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WANT
search
  • 最新
  • 社會
    • 社會首頁
    • 時事
    • 直擊
    • 調查
  • 娛樂
    • 娛樂首頁
    • 即時
    • 大條
    • 專題
    • 人物
  • 財經
    • 財經首頁
    • 熱線
    • 人物
    • 專欄
  • 政治
    • 政治首頁
    • 焦點
    • 人物
    • 評論
  • 漂亮
    • 漂亮首頁
    • 美容
    • 時尚
    • 精品
  • 生活
    • 生活首頁
    • 綜合
    • 汽車
    • 美旅
    • 3C
    • 健康
    • 寵物
    • 運勢
    • 運動
  • 國際
    • 國際首頁
    • 最新
    • 大陸
  • 影音
CTWANT App icon

安裝我們的 CTWANT APP 體驗更好的服務,接收更快的即時資訊。

iPhone

ios icon 立即安裝

Android

android icon 立即安裝
⊗ 清除
  • 全部
  • 社會
  • 娛樂
  • 財經
  • 政治
  • 漂亮
  • 生活
  • 國際

alt

N95口罩隔病毒也隔空氣 專家提醒:久戴會血氧下降

疫情仍在肆虐,許多人明明做足防疫措施卻還是確診。日前專家就在臉書發文分享,N95口罩雖然能阻擋99.9%以上的病毒,但是防護效果太好、太悶普通人根本戴不住,在口罩不密合的情況下保護效果甚至會比一般的醫療口罩來的差。招名威專攻毒物醫學,目前擔任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他7月12號在臉書粉絲專頁「招名威教授毒理威廉」上發文分享,許多人都認為N95口罩防護效果很好,但他不太理解這個好或不好到底是什麼意思?是所謂的阻隔效率還是呼吸效率?答案是兩者皆是,都很好,而且是好過頭了!招名威在臉書分享,N95口罩不見得比一般一醫療口罩來的好。(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他表示,N95阻隔飛沫病毒的效率確實很好,可以阻擋99.9%以上病毒進入我們的呼吸道,但這只是數據,有一好就沒有兩好,因為同時我們吸的空氣自然也會被阻隔,「雖然沒有到99.9%以上,但太密合只要擋個20%~30%,我們其實就已經很難吸氣了,久戴也會有血氧下降問題,更何況99.9%。」所以,在吸不到空氣和天氣炎熱的情況下,一般人根本很難長時間一直配戴,在挪來挪去口罩的情況下,反而口罩不易密合,有縫隙當然病毒很容易長驅直入。在文末他也提醒,配戴一般醫療口罩就已經可阻隔95%病毒,也不易有太過密合吸不到氣而戴不太住的問題,在非特殊情況下使用反而效率比N95更好一點。

publish-icon 07月12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電價調漲「醫療機構雪上加霜」 恐年增逾20億電費

