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表三千里!獨生女父母過世 結果跑出22位遺產繼承人
照理說獨生子女的父母過世後,父母的遺產就是直接由獨生子女繼承。但中國近期就發生一起罕見事件,浙江平陽的楊姓女子在父母過世後,原本要去將父母的房產繼承到自己名下,沒想到卻意外地牽扯出22名相關繼承人。而這一切,都與中國當地的繼承法有關。根據《網易新聞》報導指出,根據中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而楊女的父親於2004年過世,其遺產由楊女、楊女的母親與楊女的奶奶(爺爺已過世)來分別繼承1/3。而楊女的母親則於2007年過世,所以楊女母親的遺產則楊女、楊女的外公、外婆個繼承1/3。由又由於楊女在辦理遺產繼承時,楊女的外公外婆均已逝世,原本繼承的份額也分別依法給予子輩與孫輩繼承走。姑且先以這棟房產6000萬元來計算,2004年楊女的父親過世時,父親佔有房產的一半權利,換算下來是3000萬元,楊女與奶奶、母親各繼承1000萬元。而在楊女的母親過世後,母親的遺產共計為4000萬元(原本房屋的一半3000萬元與1000萬元的繼承),楊女與外公、外婆在各自繼承1333.3萬元。也就是說,在楊女辦理繼承的時候,楊女對這棟房子只有2333.3萬元,也是原有房子38%的持有權,其餘房子的持有權均落在其他人手上。而透過當地公證處的調查,楊女父母的房子剩餘62%的所有權,落在其餘22名親戚手上。最後在當地公證處的協助下,四處尋找人呼籲他們辦理委託、聲明放棄,最後這棟房產才讓楊女順利繼承完畢。公證處的負責人也表示,其實楊女這樣的情況並非特例,法定繼承因牽涉到轉繼承,代位繼承等問題導致關聯親戚眾多。例如此次楊女士的繼承就牽扯到四代人,甚至很多親戚楊女士從來都沒見過面。

沒考上醫生「偽造執照偷行醫」 60歲男診治逾萬名病患…近30年無人發現
南韓日前傳出一起無照行醫案,一名年近60歲的男子自醫學院畢業後,卻沒考上醫生,沒想到他竟偽造醫師執照偷偷行醫,30年來一共診治了1萬5千名病患,最近才被發現,被依照偽造公文等罪名起訴,裁定判處7年有期徒刑。韓聯社報導指出,該名男子1993年從醫學院畢業,但他卻沒有考取醫生,不過他竟偽造執照和聘書,近30年來在全國60家醫院工作,一共診治了1萬5千名病患,且法院調查期間,他仍持續看病,而他的母親、妻子和孩子全都被瞞在鼓裡不知情。起訴書中寫道,由於該名男子所負責的並非嚴重醫療領域,若真的發生醫療疏失,病患可能也不知情,考量男子這些年共獲取超過5億韓元(約新台幣1163萬元)的薪資,決定增加裁定500萬韓元(約新台幣11萬6000元)的罰鍰。而該名男子從醫多年,假冒身分卻從未被發現,是因他主要以「未登錄的聘僱醫師」身分擔任短期職位,再以任職醫院院長掛名的方式來替病患進行治療、登錄病例和開立處方,加上他確實具備醫學院學歷,因此沒有受到懷疑,而曾經聘雇過他的7位院長,也被法院以「未確實驗證醫療執照」為由開罰。

高雄某鹹酥雞店油桶破裂 馬路慘變「油道」
26日凌晨1時許,高雄鳳山維新路、光明路口出現大片油漬,估計總長7公尺長、2公尺寬,嚴重影響用路人交通安全。民眾獲報後趕緊通知鳳山分局到到場協助清理,在員警與高市環保局齊力清理下,於1個小時後清理完畢,無人因此傷亡。但店家老闆除了將依公眾往來安全罪被函送外,環保局也將另行開罰。至於鹹酥雞店家老闆似乎還不知道自己的店出了大包,警方從深夜聯繫至今早,仍尚未聯絡到店家老闆,由於油汙外洩已構成公眾往來安全罪,因此警方待聯繫到老闆後,將會依法送辦。環保局說明,26日凌晨1時54分接獲通報後立即派員前往以木屑粉吸附油漬,再用洗衣粉刷長達7公尺的「油道」,而油汙漏出也違反了廢棄物清理法,將對鹹酥店老闆裁罰1200至6000元。

