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來種巨蟒肆虐美國 正妹科學家解剖「5公尺巨蟒」挖出完整鱷魚
美國佛羅里達州遭外來種緬甸蟒入侵,嚴重影響到當地許多本土生物的生存。日前當地正妹生物學家摩爾(Roise Moore)在自己IG分享一段影片,影片中可以看見她和她的團隊解剖一隻長達18英尺(約5.5公尺)的緬甸蟒,並在巨蟒的腹中挖出一隻體型完整的鱷魚。挖出的這隻鱷魚長達1.5米,體型非常完整。(圖/rosiekmoore IG)綜合外媒報導,美國佛羅里達州生物學家摩爾(Roise Moore)在自己IG分享一段影片,她與團隊日前抓到一隻長達18英尺(約5.5公尺)的緬甸蟒,當他們剖開巨蟒的肚子時,發現這隻腹部嚴重鼓起的巨蟒肚子內居然有著一隻體型非常完整、長達1.5米的鱷魚。摩爾與她的團隊看到這幕時都嚇壞了。摩爾接受訪問時表示,她從事爬蟲類研究那麼多年第一次看到巨蟒活吞一整隻大鱷魚,此現象非常罕見。近年來美國佛羅里達州遭外來種緬甸蟒肆虐的程度相當嚴重。許多人因為一時興起飼養,失去興致後又亂放生,才會造成現在這種情況,對於當地的生態及哺乳類動物造成巨大影響。摩爾指出,原先她以為這隻肚子鼓的很異常的緬甸蟒是吞了「一頭鹿」,結果剖開來居然是一條鱷魚,著實嚇了一跳。影片在曝光後已經吸引超過1千萬人觀看,網友紛紛留言表示,「真的太瘋狂了」、「拜託不要再引進這種恐怖的種當寵物養了」。摩爾表示自己以為巨蟒的肚中會是「一頭鹿」。(圖/rosiekmoore IG)

上千萬名車突往左衝入1.5米深池塘 駕駛獲救一度無呼吸心跳
救護人員抵達時,落水賓利車整輛車幾乎快滅頂,駕駛救出時一度無呼吸心跳。(圖∕讀者提供)嘉義縣消防局今早9點20分獲報,鹿草鄉163縣道往義竹方向約1公里附近,有一輛要價上千萬名車突衝入約1.5米深池塘,救護人員抵達時,整輛車幾乎快滅頂,潛水人員下潛時,發現駕駛身繫安全帶,趴在方向盤上,車內已進水,經打開車門將駕駛救出,人已無呼吸心跳,送嘉義庚長醫院,幸運搶回一命,目前人在加護病房觀察中。消防局鹿草分隊指出,從行經車輛的行車紀錄器來看,當時這輛賓利不知何故,行駛到一半突跨越雙黃線往左偏離至對向車道,隨即掉落路邊池塘,整個過程僅短短幾秒鐘,過程中還差點和對向一輛自小客發生擦撞,後方行經車輛見狀立刻通報警消。經初步調查,千萬名車駕駛疑似是55歲張姓男子,被消防人員發現時,人趴在方向盤上,車窗完好,似乎沒有逃生跡象,而張男雖搶回一命,但意識狀況不佳,目前在加護病房治療和觀察中,警方仍在釐清車禍原因。

女騎士摔落寬約1.5米縫隙不治 民眾:致命巧合
台東縣傳出一起死亡車禍,38歲陳姓女機車騎士,18日傍晚載著13歲姪女要前往池上鄉,卻在行經鹿野鄉某轉彎處時,疑似不慎自撞民宅圍牆後,連人帶車滑行10餘公尺,且正巧從路邊護欄的縫隙處摔落水溝,當場失去呼吸心跳、送醫後不治;13歲姪女雖全身多處擦傷,但意識清楚,送醫後無大礙。警方根據現場跡證初判,機車過彎時不慎滑倒撞擊民宅圍牆後,又撞到路邊的交通號誌桿,人車持續往前滑行,陳女剛好從圍牆與護欄間,寬約1.5米的縫隙摔落水溝身亡。(圖/民眾提供)警方調查,陳女就住在車禍現場鄰近部落,傍晚騎機車載著13歲姪女,卻在行經鹿野鄉瑞景路三段時發生車禍,車禍當下無人目擊,直到路過民眾發現13歲女童倒臥在路邊,連忙報警;救護人員趕抵檢傷,發現女童雖多處擦挫傷,但意識清楚;隨後在路旁水溝內發現落水的陳女,但救起時已無呼吸心跳。警方根據現場跡證初判,應該是機車過彎時不慎滑倒,撞擊民宅圍牆後,又撞到路邊的交通號誌桿,猛烈的撞擊力道讓鐵桿被連根拔起,人車持續往前滑行下,機車與13歲女童倒在路邊,陳女則剛好從圍牆與護欄間,寬約1.5米的縫隙摔落水溝,不幸身亡。

癮君子爸爸被下令「不准靠近小孩」 新調查!9成戒菸者親子互動拉警報
吸菸者普遍擔心抽菸導致的嚴重疾病將縮短未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但其實吸菸現在就會侵蝕爸爸們現與家人的親密時光。波仕特2022年戒菸習慣調查也證實,近9成因家庭戒菸者健康及親子互動已出現狀況。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顏啟華醫師在父親節前提醒吸菸者,戒菸要快,早日找回家人互動及自身健康,若擔心不斷來襲的戒斷症狀,建議搭配快速消滅戒斷症狀的尼古丁輔助品幫助戒菸。顏啟華醫師說,除了健康外,現在親子互動受阻也是吸菸的危害之一。