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經濟陷入衰退警訊,大型股首當其衝。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於當地時間9日釋出的文件顯示,全球首富兼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已賣出了總價約69億美元(約新台幣2千億元)的792萬股特斯拉股票,這明顯違背了馬斯克在4月許下的承諾:「往後沒有進一步出售特斯拉股票的計畫。」據全球三大金融網站之一《英為財情》的報導,馬斯克先是於5日賣出了330萬股特斯拉股票,套現29.1億美元,然後在8日又賣出了158萬股,週二再賣304 萬股,總數來到792萬股,這也導致馬斯克目前手中持有的股份大約已減至1.55億股。當日特斯拉股價也一度急挫33.21美元至838.06美元,並以850美元作收。其實馬斯克在今年4月出售價值85億美元的特斯拉股票後,就曾在推特發文表示:「沒有進一步出售特斯拉股票的計畫」(No further TSLA sales planned after today),當時外界猜測,這筆交易可能是馬斯克正在為收購推特籌備資金。但縱使如今他已放棄收購推特,投資人還是對馬斯克賣股套現的行為並不意外,因為相較於S&P 500內其他4間科技巨頭:亞馬遜、Alphabet(Google)、微軟與蘋果,特斯拉在調查中也是最不被投資人看好未來性的大型股。今年特斯拉的股價有高達18%的跌幅,這超過S&P 500指數13.3%的平均跌幅,顯示馬斯克也許是為了預防美國經濟在未來有更多的不確定性,才於今年再度釋出手上持股。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因為常有最新科技出現,被認為可能有獲取外星科技的管道,在4日的股東大會上,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透露,在9月30日的「特斯拉AI日 Part 2」將會公布首款人形機器人原型機Optimus,而邀請函就是機器手比出愛心的模樣。馬斯克在股東大會上並未透露太多關於Optimus的訊息,但早在1年前釋出訊息時就曾提到Optimus的售價將會與1台電動車價格相當,主要用途是執行危險或者太過無聊的工作,將會搭載與自駕系統Auto Pilot類似的技術。邀請函上顯示的是機器手臂比出愛心形狀。(圖/翻攝自Tesla Youtube)Optimus的規格係數也在2021年8月就被釋出,高為155公分、重57公斤,可以乘載20公斤的重量,行走速度為5MPH(約時速8公里),4肢由40組電機驅動,預計2023年開始量產,預期未來機器人的收益將會超過電動車。馬斯克在4日的特斯拉股東大會上透露,人形機器人原型機Optimus將在9月30日的AI日登場。(圖/翻攝自Tesla Youtube)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4日舉行股東大會,會中有投資者詢問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未來公司的支出計畫以及全球經濟前景,馬斯克預測,目前已經過了通膨高峰期,接下來會有持續18個月相對溫和的經濟衰退。在4日舉行的特斯拉股東大會上,有特斯拉股東向馬斯克提問,關於未來幾年特斯拉的支出計畫、對於目前全球經濟前景的看法,馬斯克先是開玩笑的說,「預測總體經濟是災難的根源」。但還是提出對經濟前景的看法,他說,目前我們預測已經過了通膨的高峰期,接下來會看到相對溫和的經濟衰退,時間預計會持續18個月;之所以會認為通膨高峰期已經過了的原因,主要是目前採購的原物料、零件有超過1半價格都在下降,未來6個月內也會調整特斯拉的售價。至於未來資金的應用,馬斯克表示,將主要增加資本、研發支出,當然也有可能回購股票,但還是取決公司現金流的狀況。而特斯拉預計在2030年每年生產2,000萬台電動車,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在近期已經生產了第300萬輛車,如果要達成2030年的目標,粗估還需要10多間超級工廠,平均每個工廠年產150萬至200萬台電動車,在今年也會宣布新的工廠位置。
