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WANT
search
  • 最新
  • 社會
    • 社會首頁
    • 時事
    • 直擊
    • 調查
  • 娛樂
    • 娛樂首頁
    • 即時
    • 大條
    • 專題
    • 人物
  • 財經
    • 財經首頁
    • 熱線
    • 人物
    • 3C
    • 汽車
    • 專欄
  • 政治
    • 政治首頁
    • 焦點
    • 人物
    • 評論
  • 漂亮
    • 漂亮首頁
    • 美容
    • 時尚
    • 精品
  • 生活
    • 生活首頁
    • 綜合
    • 美旅
    • 健康
    • 寵物
    • 運勢
    • 運動
  • 國際
    • 國際首頁
    • 最新
    • 大陸
  • 影音
  • 專題
CTWANT App icon

安裝我們的 CTWANT APP 體驗更好的服務,接收更快的即時資訊。

iPhone

ios icon 立即安裝

Android

android icon 立即安裝
⊗ 清除
  • 全部
  • 社會
  • 娛樂
  • 財經
  • 政治
  • 漂亮
  • 生活
  • 國際

alt

老翁29年捐血381次「逾15萬毫升」 遭疑太離譜…專家解答了

捐血是一種拯救生命的行為,中國湖北有一名60歲老翁李光明,29年來捐血381次,總量超過15萬毫升,成為「湖北獻血第一人」,然而他的捐血行為卻引發爭議,按規定捐血者須隔6個月才能再捐,但老翁平均每月捐1次,網友直呼太離譜。針對糾紛,專家也做出回應了。李光明在1月13日迎來第381次捐血,當天是他60歲生日,已達國家捐血年齡上限,這也是他最後一次捐血。據悉,他累計捐血總量超過15萬毫升,足以讓近800人得到及時救治,多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武漢市「最美志願者」等榮譽稱號,更被譽為湖北省「獻血第一人」。李光明自1994年就開始捐血。(圖/翻攝自微搏)李光明自幼家貧,小學畢業就出社會,1994年冬天偶然得知一名殘疾人為救生命垂危的陌生女孩無償捐血,便萌生無償捐血的想法,「一個殘疾人能有如此善舉,我身體這麼健康,肯定也能獻血救人」,更發現不僅可以捐全血,還可以捐獻血小板,後來還帶動家人一起捐血,包括子女、弟弟、外甥女婿、侄兒等,都加入捐血行列。除了捐血,李光明還參加各項公益活動,為了幫助他人省吃儉用,每天堅持工作13小時。不過,部分網友質疑,按照29年381次捐血量超過15萬毫升來算,平均每年捐血13次,每次393毫升,明顯與相關規定有落差,認為宣傳太離譜。李光明29年來總共捐超過15萬毫升的血。(圖/翻攝自微搏)對此,血液專家、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輸血科主任王海燕向《紅星新聞》透露,29年捐血381並非誇張,網友說6個月才能獻一次血是肯定的,但這是指「捐獻全血」,假如是捐獻血小板,14天一次就可以。根據李光明捐血時間和捐血量估算,他應該是只要身體狀況一符合法規要求,就馬上去捐血做愛心,如果單算血小板,29年最高可以捐696次,「我覺得李光明這樣把獻血視作習慣的無私奉獻精神非常偉大」。

publish-icon 01月26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國防部公布「男女志願教召」辦法 超過4次每次有5000元可領

國防部去年實施新制教召,將教召天數提高至14天,而且後備軍人須被召集4次。對此,國防部17日指出,已於111年5月27日制定公布的「後備軍人召集優待條例」規定,完成教召訓練合計達5次者,應自第5次起,每次完成訓練後,由召訓機關或部隊發給召集獎金。另112年教召也開放志願報名參加,女性更是首年度召訓,不過基本上一年只能報名1次。國防部去年將教召天數提高至14天,且後備軍人須被召集4次。對此,全民防衛動員署動員管理處處長俞文鎮也指出,為執行「後備軍人召集優待條例」,後備軍人自第5次接受教育召集起,每次完成訓練都會獲得召集獎金5000元,至於召集次數的計算基準,自願參加為期5至7天的教召以1次計算,參與14天教召的話則算2次。俞文鎮表示,112年志願參加教育召集將於1月20日前公告,並公開於資訊網路,有意願之男、女性後備軍人可於「國防部全球資訊網」獲取相關資訊,後於「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後備指揮部」進行相關員額查詢與申請資料填註,另也可直接洽服務台受理,經資審符合資格者,由專人通知至縣市後備指揮部或後備服務中心服務台辦理。至於後備軍人的符合條件,俞文鎮則表示,可於各梯次召集日60日前,攜帶國民身分證或退伍令正本、本人私章,向縣市後備指揮部或後備服務中心申請志願接受教育召集;縣(市)後備指揮部或後備服務中心於召集日40日前,將審核結果送達申請人。俞文鎮進一步說明,112年教召梯次自第2季起,將依各軍種需求,區分出3梯次的14天教召、70梯次的5至7天教召,另外也開放男女志願報名參加教召,包括從未參與過教召的民眾也可以自願報名,只要符合條件,不是當年已接受過教召的人員,且退伍後未滿12年內就可以。其中女性因首年度召訓,因此將規劃北、中、南、東部等召訓單位試行驗證。至於有人可能因貪小便宜靠教召騙取公假和額外獎金,俞文鎮則解釋,基本上一年只能報名1次,報名後會依照軍職,不分義務或自願性教召列物名冊,完成之後,今年就會在被分配單位中。