內政部通過《平均地權條例》子法防炒房 7/1將上路
《平均地權條例》5子法預告15日屆滿,內政部昨在部務會報拍板通過「私法人買受住宅許可」、「預售屋及新建成屋換約審核」,以及「檢舉獎金辦法」3項子法;部長林右昌表示,已報請行政院核定《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的施行日期,並建議在7月1日上路。林右昌說明,《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目的在於防杜房市炒作行為,從2021年12月提出條例修法草案到今年2月總統公布,全國預售屋市場交易量已從110年第4季的4萬餘戶、5014億元,降至112年第1季的1萬6000餘戶、2197億元,減幅超過5成6,顯示市場炒作行為與投機性需求已明顯減少。內政部表示,子法對於私法人買受住宅用途公告訂有9種「免經許可」情形,有團體對於私法人可以免經許可買受「迅行劃定更新地區」範圍內的住宅的合理性提出疑慮。對此,內政部說明,依都市更新條例「迅行劃定更新地區」主要是考量該地區內的建築已因水災等重大事變遭受損壞,造成民眾生命財產受損而劃設,有都更重建的急迫性,目前子法規定有助於加速完成都市更新作業,具有其公益性及必要性。此外,也有民間團體對於私法人參與法拍,得免經許可買受住宅提出反對意見;對此,內政部表示,私法人參與法院拍賣,將可減低擔保抵押住宅淪為不良債權的風險,並藉以保全債權人債權及穩定不動產金融市場,有納入免經許可的必要。對如何避免不實檢舉,內政部在辦法草案中,明確規範採「檢舉人實名制」,但外界擔心「吹哨者」保障恐不足,對此,內政部表示,將協同縣市政府共同研商,建立更為嚴謹、適當的檢舉人保密標準作業程序。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政府推出房地產健全方案,希望房地產朝健全方向發展,在這方案之下,財政部推出房地合一稅2.0,從2021年7月實施到今年3月,持有5年內短期交易月平均交易量,相較於實施前一年(2020年7月到2021年6月)減少了15.6%。莊翠雲說,短期投機炒作會讓房價不合理,抑制短期投機炒作才能讓房市健全發展,回歸合理價位。至於目前房價的合理性,她認為要長期觀察。

