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產的高端疫苗保護力有多高,一直是國人關心的焦點,根據最新瑞士科學期刊MDPI(MultidisciplinaryDigital Publishing Institute),其所刊出一份主題為《對 SARS-CoV-2 疫苗的免疫反應》(Immune Response to SARS‐CoV‐2 Vaccines)的研究報告提到,國產高端疫苗的總體保護力有達84%,且無嚴重不良反應,而中國大陸的國產疫苗科興、國藥,保護力皆為65%。而在其他疫苗的保護力方面,輝瑞/BNT疫苗達95%、莫德納疫苗94.5%、AZ疫苗70%、嬌生疫苗72%(美國數據)、史普尼克V(Sputnik V)疫苗為91%、科興疫苗65%、國藥疫苗65%、印度國產Covaxin疫苗78%。據悉,這份報告的作者,共來自4個單位,分別是「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眼科和視覺科學系」、「印度國家病毒學研究所(ICMR-NIV)」、「阿達瑪斯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學院」、「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系」,報告發布時間為。收稿日期為2022年4月20日、修訂日期2022年5月27日、發佈時間為2022年6月21日。
北韓5月初爆發大規模新冠肺炎疫情,據悉昨(2日)該國新增超過9萬多人發燒,目前累計發燒病例來到383萬542人;由於北韓欠缺篩檢、疫苗等防疫物資,令外界相當擔心,世界衛生組織(WHO)疫苗統籌分配機制COVAX日前才表示,由於北韓遲遲不肯公開疫苗需求,所以無法提供疫苗協助,近日卻傳出,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已經接受中國大陸疫苗,開始針對平壤數萬名軍人施打。不過另一方面,外媒也指稱,金正恩在全國疫情水深火熱之時,竟然自行前往元山度假。根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先前才宣稱疫情穩定、民眾不須接種疫苗的北韓官方,近日開始施打自中國引進的疫苗,並且率先針對在平壤協助住宅建設的數萬名軍人進行施打;不過疫苗種類、施打的規模以及施打時間目前皆不清楚。外媒報導,金正恩決定自中國引進疫苗,先讓平壤數萬名軍人接種。(圖/達志/美聯社)《每日北韓》報導則指出,北韓外派軍醫到衛生所施打疫苗,但在接種疫苗之前,官方舉行盛大典禮,甚至派出宣傳車在街頭巷尾用力宣傳「最高尊嚴(金正恩)給予愛的疫苗」、「愛的不死藥」、「在國家危難時刻,金正恩總書記決定引進疫苗」。報導也稱,金正恩曾在2月時出席連浦溫室農場動土典禮,同時要求該溫室農場必須要在10月10日完工,因此才讓參與建設的數萬名軍人先接種疫苗,而當地民眾眼見宣傳車讚揚金正恩的情況,可說是相當無奈。另根據美國報導北韓專門新聞網站「NK News」報導指出,從衛星圖像顯示,本週三(1日)一艘豪華遊艇駛出元山官邸附近水域後,在葛麻半島(Kalma)環繞一周,接著向泰國方向開去。報導稱,葛麻半島附近還有一艘長約26公尺的白色遊艇,停在一艘長約50公尺的藍頂巨型遊艇附近,這艘白色遊艇尺寸和金正恩的「公主號」遊艇相匹配,因此外媒推測,即使「公主號」也可能借給他人使用,但更可能的情況是,金正恩和他的家人很可能一直在元山度假。
過去多次宣稱國內「零確診」的北韓,本月12日突然承認爆發新冠疫情,該國「發燒者」截至14日為止,已經累計超過82萬人,但是由於平壤當局目前並沒有疫苗、特效藥,更沒有快篩、PCR篩檢能力,只能依靠大規模封鎖控制疫情,目前包括平壤市在內的各級市、道、郡馬路上空無一人,居民皆被下令待在家中,商店、市場也被勒令關門,令專家擔憂恐怕會有大批北韓民眾面臨飢餓、缺乏藥品困境。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北韓日前終於承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根據《朝中社》報導,截至14日為止,該國累計發燒人數超過82萬620人,染疫死亡人數則來到42人。由於北韓過去多次拒絕COVAX機制分配疫苗,並且也沒有快篩、PCR機制,導致該國不但無法確實掌握疫情,也沒有治療方法對抗疫情,目前僅能以「發燒者」來稱呼新冠可能病例,並且藉此大致預估疫情可能發展。