publish-icon 01月17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封城和老公在家努力做人 產檢竟發現雙胞胎女兒「相隔5天受孕」

國外一名女子日前在TikTok上分享一段影片,表示封城時和老公在家努力做人,後來順利懷上雙胞胎,未料在產檢時醫生竟告訴他們,這對雙胞胎受孕時間整整相差了5天,讓女子驚訝不已。根據《每日鏡報》報導,一名女子在TikTok上分享自己遭遇到一個超罕見的情況。因過去曾有過流產經驗,她和老公就決定再次嘗試懷孕,便在2020封城期間努力做人,沒想到成功懷上雙胞胎姊妹莉洛(Lilo)和伊美達(Imelda)。女子表示,當時她到婦產科產檢時,醫生竟告訴她,雙胞胎是在不同時間受孕的,中間整整相差了5天「老實說我也被嚇壞,我原本一直以為雙胞胎不是同卵就是異卵,從沒想過竟可以相隔多天受孕。可能是當時我和老公不知道肚子裡已經懷有莉洛,才會在相隔5天過後又懷上伊美達」。女子產檢時醫生告訴她,自己的雙胞胎女兒是在不同天受孕,中間整整相差了5天。(圖/翻攝自TikTok/lilo_imelda_twins)影片一出也引起大批網友紛紛留言表示,對於雙胞胎可以相隔那麼多天受孕這件事覺得驚訝,而女子也表示,自己收到許多網友分享的類似故事,更有網友直接留言區表示,自己在14天內和2個男生發生關係並受孕生出一對雙胞胎。

publish-icon 01月13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勞動部預告 要求國防部為役男提6%勞退

國防部日前宣布2005年後出生的男性,義務役延長為1年,並提及將銜接勞工退休金制度,勞動部昨天預告修正「勞工退休金條例」草案,要求國防部及內政部應為其役男提繳6%勞工退休金至個人專戶中,以月薪2萬320元的義務役二等兵為例,每月應為其提繳1261元勞工退休金,役男也可選擇自提最高6%退休金,請領時則應依勞退條例規定,60歲時才能向勞保局請領。依國防部日前說明,每年義務役每年入營人數將由約9000人增加至約6萬人,以常備兵役二等兵為例,2024年1月1日起薪額為1萬130元,專業加給1萬190元,合計為2萬320元,對應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分級表級距月提繳工資為2萬1009元,因此國防部及內政部應以2萬1009元元的6%提繳退休金、每月為1261元。勞動部勞動福祉退休司司長謝倩蒨表示,此次修正為配合「因應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之替代役配合方案」及「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讓服役年資與勞工退休金條例退休金制度銜接,國防部及內政部所提繳退休金與一般勞工退休金相同享有保證收益、收益分配,至於請領也比照一般勞工,60歲時才能請領勞工退休金。謝倩蒨說,修正草案預告後,預告期為14天,外界可以提出意見,預計農曆年後蒐集意見再送至勞動部法規會討論,預計最快2月底可送至行政院審查,再送往立法院,三讀通過後,明年1月將與義務役延長方案一起上路。

publish-icon 01月12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糖尿病年輕化「死亡人數增11%」 14天連續葡萄糖監測助控糖