經濟部日前召開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針對用電大戶調漲電價。醫界人士指出,醫療業屬於高用電對象,漲幅15%以上,粗估全國2萬多家醫療機構,包含400多家醫院、20家醫學中心,1年增加電費將超過20億,這對於整體醫療機構經營無非是雪上加霜,也是非常沉重的打擊。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常務理事、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表示,這幾年醫療機構經營上,從前2年一例一休到周40工時、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醫療作業人事成本已大幅增加。洪子仁表示,此次若將醫療機構電價列在調漲範圍內,尤其醫療業屬於高用電對象,漲幅15%以上,粗估全國2萬多家醫療機構,包含400多家醫院、20家醫學中心,1年增加電費將超過20億,這對於整體醫療機構經營無非是雪上加霜,也是非常沉重的打擊。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常務理事、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與來賓交換意見。(圖/中國時報范揚光攝)醫療機構10年前就開始推動綠能環保等節電作為,洪子仁說,眾所皆知醫療機構本身是24小時不斷電場所,包含手術室、ICU等都必須保持24小時不能斷電,同時必須保有備援系統,以確保病患手術安全及醫療品質,在此次疫情期間,各大醫院為保持防疫感控要求必須加大電力在空調及24小時不斷電系統上的投入,要節省電力有相當極限,醫療機構本身屬於民生基礎設施場所,漲價可能造成醫療品質疑慮,呼籲經濟部慎重考量。洪子仁表示,醫療機構配合防疫政策投入高額防疫費用,諸如開設疫病門診、設立篩檢與疫苗接種站、醫療營運降載加開專責病房及分流收治確診患者外,醫護人力投入防疫第一線,醫院配合調度防疫物資如N95口罩衛耗材成本等經營成本大幅增加同受疫情嚴峻衝擊。因防疫作為、院內感染管制,醫療成本支出攀升,醫院面臨不利疫情所生因素,卻受限於《醫療法》、《全民健康保險法》等高度醫療服務費用監理,難以將成本外部化,僅能獨力承受損失與生存壓力,持續打擊醫療防疫體系韌性。他強調,醫療機構本身屬於24小時運作場域,包含院內貴重醫療設備,如MRI、CT、PET需長年維持低溫不斷電狀態,維持醫療埸域舒適空調及照明設備穩定並符合感控原則,就此次而言若電費調漲將造成全國醫療機構增加支出高達20億以上,無非是沉重打擊。大家都說疫情期間醫院是防疫的第一守,但在電價調漲的過程中卻遺忘了醫院,這是所有醫療機構非常遺憾的一件事。

publish-icon 06月3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蔡適應勤募物資挺防疫 強調現階段重點振興基隆經濟

民進黨基隆市長參選人蔡適應獲提名後,近兩日公開行程專注在「力挺醫護、齊心防疫」,除牽線台北醫療聯盟協會捐贈1萬1500份口罩給基隆5大醫院和基層診所外,也促成民間公司捐贈2000份唾液快篩試劑協助孩童篩檢;被問及陸續有選戰民調露出,蔡適應今(24)日表示,政治人物這個時間點應把心思放在振興基隆經濟,不讓基隆公共建設因疫情停滯,這才是對基隆市民負責的表現,一直談民調沒意義。基隆新冠疫情已趨緩,不過醫護人員的防護口罩尚有不足,蔡適應得知後,立即牽線台北醫療聯盟協會理事長趙忠傑等醫界友人,募集N95口罩1萬1500份,捐贈給基隆三軍總醫院、部立基隆醫院、市立基隆醫院、基隆長庚醫院和台灣礦工醫院等,以及基隆的基層診所,讓醫護人員有更好的防護口罩。蔡適應表示,疫情開始後,第一線醫護人員對於醫療耗材的使用量相當龐大,日前他和趙忠傑理事長已經有募集過一次口罩,這次再次募集N95口罩,也是再次感謝每位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為民眾守護健康。此外,蔡適應也號召企業友人意欣國際有限公司,捐贈2000份唾液快篩給基隆市政府教育處,讓基隆市5歲以下的孩童可免於戳鼻子之苦,又能安心防疫。針對基隆市長選戰,以及如何扮演好基隆市長林右昌接棒者的角色,蔡適應表示,每位參選者都會說明對於未來的願景,基隆這幾年的進步就是中央和地方一起努力的成果,他這幾年扮演一個協助林右昌的重要角色,他了解市長的施政脈絡、城市發展規劃,可以無縫接軌延續正在推動的計劃,讓市政繼續大步邁進。蔡適應指出,市港再生標竿計劃、基隆河谷廊帶搭配基隆捷運的開發計劃、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劃,這些計劃都有他協助推動的足跡。他說,基隆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海洋城市,自己未來會從基隆的特點著手,帶領基隆持續往前邁進。針對陸續有選戰民調數據露出,蔡適應表示,他都是以平常心看待民調高低,坊間雖有不少民調是指他維持領先,這只能作為選舉策略參考,沒有必要一直拿民調炒作新聞,但他尊重每個候選人的選舉策略。他認為,現階段重點不在於討論民調,而在疫情之後各項產業的振興,希望基隆市的工商產業可以快速的回到疫情之前。蔡適應表示,6月10日到19日基隆市政府舉辦城市博覽會,攜手中央和地方來推動振興,總統蔡英文也說疫情後的振興就從基隆開始。他認為,一個有志於從政的政治人物,在這個時間點應該把心思放在如何讓基隆經濟能夠振興起來,如何讓基隆的公共建設不因疫情而停滯,這才是對基隆市民負責的表現,一直談民調沒意義。

