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3號日前發生死亡車禍,一輛裝有5萬快篩試劑的貨車因不明原因衝撞工程車,造成2死悲劇,此車禍卻在PTT上被網友「hamel」,造謠成「中央徵用台北快篩送至疫情不嚴重的高雄」,而後警方查出造謠者為雙和醫院李姓麻醉師,今院方承認此事,稱將依規定懲處,新北市政府也指出,該名醫師最高恐面臨300萬元罰鍰。據了解,李姓醫師7日晚間在PTT上貼文,表示台北自行編預算購買的50萬劑快篩遭中央徵用至高雄,還說國道三號的車禍「是要載去中南部出事的,還帶走兩名工程人員」,文章內容更充滿政治性謾罵言論,文章一出引發熱烈討論,高雄市政府則緊急闢謠,澄清此為假訊息,並要求市刑大查辦。事後高雄市刑大成立專案小組,北上逮捕造謠李姓醫師,而他也在今日晚間6點現身道歉,表示自己的行為惡劣,造成恐慌對立,還打擊第一線醫護士氣,自己深感後悔,願負法律責任,也對中央、高雄及台北市府,還有民眾造成的損害至上歉意。雙和醫院今日對此事也發表聲明,表示李姓麻醉醫師發表疑似造謠、不恰當言論,已經嚴重傷害醫院信譽,將會依照「員工獎懲辦法」規定進行調查及審議,最嚴重恐考慮不再續聘。而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則指出,此案目前由高雄市警方偵辦,雙和醫院會透過內部獎懲辦法處理,並指如果確定為疫情不實消息,可由高雄市衛生局對該名麻醉醫師開罰最高300元罰鍰。
國道3號日前發生死亡車禍,一輛裝有5萬快篩試劑的貨車因不明原因衝撞工程車,造成2死悲劇,此車禍卻在PTT上造謠成「中央徵用台北快篩送至疫情不嚴重的高雄」,高雄市政府憤而報警,而市刑大調查後,確認造謠者為雙和醫院李姓麻醉醫師,院方今也承認此事,將依規定懲處,更恐「不續聘」。據了解,李姓醫師7日晚間在PTT上貼文,表示台北自行編預算購買的50萬劑快篩遭中央徵用至高雄,還說國道三號的車禍「是要載去中南部出事的,還帶走兩名工程人員」,文章內容更充滿政治性謾罵言論,文章一出引發熱烈討論,高雄市政府則緊急闢謠,澄清此為假訊息,並要求市刑大查辦。高雄市刑大昨日宣布破案,調查結果顯示造謠者為雙和醫院麻醉科李姓主治醫師麻醉師,李男被逮捕後承認杜撰情節,全案訊後依違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送辦。雙和醫院今日也發表聲明,表示李姓麻醉科主治醫師平時醫療服務工作表現正常,然於疫情期間發表疑似造謠、不恰當言論等行為,已嚴重影響醫院信譽,將依院內「員工獎懲辦法」規定進行調查及審議,依情節輕重予以懲處,若屢勸不聽,將考量不再續聘。聲明中也強調,雙和醫院位於新北市重災區,疫情期間肩負各項防疫重任,醫院同仁不怕辛勞守護國人健康,再次重申疫情期間針對未經證實的資訊切勿隨意散播、轉傳或造謠,避免造成社會動盪。
在銀行上班、53歲的葉姓女子因子宮肌瘤合併巨大子宮,到婦幼醫院進行「子宮全切除手術」,過程中疑似氣管阻塞缺氧,造成缺氧性腦病變,迄今仍無意識且四肢癱瘓,家屬怒向院方求償2255萬元。一審認定醫護處置得宜,葉女疑似對麻醉藥敏感導致休克,為極罕見案例,駁回家屬之訴。高雄高分院持「醫審會」再次鑑定報告,判院方免賠,可上訴。2015年4月5日葉女到高雄佳欣婦幼醫院(已歇業)做子宮全切除手術,疑似在麻醉的過程中,未能順利保持氣管暢通,導致腦部缺氧,在手術台上幾乎沒心跳、血壓。院方緊急請來麻醉科醫師急救、轉院治療,仍造成缺氧性腦病變。