台灣糖尿病盛行率持續攀升且有年輕化趨勢,罹患人數已突破220萬人,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位糖友,若控糖成效不佳恐提高併發症發生率,大幅增加家庭及社會負擔。日常血糖監測為糖尿病管理的關鍵,然而傳統血糖機需一日多次頻繁扎針,糖友備感壓力之餘,也降低量測血糖之意願,進一步影響控糖成果。所幸糖尿病數位醫療科技發展大躍進,現今已有14天連續葡萄糖監測(CGM)科技,採感應方式免除糖友每日採血之苦;透過手機app,即可完整掌握葡萄糖變化曲線與數值。台灣三大糖尿病學會基金會-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及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齊呼籲:連續葡萄糖監測已成全球糖尿病管理趨勢,藉由目標範圍內時間(TIR)管理模式介入作為糖尿病管理工具,14天內每天持續了解葡萄糖變化全貌,進而降低併發症風險。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表示,台灣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是糖友,且有年輕化趨勢,第二型糖尿病平均發病年齡已降至60歲以下,糖尿病控糖不佳易導致血管病變與器官失能等嚴重併發症,造成家庭及社會莫大負擔。依據國健署今年六月公布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糖尿病已長年位居前五名,而糖尿病死亡人數竟然較前一年增加11%!顯示糖尿病對國人的健康威脅日漸提升,如何提升糖友血糖控制成效,降低疾病惡化與併發症風險,是國人不可忽略的議題。黃理事長指出,糖尿病需由藥物、飲食、運動三管齊下,而「葡萄糖監測」即是關鍵;糖友可以依照自己狀況做下最合適的生活決定,醫護人員也得以輔助制定治療策略。過往糖尿病監測主要在空腹、飯後及睡前等時間點,以傳統血糖機搭配針扎手指採血。黃理事長說明,血糖監測頻繁扎針的疼痛與不便經常是糖友最大障礙,一旦自我監測的積極度下降,容易使糖尿病管理成效不彰,造成併發症風險提高。另一方面,傳統單次採血監測,難以全面掌握血糖的極端值或變化曲線;即使每天採血4 次,仍可能沒有發現高血糖和低血糖事件,提升認知功能受損的風險。所幸隨著糖尿病數位醫療科技發展,現今連續葡萄糖監測(CGM)科技可透過傳感器,進行連續14天監測葡萄糖,並透過手機app自動記錄其變化曲線及波動圖譜,幫助糖尿病患者全面掌握葡萄糖數值;該數據也能上傳雲端,供病患本人及照護團隊隨時查閱,實為糖尿病監測科技重要里程碑。美國糖尿病學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早在2017年,即將連續葡萄糖監測列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工具;現八大國際學會共識更推透過連續葡萄糖監測,以目標範圍內時間(Time In Range,簡稱TIR)指標,評估糖尿病管理表現。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王治元理事長說明:「糖化血色素(HA1C)僅代表糖友2至3個月內的葡萄糖變化的『平均值』,尚無法完整呈現患者每天、及長時間連續葡萄糖變化全貌。控糖有沒有做好,單看A1c還不夠,患者也來不及即時做生活的調整,恐錯過可以達標的黃金期,這也是TIR未來必是國際趨勢的原因。」TIR代表糖友葡萄糖濃度維持在標準範圍時間的百分比,數值越高代表患者葡萄糖控制越穩定。根據臨床實證,TIR每增加10%,A1c約降低0.8%。反之,若TIR減少10%,微量蛋白尿發生率會增加40%、視網膜病變更達64%。王理事長表示,「TIR指標國外行之有年,國內目前已經起步追上,善用14天連續葡萄糖監測科技,每天持續了解葡萄糖變化全貌,精準做好糖尿病管理,預防併發症風險。」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蔡世澤董事長表示,糖尿病友最期盼的往往就是良好的管理能帶來生活的便利及生活品質。現今連續葡萄糖監測科技已能做到照護網整合,結合手機app及雲端,讓控糖紀錄同步上傳,醫護人員在遠端即可以完整了解患者狀況,提供醫護決策及指引;照護者也能從旁協助及叮嚀。該科技甚至可以設定警示通知,一旦葡萄糖濃度過高或過低,都能即時發送警示給自己及設定的家人及照護者。這對第一型糖尿病的小朋友們及家長,還有年長者及其照護者而言,至關重要。不僅平時能輔助控糖成效,緊急時刻家人及照護者也可即時協助支援。

publish-icon 01月11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17項達文西手術納健保 最快3/1實施「近千人將受惠」 