publish-icon 06月24日, 2022 繼續閱讀
情報
alt

力挺醫護!立委蔡適應牽線台北醫療聯盟協會捐贈1萬1千5百份口罩

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已有趨緩的狀況,不過醫護人員的防護口罩,還是尚有不足的部份,在立法委員蔡適應的牽線下,臺灣台北醫療聯盟協會理事長趙忠傑聯合醫界友人,募集N95口罩1萬1千5百份N95口罩,捐贈給基隆三軍總醫院、部立基隆醫院、市立基隆醫院、基隆長庚醫院、臺灣礦工醫院等,還有基隆的基層診所,希望醫護人員能有更好防護口罩。社團法人臺灣台北醫療聯盟協會理事長趙忠傑表示,近期雖然疫情趨緩了,但是Omicron變異株的威脅還在,他希望募集的N95口罩能夠幫助到基隆的醫護人員,未來他還會持續的來募集快篩等物資,幫助更多在第一線工作的醫護人員。基隆市立醫院護理主任廖郁芬致贈感謝狀給臺灣台北醫療聯盟理事長趙忠傑博士。三軍總醫院基隆林致源院長表示,蔡適應委員相當關心基隆的醫療和醫護人員工作情形,基隆的染疫狀況走在全國的前面,他們也特別重視第一線人員的防護裝備,包含:專責病房、急重症病房,接觸比較高危險病人的醫療人員,他們都會好好的利用這批N95口罩。部立基隆醫院林慶豐院長表示,部立基隆醫院從疫情開始後,就大量的收治染疫的病患,他們大概收治了2千多位中重症病患,還有一些確診的病患需要開刀,衛材的消耗相當龐大,這些N95口罩是第一線醫護人員的及時雨。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院長林慶豐致贈感謝狀給臺灣台北醫療聯盟理事長趙忠傑博士。立法委員蔡適應表示,疫情開始後,第一線醫護人員對於醫療耗材的使用相當龐大,日前他和趙忠傑理事長已經有募集過一次口罩,這次他們再次募集N95口罩,感謝每位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守護我們的健康。另外,昨日剛獲得民主進步黨提名的參選基隆市長的蔡適應,有媒體詢問他如何扮演好林右昌接棒者的角色,蔡適應表示,每位參選者都會來說明自己對於未來的願景,過去他也多次在自己的臉書說明過他自己的努力,也有相當多的直播說明會,基隆這幾年的進步就是中央和地方一起努力的成果,他本人扮演一個協助右昌市長一個重要的角色,他了解右昌市長的施政脈絡、城市發展規劃,他可以無縫接軌延續右昌市長正在推動的計劃,讓市政可以繼續大步邁進,例如:市港再生標竿計劃、基隆河谷廊帶搭配基隆捷運的開發計劃、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劃,這些計劃都有他協助推動的足跡,基隆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海洋城市,他會從基隆的特點著手,帶領基隆持續的往前邁進。

