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豪宅新列傳2/潤泰父子情深砸17億住上下樓 有史來最猛豪宅交易是「這筆」
《平均地權條例》私法人購屋限制,去年吵得沸沸揚揚中,加速法人搶購豪宅。據實價登錄,去年12月北市至少有8間法人公司趕在法案上路前購置豪宅,其中就有6筆為無貸款交易。而去年最大筆豪宅買賣,則是龍巖李世聰家族的凱叡物業,以13.7億現金進駐「文華苑」,寫下實價登錄以來最高成交總價的紀錄。去年法人購置的豪宅中,2022十大豪宅排行居三、四、五名的「松濤苑」、「文華苑」及「潤泰敦峰」頗受歡迎,不但成交在最高單價,且現金購入零貸款。排名第三的「松濤苑」,位於北市博愛特區植物園旁,由潤泰集團打造的12層樓豪宅,去年潤泰總裁尹衍樑兒子、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以鵬霖投資公司名義,買下自家豪宅11樓戶,以總價8.2億元、單價250萬元成交。由於北市植物園總面積占地約8.2公頃,被稱為「台北市都市之肺」,彷彿是社區後花園,還具有遼闊的綠蔭景觀,讓「松濤苑」曾名列蘇富比國際物業所選出的全球5大夢幻豪宅之一。「松濤苑」總戶數僅20戶,每戶規劃約162、181坪,11、12樓甚至規劃330坪。2013年剛推出時,尹衍樑就以總價8.75億元、每坪260萬元買下12樓頂樓戶為社區「定錨」,大咖住戶還包括華威創投的資深合夥人張志成。今年1月31日傍晚,尹衍樑與尹崇堯父子倆被民眾直擊,下班後在杭州南路牛肉麵店用餐,兩人點了千元有找的排骨麵與小菜。當時本刊曾詢問尹衍樑,與兒子是否不時在巷弄間尋美食,飽餐順便話家常,獲尹衍樑親切回應:「是。小店味道好!」據了解,尹衍樑年輕時曾邊上班邊攻讀博士學位,「晚上右手寫論文、左手抱剛出生的尹崇堯」;知情人士也指出,尹衍樑珍惜親子關係,不時會找尹崇堯聚聚。這次尹崇堯買進自家豪宅,就住在父親樓下,父子情深可見一斑。龍巖集團創辦人李世聰曾在2015年買進「文華苑」其中一戶,不到1年即脫手,時隔7年,女兒KELLY LEE再度出手,這次大手筆買下頂樓戶,總價高達13. 7億元,且無貸款買進。(圖/龍巖提供、報系資料庫)高掛第四名的則是松山區豪宅「文華苑」,去年14樓頂樓戶以13. 7億元、單價244萬元成交,含14個車位權狀高達700.2坪,買家為凱叡物業,公司登記代表人KELLY LEE,地址就登記在龍巖集團起家厝、天母華廈「李氏龍園」的2樓,推測正是龍巖集團創辦人李世聰的女兒KELLY LEE買下。「文華苑」為地上15層建物,全社區僅26戶,以酒店式管理著稱,受到國巨集團董座陳泰銘、精英電腦前董事長蔣東濬青睞,2人持有多戶。李世聰家族曾在2015年間,以約5.3億元買進「文華苑」11樓其中一戶,不到1年,即轉手給陳泰銘,賠售1,700多萬元;時隔7年,再度大手筆回頭買下頂樓戶。「文華苑」睽違3年首見交易,就創下社區單價最高紀錄,也一舉締造台灣豪宅史上單宗交易總額最高紀錄。松山區豪宅「潤泰敦峰」,英屬維京群島商「晶安投資」一次豪砸4.5億元,於去年5、6月分批買下次頂樓22樓2戶,1戶總價2.5億元,另1戶2億元,單價皆為239萬元,為「潤泰敦峰」擠上第五名。去年三商集團創辦人陳河東(左)的夫人許昌惠(右),也以法人名義買進豪宅「潤泰敦峰」,圖為1997年兩人雙胞胎兒子,雙雙同時舉行婚禮時所攝。(圖/報系資料庫)去年買進「潤泰敦峰」的還有法人「闔圓投資」,1月時砸1.9億元買進13樓戶,每坪單價約190萬元,進一步查詢,買家為三商集團創辦人陳河東夫人許昌惠;5月還成交17樓戶,總價1.78億元、單價201.9萬元,買家是「華源資產管理」,代表人為楊耀程,經查,背景是一家香港室內設計公司。另外,15樓、21樓也有法人成交,「澄美國際」砸1.71億元、每坪193萬元買進15樓,代表人為洪鈺珍,公司登記在信義計畫區資深豪宅「國際名邸」;僑外資「菊川國際」則是花砸1.88億元、每坪215萬元買進21樓,代表人為徐淑鈺,背景為照明器材零組件製造及銷售。「潤泰敦峰」基地原為黑松集團持有,後由潤泰集團標下興建,雖非傳統黃金門牌,但訴求垂直綠化風格,景觀視野無虞,又有無邊際泳池等豪宅公設,出門就可逛微風百貨,吸引不少低調的隱形富豪,亦有不少境外法人入手,堪稱松山區最吸鈔豪宅。