中央健康保險署繼「達文西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與「達文西機械手臂部分腎切除術」手術費得比照健保腹腔鏡手術項目申報之後,於111年12月22日「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討論再通過「肝部分切除術」等17項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手術,手術費得比照健保胸(腹)腔鏡手術項目申報,民眾將僅需負擔達文西相關醫材費用,預計最快於112年3月1日公告實施。推估近千人,未來面對相關手術時有多一種術式的選擇。健保署李伯璋署長表示,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在有限的預算下選擇較有價值的新醫療科技納入健保給付,為目前健保署面臨的重要課題,部分病人確實對達文西手術有臨床需求,醫師可藉由達文西機械手臂輔佐執行精準的切除、修復和縫合,降低手術風險,未來民眾選擇「肝部分切除術」等17項達文西手術,僅需負擔達文西相關醫材費用。另健保署為維護達文西手術執行品質,為民眾把關,訂定執行醫師之專科別限制、要求醫師須經訓練並由特定學會認證後方可執行達文西手術。將規範醫療院所執行17項達文西手術,應於申報費用後2個月內上傳術後14天內是否發生不良事件、術中出血量等手術及療效資料,以利後續臨床實證追蹤評估。達文西手術近年常用於泌尿科、消化外科、胸腔外科等科別臨床治療,惟健保署經醫療科技評估(HTA),達文西手術因其設備購置、耗材及維修費用等成本,相較傳統手術昂貴,不符本土經濟效益,且部分項目療效及安全性證據尚不充足,健保署分別於106年1月及109年12月起,先行同意具安全及療效實證、執行醫師學習曲線純熟的「達文西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及「達文西機械手臂部分腎切除術」手術費得比照健保腹腔鏡手術項目申報,達文西相關之醫材仍由民眾自費。至於其他達文西手術之手術費及相關醫材費用則由民眾自行負擔。而自110年起,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台灣胰臟醫學會等多個醫學會陸續向健保署建議,「肝部分切除術」等17項達文西手術,經HTA評估具安全及療效實證,且實證資料亦顯示有助於減少手術時間及出血量,建議可參考前例,手術費比照胸(腹)腔鏡手術項目,由健保給付,並在醫療服務共同擬訂會議一致通過。健保署李伯璋署長進一步說明,未來健保署仍會持續配合醫療科技發展及實際臨床需要,將新醫療技術納入健保給付,以提供民眾與時俱進之醫療技術,減輕就醫負擔,同時讓醫療提供者得到合理給付、改善現有醫療環境。

publish-icon 01月06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俄烏戰爭開戰近1年 烏克蘭:已收復40%失土

自從2022年2月24日開戰以來,目前俄烏戰爭已經進入314天,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尼(Valery Zaluzhny,)表示,目前烏克蘭已經收復40%自開戰以來遭到俄羅斯佔領的土地,如果從2014年俄羅斯開始佔領烏克蘭領土統計的化,收復比例也達到28%。根據《福斯新聞》報導指出,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尼表示,目前烏俄的交戰前線長達1500公里,在烏克蘭的赫爾松、扎波羅熱、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和克里米亞這5個區域中還能看到俄羅斯軍隊的身影,但其中已經有28%的區域已經擺脫了俄羅斯軍隊的控制,但目前在頓涅茨克的戰火還是十分激烈。而為了加強作戰能力,扎盧日尼表示烏克蘭的部隊曾在17個歐洲國家領土接受訓練,訓練人數多達2萬名士兵。而在2022年,有超過60萬人從迪對區域撤退,國際朋友也運送了超過200萬噸的物資到烏克蘭。英國國防部於3日發出一份評估報告,報告中指出,在烏克蘭頓涅茨克州的巴赫穆特(Bakhmut)中發現了惡名昭彰華格納傭兵集團的身影,但有證據推測該集團傭兵並沒有獲得充足的支持。而英國國防部也認為,目前俄羅斯在該區域只能進行「排級」或「班級」的進攻行動。

publish-icon 01月04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有「這些情況」不宜捐血 護理師曝小知識