publish-icon 06月23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泰國首例「人傳貓再傳人」個案 確診貓打噴嚏導致獸醫確診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5月10日公開一項案例報告,指出泰國宋卡王子大學獸醫院的女獸醫,在2021年8月檢查確診患者飼養的貓咪後,因貓咪打噴嚏確診新冠肺炎,成為全球第一起「貓傳人」的病例。根據報告顯示,這隻貓的飼主是一對來自泰國曼谷的父子,他們在2021年8月確診,「兩人一貓」就這樣被救護車送往宋卡王子大學醫院(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簡稱PSU)住院治療,2天後女獸醫將貓咪移轉至大學獸醫院檢查,貓咪抵達醫院時狀態良好,因此獸醫僅配戴N95口罩和手套,在未戴面罩和護目鏡的情況下,替這隻貓檢查了10分鐘。貓咪易受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潛伏期和傳染期相對較短。(圖/unsplash)篩檢過程中,貓咪曾面朝獸醫打了噴嚏,三日後獸醫出現發燒、流鼻涕、咳痰症狀,獸醫分析周遭密切接觸者無人染疫,因此轉而懷疑,自己確診的原因,與先前篩檢的貓咪有關。報告指出,貓咪易受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潛伏期和傳染期較短,這隻貓可能在傳染獸醫前一周就已確診。這隻貓事後證實確診,病毒載量極高,在檢查病毒基因序列後,顯示貓、兩位主人和獸醫的病毒基因序列相同,和其他患者序列不同,加上獸醫從未與貓主人會面,因此專家判斷,獸醫可能是在貓咪「打噴嚏」時感染了病毒。對於這起「人傳貓再傳人」個案,CDC表示,「這顯示新冠病毒能透過眼部傳播的可能性,以及在與高危人類或動物近距離接觸時,除了戴口罩外,還要戴上防護眼鏡或面罩的重要性。」

publish-icon 06月22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妻小3人都確診 最強老爸「沒打疫苗」同住14天都篩陰 防疫絕技曝光

詹先生一家4人都未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妻小3人在5月間接連確診,他靠著戴3層口罩加護目鏡,每天用酒精拖地3次,與家人同住連續14天快篩陰性,妻小康復後,全家還一同開心出遊,被稱為「真天選之人」。33歲詹男在父親經營的火鍋簡餐店工作,自己雖未加入「反針團體」,但立場與其相同,認為疫苗都是緊急開發授權使用,並非正式過關審核的疫苗,怕施打數十年後會有疫苗後遺症,他、妻子與兩名女兒(4歲與8個月大)一家4口都未打任何1劑。秀出連續14天快篩陰性的篩劑,詹先生的篩劑為最右邊一排,被稱為打敗病毒的男人。(詹先生提供/程炳璋台南傳真)詹家大女兒5月18日發燒,經過快篩陽性,到醫院做PCR,2個女兒都確診,隔日妻子同樣確診,一家4口3人倒下,詹男未選擇暫居他處,仍決定與家人同住,幫忙照顧妻子與小孩。他先向餐廳請假,靠著每天戴著3層口罩(兩層醫療口罩加一層N95口罩)與護目鏡,每天用酒精拖地3次,14天用掉了70瓶每罐500毫升的酒精,每晚自己跑到客廳睡覺。妻子與兩女經過10天後已快篩陰性,他仍不放心,自動快篩到第14天,確定全都是陰性,全家才解除隔離,詹男開心的帶全家到奇美博物館出遊散心。詹先生每天使用酒精拖地3次,14天用掉將近百瓶的酒精。(詹先生提供/程炳璋台南傳真)秀出連續14天陰性的快篩劑,詹男表示,即使家人都已康復,也是會擔心再感染,自己還是得提防染疫,全家一直保持不去人多的地方,用餐很少內用,證明沒打疫苗,還是可以靠嚴密的防疫措施全身而退,親友稱讚「真系天公仔囝」。

publish-icon 06月12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賈永婕冒大雨送兒童救命神器 一到院醫護喊:有病患急需使用

