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WANT
search
  • 最新
  • 社會
    • 社會首頁
    • 時事
    • 直擊
    • 調查
  • 娛樂
    • 娛樂首頁
    • 即時
    • 大條
    • 專題
    • 人物
  • 財經
    • 財經首頁
    • 熱線
    • 人物
    • 專欄
  • 政治
    • 政治首頁
    • 焦點
    • 人物
    • 評論
  • 漂亮
    • 漂亮首頁
    • 美容
    • 時尚
    • 精品
  • 生活
    • 生活首頁
    • 綜合
    • 汽車
    • 美旅
    • 3C
    • 健康
    • 寵物
    • 運勢
    • 運動
  • 國際
    • 國際首頁
    • 最新
    • 大陸
  • 影音
CTWANT App icon

安裝我們的 CTWANT APP 體驗更好的服務,接收更快的即時資訊。

iPhone

ios icon 立即安裝

Android

android icon 立即安裝
⊗ 清除
  • 全部
  • 社會
  • 娛樂
  • 財經
  • 政治
  • 漂亮
  • 生活
  • 國際

alt

時中雖說未定案 清冠一號若限縮公費 藍委喊查預算

疫情肆虐下獲得食藥署EUA的清冠一號,是許多擔心西藥副作用染疫者的用藥首選,疫情期間原本公費提供,根據統計1~5月發出9萬多份,日昨卻驚傳指揮中心研擬7月起,13到64歲確診者改為自費用藥,一個療程得花1500元起跳,不僅民眾嗆聲「沒錢者就得等死嗎」,中醫師公會也強力反對限縮。儘管指揮官陳時中緊急澄清尚未定案,需要與專家討論,但據了解,在野立委已經「磨刀霍霍」,揚言要好好查察8000億防疫特別預算究竟是如何用掉的,究竟有沒有花在刀口上?藍委指出,立院同意撥預算讓指揮中心備齊防疫物資,現在居然連防疫治療中藥都要染疫民眾自費購買,「特別預算究竟是怎麼花的」?國民黨立委葉毓蘭表示,目前政府許可的新冠肺炎治療藥物,在西藥部分包括輝瑞的「倍拉維」與默沙東的「莫納皮拉韋」兩種,中藥的部分,就是清冠一號。西藥部分,因有服用方式與副作用等諸多使用條件,在使用上遠比沒有限制的中藥清冠一號來的少。她在臉書上表示,清冠一號藥物的費用約在1500~2700元左右,目前疫情仍處高原期階段,衛福部卻傳出要研擬將清冠一號由公費改為自費,這不僅是漠視確診者在藥物使用上的需求與中西藥適用性的客觀考量,更是強迫確診者不分染疫的輕重症,不論身體狀況,除非願意自費購買清冠一號,否則只能在條件符合下使用投藥標準更為嚴格的進口西藥。葉毓蘭說,新冠肺炎西藥(口服藥)的價格每份約700美元(超過新台幣2萬元),比起來,清冠一號是相對便宜的。若取消清冠一號公費後,因西藥投藥的標準嚴格,一般國人若確診,但未達使用西藥的標準,但若又因受到疫情影響,生計困難,無力負擔自費用藥,只能延誤治療,不得不選擇在家「靜觀其變」,不僅民眾健康沒有保障,更將可能因此增加染疫黑數,這絕非國民黨立委所樂見。葉毓蘭指出,確診者就是生病,姑且不論中華民國原本就有全民健保,去診所或醫院看病領藥,原本就只需要部分負擔即可,何況,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立法院已經通過8400億的特別預算,今年1月到5月期間疫情大爆發,清冠一號共開出9萬多人分,約1.3億元,剩下的錢,政府究竟花到哪裡去?葉毓蘭痛陳,國民黨踢爆多起黑心快篩事件,高端、高登、高鑫、小吃店、直銷公司…許多黑心廠商都趁疫打劫,大賺國難財,食藥署迄今都推卸監督不週之責,主其事的官員也拒絕下台,政府現在卻連確診者的用藥都不肯給?就連「支持蔡總統的廣大青少年族群」,假如確診後不是要自費,「就是只能吃土」,官員還卻還可以講「公費改自費原因不明」,這合理嗎?

publish-icon 06月25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台灣缺電又漲價 立委:多數產業難像台積電

