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席產業自律反詐騙活動 陳建仁:感謝負起社會責任
「行政院打擊詐欺辦公室」亦將在今(31)日揭牌運作,行政院長陳建仁昨日出席「產業自律反詐騙宣導系列活動記者會」時表示,感謝與會企業願意站出來與政府一同打詐,負起企業社會責任,努力保障民眾身家財產安全。行政院已於5月初提出「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1.5版」,透過「減少接觸」、「減少誤信」、「減少損害」的「三減」策略,持續加強打詐工作,並與網際網路平台業者加強合作,全力打擊詐欺廣告及帳號,相信透過公私協力、團隊合作、全民共同努力,定能將打詐工作做到最好。陳建仁表示,詐騙技術有如COVID-19病毒一般不斷推陳出新、與時俱進,影響範圍幾乎擴及全民,因此打詐工作需要全國上下團結一心、發揮公私協力,才能做到最好。院長特別感謝今日出席活動的13家數位產業代表,願意負起企業社會責任,在打詐工作上用心付出,努力保障民眾身家財產安全,也進一步贏得企業客戶的信任。陳建仁指出,行政院自去年7月起開始推動「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從「識詐、堵詐、阻詐、懲詐」4個層面努力,並於本月初再提出「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1.5版」,從法制面、組織面及技術面著手,並透過「減少接觸」、「減少誤信」、「減少損害」的「三減」策略,加強打詐工作。陳建仁表示,在法制面部分,政府透過修訂「打詐5法」,落實各項打詐工作的法制基礎,其中4法已獲立法院三讀通過;在組織面部分,除台灣高等檢察署於本月成立「查緝詐欺及資通犯罪督導中心」專責打擊電信網路的詐欺犯罪外,今日「行政院打擊詐欺辦公室」亦將揭牌運作,未來將統合各部會力量,全面遏止詐騙案件發生。此外,內政部警政署與法務部調查局也將分別設立北、中、南打詐工作站和防制中心,強化科技偵蒐設備與懲詐執法量能。「政府在打詐工作上已投入諸多心力,但單靠政府力量,絕對無法畢竟其功,必須中央與地方、政府與民間共同攜手合作。」陳建仁表示,感謝台北市電腦公會等民間業者,願意站出來與政府一同打詐,為政府增添許多助力,而政府也與網際網路平台業者加強合作,全力打擊詐欺廣告及帳號,包括與 Meta 建立「綠色通道」下架涉詐廣告,與LINE研議建置「紅色通道」下架涉詐帳號,以及與Google建立打詐聯繫管道,加速冒名投資廣告下架等,相信透過公私協力、團隊合作、全民共同努力,定能將打詐工作做到最好,讓台灣人民身家財產安全獲得更好的保障。

AI當道衝擊各行業 業界紛連署警告「恐提高人類滅絕風險」
現在人工智慧(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正大行其道,各行各業都因為AI技術興起,興起了生死存亡的問題,已經有業界、學界大腕級人物,包括連OpenAI、Google Deepmind、Anthropic等多家AI企業領袖與相關業界專家,紛紛連署警告, AI可能會提高人類滅絕風險,但也有科學家認為,這種說法有誇大之嫌,各界意見分歧。綜合CNN、路透社等外媒報導,於非營利組織「AI安全中心」(Center for AI Safety,CAIS)網站,最近發出一項引起外界議論的聲明,提到:「全球應把減輕AI造成人類滅絕風險的事項,拉高到與大流行疾病、核武戰爭等其他社會規模的風險,一起當作是全球優先處理事項」。包括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Google Deepmind執行長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Anthropic創辦人兼執行長阿莫戴(Dario Amodei)、研究AI先驅科學家辛頓(Geoffrey Hinton)、蒙特婁大學教授班吉歐(Yoshua Bengio)等人,都有參與連署。而幾年前以人工智慧深度學習(YoshuaBengio),獲得「電腦界諾貝爾」圖靈獎的3名學者就包括辛頓與班吉歐,與現在在Meta任職的勒昆等3人,被一起稱為是「AI教父」。辛頓日前就對外表示,AI對於人類構成的威脅「可能比氣候變遷還大」;但勒昆認為,這些把AI當作是世界末日一般的警告,是過於誇大其辭的。普林斯頓大學電腦科學家納拉亞南(ArvindNarayanan)也認為,目前AI的能耐,還不足以讓這些科學家與業界人士擔心的風險成真,過度提防AI為這個世界帶來的改變,反而會分散大家對於AI帶來威脅的注意力。

