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WANT shop_ctwant_logo
search loading
  • 最新
  • 社會
    • 社會首頁
    • 時事
    • 直擊
    • 調查
  • 娛樂
    • 娛樂首頁
    • 即時
    • 大條
    • 專題
    • 人物
  • 財經
    • 財經首頁
    • 熱線
    • 人物
    • 專欄
  • 政治
    • 政治首頁
    • 焦點
    • 人物
    • 評論
  • 漂亮
    • 漂亮首頁
    • 美容
    • 時尚
    • 精品
  • 生活
    • 生活首頁
    • 綜合
    • 美旅
    • 3C
    • 品味
    • 健康
    • 星座
    • 運動
  • 國際
    • 國際首頁
    • 最新
    • 大陸
  • 影音
⊗ 清除
  • 全部
  • 社會
  • 娛樂
  • 財經
  • 政治
  • 漂亮
  • 生活
  • 國際

alt

GU、Onitsuka Tiger春夏新系列將鎖定年輕潮流族群 攜手新生代歌手與日本設計師潮牌聯名!

休閒運動風格在設計上不斷求突破、時髦革新,力邀時尚潮牌或具有影響力的名人聯名合作,跳脫框架以街頭潮味將休閒帶出新格局,輕鬆穿出結合現代潮流,創意無限的時尚面貌。來自日本的運動品牌Onitsuka Tiger與快時尚品牌GU,攜手潮名人、潮牌以全新角度詮釋品牌特色,合作推出春夏全新系列新作,為日常穿搭添加時尚話題。日本運動時尚品牌Onitsuka Tiger與新生代歌手薇洛・史密斯(Willow Smith)合作,藉由2021春夏設計傳達出「The Onitsuka Tiger Attitude」概念,並細分成四大主題─「THE SAILING KITE」、「THE CLEAN LINES」、「THE VINTAGE IS NOW」、「THE WORKING PROGRESS」,完美融匯品牌風格與摩登潮流,實穿且態度鮮明。歌手薇洛・史密斯融合瑜珈演繹Onitsuka Tiger 2021春夏系列。(圖/Onitsuka Tiger)  本次企劃欲透過薇洛・史密斯獨有的風格強調出時尚無窮無盡的多樣性。(圖/Onitsuka Tiger)  同樣來自日本的GU近日宣布將與日本具代表性的時尚品牌「MIHARAYASUHIRO」首次合作推出聯名系列,將時尚又帶點幽默的設計帶入29款男裝及配件中,包含主廚褲、主廚外套、極具機能性的登山連帽外套及MIHARAYASUHIRO最具代表性的運動鞋等。此外,數款單品更是以永續材質製作而成,新聯名系列將企圖藉由時尚傳達正向力量和鼓勵。    GU聯名MIHARAYASUHIRO系列,將於3月5日在GU全台實體店鋪及網路商店正式販售。(圖/GU)    時下追求潮流趨勢的年輕族群,與MIHARAYASUHIRO品牌的忠實粉絲必關注此聯名系列。(圖/GU)  

publish-icon 02月24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沒買台積電,別說有投資台股!存股族興起 中鋼也並列第一

近期台股掀起一波「護國神山」熱潮,台積電成為投資市場熱門話題,股市相關討論區更出現「沒買台積電,別說你有投資台股」的笑話;從集保結算所大數據分析,散戶於2020年搶買台積電人數大增將近9萬股東,相較於2019年僅增加1萬股東,投資台積電熱度大增。集保結算所大數據分析全市場(含證交所及櫃買中心)資料,近10年股民的「庫存排行榜」中,中鋼都是名列第一;且每10位股民中,至少有1位會持有中鋼股票(2011年有12.4%、2020年為10.9%)。就持有人數排名來看,中鋼雖拔得頭籌,但其持有千股(張)以上人數從2011年72萬人成長至2020年73萬人,股東人數成長有限。相較之下,台積電在「庫存排行榜」中的排名,10年來雖「不進反退」,從2011年的第8名(占比4.0%),滑落至2020年的第10名(占比4.6%),但台積電持有千股以上人數從2011年23萬人,成長至2020年將近31萬人,成長率約35%,遠超過中鋼持有人數之成長比率,顯見股民對台積電鍾愛程度上升。由於近期台積電利多消息頻傳、股價迭創新高,預期持有台積電股票的股民會越來越多,2021年台積電排名有機會攀升。比較2011年與2020年之數據,股民「庫存排行榜」中的第2、第3名,都是由晶圓代工「二哥」聯電及鴻海輪流擔綱,聯電股價近年都維持在低檔,但去年因晶圓代工產能吃緊,聯電營運大翻身成為飆股,這些長期持有聯電的股民們,財富也增加不少;鴻海今年更挾發展電動車硬體開放平台MIH的題材,讓沉寂已久的股價再度奮起,創3年多以來新高。另觀察2011年股民庫存排行榜前20名,電子股與金融股約佔各半;但到了2020年股民庫存排行榜前20名,金融股入榜數已超越電子股,金融股入榜數增加一檔、電子股則是減少三檔。長期在榜上電子股除鴻海、聯電、台積電外,還有友達與宏碁,也都是近十年股民熱愛之科技型類股。股息發放穩定、殖利率穩定的金融股,2020年開始有ETF入榜(元大高股息占比4.4%),以及中華電信也擠入排行榜內,凸顯「存股」概念興起,越來越多股民偏好股息發放穩定、殖利率穩定的股票,顯示股民從長期穩健的角度參與股市成長已成趨勢。