這幾日受到滯留鋒面影響,全台都有大雨發生,藝人賈永婕卻依舊馬不停蹄送兒童救命神器,昨(8)日她就在社群平台透露,團隊近日送網全台各地醫院,就連澎湖都送到了,機器一到小兒科病房,就有呼吸治療師馬上出來簽收,並推進ICU或專責病房,更有醫師看到他們送物資來,馬上就說「有病患急需使用治療」。也讓她表示,能夠讓小生命度過危險是多麼值得的事情啊,將會願意繼續努力、繼續付出。醫護人員都相當感謝賈永婕團隊的物資送達,更有醫院一看到物資送達就表示有病患急需使用。(圖/翻攝自賈永婕臉書)賈永婕在社群平台透露,她和團隊一起將兒童救命神器冒著大雨送到全台醫療院所,從北部到東部,甚至連離島澎湖都送到了,包含兒童呼吸管線、HFNC(高流量氧氣鼻導管全配系統)、防水隔離衣、N95口罩等必需物資,都在8日這天送達,甚至有醫院在他們一到達就表示,正有病患急需使用治療。她也表示,「澎湖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澎湖出身的企業家霈方國際呂董認捐回饋鄉親,支援澎湖醫護,一起守護澎湖的孩子❤」,風雨中一共送12家醫院,真的很感動大家的支持,你們的支持與信任她才有子彈才有能力去完成這個支援任務!目前還是持續收到很多醫院的需求,她知道此時一定會有很多聲音,為什麼?為什麼?我的想法是與其一直糾結原因也無事於補。但她就是要及時救援、救命的關鍵時刻一定要好好把握,就是要讓孩子在病程中舒適一些、也讓醫護有足夠的醫療資源可以運用。想想能夠讓小生命度過危險是多麼值得的事情啊。不少民眾都相當感謝民間力量支援。(圖/翻攝自賈永婕臉書)不少民眾看到賈永婕的發文後,都紛紛留言表示,「和時間賽跑,多救一位孩子就是拯救一個家庭的希望。」、「不考慮任何雜音~也不用想疫情過後這些醫療器具如何~先救人要緊~」、「為什麼不是我們政府在為兒童的性命奔波?」、「身為澎湖鄉親,很感謝女神無私的奉獻。未來也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參加一場三鐵,向女神看齊。」。

publish-icon 06月09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專責病房用「塑膠布」隔離?護理師曝:病人熱到穿尿布 院方回應了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確診人數不斷攀升,醫療量能備受考驗。高雄一名護理師爆料,政府不斷徵收醫院病房,作為專責病房使用,院方卻沒有任何配套措施,竟然只用塑膠布把病房和護理站隔開,還規定病房不能開冷氣,病人被熱到脫光衣服,全身只剩一件尿布,整個病房都瀰漫汗酸味,讓護理人員超崩潰。原PO日前在網路論壇Dcard發文,「疫情延燒到現在,護理人員真的快支撐不住了!醫院不是應該要當護理人員的助力嗎?怎麼變阻力?政府一直徵收醫院病房變成專責病房,可是前提應該是病房要有所謂的負壓跟相關配套措施才對,不是用個塑膠布把護理站跟病房隔離起來這麼兩光,就打發護理人員欸!」護理師提到,「明明衛生局有發給醫院隔離病房設備改良的費用,現在都不知道花去哪裡了,市立醫院這樣可以嗎?規定病房不准開冷氣(因為中央空調會散播病毒),現在大夏天欸!每天都27-30度,病房裡面一定更熱,每個病人都脫到只剩一件尿布,還狂冒汗,熱到每一個病人都在胡言亂語」。原PO表示,「我們也是穿著全套隔離衣服、頂著熱到快中暑的環境執行護理照護,而且自從政府公告1:7照護比之後,我們每天都1:10以上哦!因為一直超收病人的緣故,病房從單側開到雙側(病房是直線型,中間卡一個護理站),病人送上來病房後,直接穿越護理站,所以這樣有管控原則嗎?」護理師無奈喊話,「不都說護理人員是醫院的最大資產嗎?為什麼醫院感覺一點都不管我們的死活?醫院要超收病人,那就請給足人力,不要都一直壓榨護理師。我們也都持續在蒐集證據,希望大家可以把這件事頂上去,我也相信全台灣一定還有其他醫院也這樣。我們醫院就在衛生局的旁邊,竟然衛生局沒發現醫院荒唐的行徑」。對此,被指射的高雄市立民生醫院稍早發出聲明,本院為傳染病指定應變醫院,所有照護皆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地方衛生機關指導辦理,相關設備及人力都符合規定,針對目前網路上有不實的傳言指控本院防疫不力的部分,本院在此發表嚴正聲明如下:1.本院專責病房,皆符合中央防疫的設置規定,並無設備簡陋之情事。2.本院專責病房皆有空調並開窗,維持舒適溫度及空氣流通。3.本院是地區醫院,專責病房照護比1:10,優於醫院設置標準1:154.有安排適當的照服員協助病人日常生活起居。5.專責病房設置符合衛福部規定,且由本院感染症專科醫師指導監督。6.流傳照片為專責病房,並非負壓隔離病房,設置符合衛福部規定。7.照服員皆取得合格證照,每年完成相關感控課程及隔離衣穿脫訓練。8.民生醫院給予專責病房的所有工作人員適當的防護裝備(包含N95、面罩、隔離衣)。民生醫院強調,院方基於照顧市民健康及保護員工職場安全的責任,本院會持續提供良好的醫療品質,請社會大眾勿以訛傳訛重挫醫護信心,讓本院能將防疫重心放在照護病人身上。