蔡政府非核家園政策影響國內供電與產業發展,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昨直言,企業團體不停呼籲重新檢討能源政策,但蔡政府不為所動,因廢核是民進黨列入黨綱的神主牌,痛批能源政策被民進黨黨綱綁架,看起來「要重新檢討、解決台灣缺電、跳電問題,只有政黨輪替才有機會。」立法院國民黨團昨召開「能源政策錯誤,缺電、停電!又漲價」記者會,黨團指出,執政黨非核家園政策,綠電與天然氣發電目標難兌現、滿足民生與工業用電,在多數產業無法像台積電自力救濟下,最後可能被迫出走黨團副書記長鄭正鈐說,蔡政府主政下,再生能源(綠電)2017年發電占比僅4.6%,到去年只增加至6%,依此進度,蔡政府要達再生能源占比20%目標需50年才能達到。此外,去年天然氣發電量約1083億度,距離2025年要達發電1562億度、占比50%目標,還差479億度,估算至少要再蓋2.5座天然氣第三接受站。他說,台積電2020年預估,台南5奈米廠上線生產後,一年用電要155.58億度電,占全台總發電量6%,相當1個台北市用電;2028年更預估全年要用449.58億度電,占台灣整體發電量13%。鄭正鈐說,再生能源供電還有日照或風量等間歇性問題,台積電近日表態,要自建天然氣發電機組,就是怕未來缺電須自力救濟,這也預示蔡政府能源政策有問題。黨團副書記長洪孟楷指出,蔡政府2016年執政後,能源政策導致國內供電不足屢遭詬病,美國商會也自2016年起,每年發表的台灣白皮書都直指台灣供電不足問題,憂蔡政府2025非核家園政策導致台灣缺電。立委江啟臣說,俄烏戰爭後能源價格高漲,歐洲國家紛紛檢討能源政策,追求能源自主,但蔡政府主政下台灣卻大量仰賴進口能源,未來如何確保能源供應無虞?國家安全不受影響?

publish-icon 06月25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網爆「電價漲28%」公開會議單 經濟部打臉3真相:錯很大

國際燃料價格飆漲多時,導致台電承受相當大的壓力,目前累計虧損853億元新台幣,因此台電提出幾個方案,將在6月27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沒想到,有民眾聲稱台電已建議經濟部漲28%電價,對此經濟部隨即發聲明,要民眾不要相信不實謠言。經濟部在臉書指出,《Dcard》討論區有一篇文章提到:「在台電上班的叔叔今天在家庭line群組裡講,公司已建議經濟部漲28%電價」,同時上傳電價費率審議會資料,但是錯誤百出。經濟部點出3大錯誤:1、會議名稱錯誤本年度第1次「電價費率審議會」於3月29日召開,考量俄烏戰爭導致燃料成本不確定性高,因此決議暫緩決定,6月27日所召開的是「臨時會」,網傳資料寫成「第2次會議」,弄錯了會議名稱。2、文件格式不同本次臨時會時間、地點、主持人都刊載在開會通知單上,不是跟議程放在一起,網傳資料也跟實際的議程格式有異。3、資料編排不同議程文件中,討論事項通常不會刊載燃料成本、費率等詳細內容,網傳資料編排明顯跟會議文件不同。經濟部闢謠。(圖/翻攝自經濟部臉書)經濟部說明,國際燃料成本大幅上漲,已經是過去的3~4倍,台電和中油為了穩定物價,虧損相當高。台電考量營運狀況提出不同方案,但從經濟部的角度來說,最重要的仍是民生、物價的穩定。電價的相關方案,要由官方、產業、學者組成的審議會共同決定,目前還沒有定案。經濟部透露,從2015年實施電價公式開始,每年的上半年電價審議委員會,是在3月召開,決定4月1日至9月30日的電價,下半年審議會則是在9月召開,審議當年10月1日到隔年3月31日的電價。6月27日將召開的電價審議會,其實是上半年電價的臨時會,因為3月29日召開時,戰爭導致燃料成本不確定性高,當時暫緩決定,所以6月27日開的臨時會是上半年7月到9月電價,並非錯誤圖片所指的審議下半年電價。

publish-icon 06月24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混血女星窮到入住凶宅 走紅後豪擲4500萬蓋新家孝敬母親