家屬認為院方麻醉不慎,害葉女迄今仍無法恢復意識,且四肢癱瘓,無法言語,提告求償2255萬元。家屬還指控,葉女曾到該院做過子宮肌瘤切除術,當時僅半身麻醉,不懂此次肌瘤復發、為何手術卻要全身麻醉?方姓院長手術前沒有告知需全身麻醉,「麻醉同意書」上說明欄空白,「麻醉照會單」之麻醉主治醫師、訪視部分均無醫師簽名,可見方男未詳盡說明義務。家屬還說,方男手術時使用的麻醉藥物「propofol」、肌肉鬆弛劑「tracurium」應由麻醉專科醫生或在其監督下使用,然而手術當天竟然由薛姓護士施行,違反《醫師法》。此外,方男手術前反覆替葉女插管未成功,導致葉女喉頭腫脹,對此方男並未採取緊急應變措施,沒有給予抗過敏藥或氧氣罩,害葉女腦部缺氧。事發後還是吳姓麻醉科醫師到場救援,才順利完成插管,但為時已晚。家屬不滿院方醫療疏失,害葉女需仰賴鼻胃管灌食,還需置放氣切管,非一般居家看護所能照顧,針對就醫、復健、看護、工作損失、精神撫慰金等費用,求償2255萬元。方男辯稱,先前已替葉女做過3次子宮肌瘤切除手術,此次發現肌瘤嚴重沾粘才建議葉女進行全身麻醉,葉女也同意,此次手術純粹是意外,可能是葉女對麻醉藥物過敏導致。葉女急救後,院方也派麻醉醫師和護理師陪同轉院。《醫療法》及《醫師法》也規定,合格醫師均可執行麻醉,薛姓護士在他指示下協助麻醉,並不違法。一審高雄地院法官持「醫事審議委員會」鑑定結果表示,藥品仿單上的「建議用法」及「警語與注意事項」只是藥品使用說明。醫師執行醫療業務時要遵守的是《醫師法》,葉女使用的麻醉藥品、只要具備醫師資格者皆能使用,護理師協助注射做麻醉誘導也合法。葉女在該院有多次子宮肌瘤切除經驗,均由方男替她麻醉,此次手術前也簽下同樣版本的手術及麻醉同意書,可見方男事前已說明風險評估和麻醉方式。針對葉女喉頭腫脹、支氣管痙攣害缺氧,醫審會認為可能在插管前就發生,由麻醉藥物引起的過敏反應,院方急救處置並無不當,最後駁回家屬之訴。葉女家屬不服上訴,二審高雄高分院認為,不同學會對於「全身麻醉是否需專科醫師來執行」有歧見,現今醫療實務、對全身麻醉手術並無明確規定,「醫審會」已認定只要是合格醫生就能執行,並無違法。此外,原審針對葉女喉頭腫脹、支氣管痙攣害缺氧一事再送醫審會鑑定,認定院方插管急救處置及應變時間並無不當。法官認為,沒有證據證明院方違反醫療注意義務,或逾越合理臨床專業裁量,判院方不需賠償,全案仍可上訴。
就在俄羅斯國防部昨(2)晚間警告基輔市民撤離後不久,俄軍便對基輔乃至烏國各個重要城市展開轟炸與砲擊,造成嚴重人道危機。1名醫院的麻醉科醫師因此遭到轟炸身亡;還有1位警察的5名家人,在撤離途中遭到俄軍屠殺,1個月大兒子的哭聲、俄軍槍響聲和隨之而來的沉寂,以及之後的「補槍聲」,令他徹底心碎。烏克蘭衛生部長利亞甚科(Viktor Lyashko)今(3日)上傳在基輔擔任麻醉醫師的卡拉賓娜(Marina Kalabina)的照片,表示卡拉賓娜已在俄軍的攻擊中喪生,並透露卡拉賓娜當時開車載著受傷的姪子前往位於庫哈里(Kumhari)的醫院時,遭遇砲擊身亡。先前就有分析指出,在面臨攻勢受挫、補給不足、士氣低落和來自克里姆林宮的多重壓力下,可能使前線士兵對民眾進行無差別攻擊。但據《每日郵報》報導,在俄軍推進最順利的南部戰線,卻在24日開戰當天就傳出赫爾松市(Kherson)的民眾,慘遭俄軍屠殺的事件。30歲警察費德科(Oleg Fedko)當時正在進行巡邏勤務,而他56歲父親在聽聞俄國入侵後,決定先帶妻子、27歲媳婦、6歲孫女和1個多月大的孫子逃離市區,沒想到一家5口竟遭到俄軍攔截並槍殺。費德科表示,事發當時弟弟正和母親通話,弟弟先是突然聽到母親驚叫:「車裡有小孩,你們怎麼可以這樣?」接著就聽到小嬰兒的哭聲,之後「我聽到槍響與隨之而來的沉默…還有沉寂之後的幾聲槍響」,他悲傷地告訴哥哥:「俄軍正在屠殺他們。」費德科指出,事後他得知當時還有另1輛車遭到俄軍攻擊,雖然另輛車上的人幸運逃脫,但自己的家人仍不幸命喪槍下,且「直到現在都找不到屍體」。