龍巖李世聰弔唁會場曝光 36萬紅酒、私人飛機送最後一程
龍巖集團創辦人李世聰日前辭世,享壽65歲,今(15)日上午開放弔唁,會場擺放李世聰生前最愛的私人飛機、一瓶價值36萬元的拉塔希紅酒,以及李世聰最引以為傲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光之系列」建築模型,向這位台灣殯葬大亨話別。龍巖表示,創辦人一生交遊廣闊、待客如親、提攜後輩,因此特別將創辦人最後與大家告別的場合,佈置成符合為人好客又溫暖的個性,主會場旁特別擺放一張典雅的總裁椅與各式美酒,呈現創辦人生前與摯友們會晤相聚時,輕鬆的氛圍,歡迎每一位前來弔唁的親友,好好地與創辦人道謝道愛與話別,也將創辦人對親友滿滿的愛呈現給大家。主會場旁特別擺放一張典雅的總裁椅與李世聰生前最愛的紅酒,呈現生前與摯友們會晤相聚時輕鬆的氛圍。(圖/劉耿豪攝)李世聰生前喜好品酒,經常搭乘私人專機飛往世界各地參加品酒會,而此次在弔唁會場擺放供飲的是法國勃根地紅酒,出自DRC Romanee Conti羅曼尼康帝酒莊的拉塔希紅酒,年份1996,網路售價每瓶36萬元。除了生前最愛的物品,入場走道也掛滿了李世聰從小到大的照片供人追憶。會場布置出自李世聰女兒、龍巖董事長Kelly Lee,現場擺放的每一張照片也是由Kelly Lee親自挑選,不過卻在弔唁會場未見本人。發言人梁建芸表示,Kelly Lee因喪父之痛,原本希望自己來向媒體說明,但太傷心了,淚水沒有止過。布置中還有一台飛機模型,據了解這是李世聰的私人專機。(圖/劉耿豪攝)龍巖表示,創辦人李世聰先生一生奉獻於台灣生命產業的文化改革,樹立業界標竿,他曾說過:「這個產業要被重視,生命才會被尊重的對待。」,因此30年來,龍巖尊重每一個生命為起始,陪伴逾百萬人渡過離別時刻,圓滿無數家庭,創辦人不但帶領龍巖成為國際知名企業,更是翻轉了人們對於生命產業的既定印象,並且引領著生命產業朝向提升人文服務與溫度的目標前進。其對台灣的貢獻至今深受各界推崇與致敬。弔唁會場設立於龍巖汐止大樓,自今日3月15日(三)上午10點起至4月4日(二)期間,每日上午10點開放至下午4點,供各界至親好友前來弔唁與話別。記者截稿前,包括連勝文、移民署署長邱豐光以及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等人一早就前往弔唁。李世聰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光之系列」作品,是他翻轉台灣傳統殯葬文化的代表作,模型也出現在弔唁會場作為紀念。(圖/劉耿豪攝)入場走廊掛滿李世聰從小到大的照片,營造出「時光走廊」的意象。(圖/劉耿豪攝)

殯葬王病逝5/ 李世聰因「一件事」滾出千億身價 台灣第41大富豪股價蒸發逾7成
靠殯葬業起家的李世聰,成功累積大量財富,2013年的《富比士》富豪榜,李世聰曾以255億元身家登上台灣富豪排行榜第41名,外界認為,李世聰之所以能打破外界對殯葬業的刻板印象,主要靠他的拚勁和創新,儘管龍巖近年來營運維持穩定水準,但股價卻一路走低。龍巖身為國內殯葬業龍頭,其實李世聰早年是從事電子零組件外銷的家族事業,當時恰巧父親的朋友無意經營三芝白沙灣安樂園,準備將土地售出,33歲的他於是接下,全心投入殯葬業,並於1992年成立龍巖人本。龍巖能成為殯葬業第一品牌,外界認為,靠的是李世聰的拚勁和創新,一般人對於殯葬事宜感到忌諱,但他卻首開先例,高薪聘請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墓園,將陰宅當豪宅賣,帶動龍巖業績長紅,也讓他身家暴增,擠入台灣富豪榜。李世聰於2005年入主大漢建設,讓龍巖成為國內首家借殼上櫃的殯葬業者,2013年,他以8.5億美元,約新台幣255億元身家,登上《富比士》台灣富豪榜第41位,成為全球首位靠殯葬業登上《富比士》的企業家。2017年4月,李世聰在鬼門關前走一遭,為了節稅與加快財產規劃,當時他一口氣把個人名下市值百億、超過3成的龍巖股權,轉讓給長女李凱莉,他之所以傳女不傳子,主要是因為兒子李俊毅無意接班,2020年,李世聰發現罹患腦瘤,體認到人生無常,李世聰也加速安排長女李凱莉接班。儘管龍巖近年來營運維持穩定水準,但股價卻一路走低,2011年7月曾寫下140.5元天價,2013年仍維持在百元之上,也是李世聰能晉升台灣富豪榜41名的原因,今天收盤價僅剩38.9元,較高點已蒸發72%。如今隨著李世聰過世,龍巖是否能繳出更亮麗的成績單,外界仍在持續關注。