北韓日前承認國內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圖/達志/美聯社)日前北韓緊急宣布全國封鎖,引起民眾恐慌;民眾被要求待在家中,世界單位、生產單位也跟著封鎖。從北韓官媒釋出的影片可見,平壤市區街道上現在空無一人,猶如末日後的空城。不過「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指出,由於北韓當局下令封鎖,該國市場、餐廳和商店等也被迫關門,分配物資的管道因此被迫關閉,如果北韓當局沒有相應的措施,恐怕會讓北韓民眾陷入前所未有的難關,尤其是弱勢民眾恐怕會最先遭遇飢餓與缺少生活用品危機。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北韓5月原本是農作物插秧時期,但近期該國出現旱災,再加上新冠肺炎襲擊,如何在疫情防控同時,派出足夠能力進行農耕,關乎該國後續的糧食供應率,也考驗當局防控能力。為此,南韓統一部官員15日透露,南韓政府正積極討論,下週正式向平壤當局提議,提供新冠防疫支援,據悉統一部將持續和有關部門討論,同時提議舉行工作會議討論相關事宜。
近期北韓境內爆發Omicron變異株疫情,北韓政府也首度坦承境內的疫情。而世界衛生組織(WHO)駐北韓代表則爆料指出,今年原本要分配128萬劑給北韓,但是卻遭到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冷處理」,截至目前為止,北韓也沒收下任何一劑疫苗。根據《朝中社》報導指出,WHO駐北韓代表薩爾瓦多(Edwin Ceniza Salvador)表示,WHO今年其實曾計畫分配128.88萬劑AZ疫苗給北韓,但北韓方面一直沒有明確表現出「接受」的意願。因此,由WHO主導的疫苗供給計畫COVAX一直到目前為止,沒有提供任何一劑疫苗給北韓。除此之外,薩爾瓦多也表示,WHO的工作人員曾試圖與北韓的保健省進行接觸,希望能夠了解北韓當地的疫情狀況,但截至目前為止也是沒有收到任何資料。據了解,北韓13日表示境內有28.81萬人正在接受治療,另外有21人不幸染疫身亡。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也表示,這次的疫情是建國以來最大的動盪,但還是會努力克服度過難關。
北韓不斷對外宣稱境內「零確診」,不過官媒卻在12日首度證實出現確診者,全國從4月底開始累計有35萬人發燒。北韓在本週承認新冠疫情在境內爆發,也再度印證病毒的不可預測性,連世上最銅牆鐵壁的國家之一都會被入侵。由於北韓至今沒有安排接種計畫,恐怕會讓北韓民眾暴露在重症和死亡的高風險之下。然而,除了北韓,世上還有另一個國家,至今也是處於沒有讓人民打疫苗的狀態。北韓平壤政府12日首度證實出現確診案例。在全球爆發新冠疫情2年後,許多公衛專家對於北韓這段期間沒有通報確診個案一事感到質疑。不過北韓平壤政府12日首度證實出現確診案例,並把疫情爆發歸咎於傳染性極強的Omicron亞型變異株BA.2,且境內已有約35萬人出現發燒症狀,累計6人死亡。專家認為北韓存在巨大免疫缺口。南韓媒體分析,北韓疫情爆發可能與4月一連串大型慶祝活動有關,而批准這些活動的正是領導人金正恩。《韓聯社》指出,今年4月恰逢金正恩執政10週年、金日成誕辰110週年、朝鮮人民革命軍創建90週年。報導表示,慶祝活動邀請各地區的青年、大學生,並調派全國各地72支部隊和軍校學生參與活動。這次活動是全國數萬人聚集在同個地方舉行,所以只要1人確診,感染很有可能會快速傳播。根據《華盛頓郵報》引述了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全球衛生政策中心主任莫里森(J.Stephen Morrison)的看法,認為北韓存在巨大免疫缺口,沒有透過疫苗接種或先前感染得到保護力,成為完全不受控制的開放傳播地帶,讓新變異株現蹤的可能性最大化。非洲國家厄利垂亞也同樣沒有引進疫苗。其實除了北韓,非洲國家厄利垂亞也同樣沒有引進疫苗。報導指出,厄利垂亞在強人總統伊薩亞斯(Isaias Afwerki)領導下,無視其他非洲國家加入由世界衛生組織主導的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計畫的要求,甚至到處可見把COVAX描述成西方摧毀非洲的宣傳。去年12月,非洲疾管中心負責人恩肯加松(John Nkengasong)表示,厄利垂亞是非洲聯盟中唯一沒有加入推廣疫苗接種的成員國。厄利垂亞在強人總統伊薩亞斯。其實北韓和厄利垂亞有許多共同點,像是國家貧窮、由殘暴政權領導,且拒絕加入全球疫苗共享計畫,這也讓兩國人民容易受到快速傳播變異病毒株感染。依據厄利垂亞官方統計,目前確診病例數約1萬例,累計103人死亡,但相關數據遠低於鄰國。
