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新聞報導,內容是說美國有一位獨居老人辭世,他在遺囑中指定將相當於台幣1.4億財產給8歲愛犬繼承,這可能會讓許多人都很羨慕那隻幸運的狗,用台灣人常用的說法就是「好狗命」。但在台灣,如果有主人非常疼愛自己的寵物,想要在自己過世之後把自己的遺產留給寵物照顧它,法律上是有可能的嗎?根據擅長繼承法令的劉韋德律師表示,寵物可否繼承遺產,主要關鍵在於一個法律概念,就是「權利能力」。什麼是「權利能力」呢?劉韋德律師解釋說,「權利能力」是一種在法律上可以享有權利以及負擔義務的能力,而繼承遺產就是一種在法律上的權利,因此必須具有權利能力才可以繼承遺產。在法律上,只有人才有權利能力,依據民法第6條規定,「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因此即使是人,也只有在出生後到死亡前這段期間才有權利能力,所以在出生之前或死亡之後,都沒有權利能力。因此,雖然有些人視自己的寵物為家人,但寵物畢竟不是人類,所以沒有權利能力,因此寵物在法律上不能繼承遺產,即使主人在遺囑中有記載,也是無效。那麼如果想要在自己過世後,讓自己心愛的寵物能夠獲得良好照顧。劉韋德律師指出,寵物雖然不能繼承遺產,但是可以利用兩種方法,確保自己心愛的寵物可以在主人過世之後獲得良好照顧。第一種方式就是設立遺囑信託,做法上是先由主人在生前預立遺囑,在遺囑中指示從遺產中撥出一部分金額成立信託專戶,並在遺囑中交代指示由受託人或由受託人再委任之第三人照護自己的寵物,遺囑中最好能對照護方式等細節寫清楚,等到主人離世之後,就由受託人接手負起照護寵物的責任。第二種方式就是指定遺囑執行人,做法上也是先由主人在生前預立遺囑,並在遺囑中指定一位遺囑執行人,日後就由執行人或由執行人再委託之第三人照護寵物。劉韋德律師最後提醒,不管是哪一種方式,立遺囑人最好能先和受託人或執行人溝通確認意願以及費用酬勞等問題,否則到時受託人或執行人不願意擔任,那主人的安排就會白費了。劉韋德律師小檔案台大法律系畢業,86年律師高考及格,擅長不動產糾紛處理、遺產繼承、遺囑撰寫、婚姻等案件。2019年起自費百萬創設遺囑、離婚協議書等免費App提供民眾下載使用,現任職某上市公司資深法務主管。遺囑產生器APP這裡載:蘋果手機/安卓手機離婚協議書產生器APP這裡載:蘋果手機/安卓手機 劉律師免費法律諮詢、協助預立遺囑,聯絡信箱lawyerleoliu@gmail.com、LINE ID:lawyerleo777(限不動產買賣糾紛、遺產繼承、婚姻等相關案件)
一般人對死亡多少都會有恐懼感,尤其是對於部分上了年紀的民眾更是如此,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有些家庭因為各種複雜因素,所以子女們都知道若父母未先立好遺囑把事情交代清楚,一旦將來父母離世後,就很可能會爆發遺產糾紛。有些子女雖然心裡很想勸父母早點立下遺囑,但又擔心一旦開口,會被父母誤認不孝或急著分產,因此只能在心裡著急,造成家庭爭產風波不斷的上演。據經常幫民眾免費寫遺囑的劉韋德律師分析,一般來說,華人對於立遺囑這件事情是比較保守的,若子女希望父母預立遺囑,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父母是屬於開明型的還是保守型的,因為這兩種類型的父母,可能在方法上會有所不同。如果是開明型的父母,那麼就可以用比較直接的方式和父母溝通,因為開明型的父母並非不願意預立遺囑,很可能只是一時沒有想到或認為時間還早,但經過子女分析之後,開明型的父母大多會了解並願意採取行動。但如果是保守型的父母,建議避免用太直接的方式勸父母立遺囑,因為這樣容易引起父母親的猜忌誤會,因此劉韋德律師建議可以使用兩種做法給大家參考:第一種是【舉例法】,這種方法就是故意製造機會,讓父母看到很多社會上發生因老人家未預立好遺囑,最後發生爭產風波的案例報導,操作上可以將有這類案例的報章雜誌放在父母容易看到的地方,或是趁父母在的時候故意點閱YOUTUBE上的相關新聞或討論,若發現父母親已經看到這個報導或新聞時,就可以趁機和父母談到關於爭產的案例,然後再慢慢引導進入預立遺囑的話題。第二種是【聊天法】,這種方法適用在比較不會主動看報章雜誌或電視的父母,操作上可以故意在父母親面前和親友聊天講電話,談論的內容就是社會上著名的爭產案例或是親友鄰里間發生的類似案例,如果發現父母已經聽到注意到,就可以另外找時間跟父母聊一下案例,如果發現父母親不排斥時,再找時間和父母聊關於預立遺囑的話題。劉韋德表示,其實很多年紀比較大的民眾沒有立遺囑,只是因對法令的不了解。他提到曾經有一個女兒帶老父親來事務所立遺囑,這位老父親有大房二房,狀況比較複雜,雖然他和女兒已經到了律師事務所,但老父親卻對立遺囑這件事仍有抗性,經過劉律師的詢問,發現原來這位老父親誤以為立了遺囑之後就無法更改,經過解釋之後,老先生才知道原來遺囑是可以隨時更改還可撤回,這才讓他放心完成遺囑。