publish-icon 02月10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二萬點提前駕到2/全球都來台灣找晶片!專家看好電子股 曝缺貨難題「今年無解」

台灣去年經濟成長率為2.54%,包括半導體在內的電子產品,去年接單達1614.4億美元(約新台幣4.5兆元),年增25.3%。今年持續受惠於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遊戲機等強勁需求,加上5G通訊、高效能等新興科技應用續增,行政院主計處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為3.83%。因此,今年各類股中,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最看好電子、科技類股,「牛年延續5G與車用電子零件等科技題材,包括雲端、AI軟體與伺服器、散熱裝置等硬體設備,引爆供應鏈遍地開花,廣達、鴻海就是最好的例子。」隨著5G手機市場擴增到7億支,晶片等零組件產能緊繃,漲價氣勢難擋。圖為蘋果公司產品專賣店。(圖/黃威彬攝)「台廠零組件以前與大陸紅色供應鏈競爭,沒跌價就已經萬幸。如今隨著5G手機市場從二億支增加到七億支,從晶片、IC設計、封裝、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面板到車用需求零組件等供應鏈,需求面爆增;且因擴產速度慢,漲價風蔓延,缺貨問題2021年無解,2022年還可能更缺。」張錫分析。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圖/馬景平攝)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統計,去年台灣半導體產值突破3兆元,成長20.7%,躍居全球第二。「台灣在晶圓代工、封裝測試的產值是全球第一,IC設計全球第二,預估今年全球原始設備製造商的銷售,將再成長10%,突破760億美元(逾新台幣2兆元)。」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說。他並提到,除了先進、智慧製造,業界也正積極面對電、水和廢棄物問題,綠色製造有機會成為台灣未來的競爭力。蘋果iPhone代工一哥鴻海集團,號召成立電動車硬體供應鏈MIH聯盟,率隊搶食6兆美元市場。圖為鴻海集團董座劉揚偉與裕隆集團董座嚴陳莉蓮合資成立新公司鴻華先進記者會。(圖/鴻海集團提供)

publish-icon 02月10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AV女優徵婚「800男報名」 43歲美容師打敗多金帥哥!原因曝光

曾是頂尖AV女優的朝美穗香(みひろ),在AV界闖出名號後朝娛樂圈發展,轉型相當成功。日前她在節目中公開徵求男友,超過800名男子報名;最終由一名43歲的美容師脫穎而出,兩人確定以結婚為前提展開交往。(圖/mihiro0519 IG)朝美穗香最早以寫真女星身分出道,2005年轉戰AV界引發一股熱潮,成績相當好,接著便從AV界退隱,重返娛樂圈。她在2008年加入女團「惠比壽麝香葡萄」,成員有AV女優、寫真偶像、舞者和模特兒,被稱為「暗黑版AKB48」,還曾來台開過演唱會。(圖/mihiro0519 IG)據《thetv》報導,上月26日朝美穗香在深夜節目「マスカッツThe NIGHT!」穿著白無垢公開徵求交往對象,而且說得清清楚楚是要「以結婚為前提」,吸引了超過800名男子報名。不過,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朝美穗香無法親自見到所有報名者。(圖/mihiro0519 IG)朝美穗香說:「希望在結婚之前能有更多的時間來認識對方,而不只是為了結婚而已。」800多名男子經過層層篩選,最後只剩下1名在IT公司上班的33歲男子秦大二郎和1名43歲的美容師勝谷廣文。朝美穗香表示秦大二郎的長相是自己的菜,工作也很穩定,年收入破千萬日幣;勝谷廣文的收入只有他的一半,但卻讓她感受到厚實的胸膛和包容力,最後朝美穗香選擇了美容師勝谷廣文。

publish-icon 02月02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一顆電動車馬達的大戰!東元搶先說加入MIH聯盟並已量產 大同苦追首張訂單何方青睞