24歲日本女星藤田妮可(藤田ニコル/NicoleFujita)擁有俄羅斯、波蘭及日本血統,不僅以高顏值圈粉無數,模樣可愛的她更是女性時尚雜誌《ViVi》的專屬模特兒,她和弟弟是由媽媽一手撫養長大,早年過著不富裕的生活,即使租到凶宅還撞見阿飄,仍硬著頭皮住下去,如今事業有成的她,豪擲2億日圓(約4462萬元台幣)買房贈母親。藤田妮可小學6年級就入行當模特兒,現年24歲的她跨足時尚和電視圈。(圖/翻攝自藤田妮可IG)藤田妮可擺脫過往可愛形象,出道10周年的她,在2019年發行寫真,團隊前往峇里島,可以看見妮可一改過去可愛、傻氣風格,穿上比基尼盡情解放,用著嫵媚表情試圖征服觀眾,根據日本的《女性自身》報導,藤田妮可送給母親的獨棟新家佔地20坪,光是土地就價值1.3億日圓,建物約7千萬日圓。她在演藝圈一帆風順,歸功於母親在背後支持,她先前曾在電台節目中透露,自己蓋了一間房子送給媽媽和弟弟住,裝潢由母親決定,1樓打造成攝影棚,供模特兒同業租用,「現在可能是我的巔峰期,包括工作量、金錢面,明年會怎樣誰也不知道,所以想說趁能買的時候買下來,送給媽媽比較好」。藤田妮可介紹新家1樓是攝影棚。(圖/翻攝自藤田妮可YouTube)此外,藤田妮可所屬由她媽媽經營的事務所,公司設立目的還包括寵物店、婚友社等,可見未來事業將朝多元發展,至於她的年收入,據分析,模特兒和藝人活動,加上和服飾、化妝品牌代言合作以及YT頻道,推估1年進帳9千萬到1億日圓(約2231萬元台幣)。紐西蘭出生的藤田妮可,父親是俄羅斯和波蘭混血,母親是日本人,雙親在她3歲時離異,她和媽媽於是回到日本,後來母親再婚生了弟弟,沒想到繼父竟劈腿拋下他們一家人,於是媽媽獨自扛下經濟重擔,白天上班外,晚上還要到酒吧兼差。藤田妮可(右)錄《歐兜邁冒險趣》,和出川哲朗騎機車出遊。(圖/翻攝自日刊體育報)她也曾透露,9到12歲時,一家三口入住一間位於埼玉的便宜公寓,聽說前一位獨居女租客陳屍於浴室,她在洗臉時看到鏡子裡,疑似見過女性的影子在她背後飄過,嚇得她大喊媽媽還請人來家裡驅邪,為了幫母親分擔經濟壓力,她在小學6年級自己報名雜誌模特兒甄選,從1萬多人脫穎而出,成為雜誌專屬模特兒藤田妮可憑藉自身娃娃外型,出到後身受女性讀者崇拜,打開知名度之後,她轉戰綜藝節目,成為小淳、有吉弘行等主持人身旁的熟面孔,早期在節目上被歸為傻妹的她,沒想到擁有生意頭腦,成功一步一腳印地實現目標。

publish-icon 06月23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安柏赫德在強尼戴普豪宅內電梯激吻女模 傳聞和馬斯克齊玩「三P」

安柏赫德(Amber Heard)和前夫強尼戴普(Johnny Depp)的世紀官司敗訴後,除了判賠1035萬美元(約3億台幣),她的形象也重創「回不去了」。不過細數她在未離婚前的風流韻事,過去曾高調與「世界首富」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Musk)相戀,如今又爆出她甚至還大搞同性愛,戀上超模卡拉迪樂芬妮(Cara Delevigne)。強尼戴普與前妻安珀赫德離婚後互控誹謗的官司,經過6年纏鬥,最終洗刷強尼戴普「家暴男」的臭名。(圖/達志/美聯社)從社群媒體上的影片可見,安柏赫德和卡拉迪樂芬妮在電梯內相擁激吻,據悉,照片拍攝時間是2016年,當時安柏赫德還沒有和強尼戴普離婚,甚至還住在對方的豪宅中,過去這段女女戀傳了相當多年,而這是第一次有兩人同框的證據。社群媒體上曝光安柏赫德和卡拉迪樂芬妮在電梯內相擁激吻。(圖/翻攝自@natalia9976推特)其實安柏赫德和卡拉迪樂芬妮都是公開的「泛性戀者」,安柏赫德曾與女攝影師塔西亞(TasyaVan Ree)交往多年,更傳出兩人有過4年的秘婚,直到安柏遇上強尼戴普才分手,而卡拉迪樂芬妮曾與女星艾希莉班森(AshleyBenson)舉辦過婚禮,但並未正式登記,隔一年就宣告分開。安柏赫德在尚未離婚時,就已經開始和伊隆馬斯克交往。(圖/翻攝自Instagram)根據外媒先前指出,關於安柏赫德和卡拉迪樂芬妮的緋聞,早就傳得沸沸揚揚,當時甚至流出卡拉獨自現身於強尼戴普豪宅電梯內的影像,而當時家中只有安柏赫德,更有傳聞指兩人和馬斯克大玩「三P」,只是一直都沒有衝擊性證據。

publish-icon 06月22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3家上市公司「最大棄置汙泥案」14萬噸傾倒5縣市 彰化率先完成清理