擔任里長的許勝嘉(右一)與何先生(左二)特別現身相挺,感謝彰基院長陳穆寬(右二)率團隊悉心醫治口腔癌,幫助他們重生。(圖/彰基提供)彰化基督教醫院為彰化縣內唯一的醫學中心,2018年初由國內口腔癌權威的醫學博士陳穆寬,從副院長接任院長職,進入陳穆寬掌舵的時代,近年卻陸續傳出醫師出走潮,甚至有離職名醫控訴遭高層惡整霸凌清算;周刊13日更踢爆陳穆寬院長任內種種惡行惡狀,霸凌離職員工、騷擾護理人員,不同於過去低調不回應作風,彰基院方大動作公開發聲明稿回擊,否認所有指控,暗指是離職員工不實投訴爆料。彰基公關室聲明稿指出,彰基為教會醫院,是以愛護員工照顧員工為理念,故絕無霸凌離職員工,近3年來全院員工滿意度達75%、76%。例如近日離職前眼科陳珊霓主任,院方絕無減少其門診次數及手術時段,因為其主任任職到2021年6月30日屆滿,曾因違反學術倫理被教育部懲處過,最近又至少有3件論文發表違反研究倫理,被本院人體試驗委員會正式懲處,該事件亦經本院學術倫理審議小組懲處,所以在7月1日任命新的主任時不予任命。彰基表示,該員工(指眼科名醫陳珊霓)離職前該科直屬醫療長(副院長)徵詢過該科至少3位主治醫師能否接任主任一職,然無一醫師敢接,擔心接任後變成被攻擊對象。事後只能由直屬醫療長(副院長)督導代管該科,其乃以副院長及教授之身份負起督導之責,而非以婦產科主治醫師身份代管,此舉在醫療界時有所聞;該員工離職前發表3000多字長篇文給全院同仁,內容所述均與事實不符,且亦於各大媒體散播,直屬副院長亦進行蒐證保留法律追訴權。彰基表示,該員工兒子亦同時任職於眼科住院醫師,被抱怨多次不適當行為,包括更改主治醫師處方、急診會診看診流程不符合常規且處理不當,經善意提醒,配合度仍不佳,甚至於公開之全科會議場合,公然嗆聲副院長,嚴重違反職場倫理。至於性騷擾護理人員一事,彰基強調開刀房一公開場合,每次開刀至少7至10名同仁在場,包括刷手護理師、流動護理師、麻醉護理師及麻醉醫師(全身麻醉的手術)、住院醫師、實習醫學生,及甚至外國參訪醫師等;在眾目睽睽之下,不可能有所述騷擾事件發生,如員工自覺受到騷擾,本院內部有正常管道可提出申訴,顯見爆料者居心叵測。
實在太荒唐!澳洲整形名醫蘭瑟(Daniel Lanzer)旗下的整形診所,近日爆出超離譜的手術爭議。一名有肥胖問題的患者,人呈現昏迷狀態接受診所內的抽脂手術時,醫師竟然拿著抽脂器械,侵入患者體內的當下,一邊隨著音樂動滋動滋跳舞,一邊對陷入麻醉昏迷的患者,來回抽抽插插,手術動作十分危險又不尊重病患,畫面曝光引起大眾震驚又不滿。據澳洲《abc新聞網》報導,該外流影片的拍攝地點,疑似在蘭瑟的診所裡,不過這場手術的執行者並非他本人。從影片可看到,有一名男性病患昏迷躺在手術台,身旁有2名外科醫師,及1名麻醉醫師,正在為他進行抽脂手術。畫面中可聽到,手術房內正播著歌手多莉‧帕頓(Dolly Parton)的歌,現場3名醫師卻跟著歌曲,一邊動滋動滋舞動身體,一邊進行手術;且負責手執抽吸脂肪器械的其中一名醫師,還跟著節奏,對昏迷的患者身體來回抽插,舉止實在荒謬又不尊重人。該手術影片曝光後,引發大眾議論,澳洲整形醫學協會前會長阿什頓(Mark Ashton)也出面批評,醫師這樣的舉動不但很危險,對病患也相當不尊重。後來蘭瑟醫師也出面,譴責參與這場手術的醫護人員行為很不恰當。不過他也提到,這對影片應該是同業的惡性競爭,因為蘭瑟在澳洲是知名、網紅級的整形醫師,懷疑有人故意拿這段影片打擊他的聲勢,才會故意外流。