2023年假長達10天,加上寒流一波一波來襲,捐血人數銳減,全台大缺血。血液基金會112年捐血月於20日正式起跑,展開為期一個月的「捐血有愛,因為你在!」捐血活動。南海捐血室護理長林玉蘋呼籲民眾響應活動,特別曝光捐血小知識,包括「捐血針比較粗?」、「為什麼要半躺著?」、「臉上做這件事一年不能捐血!」臉上做「這件事」 長達一年不能捐血為了避免受血者感染,民眾若屬以下幾項狀況,短期間內不宜捐血。林玉蘋說明,「紋眉或漂眉」和刺青一樣透過針具將染劑刺入皮膚,表皮會出血,一年內不適宜捐血;「腸胃鏡檢查」屬侵入性檢查,在身體滯留時間較久,國外曾有發生輸血感染,因此建議半年後再捐血;因應新冠肺炎及用血安全,民眾「出國返台」暫緩捐血14天;做醫美大手術、吃消炎藥或感冒藥者,建議暫停一周。捐血針比醫院還粗 半躺避血壓急降低許多人都有捐血經驗,為什麼不是正坐而是半躺呢?林玉蘋表示,捐血時血液流失,為了避免血壓快速下降,因此讓捐血者保持45度角半躺著可緩和一下,若民眾仍感到不適,現場都有護理人員協助調整姿勢、補充血糖以恢復意識。你知道捐血針比醫院抽血的針還粗嗎?原來抽血檢測血糖與膽固醇,都是血液中的小分子、不需要大管徑,約23號針即可(號碼越大針頭越小);而捐血需要提取完整的血球,因此管徑17號針才能讓血球完整通過,如果針頭太小,可能因流量小,採血時間長或凝塊造成管路堵塞等情形。捐血注意禁忌事項 捐後避免飲酒泡湯捐血健康條件為17至65歲健康民眾、女性45公斤以上,男性50公斤以上,其它還有體溫、血壓與血液標準。民眾捐血前須有充足睡眠、正常進食與攝取水分,避免空腹。林玉蘋提醒捐血注意事項,由於人體10分鐘就會流失250至500毫升的血液,致使血壓下降,民眾休息數分鐘再起身較安全。若炎炎夏日捐血,血壓尚未恢復就起身外出,容易昏厥;捐後6至8小時內勿飲酒精類飲品、泡溫泉以及劇烈運動,心跳過快也容易暈倒。有的民眾捐血後頭暈不適,可能是首次捐血者還無法承受血液迅速離開身體的狀況,她建議可多補充水分;若有瘀血狀況,現場有提供化瘀血藥物,民眾返家後48小時內可進行冰敷,1、2周後就會自然消失。林玉蘋補充,民眾捐血後若出現身體不適,不一定是健康出問題,只是血液短時間流失較多,只要把握好以上原則,就能貢獻熱血助人一命。  

publish-icon 01月03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2兄弟網路借貸6萬葬父 20天「利息+手續費」逼近5萬讓人咋舌

彰化有兩兄弟因為父親過世卻無力支付喪葬費用,所以透過網路向3家「網路融資公司」借貸6萬元,但短短20天的利息與手續費就逼近5萬元,讓不少人十分訝異。而最後在當地立委、里長與附近鄰居的協助下,透過募款幫助他們還錢,也順利地籌辦父親的葬禮。根據媒體報導指出,這對兄弟分別是25歲、20歲,兩人都在加油站打工。近一年來,父親都因為生病而倒臥在床,在2022年12月不幸因病逝世。而在父親逝世之後,兄弟倆不僅沒錢舉辦喪禮,甚至還有父親的醫藥費沒有結清。最後透過網路搜尋,向3家「網路融資公司」借貸。兄弟分別向3家業者各借貸2萬元,共計6萬元。而兄弟倆也向第一家約定15天付3千元利息、向第二家約定好14天支付6千元利息、第三家約定好20天支付9千元利息。結果最後利息暴增無力負擔,兄弟倆原本想要先還本金2萬元,結果遭到業者拒絕,業者甚至逼迫兄弟倆「繼續借錢」。這對兄弟最後無奈,向一名鄰居阿姨哭訴,而這位阿姨最後找到員林市南西里長黃家富討論,希望能找到方法幫助這對兄弟,而立委陳素月聞訊後,也主動介入幫忙。最後眾人向好心人士募集到善款,除了幫助兄弟倆清償鉅額的借貸與利息外,同時也幫兄弟倆完成父親的葬禮。報導中指出,員林當地警方表示,雖然兄弟倆不願意報案,但由於業者提出來的利息已經涉及重利罪,因此警方會主動偵辦,同時也要了解業者是否有利用兄弟倆喪父之際,威脅恐嚇兄弟倆借錢。

publish-icon 01月03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陸放棄清零引疫情大海嘯 一架班機竟篩出52%陸客陽性…義大利:強制篩檢