婚宴龍頭欠薪1/林皇宮內部管理七零八落 離職員工興訟討公道
台灣婚宴龍頭「林園婚旅集團」2017年進軍港都,投資逾18億元打造高雄最大婚宴會館「THE林皇宮」,當時預估年營收可達8億元,最快6年就能回本,但受到疫情衝擊業績海嘯式下滑,上個月高檔buffet收攤,原有空間改由港點百匯及娃娃機撐場,現在又傳出公司拖欠10多位兼職人員薪資,高市勞工局介入查處,外界質疑「會不會倒?餐券怎麼辦?」引發熱議。高雄林皇宮來頭不小,知名的同品牌企業包含台中林酒店、台中林皇宮花園等飯店及大型宴會廳,業者以顛覆傳統飯店經營邏輯的「宴會為主、客房為輔」概念,在交通便利的黃金地段打造空間寬敞、氣派豪華的宴會廳,吸引消費者目光,也成為不只宴席,包括團體聚會、選舉造勢等活動的場址首選,闖出名號後南下插旗,高雄林皇宮樓高9層,營運面積近萬坪,更可同時容納6000人用餐,開幕之初也被集團視為下一個金雞母。但沒想到事與願違,近年受到新冠疫情衝擊,餐飲旅宿業一片哀嚎聲,高雄林皇宮也不例外,業績腰斬不說,內部管理也傳出問題,今年2月時因積欠薪資被檢舉,高市勞工局調查後,以違反勞基法第22條(工資未全額直接給付)、24條(加班費給付不足)、32條(超時工作)、36條(未給一例一休)及38條(未休特休假未折算工資)等條例重罰24萬元,後續處理還沒結束,又傳出PT(兼職)人員薪資短少,再度引發爭議,勞工局調查後若屬實,短期內違規恐怕得罰「Double」。高雄林皇宮主打的「森林百匯」自助餐buffet有5大廳、12區共800席座位,號稱八大菜系數百種菜色,但今年4月卻悄悄收攤。(圖/報系資料照)據了解,高雄林皇宮爆發員工欠薪爭議早就不是頭一遭,從2017年開幕前的試營運期間就因為「沒全額給付」加班費遭裁罰10萬元,此後每年幾乎勞工局都有接到相關申訴及檢舉案件,2018、2019、2021年都有違反勞基法的裁罰紀錄,相關業務承辦人員透露,若以知名餐飲集團來說,頻率確實不低,且都是類似的問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令人好奇是否有「貓膩」。本刊調查,高雄林皇宮內部管理的確有狀況,不只PT(兼職)人員欠薪問題,正職人員也異動頻繁,有內部員工爆料,公司長期以來有勞退6%低報的狀況,但員工都被蒙在鼓裡,直到換工作時一查才知道;此外疫情期間通報無薪假,員工只支領半薪不說,事後還被要求歸還時數,或者一通電話就要員工回來趕製防疫便當,卻又不計入上班時數,擺明「凹人」。此外,每個月薪水對不上來的狀況也經常發生,甚至有人請育嬰假後就被告知不用來上班,員工一旦離職,最後那個月的薪水幾乎都被扣得七零八落,類似狀況不斷發生,造成員工離職率高,公司得大量聘用PT人員,但薪資計算又常出包,惡性循環之下更難留住好人才,疫情期間有些員工不得已甚至要兼職跑外送,才能勉強維持生活開銷,目前已有離職員工興訟準備討回公道。高雄林皇宮今年2月才因遭人檢舉違反勞基法,勞工局調查後屬實裁罰24萬元,近期又爆發PT(兼職)人員欠薪事件。(CTWant合成/取自爆怨公社)知情人士透露,高雄林皇宮並沒有獨立的人資部門,而是由台中林酒店統一管理,所有內部狀況只能透過當地主管向上回報,等個回覆都得花上一段時間,關於短發、積欠薪資的問題,千篇一律都是員工「欠公司假」、「遲到扣薪」等理由,甚至有主管級人員向高層反應後被「冷處理」,自覺無法向下屬交代,最後黯然去職,後續有員工向勞工局申訴,調解時林皇宮也拿不出相關紀錄,卻要員工設法證明自己並未遲到、欠假等,且有時只是幾百、幾千元的差額,卻遭此對待,令人心寒。對此高雄林皇宮副總經理劉正凡表示,短發及積欠薪資的狀況是公司計算的問題,若員工有疑慮可直接反應,計算完成後就會陸續撥發,未來也會精進相關作業流程,內部管理的部分則不便回應。

正新輪胎創辦人遭盜墓 前司機下手偷「骨灰罈」勒贖6000萬
台灣第1大輪胎廠正新橡膠創辦人羅結,2019年逝世後葬在彰化縣家族墓園內,未料,今年2月羅結前司機凃男(48歲)因積欠債務,竟夥同鄰居張男盜墓,偷走羅結骨灰罈,且向羅的兒子恐嚇勒贖6千萬。警方獲報後7天內逮捕涂男等人,並成功拿回骨灰罈。案經彰化地院審理,凃男、張男被依《盜取屍體》等罪判處3年8月徒刑,林男涉犯《恐嚇取財未遂罪》處7月徒刑。據了解,羅結是正新輪胎創辦人,正新輪胎全球銷售約1008億,名列全球製造商前10名。2019年3月間羅結過世,葬在家族墓園;而凃男為羅結司機,在正新輪胎任職18年,由於他身揹近3百萬元債務,竟動起歪腦筋,在今年2月間,夥同鄰居張男前往墓園,找出羅結骨灰罈並且下手偷走。判決書指出,2月13日,張男傳送骨灰罈照片給羅結次媳邱女,要求交付贖金6千萬元,恫嚇她不要報警,否則馬上公開各大媒體、毀掉骨灰罈等語,14日又傳訊,「把現金準備好,我們拿到你就可以要回你老爸了」。羅男夫妻最後報警,警方獲報後7天逮捕凃男、張男,後續又拘捕林男到案。案經法官審理,凃男原任職於正新公司期間,因違反員工忠實義務及工作規則,經廠商檢舉遭公司發現而自請離職,又為獲取金錢以填補其自身270萬元債務,而與張男共同謀畫犯行,可謂惡行重大。法官審酌,凃男、張男發掘亡者墳墓,盜取骨灰,導致墳墓損害外,亦造成家屬再次無端遭臨精神上打擊,違反社會善良風俗甚鉅,判處有期徒刑3年8月,林男犯《恐嚇取財未遂罪》,處7月徒刑。全案可上訴。