三家上市公司,將未經合法處理汙泥14萬噸,濫倒濁水溪、大安溪等中部5縣市,其中二水鄉場址,彰化縣率先完成清理1萬4100公噸。(圖/彰化縣政府提供)三家上市公司,將未經合法處理汙泥14萬噸,濫倒濁水溪、大安溪等中部5縣市,其中二水鄉場址,彰化縣率先完成清理1萬4100公噸。(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彰化縣長王惠美、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長洪家原、環保署副大隊長石秉鑫和彰化環保局長江培根等,呼籲杜絕廢棄物非法棄置三不政策,地主不輕易出租土地;事業不委託非法業者;清除業者不隨意棄置廢棄物。(圖/中時吳敏菁攝)環保犯罪越來越企業化,史上最大汙泥棄置案是三家上市公司,假處理資源產品行廢棄之實,將未經合法處理汙泥14萬噸,濫倒濁水溪、大安溪等中部5縣市,其中pH高達11、鎳含量高達9.1,對環境造成大危害,其中彰化縣二水鄉場址,已率先完成清理1萬4100公噸,其他產源廢玻璃纖維125.69公噸也完成清理,以最短時間回復土地正義。這起喧騰一時、跨縣市汙泥棄置案曝光,始於2018年彰化環保局接獲檢舉二水某砂石場堆置物發出惡臭,環保局通報「檢警環查緝國土犯罪聯合小組」平台,由彰化地檢署組成專業小組。經18個月蒐證,發動30餘次偵查與搜索,發現同開科技、冠昇環宇及長信環保公司3家上市的廢棄物處理業者,收受國內知名電子、精密機械、塑膠廠委託清理事業廢棄物,為節省成本,將汙泥以「人工粒料」名義透過清運業者,傾倒在大安溪、濁水溪等河川及農地,遍及苗栗縣、台中市、南投縣、雲林縣及彰化縣5個縣市,不法獲利所得逾6億元。其中,二水鄉場址,棄置數量高達1萬3355公噸,土地承租人甚至伺機混合場址內其他廢棄物外運至南投、雲林縣回填或棄置。去年11月底彰化地方法院判決,刑期最高者達11年徒刑。相關被告最高被處750萬元罰金、公司最高被處罰金1700萬元,被追繳犯罪所得最高者4444萬餘元。縣長王惠美表示,二水鄉是重要水源地,要求回復原狀,刻不容緩,透過檢、警、調、環等單位的聯合案件偵破後,讓非法者付出代價,清除處理廢棄物回復環境樣貌,是縣府更加重視。經由行政程序清查其財產,迅速移送行政執行署桃園分署強制執行,查封名下動產及不動產,總值約1億1500多萬元,迫使行為人積極清理,回復土地樣貌。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長洪家原指出,這起案件,起訴30多人,除了3家廢棄物處理機構之外,中下游業者一併查獲,近10家公司,除了重判之外,也追查2億6000多萬犯罪不法所得,連同罰金、支付公款共約有3億7000多萬元;在強力要求及縣府假扣押行政訴訟的壓力之下,業者限期清除二水1萬4100公噸的廢棄物品,若行為人不負起責任,國庫可能需要支付1億4000多萬清理廢棄物。洪家原指出,全國存在很多假的資源處理,行廢棄之實,如何防堵漏洞,仍有待各單位共同努力及法規修訂。環保署副大隊長石秉鑫表示,爆發這起史上最大廢棄案後,已修改部分廢棄物管理辦法條例,再利用產品,必須申報到最後、追蹤到最後,確定申報地點是沒有問題,將持續檢警環合作,杜絕任何的漏洞。

publish-icon 06月22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今年受惠春、梅雨水情佳 台水:8月底前供水無虞