劉韋德律師最後語重心長的表示,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2千多年前的莊子就已經有這樣的感慨,人生本來就是一場體驗之旅及學習之旅,不管過程是平淡或精彩,總有結束的一天,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為那一天做好準備,而預立遺囑就是最好的準備。劉韋德律師小檔案台大法律系畢業,86年律師高考及格,擅長不動產糾紛處理、遺產繼承、遺囑撰寫、婚姻等案件。2019年起自費百萬創設遺囑、離婚協議書等免費App提供民眾下載使用,現任職某上市公司資深法務主管。遺囑產生器APP這裡載:蘋果手機/安卓手機離婚協議書產生器APP這裡載:蘋果手機/安卓手機 劉律師免費法律諮詢、協助預立遺囑聯絡信箱lawyerleoliu@gmail.com、LINE ID:lawyerleo777(限不動產買賣糾紛、遺產繼承、婚姻等相關案件)
美國總統川普因為在社群網站上過激的言論,名下所屬的社群帳號被全美各大科技公司「刪除」,消息傳出後引起一陣譁然,不少人認為科技公司已經違反了言論自由,在法律尚未判決之前「未審先判」。而這些科技公司控制手法,也引起不少人不滿,不少人開始找尋替代方案,希望使用其他的服務來取代這些平時慣用、但背後公司無理又霸道的平台。近日網路開始流傳一些新興的網路服務,來取代傳統科技公司的社群服務。(圖/翻攝自網路)取代Google搜尋-DuckDuckGo網址:https://duckduckgo.com/DuckDuckGo俗稱鴨子,創立於2008年,同樣身為搜尋引擎,DuckDuckGo十分注重隱私保護,不搞Google那套「個人化搜尋結果」,所呈列出來的資料也十分精準。而且除了搜尋一般網路的東西外,其搜尋結果還涵蓋Tor網路(洋蔥網路),是在暗網內的主力搜尋引擎服務。取代Facebook-MeWe、Parler網址:https://mewe.com/ 、 https://parler.com/MeWe是創立於2012年,介面上看起來與Facebook十分接近,但官方表示會比Facebook更加強調使用者的資料隱私。自2020年起,因為Facebook刪除大量香港抗爭相關活動的內容,不少香港人轉而使用MeWe作為主力社群平台。Parler創立於2018年,在川普支持者與美國保守派中可以說是廣受歡迎,但也由於激進的川普支持者的關係,Parler遭到Google與蘋果下架,伺服器也被亞馬遜關閉。截至截稿前為止,Parler尚未恢復運作。取代WhatsApp-Telegram、Signal網址:https://telegram.org/、 https://signal.org/zh_TW/提到隱匿通訊軟體的代表,莫過於就是2013年創立的Telegram,產品本身就是創辦人在對抗普丁政權下的產物,強調言論自由。除了基本的一對一溝通外,另外還有群組、頻道(類似粉絲團)等服務,功能相當全面,目前Telegram同樣也是暗網內主流的通訊軟體。Signal創立於2020年5月,以電話號碼作為身分認證。預設啟動點對點加密功能,有著比Telegram更強大的隱私保護能力,其加密演算法通過許多資安專家的認證,群組溝通都可以實現加密的可能,是近期頗受到關注的即時通訊產品。取代Twitter-Gab網址:https://gab.com/創立於2016年的Gab,主打的就是「支持言論自由」與「取代推特」,近期由於川普推特帳號遭到封殺的關係,讓Gab每小時新增萬名用戶,甚至創下單日新增50萬名用戶的紀錄。取代Gmail-Potonmail網址:https://protonmail.com/zh-Hant/Potonmail是一個加密電子郵件服務,在2013年創立。該服務的創立主要是因為史諾登事件,是為了避免遭受「稜鏡計畫」(Prism)監控言論而誕生的產物。由於其強調高度加密、可匿名申請的特性,目前是暗網內部常使用的電子郵件服務。取代YouTube-LBRY網址:http://lbry.tv/ 、 https://odysee.com/LBRY是創立於2015年,其最大特色就是「去中心化影音區塊鍊」,所有的資料都存在於鍊上每一台使用者的電腦中,這也代表除了你自己外,沒有任何人(包含LBRY本身)可以刪除你的資料。一般觀眾也可以透過觀看、下載影片來賺取LBRY的代幣LBC。目前LBRY官方有提供LBRY與Odysee兩個入口網站。台灣也有蠻大一部分的YouTuber都有在LBRY上開設頻道。