加拿大卡加利一處湖岸豪宅區近日竟發生鬧劇!一名建築工人疑似因不滿遭到公司開除,竟直接開著一輛挖土機,將蓋好的豪華新屋摧毀。根據《每日星報》報導,這起事件發生於加拿大卡加利一處馬斯科卡湖區(Muskoka Lakes)一處湖畔豪宅區,該區房產目前掛牌價超過890萬英鎊(約新台幣3.2億)。不料日前進有一名59歲男子,駕駛挖土機將一棟湖畔豪宅摧毀,令人看得目瞪口呆。警方獲報後趕緊抵達現場並將駕駛挖土機的男子逮補;事後男子被證實是該物業建築公司的前僱員,疑似因為遭解僱而對公司心懷怨恨,因此駕駛挖土機毀屋報復。最後男子被罰款5000加幣(約新台幣11.7萬),不過建築公司表示遭到破壞的建築物不只一棟,總維修費用粗估就高達數百萬元。而工人駕駛挖土機摧毀豪宅的影片在網路上流傳,引起不少網友熱議,除了有人留言討論事件經過,還有許多人大讚「我為他有能力做到這件事感到自豪」、「工人階級終於開始崛起了」。
泰國女星妮達帕查娜維拉潘(暱稱:Tangmo、Melon、西瓜姐)今年2月離奇從遊艇上墜河慘死。起初外界認為她死於意外,但事後卻爆出案件不單純,Tangm疑似遭受謀殺,其經紀人Gratik、遊艇船主Por、開船者Robert和同船人員Sean涉有重嫌。不過近日Tangmo的母親近日慶祝68歲大壽,兩名嫌疑人不但出席還送上大禮,甚至與Tangmo的母親坐在同桌。Tangmo今年2月墜河慘死,後因其友人爆料,警方重啟調查發現案件不單純,懷疑她可能遭到一名富商、經紀人設局謀殺,不過其母親帕尼達卻在調查期間持續從中作梗,不僅前後換了4任律師,甚至要求律師僅以罪行較輕的過失致死罪提吿就好,頻頻引起外界質疑。不僅如此,根據《泰國頭條新聞》,Tangmo母親近日慶祝68歲大壽,在生日派對上感謝媒體對女兒過世消息的關注,並稱案件交由檢察官接手後,因為缺少關鍵證據,無法以謀殺罪起訴嫌疑人,因此已經將刑事案件起訴撤回。嫌疑人遊艇船主Por和開船者Robert出席Tangmo母親的生日派對。(圖/翻攝自《泰國頭條新聞》微博)不過媒體也表示,嫌疑人遊艇船主Por和開船者Robert也出席這場生日派對,甚至送上禮物並與Tangmo母親坐在同桌;當記者詢問2人案件相關問題時,他們僅表示「今天是Tangmo媽媽的生日,請不要再提了」。事實上,先前「泰國柯南」、著名偵探Atchariya爆料,Tangmo母親私下與涉嫌殺害女兒的Por與Robert頻繁聯繫,曾經收了對方3000萬元,還認2人為乾兒子,引爆外界質疑。而Tangmo母親也在派對上透露,他已經和遊艇上的嫌疑人有過交談,除了女兒的經紀人到現在還未正式向自己道歉,但她現在已經可以平靜的面對這些人。
2022年《米其林指南》即將頒布,自從宣布此屆將納入台南、高雄評鑑後,便對兩地餐飲市場激起不小水花,尤其近年fine dining(精緻、高端餐飲)發展蓬勃的高雄,除了不少美食家開出預測摘星名單,高雄市觀光局更陸續舉辦「BonAppétit ! Kaohsiung高雄餐盤發見計畫」、「高雄日嚐366」等活動,期望提高美食能見度。記者也盤點幾家有機會入榜的高雄餐廳,今起連續6天、以每天1家的方式介紹,供各位饕客參考。有人說,某些料理蘊藏著「溫度」,是因為入口時經由味蕾回溯,腦海中逕自浮現出以為遺忘了的記憶碎片,這樣的說法,用來解釋Marc L³的菜或許還算合宜,或者說主廚Marc廖偉廷的無菜單料理並非簡單用「無疆界」或「台魂法菜」就能概括的。他15、16歲就從台北到了加拿大,從行銷轉讀餐飲,10年後返台、待了5年又去了澳洲,之後再度返台,漂泊各地的經歷讓Marc很想了解自己的根與文化,還因妻子無意間的一句話讓他反思,自己喜歡的味道到底是什麼?進一步讓他在料理中揉入從小喜歡的種種風味。「鮪魚│馬尾藻│柚子胡椒」上頭擺放如小花盛開的台東手摘馬尾藻,以醃漬方式保留清脆口感。(圖/莊立人攝)「白鯷魚│昆布│北蔥」的口袋麵包厚實Q彈,因為刷上蒜油,入口時更添香氣。