全球前31名富豪們 都比「美國政府」還有錢
他們比美國政府還有錢!根據最新數據,美國財政部現金水位降至新低,只剩下388億美元(約新台幣1187兆元),富比世榜上前31名的富豪,身家都超過美國政府。據《CNN》報導,根據最新的聯邦數據,截至25日,美國財政部只有現金388億美元(約新台幣1187兆元),遠低於本月早些時候的2000億美元(約新台幣6122兆元),現在全球前31位億萬富翁的身家,均超過聯邦政府所持有的現金。2023年全球富豪榜中,目前第一名為時尚大亨LVMH集團的CEO阿爾諾(Bernard Arnault),他的淨資產估計為1930億美元(約新台幣5911兆)元,第二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身價1850億美元(約新台幣5666兆元),第三為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Jeff Bezos)的淨資產為1440億美元(約新台幣4410兆元)。在這31人中,包括戴爾公司董事長的戴爾(Michael Dell)、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Meta創始人祖伯格(Mark Zuckerberg)等家喻戶曉人物,而其他知名度較低的富豪,如法國億萬富翁皮諾(François Pinault),香奈兒董事長韋特海默(Alain Wertheimer)也在其中。據了解,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已達成兩黨協議,將該國的債務上限暫停至2025年1月1日。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說,如果國會不在6月5日前提高債務上限,政府會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按時支付所有國家債務。

推特下周退出打假自律守則 歐盟:「你可以跑但不能躲」
據路透報導,推特(Twitter)據稱將在下周宣布退出歐盟打擊不實訊息的自律行為守則,歐洲聯盟(EU)產業政策執委布勒東(Thierry Breton)在推特上也證實了這一消息,並評論稱「你可以跑,但你不能躲。」布勒東發布推文指出,推特雖然退出了歐盟的虛假信息自願性協議,但其仍有義務遵守歐盟即將生效的新數字規定。他警告稱,除了自願性承諾外,打擊虛假信息將成為數位服務法(DSA)規定的法律義務,自今年8月25日起,打擊不實訊息將成為法律義務,相關團隊已經準備好執行相關規定。谷歌、Meta、微軟、TikTok和推特等一系列網路巨頭,於去年6月加入了歐盟關於不實訊息的自律行為守則,這些公司承諾將不會通過假新聞賺錢、確保政治廣告透明度並與事實核查機構合作等。DSA強制推特、Google、Meta、微軟與阿里巴巴(Alibaba)的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和另5家大型線上平台採取更多行動,打擊非法線上內容。今年2月時,歐盟委員會曾批評推特未能遵守該準則,而其他簽署該計劃的公司則與推特不同,十分堅定地在實行承諾。馬斯克(Elon Musk)自去年10月收購推特後,裁撤上千個工作崗位並做出許多改革。而退出這一自願性協議是他在推特內容審核上的最新政策。此前,馬斯克領導的推特宣布,將不再執行推特的新冠疫情錯誤信息審核政策,當時引發了一些專家對信息傳播真實性的擔憂。更加敏感的是,馬斯克選擇在DSA執行新法規前三個月退出協議,這似乎表明推特試圖繞過歐盟關於內容審核的規則,或許將造成一場代價高昂的鬥爭。根據新法規規定,歐盟有權對違反內容審核規定的公司處以高達其全年營業額10%的罰款,並對重複違規行為處以高達年營業額20%的罰款,其中,反覆違規可能導致歐盟阻止公司繼續在其境內提供服務。