緊鄰大台北員警待遇卻有別 謝國樑允諾向警政署爭取員警加給
基隆市議會民進黨團昨天爆料,基隆員警流失率全國第一,近來有9名巡官申請外調,目前只補到2人,緊接著就要面對的7月基層警員大調動,有100多位員警申請,導致基層員警流失問題很嚴重,主因就是雙北員警有「任務繁重加給」,每個月可多領八千多元, 一年下來,基隆市員警與雙北員警年薪就相差近10萬元,導致員警紛紛請調。基隆市長謝國樑則承諾,基隆市緊鄰大台北,員警任務及壓力其實與雙北員警相去不多,因此他會拜會警政署,替基隆員警爭取也有任務繁重加給,解決待遇的問題,若有必要,基隆市府也願意負擔一部份經費,留住基層員警。謝國樑說,首都員警有任務繁重加給,基隆就在首都圈旁,員警沒有任務繁重加給非常吃虧,市府願補貼預算,提升員警薪資,所需預算粗估每年約6000萬元。他將會在議會會期結束後拜會警政署,就如何提高基層員警薪資進行爭取,希望可以比照台南市和高雄市等直轄市,任務繁重加給數額是台北市員警的5到7成,改善基層員警薪資。

全家8人裝憂鬱?涉詐6500萬無罪 北檢批違反經驗法則提上訴
花蓮縣52歲原住民婦人張玉真和家人共8人,涉嫌長年假裝憂鬱症等精神疾病,在花蓮、雙北等醫院治療,更向多家保險公司詐領,獲6500萬元的醫療保險金和健保住院給付,遭台北地檢署依詐欺罪嫌起訴,不過台北地院認為罪嫌不足、改判無罪,北檢不服,提出上訴,未來高等法院勢必有場激烈攻防戰。北檢認為,北院無罪判決違背論理法則、經驗法則及證據法則,希望高院重新審酌被告犯罪事證,因此提起上訴。據了解,張女過去就長期向壽險公司投保醫療險,再利用治療和住院請領保險理賠金,更在2008年開始裝精神病,又因獲利豐厚而與家人分享,丈夫陳永乾、其女兒楊閔庭、姊姊陳巧晴、陳巧晴丈夫張存能、三姊陳玉美、陳玉美丈夫吳成發、小姑陳玉葳,都有樣學樣,一家人裝瘋賣傻以詐領保險。一家8口先是投保多間公司的保險,再到雙北和花蓮各大醫院求診,假裝罹患憂鬱症等精神疾病症狀,使醫生做出錯誤判斷,出院後便詐領保險金,10年來不法所得超過6000萬元,張女女兒便詐取超過1000萬。台北地檢署檢察官黃珮瑜2018年擔任主任檢察官時,到花蓮參加保險相關座談會,業者告知疑有原民家族長期裝病詐財情事。黃珮瑜事後主動分案調查,向健保署調閱張女家族病歷資料,再透過張玉真母女對話紀錄,發現他們協議瓜分保險理賠金等犯案細節,最後依詐欺等罪起訴張玉真與丈夫、女兒、二姊、二姊夫、三姊、三姊夫、小姑共8人。

「公私顛倒」現象堪稱世界奇蹟 教團揭公幼費用竟比準公幼貴1倍
讀公幼一定比讀非營利或準公共幼兒園(與政府簽約的私幼)便宜?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昨揭露,若同時考慮學費及課後留園,讀公幼、非營利及準公共幼兒園的費用,每年分別為7萬2000元、4萬0800元、3萬6000元,讀公幼反而是最貴的,這堪稱世界奇蹟。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指出,現在公幼、非營利及準公共幼兒園的學費,每月分別為1000元、2000元及3000元,公幼是最便宜的;但若考慮平日課後留園及寒暑假到校,讀公幼一年要花7萬2000元、非營利要4萬0800元、準公幼3萬6000元,讀公幼反而最貴,這種公私顛倒的現象,堪稱世界奇蹟。全教總幼教委員會主委楊逸飛說,公幼的小朋友下午4點放學、然後可以放寒暑假,每年政府對公幼學生的補助僅9個月,但對非營利及準公共幼兒於的補助卻是12個月,這是造成讀公幼費用偏高的原因。不過課後及寒暑假留園方式很多種,全教總計算方式無法反應全然狀況。教育部說,公幼提供教保服務至下午4時,平日4時以後及寒暑假期間提供課後留園服務,其收費由各地方政府視家長需求及開班成本來訂定。非營利幼兒園每日提供教保服務至下午5時,5時以後提供課後留園服務,無寒暑假,家長採全月參加者每小時35元,採單日參加者每小時50元。至於準公共幼兒園則與家長議定每日提供教保服務之時間,無寒暑假,教保服務時間後提供課後留園服務。於加入準公共前已訂有課後留園收費者,依原收費辦理;加入後始提供課後留園服務者,家長採全月參加者每小時35元,家長採單日參加者每小時50元。