企業家過世後的財產紛爭,常因為遺囑的合法性而引發後代官司纏訟,像是長榮集團已故總裁張榮發生前立下的「密封遺囑」,要將其財產全部留給二房獨子張國煒,而引發大房三子張國政提起無效訴訟,即是一例。立遺囑對於很多人來說,與其說是財產的分配,但更貼切地說,更像是一種情感的總整理,很多夫妻因為感情好,甚至到死都願意一起離開,因此有許多夫妻想要以共同遺囑來對人生做個交代。本刊邀請自費百萬創設免費下載使用的《遺囑產生器APP》、《離婚協議書產生器APP》劉韋德律師,不定期分享案例,協助民眾了解「生前預立遺囑」,以利家庭和協及避免後代紛爭之道。【案例內容】李先生和太太已經結婚20多年了,兩人感情很好,美中不足的是兩人並沒有生育,雖然有點遺憾,但二人也因此多了更多的時間去充實生命。由於他們名下的不動產都是雙方共有,所以他們的心願,就是不論哪一方先走,都能將財產留給對方,因此他們倆人決定立一個共同遺囑,在遺囑中交代若是自己先走,就要將財產都留給對方,讓彼此的愛能繼續延續下去。但是,共同遺囑在台灣真的是合法的嗎?【法律解析】熟悉遺囑與繼承法的劉韋德律師表示,實務上有很多人都希望能夠立下共同遺囑,尤其是以高齡夫妻最為常見,這些夫妻的特色都是年紀較大,很多財產都是共有,也有許多夫妻沒有子女,他們希望有一天離世時,要將財產都給對方,因此希望可以立一份共同遺囑,寫下兩人的心願。劉韋德律師指出,共同遺囑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真正共同遺囑,一種是假性共同遺囑,真正的共同遺囑就是兩個人不但在形式上一起立遺囑,在內容上也有共同性或彼此有關聯,例如遺囑記載兩人要將某財產一起由某某人繼承,或是兩人相互為遺贈或是指定他方為自己的繼承人,這種情況兩人的遺囑不但在外觀上是共同為之,實質上也是彼此綁在一起。假性共同遺囑就是雖然外觀上有共同遺囑的形式,但二人的遺囑內容卻是可以各自獨立,彼此之間並無共同性,例如甲乙共同立遺囑,甲在遺囑中交代要送一間房子給A,而乙要將財產留給B,彼此之間並無關連,因此雖然寫在同一張紙上,但並沒有實質共同的意思,因此可以稱為假性共同遺囑。劉韋德律師分析,共同遺囑在台灣目前並沒有相關法律規範,但學說上反對的學者占多數,主要理由在於共同遺囑會影響任一個遺囑人撤回遺囑的權利,因此違反遺囑自由原則,應屬不合法。至於假性共同遺囑,雖然二個立遺囑人是寫在同一份遺囑上,但彼此內容之間卻是各自獨立,互相不受影響,因此應屬合法。由於真正的共同遺囑目前通說認為並不合法,因此若是想要寫共同遺囑的人,最好注意遺囑內容的記載不要變成真正共同遺囑,否則將來恐會影響遺囑效力。劉韋德律師小檔案台大法律系畢業,86年律師高考及格,擅長不動產糾紛處理、遺產繼承、遺囑撰寫、婚姻等案件。2019年起自費百萬創設遺囑、離婚協議書等免費App提供民眾下載使用,現任職某上市公司資深法務主管。遺囑產生器APP這裡載:蘋果手機/安卓手機離婚協議書產生器APP這裡載:蘋果手機/安卓手機 劉律師免費法律諮詢信箱lawyerleoliu@gmail.comLINE ID:lawyerleo777(限不動產買賣糾紛、遺產繼承、婚姻等相關案件)
許多民眾平時賴以維生的網路服務Google,昨(14日)晚間傳出大規模當機,後來歷經1小時的修復時間後,已經全數恢復正常。今日Google官方表示,大當機的原因主要是內部儲存配額系統發生問題,所以才導致服務短暫中止。14日大當機的影響範圍有包括Gmail、Google地圖、Google雲端硬碟、Google日曆、Google試算表等25項服務,其中也包含了網友常使用的YouTube,時間從14日晚間7點55分至8點52分,大多數使用者所面臨到的狀況就是Google帳號無法登入,甚至被系統判定找不到帳號,在當時引起使用者一陣恐慌。而根據Google官方聲明中指出,由於我們的內部儲存配額發生問題,導致Google身份驗證系統中斷大約45分鐘。 在此期間,需要使用者登入的Google服務出現高錯誤率。驗證系統問題已在台灣時間晚上8點32分解決,所有Google服務均已恢復正常。依照第三方網站Downdetecto的回報,當時Google大當機的問題遍布全球,以美國東岸、加拿大、日本、印尼等地回報錯誤數量為大宗。
台灣時間14日晚間7點31分Google發生全球性大當機,Google旗下所有服務無一倖免全部無法使用,其中,影音龍頭YouTube最為嚴重,網頁直接顯示故障,連帶剛轉戰新媒體的中天新聞也受到影響,網友紛紛哀號「沒youtube,看不到中天怎麼辦?」所幸,故障在1小時後、晚間8點29分排除,但目前仍原因不明。在YouTube故障的當下,有人發現使用Google Chrome瀏覽器的「無痕模式」就可正常觀看,媒體紛紛推出教學文,中天新聞臉書粉絲專頁也公告此觀看辦法。而瀏覽器「無痕模式」能正常觀看YouTube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此次Google全球大當機外界研判與Google帳號登入故障有關,因此除了Google推出的各種服務如Gmail、Google Home、Google Photo,甚至連Ingress、寶可夢、巫師聯盟這些遊戲也都出現狀況,而無痕模式剛好沒有登入Google帳號的問題,因此可以正常觀看。