據國民健康署資料統計,平均約2至3分鐘就有一位不吸菸者因他人吸菸而罹患疾病,特別針對發育尚未完全的兒童,短期會引起呼吸道不適,長期更會造成其他健康問題。因此,家人都會禁止吸菸者靠近小孩,針對為家人而戒菸者分析調查也證實,曾被阻止抱小孩者,近6成經常發生,近4成受阻更長達3個月以上,也有75%會主動降低與家人親密互動頻率或保持距離。顏啟華醫師提醒,三手菸可殘留在屋內長達6個月,保持距離治標不治本,及早戒菸才是維繫家庭不二法門。調查也證實,這群為家人而戒菸的人中,近5成戒菸後終能毫無顧忌地隨時擁抱小孩、近2成也表示觀察到家人過敏、咳嗽、呼吸道相關症狀好轉。顏啟華醫師說,戒菸沒有想像中簡單,失敗主因大部份都與戒斷症狀有關。調查也指出,3成意志力戒菸者,多次放棄戒菸原因為菸癮或戒斷症狀太強,更有近8成認同累積失敗會增加困難度。菸齡超過20年的戒菸者陳先生表示,自己曾被老婆下令與小孩保持1.5米「遠」距離,即使單獨帶小孩出門,小孩也因菸味不願與他互動。他曾嘗試戒菸不下數十次,以為憑意志力就能戰勝一切,但每次堅持不到一周就被戒斷症狀擊敗。在多次掙扎下,主動尋求親友建議,選擇能快速消滅戒斷症狀的尼古丁戒菸噴霧,最後成功在父親節前找回與孩子的親密互動。顏啟華醫師表示,戒菸之路不容易,別只依賴意志力,選擇快速生效輔助品,加上醫師與藥師專業協助、家人一同支持,才能加快達到成功戒菸。而政府多年來積極推動菸害防治政策,藉由多元方式與服務呼籲及早戒菸,並透過提供戒菸輔助用藥服務,給予吸菸者客製化的戒菸治療建議。戒菸者每次僅需負擔2成以下,最高200元的部分負擔,便能幫助早日贏回健康人生。

雙雙延長!二級警戒維持至2月底 春節入境專案也延長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表示,因應國際疫情嚴峻,國內持續新增本土個案,並出現感染源待釐清個案,且春節人群南北移動及聚集增加,需密切監測年後疫情變化,經指揮中心與相關單位溝通及評估後宣布,今(2022)年2月8日至2月28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並維持相關措施及規定如下:一、維持加嚴之戴口罩規定,除少數例外情形,外出全程佩戴口罩:(一)運動、唱歌、拍照及直播、錄影、主持、報導、致詞、演講、講課等談話性質工作或活動之正式拍攝或進行時,維持須戴口罩。(二)下列場合得免戴口罩,但應隨身攜帶口罩,且如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1. 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2. 於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3. 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之場合。(三)外出時有飲食需求,得免戴口罩。(四)於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或活動(例如:藝文表演/劇組/電視主播等演出人員正式拍攝演出時、運動競賽之參賽選手及裁判於比賽期間等),如符合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之相關防疫措施,得暫時脫下口罩。二、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含交通運輸)應嚴格遵守:實聯制、量體溫、加強環境淸消、員工健康管理、確診事件即時應變。三、高鐵、臺鐵、公路客運、船舶(固定餐飲區除外)、國內航班:於運具內(車廂、船舶、航空器)禁止飲食。四、賣場、超市、市場加強人流管制: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室外空間至少1米/人(1平方米/人);不開放試吃。五、宗教場所、宗教集會活動:依內政部規定之防疫措施辦理。六、餐飮場所:嚴格落實實聯制、量體溫、提供洗手設備及消毒用品;宴席不得逐桌敬酒敬茶;違反者依法裁處並限期改善,未完成改善者,不得提供內用服務。指揮中心呼籲,防疫工作人人有責,請民眾自主落實防疫措施,維持個人衛生好習慣,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出入公共場域落實實聯制、體溫量測等,降低病毒傳播風險,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安全。