女人從懷孕到生產,迎接寶寶的誕生,這個過程充滿許多辛苦和風險。一名筆名為「主動脈」的花蓮麻醉科醫師,時常在社群平台分享工作和生活,他透露近日醫院為了接生一名早產兒,出動了約30名醫護,弄得手術房牆壁都是血跡,但經歷一番波折,孩子總算平安出世。「主動脈」醫師20日在臉書透露,當下他只是路過急診電梯,結果門一打開,聽到醫療人員大喊「病人來了」,便直覺出事了,他看到一個產婦斜躺在病床上,手摀著棉被蓋著下半身,不停扭曲發出呻吟聲,鮮血從她的下腹不斷湧出。該名產婦前置胎盤出血,胎兒31週,有胎心音遲緩的現象,「主動脈」醫師指出:「這出血之嚴重,在我們這個鄉下醫院實在是少見」,他趕緊將病人推進開刀房,出動了2、30人 ,包括總醫師、住院醫師、產科醫師、小兒科醫師、護理人員等,陣仗相當龐大,就為了讓小孩平安出生。整個手術房都是血跡。(圖/翻攝自麻醉醫師靈魂所在的地方臉書)醫護人員從打藥、插管、打動脈導管,到消毒,劃刀…,每個人負責好自己的專業領域,終於把小孩拉出來。然而,根據評估新生兒健康情況的「阿普伽新生兒評分」,滿分10分,但這名早產兒只有3分,而且全身發紫。「主動脈」醫師表示,以前像這樣的孩子,存活機率相當低,但隨著技術進步,現在只要動作夠快,就會有機會活下來,「最後當小孩蹦出第一聲哭聲的時候,真的是叫人感動到想要掉下眼淚」,他也對這名早產兒喊話:「雖然你還有一段路要走,但是生命的韌性有時候超過人的想像,你可要好好長大,不要辜負我們今天那麼多人拼命想要去救你」。孩子最後平安出生。(圖/翻攝自麻醉醫師靈魂所在的地方臉書)消息曝光後,讓大批網友感動不已:「醫護人員都是人間天使」、「向醫護致上最高敬意!謝謝你們一直都在」、「謝謝偉大的醫護守護生命」、「寶寶加油!謝謝醫生們」。另外,寶寶的爸爸也在底下留言,坦承昨天發生的一切來的太突然,「非常感謝您及醫療團隊,拯救我的太太以及小孩,在此致上最深的感謝」,他也表示小寶寶一定會平安健康長大。
由鈴木亮平領銜主演的夏季檔最強日劇《TOKYO MER 行動急診室》劇情進入最高潮,第十集雖然同時間對打帕奧閉幕式,但收視率還是維持在雙位數13.5%,而從第一集開始喊出「往生者0人」的口號,也在本集破功,飾演恐怖組職成員「樁」的城田優壞到最高點,下手之狠毒讓網友不得不暫時討厭他,由於劇情實在太殘酷,虐心程度完全超乎想像,飾演麻醉醫師冬木的男星小手伸也透露「拍這集的時候大家都很難過,是邊哭邊拍的」。TBS電視台重金打造日劇史上前所未有的「英雄系醫療戰隊」劇,此劇也成為鈴木亮平的演藝生涯代表作之一。(圖/friDay影音提供)TBS電視台重金打造日劇史上前所未有的「英雄系醫療戰隊」劇,開播後屢屢創造話題,平均收視率也穩坐夏季檔王座,此劇也成為鈴木亮平的演藝生涯代表作之一。他在第十集播出前,於推特發文寫道:「今晚是《TOKYO MER》最終章的前篇,『救人』的意義為何。希望透過連續劇故事,歌頌在現實社會中,今天也持續工作的勇敢人們。今晚也向為他人努力著的人們獻上敬意。」《TOKYO MER 行動急診室》在夏季檔創下漂亮收視數字,甚至在奧運期間仍正面迎擊,連續三周獲得「ORICON NEWS」所統計的「連續劇滿足度」第一名,而完結篇也宣布會加長15分鐘,至於日前公布確診新冠肺炎的稻森泉與馬場徹,在第十集因為隔離完全沒有演出,是否會在完結篇復出,也是另一個注目焦點。
