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性女槍手校園殺戮6死!高中同學難以置信 曝生前「最後遺言」
美國田納西州首府納希維爾(Nashville)一所私立基督教學校在美東時間27日上午爆發重大槍擊案,造成至少3名9歲兒童和3名成人死亡,警方隨後開槍擊斃了曾就讀該校的28歲變性女槍手奧黛麗黑爾(Audrey Hale)。不過,槍手的匿名同學事後卻震驚表示,黑爾在高中時期是個可愛有趣的女孩,也非常積極參與LGBTQ社群的校園活動,因此他非常不能理解為何黑爾會變成冷酷的殺手。而黑爾生前傳給朋友的遺書,如今也曝了光!綜合《每日郵報》、《紐約郵報》的報導,納希維爾都會警察局發言人阿倫(DonAaron)向記者表示,警方於當地時間27日上午10時13分接獲這起槍擊案的報案電話,抵達現場的警員稱當下可以聽到學校2樓傳來槍響。而槍手黑爾事後也被證實持有2把半自動步槍和1把手槍。2名警員隨後在學校大廳向槍手開槍,並在上午10時27分將其擊斃。不過最終仍有3名成人不幸罹難,另有3名9歲孩童在送往小門羅卡瑞爾兒童醫院(MonroeCarell Jr. Children's Hospital)急救後不久宣告死亡。3名9歲孩童在送往小門羅卡瑞爾兒童醫院(Monroe Carell Jr. Children's Hospital)急救後不久宣告死亡。(圖/達志/美聯社)警方表示,28歲的槍手是納希維爾當地居民,曾就讀過該所基督教學校。此外,她還認定自己是變性人,社交媒體上的個資也顯示她使用了「he/him」作為代名詞,並以中性偏男生的名字艾登(Aiden)自稱。目前尚不清槍手的犯案動機為何,不過當局正在透過嫌犯詳細繪製的學校地圖,以及遺留下來的「宣言」釐清案情。 罹難者親友參與社區守夜活動悼念死者。(圖/達志/美聯社)對此,一位不願公開姓名、自稱是黑爾高中同學的民眾也接受了《每日郵報》的採訪,並分享了他在2011年至2014年與黑爾在納什維爾藝術學院的相處經過,「她的所作所為是不可原諒的,但當我認識她時,她是一個可愛有趣的女孩。而且她以跨性別的身份出現時,沒人感到驚訝。」高中同學補充,「她真的不像是會變成校園槍手的類型。我不知道中間經歷了什麼事,才讓她變成新聞頭條中的冷酷殺手。我們畢業班的每個人都感到非常困惑,真的沒人能預料到這場悲劇。」他還表示黑爾在高中時期非常積極地參與LGBTQ社群的校園活動,「她參與了很多項目,包括學校社團活動。我們也一起上過視覺藝術課,她對學習很投入,也有交到幾個朋友……我永遠不會為任何傷害孩子的人辯護,但真的很難相信她會做出這麼殘忍的事,這一切都是如此的超現實。」黑爾在犯下慘絕人寰的校園屠殺前幾分鐘,還透過Instagram向她在高中時期的籃球隊友巴頓(Averianna Patton)發了一封令人毛骨悚然的「遺書」。(圖/翻攝自網路)另外,黑爾在犯下慘絕人寰的校園屠殺前幾分鐘,還透過Instagram向她在高中時期的籃球隊友巴頓(Averianna Patton)發了一封令人毛骨悚然的「遺書」,她在訊息中表示:「我打算今天就去死,這不是一個玩笑!!!我死後妳可能會在新聞上看到我。這是我最後一次告別。我愛妳……來世再見。」而巴頓則答道:「奧黛麗!你還有很多人生要過。我祈求上帝保護你。」但黑爾顯然心意已決,「我知道,但我不想活了,我很抱歉。我不是故意惹妳不高興或引起妳的注意,我只是想死。我之所以先告訴妳,是因為妳是我這輩子見過最美麗的人。我的家人不知道我要做什麼,但有一天這會變得非常有意義。我已經留下了足夠多的證據,但不好的事情即將發生。」黑爾事後遭警方擊斃。(圖/翻攝自YouTube)

社區孩子長太像 不孕夫妻一查驚覺「恐怖男假名捐精」成60童生父
許多夫妻受到不孕症所苦,因此人工生殖給了一線生機,但由於法規未明,很可能衍生出亂倫問題。澳洲一處性別友善社區的爸媽,發現他們的孩子看起來都很像,當局調查後發現,有一名男子使用假名捐精,現在成為60個孩子的爸爸,讓人震驚不已。LGBTQI社區的爸媽們在聚會中,發現孩子長相都神似,懷疑有血緣關係,追查下得知,有一名男子用了4個不同的假名,向社區成員捐精,多達60名孩童都是他的骨肉。不孕症診所「Fertility First」的安妮(Anne Clark)醫師向《太陽先驅報》透露,之所以東窗事發,是因為該名男子不是完全的白人,對方透過各種方式提供服務,然而許多都是非官方且缺乏規範的,像是臉書群組。安妮醫師表示,她已經將該男子的案例報告給政府,但目前為止沒有太大幫助,「我們知道他因此得到禮物、假期,這些都是徹底的刑事犯罪」,最重可處15年徒刑。即使如此,社群平台非法捐精仍十分盛行。對此,「Donor Conceived Australia」總監艾咪(Aimee Shackleton)認為,民眾很少思考這樣的決定對孩子產生的影響,「當孩子長大,可能想和他們的親生爸媽或兄弟姊妹聯繫,其中可能有幾十個」,並呼籲人們的生活應該從尊嚴開始,而不是一些非法不受規範的匿名交易,同時也希望業內人士要做更多監管。

網路紅什麼/外鬥變內鬥「還燒自己家」 《霍格華茲的傳承》讓LGBTQ社群被霸凌到關站