(圖/莊立人攝)曾待過墨爾本3帽餐廳Vue De Monde、雪梨歌劇院的Bennelong,也曾協助多家知名餐廳籌備或營運,Marc有正統法餐的背景與國際視野,但直到2019年在高雄鹽埕第一公有市場開了快閃半年的「小缽洋食」,讓市場攤位搖身一變為吃西式套餐的所在,才真正闖出自己的舞台。「一開始的主軸很簡單,就希望大家在想像不到的地方吃想像不到的食物。」自嘲曾是憤青的Marc說,人生充滿各種不公平,但希望讓「吃飯」變成一件很公平的事。當時在市場,面前坐著的可能是穿西裝的老闆,或者是剛下班的黑手想跟老婆開心地享用一頓好一點的餐食,這個實驗性質的攤位,讓Marc更加篤定,餐廳就該是個分享歡樂、體驗與回憶的地方,並且要用大家在市場看得到的食材做出在家裡做不出的味道,而非只是用高檔食材堆疊,「一旦用高檔食材就沒有回頭路了,因為會反映在你的餐價上。」「哈密瓜│椰奶│擂茶」放入以哈密瓜做成的康普茶,並加上檸檬馬鞭草做二次發酵,增添不一樣的清香。(圖/莊立人攝)於是MarcL³的套餐定價相較其他fine dining餐廳來得更親民,也沒有讓人感到拘束的條條框框,連音樂都是懷舊的〈新不了情〉、〈愛在西元前〉等主廚最愛歌單,雖然擁有自由的靈魂,但開放式廚房備料、上菜過程相當嚴謹,只見Marc與年輕夥伴們輪流為每道菜擺好食材、放上裝飾、滴入醬料與說菜,狹小空間卻做到有條不紊。有些菜色更在看似粗獷中蘊藏細節,例如這季套餐中的「劍旗魚│高麗菜│海藻」便是記者最愛,外型如同兒時的麵衣熱狗,一口咬下,以東港手打旗魚漿、花枝與蝦仁混合的內餡熱度適中,高湯燉煮過的當季麻竹筍切成丁,更多了畫龍點睛的口感,底下的塔塔醬以發酵高麗菜取代西式常見的酸黃瓜或酸豆,讓人忍不住想連醬料都清盤。而冷前菜「鮪魚│馬尾藻│柚子胡椒」則於東港黃鰭鮪赤身覆上桑椹冰沙,不只有柚子胡椒的些微辛辣,還以蛤蜊高湯搭配日本柚子汁的鮮、酸醬汁讓味蕾為之一振;「白鯷魚│昆布│北蔥」則像香蔥蘇打餅乾的濕潤版,將醃漬白鯷魚、昆布鹽融入抹醬,中心的綠色醬汁是萃取較一般青蔥味重卻不嗆的北蔥油,口袋麵包更因直火炭烤吸收了鮮明炭香;甜點「哈密瓜│椰奶│擂茶」的糖漬哈密瓜香甜又不失清脆,下方是以椰奶做成乳脂含量較低的雪糕,並搭配混入客家擂茶風味的義式蛋白霜,底層的玄米脆片更帶來爆米香香氣。二樓座位區溫馨樸實、適合多人聚餐,但首次到店一定要坐坐一樓吧台「搖滾區」,可以直面做菜全過程。(圖/莊立人攝)「有客人問我,你小時候的idea用完怎麼辦?我說我還會創造新的記憶啊。」Marc提到「台味」其實會隨時間不停變化,並非上個世代的古早味才能稱為台味,例如多元新住民風味早已深入日常,也因此他無法簡單地為自己的料理風格下定義。但無論如何,「細節控」倒是當之無愧,畢竟他連客人如果拍照拍很久會影響料理入口時的溫度都設想到了,因此連溫盤都特別講究。Marc坦言自己的熱情每天都會消耗殆盡,但只要睡醒,潛意識就會找一件小事來「重開機」,例如團隊夥伴今天的醬料做得很好,或期待已久的訂製麵包盤樣品來了,就能讓他把腦中的垃圾郵件清除,有動力開始新的一天。說到米其林指南,Marc不諱言表示,姑且不論米其林在各國評鑑標準如何,對他來說上榜依然是個夢想,如果沒摘星,失落是難免的,但若太在意一定走不長遠,「這一行需要氣長,英雄可不能氣短呢(笑)!」情緒飽滿的Marc(左),無論幹譙或大笑都是客人常見的樣子,有人味的主廚也造就充滿想像的料理。(圖/莊立人攝)Marc L³電話:(07)215-2157 (接聽時間11:00~15:00)地址:高雄市前金區仁義街231號1樓營業時間:週二~週六17:30~19:30(最後入座時間為17:45),20:00~22:00(最後入座時間為20:15),週日、週一休訂位網址:https://inline.app/booking/marc/l3備註:套餐費用1,980元/位(含水資,不收服務費),僅開放Inline網路訂位系統預訂,固定開放30天之預訂