桃園鬧公車司機荒 市府再祭4000元補貼急徵才
桃園公車駕駛尚不足260名,高達總量的1/4,為解決市區公車駕駛員不足問題,桃園市府宣布,6月1日起再加碼4000元補貼公車駕駛員薪資,連同既有加薪6000元政策,每位駕駛共可獲得每月1萬元薪資補貼,補貼方案直到年底,希望能增加吸引力,應付7月上路的1200月票帶來的人潮。根據交通局統計,桃園市公車年運量2019年達最高峰有5711萬人次,但去年總運量降到3342萬人次,幾乎腰斬。交通局長張新福表示,過去疫情重挫公車運量,駕駛員紛紛離職,如今疫情已過,運量逐漸恢復到近8成,但駕駛員卻持續離職,駕駛員不足儼然是全國性問題。張新福說,目前桃園公車駕駛尚不足約260名,約占總量25%,在駕駛人力不足情形下,公車班次難恢復疫情前水準,既使降載營運,也時常誤點脫班漏班,遑論配合新興需求新闢公車路線,甚至連學校學生專車都可能停駛。經檢討桃園市駕駛薪資與鄰近的雙北仍有相當差距,也比不上物流、外送業的所得,因此要將薪資加碼拉近雙北水準,才能讓桃園公車營運早日恢復正常,並應付基北北桃1200月票上路後帶來的大量乘客。交通局公共運輸科指出,雙北的公車票差大,且每1元票差雙北市府補助業者2000元,因此要求公車業者直接從票差補貼款中自提1.3萬元給駕駛。桃園每1元票差補助業者1000元,僅要求業者從票差補助款自提2000元給駕駛,另外8000元由市府自籌經費補助駕駛,希望實質獎勵公車司機。另外,公路總局27日、本周六於國泰駕訓班提供超過100個職缺,歡迎民眾加入客運駕駛行列。

威京頂辦「京華廣場」今正式公開 每坪上看250萬元
威京總部集團旗下「京華廣場」頂級商辦園區今(22)日正式對外公開,該案為原京華城改建案,預計興建4棟地上19層符合ESG及結合AI智能的商辦大樓,預測每坪開價上看250萬元,由於業者將先釋出2棟預售、總銷上看550億元,鼎越開發執行副總張嘉文透露,已有不少業者前來洽詢,全案預計2026年完工落成。京華廣場預估每坪上看250萬元,鼎越開發執行副總張嘉文表示「價格不貴。」(圖/林榮芳攝)「京華廣場」為威京集團首度轉戰頂級商辦,由集團旗下鼎越開發主導,打造未來化頂級商辦園區,基地位處市民大道、八德路、東寧路口,三面臨路,占地面積近5000坪,規劃4棟辦公大樓,地下7層、地上19層,總樓地板面積約7.6萬餘坪,單層銷售面積約700~1100坪。全案預計將取得LEED、WELL雙白金級等綠建築永續認證。「京華廣場」尚未公布實際定價,但依目前台北市頂級辦公室租金持續上揚,以及今年信義區「南山廣場」43樓每坪成交租金達5252元,市場推測,若以租金換算壽險業投資不動產年化收益率,每坪價格將高達250萬元。由於2022年12月保力達以總價14.5億元,買下屋齡近20年的信義區舊商辦、統一國際大樓15樓,拆算每坪成交價高達210萬元。「京華廣場」每坪開價也備受關注,對此,張嘉文僅回應,「單坪售價預料絕對超過200萬元。」「信義區商辦3年後的租行情預估可達6000元。」「目前信義區有在出售的商辦,只有統一國際大樓,但屋齡已有18年,其他都只租不售,京華廣場是信義區商辦聚落的延伸,有其稀有性,有錢不一定買得到。」張嘉文表示,「京華廣場」共4棟,目前先拿2棟出來預售,另外2棟未來是租是售,將視市場狀況而定。目前信義區商辦價格水漲船高,現在的天花板價,是以後的地板價,他建議企業資產佈局轉租為買。威京國際行銷專案經理陳大中表示,已有多組潛在買家青睞,其中以科技化傳產製造業、科技資訊業為主。陳大中指出,能夠得到上述企業矚目,除了地段稀缺性、附加價值高,主要還是京華廣場匯集國際頂尖團隊,加上ESG永續建築觀念符合全球淨零排放潮流,吸引企業預先布局設立總部。