承襲自《哈利波特》系列的世界觀、單人動作開放世界遊戲《霍格華茲的傳承》在近期可以說是非常的熱賣,甚至成為不少網友討論的焦點。但在歐美地區,《哈利波特》系列可以說是讓人「又愛又恨」的存在,而《霍格華茲的傳承》則意外地讓LGBTQ族群發生了內鬥,甚至有個相關的社群平台宣布永久關站。首先故事的背景要先講到《哈利波特》系列作者J.K.羅琳,J.K.羅琳過去因為一些言論,認為「跨性別女性與生理性別女性不同」,被LGBTQ族群認為在歧視跨性別者,甚至引發多位電影《哈利波特》系列演員的抨擊,而LGBTQ族群龐大的壓力下,J.K.羅琳不僅沒有出席《哈利波特》上映20周年的特別節目,甚至發生在自己作品中「被除名」的誇張事情。JK羅琳因為自身的言論而被LGBTQ族群排擠。(圖/Reuters)《霍格華茲的傳承》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遊戲。該遊戲雖然沿用《哈利波特》系列的世界觀,但從頭到尾都沒有J.K.羅琳參與。但是對於一些不明究理的偏激LGBTQ族群而言,《霍格華茲的傳承》就是一個不該出現的遊戲,因此在遊戲上市之前,發起了不少抵制活動。但該遊戲在正式上市後,依舊是熱銷。根據《遊戲基地》報導指出,這些偏激的LGBTQ族群甚至將矛頭轉向一些遊戲實況主,當他們正在直播《霍格華茲的傳承》時,這些人就會在聊天室中發布各種人身攻擊言論逼迫實況主關台,而實際上的確有一些實況團隊因此放棄遊玩該款遊戲。除此之外,這些偏激的LGBTQ族群甚至直接在網路上四處散布遊戲的關鍵劇情與結局,迫使一些玩家降低遊玩的熱潮。但實際上而言,大多數的玩家反而是對整體LGBTQ族群更加厭惡。即便是LGBTQ族群的抵制,但該遊戲還是位列暢銷遊戲榜單第二名。(圖/翻攝自STEAM)而這時候,戰火突然延燒到標榜親近LGBTQ+的社群伺服器 Mastodon.lol。因為該伺服器的創辦人Nathan先前就發表聲明,表示不會將有購買、遊玩《霍格華茲的傳承》的成員踢出社群,同時也要求伺服器內的成員不得以洩漏遊戲關鍵劇情或結局的方式來騷擾別人。站長Nathan要求用戶不要用暴雷的方式來騷擾別人。(圖/翻攝自Mastodon)沒想到Nathan這看似中立的作法,卻嚴重激怒了這些偏激的LGBTQ族群,不少人就開始對Nathan進行各種人身攻擊,霸凌,甚至將「跨性別恐懼者」等負面標籤貼在Nathan身上,全然不顧Nathan先前也曾表示自己無法支持JK羅琳的言論。最後在各大偏激的LGBTQ族群攻擊下,Nathan為了避免自己跟JK羅琳一樣「被消失」,因此在2月9日宣布關閉伺服器,並且給予3個月的時間讓用戶轉移自己的資料到其他伺服器。站長Nathan因為被霸凌到受不了,宣布關閉網站。(圖/翻攝自Mastodon)也就是說,這些偏激的LGBTQ族群,為了反對一款沒有JK羅琳參與製作的遊戲,反而將自己LGBTQ族群的討論平台給弄到關站了。而《霍格華茲的傳承》依舊熱賣中、遊戲正面評價也是依舊持續成長中。其實在《霍格華茲的傳承》遊戲中並沒有角色性別的設定,所以你完全可以捏個男性外觀的角色後,選擇入住女生宿舍。(圖/翻攝自霍格華茲的傳承)

教宗方濟各稱「同性戀不是犯罪」 支持LGBTQ進教堂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稍早接受《美聯社》(The Associated Press)專訪時,批評將同性戀視為犯罪的法律是「不公正的」(unjust),呼籲支持這類法律的天主教主教歡迎LGBTQ人士進教堂。據CNBC的報導,教宗方濟各於24日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表示「同性戀不是犯罪」。他承認,世界上某些地區的天主教主教支持將同性戀定為犯罪或歧視 LGBTQ社區的法律,他本人用「原罪」(sin)一詞來形容這種問題,並將此態度歸因於文化背景,他也表示主教尤其需要經歷這個變革過程,以承認每個人應享有的尊嚴。教宗方濟各說:「這些主教必須有一個皈依的過程」,並補充說他們應該「展現出溫柔,就像上帝對我們每個人的態度。」致力於終止此類法律的英國組織「人類尊嚴信託」(Human Dignity Trust)聲稱,全球約有67個國家或司法管轄區將雙方合意的同性性行為視為犯罪,其中11個國家甚至會判處死刑。專家表示,即使法律沒有確實執行,它們也會助長對 LGBTQ社群的污名化和暴力,但也有反對者認為,西方國家不該將普世價值強加在其他國家,應尊重各國的文化、習俗和價值觀。這些法律在非洲和中東很常見,可以追溯到英國殖民時代或受到伊斯蘭法律的啟發。一些天主教的主教強烈支持這些法律,認為這些法律與梵蒂岡的教義一致,並且認為同性戀活動「本質上是錯亂的」。聯合國一再呼籲終止直接將同性戀定為刑事犯罪的法律,稱這些法律侵犯了隱私權和不受歧視的自由,並且違反了國際法規定的義務,也就是各國應保護所有人的人權,無論其性取向與性別認同。教宗引用天主教教理問答稱同性戀者必須受到歡迎和尊重,不應被邊緣化或歧視:「我們都是天主的兒女,天主愛我們原本的樣子,也愛我們每個人為尊嚴而戰的力量。」教宗說,在討論同性戀時需要區分法律上的犯罪(crime)和宗教上的原罪(sin)。教宗說,「身為同性戀者並不是法律上的罪,這不是犯罪;是的,但這是一種宗教上的罪。」教宗補充說,「對彼此缺乏仁慈,也是一種原罪。」儘管如此,教宗方濟各並沒有改變天主教會認定同性戀行為是「本質上錯亂無序的」(intrinsically disordered)基調。擔任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大主教時,他贊成授予對同性伴侶的法律保護,作為支持同性婚姻的替代方案,因為天主教教義仍舊禁止同性婚姻。儘管如此,方濟各仍受到許多LGBTQ社區的批評,因為梵蒂岡教義辦公室在 2021年頒布了一項法令,即教會不能祝福同性性行為,「因為上帝不能祝福罪惡。」