就在四天前大同執行副總戴豐樹才在與工研院,為「台灣首款國產電動巴士250kW動力系統」召開的合作成果發表會中,透露與鴻海MIH聯盟合作的意願,今天2月1日東元電機則是宣布,正式加入鴻海 MIH 聯盟,將共同推動台灣電動車產業之發展。可見鴻海的魅力,讓兩家馬達大廠互相較勁味濃。至於量產訂單部分,記者曾詢問大同何時完成第一筆交易?大同表示,正與電動巴士車商報價洽談中,可望2021年下半年。東元則指出,其2018年起,東元切入台灣電動大巴供應鏈,生產250kW 級車用永磁馬達,並已持續量產2年,去年(2020年)還配合台北市政府的綠能 推動政策新增訂單,預估今年第2季陸續交貨給電動巴士業者之外,並正積極與鴻華討論相關車型需求,爭取未來供貨機會。鴻海MIH聯盟成立短短3個月,有近500家企業簽署加入,該平台也提供了電動車的製造商更多元的供應鏈選擇。東元電機的乘用車動力系統相關的馬達產品。(圖/東元提供)東元電機(1504)表示,去年即以自主設計模組化,開發自家電動車用動力系統產品,並得到台灣精品金質獎的最高榮譽。今年更延伸開發電機電控高功率與高電壓新產品,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始測試,準備上市。東元電機提到加入MIH電動車開放平台,將可提供模組化的電動車用動力系統,為供應商中唯一自主設計開發及製造電機與電控、且為高功率高壓產品之成員,將使聯盟的實力更加堅強。此外,東元也積極與鴻華討論相關車型需求,爭取未來供貨機會,「期盼能和國產供應鏈夥伴共同努力,加速整體電動車產業發展,立足台灣,更放眼國際市場」。而在參與電動巴士動力系統解決方案方面,東元說明也大有進展,除了2018年起正式切入台灣電動大巴供應鏈,連續兩年量產250kW級車用永磁馬達,產品經上路驗證穩定可靠,2020年配合北市府綠能政策新增訂單,預估今年第 2季陸續交貨給電動巴士業者。東元電機還強調,東元是與歐洲知名企業合作,引進國際標準700V高壓馬達控制器,提供電動大巴完整的動力系統產品。看好電動載具未來發展趨勢,目前已經成為國內知名車廠輕型電動車和電動巴士的動力系統供應商;乘用車動力系統產品更榮獲台灣精品金質獎肯定。大同與工研院共同召開,首款國產電動巴士「250kW動力系統」成果發表記者會。(攝影/趙世勳)  而在大同公司(2371)部分,今年1月28日公開說明與工研院合作成功開發台灣首款國產電動巴士「250kW動力系統」,不僅通過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嚴苛的性能測試,2020年獲第29屆台灣精品獎的大同「IE5極高效率大型電動巴士動力系統」,可整合電動車心臟與大腦的馬達和驅動器,提升電動巴士性能與效率,加速落實電動巴士國產化。大同與工研院都提到,這一款國產電動巴士「250kW動力系統」為當前臺灣第一套自主研發,亦是功率最大的電動車動力系統,採用馬達與驅動器整合設計,馬達最高效率達96%以上、驅動器達97%以上,整體效率表現與歐美大廠並駕齊驅,可提高車輛性能與節能省電,且具備高扭力、爬坡力佳的特性,適用於一般的12米電動巴士及17噸貨卡。大同公司執行副總戴豐樹表示,大同在既有馬達工業基礎上,建立電動巴士動力系統的研發與製造能力,亦積極建立馬達驅動器自主設計開發能力,經工研院授權技術轉移,合作開發馬達驅動器專案,未來將以該項首款國產電動巴士動力系統為基石,開發中型商用車和房車的動力系統應用。此外,大同、工研院還強調,「250kW動力系統」的實車調校與測試經驗累積已超過3千公里,在巴士滿載的情形下,擁有20%爬駐坡能力與時速90km/hr持續20分鐘以上之性能表現,產品領先國內同業;而且整合馬達和驅動器等軟硬體,具備自主調校能力,能針對不同車款進行客製化調校設計,未來也能應用於物流車、垃圾車、資源回收車、採礦車等。

publish-icon 02月01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在日本賣到爆單的提亮有感卸妝油、神級抗老精華,今年2月台灣終於也能買到了!!!