據了解,此次全球大當機狀況是在晚間7點31分左右開始有零星回報,接下來在7點46分出現全球大當機,約1小時後、8點29分恢復正常。當機狀況當下,常用的 Gmail、Google Photo、Google Maps等服務,甚至是Google Play等行動服務都處在伺服器錯誤的狀態,根據《downdetector.com》的資料顯示,其中Google無法登入佔88%、Youtube無法看影片佔45%、無法開啟網站達50%,以及Gmail無法登入情況也有 76%的回報;其他像是Google play無法連結回報佔了71%、Google雲端APP無法下載佔86%、Google home沒有回應有81%回報。
網路搜尋巨擘谷歌(Google)在14日晚間發生當機情況,以致讓Google網頁和影音頻道YouTube的用戶在使用上造成問題,社群媒體上也開始出現,對無法使用這些熱門應用程式App的抱怨跟批評聲浪,所幸最後是在晚間8點29分左右復原。據了解,狀況是在晚間7點31分左右開始有零星回報,接下來在7點46分出現全球大當機,包括常用的 Gmail、Google Photo、Google Maps 等服務,甚至是 Play Store 等行動服務都處在伺服器錯誤的狀態,根據《downdetector.com》的資料顯示,其中Google無法登入佔88%、Youtube無法看影片佔45%、無法開啟網站達50%以及Gmail無法登入情況也有 76%的回報;其他像是Google play無法連結回報佔了71%、Google雲端APP無法下載佔86%、Google home沒有回應有81%回報。Google在7點46分出現全球大當機。(圖/翻攝自Google map)至於大當機原因為何?初步研判,疑似是帳號出了問題,包括相關的遊戲,凡是使用到Google帳號的通通都出現大當機的情況,包含 Ingress、寶可夢、巫師聯盟這些和 Google 帳號有關的全部呈現「當機狀態」,至於詳細的肇因,還有待Google方面進一步說明,不少網友也紛紛哀嚎,「沒youtube,看不到中天怎麼辦?」、「我以為只有我的掛了」、「世界末日了!」、「整個Google都掛了」!Google map也當機。(圖/翻攝自Google map)影音頻道YouTube的用戶在使用上造成問題。(圖/翻攝自Youtube)
最近有個國外新聞,內容是個幸運的加拿大人,生活本來不怎麼樣,但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一位律師打電話給他,說他有一個住在美國的遠房叔叔過世了,而且還留下了將近5億台幣的遺產,但重點是,他叔叔未婚無子女,只有一位哥哥,就是這位加拿大人的父親,所以他是唯一的繼承人。這個消息讓他狂喜萬分,類似情節在國外並不罕見,電影中也常有類似劇情,究竟這種天上掉下來的財富,有沒有可能突然發生在你我身上呢?根據熟悉遺產繼承法令的劉韋德律師指出,在台灣想要繼承到稱謂為「伯」、「叔」、「舅」、「姑」、「姨」等親戚的財產,也就是自己父母兄弟姊妹的財產,在法律上是不可能的。劉韋德律師指出,台灣的繼承制度和國外一樣,也都是有順位之分的,所以這些「伯」、「叔」、「舅」、「姑」、「姨」的遺產,理論上是有可能會被他們自己的兄弟姊妹繼承到(第三順位繼承人)。但如果被繼承人自己的兄弟姐妹也已經過世,這時候繼承人並不是由「甥」、「姪」等晚輩親屬繼承,而是會直接跳到第四順位繼承人,也就是由祖父母來繼承。劉韋德律師進一步解釋,因我國民法規定,代位繼承只限於第一順位繼承人的繼承人才有此一權利,也就是直系孫輩親屬對祖父母的財產才有代位繼承之權利,因此當被繼承人的第三順位繼承人(兄弟姊妹)也死亡時,身為「甥」、「姪」輩等親屬是沒有代位繼承權的,因此類似加拿大這件案例並不會發生在台灣。劉韋德律師認為,假設被繼承人無配偶,無《民法》第1138條各順位的繼承人時,也未辦理遺贈或死因贈與時,遺產最後就會歸入國庫,但他認為這種狀況並不合理。他指出,法律上兄弟姊妹是屬於第三順位繼承人,而祖父母是第四順位,這點就不太合理,因為前三順位繼承人都不在了,年紀更大的祖父母還在的機率並不高,而且祖父母是直系血親二親等的尊親屬,繼承順序卻低於旁系血親也是二親等的兄弟姊妹,似乎也是怪怪的,因此可以考慮將兩個順位的繼承人對調。如果將兄弟姊妹改成第四順位繼承人,且繼承順位來到第四順位,假設連兄弟姊妹也都過世了,這時就應該讓「甥」、「姪」輩等親屬也可以代位繼承「伯」、「叔」、「舅」、「姑」、「姨」等長輩之遺產,這樣應該會比被繼承人明明還有「甥」、「姪」輩等親屬但不能繼承,卻要將遺產都歸屬國庫還合理。劉韋德律師小檔案台大法律系畢業,86年律師高考及格,擅長不動產糾紛處理、遺產繼承、遺囑撰寫、婚姻等案件。2019年起自費百萬創設遺囑、離婚協議書等免費App提供民眾下載使用,現任職某上市公司資深法務主管。遺囑產生器APP這裡載:蘋果手機/安卓手機離婚協議書產生器APP這裡載:蘋果手機/安卓手機 劉律師免費法律諮詢信箱lawyerleoliu@gmail.comLINE ID:lawyerleo777(限不動產買賣糾紛、遺產繼承、婚姻等相關案件)