泰勒絲欽點最愛Z世代超新星 Conan Gray明年首度來台開唱
Z世代超新星Conan Gray將於明年二月首度來台開唱,曾被泰勒絲及艾爾頓強欽點為最欣賞的新生代歌手,從外貌到音樂創作都融合東西方的精華,歌曲在Spotify上已累積破12億的點聽次數,絕對是最受矚目的新生代歌手。2013年Conan Gray開始在自己的YouTube頻道分享作品,以一首〈Idle Town〉爆紅。(圖/環球音樂提供)出生於美國加州的Conan Gray,父親為愛爾蘭人,母親為日本人,俊美又帶點憂鬱感的外表,其實個性活潑搞笑,讓他在社群爆炸的時代迅速累積一票歌迷。2013年Conan Gray開始在自己的YouTube頻道分享作品,以一首〈Idle Town〉爆紅,累積千萬點閱,2020年首張個人專輯《Kid Krow》發行更空降告示牌流行專輯榜冠軍、主流榜No.5,其中創下超越30億次串流收聽的神曲〈Heather〉 甚至被納入流行辭典中,成功寫下自己音樂生涯的第一個巔峰,也被泰勒絲及艾爾頓強欽點為最欣賞的新生代藝人,證明他的音樂魅力跨越世代。2022年Conan Gray再次以音樂寫下最真實的人生故事、掏出最赤裸的內心,透過創作抒發傾吐青春期男孩的不安與迷惘,推出全新專輯《Superache》。除了音樂創作,拒絕被定義、勇於展現自己的Conan更打破性別框架,不畏懼穿裙子、塗指甲油或化彩妝等較陰柔的造型,他總是強調,只要是漂亮的事物他都喜歡,也都想要嘗試,唯有如此這個世界才會更美麗。偶爾以柔美嬌豔的女裝造型在舞台上亮相,這種雌雄同體的氣質讓他在LGBTQ族群中也受到矚目。Conan Gray《Superache Tour》台北站將於2月25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門票於11月18日在拓元售票系統正式開賣。

以色列國會大選!前總理納坦雅胡甩收賄、詐欺陰霾 有望重返權力之巔
以色列於當地時間11月1日舉行4年內第5次國會選舉,開票至今,前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領導的「利庫德右翼集團」(Likud)目前已獲得32個議席,領先現任總理拉皮德(Yair Lapid)率領的「擁有未來黨」(Yesh Atid)的24席,使納坦雅胡有望繼1996至1999年、2009至2021年擔任總理後,再度重返以色列權力之巔。綜合非營利性媒體The Conversation及美國CNBC的報導,以色列11月1日舉行4年內第5次國會選舉,曾經長期執政的前總理納坦雅胡,尋求東山再起。根據選前民調顯示,納坦雅胡領導的右翼「利庫德集團」,有望成為國會最大黨,但無法取得過半數的61個席次,因此他可能尋求與其他右翼政黨合組聯合政府。目前極右翼政黨「宗教猶太復國主義」(Religious Zionism)已獲14議席,預料將成為全國第3大黨,因此該黨領袖本格維爾(Itamar Ben Gvir)扮演關鍵的「造王者」角色。此前他已在投票後承諾,「宗教猶太復國主義」取得的所有選票,都將確保帶來一個右翼政府,並由納坦雅胡出任總理。雖然本格維爾近期試圖將「宗教猶太復國主義」重新塑造為更加「溫和」的政黨,試圖改變其過去堅持的極端正統宗教立場,不過這對LGBTQI+社群、婦女墮胎權倡導者來說仍是個壞消息。至於在6月成為看守總理的拉皮德,則在選舉前呼籲民眾「為了下一代及國家的未來積極投票。」與此同時,支持「擁有未來黨」的現任國防部長甘茨(Benny Gantz)所領導的「民族團結黨」(National Unity Party)預料將獲得12至13個席次,但顯然這還不足以與納坦雅胡及本格維爾的聯盟互相抗衡。以色列民主研究所(Israel Democracy Institute)所長、中間派自由主義的「前進黨」(Kadima)議員普萊斯納(Yohanan Plesner)表示:「如果納坦雅胡獲勝,我們將會看到一個以強硬右翼、極端正統宗教主義為特色的執政聯盟,這些人的意識型態、政治理念與許多世俗化的以色列人漸行漸遠,這可能影響以色列的外交政策,並加劇本國與巴勒斯坦人的潛在衝突。」納坦雅胡在去年6月下台後深陷收賄、詐欺等指控,且以色列政府改由8個政黨組成的執政聯盟掌權,彼此之間存在巨大分歧,因此執政短短1年,國會便宣布解散提前大選。若今次仍無任何一個政黨聯盟取得過半席次,則以色列恐將迎來近年第6次國會選舉。

響應彩虹月 彩虹餐點、愛心披薩吃起來 超潮環保袋只送不賣!