殯葬王病逝3/借殼上櫃登上富比士台灣富豪 他與戀情女友賴英里投資「騰達航空」已歇業
靠殯葬業崛起的李世聰,33歲時因接手父親朋友無意經營的三芝白沙灣安樂園,於1992年成立龍巖人本,他的事業經營、投資致富,以及與前寒舍集團董事長賴英里的戀情,在低調的同業眼中「十分精彩」。創業初期,李世聰為要成為殯葬業第一品牌,他赴日取經、聘請民俗學專家當顧問,甚至找來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墓園,新穎的經營手法與商業模式,顛覆了台灣殯葬業。2005年,李世聰打理的龍巖入主大漢建設,成為國內首家借殼上櫃的殯葬業者。2013年,他以8.5億美元身家,躋身《富比士》台灣富豪榜第41位,成為全球第一位靠殯葬業登上《富比士》的企業家。2017年4月,李世聰參加一名科技業大老的生日宴,當時他飲酒後受邀上台高歌,唱到一半手上的麥克風忽然滑落,被在場的醫生友人驚覺有中風跡象,幸好緊急送醫才無大礙。此後,李世聰緊急啟動接班及財務規劃,一口氣把個人名下市值百億、超過3成的龍巖股權,轉讓給女兒Kelly Lee(李凱莉)。李世聰一手打造的龍巖集團成為國內首家借殼上櫃的殯葬業者,他也是全球第一位靠殯葬業登上《富比士》的企業家。(圖/翻攝自富比士官網)2018年,李世聰被狗仔拍到與時任寒舍董事長、蔡辰洋遺孀賴英里同遊日本搭「九州星號」,不時摟腰、拍臀和捏臉,互動如熱戀情侶,戀情因此曝光,由於男方有家室,當時新聞鬧得沸沸揚揚下,賴英里也因此形象受挫。隨著2020年李世聰再度傳出罹患腦瘤,臥病在床均由家人照料,因此傳出兩人於同年8月底分手,結束長達2年的戀情,而兩人共同投資的騰達航空,也跟著在9月歇業。龍巖集團10多年前邀請國際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光之系列」頂級靈骨塔,新穎的產品策略創業界首例,不過因為遲遲未動工,被民眾投訴是吸金。(圖/翻攝自龍巖官網、報系資料庫)李世聰與妻子劉萍育有一子一女,兒子李俊毅曾因叛逆被父親趕出家門,已自行在加拿大創業,後返台。李世聰在意識人生無常後,把接棒目標轉向女兒Kelly Lee,2020年12月,Kelly Lee正式接掌龍巖董事長。

殯葬王病逝2/龍巖3年前交棒!女兒拉夫婿宣示「新時代來臨」 賣台積電蓋樓買豪宅
國內殯葬業大亨、龍巖集團總裁李世聰驚傳過世,其實早在2017年李世聰在一場餐會上突中風、鬼門關前走一遭後,集團內部就啟動接班計劃,並於2020年正式完成世代交替,女兒Kelly Lee(李凱莉)接棒老爸一手創立的殯葬事業,並將組織年輕化,除了殯葬本業,近年也跨足不動產開發。今年38歲的Kelly Lee,個頭不高,有著圓圓大眼,看起來親切,但做起事來卻相當雷厲風行,上任後先是強勢改造組織,讓龍巖迎來一波高層大換血、年輕化,引起內部諸多不滿。2021年董監事改選,Kelly Lee也順勢把夫婿林孟叡拉進董事會,接替弟弟李俊毅的董事職務,同年,兩人一同出席龍巖光之殿堂生命紀念館動工典禮,還對外宣示,「新時代已經來臨!」龍巖集團目前由Kelly Lee(左5)掌舵,去年9月龍巖南港商辦大樓進行開工典禮,Kelly Lee帶領各事業群主管出席。(圖/龍巖提供)在Kelly Lee夫妻二人領導下,近年龍巖也在不動產領域經營展現企圖心,位於南港車站旁的自有土地,將興建商辦大樓,於去年9月進行開工典禮,當天就是由Kelly Lee帶領各事業群主管動土。該大樓規畫地上20層、地下5層,樓地板總面積達1.6萬坪,總建造費用將超過44.8億元,未來該案將成為龍巖穩定租金收益來源。