長期受毒品、酒精和心理疾病困擾的前NBA球員衛斯特(Delonte West),本來是詹皇LBJ在騎士隊中的重要隊友,後來卻因為各種醜聞而退出體壇,並一度傳出淪落街頭,不過好在獨行俠老闆庫班(Mark Cuban)願意出手相救為他無償治療,衛斯特日前也被球迷發現他看似揮別過往陰霾,不但談吐愉快,還暖心鼓勵小球迷勇敢追夢。衛斯特於2004年以第一輪第24順位加入NBA,先後待過波士頓塞爾提克、西雅圖超音速(雷霆隊前身)、克里夫蘭騎士和達拉斯小牛。他在08到09年賽季,曾是騎士隊重要的接應得分射手,場均可以轟下11.7分、3.2籃板、3.5助攻、1.5抄截、40%的三分命中率,也在那個賽季替騎士贏得66勝16敗的佳績,以超過8成的勝率拿下聯盟第一。不過衛斯特在2008年罹患躁鬱症前後就開始出現脫序行為,不但在10年賽季傳出與隊友詹姆士(LeBron James)的媽媽有染,之後還陷入了吸毒、酗酒、非法持槍、鬥毆等醜聞,他甚至還透露自己有時候會忘記他的NBA球員身分或忘記自己打過籃球。過不久衛斯特就在2012年黯然離開NBA舞台,並在稍後被媒體目擊他在街頭行乞,還慘遭毆打。但所幸獨行俠老闆庫班(MarkCuban)不但嘗試與衛斯特取得聯繫,甚至還親自駕車找他溝通,並承諾衛斯特的家人自己願意承擔衛斯特所有的醫療開銷,也好在這位貴人的相助,才讓他逐漸步上正軌。近期正好有一家人巧遇身穿白衣、留著爆炸頭的衛斯特,只見他笑容滿面,語氣愉快。首先他們聊起了衛斯特的昔日戰友LBJ,之後小球迷則好奇的問他是否出現在NBA 2K遊戲中?名字叫什麼?衛斯特除了笑臉回應之外,還暖心的鼓勵小球迷,「繼續努力,他們(NBA球星)能做到那你也能。」接著有人還問衛斯特有無拿錢投資,他回答,「我只想要家人能夠健健康康,孩子能夠讀完大學、組成各自的家庭。」並確保他賺的錢都能回饋給家人。
全球首富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愛「上」人妻,而對象竟是Google共同創辦人、全球第7富豪布林(SergeyBrin)的妻子,對此,馬斯克除了矢口否認,25日更上傳他與布林聚餐同歡的照片,馬斯克還駁斥向布林跪求原諒的傳聞,稱「我只在求婚時下跪,而我未向布林求婚」,他並指《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全是「空穴來風」,不過《華爾街日報》則表示,「對自己的報導站得住腳」。全球首富馬斯克向好友Google共同創辦人布林下跪道歉。(圖/達志/美聯社)美國《華爾街日報》24日報導,身家超過940億美金(約台幣2.84兆元)的布林,今年1月以「不可調和的分歧」為由,向加州法院提交解除與沙娜罕(Nicole Shanahan)的婚姻關係申請。瞭人於2018年結婚,育有1名3歲女兒,報導還指兩人雖已分居,但仍住在一起,而這段婚姻之所以破裂,是因為馬斯克跟沙娜罕滾床單,東窗事發後,馬斯克甚至還跪求布林原諒。馬斯克矢口否認相關報導說法,25日更上傳他與布林聚餐同歡的照片,馬斯克更在自拍中朝著鏡頭呵呵大笑, 駁斥向布林跪求原諒的傳聞。(圖/翻攝自紐約郵報推特)不過根據《每日郵報》指出,馬斯克矢口否認相關報導說法,25日更上傳他與布林聚餐同歡的照片,馬斯克更在自拍中朝著鏡頭呵呵大笑,駁斥向布林跪求原諒的傳聞。報導稱,馬斯克在回覆《紐約郵報》的電子郵件中強調,從未向布林下跪,因為「我只會在求婚時下跪」,接著他打趣道「我並沒有向布林求婚」。為了證明兩人友誼長存,馬斯克特地在推特上傳照片,秀出和布林在同一場聚會,照變變中的布林則在馬斯克後方,右手拿著裝有飲杯的杯子,與他人交談。布林曾在 2008 年金融危機期間提供資金,協助特斯拉度過難關,但得知馬斯克與莎娜罕有過一段情後,甚至要求財務顧問出售他投資馬斯克旗下公司的所有股票。對此,馬斯克表示,自己工作時長很瘋狂,所以沒有辦法當「時間當管理大師」。這位全球首富認為《華爾街日報》打擊自己與特斯拉次數已經數不清了,他還在推文中標記(tag)《華爾街日報》3名記者,以文字和圖案寫道「你們的褲子著火了」,以諺語暗指他們是說謊的騙子。不過針對馬斯克的反駁,《華爾街日報》25日更進一步聲明表示,「我們對消息來源有信心,對我們的報導站得住腳」。