第20屆台灣同志遊行將於10月29日登場,許多品牌也紛紛響應彩虹月,推出一系列相關活動。像是Uber及Uber Eats力挺LGBTQIA+多元族群,攜手以「Move with Pride 愛無限。愛同行」為主題,推出線上及線下活動,除了Uber App中的汽車標誌將在遊行當天化身為「彩虹車車」,Uber Eats也號召商家合作夥伴,即日起祭出特製彩虹餐點、活動餐點買一送一、彩虹驕傲商品專區優惠等活動。10月29日遊行當日,Uber也將出動品牌花車參與藍色遊行大隊,與民眾一同沿著北路線響應遊行,活動現場也將設置活動攤位,民眾可至靠近台北市政府大樓、編號B18-19號攤位,與Uber品牌地標拍照打卡、參加彈珠台互動遊戲,有機會獲得限量獨家設計的托特包、杯套、口罩、紙膠帶、扇子等彩虹小物,以及Uber App乘車優惠和Uber Eats優惠序號。此外,還有商家合作夥伴自行提供的餐飲優惠券等。此外,Uber App 攜手合作車隊祭出遊行當日乘車優惠,民眾於10月29日打開 Uber App,凡叫車或下車地點位在台北市市政府廣場,輸入優惠序號「愛無限愛同行22」,即可享2趟8折乘車優惠,單趟最高折抵100元;Uber App新用戶於10月29日至12月31日期間,輸入優惠序號「愛無限愛同行」,可享2趟120元乘車折抵優惠。Supranormal Bakery Cafe推出全手工特製彩虹蛋糕(左),夢鹿咖啡推出彩虹活力果汁與沙拉等特製餐點。(Uber Eats 提供)為讓無法到現場參與遊行的民眾也能在家線上應援,Uber Eats也號召商家合作夥伴推出Move with Pride活動限定特製餐點、商品專區及優惠,其中「彩虹主題特製餐點」部分,包括天母咖啡店「Supranormal Bakery Cafe」推出全手工特製的彩虹啵啵蛋糕;台北「夢鹿咖啡」選用原型食物、運用食材繽紛色彩,推出嫩煎骰子牛、挪威煙燻鮭魚、酥煎雞腿三種彩虹沙拉及三款彩虹活力果汁;以及連鎖咖啡品牌Flash Coffee推出驕傲紫旋風-紫薯芋香拿鐵等;「彩虹驕傲外送美食買一送一」活動則有即日起至11月8日,點購珍煮丹、大苑子、Flash Coffee、怡客咖啡、YAYOI彌生軒等活動餐廳指定商品,可享買一送一優惠等,詳情可依官方app公告為準。必勝客挺彩虹驕傲月,打造愛心比薩與六色彩虹比薩盒。(圖/必勝客提供)必勝客精心改造比薩外送車變成「彩虹外送機車」,將於同志遊行攤位繽紛亮相。(圖/必勝客提供)而披薩品牌必勝客也將首度於遊行現場免費發送「有愛必勝愛心比薩」,只要10月29日當天到同志遊行的必勝客攤位,6人一組拍照打卡,即可免費獲得。「有愛必勝比薩」採用愛心造型的獨家帕瑪森餅皮,加上經典美式臘腸搭配莫札瑞拉起司,手工新鮮製作,搭配100%可回收的「有愛必勝彩虹環保扇」一同發送,數量有限、送完為止。而獨一無二的「彩虹外送機車」也將出現在遊行中,象徵外送幸福、為平等的愛加油打氣!遊行前,必勝客還發起社群串連,推出只送不賣的「有愛必勝六色彩虹盒」,與社群意見領袖響應開箱,金曲獎得主-衣櫃歌手HUSH、必勝哥宋偉恩也加入開箱行列,吸引網友按讚推爆。肯德基肯限量推出「KFC彩虹環保提袋」。(圖/肯德基提供)速食品牌肯德基則於全台選出146間餐廳推出「袋走可愛」快閃活動,並特別設計「KFC彩虹環保提袋」,以鮮明彩虹原色加上肯德基爺爺圖案,潮流設計感十足,收納起來是一個可愛的小吊飾,展開後為彩虹條紋環保提袋,象徵所有性別、身分都值得被愛。凡於10月28日起在肯德基選出的146間實體活動門市購買桶餐,並於FB分享KFC官方粉絲專頁10/27「袋」走可愛活動貼文(https://reurl.cc/bG4oro),即可索取只送不賣、限量1,000份的「KFC彩虹環保提袋」,一人限索取一個,送完為止。

義美女黨魁成首位女總理「2歲被父親拋棄」 超狂經歷曝光
義大利國會選舉26日結束,中間偏左民主黨承認敗選,並表示將成下屆國會的最大反對派勢力。極右派義大利兄弟黨黨魁梅洛尼(Giorgia Meloni)宣布取得下屆政府領導權,成為義大利首位女總理,細數她的從政路,外型亮眼的梅洛尼毫無背景,幼時即被父親拋棄,由母親一人撫養長大,她能在男性為主、背景為重的義大利政壇中崛起,引人關注。外型亮眼的梅洛尼毫無背景,幼時即被父親拋棄。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法國24》(France 24)和《路透》等外媒報導,梅洛尼2歲時就被父親拋棄,由母親在加爾巴特拉(Garbatella)地區獨自將她撫養長大。儘管身長在左派環境中,梅洛尼長大後卻投入右翼陣營,青少年時期的梅洛尼,加入了由墨索里尼支持者組成的「義大利社會運動黨」(Italian Social Movement)青年部,由於她的努力和果斷,很快獲得黨內高層、擔任義大利眾院副議長的朗裴利(Fabio Rampelli)的注意。青少年時期的梅洛尼,加入了由墨索里尼支持者組成的「義大利社會運動黨」。在朗裴利眼中,擁有有金髮藍眼、身材嬌小,個性隨和又機智的梅洛尼,本身沒有意識形態但又很實在,這些特質符合能將右翼帶到下一個層級,她在21歲贏得首場地方選舉,2008年前總理貝魯斯柯尼(Silvio Berlusconi)政府時期,梅洛尼以31歲之姿獲任命為青年部長,成為義大利史上最年輕的部長。