有在關注日本美妝達人IG的styletc小編,從去年開始就發現有兩款保養品被櫻花妹瘋狂洗版,用過的人都一致高好評!之前遲遲未在台灣上市,但2021年開春品牌終於聽到鐵粉們瘋狂敲碗聲,兩大人氣品項-DHC的「深層柔氛卸粧油」跟FANCL的「核心彈力緊緻精萃」都要正式在台發售了!DHC的「深層柔氛卸粧油」,其實前身就是在日本累積銷售量已經賣到高達7700萬瓶的「深層卸粧油」,雖然好用到人人都誇讚,但為了追求更完美的素顏膚質,DHC特別加入可以去氧化、抗暗沉的提亮機能,除了承襲原有的快速好乳化優點外,加水洗淨後,臉上的角質、髒污被一起帶光光,膚色更是能直接亮一階!連Kevin老師都在粉絲團上大讚這瓶新進化的卸粧油是口罩妝最好的洗卸搭配No.1!  圖1/DHC深層柔氛卸粧油 200ml/990元  細長型瓶身搭配上極度療癒的自然花香調,難怪Kevin老師會說用它的時候讓人覺得超級放鬆。(圖/IG@real__cosme、IG@39sakuraraland)  圖2/雖然成分很天然,但卸妝力一樣不馬虎,用眼線筆實測一樣可以卸得很乾淨。(圖/IG@poncosme、IG@kkiyori)  而另一款引發話題熱議的FANCL「核心彈力緊緻精萃」來頭可不小,集結了40年科研精髓後才跟消費者見面,不只在抗老層面上能夠讓肌膚更澎彈更緊緻,還針對現代生活常見的紫外線、防腐劑等壓力傷害,添加可對應的「香甜豌豆花精華」、「紫玄米精華」與「水解大米精華」,藉此活化與修復受損機制,預防肌膚新生力衰退,減緩膚質加齡速度。做為清潔後保養的黃金第一步,只要洗完臉後化妝水前先輕抹全臉,持續使用4周便能有感紋路減淡了!對於想要擺脫細紋困擾,找回年輕好膚況的人來說,絕對要快快入手才行。  圖3/FANCL核心彈力緊緻精萃 18ml/3,500元  很好吸收的精華乳質地,只要輕壓兩下就能延展開來塗抹全臉。(圖/IG@komug_iii、IG@miho_ishii、IG@anna__k39)    圖4/去年日本上市後,許多美妝達人都紛紛在IG上曬出他們的愛用照。(圖/IG@miho_ishii、IG@ri8111005)  

publish-icon 02月01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MIH聯盟EVKit正式釋出 3月召開首場伙伴會議

鴻海集團領頭的電動車MIH EV聯盟在31日正式發布電動車開發者工具平台(EVKit),MIH聯盟執行長鄭顯聰也以個人名義對聯盟成發出公開信,信中指出聯盟成員已超過500家,預計3月將召開首次合作夥伴會議。MIH聯盟官方網站正式發布EVKit,做為鴻華先進(Foxtron)所推出第一代電動車開發者工具平台,透過開放式的通信協議及採用線控驅動技術,提供自駕生態鏈業者在研究自動駕駛系統發展時,能以輕易操控平台動態之介面縮短系統開發者設計與功能確認的時間,並降低自駕汽車開發門檻,簡單來說,EVKit將協助客戶在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方面的開發與操作。鄭顯聰的公開信中則提到,MIH聯盟將3月將召開首次合作夥伴會議,聯盟就藉由大家的參與,在開放的環境中建立更多的豐富產業生態圈。MIH聯盟成立以來,成員數量累積已經超過500家。

publish-icon 01月31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搶親Apple Car韓廠拔頭籌 鴻海拉攏大陸汽車一哥搏生機

隨著歐、美相繼宣布自2035年起,汽車產業完全使用乾淨能源,為燃油車劃下大限,全球汽車廠、資通科技及創新公司紛紛總動員,搶食六兆美元電動車市場大餅。其中,由蘋果公司iPhone代工一哥鴻海集團號召的EV供應鏈大隊「MIH」,也在去年浩浩蕩蕩成軍,然而近日蘋果公布其EV「Apple Car」的代工伙伴為韓國「現代汽車」,等於宣告鴻海搶親失敗。不甘淪為棄婦的鴻海,今年開春快速結盟新歡,先是與資金燒完的EV陸廠「拜騰」合作,再與大陸汽車一哥「吉利」攜手切入大陸市場,還搶著推出開發工具「EV KIT」。「鴻海練功已久,這一仗只能打贏!」鴻海內部工程師透露。

publish-icon 01月19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新娘不是我1/鴻海揪200多家企業組MIH聯盟 Apple Car看上現代汽車