publish-icon 05月3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蔣萬安率「防疫台北隊」 捐贈愛心醫療物資挺醫護

新冠疫情嚴峻,前線醫護各項物資需求大增,甫被提名台北市長參選人的立委蔣萬安今(26)日領頭赴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捐贈募集來的愛心醫療物資,強調防疫工作是場團體戰,面對病毒的威脅,各界會同心守護醫護夥伴,一起成為「防疫台北隊」,也感謝醫護人員的辛勞付出。蔣萬安與台北市議員陳炳甫、市議員參選人柳采葳及高世俊,一同前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捐贈N95口罩1萬6000片、防護衣2000件,以及酒精240桶,用行動力挺醫護人員;聯合醫院總院長璩大成、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院長蔡景耀代表受贈。蔣萬安表示,台北市聯合醫院一直是市民的「健康守護者」,過去兩年的疫情中,更是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線,從施打疫苗、確診檢驗、收治病患,再到染疫康復者後續的追蹤、開設整合門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所有的醫護夥伴,從來沒有缺席,真的辛苦了!」蔣萬安說,今天捐贈的醫療物資,是集合許多人的愛心,希望能給予聯醫辛苦的醫護更多支持,能夠心無旁騖,守護市民的健康,「防疫的工作是不分彼此的團體戰,面對病毒的威脅,我們會全心守護醫護夥伴,一起成為防疫台北隊!」蔣萬安也提到,最近網路上流傳一張照片,是醫院門口張貼「請不要對醫護人員咆哮」的標語,讓人看了心酸、憂慮。他呼籲,自己身為染疫康復者,深深了解市民朋友在疫情下會焦慮、著急,這都很正常,但所有的醫護,都是冒著被傳染的風險、在強大的工作壓力下,執行最辛苦的醫療工作,「請給醫護多點耐心,讓我們相互體諒,相互理解,把那張標語撕下來!」蔣萬安強調,將要求衛福部,疫情期間醫療院所配合防疫政策,開立專責病房,對於醫療院所的營運補貼,今年一定要繼續辦理,與醫療院所共同度過疫情難關。

publish-icon 05月26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為領保險金「路人討論賣確診水」…女星傻眼:祝你們地獄相見 醫護現況曝光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確診人數不斷攀升,也考驗著醫療量能。女星吳怡霈25日也在IG限時動態開放醫護人員分享現況,希望民眾可以多些同理心,尊重、體諒醫護人員的辛勞,但沒想到現實生活中,竟有人為了保險金,在路上討論賣確診水,讓她相當傻眼「這社會是怎麼了?」吳怡霈25日在IG限時動態開放醫護人員分享現況,有人就透露,幾乎每天都有確診者需緊急動手術,「穿著全套隔離衣進行手術真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還有人表示,每天都8到10小時不吃飯、不喝水、不上廁所,穿著隔離衣每天衣服全濕,臉還被N95壓到花掉。醫護人員分享現況。(圖/翻攝自IG@wuipei29)吳怡霈透露,「昨天甚至有朋友說,在路上聽到有人討論在賣確診水,為了要領保險金……這社會是怎麼了?」對於為了領保險金而拿健康去交換的人,她表示「長久看下來還不知道誰輸誰贏,健康還是最重要的啊各位!」而針對買賣確診水的人,她也直言「祝你們在地獄相見歡!」

publish-icon 05月25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腎友淪人球2/洗腎機構三缺又遇確診數暴增 醫界喊話:亟需武器