實價登錄制度上路之後,已經成為民眾購屋時之重要參考,但實價登錄制度有時也會成為有心人作價灌水,拉高成交行情的工具。內政部地政司特別指出,這樣的行為已經涉及違規違法,呼籲民眾千萬要特別注意。【案例事實】李先生看中住家附近一棟建商新推的大樓,他買了其中一間40坪的房子,價格也講好每坪60萬,總價一共是2400萬。簽約前,建商經理突然跟他說,希望李先生能配合用每坪70萬來簽約,也就是每坪比原來的多10萬,但會同時簽一張400萬元的折讓單給李先生。也就是說,李先生最後仍然只要付2400萬元就可以了。建商經理告訴李先生,如果他願意配合,公司可以免費送他價值100萬的進口廚房衛浴設備,李先生一聽,不用多付錢,又可以得到免費的高級設備,難得有這麼好康的事情,於是就答應了。沒想到半年後,國稅局通知他該次交易涉嫌申報價格不實,因此要處以罰鍰,而且該行為已經涉及《刑法》第214條使公務員登載不實文書罪,因此將移送檢調偵辦。劉韋德律師。(圖/張文玠攝影)【法律解析】熟稔不動產法令專家劉韋德律師表示,依《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24-1的規定,起造人或建築業委託不動產經紀業代銷之預售屋,應由經營代銷業務之經紀業於委託代銷契約屆滿或終止30日內辦理申報;但若建商或地主沒有委託代銷,而是自行銷售之預售屋,則是等到房屋蓋好實際銷售時,才要用一般買賣案件方式辦理申報登錄。實務上,有建商希望利用實價登錄制度,以不實的價格拉升成交行情,因此會在與消費者談定價格之後,希望消費者配合以更高的成交價格簽約,但同時間卻另外再以各種名義將虛漲的價額簽立折讓單,因此消費者最後所付的價金並未增加,所以有些消費者就會因為貪圖建商提供的各種「誘因」而答應配合。劉韋德律師指出,雖然折讓單是另外簽立,但實際上折讓單是屬於對於原買賣契約之修正,仍然是屬於雙方買賣契約之一部,因此買賣雙方若確實因故有折讓事實,就應該在申報實價登錄時,在備註欄註明才是正確作法,否則就可能會被認定為申報價格不實。而被依《平均地權條例》第47條第2項、第81條之2第2項規定,處以三萬元至十五萬元之罰鍰(內政部104年06月29日台內地字第1040420844號函釋參照)。劉韋德律師進一步說明,類似案例這種合謀灌水拉高成交行情的做法,沒有真實合理基礎的折讓,除罰鍰之外,還可能會另涉及《刑法》第214條使公務員登載不實文書罪的刑事責任,因此消費者切勿貪圖小利隨便配合,以免因小失大。劉韋德律師小檔案台大法律系畢業,86年律師高考及格,擅長不動產糾紛處理、遺產繼承、遺囑撰寫、婚姻等案件。2019年起自費百萬創設遺囑、離婚協議書等免費App提供民眾下載使用,現任職某上市公司資深法務主管。遺囑產生器APP這裡載:蘋果手機/安卓手機離婚協議書產生器APP這裡載:蘋果手機/安卓手機 劉律師免費法律諮詢信箱lawyerleoliu@gmail.com(限不動產買賣糾紛、遺產繼承、婚姻等相關案件)
2020年全球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漩渦中,在藝術界也造成的瞬間衝擊,許多實體展覽和藝博會相繼取消,國際上不少知名畫廊也開始嘗試線上展售,以度過艱困的經營危機。後疫情時代,數位轉型是必然趨勢,「isart gallery 御書房藝廊」為台灣超前展開數位轉型的先驅藝廊,早在民國101年,即8年前,就推出藝術品線上展售平台,多年來致力於藝術線上交易的推廣,公開透明呈現藝術品的價值與價格,並經營累積不少消費藏家,因此今年不受疫情影響,逆勢成長交出亮眼成績單。isart gallery線上交易平台 台灣藝廊轉型數位先驅一手打造「isart gallery御書房藝廊」線上藝廊交易平台的藝廊總監Veronica Wang王品茜,年輕又亮眼,舉手投足間總散發一股優雅氣質,聊起當代藝術,眼神更散發著熱忱與使命感。「isart gallery御書房藝廊」源自於高雄御書房生活藝術空間,由Veronica的母親於1984年創辦,在高雄藝文圈默默耕耘超過30載,是許多世代的高雄人共同記憶的空間,更陪伴過無數藝術家茁壯成大師級人物。藝廊總監VeronicaWang王品茜 以前瞻視野注入創新與改變出身藝文世家,Veronica自小沉浸在藝術氛圍中,耳濡目染培養出獨道的鑑賞力,在美國就讀藝術學院學成歸國後,開始為「isart gallery御書房藝廊」注入創新與改變。首先在實體畫廊部分,高雄畫廊結合「餐飲」,台北則以「家具」佈置出居家生活感,讓藝廊成為有溫度的、可以很放鬆的空間。其中,最重要的革新,就是成立線上藝廊平台。