中國大陸放寬防疫後,疫情如海嘯式爆發,而隨著中國大陸近而宣布,1月8日開放邊境管制,陸客「報復性旅遊」即將傾巢而出,已有不少國家嚴陣以待,像是義大利日前就發現,有架班機上來自大陸的旅客,篩檢後陽性率竟高達52%,因此義大利衛生部長斯基拉奇(Orazio Schillaci)28日便表示,已下令自中國大陸入境的旅客,一律強制篩檢。面對中國大陸即將展開解封的「報復性旅遊」,斯基拉奇28日向國會做出宣示,「我已下令針對所有來自中國的入境或過境旅客,強制執行篩檢,陽性者必須接受病毒基因定序。」目前義大利率先實施強制篩檢的倫巴底(Lombardy)大區,當局在昨天發現,針對來自中國大陸的旅客進行篩檢,陽性比率比想像中高,像是本月26日飛抵當地的2架航班,第一架班機上92名乘客,有35人驗出陽性,陽性率38%;第二架班機120名乘客,居然有62人驗出陽性,陽性率高達52%。而根據義大利現行隔離規定,陽性者隔離需5至14天。

publish-icon 12月29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2022國際回顧/睽違2年多國終於恢復自由 擠爆南韓梨泰院釀158死踩踏慘劇

2022年即將結束,許多國家被疫情折騰了快3年,一直到今年才宣布解禁,甚至是開放邊境封鎖政策。解封固然讓民眾歡欣鼓舞,但南韓就在解封後的首次大型活動發生意外,梨泰院發生踩踏死亡事件,讓人唏噓不已。《CTWANT》就整理了10件2022年國際大事,方便讀者一次閱覽。多國解除國境限制其實從2021年年底開始,就有部分國家傳出要解除邊境封鎖的消息,而大部分國家是到2022年才解除邊境封鎖的政策,以下就整理目前世界各國解封的時間點與狀態。3月15日越南政府宣布恢復國際旅客入境,唯旅客須完整接種疫苗,且接受1日的隔離,隔離後檢測取得陰性結果即可入境。4月1日新加坡宣布,只要入境旅客完成疫苗接種,同時持有入境前2天的PCR檢測陰性證明即可入境。馬來西亞宣布解除邊境封鎖政策,唯旅客需完整接種疫苗且持有48小時內PCR陰性證明或24小時快篩陰性證明方可免隔離入境。瑞典政府宣布,全面解除入境管制,所有外籍旅客無須持有疫苗護照或陰性證明,就可進入瑞典。5月1日泰國宣布放寬入境限制,完成疫苗接種的旅客免隔離、免PCR證明。未接種疫苗之旅客須出示PCR陰性證明。英國政府宣布解除所有入境旅行限制,旅客入境無須隔離。法國政府宣布,旅客入境需提供歐盟承認之疫苗接種證明,未接種疫苗旅客須持有72小時內PCR陰性證明或48小時內快篩陰性證明,抵達時需接受隨機抽檢,但無須隔離。5月2日瑞士政府宣布,不管旅客是否有接種疫苗或持有陰性證明,一律開放入境,入境後也不強制佩戴口罩。6月12日美國政府宣布解除所有入境旅行限制,旅客入境無須隔離,但需至少在入境日前14日接種2劑以上之疫苗。7月1日丹麥政府宣布取消所有入境限制,旅客入境不需要隔離也不需要提供陰性證明。荷蘭政府宣布解除所有入境旅行限制,旅客入境無須隔離。7月6日澳洲政府宣布取消邊境限制,旅客不需要提供陰性證明或是疫苗接種證明即可入境。9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允許國際旅客出入境,旅客須提供PCR陰性證明。9月13日紐西蘭政府宣布解除所有入境旅行限制,旅客入境無須隔離,但需至少在入境日前14日接種2劑以上之疫苗。9月26日加拿大政府宣布,完成疫苗接種的旅客即可免隔離入境,而未完成疫苗接種的旅客,在入境時需接受檢測,同時維持14天的隔離。10月1日南韓宣布全面解除邊境封鎖政策,唯入境旅客須申請K-ETA及於Q-CODE申報健康狀況。10月11日日本宣布恢復免簽證自由行,同時取消入境人數限制,唯要求旅客提交疫苗接種證明或72小時內PCR陰性證明。6月15日:IE瀏覽器正式走入歷史IE於2022年6月15日正式停止。(圖/翻攝自微軟官網)微軟旗下瀏覽器產品Internet Explorer(IE)於6月15日正式全面停止運作。IE自1995年問世以來,維持營運27年之久。而根據研究機構EarthWeb的報告指出,一直到正式停止的那一天,IE仍然有2800萬用戶在使用。其實近年來微軟一直逐步停止對IE瀏覽器的支援,先前就曾宣布Microsoft 365線上服務停止支援IE 11的使用,而在2021年5月左右,更是直接宣布將在2022年6月15日強制停止IE 11的運作。屆時,除了Windows 10 LTSC、Server與MSHTML(Trident)引擎外,其餘作業系統接停止支援IE 11 的使用。10月29日:梨泰院踩踏意外(圖/達志/美聯社)南韓梨泰院漢米爾頓酒店(Hamilton Hotel)旁窄巷於10月29日發生嚴重踩踏意外,整起事件造成158人死亡、196人受傷,是世越號後南韓最嚴重的意外事故。當時梨泰院當地因為商家舉辦萬聖節慶典活動,同時這場活動也是南韓自疫情爆發以來,睽違2年之久的大型活動,所以當時梨泰院當地吸引了至少10萬人來參訪。大量的人潮擠的當地水洩不通,而南韓警方在事前也錯估人潮的增加量,所以意外發生當時,梨泰院其實並沒有充足的警力來維持人留交通。而發生踩踏意外的是漢米爾頓酒店旁一條寬約4公尺、長約50公尺的斜坡小巷,這條小巷因為連接了梨泰院當地的美食街與地鐵站等重要據點,再加上兩旁酒吧林立,因此意外發生之前,現場就聚集了不少民眾。由於疫情之前,只要梨泰院舉辦重要活動,警方都會在此巷子進行單向人流管控,但這次首爾警方並沒有進行類似的應對,因此事後首爾警方也遭到嚴厲批評。