全球首富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當地時間9日宣布終止推特(Twitter)價值440億美元(約1.3兆元台幣)的收購案,對此推特12日於德拉瓦州(Delaware)衡平法院正式對馬斯克提起訴訟。雖然收購訴訟案要到10月才會正式開庭審理,但外媒報導稱,推特已經為此付出了3300萬美元(約新台幣10億)的代價。企管學者指出,本次世紀官司的最大受益者一定是雙方聘僱的律師事務所。馬斯克在今年4月曾提議以44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推特,但因為推特未提供機器人帳號和垃圾帳號的數據,而讓馬斯克揚言要放棄收購案,對此推特董事會本來在6月表示會提供馬斯克相關數據以滿足他的要求,沒想到馬斯克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就突然反悔,並於9日批評推特嚴重違反多項協議內容提及的條款,而且簽訂協議時有誤導性陳述,因此將正式終止推特的收購案,對此推特於11日揚言要提起訴訟,而馬斯克也用自己的「大笑4連拍」做梗圖來回擊推特。於是當地時間12日推特便向德拉瓦州的衡平法院提交了一份長達241頁的訴狀,要求法院在9月中開庭審理,並希望馬斯克強制完成收購交易,因為任何罰款都無法彌補馬斯克「擾亂公司營運、破壞股東價值」後造成的損失,且可能危及這項交易的融資。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的報導,儘管德拉瓦州法官在當地時間19日已表示,推特應該獲得快速裁決的機會,不然收購訴訟案拖延可能對推特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然而在該案於10月開庭審理之前,推特已經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他們的第2季財報顯示,僅僅是因為「馬斯克放棄收購案」這件事就讓公司增加了3300萬美元的額外支出。其中這跟他們聘請了公司法領域赫赫有名的沃奇爾·立普頓律師事務所(Wachtell、Lipton、Rosen&Katz)有關,因為推特一定要讓馬斯克履行協議,完成收購,才能彌補最後的損失。代表推特的律師也表示,「馬斯克拿機器人帳號的事說嘴只是煙霧彈,他是看到特斯拉的股價已經暴跌才想退出交易。」對此西北大學企業管理與戰略教授克雷默(Harry Kraemer)提出看法,他認為即使最初的判決對推特較有利,馬斯克還是可以透過上訴的方式把案件再繼續拖個3年,「這次的大贏家不會是馬斯克,更不可能是推特,而是雙方的律師事務所,他們會賺進很多很多的錢。」
隨著俄烏戰爭的爆發和隨之而來的相互制裁導致德國的食品和能源價格暴漲,通膨不斷飆升,德媒近日就表示,現在買不起食物的德國人不光只有低收入家庭,連不少中產階級也去救濟中心排7小時的隊領免費的食物。更糟的是,來自烏克蘭的難民還消耗掉了1/3的救濟糧份額,增加了援助中心的額外負擔。報道指出,「反俄制裁的後果給普通德國民眾帶來了巨大痛苦。」據德國《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的報導,在新冠疫情、俄烏戰爭、物價上漲三重打擊下,德國有越來越多家庭陷入能源和糧食貧窮,他們在走訪柏林塔菲爾救濟中心後發現一個極為震驚的現象,那就是新加入排隊行列領取救濟糧的人幾乎都是「中產階級」,還有一些「年輕人」。雖然走進救濟中心領取免費食物對他們來說是相當尷尬的舉動,但為了維生他們只好硬著頭皮去排隊,為此他們甚至要排上7小時才能領到免費的食物。近幾個月來,德國的食品和能源價格瘋狂飆漲,導致德國4、5月的CPI年增率接連突破新高,5月的通脹率更高達7.9%,創下了東西德統一以來的最高紀錄,達到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時期的水平。不過隨著經濟衰退的擔憂漸增,以及德國政府調降燃料稅、推出臨時大眾運輸優惠方案,德國6月的CPI年增率呈現略低於5月的7.6%,成為6月歐元區唯一通膨放緩的國家。