除了自建商辦,Kelly Lee持有的凱叡物業,也於去年7月,以13.74億元無貸款買下「文華苑」14樓700坪頂樓戶,單價每坪244.6萬元創社區新高,同時總價也是實價登錄以來單一豪宅交易新高。隨著二代接班,龍巖的投資布局也出現些微調整,Kelly Lee將父親在世時買進的錠嵂3成股權售出,處分損失達1.6億元。(圖/翻攝自錠嵂官網)去年龍巖也積極調整投資布局,李世聰在世時原鎖定跨入保經代公司,曾於2020年7月砸4.2億元買下錠嵂逾3成持股,在Kelly Lee接手後也出現變化。去年,龍巖於10月以每股31元,將錠嵂企業約3成股權,出售給安通投資公司,總交易股數達1,401萬餘股,總交易金額4.3億元,時隔2年認賠出脫,處分損失達1.6億元。龍巖也曾被譽為「台積電最強操盤手」,去年也公告處分台積電股票835張,交易成本500.71元,處分利益1.17億元。法人推測因是儲備更多可動用資金、讓營運更有韌性,甚至能用來進一步獵地、發展本業。

殯葬王病逝4/「最惡性腦瘤」存活期難超過2年 多位名人皆迅速辭世
龍巖集團創辦人李世聰3年前與朋友聚會時,突然全身無力,由於他本來就有心房顫動的舊疾,所以當時醫師認為應該是小中風,直到治療無效之後,才轉而發現是更為棘手的腦瘤。當時據傳李世聰是罹患腦瘤中的神經膠質細胞瘤,病程已經來到第四期,並在台大醫院接受手術與標靶藥物治療,當時龍巖低調表示李世聰手術順利,正在復原中。腦瘤的存活率與手術是否完全切除腫瘤有關,之後需再搭配化療或標靶治療。(圖/報系資料照)根據台灣癌症防治網資料,原發性腦瘤以神經膠瘤最為常見,佔所有腦瘤患者約43.9%,其中就包含神經膠質細胞瘤,且幾乎惡性度都極高,存活時間很少超過2年,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推測與電磁波、外傷有關,包括作家李敖、名嘴陳立宏都是罹患此病而過世。罹患腦瘤最常見的症狀是頭痛,且會伴隨噁心、嘔吐等相關的症狀,除此之外,也要視腫瘤位置而定,如果腫瘤長在大腦掌管運動的區域,會出現抖動的癲癇症狀,如果在大腦的視力區就會導致視力有問題、出現在額葉可能就會有帕金森的狀況,沒有一個特定的症狀,這也正是腦瘤難以察覺之處,所以往往確診時多已是晚期。

殯葬王病逝1/龍巖創辦人李世聰腦瘤病逝 享壽65歲
龍巖(5530)創辦人、65歲的殯葬業大亨李世聰二年多前傳出罹患腦瘤後,已將事業交棒給女兒Kelly Lee(李凱莉),專心休養治療,7日中午先是傳出病危,家屬接到通知趕往醫院,並於8日下午證實此訊。對此,龍巖集團也發出正式聲明,表示李世聰於8日上午離世,治喪事宜正在籌備中,並感謝各界關心。李世聰於2013年以8.5億美元(約新台幣255億元)身家,躋身《富比士》台灣富豪榜第41位,堪稱為首位登上《富比士》殯葬業企業家。據媒體報導,2017年間他出席一場生日會高歌時滑落麥克風,接著趴在桌上而經在場醫生友人警覺疑似中風趕緊送醫治療。2020年期間,李世聰又出現疑似中風跡象而再次就診檢查,得知罹患腦瘤,更加速他的傳承與啟動二代接棒等。龍巖集團總裁李世聰於1992年創立龍巖人本,開創台灣生命禮儀服務先鋒,事業逐漸穩固後,李世聰就已超前佈署長照事業,而後開始逐步購入於1987年成立的大漢建設之股票,在2011年借殼上櫃,成為台灣第一家生命產業上櫃公司。龍巖營業項目即從墓園、生前契約、禮儀服務等殯葬業,跨界結合營建業及辦公大樓租賃等,並拓展海外業務發展,於中國溫州、港澳地區及新加坡等華人所在地,也皆有相關合作案。李世聰不僅為知名的殯葬天王,最為人津津樂道即是他的投資眼光!2020年,他一口氣清空彰銀大賺40億元後,繼續將目光看向其他業界龍頭,精準地將資金投入台積電、大立光及國際Google母公司Alphabet、微軟等,還擴及到波克夏等公司。對此,龍巖表示「僅是中長期的投資」。2020年7月李世聰還親自率隊拜訪錠嵂創辦人毛以孝,接著一舉砸下4.2億元買下錠嵂保經逾3成股份,引發市場轟動。

豪宅冷氣團報到1/北市億元宅爆交易「腰斬」 急售讓價千萬明年現形