publish-icon 12月23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防疫逐漸鬆綁 陸「行程碼」13日0時起正式下線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12日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為深入貫徹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根據大陸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有關要求,13日0時起正式下線「通信行程卡」服務。通信行程卡簡訊、網頁、微信小程式、支付寶小程式、APP等查詢管道將同步下線。綜合陸媒報導,通信大數據行程卡是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利用手機「信令數據」,通過使用者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即時查詢本人前7天到過的所有地市訊息,旨在助力群眾安全出行,支持疫情防控。2020年2月13日起,三大運營商提供的簡訊查詢行程服務已覆蓋2億多用戶;2020年3月6日起,通信大數據行程卡上線了境外到訪地的查詢功能;2021年1月8日起,不再對包含中高風險區域的地市名稱標記為紅色,變更為在城市名稱後括弧備註包含中高風險區域,備註僅作為出行提示,不關聯健康狀況。2021年3月30日,大陸國家政務服務平台「防疫健康碼」整合「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相關資訊,可在健康碼中顯示使用者,是否去過中高風險地區等行程資訊;同年9月,國家政務服務平台把健康碼和行程碼整合「一頁可查」,打開支付寶的健康碼同時能看到行程碼。這意味著健康碼、行程碼在全國全面實現一頁通行式的「二碼合一」。2022年6月29日,取消「星號」標記;2022年7月8日,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通信行程卡」查詢結果的覆蓋時間範圍由14天調整為7天。

publish-icon 12月12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蔡依林恩師」貼告別文14天仍失聯 好友傳訊都沒看憂:不希望是壞消息

「舞蹈教父」張勝豐過去為蔡依林、楊丞琳、王心凌、S.H.E等大咖編舞,叱吒華語歌壇30多年,不料他上個月28日突然在臉書發文,寫下負面長文,到現在仍然沒有消息,令外界十分擔憂。對此,他的舞蹈老師張淳淳也坦言,「我傳訊他都沒看,不希望是壞消息」,希望張勝豐和她聯絡。張勝豐在臉書宣布:「這影片應該會是我生前,最後一個錄影的側拍了,我走了之後,它應該不會被公布於世,就讓我們把它當作是我生前的最後一個紀錄吧」,內容提到被詆毀,事實扭曲成了謊言,讓他再也無力招架,「我決定要走了,要離開這個傷心的人世間」,但由於還有一個未完成的心願,那就是進行到一半的自傳,「希望在我死了之後,能夠幫我完成好嗎?」文章滿滿的負面情緒,讓人害怕他會做傻事。張勝豐上個月底突然在臉書PO出負面長文。(圖/翻攝自張勝豐臉書)對此,張勝豐的舞蹈老師張淳淳接受《三立新聞》訪問,透露以前幫歌手編演唱會舞蹈時,張勝豐是她的舞群,也是她認為最優秀、最喜歡的舞蹈老師,甚至當年她懷孕時,還把唱片公司的案子,請企劃人員都找張勝豐,「等於讓他交我的棒」。張淳淳是知名舞蹈老師,也是張勝豐的好友。(圖/翻攝自張淳淳臉書)不料張勝豐日前PO出負面文,張淳淳得知消息時相當緊張,「我知道學舞的人非常脆弱,但內心是很堅強」,接著坦言2個月前都還常常聯絡,也會鼓勵他,「有很多粉絲跟他學舞,也有很好生涯規劃」,如今卻音訊全無,傳訊息對方都沒看,讓她很是擔心,「不希望是壞消息,希望一定要堅強、勇敢走出來」,最後喊話,「請勝豐跟我聯絡,我也會幫他找到工作的」。