台中市資訊盃公益路跑今天上午舉行,路跑範圍繞著成功嶺營區周邊,主辦單位在上午6時鳴槍起跑後,1名年約40歲的男子行經周邊第九公墓時,疑似噎到後突然整個人往後仰倒地,因頭部受創當場失去意識昏迷,剛好1名麻醉師經過,伸援幫忙施以CPR急救,救護車緊急將失去意識的跑者送醫急救。台中市資訊盃公益路跑今天上午6時鳴槍起跑後,一群跑者繞著地9公墓周圍跑步,約上午7時51分許,消防局獲報,指1名年約40歲的男性昏倒在地,已無呼吸心跳,救護員到場後立即昏迷的跑者送往烏日林新醫院救治。根據了解,當時該名路跑的男性昏倒後,曾有1名麻醉醫師剛好路過,見男子倒地昏迷不醒,曾出手相救,但男子在救護車抵達前已無呼吸心跳,仍在醫院搶救中。
涉嫌2008年國務機要費洗錢案,潛逃至美國的前新光醫院副院長、陳水扁家親信黃芳彥,驚傳於美國加州過世,且陳屍車內多日,車上還搜出酒及安眠藥;目前弟弟黃重彥已證實死訊,針對外界指出黃芳彥是舉槍自盡,黃重彥則澄清,現場並沒有發現槍枝,而詳細情況仍有待北檢向美方釐清。黃芳彥是國內心臟麻醉手術方面權威,1985年陳水扁的妻子吳淑珍車禍送到台大醫院開刀,當時的麻醉醫師就是黃芳彥,包括吳淑珍在手術後的復健工作,也是由黃芳彥擔任物理治療師的妻子負責;陳水扁2000年參選總統時,找來沒有財經背景的黃芳彥,擔任競選總部的財委會主委,看得出他對黃芳彥的信任,陳水扁在順利當選總統後,黃芳彥也加入總統醫療小組,負責對外發言。扁案爆發後,黃芳彥因涉嫌幫忙吳淑珍藏匿裸鑽,遭到檢方發布通緝25年,他於2008年11月潛逃加州爾灣與兒子一起生活,黃芳彥所居住的公寓位在高級社區裡頭,由於出入該地區的華人較多,黃芳彥不時就被人爆料喝紅酒、開名車,生活似乎過得非常安逸;先前曾傳出黃芳彥想回到台灣,甚至出大錢金援蔡英文競選總統,不過這說法隨後就被他本人反駁。直到2018年底爆發「貴婦奈奈」蘇陳端吸金10億元,她與丈夫黃博健、公公黃立雄捲款潛逃到海外,從此人間蒸發,有說法指出連黃芳彥都被遊說投資了100萬美元(約新台幣2,800萬元),不久後又有人向媒體爆料,黃芳彥與黃立雄一起喝下午茶,並且提供了張照片佐證,這也讓外界質疑,黃芳彥接應了貴婦奈奈一家人。
涉及扁家弊案的前新光醫院副院長黃芳彥今(28日)驚傳在美國加州身亡,享壽74歲。據悉,黃芳彥是台灣心臟麻醉手術權威,前第一夫人吳淑珍當年出車禍送醫時,就是由他負責麻醉工作,後來復健治療也由黃妻一手包辦,兩家人交情匪淺;扁案爆發後,黃芳彥涉嫌幫忙吳淑珍藏匿裸鑽,但他2008年潛逃美國,致死沒再回台。據了解,黃芳彥畢業於台大醫學系,曾任台大醫院麻醉科主任、副教授;1990年起參與籌建新光醫院,2年後離開台大到新光醫院擔任醫療副院長兼麻醉科主任;1985年,吳淑珍因車禍送往台大醫院動手術,就是由黃芳彥擔任麻醉醫師,他也因此和前總統陳水扁結緣,術後一連串的復健工作也由黃妻負責。當時阿扁經歷妻子重傷,參選台南縣長又落選,人生正值低潮,但黃芳彥不斷給予幫助和鼓勵;後來黃遭逢巨變,接連失去妻兒,這時扁家伸出援手,常邀請他到家中餐敘,兩家建立起深厚感情。阿扁當選總統後,黃芳彥雞犬升天,成為總統醫療團召集人,另於SARS疫情接任國軍松山醫院總指揮,可見阿扁對其的倚重。黃芳彥曾於2011年被目擊在美國喝香檳,當時阿扁正在台北監獄服刑。