此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表示,春節檢疫專案自去(2021)年12月14日起實施以來,提供旅外國人依其所具備之條件有不同檢疫方案的選擇,以符合不同情況民眾之檢疫需求;經評估各國檢疫策略及該專案整體執行情形,宣布延長實施期間至2022年2月28日(航班表定抵臺時間計算)止,相關措施均維持專案規定。指揮中心說明,春節檢疫專案內容包含14+0+7、10+4+7及7+7+7共3項方案,相關規定可至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首頁/ COVID-19防疫專區/特殊專案/春節檢疫措施專案項下查閱。指揮中心提醒,民眾於返臺前務請事先瞭解並確認適用之方案再擇定,且方案擇定後不可變更,入境後請配合各方案所訂檢疫規定,避免違反規定而受裁罰。指揮中心呼籲,檢疫期間應留在檢疫場所,禁止外出,亦不得出境或出國,確實遵守「防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春節檢疫專案)」所載規定;選擇C方案之檢疫者,返家後7天如採1人1室之檢疫條件,其同戶內同住者(非居家檢疫者)應共同遵守加強暨自主健康管理相關規定及檢測措施,以維護自身及家人健康,共同守護社區防疫安全。

不升了!指揮中心:維持二級警戒至2月7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表示,因應國際疫情嚴峻,且國內發生新變異株Omicron感染事件,經指揮中心與相關單位溝通及評估後於今日宣布,今(2022)年1月25日至2月7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調整或維持相關措施及規定如下:(圖/疫情指揮中心提供)一、維持加嚴之戴口罩規定,除少數例外情形,外出全程佩戴口罩:(一)運動、唱歌、拍照及直播、錄影、主持、報導、致詞、演講、講課等談話性質工作或活動之正式拍攝或進行時,恢復為須戴口罩。(二)下列場合得免戴口罩,但應隨身攜帶口罩,且如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1. 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2. 於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3. 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之場合。(三)外出時有飲食需求,得免戴口罩。(四)於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或活動(例如:藝文表演/劇組/電視主播等演出人員正式拍攝演出時、運動競賽之參賽選手及裁判於比賽期間等),如符合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之相關防疫措施,得暫時脫下口罩。二、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含交通運輸)應嚴格遵守:實聯制、量體溫、加強環境淸消、員工健康管理、確診事件即時應變。三、高鐵、臺鐵、公路客運、船舶(固定餐飲區除外)、國內航班:於運具內(車廂、船舶、航空器)禁止飲食。四、賣場、超市、市場加強人流管制: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室外空間至少1米/人(1平方米/人);不開放試吃。五、宗教場所、宗教集會活動:依內政部規定之防疫措施辦理。六、餐飮場所:嚴格落實實聯制、量體溫、提供洗手設備及消毒用品;宴席不得逐桌敬酒敬茶;違反者依法裁處並限期改善,未完成改善者,不得提供內用服務。(圖/疫情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呼籲,防疫工作人人有責,請民眾自主落實防疫措施,維持個人衛生好習慣,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出入公共場域落實實聯制、體溫量測等,降低病毒傳播風險,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安全。