韓國鐵肺歌后Ailee睽違年再訪台 7月2日TICC飆金嗓
韓國鐵肺歌后Ailee李藝真,相隔六年確定再度來台,將在7月2日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Ailee CONCERT IN TAIPEI 」演唱會,除了與久違的台灣歌迷相見,更許願能趁空去逛夜市跟品嘗美味的小籠包。2012年出道的鐵肺女王Ailee,至今共演唱超過20多首韓劇歌曲,〈初雪般走向你〉創下近6000萬的瀏覽次數,近期則以戲劇《潘朵拉:偽造的樂園》OST歌曲〈GONE〉再次震撼觀眾,目前正在忙於錄製新專輯的Ailee,特別喬出空檔來台與歌迷相見,也希望有機會可以讓大家聽到新作品。Ailee去年11月起展開韓國9個地區的出道10週年紀念巡迴演唱會,直到今年1月底劃下完美句點,Ailee表示:「夢想已久的10週年演唱會像夢一樣過去了, 我好像無法忘記我們Aileean(粉絲名)和觀衆們傳達的熱情。」她希望往後的10年、20年也能繼續為大家演唱。「Ailee CONCERT IN TAIPEI 」定於7月2日(週日)在TICC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演出,票價為4880元、3880元、2880元,門票預計在6月3日(星期六)上午11點在年代售票系統正式開賣,更多活動相關訊息可洽「和協整合行銷」官方臉書專頁。

丟丟妹月扛近540萬 壓力大到鬼剃頭動念賣房
「直播天后」李明珊(原藝名:丟丟妹)3月斷開前夫王心正,日前以8位數拿下髮品代言,本月並以新公司「樓頂揪樓下」重新出發,復出首播吸引5.2萬人觀看,推估賺進3千萬業績,吸金功力依舊驚人。但她沉寂半年沒進帳,每月仍要支出生活開銷、2間房貸至少開銷近40萬,導致她期間一度壓力大到鬼剃頭。如今李明珊復出把戰場轉移台中重地,她雖然表示回到家鄉台中相對放鬆,但公司招募近百名新血,每月就支出近500萬,再加上生活固定費用40萬,現一個月更是要月繳540萬,金額相當龐大。她說2間房產是同棟不同層樓,目前處於閒置狀態,「最近有打算賣掉低樓層,那層比較便宜,我有稍微欠錢,賣掉原因是不想讓自己揹這麼重,因為真的壓力大。」另一處則是過去公開25樓、要價6000萬的百坪豪宅,她打算留給家人,每月都會抽空北上打掃。扛下經濟重擔,李明珊動念賣房。(圖/樓頂揪樓下提供)雖然歷經婚變、事業低潮,但李明珊自嘲是女漢子難以掉淚,除了酒過三巡容易卸下心防,最近一次是家人送她一束乾燥花,對她說「媽媽我不要玩具、不要禮物了,妳不要上班那麼辛苦,下一秒我差點落淚」。她近來積極瘦身,整個人氣色看起來相當好,但李明珊直言自己累得跟狗一樣,身邊沒有新桃花,算命算出她2年後有新戀情,但她抱持順其自然的態度「可以廣結善緣,多交朋友。」李明珊坦言以前很渴望一家三口平日聚在一起吃晚餐,卻難以達成,被問到新對象條件,她說:「遇到才知道,不用很有錢也不用很帥 ,可是2個人在一起要是開心的,重點是要愛我的家人,這比較重要。」