木頭姐清倉輝達錯失160%漲幅 辯稱「晶片業週期有風險+現在青睞Meta」
據彭博報導,有女股神之稱的方舟投資(Ark Investment)創辦人伍德(Cathie Wood)為其在輝達股價飆升160%之前,拋售該股的決定進行了辯護,稱該行業的盛衰週期帶來了風險。伍德的旗艦基金ARK Innovation ETF在今年1月清倉輝達股票,錯失了輝達市值增加逾5000億美元的機會。輝達預計第二財季營收將達到110億美元左右,較市場預期高出53%,推動股價在上周四(25日)大漲24%。對此,伍德表示「就輝達而言,有幾個理由讓我們暫停投資。」她認為,輝達在為人工智慧程序背後的計算基礎設施提供晶片方面,也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特斯拉、Meta和谷歌等公司正在開發自己的晶片。雖然旗艦基金清倉輝達股票,不過她旗下幾隻規模較小的基金仍保留了一些對輝達的投資。在談到放棄輝達的決定時,她表示沒有遇到太多阻力。今年以來,ARKK已累計上漲25%,超過了標普500指數9.4%的漲幅。納斯達克100指數漲幅超過30%。輝達一直是人工智慧熱潮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因爲晶片需求推動其銷售額激增。邁威爾科技上周五(26日)股價上漲29%,此前該公司表示,本財年來自人工智慧產品的營收將翻一番。然而,ARKK都沒有持有這兩隻股票。伍德表示,公司只是在轉向另一套大多數人還沒有發現的玩法,就像他們直到最近才明白輝達是一家人工智慧公司一樣。伍德提及,Meta專注於人工智慧的戰略很好,儘管該公司並未出現在她的旗艦投資組合中。她認為Meta的LLaMA大語言模型能夠使用更少的計算能力和更多的數據來提供更好的模型。伍德表示她看好祖克伯現在優先考慮的是人工智慧,而不是他去年真正關注的元宇宙。

美國市場貨幣基金收益率高達5% 分析師:現金已成進攻性武器
有分析師表示,現金已經轉變爲了一種投資組合中的進攻性武器,雖然由AI驅動的科技股狂潮十分具有吸引力,但分析師指出,投資者更應該考慮安全性投資,就是現金回報率已經超過了5%。華爾街日報專欄作者茨威格(Jason Zweig)上周五(26日)寫到,作爲最終的防禦性資產,現金在任何市場中都充當著躲避風險的避難所。然而在過去15年的低利率時代中,現金幾乎是垃圾:它沒有給市場帶來任何收益,還拖累了投資組合的其他部分,而幾乎所有其他資產都在飆升。茨威格認爲,今年這種狀況徹底逆轉了,現金已經轉變爲了一種投資組合中的進攻性武器。目前美國國庫券和銀行定期存單的收益率都在5%以上,這不僅足以保護投資者免受其他資產下跌的影響,而且具有絕對的競爭優勢。一些此前遭受重創的地區性銀行正提供收益豐厚的大額存單,以吸引存款並支撐其資產負債表。例如西方聯合銀行(Western Alliance)13個月期定期存單的年收益率爲5.5%,而同期美債的年收益率爲5.2%。上周五美國銀行在報告中援引金融數據公司EPFR的數據稱,由於被高收益吸引並擔憂銀行業危機,投資者今年已向貨幣市場基金投入了7560億美元。截至上周三(24日)的一周內,約有231億美元資金繼續湧入貨幣市場基金。流入的資金水平幾乎與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時齊平,當時恐慌情緒推動了約917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不斷上升的利率推高了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與此同時,今年3月爆發的危機使美國幾家中型銀行倒閉,導致許多個人和機構瘋狂提取銀行存款並將其投入貨幣基金中。這些因素都助長了這一趨勢。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報告還顯示,投資者對科技股的興趣仍絲毫未減,同期有5億美元資金流入科技股基金。這是連續第六周的資金流入。伴隨著AI掀起的市場狂潮大舉提振了其他大型科技股,以科技股爲主的納斯達克指數今年上漲了約25%。而除了科技股以外,其餘個股的表現令人十分失望,自1月份以來,包括蘋果、微軟、Alphabet、亞馬遜、Meta和特斯拉在內七大科技股的平均漲幅爲70%,而標普500指數的其他493只股票平均只上漲了0.1%。