(圖/報系資料照)2008年8月,陳水扁卸任總統,隨即因洗錢案遭特偵組搜索,面臨牢獄之災;當時黃芳彥被媒體問到是否會照顧扁家?他斬釘截鐵地說「永遠啦,永遠,不管他們發生什麼事。」沒想到,特偵組後來從扁家妻舅吳景茂處得知,黃芳彥涉嫌替吳淑珍藏匿珠寶、現金,隨即傳訊約談,這才發現他已在11月潛逃出國。不僅如此,黃芳彥潛逃美國後,突然在2009年1月隔海致電特偵組,坦承替吳淑珍保管一批物品;檢方根據其供詞前往指定地點搜索,在西裝口袋、保險箱等處搜出75顆裸鑽、翡翠,其中最大一顆鑽石為5克拉,均有保證書,市價高達1億餘元,隨後被特偵組查扣,黃芳彥也正式被列為扁案共犯。
政壇驚傳震撼消息,涉嫌2008年國務機要費洗錢案而逃到美國的前新光醫院副院長、陳水扁家親信黃芳彥,驚傳在美國加州過世,陳屍車內,享壽74歲。在扁案中具關鍵角色的前新光醫院副院長黃芳彥2011年遭目擊在加州橘郡新港灘巿喝香檳,且身邊不乏紅粉知己。(圖/報系資料照)據《蘋果新聞》報導,黃芳彥在台中開診所的弟弟黃重彥已經證實這項消息。黃重彥也澄清,黃芳彥並非舉槍自盡,現場沒有發現槍。據醫界人士透露,黃芳彥這些年在美國有新的交往對象,前一陣子在美國的狀況還不錯,未料到今天竟聽到死訊,外界相當震驚。黃重彥。(圖/報系資料照)黃芳彥是國內心臟麻醉手術方面權威和扁家關係良好,1985年陳水扁的妻子吳淑珍車禍送到台大醫院開刀,當時的麻醉醫師就是黃芳彥,包括吳淑珍在手術後的復健工作,也是由黃芳彥擔任物理治療師的妻子負責,陳水扁2000年參選總統時,找來沒有財經景的黃芳彥擔任競選總部的財委會主委,看得出陳水扁對黃芳彥的信任,在順利當選總統後,黃芳彥加入總統醫療小組,負責對外發言。陳水扁卸任後扁家隨即捲入弊案,據陳水扁的妻舅吳景茂指出,黃芳彥曾幫扁家藏匿大批珠寶和現金,檢方以證人身分傳訊黃芳彥,未料他竟滯美不歸被通緝25年。◎給自己一個機會:張老師專線1980、安心專線1925、免付費生命線1995。
日前北部醫院住院醫師染疫,遭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抨擊,認為應該被開除,引起外界議論紛紛。曾為百名確診者插管的麻醉科醫師Jason邱對此發表自己的看法,更透露自己先前為確診患者插管時,因有妥善防護裝備,且全程憋氣,因此自己並未感染,反觀一旁的護理師卻陸續出現症狀。根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Jason邱是美國紐約區的麻醉科醫師,同時擔任醫院麻醉疼痛部的主任,和20位醫護人員組成「插管小組」,專門治療新冠肺炎確診者。他透露過去進行插管時,僅須戴上口罩就能進行,但在疫情爆發後,就必須花2至3分鐘穿著笨重的防疫服裝,無法迅速且準確地插管,其實對於分秒必爭的患者而言相當不利。Jason邱表示,紐約疫情爆發後,一天最多要為10位確診者插管,一開始僅戴著N95口罩就進行插管,結果團隊中的成員紛紛染疫,改著裝骨科外科醫師的裝備後,仍然有成員確診,最後才換成防禦軍方化學武器所用的裝備。他還回憶,某天為確診者插管時很緊張,妥善的防護裝備、全程憋氣,過程中險些暈倒,但自己因此平安無事,然而一旁的女護理師卻開始陸續出現症狀染疫。Jason邱無奈地表示,即使有完善的裝備,但是不經意的小細節就都有可能染疫,「知道這病毒殺傷力很恐怖,會造成死亡,但不知道怎麼去預防,不知道它靠什麼傳染,沒有資訊反而最恐怖。」在對抗病毒的1年多以來,團隊中共有一半的醫護人員確診,所幸目前團隊成員都已康復。