但生活成本的飆升仍然讓低收入家庭相當痛苦,據德國《圖片報》(Bild-Zeitung)6月的報導,一份社會調查報告顯示,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有近1/6的德國人(約1387萬人)正在面臨「有一餐沒一餐」的困境。月收入低於1000歐元(約新台幣3萬元)的家庭中,有32%的受訪者因經濟因素而減少進食或直接不吃,42%的民眾則因為相同原因放棄了一些日常食物的購買,還有13%的受訪者對未來充滿擔憂,坦言如果食品價格繼續上漲,他們也會開始縮衣節食。這也顯現出為何有那麼多新的家庭加入了領取免費救濟糧的行列。雖然免費發放食物的時間是從每天下午2點才開始,但由於需求者眾多且數量有限,有些人從早上7點就會在救濟中心外排隊等候。據悉,德國各地都有塔菲爾救濟中心,他們一直以來都是靠私人捐款和志工的參與才能維持運作,其中光是柏林市中心的這家救濟中心每天就有約140個家庭需要免費的救濟糧,而來自烏克蘭的難民還佔去了其中的1/3份額,增加了救濟中心的額外負擔。該中心負責人馬可瑟隆(Mariola Maxelon)無奈表示:「事情只會越來越糟,尤其是當我們獲得的資助與支持越來越少的時候,民眾還會為此爭吵不休。」報導指出,反俄制裁的後果給普通德國民眾帶來了巨大的痛苦。「過度的通貨膨脹,食品價格的上漲……以及最重要的是,德國民眾現在還得活在廉價俄羅斯天然氣恐遭到斷供,而凍死在今年冬天的恐懼之中,這就是每個德國人的未來。」
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傳出與谷歌(Google)共同創辦人兼多年好友布林(Sergey Brin)的妻子有婚外情,這位「感情世界」相當豐富的全球首富,曾經歷過兩段婚姻,還有過多任女友,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與女歌手格萊姆斯生下女兒同時,又與女下屬誕下雙胞胎,而他在分手不到半年又迅速和小17歲的娜塔莎巴塞特出雙入對。馬斯克被爆偷吃好友妻。(圖/達志/美聯社)綜觀這位全球首富的情史,馬斯克2000-2008年間,他在加拿大安省(Ontario)上學時,認識了第一任妻子賈斯汀(Justine Musk),兩人在2000年結婚後搬到美國洛杉磯,並迎來第一個兒子內華達(Nevada),可惜內華達在10週大的時候就因嬰兒猝死症(SIDS)去世。馬斯克和賈斯汀之後接連有了雙胞胎和三胞胎,但兩人在2008年結束了長達8年的婚姻。馬斯克第一任妻子賈斯汀。(圖/翻攝自推特)馬斯克的第二段婚姻則是在2010-2016年間,他在2010年認識了英國的女演員泰露拉李利(Talulah Riley),兩人交往數週後立刻閃婚,但這段婚姻僅維持了2年就以離婚告終。2013年,馬斯克宣布與泰露拉李利復婚,不過隔年他又再次訴求離婚,直到2015年才撤回申請。2016年,泰露拉李利正式向馬斯克提出離婚,離婚後的兩人還是常常在公開場合高度稱讚對方,還聲稱他們的關係一直很好,「現在還會繼續互相照顧」,讓人好奇是怎麼樣照顧?馬斯克與第二任妻子泰露拉李利。(圖/翻攝自推特)馬斯克和美國女演員安柏赫德(Amber Heard)的戀情則是在2017-2018年間,安柏赫德和前夫強尼戴普(Johnny Depp)在2016年離婚後,便與馬斯克公開戀情,儘管兩人的關係僅維持短短1年,但他們至今仍是朋友。安柏赫德和馬斯克。(圖/翻攝自推特)至於馬斯克和加拿大電音歌手格格萊姆斯(Grimes)的交往期間為2018-2021年間,兩人在2018年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慈善晚宴(MET Gala)上首次以情侶姿態亮相,隨後在2021年9月宣布分手。兩人共同孕育了1男1女,而且2名子女的名字都十分前衛,兒子名為X ÆA-Xii,而女兒名為Exa Dark Sideræl(簡稱Y)。馬斯克與格萊姆斯共同孕育了1男1女。