輝達股價漲逾24%「市值近1兆美元」 帶動科技股上漲
晶片大廠輝達(Nvidia)最新季度業績高於市場預期,推動科技股上漲,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周四上漲。至於Nvidia周四收盤上漲24%,股價飆漲至歷史新高。根據CNBC報導,周四美股道瓊指數下跌35.27 點,或0.11%,收32,764.65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213.93點,或1.71%,收12,698.09點;標普500指數上漲36.04點,或0.88%,收4,151.28點;費城半導體指數漲212.63點,或 6.81%,收3,336.72點。在Nvidia發布強於預期的收入指引並報告最近一個季度的最高和最低利潤後,其股價一天內飆升24.4%,對用於人工智能的Nvidia晶片的爆炸性需求支撐了季度業績。Nvidia過去的歷史新高出現在2021年11月,當時股價收於333美元以上,而周四開盤價來到385美元。從長遠來看,NVIDIA的股價自10月14日創下兩年低點112美元以來,上漲了235%。至於Meta是表現第二好的股票,同期漲幅為97%。Nvidia的飆升,使這家晶片製造商的市值接近1兆美元。報導指出,只有少數上市公司實現過市值1兆美元的目標。蘋果2018年首次估值為1兆美元,2022年估值達到3兆美元。而Alphabet、亞馬遜、沙烏地阿美、特斯拉和微軟等,曾一度估值達到1兆美元。在Nvidia公布財報後,分析師迅速上調了Nvidia的價格目標。摩根大通將目標價從250美元,上調至500美元,並重申增持評級。Evercore則將其目標價從320美元,上調至500美元,並重申其優於大市的評級。

用《聖經》練習!Meta推AI語音模型 支援全球4千種語言
臉書(Meta) 今(23)日發表一系列的 AI大規模多語言語音(Massively Multilingual Speech,簡稱 MMS),可以辨識超過4,000種口語語言,文字和語音之間的轉換也支援超過1,100種語言,不僅能夠使用偏好的語言操作、用於AR及VR,更可理解每個人的聲音。過去最大型的語音資料庫最多僅涵蓋 100 種語言,因此開發此技術所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即為「蒐集數千種語言的語音訓練資料」。為了克服這項挑戰,Meta 使用已翻譯成多種語言、譯文已被廣泛閱讀及研究的宗教經典,例如《聖經》,作為語言的文字訓練資料。聖經譯文有多種語言的公開錄音檔,作為大型多語言語音模型計畫的一部分,Meta 創造的資料集,蒐集超過1,100種語言的《新約聖經》有聲讀物資料集,平均為每種語言提供 32 小時的語音訓練資料,後續又加入其他未標註的基督教有聲讀物後,可用的語言訓練資料已涵蓋超過4,000種語言。Meta 將持續擴增大規模多語言語音模型的涵蓋範圍,以支援更多語言的轉換及辨識,並努力克服現有語音技術難以處理方言的挑戰。

數位平台付費使用新聞內容 綠委要求三個月提立法評估
立委范雲於今(22)日在立法院教文委員會,就「因應數位平台與對媒體之衝擊,如何守護記者權益與新聞品質?」質詢數發部時指出,Google與Meta在台灣並未就使用新聞,付費給任何一家媒體,卻在全球其他近20個國家付費給一千多家媒體,要求數發部促成數位平台與新聞媒體共榮共好,以提升新聞品質。數發部承諾,三個月內提出相關立法評估。范雲說,議價制與基金制分別回應了新聞的「價格」與「價值」,因此她的草案中採行兩個制度雙軌。(圖/翻攝自范雲臉書)范雲舉例,包含澳洲、法國與捷克都已完成相關立法,美國、加拿大與紐西蘭則正在推動立法。而加拿大與紐西蘭更是由行政部門主動提出草案,顯見國際對於此議題均予以高度重視。她要求數發部說明立場,政府應該採「基金制」或「議價制」;而數發部數位產業署副署長胡貝蒂現場也明確回應指出,基金與議價兩者並不互斥,若能一起納入當然是很好,都可以進一步溝通討論。范雲強調,議價制與基金制分別回應了新聞的「價格」與「價值」。因此她的草案中採行兩個制度雙軌,一方面透過雙方協商、讓業者取得合理分潤,解決「媒體產業生存困難」的問題;另一方面,透過基金鼓勵媒體界解決「新聞品質逐步下滑」的問題,讓記者不用被迫於點閱率、演算法,只能用誇大釣魚式的新聞標題、快速交出內容品質參差不齊的稿,而能有支援、有資源的產出深入且高品質的報導。范雲也說明,除了採基金與議價雙軌並行外,她的草案亦強調,媒體業者獲得的分潤應有部份用於改善媒體記者勞動條件;且基金運用與分配,應納入基層記者聲音,確保基金的效益能回饋到第一線工作者身上。在范雲與多名立委共同要求下,數發部答應於三個月內完成法制方向的評估。而范雲強調,未來提出的對案版本亦應納入議價制與基金制,也針對數發部將展開的第三輪數位平台與媒體對話會議,除要求不應局限於「議價」,更應一併將「基金制」納入選項,也建議應邀請基層媒體記者工會參與討論,讓最直接受影響的基層記者得以發聲,以促成數位平台與新聞媒體共榮共好,維護媒體生存權。