今年下半年,房市交易量能縮減,有感降溫,豪宅市場也上演大跳水戲碼。據房仲業者統計,今年北市指標豪宅區價格未見明顯跌勢,但總價億元起跳交易件數明顯不如去年,尤其中山、信義區呈現交易量砍半慘況,業者認為,在資金洪水滾滾退潮下,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上路,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2023年下半年恐出現更多讓價千萬賠售的交易出現。今年9月,信義計畫區知名豪宅「冠德信義」一戶12樓含4車位,共267.7坪的豪宅物件,被以總價4.1億元現金購入,換算每坪單價約188.5萬元。由於相較2年前出售同一社區不同棟別的12樓時,實價登錄每坪單價約216.7萬元,等同讓價5800萬元、打87折出售,引起市場一片譁然。雖然業者多認為恐是單一個案,卻十足有感豪宅市場出現交易走冷。台灣房屋就實價登錄統計發現,北市豪宅匯聚的信義區、中山區、松山區、大安區4區,今年1~10月總價億元起的豪宅與去年同期相比,交易全進入寒冬,中山區量減5成2,信義區也有4成的跌幅;價格方面4區漲跌互見在1成之內,目前尚無因量縮而有明顯崩盤情況。信義區豪宅「冠德信義」今年9月一樁交易,屋主比起同層不同棟的鄰居讓價千萬引發討論,不過房仲業者認為願讓利這麼多,若非屋主個人因素急售,可能還與面向或現金交易有關。(圖/翻攝自冠德信義臉書)大安和信義區的豪宅均價,分別年跌3.3%、6.8%,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主要是因大安區去年成交較多單價200萬元以上豪宅,像是「信義聯勤」成交10筆、「仁愛帝寶」1筆等,因此也拉高整體單價,而今年截至目前為止,「信義聯勤」僅成交6筆,其他像是「和平大苑」、「吉美大安花園」,單價則落在140~175萬元上下。台灣房屋信義安和捷運加盟店店東廖德欣表示,今年股市走跌、美國持續升息、俄烏戰事頻傳、兩岸對立升高,使得資金開始出逃流向國外,尋找更好的標的,豪宅買方因卻步,讓市場趨近不動,最大影響就是經濟層面,「不過豪宅掛售1、2年是常有的事,除非屋主真的遇到自身經濟出現大問題,不然要看到大幅價跌的狀況並不容易。」東龍不動產專任委託部經理陳泰源觀察「量跌最兇,漲幅卻最多」的中山區表示,中山區豪宅分布有分散落市區的個體豪宅與大直豪宅聚落,今年走跌較多的是市區豪宅,都是靠大直豪宅在撐量;價格方面小漲7.4%,推測是因為今年「西華富邦」主要交易集中在高樓層,每坪單價動輒200萬元起跳,拉抬整體成交單價。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即便近2、3年全國房價創高,但豪宅產品一直有賠售資訊傳出,可見豪宅市場有多不景氣。以目前市況看來,在升息與熱錢退潮的環境下,2023年整體房市只能保守看待,豪宅市場想繼續復甦難度相當大,估計僅能維持指標豪宅「偶有佳作」的格局。陳泰源也說,雖然前2年整體房市大好,但豪宅市場表現並沒有到多亮眼,頂多喜新厭舊下,新豪宅才陸續有成交,但中古豪宅賣得比較辛苦。去年有很多豪宅屋主只要小賺就願意跑,今年眼看市況衰退,屋主也都知道錯過最佳賣屋時間,若不急,寧可擺著不賣,也不願賠售,但若碰上需資金調度、資產調整的,頂多撐個半年,「預期明年下半年後,陸續會出現降價求售的案例,尤其是幾億元的房子砍價動輒就是千萬,雖是少數個案,但金額卻相當可觀。」不過有「豪宅王」稱號的住邦佳士得國際資產總經理劉陳傳卻持不同看法,他認為今年交易量跌主要是「前幾年該買都買了」,導致今年不會像以前持續追加價,但因原物料上漲和通膨影響,也不太會出現跌價。北市松山區指標豪宅「文華苑」,今年7月也傳出交易,14樓戶以總價13.7億元成交,買家推測為龍巖集團董事長李凱莉,一舉締造台灣豪宅史上單宗交易總額最高紀錄。(圖/龍巖提供、翻攝自東方文華酒店臉書、報系資料庫)劉陳傳認為明年房市,在豪宅供給量不多的情況下,「量不會增,價也不會跌」,他也強調,他指的豪宅不包含一般高價住宅,在高資產族眼中,能稱得上「豪宅」的,如信義區的「琢白」、「冠德信義」、「信義首席」、「信義文心」、「皇翔御琚」等,或依世界趨勢有飯店服務進駐的酒店式公寓,如東方文華酒店和「文華苑」、台北萬豪酒店和「西華富邦」等,才稱得上是真豪宅,「而市場永遠不缺買豪宅的大咖!」劉陳傳專為國內金字塔頂端客戶服務,就他觀察,這幾年出現疫情與戰事衝擊,都不會影響豪宅市場,因為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會創造出另一批有錢人,例如發疫情財的產業、企業,「豪宅市場比較特別,買家除了自用,還帶有點收藏心態,就看市場上有沒有出現真正條件好的豪宅吸引買家出手而已!」