publish-icon 12月12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太狠了! 男寧可「坐牢+失業」…不願支付前妻5年贍養費

是什麼樣的仇恨,讓一名新加玻男子寧可坐牢10次共14天、失業,甚至失去房產,也不願支付前妻及孩子的贍養費、生活費長達5年時間。且連法官都無言的是,男子明知會坐牢、房產會被轉賣,卻又一直不願出庭說明,完全就是鴕鳥心態。據馬來西亞《中國報》報導,這對育有2名女兒的夫妻在2015年申請離婚、2018年正式離婚。但男子在正式離婚前,只支付過一次50新元(約新台幣1130元)的強制性費用,之後就不願履行婚姻資產、扶養權及贍養費分配的法庭庭令,且不肯出庭。令人驚訝的是,男子寧可坐6次一天牢、4次兩天牢,甚至失業,也不肯在辦理離婚期間履行庭令。離婚後還無視「若未能在期限內支付,就必須賣房償還」、「男方未能支付時,女方可單方面賣房」的離婚協議,拒絕支付贍養費,與175,000新元(約新台幣396萬)的婚姻資產分配長達5年。前妻今年3月據此向法院提出賣房申請時,表示男子還積欠91,450新元(約新台幣200萬)生活費、3600新元(約新台幣81,358元)贍養費,導致自己及孩子生活陷入困境。法官也批評「再次拒絕出庭」的男子鴕鳥心態,判男子必須一次支付375,000新元(約新台幣847萬)生活及贍養費,並由轉賣男子房屋所得的80至100萬新元中支付。而未出庭的男子,則提出上訴。

publish-icon 12月08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台積電爆台美員工「福利大小眼」!赴美眷屬:麥當勞打工還賺比較多

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派遣500名台籍員工前往助陣,不過卻有外派員工眷屬抱怨,公司福利台美員工大不同,津貼、緩衝假不及美國員工,讓台籍員工自嘲,「下班後去麥當勞打工,說不定還賺比較多。」根據《東森財經新聞》訪問台積電赴美工程師指出,雖然基本底薪有所調漲,但礙於薪資主要以台幣兌美金入帳,隨著匯差的浮動,薪資也會跟著變少,縱使加上租車、租房等補助津貼,其實生活壓力還是很大,只能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花費,節省開銷。網路上一名匿名工程師爆料,台美員工福利待遇差異大,包括台人只有14天的緩衝假,美國員工卻有21天,原先公司告知不用輪班,但卻因美籍員工不輪班,導致台籍員工要下海扛,不僅福利待遇大小眼,就連勞動條件也低人一等。對此,民視記者採訪到外派員工眷屬,該名眷屬抱怨租屋補助也比別人少,美國人最多可領2萬美金(約新台幣61.3萬元)的搬家津貼,但台灣最多只領到7千美金(約新台幣21.45萬元),且加班也是台籍員工一肩扛起,加班費也沒有比較多,實在是太不公平,「美國人每天都不加班,公司說現階段配合台灣上班時間,加班費比照台灣計算方式,很多同事之間就開玩笑說,我們下班後去麥當勞打工的錢,可能還比在台積電打工高。」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吸引近千名的台積電工程師及家眷進駐,原先認為是份大好的工作機會,也期望能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但如今的勞資不平等,也引發這些赴美工程師反彈。

publish-icon 12月07日, 2022 繼續閱讀
First
Last
置頂
ctwant-logo
  • 關於CTWANT
  • 聯繫&爆料
  • 隱私權政策
  • fire icon 發燒熱搜
  • facebook-icon Facebook
  • facebook-icon Youtube
  • facebook-icon Telegram

© 2020 The CTWANT Company

本網站所刊載內容著作權屬王道旺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或經授權使用,他人非經授權不許轉載、重製、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