年輕世代有不同的消費語言,Veronica掌握了數位化消費模式的脈動,將藝廊畫作上架到網路平台展售,跨越創作者、藝術品、消費者三方的空間與時間鴻溝。消費者可輕鬆點選,從尋找藝術家或藝術品類別,去挑選自己喜歡的媒材、尺寸、風格或色系,甚至可依自己預算點選。線上藝廊進化改版 家居搭配任你玩isart gallery線上藝廊平台近期也將再進化改版,推出更貼近消費者使用習慣的進化版頁面,融合居家情境並搭配遊戲感設計,讓民眾只要滑滑手機,就可挑選喜歡的藝術品,置放在不同氛圍或色系的客廳或餐廳裡,感受不同藝術品與空間搭配的美學質感,包含不同畫作尺寸,在居家空間中比例配置視覺等,都可以更具象化呈現,讓上網買藝術品,就跟買服飾、3C產品一般輕鬆,透明化的標價,也不再讓人望而卻步。「藝術,不僅是一種語言,它超越了文字及口述表達,能很誠實且直接給予感官豐富訊息,是一種能立即引起共鳴與感動的傳達感受方式。這樣的美好事物,應該要更自然且無時不刻地存在我們的生活裡。」Veronica表示,她創立isart gallery線上藝廊的初衷,就是要撇除過去一般民眾對藝術品高不可攀的印象。過去藝廊作品不太會標價,就算有個公定價,也可能發生私下給不同折扣狀況。「不透明的標價及交易模式,會讓一般民眾對購買藝術品產生恐懼感。如今透過isart gallery線上藝廊的透明平台,即可去除如此疑慮,作品價格清楚列出,並可受公評。」Veronica說。Veronica近一步表示,isartgallery線上藝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幫助大家踏出接觸藝術的第一步,因為藝廊經營不僅是藝術品買賣而已,更包含了藝術家經營、藝術生活的推廣、公益回饋,對藝術產業發展與未來,更需具前瞻性的專業眼光。「很多時候,消費者並無法分辨,他買的是到底是藝術品或只是裝飾品?『藝術品』跟『藝品』,差一個字,價值就差很多,這也是專業藝廊存在的價值。」當代藝術即不斷持續創新當代藝術的重要精神之一,即是不斷持續地創新。關於創新,Veronica總有想不完的創意,她所策劃的藝術家張子晴個展「名人故事」系列計畫,邀來黃子佼、黃大煒、盧廣仲、陳綺貞、嚴長壽、周曉涵、梁正群、米其林主廚RyogoTahara…等名人,向藝術家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每個動人故事最後都化為一幅幅充滿張力的抽象畫,獨具創意的策展概念,成功掀起熱議話題,也讓民眾看見台灣的豐沛創作能量。除了持續進行中的「名人故事」系列計畫,目前畫廊推出的多種媒材創作的藝術聯展,展出劉文瑄、黃柏勳、林慧琪、劉鳳鴒、郝經芳&王令杰、蘇誼亭及黃至正等多位藝術家作品,如同8年前就超前展開的數位轉型計畫,「isartgallery 御書房藝廊」總是求新求變,嘗試透過各種創新的藝廊推廣模式,進行藝術分享和體驗,為所有人打開藝術之門,讓藝術品不再遙不可及。isartgallery御書房藝廊 線上藝廊:https://isart.tw實體藝廊:(採預約制)台北: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161巷15號 高雄:苓雅區林泉街8巷30號聯絡方式:IG、FB:isart Gallery 御書房藝廊Email: isartgallery.info@gmail.com
根據外電統計,谷歌(Google)、微軟(Microsoft)和亞馬遜(Amazon)近3年的資料中心資本支出累計逾3兆元,而且逐年增加中;雲端應用帶來的雲端伺服器為資通訊產業開創了一條新康莊大道。全球伺服器市場因兩次金融風暴,陷入成長衰退陰霾之際,2010年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一份統計顯示,受到雲端應用市場興起帶動,伺服器市場首度出現營收正成長。林百里的精準眼光,終於獲得驗證。對於許多人不了解雲端服務的重要性,數位無限軟體總經理陳文裕舉谷歌為例,「像是Gmail電子郵件、Chrome瀏覽器、Google Drive雲端硬碟、日曆、翻譯及地圖等,在全世界隨時隨地都有人使用,每一項服務都靠雲端伺服器運行,谷歌每座資料中心需採購數百萬、數千萬台伺服器支應所需。」谷歌在彰化縣彰濱工業區的資料中心,投資金額逾新台幣200億元。(圖/翻攝自GOOGLE MAP)然而,雲端伺服器市場昔日由國際大廠戴爾(Dell)、惠普(HP)、IBM等包辦,「在谷歌等眼中,台灣製造商提供的白牌雲端伺服器,可說是『物美價廉』,為了不想讓品牌大廠多賺一手,轉而直接向台灣廠商下單。」陳文裕說。數位無限軟體總經理陳文裕表示,在谷歌眼中,台灣的白牌雲端伺服器物美價廉。(圖/陳文裕提供)白牌雲端伺服器崛起的新商機中,廣達跑在最前頭。包括谷歌、臉書(Facebook) 及亞馬遜等,直接向廣達、緯創等伺服器代工廠下單,由其谷歌近年加速興建資料中心,如台灣谷歌在雲林斗六購地6萬坪要在台灣蓋第3座資料中心,多採用廣達伺服器。白牌雲端伺服器崛起,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正是使用廣達伺服器。(圖/翻攝自wiki)