二級警戒延長至1/24 唱歌、拍照、運動全要戴口罩、禁試吃
因應國際間新變異株Omicron威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相關單位溝通及評估後於今(9)日宣布,今(2022)年1月9日至1月24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調整或維持相關措施及規定如下:戴口罩規定加嚴。(圖/指揮中心)一、戴口罩規定加嚴,除下列少數例外情形,外出全程佩戴口罩:(一)運動、唱歌、拍照及直播、錄影、主持、報導、致詞、演講、講課等談話性質工作或活動之正式拍攝或進行時,恢復為須戴口罩。(二)下列場合得免戴口罩,但應隨身攜帶口罩,且如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1.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2.於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3.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之場合。(三)外出時有飲食需求,得免戴口罩。(四)於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或活動(例如:藝文表演/劇組/電視主播等演出人員正式拍攝演出時、運動競賽之參賽選手及裁判於比賽期間等),如符合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之相關防疫措施,得暫時脫下口罩。二、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含交通運輸)應嚴格遵守:實聯制、量體溫、加強環境淸消、員工健康管理、確診事件即時應變。三、賣場、超市、市場加強人流管制: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室外空間至少1米/人(1平方米/人);不開放試吃。四、餐飮場所:落實實聯制、量體溫、提供洗手設備及消毒用品;宴席不得逐桌敬酒敬茶。指揮中心將視國內外疫情及實際執行狀況,適時機動調整防疫措施,強化邊境監測及防疫作為,籲請民眾應落實個人防護措施,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規範,以兼顧防疫與生活品質。

北市和平東路凌晨驚傳巨響 轎車墜1.5米天坑「與地震有關」
台北市和平東路三段509巷一處工地外側,5日凌晨2點發生塌陷事件,居民深夜聽聞巨響,嚇得跑出門外查看,驚見一輛銀色轎車半截車身掉進約30平方公尺、深度約1.5公尺的坑洞,緊急報警處理。對此,台北市建管處指出,初判原因為1月3日地震造成地下自來水管線破裂。據了解,該建案地上24層、地下3層樓集合住宅建築,建商在工地圍籬張貼公告,告知居民因1月3日發生地震及餘震導致路面下陷,將儘速改善。針對北市和平東路三段天坑意外,建管處表示,該處自來水漏出造成地層塌陷,而地下自來水管線破裂原因初步判斷為1月3日地震造成,詳細原因將進一步釐清,目前新工處及自來水處搶修中。

二級再延2週至11月1日 戶外運動、拍照脫口罩解禁
二級警戒將於18日到期,不少民眾期盼放寬河濱運動口罩限制,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昨說,是否放寬措最快今天宣布。相關鬆綁範圍與做法,下午指揮中心記者會進一步說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7日宣布,自2021年10月19日至11月1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圖/指揮中心提供)國內疫情降溫,疫苗覆蓋率突破6成,繼山林和海濱地區戴口罩規定鬆綁後,指揮中心也正研議戶外運動有條件免戴口罩,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佈,考量國內疫情目前已趨緩並且穩定控制,經與相關單位溝通討論及評估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7日宣布,自2021年10月19日至11月1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外出時應全程佩戴口罩,但符合以下情形者,得於戶外免戴口罩。