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祖YABA「吾嶼輪比」 2023台北國際夏季旅展展前記者會
連江縣政府將於7月14日至7月17日連續四天,在台北世貿一館的2023台北國際夏季旅展中展出推廣馬祖地方特色產業和觀光旅遊。連江縣副縣長陳冠人出席展前記者會(圖/連江縣政府提供)。馬祖以其純樸的傳統聚落、壯麗的山海景致以及令人驚艷的自然奇景而聞名。它被美國CNN列為「世界15大自然奇景」,其中包括藍眼淚、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和馬祖萌寵明星-大坵梅花鹿等豐富的生態資源探索,馬祖地質公園也於107年成為台灣第一個公告的縣級地質公園。馬祖地區具有豐富的火成岩海蝕地景,深入地下、佇立海岬崖壁軍事設施,構築成特殊風貌。樣樣都值得在座的各位蒞臨馬祖放慢腳步細細品味,感受馬祖絕世而獨立的美!在這次的旅展中,透過影音及展示內容,結合了馬祖酒廠、農漁特產品、SBIR新創產品、馬祖地質公園輕旅行以及莒光定向越野星空夜跑等多項活動的推廣。讓台灣的朋友能更加認識馬祖的人文及自然景觀風采。現場同時提供了淡菜試吃及馬祖高粱試飲活動,提供超值優惠的價格銷售新鮮直送的淡菜,同時現場還特別規劃了馬祖好物商品娃娃機體驗活動。此外,於現場購買產品的消費者,還有機會獲得馬祖來回機票!(圖/連江縣政府提供。)2023年的到來,更是是馬祖居民和旅客殷切期盼的一年。華信航空的台北-馬祖南竿航線已於今年3月正式開航,每天提供定期往返航班。全新的「新臺馬輪」,於4月16日首航啟用,總噸位為5,341噸,可載運642名旅客。這為往返馬祖和台灣本島之間的旅客開啟了一段全新的島嶼之旅。 連江縣副縣長陳冠人表示,即將進入旅遊旺季的馬祖,在馬祖相關旅運業者,農漁產業業者及馬祖酒廠熱心準備下,歡迎各地朋友7/14-7/17至台北世貿一館旅展參觀體驗馬祖的特產及旅遊資訊。同時更希望大家能蒞臨馬祖,細細品味馬祖獨特之自然之美,特殊的農漁產品,當然不能錯過聞名全球的馬祖高粱。

燕鷗群繁殖季到來台育下一代 神話之鳥現蹤「這地方」
黑嘴端鳳頭燕鷗(Thalasseus bernsteini)數量稀少,被稱為「神話之鳥」,估計全球目前約僅有150隻。海洋委員會近來委託台灣大學森林系等單位到澎湖等地區蹲點,截至今年5月26日,研究人員已記錄上千隻鳳頭燕鷗,其中包含至少5隻黑嘴端鳳頭燕鷗,並發現編號A74、外號「馬妞」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再度回到出生地。隨著夏季來臨,許多燕鷗科鳥類紛紛來到台灣繁殖,包括7種保育類燕鷗。其中以小燕鷗數量較多,在台灣本島的分布從桃園到高屏溪口都可以看到。至於玄燕鷗、白眉燕鷗、紅燕鷗、蒼燕鷗、鳳頭燕鷗多在澎湖離島,最為罕見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則較常在連江縣停留。今年五月,中央研究院、台大森林系與農委會林物局等陸續在鐵尖島觀察到黑嘴端鳳頭燕鷗停留、交配、孵卵。特別是看到編號A74的「馬妞」出現在群體中,令鳥友們爭相通報,並期待她能繁殖成功。生態攝影導演梁皆得於2000年首度於馬祖發現,隨後率領中央研究院、台大森林系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長期投入保育心力,過往曾在馬祖記錄2至16隻不等的成鳥。團隊陸續標記了數隻在馬祖出生的幼鳥,包括2015年6月出生的「馬妞」。「馬妞」自2015年離巢後,幾乎每年夏天都會回到馬祖。不過,自2020年以來,可能由於猛禽、颱風或其他人為因素影響,鐵尖島已經連續3年無成功繁殖紀錄,僅於2022年曾目擊馬妞短暫落腳澎湖。今年初春,連江縣政府提早開始了捕鼠、除草等工作。加上整地、鋪設碎石、安裝遠端監視設備、擺放假鳥模型及播放燕鷗叫聲引誘燕鷗,海巡署也搭配相關勤務,看守附近海域確保無非法作業漁船,這些動作都是確保燕鷗群可以不受干擾地繁殖,也希望民眾給予海鳥們空間,不去打擾牠們。