崩潰!Instagram一早就故障 官方致歉了
頗受年輕人喜愛的網路服務Instagram於22日上午6點爆出災情,不少網友發現手機版IG打開後無法讀取內容,《CTWANT》實測之後,發現連網頁版IG也是不斷的卡在讀取狀態,目前尚不清楚故障的原因。在Instagram出現問題後,社群網站Dcard上就有網友回報相關情報,也有網友看到災情回報後就留言表示「看起來大家都一樣故障了」、「睡覺覺就會好了」、「就算有網路訊息也傳不了」、「這邊加一!」,但也有網友留言表示「登出後重新登入就好了」。《CTWANT》於上午7點38分測試後,發現Instagram故障問題似乎已排除,但讀取速度不像往日般快速。根據《variety》報導指出,Instagram官方後來表示,因為一些問題,導致系統發生短暫中斷,為此向使用者致歉。Meta的發言人也表示,將會盡快地幫受影響的人解決問題,為此造成使用者的不便,深表歉意。

效率的定義就是Fire!Meta第三波裁員風暴來襲 6千人職務不保
目前有消息指出,臉書母公司Meta準備於本周進行第3波裁員,估計人數會達到6千人之多。而在此之前,Meta已經裁員了將近1.5萬人。根據《vox》報導指出,Meta全球事務總裁克雷格(Nick Clegg)近期在會議上宣布,準備在本周進行第3波大裁員行動。格雷格表示「這次的裁員行動將會影響到業務團隊中的每個人,包含我所在的單位。這是一個充滿焦慮、不確定性的時期。我希望我能有一些簡單的方法來提供安慰或安慰。事實上,這真的讓我更加欽佩每個人,儘管存在不確定性,你只是表現出這種韌性和專業精神。」雖然格雷格並未公布這波的裁員人數,但其實Meta執行長祖克伯先前就早在3月時表示,計畫在5月底前減少1萬名人力,扣掉4月時的裁員人數後,預計這波裁員人數將會減少6000人之多。而在2022年11月,Meta裁員了將近1.1萬人。截至2022年底, Facebook、Instagram 和 WhatsApp的母公司Meta擁有約8.6萬名員工。祖克伯先前曾表示2023年是「效率之年」(year of efficiency),其實放眼整個科技產業,許多大型公司都進行了大規模的裁員,主要原因是在疫情期間過度招聘,再加上科技產業的轉型,整個矽谷正面臨著嚴峻的經濟下滑的衝擊。Meta的內部通訊主任達文波特(Melinda Davenport)向員工表示「坦白說,我們仍在進行你們從我們的高級領導那裡聽到的裁員和重組。雖然我知道這是一個艱難和棘手的情況,但我們會盡力回答你們可能有的所有問題。我只是希望你們明白,我們可能並不擁有你們正在尋找的所有答案,但我們今天將盡最大努力。」也有員工詢問是否在未來還會有更多裁員的發生,Meta的首席技術官伯斯渥茲(Andrew Boz Bosworth)則回應「如果收入下滑,經濟下滑,或者由於某種原因成本上升,或者發生某種情況,我無法告訴你。你知道,我無法預知未來。」

