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國外網友在Google地球上發現奇怪的蹤跡,他們在俄羅斯東部的湖泊中,看到了一個疑似巨型怪獸的身影,看起來就好像是神話傳說中的「利維坦」(leviathan)。美國Reddit論壇GoogleMapsOddities板,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偵探」們,他們熱衷於從Google地圖、Google地球上面發現一些未解的謎團。近日有網友Dexterum-Malum在看板上發文,表示他在Google地球上發現神秘的蹤跡,他在俄羅斯東部的湖泊內,看到了一個疑似巨大怪獸的身影,網友也在標題上說「這是他看過最有說服力的利維坦」。但也有網友看到後,留言表示「這可能是延伸到水下的山脊」,該名網友表示,如果放大看的話,可以看到水下清晰的地形改變,因此他推測這可能並不是神秘未知的巨獸,而只是水下的山脊。利維坦(leviathan),有時候也會翻譯成巨獸、巨靈,是出自於聖經中的神話怪物,外型被描述成鯨魚與鱷魚的綜合體,在近代多用來稱為巨大海怪、海蛇形狀的海怪的稱呼。
美國男子摩爾特(William Moldt)於1997年返家路上失蹤,家人遍尋不著,直到2019年時,一對情侶透過Google地球服務,意外發現失蹤的摩爾特其實連人帶車的沉在湖中。根據《VICE News》上傳的影片指出,發現摩爾特屍體的人是尼曼(Jerry Nyman)與皮庫斯(Erika Pitkus)這對情侶,尼曼因為工作因素時常使用Google地球,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尼曼發現皮特庫斯住家附近的人造湖中,竟然有一輛汽車,於是他便向皮特庫斯提了這件事情,要他有空時去現場查看。尼曼意外的發現失蹤22年的摩爾特。(圖/翻攝自YouTube)最後皮特庫斯找來鄰居協助,在住家附近的人造湖中順利地發現這台汽車,而汽車被打撈上岸時,車身已經佈滿青苔。但是當打開汽車查看時,眾人被嚇壞了,他們在車廂內發現一具被安全帶綁著的屍骸。後來經過警方調查,才知道這具屍骸就是屬於摩爾特的。他在1997年11月打電話給女友說要從夜店返家後,從此就連人帶車的人間蒸發,竟然沒想到是墜落在湖中。尼曼表示,其實從2007年起,Google地球上就可以看到摩爾特的座車在湖中,但其實如果是附近的居民,或是親自到人造湖附近的民眾,不特別查看的話,是不可能發現摩爾特的座車的,因為湖水的顏色實在太過混濁。
YouTube頻道「MrMBB333」日前上傳一段影片,表示他透過Google地球的搜尋,在南極的偏遠地區發現了神祕的骸骨,而目前這個影像在Google地球上還可以查詢的到。MrMBB333於4日在YouTube上傳影片,表示一名網友提供一組坐標「77°31'53.0"S 161°43'59.0"E」給他,他透過Google地球檢視後,在該處發現神秘的骨骸,MrMBB333也在影片中表示,這看起來是具非常大的骨骸,推測整體長度大概是3.65至6.1公尺。而由於該處附近並沒有冰雪,MrMBB333推測,這具骨骸有可能是史前生物遺留下來的骸骨,因為冰川融化後才跑出來。也推測這具骨骸有可能是恐龍的遺骨。但不少看到影片的網友,對於MrMBB333的神祕生物論表示不置可否,留言表示「這看起來像海豹的骨骸」、「這看起來像是某種路上的爬行類生物,有可能是鱷魚」。