(圖/翻攝自推特)去年11月,馬斯克在推特宣布與齊莉絲(ShivonZilis)誕下一對雙胞胎,今年36歲的齊莉絲是馬斯克旗下企業的高層,出生於加拿大的她,在耶魯大學獲得經濟學和哲學的學位,並在IBM工作,2017年5月加入馬斯克的人工智慧公司Neuralink,擔任運營和特殊項目總監,不過兩人的關係一直不被外界所知。令人驚訝的是,齊莉絲與馬斯克小孩的出生日,距離格萊姆斯透過代理孕母生下的小孩僅早了幾週。馬斯克與格萊姆斯生下小女兒後,數週前又與女下屬齊莉絲誕下一對雙胞胎。(圖/翻攝自推特)來到今年5月,馬斯克和比他小17歲的女星塔莎巴塞特(Natasha Bassett),被媒體拍到在法國南部共進午餐。隨後,外界又發現娜塔莎巴塞特多次進出馬斯克的私人飛機與豪宅,證實了娜塔莎巴塞特是馬斯克新女友的身份。娜塔莎巴塞特是馬斯克新歡。(圖/翻攝自推特)
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被爆偷吃好麻吉Google共同創辦人布林(Sergey Brin)的妻子,掀起軒然大波。遭指與馬斯克發生過婚外情的布林妻子沙娜罕(Nicole Shanahan)的勵志故事也被外媒起底,擁有華裔血統的她,在雙親失業、父親還有精神疾病的環境中力爭上游,最終成為一名創業家與人生勝利組。綜合外媒報導,沙娜罕出生於加州舊金山灣區的貧困家庭,父親在她9歲時被診斷出患有雙極型思覺失調症(bipolar schizophrenia),而母親也因從中國大陸移居美國僅2年的關係,雙雙陷入沒有工作的困境,也讓沙娜罕一家必須靠著政府的食物券過活,她回憶童年時的情景也說「不只沒錢,也幾乎沒得到父母的指引」。沙娜罕曾透露,在一個有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總是要面對混亂與恐懼,也讓當年的她體會到「即使我是小孩,我也必須靠自己的力量瞭解這世界如何運作」,12歲就去餐廳擺盤「進入社會」,之後也學會如何用網路申請大學和工作。而沙娜罕與其他從底層翻身「同類」最大的不同地方在於,她非常擅長用有創意的方式與對手競爭。她在2003年陸續取得經濟系、中文系學士學位,2013年遠赴新加坡攻讀全球智慧財產權、中國法律,返美後又在加州聖克拉拉大學(Santa Clara University)修習法律。還曾以年僅20歲的年紀獲聘專利專家,卻在專利保護公司「RPX Corp」工作期間遭遇性侵離職,一度患上嚴重的憂鬱症。沙娜罕與布林育有1女,卻在2021年爆出婚變。(圖/達志/美聯社)經過一段時間治療與潛沉後,沙娜罕先是創立人工智慧專利管理公司「ClearAccessIP」,2020年又創辦「Bia-Echo」投資公司,也曾協助史丹福法律資訊學中心利用數據科學,提升檢察官與社區組織的起訴效率。沙娜罕2018年嫁給布林時曾公開坦承有過一段婚姻,也透露就醫30多次,卻歷經3次製胚胎失敗的生育問題。因此當沙娜罕替布林生下一女後,於2021年陷入離婚風暴時,令各界感到相當驚訝,怎知最近又被爆出在2021年與馬斯克發生婚外情。對此,馬斯克駁斥爆料「胡說八道」,並在推特強調:「我在3年內只見過妮沙納罕2次,而且旁邊都有很多人,完全不可能有羅曼史發生。」
《華爾街日報》爆料,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與Google共同創辦人兼好友布林(Sergey Brin)的妻子沙娜菡(Nicole Shanahan)發生婚外情,甚至為了求原諒,還下跪道歉,震驚外界。對此,稍早馬斯克回應了。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馬斯克為自己給好友布林戴綠帽的行為,在聚會上單膝下跪道歉;知情人士透露,布林承認馬斯克確實有道歉,但2人仍沒有恢復以往的好交情。事後,布林以「不可調和的分歧」為由,向加州高等法院申請和結婚4年的第2任妻子沙娜菡離婚。在與沙娜菡離婚程序進行期間,布林指示了財務顧問出售投資在馬斯克的各種業務,包括他於2008年投資在特斯拉的50萬美元(約新台幣1494萬元),足見兩人關係依舊緊張。針對爆料,馬斯克親上火線回應,「報導完全是胡扯,Sergey跟我一直都是朋友,昨晚還一起參加了一個聚會,3年內我只見過Nicole兩次,兩次旁邊都很多人,沒有任何浪漫元素。」