槓上推特? 傳IG推文字版App「貼文最多可達500字」
據彭博報導,一直都以影片、照片為主的社群媒體平台Instagram(IG),如今傳出消息,將於今年夏天推出文字版App。知情人士稱,目前母公司Meta Platforms已邀請一些網紅和創作者試用,將與推特(Twitter)直接競爭。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社交媒體和網紅營銷兼職教授哈伯曼(Lia Haberman)在推特上發布了該款App的初版截圖。內容顯示,文字版App將獨立於Instagram,最快6月就會上線,且未來可能與推特等競爭對手的App相容,包去中心化社群平台Mastodon。根據哈伯曼公開的推文內容,該款App貼文字數最多可達500字,用戶可上傳相片、網路連結或長達5分鐘的影片,也能按讚、回應或轉貼。用戶能使用現有Instagram帳號密碼登錄,原來的追隨者、認證資訊和個人簡介等,都可以從Instagram直接轉移過來。推出文字版 app 的傳言曝光後,Meta上周五(19日)股價一度開低走高,登上去年初以來高點,但未能守住漲勢,終場下跌0.5%至每股245.6美元。不過Meta今年來仍累積大漲超過一倍,這也讓創辦人祖克伯身價大幅反彈440億美元。然而,Meta過去幾年推出新產品並非總是成功,一些已經走入歷史的產品包括青少年匿名程式tbh、專供直播網紅的Super、情侶專用傳訊程式Tuned、主打學生用戶的Campus、視訊約會軟體Sparked等。 馬斯克曾說要把推特打造成一站式App,不只能發布訊息,還要集各種功能於一身。但如今彭博分析師認為,比起其他較小的競爭對手,Meta很可能比馬斯克快一步實現一站式 app,並更有機會搶走推特的市占率,尤其在推特引入付費訂閱制度後,用戶參與度恐怕已經受到傷害,進而使其地位受威脅。

美債務談判驟停美股三大指收跌 標普仍漲1.8%創七周最大周漲幅
據外媒報導,昨(19日)由眾議院共和黨派出的談判代表格雷夫斯(Garret Graves)在談判會議開始後不久就突然離開,他指責白宮談判代表實在不可理喻,並表示目前談判處於暫停狀態。談判驟然中斷的消息傳出後,三大美股指集體轉跌。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罕見傳出有望暫停加息的鴿派信號。鮑威爾稱,銀行業的壓力可能影Fed的利率路徑,若源於銀行業危機的信貸環境收緊導致經濟放緩,Fed可能不必讓利率升到原應有的高位。不同以往,這次他認為加息過度和加息太少的風險正變得更均衡。美東時間周五,美股四大指數收低,跌幅介於0.14%至0.62%,金融市場擔憂以致金融股疲弱。道瓊下挫百點,標普(S&P500)連2紅止步,11類板塊有7大板塊收黑,非必需消費品、金融和通訊服務領跌。此外,台積電ADR收跌0.08%、聯電ADR收跌2.18%、日月光ADR收跌1.34%,僅中華電ADR收漲0.83%。統計本周共七個板塊累漲,晶片股所在的IT板塊漲約4.2%領跑,通信服務漲超3%,非必需消費品和金融都漲超2%。四個累跌的板塊中,公用事業跌超4%,房產跌超2%,必需消費品跌超1%,醫療跌近0.7%。龍頭科技股則多數回落。微軟下跌0.06%,收318美元、蘋果上漲0.06%,收175美元、亞馬遜下跌1.61%,收116美元、Alphabet下跌0.06%,收122美元、特斯拉上漲1.84%,收180美元、Meta下跌0.49%,收245美元、網飛下跌1.60%,收365美元。19日美股四大指數中,道瓊下跌0.33%,收33426點、NASDAQ下跌0.24%,收12657點、標普500下跌0.14%,收4191點、費城半導體下跌0.62%,收3203點。其中,標普500各大板塊中,只有四個收漲,能源板塊漲逾0.7%,醫療漲近0.5%,材料漲近0.3%,必需消費品微漲。不過,周五的波動並未改變美國股債匯本周總體趨勢。主要股指仍累計上漲,納指(NASDAQ)累漲3.04%,納斯達克100累漲3.47%,均創3月17日以來最大周漲幅,連漲四周;標普500累漲1.82%,創3月31日以來最大周漲幅,道指累漲0.38%,均結束兩周連跌;連跌三週的羅素2000累漲1.89%。LPL Financial首席全球策略師Quincy Krosby表示,隨著債務上限談判暫停阻礙6月初前達成可行協議的機會,將降低聯準會在6月14日升息的機會。