不過真正讓她鹹魚翻身的原因,是貝魯斯柯尼政府垮台後,梅洛尼在2012年成立了自己的政黨「義大利兄弟黨」,2018年的大選中,雖然只拿到4.5%得票率,不過她的人氣自此飆升,最主要的原因是她在社群媒體上相當活躍。年輕時的梅洛尼曾公開表示,相當欣賞獨裁統治者墨索里尼。不過梅洛尼的從政之路也是有些許的爭議,年輕時的梅洛尼曾公開表示,相當欣賞獨裁統治者墨索里尼,她在19歲時曾表示對方是「好的政治人物」,「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義大利」引發質疑,不過她隨後改口,稱墨索里尼也有做錯過。2021年,梅洛尼還曾稱讚俄羅斯總統普丁是她的典範,在去年出版的新書中甚至讚賞普丁,「捍衛歐洲價值及基督徒身份」,不過隨著俄烏戰爭爆發,梅洛尼開始和莫斯科保持距離,譴責俄羅斯的暴行,另外,梅洛尼也是美國共和黨策士巴農(Steve Bannon)最喜歡的門生之一,巴農近期還公開攢楊梅洛尼就像「鐵娘子」、已故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Thatcher),會奮戰並獲勝。梅洛尼的立場相當保守,公開反對LGBTQ族群。除此之外,梅洛尼的立場相當保守,公開反對LGBTQ族群,甚至威脅可能重新檢視2016年通過的同性伴侶法,身為一名未婚媽媽的她,也稱墮胎是一場「悲劇」,在義大利兄弟黨執政的區域甚至已不准診所提供墮胎藥,只允許懷孕7周以下孕婦墮胎。梅洛尼日前受訪曾表示,台灣是義大利與歐盟的戰略貿易夥伴。梅洛尼領軍的中右翼聯盟,還包括極右翼的「北方聯盟」,和中間偏右的「義大利前進黨」等;她的聯盟打著低稅收、結束大規模移民、天主教家庭價值觀和宣揚義大利在國外民族主義利益等政見競選,梅洛尼上任後,可能就歐洲聯盟(EU)的疫情後復甦基金重新談判,梅洛尼日前受訪曾表示,台灣是義大利與歐盟的戰略貿易夥伴,她也譴責中國大陸對台軍事威脅,更強調歐盟應該盡全力避免台海發生衝突,友台鮮明立場,也讓義大利和台灣的關係值得關注。

第九屆酷兒影展昨開幕 《士兵與軍官》創完售紀錄
2022第九屆台灣國際酷兒影展於8月26日晚間正式於台北長春國賓熱力開跑,開幕片由英國與愛沙尼亞合製的《士兵與軍官》為影展拉開序幕,這部改編自蘇聯時期真人真事的電影,為導演皮特.雷巴內首部劇情長片,並與身兼主演的新生代英國小生湯姆.普里爾聯手編劇。全片以優美的調度、刻骨銘心的禁戀和史特拉汶斯基的同名芭蕾舞劇為意象,反襯出蘇聯冷戰時代保守的社會氛圍和被壓抑的情感,除了在世界各大LGBTQIA+相關影展得到觀眾的青睞,來台之後更是未演先創下本屆最快完售紀錄。策展人游婷敬表示,今年酷兒影展從370部作品中挑選出49部精采作品,來自 26個國家地區的作品,為期20天的實體與線上放映,很開心在影展現場與大家見面。影展邁入第九年,由民間團體社團法人台灣國際影音與教育協會籌辦,台灣國際酷兒影展的發展歷程跟著台灣性別運動的腳步俯俯前進,透過性別社群組織團結結盟、影像創作者的投件徵選、友善公部門的經費挹注和私人與企業行銷的異業合作,打造一年一度的性別/酷兒影像節慶。2022酷兒影展策展人游婷敬。(圖/酷兒影展提供)2022第9屆台灣國際酷兒影展(TIQFF),即將於8月26日於台北長春國賓影城熱情開幕,年度影展主題:「Love Plus +∞(愛宇宙・愛無限)」,秉持著「溫柔的革命力量」,希望透過電影中的酷兒再現突顯酷兒相關議題,建立對話平台。8月28日舉辦國際、台灣酷兒短片競賽頒獎典禮,影展特派員鄭宜農將出席擔任頒獎人,一同支持酷兒影像創作。

猴痘疫情大爆發!舊金山進入緊急狀態 有如1980年代愛滋病大流行
全球猴痘患者至今已累積逾1.8萬例,23日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正式將該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對此美國舊金山還在28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只為了應對猴痘確診不斷增加及全國疫苗短缺的危機。目前已知有3成的加州猴痘案例出現在舊金山,也讓當地民眾想起1980年代摧毀數個家庭的愛滋病大流行。據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的報導,全美猴痘確診數已飆升至4600例左右,而舊金山的官方數據也顯示當地已有261例猴痘患者,據該市衛生官員菲利浦(Susan Philip)的說法,這個確診數字佔了全加州約三成的病例,因此為了讓有關當局能調動更多資源與人力來應對疫情,舊金山於當地時間28日正式進入緊急狀態,但並未進行任何公共區域的管制或封鎖,因為猴痘病毒主要還是透過親密行為或個人用品的接觸來傳染,且迄今為止,有9成的美國病例都是男男性行為者。LGBT+社群也在稍後贊成舊金山進入緊急狀態的決定。目前舊金山已收到8200劑用來對抗猴痘的Jynneos疫苗,但這遠低於官方起初要求的3.5萬劑,導致民眾得在有分配到疫苗的診所外排隊數小時才能接種疫苗,而且還不一定排得到,這種現象不只發生在舊金山,目前已幾乎變成全國性事件。流行病學家警告,延遲篩檢意味著實際病例數可能遠超過官方所公佈的確診數據。