(圖/指揮中心提供)調整相關措施及規定如下:一、 二級警戒措施:1. 除例外情形,外出全程佩戴口罩:於室外從事運動,或於室內外拍攝個人/團體照時,如無相關症狀且與不特定對象均能保持社交距離,可免戴口罩。2. 實聯制、保持社交安全距離。3. 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人流控管或總量管制: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室外空間至少1米/人(1平方米/人)。4. 集會活動(含會議、展覽、婚宴、餐宴等)人數上限:(1) 室內80人,或室內超過80人但容留人數符合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2) 室外300人。(3) 不符上列條件者,應提防疫計畫,或依主管機關防疫規定辦理。二、 外出時應全程佩戴口罩,但符合以下情形者,得於戶外免戴口罩:1. 於室外從事運動時。2. 於室內外拍攝個人/團體照時。3. 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4. 於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上述場合得免戴口罩,但應隨身攜帶口罩,如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 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5. 外出時有飲食需求,能與不特定對象保持社交距離或有適當阻隔設備,得免戴口罩。6. 於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如:臺鐵高鐵用餐區)或活動,如符合相關防疫措施,得暫時脫下口罩。三、 仍須關閉之場所: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指揮中心將持續觀察疫情態勢,適度放寬管制措施,強化邊境監測及防疫作為。籲請民眾應落實個人防護措施,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以兼顧防疫與生活品質。

高中以下放寬疫情指引 戶外教學「同班生」4人為限
國內疫情緩和,教育部也配合修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防疫規定,校內用餐不限隔板或1.5公尺規定;戶外教學活動的住宿,以安排2人1室、1人1床或單人房為原則,同班級學生則以不超過4人1室為限。教育部調整高中以下學校及幼兒園防疫指引,餐飲方面,用餐不限隔板或1.5公尺間具,校園餐廳人數應為室內80人以內,或室內超過80人但容留人數應符合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同時放寬桌菜及自助式取菜方式。至於集會活動(含校內研習、學生社團表演),根據修正後的指引,人數上限為室內80人,或室內超過80人但容留人數符合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室外300人;若超額須提報防疫計畫報請地方主管機關核准後實施。此外,指引說,學校辦理戶外教學及戶外教育等活動,應維持社交距離、佩帶口罩、遵守空間容留人數限制,並留意景點、住宿地點規畫,應採實聯制,確實執行人流管制等;於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無須戴口罩,惟應隨身攜戴口罩,並英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指引指出,戶外教學活動倘為旅行業承攬,應依交通部觀光局「旅行業辦理團體旅遊管理措施Q&A」之住宿規定,以安排安排2人1室、1人1床或單人房為原則,同班級學生則以不超過4人1室為限;至於餐飲,內用不限隔板或1.5公尺間距,並放寬桌菜、自助式餐廳取菜方式。

疫情緩和 教育部公布「大專校院防疫新指引」:室內上課不限80人