聯亞生技集團爆出經營權爭奪戲碼!創辦人王長怡與女兒胡世一的主導權之爭,由美國母體UBI(聯合生物醫學公司)延伸至開曼的United Biohparma Holdings到聯生藥。據了解,UBI已於月前發函聯亞生技,將撤換董事長王長怡,也讓母女鬥戲碼愈演愈烈,國發基金等泛官股東將成為關鍵,後市演變備受關注。聯亞生技在台有兩大重要子公司-聯亞藥和聯生藥,創辦人兼董事長王長怡在聯生藥的董座大位,在3月底遭無預警撤換,改由董事崔贊捷接任,據了解,「政變」的操盤手就是胡世一。王長怡表示,經營權之爭的導火線是新冠疫苗UBI-612的開發案,針對痛失董座寶座,她說:「我是捍衛疫苗,才犯了眾怒!」不過,聯生藥19日晚上表示,對於聯生藥控股董事推選崔贊捷為新任董事長,相關程序均依公司章程及公司所在地的法律規定辦理,合法有效,無任何可議之處。備受關注的UBI-612新冠疫苗,是王長怡領軍的團隊在2020年第一季成功開發,而該專利權放在UBI。由於當時美國疫情嚴峻,疫苗成當紅炸子雞下,胡世一在美國成立Covaxx,取得UBI-612授權,後來更成功募資13.5億美元,其中更以獲黑水公司執行長普林斯投資而成為話題。而後胡世一在取得UBI主導權後,也積極整頓旗下事業體,她將Covaxx與「聯腦科學」(以開發腦神經系統疾病的免疫治療生物藥品為業務)合併,更名為Vaxxinity公司,去年11月Vaxxinity在納斯達克IPO,其市值就衝破1.1億美元。不過,去年8月UBI-612因「中和抗體數據」未達標,效價低於標準,在台灣經專家投票未通過EUA(緊急使用授權)審查。惟該疫苗卻在胡世一和創投界的人脈下,也獲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贊助925萬美元執行美國FDA核准之多國多中心臨床三期試驗。生醫業界認為,UBI集團股權架構複雜,權利都集中在UBI和旗下的Vaxxinity,去年起在胡世一全面主導下,據了解,王長怡現已以科技顧問掛名,目前除了聯生藥和開曼聯生控股經營權生變下,由國發基金、台糖和耀華玻璃控股約39.96%的聯亞生技,王長怡的董事長職務也可能更換,由於聯亞生技旗下有聯亞藥,是否也有人事變化,值得關注。
台大醫院醫師,同時身兼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天(24日)於廣播節目中透露,新冠疫苗NOVAVAX說不定也有機會進來,因為有跟世衛訂了一批。而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就對外證實,近日COVAX的確有與我方聯絡,也確實透過該管道,購買總計200萬劑NOVAVAX疫苗,但第一批會來多少數量不確定,時間也還不確定,一旦到貨後,等於民眾現在除了AZ、BNT、莫德納與國產的高端疫苗,又多了第5種的疫苗接種選擇。
莫德納今日宣布全球性公共衛生策略,將透過三項新倡議計畫推展mRNA疫苗來預防傳染病。首先,莫德納宣布全球公衛產品組合擴展至15項疫苗計畫的承諾,針對威脅全球健康的重點病原體,於2025年前將疫苗推進臨床試驗。第二,為了加速更多疫苗發展研究,莫德納將啟動「mRNA Access」新計畫,供研究人員運用莫德納的mRNA技術,針對新興傳染病或被忽視的傳染病開發新疫苗。第三,莫德納將擴大專利承諾,不會對「Gavi新冠肺炎疫苗預先市場承諾機制(GaviCOVAX AMC)」內的92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強制執行COVID-19專利。 莫德納執行長 Stéphane Bancel表示,「儘管我們的COVID-19疫苗研發時程快速,且在擴大生產規模上付出了極大努力,然而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數令人咋舌。我們不能假設COVID-19是最後一個會影響全球人民健康的大流行疾病。我們致力尋求創新的疫苗解決方案,透過合作研發來因應對公共衛生構成最大風險的傳染病。