每年7月起北太平洋西部海域颱風逐漸活躍,台灣即將進入颱風季節。台水公司今天表示,今年受惠春雨及梅雨,目前水情甚佳,北、中、南主要水庫有效蓄水量較去年同期增加約8603萬噸至2億2185萬噸,全台各地估計至今年8月底前供水無虞。台水公司表示,以目前水情評估,近期不會出現缺水問題,全台各地估計至8月底前供水無虞。不過,仍須防範突發性豪雨及夏季颱風可能造成的高濁度問題、供水設施損壞等原因,導致缺水。台水公司除作好相關整備工作外,仍呼籲民眾務必節約用水。依中央氣象局長期天氣展望預測,今年年6月間仍是梅雨季節,鋒面在台灣附近徘徊時,易有出現局部性大雨或豪雨的機會。一般自7月起北太平洋西部海域上的颱風生成逐漸活躍,台灣即進入颱風季節。台水公司指出,截至今年6月21日止,北部主要水庫新山、石門、寶山、寶二水庫有效蓄水量合計2億3368萬噸(平均蓄水率92.83%),較去年同期增加約8603萬噸;中部永和山、明德、鯉魚潭、德基水庫有效蓄水量合計為3億3950萬噸(平均蓄水率98.56%),較去年同期增加約2億2185萬噸;南部曾文、烏山頭、南化三座水庫有效蓄水量為4億897萬噸(平均蓄水率60.37%),則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億908萬噸。

publish-icon 06月22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防疫險理賠金額 6月底恐破150億元

防疫保單理賠已破百億元。據保險局21日公布最新統計,今年截至6月20日,防疫保單已有31.49萬件申請理賠,累計理賠金額逾112億元,是今年防疫險已收保費35.61億元的3倍以上。以目前申請理賠速度推估,6月底理賠金額就會破150億元。針對防疫險「慘賠」,保險局已祭出三大措施,一是要求12家承保防疫險的產險公司進行壓力測試,10家已將增資或改善計畫報董事會,富邦產及兆豐產是6月底前會向董事會報告相關計畫;二是嚴格監控各公司現金流量,確保不會產生流動性風險;三是已同意產險公會報交的淨值下重大事故準備金沖回方案,各產險公司已可開始申請備查,至於負債項下的危險變動準備金是否准許沖抵,保險局仍在評估中。12家承保防疫險的產險公司淨值項下共有近468億元的重大事故與危險變動準備金,預計半年報就可用來沖抵,損益表不受影響,但資本適足率(RBC)可望拉高,降低增資壓力,若負債項下危險變動準備金可動用,則可減少損失金額,12家非強制車險的特別準備金共有約188億元。產險公司正積極在6月底前核保完手中所有防疫保單,到6月20日為止,今年已新承保376.82萬件,已收保費35.61億元,近一周是新承保24.22萬件,保費增2.43億元,而據承保前六大產險公司揭露核保中的「在途件」,富邦產還有24萬件、中信產18.9萬件、和泰產8.9萬件、兆豐產6.19萬件、新安東京產8.9萬件,國泰產20日已全數核保,估計6月底今年承保件數將破440萬件,保費收入約43億元。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近來每周都有7萬~8萬件保單申請理賠,理賠金額連二周逾28億元,累計今年已賠出112億元,是今年已收保費近3.15倍,即產險公司已是拿出自己的錢來賠。目前申請理賠件數僅占承保件數的8.36%,以各公司預估的15%~30%來看,理賠金額恐上看200億~400億元。

publish-icon 06月22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台新新光金1/股東逆襲吳東進「暫無意見」 吳東亮表態「努力積極看待合併案」