關於台灣住院醫師未遵照SOP而染疫,甚至認為應該要被開除,Jason邱表示,住院醫師本身就還在學習階段,訓練過程不容易,也希望外界面對醫護人員,可以鼓勵取代責備,從經驗中學習更重要。Jason邱也透露自己和家人已經在第一時間施打疫苗第1劑,並無出現不適症狀,甚至未施打疫苗而染疫的後果比副作用更嚴重,因此他呼籲,台灣民眾可以考慮接種疫苗保護自己。最後,Jason透露自己的生活從初期的提心吊膽,深怕自己染疫、將病毒帶回家,到現在已經「有點麻痺」。他認為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儼然已成為一種生活態度,如何與新冠病毒和平共處、隨著疫情改變生活方式,是大家眼下需要思考的。
台灣出現首例醫師感染新冠肺炎!指揮中心表示,案838為北部某醫院醫師,曾照顧COVID-19確診個案,1月8日起陸續出現咳嗽、發燒症狀,1月10日就醫採檢,11日檢出陽性,於今日確診。案839為案838同住的護理師女友,因為未接觸或照顧COVID-19確診個案,研判應該是由案839傳染,護理師女友從1月9日起陸續出現咳嗽、發燒症狀,11日進行接觸者採檢並檢出陽性,於今日確診。由於傳出感染醫師是在為加護病房的重症患者插管時遭到感染,因此許多媒體紛紛猜測到底是哪位重症患者,有記者猜測是英國70多歲的重症患者案799,陳時中篤定地回答「不是案799」,同時語帶玄機地說:「病況本來就會反反覆覆。」言下之意就是該名重症患者應該是從輕症轉為重症。陳時中說,目前案838的感染源與如何被感染並不能確定,案838的確自己有懷疑是不是「某個環節」遭到感染,但目前不能確定。張上淳教授不認為案838是在插管時遭到感染,因為當時是由另一位麻醉醫師執行插管,案838則是執行其他環節,由於案838頻繁進出該加護病房照顧該名重症患者,所以目前還在釐清當中,目前這間北部醫院的所有醫護人員接進行第一次篩檢,結果也都是陰性,目前尚未有院內感染的狀況。
一位女商人因為在抽脂手術時,因為吸收了過量的麻醉導致腦部受損,因此成為植物人,而在昏迷10年後,這位女商人因為缺血氧性腦病而身亡,當年的主刀醫生也因為醫療疏失遭到逮捕。根據《網易新聞》報導指出,旅居匈牙利多年的女商人張津華,2008年回到大陸後,前往「名會紅」美容診所接受抽脂手術。沒想到在手術過程中,因為醫師使用麻醉劑過量,導致張津華呼吸逐步變慢、變淺,血氧不斷下降,後來張津華被診所緊急送往北京朝陽醫院救治。而經過鑑定後,發現診所在幫張津華麻醉時,麻醉藥利卡多因總量達到2.4公克,嚴重超過原本規定的每公斤6毫克的用量,若依照原本的標準,張津華的麻醉用量最多才為0.46公克,2.4公克可以說是遠遠的超出規範。而張津華在救治之後,雖然恢復生命跡象,但因為腦部受到嚴重損傷成為植物人,而且一直昏迷不醒,這一昏迷就是10年。直到2018年,張津華因為缺血缺氧性腦病死亡。而在案發之後沒多久,當時的麻醉醫師就因為這起醫療疏失自殺。從案發之後,張津華的丈夫王煥凱就對相關人等提出訴訟,北京朝陽區衛生局也吊銷了主刀醫師王良發、麻醉師餘奇光的醫師執照。但由於王良發在吊銷執照後,仍在各大網站招攬醫美客人,甚至還被王煥凱發現,於是王煥凱對王良發提出刑事訴訟,希望追究他在張津華醫療事故中的刑事責任。在張津華去世後,王煥凱依然不斷的對有關部門反映,最後北京朝陽人民法院於2020年9月批准逮捕王良發,更醫醫療事故等罪名起訴王良發。預計在2021年1月可以開庭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