Stéphane Bancel說,莫德納啟動新的『mRNA Access』計畫,世界需要新穎、創新的方法來應對已知及新興的傳染病,單打獨鬥是不行的,我們會全力發揮我們的mRNA疫苗平台,對抗各種公共衛生所關注的傳染病,並且期待與全球合作夥伴共同找出預防未來大流行疾病的解方,幫助全球數百萬人。此外,為貫徹對全球健康平等的持續性支持,莫德納將更新專利承諾,絕不會對Gavi COVAX AMC機制內92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製造商強制執行COVID-19疫苗專利。在非AMC機制內的其他國家,疫苗供應不再是困難。在這些國家,希望運用莫德納專利技術的使用者尊重智慧財產權。莫德納仍願意根據商業上合理的條款,將其COVID-19疫苗技術授權給這些國家的製造商。這個作法使莫德納能夠繼續投入研究,開發新疫苗,為下一次大流行疾病做準備,並滿足其他醫療迫切需求。Stéphane Bancel表示,「我們致力戰勝這場全球大流行疾病,並且藉由承諾不在中低收入國家強制執行COVID-19相關專利,及以最低的每劑價格提供COVAX最多的疫苗劑量來兌現這項承諾。我們已採取重要措施來增加供應量、擴大疫苗全球取得、擴大產能,使我們能夠每年生產數十億劑疫苗。我們的保證,進一步突顯出我們對全球取得的承諾。」
次單位蛋白質疫苗大廠Novavax,今天獲批准成為世衛第10支緊急使用疫苗,我國有無採購可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表示,已向COVAX平台登記採購意願,將來有可能引進國內。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過去曾與Novavax原廠洽談過採購事宜,不過該廠申請EUA的過程不順,因此對方建議我直接向COVAX洽談,隨後已向COVAX表達採購意願,目前已向COVAX保留進貨意願。莊人祥說,只要Novavax疫苗最後獲COVAX列入疫苗供應清單,將來就有可能引進國內,目前我國與COVAX仍依合約進行疫苗供應,相關合作沒有問題。
一般民眾普遍認為,面對世界強國極力爭取的新冠肺炎疫苗,在非洲國家地區一定十分缺乏。但近日《路透社》報導指出,在非洲不僅不缺乏,還多到可以放到過期丟棄,塞內加爾近期就傳出要報廢40萬劑過期疫苗,而會放任疫苗過期的原因,除了接種效率低下外,疫苗的推廣也成為很嚴重的問題,就有塞內加爾民眾質疑「國內沒有新增病例的話,幹嘛接種疫苗」。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非洲國家塞內加爾在近日傳出,有20萬劑新冠肺炎疫苗因為來不及使用而過期,而現在又有20萬劑疫苗因為接種速度過慢,正面臨過期問題,預計在12月底前將會直接報廢。其實這樣的事情也並非只有塞內加爾發生,奈及利亞在11月也報廢了100萬計新冠肺炎疫苗,原因也是接種速度過慢而導致疫苗過期。至於為何接種速度過慢,塞內加爾疫苗接種推廣計劃負責人巴迪安(Ousseynou Badiane)表示,主要是民眾對於疫情的漠不關心,以及疫苗的疑慮,塞內加爾當地新增病例數正在明顯的減少,就有民眾認為「如果現在沒有(新增病例),為什麼還要接種疫苗?」而這些疫苗的來源,大部分都是透過COVAX疫苗計畫取得的AZ疫苗。根據WHO資料顯示,目前塞內加爾確診人數有74086人,不幸因病死亡人數有1886人,12日新增病例10人,7日平均新增病例人數為9人,相較於疫情嚴峻的國家,塞內加爾的疫情可以說是十分和緩,這也導致當地民眾對於疫情的忽略。巴迪安也坦言,面對目前尚未過期的20萬劑疫苗,想要在月底之前全數接種完畢是十分困難的事情。
國產高端疫苗捷報不斷!近日受邀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cepi covax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磋商會議,獲WHO「直接冠名」,市場解讀拿下國際認證「指日可待」。激勵高端疫苗(6547)8日漲停歡慶,大股東基亞(3176)、云辰(2390)「母以子貴」效應也發威,盤中齊衝漲停;原液生產台康生技(6589)同步勁揚逾7%。高端疫苗打氣不高,市場擔憂恐導致疫苗浪費問題,不過,其近日第七次受邀參與WHO cepi covax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磋商會議,而本次高端被賦予全新名稱,不再是僅以疫苗廠身分出席,而是獲WHO正式冠名,為「WHO Covid-19 vaccine research(medigen)」。