今年是台灣的5G元年,在隨著AI人工智慧大環境同步到位,加速了雲端伺服器的需求,供應鏈整個動了起來,面對新一波的雲端+5G+AI的浪潮,林百里活力滿滿的想要再拚10年,更直言「好玩好玩!」。廣達一位核心幕僚指出:「雖然廣達是做硬體,但林百里要求員工也必須知道硬體能有什麼應用。廣達核心競爭力是『算力』(Computing),當算力變成『超級算力』(Super Computing),加上『連結』(Connection)變成『超級連結』(Super Connection),由此可以想像為什麼林百里那麼興奮。」71歲的林百里看好雲端、AI加上5G的創新應用,興奮地說「再拚10年才退休。」(圖/王永泰攝)尤其今年5G開始商轉,AI運用在新冠疫情下加速發展,林百里更是興奮,「5G跟AI之間的關係,AI猶如發電廠,5G好比智慧電網,有了發電廠、有了電網,再加上物聯網(IoT)來傳遞應用。」他甚至超前部署,喊出「五年後6G將現身。」Gmail電子郵件、文件、簡報、試算表及雲端硬碟等,每項服務都靠雲端伺服器運行。(圖/翻攝自Chrome瀏覽器首頁)林百里眼中的下一代電腦,將是雲端(Cloud)、最後一哩的終端設備(Client)和寬頻連接(Connectivity)整合的「新3C」。而這「下一代筆電」Chromebook正是廣達踩在雲端發揮算力的代表作之一。另外,自駕車也是結合雲端運算、5G及AI的應用,目前台北市及新北新淡水、台南、桃園等地都在進行測試。台灣智慧駕駛(Turing Drive)主導研發的自駕巴士,現已上路測試,正是5G與AI結合的實例。(圖/台灣智慧駕駛提供)對於雲端伺服器的願景,林百里自喻為「燉牛腩」,「廣達細火慢熬『雲端』這鍋好湯,終於媳婦熬成婆了。」難怪原打算七十歲退休雲遊四海的他,現在希望自己只有五十歲,繼續闖蕩雲端。
不少人常使用的Google雲端服務,近日傳出有嚴重安全性漏洞,只要透過「管理版本」的功能,就能將病毒取代原本檔案,上傳到Google雲端上,並且透過Gmail等服務散播,而且,用這樣的方式散播病毒並不會引起Google的安全性偵測。根據《The Hacker News》報導指出,這次的漏洞主要是來自於Google雲端的「管理版本」功能。原本該功能的目的是,可以在維持相同網址的狀況下,讓使用者透過該功能上傳更新後的檔案到Google雲端上。但如今卻傳出,如果使用該功能上傳「同檔名」的惡意軟體,即便是附檔名不同,一樣可以成功上傳。而且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由於Chrome預設Google雲端為可信任來源,透過該功能上傳的惡意軟體,之後再透過Gmail等服務散佈的話,並不會觸發Google本身的檢查機制,而檔案如果夾帶在Gmail內的話,也是會顯示原本的檔案與附檔名,讓使用者根本無法知道自己下載下來的,其實是不同副檔名的病毒。發現此漏洞的技術人員已將此漏洞告知Google,而截至目前為止,官方尚未修復該漏洞,建議使用者要下載檔案之前,請先注意可疑的檔案附檔名。而針對自身的Google雲端管理,建議要小心謹慎地分享管理權限,避免有心人士惡意竄改內部檔案。
谷歌(Google)旗下多項服務21日下午居然出現異常,Google目前回應,正在調查相關問題,最晚將於下午4點左右公布更新資訊和修復的時間。有網友先前表示,在下午1點29分左右,Gmail、Google Drive、Google文件、Google Meet和Google Voice服務中斷。(圖/outage.report)有網友先前表示,在下午1點29分左右,Gmail、Google Drive、Google文件、Google Meet和Google Voice卻通通「Out of Order」、服務中斷,不過旗下的其他服務,像是Google日曆、Google試算表、Google簡報、Google表單等,皆可正常使用,目前無法得知肇因或影響範圍。圖為目前受影響區域國家。(圖/翻攝自網路)就在谷歌的服務出現異常後,網民也是哀嚎不斷,也網民就在PTT上表示「救命」、「難怪收不到信」...,抱怨聲連連。網友抱怨,附件無法下載、上傳、無法寄信,另Google Drive也無法上傳檔案,還嘲諷「不知道google故障一次可以造成世界經濟多少損失」。