橋水基金第一季持倉曝光!加持新興市場ETF、臉書 減持黃金ETF、沃爾瑪等消費股
每年的財報季,美國各大投資機構都會披露最新持倉報告(13F)。根據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聯合(Bridgewater Associates)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13F文件顯示,該公司在今年第一季末的美股持倉市值,達到163.8億美元,較上一季有所縮水。據最新13F文件顯示,截止今年3月末,橋水在美股的持倉總市值達到163.8億美元,較去年底的183.2億美元減少了10.55%。作爲全球宏觀策略基金,橋水的美股組合僅佔總資產很小的一部分。在這個季度,橋水不斷賣出證券,清倉228支、減持360支;同時積極買進證券,新進118支、增持225支證券。橋水第一季大幅加倉安碩核心MSCI新興市場ETF(IEMG),使其晉升為其第一大重倉,還小幅加倉了醫療領域的強生,持股增至358.75萬股,市值5.5億美元。與此同時,橋水持有多隻消費品個股,但是今年一季度都進行了減持,比如其第三大持倉寶潔、可口可樂、好市多、沃爾瑪等多隻消費股,其中沃爾瑪的減持幅度相對較大。橋水基金美股前30大重倉,其中增持的標的還包括Google母公司Alphabet,持股數量增至230.8萬股,市值2.3億美元;臉書Meta持股增至100.1萬股,市值2.1億美元。此外亦增持了VISA、PayPal、Booking等。值得注意的是,橋水在一季度還減持了其特別看好的黃金資產,賣出SPDR黃金ETF共計34.02萬股,持倉降至88.6萬股,市值1.6億美元。該基金從去年年底以來出現較大漲勢,表現非常突出。不過,近期橋水基金聯席首席投資長坦布爾(Karniol-Tambour)表示,黃金可能正處於持續增長期的開端,因爲全球對美元去槓桿化的推動仍是金價的長期支撐。她認為黃金被低估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僅如此,由於全球通膨水平仍高,黃金將繼續吸引投資者,以對沖購買力下降的風險。橋水聯合首席投資長普林斯(Bob Prince)4月末也分享了他的最新觀察。他指出,名義支出水平高於經濟體的生產能力,導致通脹率遠高於目標水平,美國和其他西方經濟體處於看跌失衡中。普林斯指出,雖然目前美國經濟尚未出現嚴重問題,但名義支出已經放緩。若聯準會進一步收緊政策,銀行業就會繼續承壓,從而影響信貸供應。鑑於迄今爲止的緊縮舉措,他認為聯準會可以評估形勢再做出決策。

精準分析去年拋售潮 美銀行策略師推測:重演2008年科技股下場
美銀策略師哈奈特(Michael Hartnett)去年就精準預測出美股的拋售潮,而在近期,其所屬的團隊又推出分析報告,認為這次的經濟衰退有可能重演2008年,將會嚴重打擊信貸與科技產業。根據《business insider》報導指出,在歷經大規模的整頓後,今年度許多科技巨頭都繳交出不錯的財報,而市場也預期聯準會(FED)將暫停升息,推測科技股今年會出現驚人的反彈。截至5月10日,科技股流入38億美元的資金,創下2021年12月以來最高紀錄,其中又以Meta(FB母公司)與Nvidia等大型科技股提升最為明顯,那斯達克指數在今年也上漲18%之多。根據FedWatch工具顯示,超過90%的交易員認為聯準會會在6月暫停升息。而以哈奈特為首的團隊於12日出據報告,先是分析科技股湧入大量資金的原因,除了因為大型科技股表現亮眼吸引投資外,以ChatGPT為首的AI人工智慧帶動市場也很重要。但報告中也明確示警,市場對於FED降息一事太過樂觀,目前通膨仍然逼近5%,聯準會現在改變升息策略並不明智,因為離通膨率2%設定的目標有一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