隨著歐、美相繼宣布自二○三五年起,汽車產業完全使用乾淨能源,為燃油車劃下大限,全球汽車廠、資通科技及創新公司紛紛總動員,搶食六兆美元電動車(EV)市場大餅。其中,由蘋果公司(蘋果)iPhone代工一哥鴻海集團(鴻海)號召的EV供應鏈大隊「MIH」,在去年浩浩蕩蕩成軍,外界關切MIH是否為「Apple Car」代工?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亦大方表態「歡迎合作」。然而一月八日韓國經濟電視台披露,韓國「現代汽車」證實正與蘋果洽談合作「Apple Car」,令投資人的期待頓時落空。力推開放平台MIH EV的鴻海集團,以資源共享方式號召產業有志之士加入,目的是縮短開發時間。圖為鴻海釋出的硬體底層架構。(圖/馬景平攝)今年開春後,鴻海轉而積極結盟新歡,先是與資金燒完的EV陸廠「拜騰」合作,再與大陸汽車一哥「吉利」攜手切入大陸市場,還搶著推出開發工具「EVKIT」。「鴻海練功已久,這一仗只能打贏!」鴻海內部工程師透露。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在推特上引用貼文,大大稱讚特斯拉團隊2020年的表現。(圖/翻攝自馬斯克推特)全球1年約7,500萬輛以燃油車為主的新車市場,去年交出200萬輛EV銷售佳績,EV龍頭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Musk)日前在推特發文,為賣出50萬輛特斯拉電動車沾沾自喜,特斯拉股價隨即飆上每股800美元(約新台幣2萬3,000元),令全球投資人血脈賁張,也催化各路人馬的EV布局。韓國《經濟日報》日前披露,現代汽車與蘋果將合作電動車Apple Car的雛型。圖為Apple Car 3D模擬圖。(圖/翻攝自韓國《經濟日報》網站)。其中,長期代工蘋果iPhone的鴻海,三個月前即組成逾二百家軟硬體聯盟大隊,大張旗鼓推出「MIH EV」開放平台,藉此向正在開發Apple Car的蘋果頻送秋波,同時昭告天下:「我準備好了!」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上任後舉辦第一屆鴻海科技日,向外界展現集團科技火力。(圖/馬景平攝)不料,一月十日路透社披露,蘋果與韓國現代集團旗下的現代汽車,將在3月前簽署生產EV的合作案,預計2024年起在美國生產。這項消息,讓原本呼聲極高的鴻海,頓時狠遭冷落。蘋果執行長庫克曾透露,無人自動系統是AppleCar鎖定的研發重點。(圖/報系資料庫)

publish-icon 01月18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新娘不是我2/近水樓台得不了月 鴻海發憤圖強2年內推出第1款電動車