全球首富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最近話題不斷,《華爾街日報》24日爆料,馬斯克和多年好友Google共同創辦人布林(Sergey Brin)的妻子沙娜菡(Nicole Shanahan)有染,為此還下跪祈求布林的原諒,震驚外界。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今年早些時候,馬斯克為自己給老朋友戴綠帽的行為,在場聚會上單膝下跪向布林道歉。知情人士稱,布林承認的確有道歉,但2人仍未恢復交談。據悉,布林是因為得知沙娜菡及馬斯克有染後,才於今年初以「不可調和的分歧」為由向加州高等法院,申請和結婚4年的第2任妻子沙娜菡離婚。知情人士表示,當時婚姻不穩其中原因,還包括疫情封關及照顧女兒等相關問題。在提出離婚申請後的幾個月,馬斯克與布林關係緊張,布林指示財務顧問出售投資在馬斯克的各種業務,當中包括布林在2008年投資特斯拉50萬美元。目前為全球第7富豪的布林,在2018年曾要求沙娜菡簽署「婚前協議書」禁止分產,然而如今沙娜菡要求至少10億美元的贍養費,她委託離婚律師表示,簽「婚前協議書」的當時已懷孕,屬於在身心受到壓力的狀況下簽字。據悉,外遇發生在去年12月,沙娜菡出席一年一度為其多天的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及藝術收藏家的座談會,而馬斯克當時已和加拿大籍歌手格萊姆斯(Grimes)結束3年戀情。對於這則腥聞,馬斯克及沙娜菡沒有回應,布林則透過律師拒絕置評。
義大利近10年來的第6任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執政17個月,因政治內鬥於7月21日遞出辭呈,總統馬達雷拉(Sergio Mattarella)隨後宣布解散國會,並將全國大選提前至9月25日。一份民調顯示極右派在大選中可能會拿下國會多數席位,該黨領導人渴望成為第一位女總理。對於疫情期間德拉吉的辭職及大選提前,有學者指出恐怕將引發金融市場動盪。綜合外媒《法新社》及《路透社》報導,德拉吉為前歐洲中央銀行總裁,在經濟部擔任財政主管10年,他於2021年2月義大利經濟受疫情影響之際空降出任總理,由於他在國際經濟方面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儘管不是民選出來的總理仍得到義大利人民的歡迎,且他的出任幾乎贏得所有政黨的支持。當時德拉吉被認為是拯救國家經濟停滯的不二人選,但因明年即將進行的大選,聯合政府的各政黨因利益各懷鬼胎,甚至無視德拉吉停止內鬥的要求。據悉,德拉吉在上週因聯合內閣成員叛亂,曾向總統提出類似辭職的提議後被拒。聯合內閣7月20日舉行信任投票,但聯合內閣中的主要3個政黨選擇棄票,德拉吉隨後在21日提出辭職,他表示如果沒有聯盟百分百支持,他將不會執政。義大利總統馬達雷拉(Sergio Mattarella)於7月21日在羅馬,發表總理德拉吉 (Mario Draghi) 辭職聲明。(圖/達志/路透社)總統雖同意了德拉吉的辭呈,不過仍要求他繼續擔任看守總理的角色,以確保新政府組成後能順利就職。事實上國會是在2023年3月才屆滿5年,因此大選是提前了6個月進行,這將是義大利一個多世紀以來首次在秋季舉行全國大選。德拉吉有「超級馬里奧」之稱,曾帶領歐元區擺脫債務危機,執政的幾個月來在義大利經濟上發揮鎮靜作用。牛津經濟研究院副主任諾比爾(Nicola Nobile)表示,對於德拉吉的離職及等待新政府組成的期間,會加劇義大利經濟動盪,投資者會擔心國債過多。路透社一份民調研究顯示,極右派「義大利兄弟黨」(Brothers of Italy)在大選可能會贏得國會多數席位,該黨領導人梅洛尼(Giorgia Meloni)渴望成為義大利第一位女總理,她表示「投票是人民表達意願的一種方式,讓我們把力量和希望還給義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