龍巖處分台積電賺1.17億元 法人推測:儲備銀彈發展本業
生命禮儀公司龍巖(5530)公告處分台積電(2330),處分利益超過1.17億元,市場關注股東能分一杯羹嗎?可惜法人表示,這是龍巖公司的長期投資,不影響本期損益,不能直接用來配息;推測是儲備更多可動用資金、讓營運更有韌性,甚至能用來進一步獵地、發展本業。龍巖今日公告最近一年累積處分有價證券達公告標準,在8月16日至12月27日,累積處分835張台積電,處分單位成本500.78元,交易總金額4.18億元,處分利益超過1.17億元,強調「此已實現利益由股東權益項下之其他權益直接轉為保留盈餘,不影響本期損益」。龍巖在2020年3月開始,以每股275.1元的價格,陸續買進台積電,經此次處分835張後,龍巖還有台積電1061張, 持有金額3.82億元, 持股比例0.004%;換算每張成本均價約361元。法人指出,此次處分,帳上現金增加,但因當初規劃長期持有,保留盈餘依公司法規定,還要扣掉「法定盈餘公積」、「特別盈餘公積」,剩下才是「待分配盈餘」,待分配盈餘才可以用來配息,未來就算能配息但配得不多,他形容,「這次小股東看得到牛排,只能吃到肉屑」。至於有些公司能夠一次性認列股票投資處分損益,使每股盈餘大幅波動,是因為當初的投資是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買賣標的賺賠全部放在「業外」,直接影響「每股盈餘」,便可拿來配息、直接回饋股東。法人指出,依龍巖今年第三季報帳上現金僅有4.2億,若未來有購地需求或其他大型投資,的確需要適時補充現金;值此,他推測龍巖會處分台積電,不見得是看壞台積電或股市,最主要是讓公司帳上現金變多,有更多可動用資金、讓營運更有韌性,甚至能用來進一步獵地、發展本業。尤其在台灣當局保守的土建融政策下,建商買地能貸款成數降為5成,銀行核貸成數可能更低,又目前步入升息循環,利息也會墊高成本,因此自備銀彈為上策。

山難法官陳柏均10月2日公祭 北院籲給家屬溫暖空間
台北地院家事庭法官陳伯均11日與妻小登山時迷路,疑因不想耗費警消搜救資源,獨自探路後失聯,遺體14日尋獲,法界一片哀悼,目前在龍巖民權會館設立靈堂,預定10月2日上午10時30分在台北市立第二殯儀館舉行家祭、公祭,北院呼籲各界給予家屬、溫暖空間,以利處理後續事宜。北院先前表示,北院院長黃國忠和全體法官及同仁對陳伯均罹難萬般不捨與哀痛,希望陳伯均家人節哀保重,也感謝臺中市消防局、搜救大隊、臺中地檢署、媒體及社會大眾的辛勞、協助與關心,北院將持續協助家屬後續事宜及安撫院內同仁的心情,並希望各界一起祝禱:「願伯均法官臨終無礙,離苦得樂。」47歲陳伯均是司法官訓練所44期結業,曾任新北地檢署檢察官、桃園地檢署主任檢察官,他任職新北檢期間曾承辦捷運殺人魔鄭捷案,負責驗屍和後續偵辦,最後起訴鄭捷,後來最高法院判處鄭捷死刑確定,由法務部執行,不少民眾認為司法正義獲得伸張。

殯葬天王夫婦被控用善款買精品 偵查結果出爐
被稱為「殯葬天王」的龍巖集團創辦人李世聰,與妻子劉萍,涉嫌將龍巖及福澤兩基金會的善款轉入自己的帳戶私用,台北地檢署偵查後認為,基金會實際上營運支出超過龍巖捐贈,夫妻倆所涉侵占罪嫌不足不起訴,不過劉女盜蓋董事印文,遭依偽造文書起訴。檢調發現,李世聰夫婦利用能夠主導龍巖公司及龍巖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董事會的機會,將龍巖公司的款項,以「公益捐款」名義,分次轉到「龍巖基金會」,再轉到由劉萍擔任董事長的「福澤慈善基金會」,最後再轉到李、劉的帳戶私用,2013年至2015年,每年搬走300萬,劉萍則用這些款項支付信用卡、貸款本息,還購買精品,並向主管機關不實申報。2016年到2019年,李世聰夫婦再以龍巖基金會運作需經費的名義,陸續賣出基金會持有的龍巖公司股票,再將部分售股所得以公益捐款的名義轉給福澤基金會,同樣每年從龍巖基金會搬走300萬,轉到2人的私人帳戶,劉萍再把「善款」以現金提領、繳交稅款、健保費及電話費等個人支出,並向主管機關不實申報。檢調統計,李世聰夫婦從2013年起的7年內,共侵占2100多萬元善款,依違反證交法特別背信罪、刑法詐欺、偽造文書、公益侵占等罪偵辦。

