰存區弭怨

新冠肺炎確診病患的遺體是否要在24小時內火化,引發社會爭議。台北市議員參選人陳聖文從高中就接觸父親經營的殯葬業,對於民眾敬而畏之的「身後問題」早已司空見慣,他建議政府可以運用現有存放遺體的空間,騰出確診亡者的特別冰存區,就能緩解空間與設備不足的問題。陳聖文說,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開始爆發時,當時就把Covid-19列為第五類傳染病,雖然《傳染病防治法》並沒有規定一定要在24小時內火化遺體,但無論是醫院、殯葬業者、政府機關甚至是家屬都有共識,希望能儘快火化,因為大家對確診往生的病患確實都會害怕。「我是在生離死別中長大的孩子,一般人一生中不會面對幾次死亡,我幾乎每天都在看生離死別。」陳聖文說,他小時候其實蠻不喜歡殯葬業,因為這份工作讓父親太忙,父子很難見到面,尤其是逢年過節,每當公司的員工休假,他的父親就必須負責值班,「我要找我爸爸的時候,都要去太平間找他,每次過年,我家都在太平間渡過。」台北市議員參選人陳聖文說,他是在太平間長大的小孩,從小看多了生離死別,也讓他有從政服務他人的決心。(圖/焦正德攝)一般民眾對殯葬業不了解,大都抱敬而遠之的態度,家長都如此,更何況是家裡的小朋友,他從小為了父親工作的關係,比較難交到朋友,同學還常常問他「聖文你有沒有看過鬼?」、「棺材長什麼樣」,因此從幼稚園有記憶以來,對父親從事的殯葬業一直很排斥。直到升上高中,陳聖文因為實在太好奇殯葬業到底在做什麼,才決定進入父親的公司,從「接體」開始接觸這個行業,在醫院跟禮儀師同仁一起到病房,把大體從病床移上推遺體的架子上,再推進太平間,並把大體放進冰櫃裡。「太平間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但是第一次碰的時候還是會怕。」陳聖文說,每當要把大體放進冰櫃,或是要移出進行清洗、化妝的工作時,就要清潔冰櫃,存放大體的冰櫃很長,裡面會結冰,必須爬進去把內壁的冰刷下來,有時候會被融化的水滴到身上,雖然手上都會戴手套,但心裡還是會毛毛的,然而經過幾年下來,他發現從事殯葬工作,在服務的過程能讓家屬的情緒慢慢平復下來,「現在做殯葬業己經是我的驕傲。」陳聖文高中開始參與殯葬工作,發現在服務的過程,能讓家屬慢慢從痛失親人的情緒中平復下來。(圖/陳聖文提供)陳聖文說,因為從事殯葬工作,他看過很多生離死別,也在服務家屬的過程中,發現「養老」對家庭帶來很重的負擔,因此決定,若是能順利當選市議員,要大力推動「樂齡生活都會區」。在硬體方面,可運用大安文山區的閒置空間,例如公有市場上方的樓層,可以重新改造成銀髮族的日常照顧中心或是長照中心。他指出,台灣人平均臥床失能的時間是8年,這期間只能躺在床上,連洗澡、上廁所都需要別人協助,因此他計劃在軟體方面推動課程,教導年長的居民運動、健康飲食,讓大家學習如何照顧自己的身體,降低家庭的負擔。

publish-icon 06月1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田家達44歲超凍齡 姊弟戀告終分手大陸女友

44歲的演員田家達前幾年都在大陸發展,也在當地交往大一歲的女友,2020年初因為新冠疫情返台,也與女友分手,他今(16日)出席大愛紀實劇《你好,我是誰》記者會時表示,目前感情尚未有著落,比起結婚,父母更希望兒子過得好,目前則沒有感情對象,交友條件是年紀最好不能比自己小,要孝順父順。未來若自己罹患失智症,田家達回答就送療養院或請小孩照顧,現場記者則說「那你也要先有小孩」。田家達的姊姊在市場經營壽司攤販十多年,自己則認真投入戲劇目前對投資沒有太多規劃,希望能認真拍戲存錢,未來買花蓮的地給爸媽,蓋一棟跟曹爸一樣的家養老。長年在大陸拍戲的他,與父母的互動不多,拍戲期間劇組到曹汶龍醫師家中拜訪,田家達看見曹爸對曹奶奶的照顧,對比自己與家人互動,發現自己的孝心不是那麼足夠。面對失智症患者,田家達在曹爸的身上也看見「耐心」的重要,跟爸媽姐姐一家感情都很好,田家達不說自己是「媽寶」,只希望現在能先達到先不忤逆父母。(圖/侯世駿攝)現在因為拍戲晚回家,媽媽會準備許多食物給他進補,陪爸媽一起收看《你好,我是誰》,也會和他們討論劇情,增進彼此感情。183公分的田家達,在媽媽的照顧下,拍戲期間體重曾「幸福肥」到80公斤,他努力說服自己「傅進華醫師就是這樣」,現在靠運動已經減重7公斤,也會定期「進廠保養」做醫美,維持好體態。接拍該劇後田家達體悟「認真過完每一天」是當前最重要的事,過去拍戲會因準備過多細節而感到壓力,朋友告訴他「人生不要過得那麼累」把今天過完過得開心最重要。傅進華醫師在劇中表情豐富,容易受感動也有滿多哭戲,是田家達較少接拍過的角色,田家達說自己特別有長輩緣,現場鄧安寧導演與寇世勳也會現場給田家達建議,原本接連兩場的哭戲,在前輩寇世勳的建議下,一場哭,另一場用情緒的收放詮釋,效果相當好。田家達出席大愛紀實劇《你好,我是誰》記者會。(圖/侯世駿攝)《你好,我是誰》描述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團隊與個案照護的故事,劇中傅進華醫師的父親不知道如何表達對兒子的關心而不停想話題,現實中田家達與爸爸的相處也特別相似。過去田家達要去大陸拍戲,爸爸會親自送他去機場,三十分鐘的路程,田家達都要思考「爸爸等等會問什麼」,再沒有話題就假裝睡著。該劇6/21將來到精采大結局,全劇播畢也會接續播出兩集映後特輯,為此劇做最後的註解。

publish-icon 06月16日, 2022 繼續閱讀
First
Last
置頂
ctwant-logo
  • 關於CTWANT
  • 聯繫&爆料
  • 隱私權政策
  • fire icon 發燒熱搜
  • facebook-icon Facebook
  • facebook-icon Youtube
  • facebook-icon Telegram

© 2020 The CTWANT Company

本網站所刊載內容著作權屬王道旺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或經授權使用,他人非經授權不許轉載、重製、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