現在社會上,許多夫妻因為對傳宗接代的觀念比較淡薄,又或是因受到生理因素影響,所以膝下沒有子女,若是有這種情況,將來其中一方過世後,繼承人就會和有子女的家庭有所不同。【案例事實】林先生和林太太兩人結婚已經20多年,兩人都已經超過60歲了,而他們的父母也都已經過世了。他們沒有子女,雖然有點遺憾,但兩人看得很開,也沒有去認領,沒有子女的羈絆,反而讓他們能夠安排很多活動,充實自己享受生命。不過,有一件事讓他們很困擾,因為他們在職場上各自奮鬥了30年,累積不少財富,他們非常願意在自己走了以後,把財產都留給對方,但因為他們沒有子女,法律上卻規定他們一定要把一半的財產分給對方的兄弟姊妹。對於這點,林先生林太太一直無法理解,他們的兄弟姊妹都已經各自成家立業,平常往來並不熱絡,為何自己走了以後,兄弟姊妹不但是自己的遺產繼承人,而且還可以分到一半的遺產,如果只有一個兄弟姊妹,就等於這個兄弟姊妹可以和自己配偶「平分」遺產,這點實在讓他們不能接受。他們到處請教別人查網路,得到很多奇奇怪怪的建議,有的建議他們把資產放在人頭名下,有的建議用假設定,有的建議用信託,有的建議用死因贈與,但這些方法真的有用嗎?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可以將來不用把遺產分給兄弟姊妹呢?【法律解析】根據777遺囑網的創站人劉韋德律師表示,願不願意把財產留給兄弟姊妹,完全視平日關係與個人意願,沒有對錯問題,但是社會上的確有很多類似林先生一樣不願意留給兄弟姊妹的案例,至於會發生這種問題的原因,主要在於我國民法對於繼承人制度的設計。一般人可能不了解,我國民法上的遺產繼承人,分成配偶繼承和血親繼承兩大股,這兩種繼承人之間是併存關係,都是繼承人,而因為血親繼承有順位之分,所以如果沒有子女(第一順位)的話,後順位繼承人就會往前遞補,如果父母(第二順位)也過世了,就會變成第三順位的兄弟姊妹和被繼承人的配偶一起繼承的狀況。例如,林先生林太太的父母都已經過世,所以血親繼承人就輪到第三順位的兄弟姊妹,而兄弟姊妹的應繼分是二分之一,因此就變成林先生會一起和林太太的兄弟姊妹各繼承林太太遺產的二分之一,或是由林太太一起和林先生的兄弟姊妹共同繼承林先生二分之一遺產的狀況。※應繼分就是法律規定可以繼承遺產的比例。劉韋德律師表示,由於兄弟姊妹的繼承權是法律規定的,所以是無法排除的,至於一些網路常見的建議,都會因為涉及通謀虛偽而可能無效,或是有高度法律爭議,或是根本毫無排除避免繼承權的效果,建議不要輕易嘗試。但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完全不讓兄弟姊妹繼承呢?劉韋德律師表示,只有一種方法,可以完全合法的不讓兄弟姊妹繼承,那就是「生前移轉」。生前移轉的意思是指在過世之前,就把財產移轉給配偶,因為在死亡時屬於被繼承人的財產才會是遺產,只要在過世之前移轉,即使是過世前一分鐘才完成移轉,就都不是遺產,所以兄弟姊妹對這些財產就不能主張繼承。劉韋德律師也指出,大多數人死亡的原因都是因為疾病,而通常疾病從發生到死亡都會有一段時間,而這段時間就可以進行處理安排,所以當知道自己時間有限時,就可以趕快將財產轉移到配偶名下,但這種方法的缺點是若遇到意外或急性疾病死亡時,可能就沒有時間做移轉了。劉韋德律師另外建議一種方法,這種方法雖然不能夠完全排除兄弟姊妹的繼承權,但卻可以大幅降低兄弟姊妹繼承的金額,那就是立遺囑。因為我國民法規定,遺囑人於不違反關於特留分規定之範圍內,得以遺囑自由處分遺產。也就是說,雖不能改變配偶的兄弟姊妹可以一起分遺產的事實,但是可以合法做到「降低」兄弟姊妹繼承的比例。因此如果林先生在遺囑中,交代自己兄弟姊妹的繼承範圍僅限於特留分,其餘財產則留給配偶,這樣一來就會讓兄弟姊妹可以繼承的遺產範圍降低很多。以案例試算,假設林先生過世時,留下3千萬的遺產,有配偶,沒有子女,有弟弟一人,此時林太太和林先生的弟弟可以繼承的金額試算如下:【未用遺囑交代時】林先生弟弟分到的遺產為1500萬 (算式:3000萬x1/2=1500萬)林太太分到的遺產也是1500萬 (算式:3000萬x1/2=1500萬)【有用遺囑交代時】林先生弟弟分到的遺產為500萬 (算式:3000萬x1/2x1/3=500萬)林太太分到的遺產為2500萬 (算式:3000萬-500萬=2500萬) ※1/3是兄弟姊妹的特留分比例從以上的比較可發現,如果有用遺囑事先規劃,林太太可以分到的遺產足足比未規劃時多了1000萬,因此利用遺囑做規劃是非常有用的。實務上,也可以先用遺囑做備案,以防因意外或急性疾病突然死亡等狀況,等到若發生一般疾病而預知即將離開人世時,再將資產全部移轉給配偶,這樣一來,就不會有配偶和兄弟姊妹一起繼承的狀況了。劉韋德律師小檔案台大法律系畢業,86年律師高考及格,擅長不動產糾紛處理、遺產繼承、遺囑撰寫、婚姻等案件。2019年起自費百萬創設遺囑、離婚協議書等免費App提供民眾下載使用,現任職某上市公司資深法務主管。遺囑產生器APP這裡載:蘋果手機/安卓手機離婚協議書產生器APP這裡載:蘋果手機/安卓手機 劉律師免費法律諮詢信箱lawyerleoliu@gmail.com(限不動產買賣糾紛、遺產繼承、婚姻等相關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