龍巖創辦人夫婦涉用善款買精品 檢方起訴太太偽造文書
被稱為「殯葬天王」的龍巖集團創辦人李世聰與妻子劉萍,涉嫌將龍巖及福澤兩基金會的善款轉入自己的帳戶私用,台北地檢署偵查後認為,基金會實際上營運支出超過龍巖捐贈,夫妻倆所涉侵占罪嫌不足予以不起訴,不過劉女盜蓋董事印文,遭依偽造文書起訴。檢調發現,李世聰夫婦將龍巖公司的款項,以「公益捐款」名義,分次轉到「龍巖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再轉到由劉萍擔任董事長的「福澤慈善基金會」,最後再轉到李、劉的帳戶私用,2013年至2015年,每年搬走300萬,劉萍則用這些款項支付信用卡、貸款本息,還購買精品,並向主管機關不實申報。2016年到2019年,李世聰夫婦再以龍巖基金會運作需經費的名義,陸續賣出基金會持有的龍巖公司股票,再將部分售股所得以公益捐款的名義轉給福澤基金會,同樣每年從龍巖基金會搬走300萬,轉到2人的私人帳戶,劉萍再把「善款」以現金提領、繳交稅款、健保費及電話費等個人支出,並向主管機關不實申報。

婚禮辦完沒登記…他趁「同居女友懷孕」偷吃 被抓到惱羞:70萬聘金還我
大陸一名闕姓男子與張姓女子舉行完婚禮後,一直沒有去登記結婚,但彼此同居住在一起。怎料到闕男居然在女方懷孕時,在外偷吃,被抓到後竟還要求退還16萬人民幣(約新台幣70萬元)聘金。法官審理後認為,闕男出軌導致雙方分手,判張女只要退還3萬人民幣(約新台幣13.2萬元)。根據陸媒《頭條新聞》報導,福建省龍巖市一名闕姓男子與張姓女子於2020年舉辦婚禮後同居,不過之後一直沒有登記結婚;2021年6月,懷著身孕的張女偶然間發現闕男居然在外面有女人,因此雙方發生激烈爭吵,感情破裂。張女生下女兒後,雙方正式分居。沒想到闕男竟然反過來提告,要求張女還他13萬聘金、3萬首飾費用,總共16萬人民幣(約新台幣70萬元)。永定區人民法院審理後認為,2人訂婚時,闕男給予女方的13萬以及3萬多首飾費用都屬於聘金,而闕男出軌導致雙方分手,給張女造成了嚴重傷害,且分手後張女獨自撫養女兒,因此判張女酌情退還3萬人民幣(約新台幣13.2萬元)。之後張女也對男方提出告訴,法官審理後判闕男每月必須支付1000人民幣(約新台幣4408元)撫養費,一直到孩子成年。

父母有詐騙前科「小孩禁上公立學校」陸福建新法涉歧視 家長戰翻
大陸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網友李強(化名)近日爆料稱,自己在給孩子報名上小學時被拒絕。招生平台截圖顯示,孩子屬於報名受限對象,轄區內很多公立小學均無法成功報名。李強經多方咨詢後得知,這是因為自己曾經參與過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留有案底,子女因此受到牽連。綜合陸媒報導,新羅區針對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提出了「十個一律」綜合措施,第一條措施為:凡是參與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嫌疑人的子女,一律在城區學校就讀時予以招生入學限制。針對上述情況,新羅區打擊治理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工作人員回應稱,該限制政策已經實施三年,涉及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電詐人員子女不能上公辦優質學校,但普通公辦學校可以上。