美猴痘爆兒童染疫!2病例疑為家人傳染 CDC:99%病例涉及男男性行為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於當地時間22日發布聲明表示,國內首度出現有孩童感染猴痘病毒的2起病例,分別為一名非美國籍的嬰兒及一位加州的幼童。據悉,2者沒有直接關連,應該是遭到家人傳染。目前2名孩童還在接受治療,不過健康狀況良好。猴痘病毒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它於1958年在圈養的猴子身上被首次發現,染病初期通常會有流感症狀,例如發燒和淋巴結腫大,最後會發展為面部和身體充滿膿液的疼痛性皮疹。雖然它的致命程度遠低於與它有類似症狀,而且同屬正痘病毒屬的天花,但它還是有一定的致命性,在猴痘流行的非洲地區,死亡率介於3%到6%之間。猴痘主要透過皮膚接觸和性行為傳播,但也可以經由毛巾等共用物品的接觸而傳染給別人。據路透社報導,美國疾管中心高風險病原病理部(The Division of High Consequence Pathogens and Pathology)副主任麥基斯頓(Jennifer McQuiston)在電話會議中表示,她並不意外有兒童會得到猴痘病毒,但目前的數據顯示,病例幾乎都集中在同性戀、雙性戀等LGBT+社群。美國2891起猴痘確診病例中,有99%都涉及男男性行為,不過也有少數女同志和跨性別男性被感染。白宮新冠疫情防疫協調官吉哈(Ashish Jha)在同一場電話會議中指出,政府已發放30萬劑猴痘疫苗,且目前還有78萬6000劑疫苗正從丹麥的藥廠運來美國。吉哈還補充,美國政府仍在評估是否要將這波猴痘疫情宣布為公共衛生緊急狀況,「我們正在著手研究這個問題,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藉由宣布公衛緊急狀況來加強防疫措施。」

受《那些年》啟發催生唯美女女戀 港片《喜歡妳是妳》導演感恩九把刀幫打氣
香港電影《喜歡妳是妳》是香港近年少見的LGBTQ電影,由香港新生代導演吳詠珊及楊潮凱執導,並邀請新生代演員談善言和楊偲泳上演唯美的女女戀,預告可見兩人在校園操場激情擁吻,尺度和意象都頗為大膽。導演楊潮凱在社群透露當年看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備受感動,下定決心想拍出一部香港的青春愛情電影,努力多年終於圓夢,在社群也獲得九把刀本人的打氣留言。《喜歡妳是妳》故事聚焦兩個女生在青少年時期與同性間發生的似友情又似愛情的青春成長故事,接連獲得2021年香港亞洲電影節觀眾票選第一名、日本大阪電影節及澳洲的Mardi Gras Film Festival都獲得觀眾票選獎的肯定,讓導演吳詠珊和楊潮凱從籌備到上映,足足花了5年的時間,獲得各國觀眾的肯定,讓他們大受鼓舞。《喜歡妳是妳》楊偲泳(左)、談善言上演女校裡的曖昧情愫。(圖/華映)吳詠珊和楊潮凱是大學同學,畢業後各有不同發展,其中,楊潮凱多半在幕前演出,是香港電視台TVBS簽約演員,他表示當年看了九把刀執導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啟蒙,下定決心想拍出一部屬於香港的青春愛情作品,直到好友吳詠珊成立了製作公司,兩人決定合作,終於讓夢想實現,他特別在個人社群分享了這段心情,獲得九把刀本人的打氣留言,希望彼此一起加油,讓他直呼感動立刻秒回,「超感動,謝謝導演本尊留言!很想跟你說,我就是當年看完《那些年》,才決定拍一部屬於香港的青春片,謝謝你,謝謝你在我青春裡出現。另外,我會買票支持《月老》!祝票房大賣!」《喜歡妳是妳》由楊潮凱、吳詠珊攜手執導。(圖/華映)《喜歡妳是妳》由香港新生代演技出色的談善言和楊泳偲合作演出,一個充滿個性,一個甜美可人,兩個演員也大方不扭捏的演出女女親密畫面,楊潮凱表示兩人想藉著這個故事讓觀眾有共鳴,「是朋友的故事給我們靈感,再衍生出電影內容。」導演吳詠珊則希望傳達給觀眾,喜歡一個人無性別之分。《喜歡妳是妳》將於7月15日在台上映。

紐約突襲式開打「猴痘疫苗」 1週名額2小時就搶光
截至週四(23日),美國猴痘病例數已來到173例,而光一個紐約市就包辦了其中的30例,紐約市政府也在週四突襲發布新聞稿表示,1000劑的猴痘疫苗已送達「切爾西性健康診所」,當日起將開放所有紐約市民接種,此消息一公布,瞬間吸引上百位男性到診所外排隊搶苗,不過本週的施打名額在消息公布後2小時內,就在市政府架設的預約網站上被搶訂一空,也讓許多在現場等候名額的民眾相當不滿。綜合《紐約時報》和CNBC的報導,紐約市政府在23日上午11時30分左右,突襲式發布新聞稿,宣告當日起即開放猴痘疫苗的接種,「切爾西性健康診所」也成為該市唯一可以施打猴痘疫苗的地方。許多紐約市民聞訊而來,現場人龍至少擠滿了超過100位男性,然而兩小時過後,診所的醫護人員就以名額已滿為由開始趕人,一位排隊接種的民眾也說,許多網路預約在消息公布後大約10分鐘就被取消,他們只能等到下週才能重新預約施打名額。儘管美國聯邦政府已取得140萬劑由丹麥公司Bavarian Nordic所研製的疫苗「Jynneos」,但曼哈頓區長馬克萊文(Mark Levine)透過推特表示,紐約市目前只從國家的疫苗儲備中分配到1000劑疫苗。紐約市衛生部門也表示,「今天我們看到了LGBT+社群和所有紐約市民對猴痘疫苗施打的廣泛需求,大家都非常積極尋求醫療與健康保護。