早在6、7年前,蘋果(Apple)拋出電動車的話題時,就引起市場的高度關注,與蘋果有高度合作伙伴關係的鴻海也自然跟隨蘋果的腳步,這些年來也多次出手投資電動車新創公司,甚至在去年在鴻海科技日上發表MIH EV開放平台,顯示出鴻海在電動車市場的企圖心。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上任後舉辦第一屆鴻海科技日,向外界展現集團科技火力。(圖/馬景平攝)一名業界人士表示:「鴻海積極布局EV,與Apple Car脫不了關係。鴻海多年前開始投資大陸EV產業,近年又與傳統汽車業聯盟合作,去年成立MIH EV,宣示有能力打造EV的同時,也是在向蘋果招親。」蘋果喊出2024年推出Apple Car,鴻海不甘示弱表示,將在2024年展現營運實質貢獻。(圖/本刊繪圖組)回顧鴻海進軍EV的步伐,確實是亦步亦趨地跟隨長期伙伴蘋果。早在2014年蘋果宣布「泰坦計畫」(自駕車開發計畫)時,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也提出鴻海要打造電動車的藍圖,並聲稱將代工每台1.5五萬美元(約新台幣42萬元)的電動車。蘋果執行長庫克曾透露,無人自動系統是AppleCar鎖定的研發重點。(圖/報系資料庫)到了2019年間,郭台銘競選總統時,仍不忘和蘋果唱同調,高喊「要蓋一條無人駕駛汽車的高速公路」。而推動EV的擔子,就交給同年6月接下鴻海董座大位的劉揚偉。鴻海1月13日和大陸最大汽車製造商吉利控股集團策略合作,為MIH EV平台再添想像空間。圖為吉利汽車的甘肅工廠。(圖/新華社)劉揚偉上任3個月後,即宣布一項產業與技術數位轉型升級計畫「3+3」,意即全力發展EV、數位醫療與機械人3大產業,以及人工智慧(AI)、半導體及通訊3項技術,並訂下2年內推出第一款EV,3到5年內拿下市占率10%的目標,其中EV是最先落地得分的項目。鴻海與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合資成立新公司,一起開發、生產純電動車與經營車聯網業務。(圖/翻攝自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官網)去年1月,沒有造車經驗的劉揚偉,與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FCA)簽署合作協議,並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及生產EV、經營車聯網業務。根據協議,雙方合作聚焦在汽車設計、機構工程、生產製造及行動軟體技術4大領域。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的EV測試場上,停放著不少準備受測的EV。(圖/翻攝自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官網)兩個月後,鴻海又與裕隆汽車子公司「華創車電」宣布簽訂合作備忘錄,合資成立「鴻華先進」公司。其中,華創車電以總價值76.32億元的車型技術資產及模具作價投資,鴻海則以現金出資79.44億元,股權占比分別為49%及51%。一向把錢花在刀口上的鴻海,會下此重本,看準的就是華創車電的整車技術,能與鴻海零組件設計製造互補,建立傳統車業與資通訊產業合作的新模式。MIH聯盟網羅逾200家海內外軟硬體公司,其中包括裕隆汽車、聯發科、台達電與遠傳電信等知名企業,顯見MIH的國家隊規格。(圖/翻攝自MIH聯盟Logo牆)

publish-icon 01月18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新娘不是我3/鴻海要靠3電得天下追擊Apple Car

Apple Car傳聞多時,一直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管鴻海積極秀肌肉,Apple Car的神祕面紗仍遲未掀開,外界只能從蘋果執行長庫克的發言及近年延攬的人才,看出蘋果的方向。力推開放平台MIH EV的鴻海集團,以資源共享方式號召產業有志之士加入,目的是縮短開發時間。圖為鴻海釋出的硬體底層架構。(圖/馬景平攝)去年,蘋果在Apple Car的研發上,投入190億美元(約新台幣5千3百億元),還找來在美國太空總署開發火星自動駕駛車的科學家羅伯(Mark Rober)、將跳槽特斯拉的菲爾德(Doug Field)請回鍋,並從賓士、福特、FCA等各大汽車公司挖角,成立一支約600人的團隊,專注於開發汽車自動駕駛系統。蘋果喊出2024年推出Apple Car,鴻海不甘示弱表示,將在2024年展現營運實質貢獻。(圖/本刊繪圖組)一名業界人士表示:「去年中,蘋果開始積極尋求合作伙伴,使得鴻海加大布局動作。」「不論有沒有接下Apple Car的訂單,電動車這一仗,鴻海鐵了心只能打贏!」蘋果執行長庫克曾透露,無人自動系統是AppleCar鎖定的研發重點。(圖/報系資料庫)去年10月16日,鴻海高調地以第一屆「鴻海科技日」的排場宣誓布局,正式成立「鴻華先進」,並發表MIH EV。劉揚偉下這步棋,就是為了透過該平台的資源共享,大幅縮短硬體開發期程,他以智慧型手機的安卓(Android)系統為喻,宣稱MIH就是電動車界的安卓。MIH聯盟網羅逾200家海內外軟硬體公司,其中包括裕隆汽車、聯發科、台達電與遠傳電信等知名企業,顯見MIH的國家隊規格。(圖/翻攝自MIH聯盟Logo牆)對此,劉揚偉信心十足地說:「得三電(電機、電池與電控),就得天下(EV)。」鴻海也為此找來曾跟隨蘋果創辦人賈伯斯開發核心軟體的魏國章,擔任集團技術長,主導MIH的軟體平台,並由曾任全球第一支安卓手機產品經理的蕭才祐擔任集團產品長,負責開發EV關鍵零組件,並透過MIH聯盟成員各自專攻的技術與關鍵零組件,不斷地向外界傳達:「我能做電動車。」鴻海與大陸吉利汽車集團結盟合組新公司,計劃打造代工新模式。(圖/翻攝自吉利汽車官網)鴻海集團產品長蕭才祐,是全球第一支安卓手機的產品經理。(圖/馬景平攝)鴻海集團技術長魏國章曾跟隨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在Next及Apple公司開發核心軟體。(圖/馬景平攝)人算不如天算,蘋果最終選擇和現代汽車結盟,計劃2022年推出Beta版(測試版)Apple Car,2024年將由現代汽車子公司「起亞汽車」位於美國喬治亞州的工廠量產,初期年產量目標為10萬輛,預期最終年產量達40萬輛。對此,劉揚偉不甘示弱地表示,MIH可望提前至2014年開始營運獲利。劉揚偉信心滿滿地表示,2年內MIH將推出旗下第一款EV。(圖/報系資料庫)