馬祖西莒島觀光資源缺乏 洪申翰:應以十年為尺度規劃
馬祖文化傳播交流協會與財團法人青平台基金會昨(4)日舉行「慢活做為西莒觀光發展的可能性?」講座,邀請立委洪申翰、馬祖文傳會總幹事陳廷豪、西莒資深導遊陳善澔與民進黨馬祖縣長候選人李問出席座談。洪申翰指出,在馬祖列島的四鄉五島中,西莒島的觀光資源較缺乏,但其實馬祖列島有推廣低碳旅遊的實力,但需要各種政策配套到位,未來將盡力協助打造高品質的觀光行程。陳廷豪說,過去自己就在西莒服役,當地觀光資源豐富,雖有黑嘴端鳳頭燕鷗、方塊海、藍眼淚等特殊自然生態,但因住宿、餐廳等機能不足,相較其他四島資源較缺乏。陳廷豪指出,昔日的指揮部有移撥到公部門的空間缺乏整理,移撥到民間單位的空間則缺乏規畫活化,未移撥的部分則有地權未釋出的問題。陳善澔指出,過去曾有上千名軍人來到西莒島,島上居民因提供生活相關服務給軍人,經濟相對無虞,不過目前的軍人約只有400名左右,雖然許多居民心理期待發展觀光,卻有相對較高的門檻。陳善澔指出,曾反映許多「閒置荒廢土地利用」的問題,卻沒有得到官方積極回應,大多以「戰時需要用到」等因素推辭,這對地方產業的發展其實有很大的限制。洪申翰表示,在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的影響之下,追求低碳與淨零碳排成為國際趨勢,在旅遊方面,越來越多國際旅遊業者與遊客追求低碳旅遊、高品質的觀光行程,而馬祖列島其實有這樣的實力,但需要各種政策配套到位,未來將盡力協助。洪申翰強調,近期因為台海情勢緊張,國際媒體都相當關注金馬地區,如果過去觀光權責單位有以五年到十年為一個尺度規劃國際觀光旅遊願景,相信西莒與馬祖列島可以有更強力的關注度,把危機化為商機。李問說,西莒要發展觀光旅遊、做慢活旅遊等發展,產業用地與規劃與地目議題,需要更加重視與調整。接下來,他也會積極與中央執政部會反應相關問題,一起找尋屬於西莒特色的生態觀光模式,讓更多離鄉的馬祖人返鄉耕耘與生活。

冬遊小離島1/踏上馬祖西莒歐風碉堡 遠眺世界唯二方塊海
前進馬祖的小小離島東莒和西莒,傳統閩東聚落多了藝術氣息,彷彿漫步在南歐古堡小巷,日暮前踏浪賞夕陽,打開「大海冰箱」品嘗鮮美料理,讓步調和心境都緩下來,感受離島閑靜的漁村氛圍。哨所營舍入口題上「威鎮閩疆」大字,又有威鎮閩江的代稱。(圖/官其蓁攝)馬祖之所以有四鄉五島,是因為最南端的「莒光鄉」又分為「東莒」與「西莒」兩座小島。這次在十月踏上莒光鄉,從仍無連鎖超商進駐的西莒出發,手機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時不時接收到對岸的訊號,瞬間轉為漫遊模式,多了一份獨特的偽出國感。營舍內的舊機艙口,可直接清楚看見蛇島景致。(圖/官其蓁攝)坑道、據點等戰地遺跡是遊玩馬祖的特色,坐落西北邊的「32哨」又稱威震閩疆,就位在知名的坤坵沙灘旁的高地上,由於沙灘寬而廣,與潮間帶之間有著具隱蔽性的「蛇島」掩護,過去有不少兵力駐守,碉堡城垛刻意以歐風建造,駐足在濱海城堡,如今成為遊客打卡祕境。浪潮在蛇島影響下,形成兩面推湧上岸的方塊海。(圖/官其蓁攝)回到坤坵沙灘,四座海中島礁在潮水退去後宛如一條蛇,守著沙灣。此處也被重視隱密性的燕鷗所看中,因而被規劃為燕鷗保護區,每當夏日來臨,各地燕鷗南下築巢、繁衍後代,有著神話之鳥稱號的罕見燕鷗「黑嘴端鳳頭燕鷗」比我們造訪兩周前,先行離去,行蹤依然成謎。然而因為地形及海流因素,兩面浪潮交會上岸時所形成方形波浪,依舊是世界上罕見的「方塊海」奇觀,是繼法國西海岸比斯開灣的外海(Île de Ré)公開後,唯一發現有相同現象的景點。青帆港是西莒最繁華地帶,過去又有小香港的美稱。(圖/馬祖風管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