國產疫苗曙光乍現、概念股同歡,利多消息一出,不僅激勵高端疫苗股價8日直衝漲停價279元,追平9月下旬的前高價位。連帶集團股基亞「母以子貴」效應也發威,股價以54元開出,盤中同樣一度亮燈漲停;云辰同樣也以22.7元開出,11點初也一度觸及漲停價24.55元。此外,從事原液生產的台康生技,股價8月也上漲逾7%,拉出長紅K棒一舉突破5日線、季線,改寫逾兩個月來新高價位;台灣最大的針劑廠台耀,過去也曾獲點名有望高端疫苗充填任務,股價小漲近3%,持續向上挑戰季線反壓。高端疫苗近期可謂捷報頻傳,不僅10月底獲選WHO「團結試驗疫苗」、11月又通過澳洲藥物管理局批准,得以「速件」申請新冠疫苗緊急授權,近期又再獲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約新台幣6,381萬元補助,以進行第三劑混打試驗。
新冠肺炎病毒一再變異,近日又爆出超強變種「Omicron變異株」,令各國防疫專家緊張,疫苗加強針、混打需求恐怕因此爆增,就在各大疫苗廠商展開研究之際,高端疫苗也宣布,將與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oalition for Epidemic Preparedness Innovations,CEPI)共同出資,進行疫苗混打及追加免疫臨床實驗。高端疫苗今(2日)公布,由於全球新冠肺炎疫苗目前仍處於缺貨短缺、分配嚴重不均情況,迫切需要不同的新冠疫苗混打臨床數據,以便幫助設計更靈活之疫苗接種策略,減緩疫苗供應不確定或疫苗短缺難題,因此公司將與CEPI共同出資進行疫苗混打、追加免疫臨床試驗「Mix and Match」,由不同廠牌之新冠疫苗搭配高端新冠肺炎疫苗第3針;CEPI將提供230萬美金資金,其餘試驗費用由高端負責。高端疫苗解釋,這項混打實驗將在台灣進行,包括台大醫院、台北榮總醫院、萬芳醫院以及高醫附設醫院4家臨床試驗中心,並由高端疫苗主導,預計收納約960名受試者,包含成人和高齡族群。受試者將隨機分配接受3針相同的疫苗,或者施打2針高端疫苗、AZ疫苗或莫德納疫苗後,第3針搭配上述3種疫苗作為追加劑;接著進行6個月時間的追蹤,以收集有關免疫反應持久性的數據,預計最快於2022年第1季取得首項期中分析報告。這項計畫是為了響應CEPI於2021年1月啟動的提案徵集書(Call forProposals),旨在解決現階段與長期對疫苗表現的臨床知識缺口,以擴大獲得COVID-19疫苗的機會疫苗,此類差距包括新冠疫苗在孕婦、嬰兒和兒童,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及對加強劑量、疫苗效力持續時間、混打策略和劑量間隔等研究。本試驗獲得的結果,將會作為「開源資料(Open Source)」公開,以作為決策者和法規單位的新冠疫苗規劃建議,並會提供CEPI、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及COVAX相關疫苗採購、使用決策參考。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於2017年在瑞士達佛斯啟動,為一旨在開發針對未來流行病疫苗的國際非營利組織,由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惠康信託(Wellcome Trust)和歐盟委員會共同贊助成立;在目前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該聯盟啟動多項計畫,開發針對新冠肺炎及其變異株的疫苗,並提高疫苗速度、規模和可近性。
首檔布局全球疫苗品牌的國泰基因免疫革命ETF(00898),11月22日掛牌上市後一周調整成分股,新增基因技術與再生醫療領域的I-MAB、Ocugen兩檔個股,刪除CareDx、Rubius,該檔ETF今天收盤股價為9.84元,漲幅0.01元。國泰基因免疫革命ETF(00898)11月22日上市,募集期間每股10元,相當每張1萬元,投資組合涵蓋莫德納、BNT、輝瑞、AZ、嬌生、Novavax等國際主流疫苗品牌,上市以來在11月24日達到目前最高單日成交量39,074張,今天成交量則為4.190張。