國內疫情緩和,教育部也修正「大專校院110學年度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管理指引」,將原本「室內維持安全社交距離(2.25 平方米/人)且人數上限80人」規定,修正為「容留人數以活動場所之樓地板面積(扣除固定設施設備)除以2.25平方米計算」,讓大學可以恢復部分實體上課。世新大學上周宣布10月4日起「恢復全面實體上課」的訊息,引發許多師生、家長的疑慮,因為現行「大專校院110學年度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管理指引」仍規定室內須維持安全社交距離(2.25平方米/人)且上限80人。在教育部的「大專校院110學年度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管理指引」沒有修正前,大學要恢復實體上課變得很困難,世新大學甚至在今天上午再度緊急公告,針對超過80人以上的課程,先行採取分流或遠距授課,待教育部的新指引公布後,再行滾動修正。不過教育部卻在今晚公布修正後的指引,教室的師生人數應為室內80人以內,或室內超過80人但容留人數應符合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並以實際座位數入座且不限梅花座/間隔座。也就是容留人數以活動場所之樓地板面積(扣除固定設施設備)除以 2.25平方米計算。新指引指出,教室內採固定座位、固定成員方式進行,並落實實聯制;如無法採固定座位時,請任課老師拍照留存,以便後續疫調。新指引也新增對表演藝術課的規範,除吹奏類樂器外,其他項目學生均需全程佩戴口罩,並請酌以調整練習時間,避免因長時間佩戴口罩造成不適;考量吹奏類因排練需要無法全程佩戴口罩,得於演奏時暫時脫下口罩,但應於不需演奏時隨時戴上口罩。

幼兒園爆9確診 二級警戒維持至9月20日「11項規定」要遵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表示,考量國內疫情雖趨緩但仍有零星不明感染源之本土病例,經與相關單位溝通討論及評估後,宣布自今年9月7日至9月20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並將維持或調整相關管制規定如下:一、通案性原則(下述交通運輸及旅行業相關管制作為調整,依交通部公告日期開始實施):1. 除飲食外,外出全程佩戴口罩。2. 實聯制、保持社交安全距離。3. 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人流控管或總量管制: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室外空間至少1米/人(1平方米/人)。4. 集會活動人數上限:放寬為室內80人、室外300人,若超額則向地方主管機關提報防疫計畫。5. 餐飲管理:依照衛福部規定處理。6. 婚宴、公祭: (1)公祭遵守內政部相關防疫規定處理。 (2)婚宴遵守每一隔間室內80人、室外300人上限,並遵守餐飲指引不得逐桌敬酒。7. 游泳池及運動場館:有條件開放淋浴設施、冷熱水池、SPA區、兒童戲水池等附屬設施。8. 臺鐵:對號列車開放全車座位發售,不售站票。9. 高鐵:開放全車座位數發售,維持全車對號座。10.國家風景區及觀光遊樂業:容留量上限提升至8成。11.遊覽車乘車人數以核定座位數8成為上限,必須全程佩戴口罩,禁止車內飲食。二、仍須關閉之場所:1. 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視聽歌唱場所(KTV)、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2. 遊藝場所、電子遊戲場、資訊休閒場所、休閒麻將館及其他類似場所。指揮中心說明,目前國內疫情穩定控制中,為兼顧防疫與民眾的生活品質,未來將持續觀察疫情態勢,循序漸進,適度放寬管制措施;面對病毒變異株的威脅,將持續強化邊境監測及防疫作為,籲請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人氣飯店自助Buffet重啟!採現點現做、專人送餐 餐券可抵1.2倍消費