根據統計,截自五月中旬,全台光是台北市的長照機構,確診家數就突破100家。財團法人台灣基層透析協會理事長楊孟儒提醒,這類病人中有不少洗腎病患,就算無疫情已是死亡高風險族群,一旦確診,致死率很高,目前收治確診病患的基層洗腎機構面臨護理師、防護配備以及快篩試劑不足,中央和地方政府應協力提供第一線人員足夠的武器,並給予適當的獎勵補助金,加強照顧意願。台北市議員鍾佩玲辦公室調集資料指出,5月1日至11日台北市長照機構確診家數為114家,確診人數共計1077人。楊孟儒說,安置於長照機構的腎友萬一確診,致死率將會更嚴重;去年本土疫情爆發時,長照機構病人確診比例高達五成,這波Omicron雖輕症較多,但強烈建議長照機構染疫者應列為優先領藥族群。全台血液透析病患約9萬人、機構則有480家,基層專職護理人力整體短缺,投入臨床醫療越來越少,這波疫情影響層面很大,兼職護理師可能面臨自己或家人確診,同時又要幫確診病患洗腎,身心壓力都很大。中華民國腹膜透析協會理事長吳鴻來提醒,腎友平均每週洗腎三天,為方便行動不便的確診腎友,無障礙計程車等接送量能應及早因應。(圖/黃耀徵攝)有30年護理師經驗的立委蔡壁如指出,全台灣領照護理師有30萬人,但實際執業人數卻只有18.4萬,高達37%的護理師取得執照後卻不執業,主要有兩大因素:首先,護理師「錢少事多」,自2004年到2020年,每日每床住院的護理費,只從613點調整至752點,換算起來16年下來調薪不到新台幣700元;其次,台灣的護病比是1:8,比起美國、澳洲的1:6高出25%,負擔比他國高出許多,護理師的待遇亟需檢討和精進。除了醫護人力短少外,缺乏在各地區專責收治確診病患的洗腎機構,也是一個問題。台南就有診所的醫護人員因接觸確診洗腎患者遭匡列,市議員呂維胤要求台南市府應設置確診洗腎患者血液透析專責醫院,將確診洗腎患者分流,以有效調度醫療資源,同時降低醫護人員染疫風險,避免醫療崩潰;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和陳怡君也呼籲成立專責洗腎中心,避免洗腎病友確診後又發生人球事件。中華民國腹膜透析協會理事長吳鴻來指出,洗腎中心的診療間與大醫院的病房不同,病床間僅相隔一台洗腎儀器的距離,洗腎室空間空間病人密集度高,容易成為疫病傳播溫床。此外,開設專責收治確診患者的洗腎機構,應考量病患接送與通車時間,尤其高齡腎友或是行動不便者,平時仰賴復康巴士,確診後無法搭乘復康巴士,改搭防疫計程車,考驗地方政府是否提供足夠的無障礙計程車;若患者前往專責洗腎診所路程太遠,搭乘時間太長,極有可能排擠到其他使用者;像是花東地區因洗腎室密度較低,兩間洗腎室之間,最遠的距離可能達100公里,加上遇到天災等特殊狀況,往返也可能超過100公里,以一周三次的頻率,就醫恐成為腎友的一大負擔。曾擔任護理師的立委蔡壁如指出,台灣護病比和待遇有待精進,才能促使更多護理心血投入,解決護理師不足的問題。(圖/翻攝自蔡壁如臉書)楊孟儒也說,由於絕大部分的基層透析診所位處住宅或大樓,且受空間動線的侷限性,加上經常性人力不足,不利分艙分流及整體感控收治確診透析病患,在Omicorn疫情大爆發、醫院量能滿載之際,為維護病人就醫權益,診所配合收治確診病患備感壓力,希望主管機關及地方衛生單位能在政策上給予協助,像是提供足夠的防護裝備N95口罩、快篩試劑等,讓醫護人員能獲得基本保護,另外針對收治確診病患的基層洗腎機構,給予適當的獎勵補助金,加強照顧意願。

publish-icon 05月22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疫情捲土重來讓賈永婕再出手 一聽醫護需求她心碎了