新光金(2888)日前向台新金(2887)拋出「金金併」議題,讓這樁20年來浮上檯面三回合的合併大案,再度成為金融圈焦點。「吳東進、吳東亮兩兄弟,雖然王不見王,吳東進那一邊傳出『目前無意見』的態度,似乎未阻擋研議合併案,台新金內部也有一股『樂見其成』的氛圍。」熟悉吳家友人觀察分析說。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6月17日股東會上表示,由於台新金為了處分彰銀股份發行己種特別股3億股正處於緘默期,無法進一步細說,但他仍就股東詢問公開表態,「會以積極正面、好的態度看這件事,審慎評估才能往前走,我們會努力」,這也是他對此案的首度回應。2002年時任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進(左)、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右),就曾聯袂召開記者會,宣布兩家金控公司將合併之案。(圖/報系資料照)CTWANT調查,儘管新光金拋出合併之招親案,並不只限台新金,還包括其他民營金控,且市場也點名永豐金(2890)、玉山金(2884)、元大金(2885)等,但金融界私下多議論「感覺新光比較偏愛台新,都是吳家,先等等再說」。新光集團起自1945年吳火獅、洪萬傳、林登山共同創立「新光商行」,2002年吳火獅長子吳東進,接掌集團主要金融事業的新光銀行、新光人壽,成立新光金控;三子吳東亮則從創辦的台新銀行起家,後與四子吳東昇打理的台証證合併,成立台新金控。回顧這20年來,新光金、台新金其實三度傳出要談合併,但最後都功敗垂成。先是在2002年,時任新光金董事長吳東進與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宣布將合併成「台灣新光金控」,後因新光人壽須增提196億元準備金,合併案破局。接著2016年,新光金投資宏達電、巴西公債失利、股價低迷,洪家、林家股東不滿,新光大家長、吳火獅遺孀吳桂蘭建議由吳東亮接掌新光金,化解兩家族歧見。只是該案隨著吳桂蘭過世,並無進展。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夫人吳桂蘭(中),生前力促新光金、台新金兩家金控合併,該案在她過世後即未有進展。(圖/報系資料照)兩年後的2018年,時任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力促「金金併」,市場再掀第三波金融改革風,金管會不但修改《金控投資管理辦法》正式開放金金併,還點名力推新光金和台新金合併,兩家金控內部遂展開評估,後因吳家兩兄弟無共識,以及顧立雄離開金管會,這樁「金金併」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然新光金卻陷入一連串新風波,2017年起新光金控副董李紀珠及吳東進長女、新光人壽副總吳欣盈的「兩個女人戰爭」,其公司治理屢遭立委關注,吳東進為化解風波,在2020年6月辭任新光金董事長,仍為新光人壽董事長。屋漏偏逢連夜雨,同年9月,金管會金檢新光人壽海外投資等多項缺失,且違反公司治理設立有如「太上皇」的投資決策單位「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主導投資等五大缺失,重罰2,760萬元,新壽董事長吳東進則被停職到本屆任期結束,也就是在明年6月新壽董事改選時。吳東進停職期間,新光金兩名董事積極力推「新光金、台新金」等金控合併案。這兩名董事,一位是新光集團創辦家族洪家第三代洪士琪,另一名吳東進堂兄弟吳東明,他們其實在去年董事會上即提出未過,今年3、4月再度闖關未竟。5月20日,洪士琪及吳東明三度提案,雖有兩名獨立董事反對,理由是未經審計委員會通過,但在全體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過關,包含吳東進派的董事與另一創辦家族董事林伯翰,遂正式通過成立專案小組評估合併之可行性。而6月2日,台新金董事會則是決議啟動與新光金合併之可行性評估,成立合併研究委員會下設立合併研究小組,台新金總經理林維俊與吳東亮之子、台新銀兼台新證董事吳昕豪都是小組成員,吳東亮本人更是在17日股東會中,回應股東關切金金併表態說「會努力、積極審慎評估」。

publish-icon 06月22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台新新光金2/兄弟終歸是兄弟「樂見合併案」 力保吳家第三代一席之地

「就感情層面來看,兄弟吵歸吵,終究是兄弟,如果兩家沒談攏外流到他家,可能間接壓縮吳家第三代經營空間,遠遠落後蔡家、辜家。」熟悉金融界高層向CTWANT記者透露,「吳東進辭去金控董,似有倦勤,而吳家四兄弟在金融經營表現應屬吳東亮較能幹,其實乾脆把新光金交給弟弟或許比較輕鬆點。」一家金控高層分析,「金控營運有三條腿,銀行、證券與保險,台新金以台新銀行起家,主要為短期資金,缺乏像壽險收取長年期保費的長期資金,2021年6月底完成併購外商保德信人壽,其優點是財務體質算乾淨,沒有亂投資,但缺點就是規模小,保費收入是位居22家壽險的後半段班。」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當年走訪迪化街友人籌措資金,一手創辦台新銀行至今年正好滿30周年,於慶祝會中感性發言一度說到哽咽熱淚盈眶,右為夫人彭雪芬。(圖/黃威彬攝)「新光金的新光人壽強,至少還是與國泰、富邦、中國、台灣、南山人壽並列前六大,但從過去投資宏達電、巴西公債、避險的俄羅斯債等『踩雷』表現與公司治理備受討論。」這位金控高層說,「再看銀行,新光銀規模比台新銀小:元富證券市占率排前五名,比台新證券大。」多位金控高層不約而同地說,「台新金與新光金合併即可藉此擴大規模。」新光金控2021年獲利224億元,台新金控獲利則為203億元,兩家金控若能合併的話,總資產超過7兆元,躍升國內15家金控前段班的第三大金控,僅次於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還超越中信金(2891)、開發金(2883)。台新金控在2021年6月底,正式完成併購外商保德信人壽交割程序,更加增添金控營收動能。(圖/CTWANT資料照)「吳家二三代在怎麼說都是有強烈傳承創辦人吳火獅的觀念,感情因素來看,兩家金控控股權以吳家為主,現在台新金與新光金的合併財力如何還要看,兄弟吵歸吵,終究是兄弟。」另一名資深金融界人士說。該資深金融界人士繼續說,「但新光創辦另兩家族洪家、林家應該更希望新光金有更佳的經營績效,若吳家兩兄弟真沒合起來,和他家合併的話,對新光金吳火獅第三代來說恐較無參與經營空間。」認識吳家的友人則跟CTWANT記者說,「對兩家金控來說要成長的很好辦法就是合併,看蔡家、辜家的作法就可見一般,金控大到一定程度後,因應金融風暴能力也較大,因此吳家身旁友人與小股東看法一致,多是樂見其成,除非吳家自己談不攏,其他金控才有可能機會合作」