美國51區歷來就與外星人等傳聞緊密結合著,近日就有一位UFO獵人表示,美國政府正在使用外星科技打造一尊黑色的外星機器人,它甚至公布座標地點,讓眾多網友都能透過Google地球來一探究竟。根據《太陽報》報導指出,自稱是UFO獵人的沃寧(Scott C. Waring),近日在他的部落格上發表文章,表示他透過Google地球在察看美國內華達州51區時,在空地發現巨大的人形身影。根據沃寧的推算,這個巨大人形的身高應該有16公尺高,而且他檢視該地區的歷史照片,發現這個人形的位置位置甚至還會移動,每次的位置都不太一樣。沃寧認為,這是美軍使用外星科技所打造的外星機器人,而且在這個疑似外星機器人的結構旁,還有一個體積比較小的黑色物體,沃寧也認為這是第二尊外星機器人。沃寧在文章中解釋「美軍很有可能在51區對那個16公尺高的機器人做實驗,可能在哪天的任務上會派上用場」。最後,沃寧也在文章中貼出座標「37°13'26.26"N 115°49'2.37"W」,各位讀者可以透過Google地圖前往該座標觀察看看。
出國旅遊時,民眾最喜歡用「Google Maps地圖」搜尋目的地,這個App在全球使用率非常高。但如今大家連「國境之門」都踏不出去,只好用「Google街景服務」過過乾癮。這個App可以輸入全球知名景點或古蹟,像是倫敦大笨鐘、法國艾非爾鐵塔、義大利威尼斯、龐貝城、印度泰姬瑪哈陵等。即便在家也能360度暢遊世界,來一趟豐富的虛擬旅行。另外,透過「旅行家」功能,也能跟著世界頂尖的說書人、科學家和非營利組織,來一場全球導覽之旅,但目前僅提供英文版內容。使用Google地圖的街景服務,便可用360度的虛擬足跡造訪泰姬瑪哈陵。(圖/Google軟體截圖)另一款App:「Google地球」可用來瀏覽當地衛星圖以及3D建築物和地形圖,甚至能縮放到住宅或任何地方,每處景點也會顯示各地標的資訊圖卡。還有Google Arts and Culture(藝術與文化計畫),則與2,500間博物館和藝廊合作,將畫作、展品盡數搬到線上展出,舉凡大英博物館、荷蘭梵谷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丹麥托瓦爾森博物館等,共有1,100間博物館提供360度環景瀏覽,且能以虛擬足跡進館觀賞藝術品,也算是另類的知性之旅。西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將龐貝古城活埋於火山灰下。在1748年,龐貝遺跡被挖掘並重現。龐貝古城也可使用「Google藝術與文化」服務做線上導覽。透過Google街景服務可進入倫敦大英博物館參觀,並進一步瀏覽展品。(圖/Google軟體截圖)透過Google街景服務可進入倫敦大英博物館參觀,並進一步瀏覽展品。(圖/Google軟體截圖)
利用「Google 地球(Google Earth)」,不但可以觀看全世界衛星圖像及數百座城市的 3D 建築物和地形圖,還能縮放到自宅或任何其他地方,透過街景服務瀏覽 360 度全景,但有一對在Youtube經營「月相3階段(Thirdphaseofmoon)」頻道的兄弟,他們意外發現將南極大陸的某個地區放大,能看到像人臉一樣的東西!從圖片上看起來,右邊的臉比較清楚,而左邊的地方似乎有遭到侵蝕,輪廓也比較不清楚,哥哥覺得看起來像是古代的遺跡,但不能確定是不是人工興建出來的巨大建築物。弟弟則覺得說不定是古文明的遺跡,畢竟南極的冰層急速溶解,說不定原本被冰在地下數千年的東西自然「浮現」,說不定會顛復大家對一直以來的世界演進的認知。底下留言中,有人認為人類的腦部,會自動將三點連成一線,所以會把圖相「擬像(simulacra)」;另外有人則主張這是「空想性錯覺(Pareidolia)」,心理現象的一種,指的是大腦對外界的刺激給予實際的意義,但只是巧合,實際上並無「意義」的存在。像人們會把雲朵看成動物、人臉、物品等,都是空想性錯視帶來的幻覺。不過這對兄弟也透露看到人臉圖的座標在72°00 '36.00' 'S、168°34' 40.00 '' E,大家也不妨試試看,說不定會有新的看法產生。(Google Earth拍到人臉圖的位置,是南極大陸地圖中畫圈圈的地方。(圖/翻攝自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