因此我們也會持續與CDC協商以獲得更多劑量,並努力研究如何提高紐約市的接種量能。」其實男同性戀社群早在幾週前就不斷呼籲政府應該擴大猴痘疫苗的接種族群,但是直到紐約市發布新聞稿前,美國僅開放猴痘確診者和與之接觸頻繁的醫護人員接種。尤其本週末即將迎來同志驕傲遊行的相關活動,預料接種需求會再進一步提升,因為就算沒有發生性行為,猴痘病毒還是可以透過皮膚進行接觸傳染,而在派對上,人們通常會脫掉上衣,貼在一起跳舞。因此猴痘疫苗終於開放普通民眾施打,也讓許多LGBT+的成員如釋重負,至少在同志驕傲遊行和派對之前,已經接種的人有一定的保護力避免感染。猴痘與同屬正痘病毒屬的天花有類似的症狀,只是致死率較低(圖/達志/美聯社)猴痘病毒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它於1958年在圈養的猴子身上被首次發現,染病初期通常會有流感症狀,例如發燒和淋巴結腫大,最後會發展為面部和身體充滿膿液的疼痛性皮疹。雖然它的致命程度遠低於與它有類似症狀,而且同屬正痘病毒屬的天花,但它還是有一定的致命性,在猴痘流行的非洲地區,死亡率介於3%到6%之間。猴痘主要透過皮膚接觸和性行為傳播,但也可以經由毛巾等共用物品的接觸而傳染給別人。

出櫃男偶像遭路人暴打 曬血痕照曝被罵「骯髒的同性戀」
韓國男歌手Holland是韓國演藝圈少數出櫃的歌手,近日他也演出BL劇《Ocean Likes Me(想念我的海)》,但今(6)日他在社群網站曬出一張鼻子有血痕的照片,並表示他在梨泰院行走時遭到兩名陌生路人毆打,甚至還罵他是「骯髒的同性戀」,立刻掀起國內外熱議,不少網友也紛紛留言支持並譴責暴力,有「韓國瑪丹娜」的歌手嚴正化(嚴正花)也留言發聲。Holland表示對方攻擊他時,還罵他是骯髒的同性戀。(圖/翻攝自Holland IG)2018年出道的男歌手Holland(고태섭),是韓國首位出櫃的偶像男歌手,他前衛的外貌與受歡迎的歌藝,都深受粉絲喜愛,社群網站粉絲高達近百萬人,但他卻表示,今日一大早他和朋友以及經濟人在首爾梨泰院散步時,竟遭到兩名陌生男子攻擊,連續打了他兩次臉,甚至說他是「骯髒的同性戀」,攻擊當下他立刻到醫院驗傷以及治療。他曬出鼻子有血痕的照片,並表示譴責這樣暴力行為,「這明顯是仇視犯罪,僅僅因為我是同性戀,就要接受暴力是絕對不能接受的,特別是在2022年的韓國發生」。他表示已報案,也寫下希望世界不要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們可以只向所有少數族群和兒童,包括LGBTQ展示希望和愛,而不是仇恨和暴力。Holland(左)近日也搭檔選秀節目出身的偶像演員韓基燦一起演出BL韓劇《Ocean Likes Me(想念我的海)》。(圖/翻攝自Holland IG)貼文一出造成熱議,不少人都相當驚訝有這樣事情發生,但又對韓國民眾的保守不感到意外,紛紛留言表示「希望你趕快好起來」、「希望兇手可以趕快抓到,這樣的情況不該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心碎了」、「仇恨犯罪不應該逍遙法外,希望警方可以早日破案」,不少名人也留言力挺,當中包含有「韓國瑪丹娜」的歌手嚴正化(嚴正花)也留言發聲。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HOLLAND (@holland_vvv)

跨性別失速列車1/免變性手術男變女 LGBTQ族群也出聲反對
去年末迄今,台灣LGBTQ(Lesbian女同性戀者、Gay男同性戀者、Bisexual雙性戀者、Transgender跨性別者、Queer/Question酷兒或性別認同疑惑者)社群陷入莫大震盪中。CTWANT記者訪查,去年9月跨性別者小E免術換證官司勝訴後,有LGBTQ成員擔憂質疑「未術生理男進入女性空間,如何保障女性安危?」同時發現,行政院委外進行的「性別變更法制化研究」問卷調查,設計偏頗,有引導免術換證為國際趨勢意圖,卻對引發爭議隻字未提,且調查對象及問卷內容皆不公開,十分隱密,此標案預計1月15日結案,作為行政院草擬性別變更法案的依據。CTWANT記者採訪6位LGBTQ成員,深入了解這3個月來,在歐美社會已衝擊女性安危及權益的「免術換證」,正「無配套」地被推入台灣。他們在提出質疑討論時,遭「伴侶盟」刪文及禁止留言,此事激怒了年輕自由高學歷的LGBTQ成員,因而在公共政策平台提出兩個連署案,並於噗浪等社群發文號召,欲攔阻這班失控的列車。話說2019年台灣通過同婚法案後,LGBTQ族群開心不已,然2021年9月23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依釋憲案判決,跨性別者小E(已婚,生理男)在未進行變性手術下可變更戶籍的性別登記,協助打官司的伴侶盟律師團隊對第二案吳宇萱(長庚大學小雯)有望聲請釋憲,對再度打贏免術換證官司更是信心大增。 現行變更法定性別規定(1988年施行)須附上兩張精神科醫師證明「性別不安」及進行手術摘除性器官,2013年政府曾有意修法,但台灣精神醫學會聲明「不建議基於精神科診斷證明允許變更法律的社會性別」後停擺。