受疫情影響,過去台灣人最愛的自助餐廳Buffet全面暫停,在重新開放餐飲內用後,台北人氣自助餐廳之一的台北寒舍艾美酒店「探索廚房」,將於8/24重啟營運,styletc記者發現飯店貼心提供三招服務:「現點現做」、「單人份餐點」與「專人送餐」讓民眾更安心用餐;9/30前凡持「2020年ITF國際旅展餐券」至餐廳用餐,可以票券券面價值之1.2倍折抵消費金額。全面改採現點現做、單人份餐點與專人送餐。目前探索廚房只開放午餐及晚餐兩餐期,早餐維持單人套餐供應。餐廳落實相關防疫措施:實聯制、量測體溫、手部消毒、室內人數限制、增設餐檯防飛沫透明罩、餐桌隔板及桌距等,用餐客人也必須於餐檯選餐時全程佩戴口罩,僅於用餐時能暫時取下口罩。除增設餐檯防飛沫透明罩,也設置餐桌隔板及1.5米桌距。自助餐檯則全面改為「現點現做」,客人持桌號牌至餐檯選餐後,再由師傅新鮮現做完成。接著以「專人送餐」方式,將熱食、冷食、甜點及水果等送至座位,且配合共餐不共食的防疫政策,每份料理皆為「單人份餐點」;主廚也推出各式海陸菜色迎接客人,如現煎美國安格斯黑牛、爐烤美國戰斧牛排、炭烤美國無骨牛小排、焗烤波士頓龍蝦、炭烤綜合海鮮盤等,讓民眾盡情享受美味料理。

陳時中宣布:二級警戒延長至9/6 8通案性原則曝!14場所仍不開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表示,考量國內疫情雖趨緩但仍有零星不明感染源之本土病例,經與相關單位溝通討論及評估後,宣布自今(2021)年8月24日至9月6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並將維持或調整相關管制規定。二級警戒延長至9/6。(圖/指揮中心提供)一、通案性原則:1. 除飲食外,外出全程佩戴口罩。2. 實聯制、保持社交安全距離。3. 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人流控管或總量管制: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室外空間至少1米/人(1平方米/人)。4. 集會活動人數上限:放寬為室內80人,室外300人,若超額則向地方主管機關提報防疫計畫。5. 婚宴、公祭:(1). 公祭遵守內政部相關防疫規定處理。(2). 婚宴遵守每一隔間室內80人、室外300人上限,並遵守餐飲指引不得逐桌敬酒。6. 餐飲管理:依照衛福部規定處理,新增同住親友聚餐不受限使用隔板、梅花座及專人分菜。7. 醫院探病:開放加護病房、安寧病房、呼吸照護病房、精神科病房、兒童病房、身心障礙、病況危急及住院天數達7天以上者之探病;探病者須遵守探病時段、人數限制及出具篩檢陰性證明等規定。8. 符合主管機關防疫管理指引或規範得開放:K書中心、室內遊樂園、海釣場、海泳/浮潛等水域活動。二級警戒延長至9/6。(圖/指揮中心提供)二、仍須關閉之場所:1. 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視聽歌唱場所(KTV)、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2. 遊藝場所、電子遊戲場、資訊休閒場所、休閒麻將館及其他類似場所。指揮中心說明,目前國內疫情穩定控制中,為兼顧防疫與民眾的生活品質,未來將持續觀察疫情態勢,循序漸進,適度放寬管制措施;面對病毒變異株的威脅,將持續強化邊境監測及防疫作為,籲請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雙北量販店8/3起可內用 試吃暫不開放
雙北今(3日)起開放有條件內用,量販店家樂福和愛買都配合雙北市政府政策,但為了防疫安全,目前全台仍不開放試吃。家樂福今起開放餐廳、美食街內用;愛買表示,已開放餐飲美商街內用,但全台各分店依然暫不開放量販賣埸內的飲食座位區、試吃與試飲。愛買今起開放餐飲美商街內用。(圖/愛買提供)家樂福針對餐廳、美食街內用有6大規定,包含:1.配合執行賣場單一入口管制(實聯制、額溫測量、配戴口罩),在美食街櫃位與主題餐廳部份採取實聯制登記、要求配戴口罩。愛買全台各分店依然暫不開放量販賣埸內的飲食座位區、試吃與試飲,原本賣場內用座位區目前改為暫改貨架區。(圖/愛買提供)2.美食街混坐區、主題餐廳場內座位容留管制(座位數減半),各桌前後左右加大1.5米距離。3美食街混坐區每桌設置隔板座位採梅花座。4.持續提供外帶外送服務,鼓勵減少內用。5.美食街清潔人員因應疫情增加環境清潔消毒。6.因應可能的確診者足跡或櫃點員工,已預備應變計劃,配合閉店消毒,人員造冊配合追蹤。家樂福美食街混坐區、主題餐廳場內座位容留管制(座位數減半),各桌前後左右加大1.5米距離。(圖/家樂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