publish-icon 06月22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防疫保單理賠高峰到!兩年保費收入107億已賠付逾112億

金管會保險局今天(21日)公布防疫保單最新統計數據,今年初至昨天累計共理賠金額112億元,已破百億大關,加上疫苗接種相關保險商品的理賠保險金13.29億多元,總計逾125億元,換算下來這一周幾近以每天理賠逾4.7億元。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今年1月1日累計至6月20日為止,防疫保險商品的承保件數為376萬8,247件,保費收入為35億6,142萬6千元,理賠件數為31萬4,937件,理賠金額為112億30萬5千元。至於在疫苗接種相關保險商品,今年1月1日累計至6月20日為止的承保件數為192萬7,052件,保費收入為7億7,455萬9千元,理賠件數為3萬1,341件,理賠金額為13億2,943萬4千元。目前光是防疫保單,2021年、2022年初至6月20日累計這二年的保費收入,約共107.17億元(2021年承保910.56萬件的保費收入71.56億+35.61億)。

publish-icon 06月21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快訊/MOMO富邦媒董座林啟峰退休 蔡明忠接手

台灣電商龍頭MOMO富邦媒(8454)10日公告5月合併營收86.3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成長21.4%,僅次於強勢崛起的蝦皮拍賣,內部公告,目前在MOMO擔任董事長的林啟峰今起退休,將由蔡明忠暫代職位。受惠於新冠肺炎疫情,富邦媒去年股價衝破二千元大關,今年1月時在1,500至1,700間震盪,2月隨即跌破千元大關,主要受到全球通膨惡化,升息的貨幣緊縮政策影響,當時董座林啟峰表示「目前股價不能說委屈,而是很踏實」,一直到6月下旬相比高點已經腰斬,跌破800元。現年66歲的林啟峰,從2004年開台時擔任總經理,到2018年接任董事長,已經在MOMO富邦媒任職18年,21日內部傳出林啟峰退休的消息,MOMO人收到一份有林啟峰照片的電子卡片,「將近6,500多個日子,18個momo春夏秋冬,這一路上我們一起度過許多戰役,因為有您,我們得以茁壯成長。謝謝您」。一位業界高層表示,「林董退休一事,毫無徵兆,我們今年五月才碰面聚餐,完全沒聽到風聲。」聽聞此事,這位高層很驚訝。在林啟峰退休後,將由富邦集團董座蔡明忠接手暫代,現任總經理谷元宏由蔡明忠從同集團台灣大哥大找來。

publish-icon 06月21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繼承沈殿霞2.3億遺產 鄭欣宜「生日當天」曬豪宅…家中裝潢曝光

已故港星「肥肥」沈殿霞的愛女鄭欣宜,近期依照亡母遺囑在年滿35歲當天繼承6,000萬港幣(約新台幣2.3億)的天價遺產,她日前也在個人YouTube頻道分享「生日當天」的紀錄並曝光她的「豪宅」,引發網友熱烈討論。鄭欣宜雖然是兩大傳奇港星鄭少秋和沈殿霞的女兒,讓外界一度以為她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但事實上,鄭欣宜過去只能領生活費,且母親逝世後又因理財不當,導致一度窮到只剩26港幣、約新台幣95元。爸爸鄭少秋當時也透露,個性頑固的女兒從不跟他要錢,讓他自責又百感交集。鄭欣宜的小豪宅意外曝光。(圖/翻攝自鄭欣宜YouTube)而隨著終於滿35歲,鄭欣宜先是在臉書慶賀:「今日35歲lu,祝自己和我愛我的人都身體健康、日日都有值得開心的事情發生!」最近也公開生日當天的紀錄影片。鄭欣宜當天除不斷收到好友祝福外,也和朋友慶生、練舞,以及準備演唱會,過程中也意外曝光她現居的「豪宅」。鄭欣宜分享35歲生日當天的紀錄。(圖/翻攝自鄭欣宜YouTube)從影片可見,她的豪宅走低調簡約路線,以黑白色系為基底,再輔以植栽增添綠意與活力,而落地窗前的鋼琴,也彰顯出她音樂人的身分,據悉,這棟豪宅實際只有28坪左右,卻被鄭欣宜布置的低調雅緻,而她的「小豪宅」真相一曝光,立刻掀起網友熱議與讚賞。