「即便我曾經犯過罪,也不能剝奪孩子公平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吧?」李強對此很不理解。多名法律人士也認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家長違法犯罪不該影響孩子正常入學,該政策的頒布涉嫌違規。幾年前,李強在龍巖市新羅區購置了一套學區房,按照就近劃分原則,他的孩子應在離家附近的一所公辦小學上學,其戶籍所在地、房產均在該小學所屬轄區內。李強說,「那所學校師資力量較好,離家也很近,也是為了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轉眼就到了孩子入學的年齡。7月初,根據當地教育局要求,李強在陽光招生報名系統內填寫報名信息。當他按要求填完自己和孩子的基本信息後,滿心期待能夠順利報名該小學時,卻彈出了拒絕窗口:李強屬於報名受限對象,如有疑問請聯繫當地教育局,請選擇非受限學校完成報名。李強詢問當地教育局得知,拒絕名單是新羅區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發來的,具體情況需詢問他們。隨後,李強又咨詢了新羅區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工作人員回覆他,因為他曾參與過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有案底,所以影響了孩子報名上學。「在孩子上幼兒園時,聯席會議辦公室就進行過摸底調查,有案底的人,在進行線上報名時直接限制。」無奈之下,李強為孩子在一所離家遠、師資力量一般的公辦小學報上了名,「離家近的小學都不讓上,現在能上的這所學校,還是不受限制的公辦小學中,距離最近的一所,需要開車15分鐘才到。沒辦法,不報名孩子沒學上。」消息曝光後,有家長認為此舉涉及歧視,另一派人則大聲叫好,引發正反論戰。

網紅聽7位朋友報明牌花百萬買股 這支「17天飆28.6%」:怎麼沒歐印
近日台股大盤不停破底,讓不少做多的投資人紛紛陣亡。而知名網紅Joeman曾在買進640元台積電慘遭套牢,近日他再度發片花100萬買7位朋友報的明牌,沒想到其中一隻超飆,讓他直呼「怎麼沒all in。」Joeman近日在影片中表示,他想要驗證一個都市傳說,看看買明牌到底能不能賺錢,他認為現在的盤勢很不好做,不過搞不好能撿便宜,但聽明牌還是要風險自負。YouTuber金旋風說,他去健身房運動聽到教練跟學生報樺漢(6414)及金麗科(3228),Joeman表示,聽路人牌也太隨便,「哪有路人隨便報個明牌我就要買」,不過因為實測他還是買進。藥華藥在17天漲了28.6%,彌補其他持股的虧損。房地產專家Ted則報Joeman生技股藥華藥(6446),Ted說,藥華藥他自己也有買而且可能會加碼,藥華藥是醫學界朋友推薦他的,「如果沒賺錢代表你撐的不久。」YouTuber海莉報汎徳永業(2247)及八方雲集(2753),這是她參加申購的股票。YouTuber志棋77報他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讓Joeman笑說,問朋友明牌結果推薦台積電真的很爛;百靈果主持人Ken報喪葬業者龍巖(5530),因為他覺得是疫情概念股;YouTuber阿滴報營建股華固(2548);阿滴表示,華固殖利率歷年來都不錯;百靈果主持人凱莉則推薦旅遊概念股雄獅(2731)。Joeman說,他總共會花100萬實測,每個朋友明牌分配的金額是14萬,他在6月1日買入零股,還會再補一點台積電跟聯發科。在第一周只有汎徳永業跟台積電賠錢其他都賺,一共賺1萬4130元,第二周開始遇到美股大跌,台股血洗千點,但八方雲集、金麗科跟藥華藥都還是賺錢,共賺了賺1萬5067元。而眾多持股中,最強的就是藥華藥,在17天內飆漲28.6%,他一買就開始飆,讓他直呼「我怎麼沒all in藥華藥」但Joeman強調,聽信朋友明牌不能重壓,盈虧要自負,拍影片也只是於娛樂性質,「千萬不要聽信朋友的明牌買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