效率的定義就是Fire!Meta第三波裁員風暴來襲 6千人職務不保
目前有消息指出,臉書母公司Meta準備於本周進行第3波裁員,估計人數會達到6千人之多。而在此之前,Meta已經裁員了將近1.5萬人。根據《vox》報導指出,Meta全球事務總裁克雷格(Nick Clegg)近期在會議上宣布,準備在本周進行第3波大裁員行動。格雷格表示「這次的裁員行動將會影響到業務團隊中的每個人,包含我所在的單位。這是一個充滿焦慮、不確定性的時期。我希望我能有一些簡單的方法來提供安慰或安慰。事實上,這真的讓我更加欽佩每個人,儘管存在不確定性,你只是表現出這種韌性和專業精神。」雖然格雷格並未公布這波的裁員人數,但其實Meta執行長祖克伯先前就早在3月時表示,計畫在5月底前減少1萬名人力,扣掉4月時的裁員人數後,預計這波裁員人數將會減少6000人之多。而在2022年11月,Meta裁員了將近1.1萬人。截至2022年底, Facebook、Instagram 和 WhatsApp的母公司Meta擁有約8.6萬名員工。祖克伯先前曾表示2023年是「效率之年」(year of efficiency),其實放眼整個科技產業,許多大型公司都進行了大規模的裁員,主要原因是在疫情期間過度招聘,再加上科技產業的轉型,整個矽谷正面臨著嚴峻的經濟下滑的衝擊。Meta的內部通訊主任達文波特(Melinda Davenport)向員工表示「坦白說,我們仍在進行你們從我們的高級領導那裡聽到的裁員和重組。雖然我知道這是一個艱難和棘手的情況,但我們會盡力回答你們可能有的所有問題。我只是希望你們明白,我們可能並不擁有你們正在尋找的所有答案,但我們今天將盡最大努力。」也有員工詢問是否在未來還會有更多裁員的發生,Meta的首席技術官伯斯渥茲(Andrew Boz Bosworth)則回應「如果收入下滑,經濟下滑,或者由於某種原因成本上升,或者發生某種情況,我無法告訴你。你知道,我無法預知未來。」

愛亂丟垃圾!透過電眼精準揪人 4個月開罰75萬
彰化縣多條產業道路、高架橋下經常有民眾亂丟垃圾,為有效遏止,環保局祭出「電眼」科技執法,今年截至4月已取締532件,罰鍰金額高達75萬1800元;環保局提醒,科技執法不定點、不定時在各大熱點出現,加上熱心民眾提供行車記錄器、手機等檢舉影片,讓愛亂丟垃圾的民眾無所遁形。環保局在縣轄內的國道交流道、快速道路匝道、重要道路、溝渠堤岸及海岸沿線、公墓等偏僻易遭亂丟垃圾熱區,裝設移動式監視器,全天候24小時錄影蒐證,經查證屬實者,皆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規定,各處罰鍰新臺幣1200元至6000元。環保局統計,去年共裁處1736件、罰鍰金額299萬8200元,今年1至4月開罰532件、罰鍰金額75萬1800元,此外,民眾檢舉的部分去年有759件、今年迄今已有395件。在環保局查緝的案例中,有名男子在學校抓到老鼠,因不忍心將牠殺死,便拿到水溝放生,反而被環保局的科技執法逮到開罰,男子不服申訴,但是環保局卻認定只要是將「喪失功能、不要的東西」丟棄,不管是否為活體,都視為廢棄物。環保局分析這些違規亂丟垃圾者,有4成設籍在外縣市,主要是國道交流道、快速道路匝道常見就地解放隨地便溺者,民眾通常以為神不知鬼不覺,但科技執法同樣神出鬼沒,攝影機架設位置隱密,讓民眾無機可乘。環保局巡查也發現,像是國1、國3交流道周邊或台76、台61上下匝道、台74甲等道路,常有民眾在停等紅燈時,隨手搖下車窗向外亂丟垃圾,道路中央分隔島及路側也是民眾喜歡亂丟垃圾的地方。環保局強調,亂丟垃圾不僅影響市容,垃圾進入溝渠也會阻塞排水道,下雨時恐造成淹水,鼓勵民眾發現有人亂丟垃圾時,立即以行車記錄器、手機等工具拍下含車牌完整影片,向環保局提出檢舉,共同遏止汙染環境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