publish-icon 06月2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弟弟派提前為明年佈局 砸10億買進3萬張長榮航股票

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從2月開始弟弟派拿下長榮國際(2716)經營權後,與哥哥張國華的鬥爭越來越白熱化,但在長榮鋼(2211)經營權被大哥拿下後,弟弟們近日出手,斥資10億元買進長榮航(2618)3萬張股票,率先為2023年的改選預作準備。長榮國際16日公告,在6月14、15日從集中市場斥資4.34億元,買進長榮航13,427張股票,每股平均價格32.32元;20日再度公告,6月16、17日,買進長榮航16,500張,交易金額為5.13億元,平均每股金額為31.06元;合計取得長榮航近3萬張股票,使得長榮國際持有長榮航10.95%。主要是弟弟派的大房老二張國明、老三張國政,聯手二房獨子張國煒,今年2月雖然順利取得長榮國際經營權,但在長榮鋼改選時,弟弟派僅取得1席董事、2席獨董,大哥張國華則取得3席董事、1席獨董保住經營權,下個戰場則是在2023年的長榮航空。

publish-icon 06月2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吳秉叡遭指干涉疫苗採購提告網友 吳訓孝:反民主行為

民進黨立委吳秉叡去年因不滿網友指涉他干涉疫苗採購決策和收取回扣等內容,對12名網友提告加重誹謗等罪,結果11人獲不起訴、1人因涉及人身攻擊字眼遭檢方起訴;對此,新北市三重蘆洲區議員參選人吳訓孝今(19)日感嘆,對再多的「鄉民」提告,也無法挽回因中央落後部署而逝去的那些生命,更批評吳以司法手段進行言論審查的行為是徹底反民主。吳秉叡去年遭網友轉傳貼圖、文章影射他陪同特定業者拜會疾管署、仲介進口BNT疫苗,以及收受3億美金佣金,讓他氣得報警並控告12名網友。台北地檢署日前依加重誹謗、公然侮辱罪起訴1名網友,吳秉叡稱這是藉由公正的司法機關還他一個公道。吳訓孝表示,他當時為PTT法務站長,協助不少遭吳秉叡提告的鄉民,而近期不起訴處分的關鍵在於檢察官認定鄉民點評或是轉載新聞內容,都是可受公評之事,屬言論自由的保障範圍內,這是身為政治人物必須要承受的評論。他諷刺,連檢察官都知道的事情,身為前法官的吳秉叡卻沒有概念,令人十分詫異。吳訓孝認為,吳秉叡以司法手段試圖進行言論審查,是徹底的反民主行為,且明明是媒體查證後的爆料,吳卻僅對轉載評論的網友興訟,完全是把鄉民當細漢。他也說,吳秉叡現在不但不深自檢討,還扭曲檢察官見解,稱司法還其公道,難怪鄉民會怒酸「有政府,會告人」。「近期BNT與莫德納疫苗已經獲得美國FDA批准接種5歲以下幼兒,希望民進黨政府能儘速採購相關疫苗。」吳訓孝呼籲,新的變異株在邊境開放後必定會更快速進到社區,期望政府能把精力放在防疫,真正做到超前部屬,畢竟對再多的鄉民提告,也無法挽回因中央落後部署而逝去的那些生命。

publish-icon 06月19日, 2022 繼續閱讀
First
Last
置頂
ctwant-logo
  • 關於CTWANT
  • 聯繫&爆料
  • 隱私權政策
  • fire icon 發燒熱搜
  • facebook-icon Facebook
  • facebook-icon Youtube
  • facebook-icon Telegram

© 2020 The CTWANT Company

本網站所刊載內容著作權屬王道旺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或經授權使用,他人非經授權不許轉載、重製、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