publish-icon 01月18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新娘不是我4/MIH聯盟讓鴻海品牌跟代工通吃

「對於陌生的汽車產業,蘋果選擇與規模全球第4大的現代集團合作,自然有其考量。全球前兩大的福斯、豐田集團,規模與產能太大,蘋果若與他們合作,未必能掌控主導權;而全球第3大的雷諾日產集團,正逢整頓階段,自顧不暇。」一位汽車業者分析。MIH聯盟吸引EV產業上下游業者加入,其中充電樁的多寡,是EV普及程度的關鍵角色。圖為裕電EV充電樁使用情形。(圖/報系資料庫)由於蘋果的做法向來是將品牌與產品分開,由蘋果先設計出產品,再委由多條供應鏈生產,不會單押一間代工廠。因此,對於蘋果棄鴻海、選擇與現代集團合作Apple Car的決定,一名業界人士認為:「這個結果固然讓台灣汽車產業鏈眾多廠商失望,但也未必是壞事。」對此,一家加入MIH EV的關鍵零組件廠老闆樂觀地表示,鴻海在EV產業中雖被打入「非蘋陣營」,但「MIH對鴻海來說,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武器,未來可自用(品牌)和代工通吃。」現代汽車研發的高剛性鋼材,重量比一般鋼材輕,強度卻提升2倍。(圖/翻攝自韓國現代鋼鐵官網)「鴻海除了靠MIH大舉吸納各界精英,還有FCA當後盾,FCA現正與法國寶獅雪鐵龍集團進行合併,合併後規模將超越現代集團,成為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該名老闆預期:「未來MIH的造車能力若獲得蘋果認可,就算這次沒搶到Apple Car訂單,也可能在下一回合取得發球權。」據悉,劉揚偉已下令鴻海,趕在一月底前發布工具平台EV KIT,開放全球開發者預訂,4月底開始對外交貨。鴻華先進副董事長左自生表示,將在MIH的基礎上,用最少代價與時間,開發需要的車型。(圖/馬景平攝)一名鴻海內部工程師則透露:「鴻海在EV產業練功已久,近年來的大投資多為EV相關,包括鴻華先進、拜騰與吉利汽車;1月14日還找來大陸蔚來汽車創辦人鄭顯聰擔任MIH聯盟執行長。因此,不論有沒有接下Apple Car訂單,EV這一仗,鴻海鐵了心只能打贏!」輸人不輸陣的鴻海,正傾全集團之力,要在2年內推出旗下首款電動車。韓國《經濟日報》日前披露,現代汽車與蘋果將合作電動車Apple Car的雛型。圖為Apple Car3D模擬圖。(圖/翻攝自韓國《經濟日報》網站)。

publish-icon 01月18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鴻海MIH聯盟再添戰將 蔚來汽車創辦人鄭顯聰加盟擔任執行長

鴻海MIH聯盟再添大將,宣布蔚來汽車創辦人鄭顯聰加入擔任MIH聯盟執行長一職,專責MIH聯盟規劃,並且掌管硬體部門兼平台規格定義。鴻海表示,MIH聯盟持續成長茁壯,除相關廠商加入外,管理階層也添加新生力軍。邀請到曾在福特(Ford)、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Fiat Chrysler)、及蔚來公司(NIO)任職,是大陸電動車龍頭蔚來汽車創辦人之一,有豐富車界經驗的鄭顯聰先生加入團隊。鄭顯聰表示:「MIH平台的理念是OPEN開放,且能自我持續發展的科技平台。MIH的重要課題,是如何以開放的方式鏈結世界各國在地化發展,在不同文化交流下,求同存異,建構具效益的解決方案,也是我對MIH平台最大的願景與目標。」

publish-icon 01月15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Apple Car何時量產沒人知 這些沾邊概念股股價先開趴