直到去年小E案及小雯案出現,一位已動過性別重置手術(SRS)的跨性別女性噗主在噗浪(小眾社群平台)的匿名討論機制「偷偷說」表達憂心,「如何保障生理女性的私密空間出現未術生理男時的安全?」LGBTQ成員才驚覺,伴侶盟倡議的免術換證,適用的「跨性別者」,不僅是大家熟悉的《丹麥女孩》莉莉(有性別認同障礙(GID)、性別不安,尋求性別重置手術的『變性人』TS, transsexual),這一個「傘式術語」還包括自認是異性但不排斥原生性器官的「跨社會性別」(TG, transgender),喜歡做異性裝扮的「異裝癖」(CD)、因為性欲而將自己幻想成異性的「幻想變性性興奮」(AG)等。為了阻止免術換證「無配套」在台灣推行,LGBTQ社群成員曼陀羅、Onsdag陸續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出反對的連署,也都已經通過,正等待行政院、內政部的回覆。(圖/林士傑攝、翻攝自政府招標資訊網)此討論串讓更多女性噗浪使用者開始理解,歐美社會無配套推行免術換證(自由換證),出現不少犯罪者(特別是性犯罪者)利用跨性別者的身分的犯罪實證,例如女監裡的性侵案,女子SPA與女子美體工作室出現「女屌」,形同為犯罪者打開一扇大門,反而使跨性別女性遭汙名化。霏霏(性別重置手術者)告訴CTWANT記者,「就算我已經服用女性荷爾蒙15年,還是會有勃起反應。」「我認為,想當女生又捨不得放棄男性器官,那麼政府就開負起責任,暫緩他變更性別登記。」雙性戀曼陀羅則說,「生理構造不同是鐵打的事實,更別說心理性別並沒有科學實證。」9歲時在網咖曾被怪大叔猥褻的曼陀羅說,「暴力犯罪臨時起意,法律預設有人會犯罪才會立法訂罰則。」為防堵這麼明顯的犯罪漏洞,保護女性空間,她去年10月6日,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出《合理性別區隔以保護婦女、孩童安全及建議部分措施減輕跨性別無手術換證後所產生問題》(已有5105人附議通過)。此外,還有一份問卷調查,令LGBTQ成員「覺得不對勁」。CTWANT調查,此一問卷為行政院性平處2020年9月就「性別變更法制化立法建議問卷」招標,由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承接,決標金額130萬元,問卷旨在調查「大眾意見」,但去年9月8日到11月3日僅張貼於特定LGBTQ社群,極為隱密,一般民眾無法搜尋。本刊檢視該問卷標案的7名評審委員後發現,民團代表僅2名,分別是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秘書長蔡瑩芝以及台灣彩虹平權大平台協會執行長呂欣潔,並沒有將兒福、婦女等相關民團代表參與招標委員。雙性戀者阿尹說,問卷引起激烈爭論,支持免術換證一方說「你好好上廁所何必在意隔壁的有雞雞,你不能接受,就滾出去女廁!」她不解地對CTWANT記者說,「女性受害不值得一提?只在意自己的人權,女性的生命安全就不是人權嗎?甚至認為,這是女性被害妄想症。這太誇張了!」「看到問卷,我發覺『跳太快』!」Onsdag是生理男泛性戀者,他參加性平運動10多年,「全世界不到20個國家通過(免術換證),西班牙、德國踩煞車,日本擋下,英國正在補破網。」他說,一旦問卷完成報告出爐,性平處將擬出草案送至立法院。去年9月台灣首起免術換證官司勝訴之後,短短3個月,LGBTQ社群陷入莫大震盪,更有不少成員仔細整理各種資訊,希望大眾更了解此事恐危及婦幼安危。(圖/翻攝自柚子旅人部落格)「這火車衝太快,應該先踩煞車,否則會出事,就算有配套,百密總有一疏,這一疏就是一條女孩的命。」Onsdag已在10月13日於公共政策平台提出《暫緩實施「不需摘除生殖器官即可變更法定性別」之所有措施及政策方向》(已有5392人附議通過)。女同阿賈亦失望地告訴CTWANT記者,「當不PASS(異性裝扮、或以自己認同的性別生活時,外表會引起其他人懷疑)的跨女,擁有入住(女宿)的合法權時,女性空間還能是女性空間嗎?我不明白,為何把女性的感受棄之不顧?」支持性平運動也捐款給伴侶盟的異性戀W則說,「以興訟手法製造『有男性生殖器的女性』,我覺得有疑慮,在(伴侶盟)臉書留言,結果被標註無法留言。」甚至被貼上「恐跨」「歧視」。和W一樣「被戰略性排除在談話之外」的LGBTQ成員,不願保持沉默,轉而匿名在噗浪、line等社群中發聲,並發動連署及向民代投訴此案,為要讓也被排除在外的公眾、婦幼團體知悉此事及影響,其中又以「柚子旅人」去年11月8日在部落格平台「倉庫」,以「默默『換』走台灣女性的安全空間:不知情下推動的免術換證」為題做了詳盡發文,引來高度關注。本刊就上述疑慮詢問伴侶盟,該聯盟秘書長簡至潔回覆指出,對女性空間安全的問題「似乎是預設:『只要能夠分辨在女性空間中是否有陰莖存在,就能夠有絕對安全的空間』」,「我們認為若擔心安全,就要回到該如何維護空間安全本身來討論,例如增加照明、警鈴、廁所門設計不預留過大縫隙(只需要通風即可)、增加人員巡邏等。」針對免術換證相關議題是否會對婦女安全造成影響,以及相關配套措施建議,本刊詢問勵馨基金會、婦女新知基金會獲得的回應為,由於免術換證議題牽涉較廣泛,因此內部仍在討論、凝聚共識,因此尚無法針對議題回應。本刊就上述連署案及法制化研究問卷向行政院提問,至截稿為止均未獲回應,唯就兩連署案,行政院將於1月底前做出回應。看更多相關報導請點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