22日上市當天收到美股四大指數表現,僅有道瓊工業指數上漲,那斯達克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與費城半導體指數皆呈現下跌,影響該檔ETF股價;30日聯準會主席鮑爾則稱可能會加速縮減購債計畫Taper後,恐慌指數VIX急升,美股拋售潮加劇,終場道瓊收跌逾650 點。由於Omicron新冠肺炎最新變種病毒株持續入侵多國,莫德納(Moderna)執行長表示可能需要新的疫苗來對付Omicron,有望在2022年初推出針對Omicron的新疫苗;BNT則稱和輝瑞預計在6周內完成新疫苗的設計,並在100天內完成第一批疫苗的生產;Novavax亦指出已開始研究突變株,將在爾後數周內完成疫苗測試。國泰基金經理人游日傑指出,本次指數新增的I-MAB為一家聚焦腫瘤免疫學的企業,其旗下亦有阿茲海默症新藥獲美國FDA核准進入臨床試驗;而Ocugen則是以基因療法來治療失明的公司,旗下亦研發適用於18歲以下兒童的COVID-19疫苗-COVAXIN,並已向美國 FDA 提交緊急使用授權請求。
新冠肺炎變異株Omicron在比利時出現首例後,接連在英國、德國、捷克等國家也出現案例,世界各國也開始著手防堵Omicron變異株的入侵。而目前有公衛專家受訪時表示,Omicron變異株的誕生,主要是因為富裕國家囤積疫苗、疫苗分配不均所導致。根據《CNN》報導指出,Omicron變異株在問世之初,當時就有科學家表示,其變異原因很明顯就是因為南非當地「疫苗接種率低」且「病毒傳播率高」,所以才讓新冠病毒有機會發生強大的突變。英國南安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全球衛生專家海德(Michael Head)受訪時表示,現在世界上還是有許多地方的民眾無法接種疫苗,其中像是撒哈拉沙漠南方的非洲國家,而且這些國家十分容易出現大規模的疫情。從過往的經驗來看,新冠病毒變異株的出現地點,都是曾經經歷過大規模、疫情不受控制的爆發地,例如2020年12月在英國首次發現Alpha變異株,或是2021年首次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這些地方都曾歷經過疫情的大爆發。就有公衛專家認為,Omicron變異株的出現,表面上看起來是疫苗接種速度過慢的原因,但深入探討的話,可以發現到,富裕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疫苗接種率落差之大,才是整起事件的罪魁禍首。海德認為,目前有許多富裕國家囤積了許多過量的疫苗,而不願意履行承諾將疫苗提供給COVAX或是捐贈給需求國家,這是導致許多貧窮國家一直爆發變異株很大的原因。海德認為,唯有將各國疫情大爆發的機率降低,才有可能同步消除全球的疫情問題。而這其中,疫苗的接種率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世衛組織全球衛生籌資大使、前英國首相布朗就為此提出警告「在沒有大規模疫苗接種的情況下,新冠病毒不僅在未受保護的人群中肆無忌憚地傳播,甚至還發生變異,在貧窮的國家出現了新的變異株,而這些新的變異株現甚至威脅到富裕國家完全接種疫苗的民眾」。
菲律賓觀光部19日宣布當局已批准一項計劃,他們將追隨東南亞其他國家的做法,很快就會開放完整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來自疫情低風險地區的旅客入境,但確切方案仍需經過相關工作小組進行最終確認。綜合外媒報導,菲律賓觀光部指出,相關工作小組「原則上已經同意來自低風險國家,且已完整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旅客入境」,不過這項方案仍需經過相關工作小組進行最後確認。菲律賓觀光部長浦耶特(Bernadette Romulo- Puyat)也發表聲明,表示允許已完整接種疫苗的旅客入境,不過旅客須來自低感染率的綠色名單國家或地區,據旅遊網站「Wego」上的紀錄顯示,菲律賓綠色名單上共有約40多國,其中包含台灣、美國、中國大陸、香港、印度、印尼、沙烏地阿拉伯、南非等;而菲律賓官方核准的疫苗廠牌為,AZ、嬌生、莫德納、輝瑞、中國國藥及科興、印度國產疫苗Covaxin、俄羅斯的「衛星五號」和「衛星-Light」,不過最終名單仍需經過當局確認。菲律賓以潛水和熱帶島嶼聞名,受到新冠肺炎影響,該國觀光產業與2019年相比銳減高達83%,浦耶特也表示有條件開放旅客入境將對菲律賓觀光產業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