蘋果將推Apple Car,台灣電動車族群股價先亮「蘋果光」!鴻華先進領軍的MIH聯盟成員受惠切入Apple Car供應鏈的傳言,吸引法人、投顧追捧,裕隆(2201)、帝寶(6605)股價爆量大漲,相關概念股成為2020年底台股最紅的焦點之一。上市汽車股電動車族群近期業績事實上,業界對於蘋果Apple Car是否如外傳在2023年量產,打上大問號,更有分析師斷定要等2028年才有可能上市;車業人士私下評論,若真如傳言Apple Car在2023年量產,相關供應鏈廠商應早就底定,但迄今根本沒有半家台廠業者確定吃到蘋果,而MIH平台直到2020年10月才首度亮相,要攀上Apple Car的邊,恐怕有相當大的挑戰。不過特斯拉帶起的的電動車神話,讓外界對於Apple Car的問世仍充滿期待,尤其2020年疫情讓台灣充滿游資,台股亟需題材,Apple Car議題一出,如星星之火燎原,照到蘋果光、沾到電動車邊的公司,股價無不開趴慶祝。特斯拉2020年交車49.95萬輛,接近原預估50萬輛的目標,切入特斯拉供應鏈的和大(1536)、聯嘉(6288)、江申(1525)、世德(2066)、同致(3552)、貿聯-KY(3665)等,2020下半年業績跟著升天。裕隆、鴻海(2317)於2020年合資成立鴻華先進,推出MIH電動車平台拓展全球ODM電動車的新商機,並廣招國內外廠商加入MIH聯盟,共同拓展電動車商機。由於市場將Apple Car的消息與MIH平台加以連結,不僅裕隆、鴻家軍股價受激勵,MIH聯盟成員都受惠,連2020年底才加入MIH聯盟的AM(副廠)車燈廠帝寶,股價從簽約當天起爆量狂拉,甩去年因賓士車燈仿冒官司纏身的低潮。

publish-icon 01月04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今年Q1台股誰領風騷? 專家點名這16檔

2020年台股大豐收,一年漲點高達2,735.39點,漲幅22.8%,尤其外資自11月轉向做多台股,火力全開累計買超1,654億元,積極回補助攻指數兩個月大漲2,186點。分析師建議,2021年可持續關注外資布局動向,尤其是16檔外資續抱股及新歡股,有機會在2021年首季續領風騷。2020年台股漲點是史上第四高,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表示,台灣2021年經濟成長更上一層樓,企業獲利將有年增15%空間,比2020年的9%成長幅度更大,在基本面支撐下,2021年股市繼續上漲的可能性極高。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認為,外資回頭布局台股,2021年基調就是追隨外資,建議投資人可分為兩大方向布局,第一為外資續抱股,第二為外資轉向偏多的個股,搶搭外資熱錢的順風車。統計外資逾六個月來每月均買超的包括正新、台達電、東鋼、世界、中租-KY、環球晶、英利-KY、晶碩、耕興,另11月以來轉為買超的有鴻海、仁寶、元大金、日月光投控、中鋼、國泰金、旺宏等。外資續抱跨年持股除了營運穩健且搭上綠能列車的台達電、受惠報價上漲的輪胎大廠正新、報價調漲受惠股東和鋼鐵、發動併購及經營績效優異的矽晶圓大廠環球晶、電動車受惠股英利-KY及國內隱形眼鏡新秀大廠晶碩。至於外資轉向偏多布局的個股,有介入電動車產業並且組成MIH聯盟的鴻海、股市熱絡有利於經紀業務的元大金、訂單暢旺且積極擴廠的日月光投控、及記憶體Nor Flash漲價受惠股的旺宏。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認為,外資回頭對台股影響很大,投資人關注及布局外資喜好產業或個股,甚至持續布局的個股,都能有不錯的報酬率。李學詩也強調,台股從股息殖利率、股價淨值比與本益比等三面向評價,目前大盤指數近14,800點一點都不貴,看好2021年行情可望再攀高峰。

publish-icon 01月02日, 2021 繼續閱讀
First
Last
置頂
ctwant-logo
  • 關於CTWANT
  • 聯繫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fire icon 發燒熱搜
  • facebook-icon Facebook
  • facebook-icon Youtube
  • facebook-icon Telegram

© 2020 The CTWANT Company

本網站所刊載內容著作權屬王道旺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或經授權使用,他人非經授權不許轉載、重製、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