去年台灣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時,女星賈永婕登高一呼號朝演藝圈與商界一起捐助醫療器材,幫助前線醫護人員,如今本土疫情再起,她也開始在社群網站上東奔西跑為前線醫護送食物、飲料,以及口罩等醫療器材,近日她聽到醫護需求,發現現在已需要嬰幼兒醫材讓她心碎,因為疫情已經感染到嬰幼兒了。賈永婕聽到前線醫護需求,發現現在嬰幼兒染疫狀況越來越多。(圖/翻攝自賈永婕臉書)賈永婕在社群網站上寫出,「嬰幼兒確診感染的病例越來越多,昨天我陸續收到很多醫院針對嬰幼兒醫療的需求,心碎啊!今天先補上亞東醫院的需求,我們之前捐的救命神器HFNC 專門給嬰兒的管線,XS 還有S!我們配了三箱60組的管線,希望最好不要開箱,但是有備無患!」。她也在跟廠商採購時,發現嬰幼兒的管線貨量不足,已經請廠商緊急跟紐西蘭進貨,請廠商先把貨進來台灣,讓我們的下一代可以好好守護,她也表示這次的醫療耗材是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買單,總共買了10箱200組耗材。不少政商名流都伸出援手,希望能為前線醫護打氣。(圖/翻攝自賈永婕臉書)另外包含藝人陶晶瑩、遠雄人壽、曾馨瑩等都捐助N95口罩以及防護隔離衣,不少藝人也繼續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希望能為前線醫護打氣,也為台灣度過這次難關。

publish-icon 05月2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戴口罩還要保持微笑 護理師快崩潰

高醫體系為了拚ISQM國際服務品質認證,要求旗下護理人員比照「服務業」、視病患如「顧客」,關懷問好不可少,戴著口罩也要微笑。護理人員不滿投訴,在疫情「南升北降」、醫療量能吃緊之際,認證單位頻頻派神祕客偽裝病患,帶著針孔攝影機四處當「麻煩製造者」,考驗她們的耐心和應對,簡直要崩潰。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去年7月通過ISQM國際服務品質認證,旗下小港、大同、旗津醫院也接續展開稽核,要求「環境、商品及人員」等服務達到標準。認證單位會派出神祕客偽裝掛號看診,提供院方參考改善。有高醫體系的護理師爆料,她們被要求看到病患需主動問好,用姓氏尊稱不得洩漏個資,講話眼神要直視,五指伸直指引方向,雙手遞上資料,就算戴著口罩也要讓人感到微笑,講完還要多問一句「還有什麼需要服務的嗎?」同事們忙碌之際一不小心就會被記點,擔心影響年底考核和獎金。「要求人性化對待病患,卻不人性化對待護理師!」該護理師表示,看診時醫師不耐、要她們「動作快一點」來消化爆滿的看診人潮,院內卻要她們「以客為尊」,服務做好做滿。神祕客更是近乎「找碴」,故意以「不知道,我不懂」來回應她們的善意提醒,排定檢查後又故意更改時間,考驗她們的耐性。疫情下為了自保,天天戴N95上班、滿臉壓出瘀青痕,還要刻意擠出笑容,大嘆「心很累」。高醫表示,去年已評鑑並取得認證,今年度輪到大同醫院接受稽核。大同醫院表示,由於醫護人員遭遇病患不理性對待事件頻傳,才會透過稽核保護醫護權益。因疫情嚴峻,稽核已於上周申請停辦。經查,認證單位今年仍針對高醫體系所有院所改隨機抽查。小港醫院表示,神祕客是稽核全院同仁,並非針對護理師。有缺失者會提醒改進,絕不會懲處,表現優異同仁則給予獎勵。高醫醫療體系原規畫花3年達成旗下醫療體系全通過驗證的目標,因疫情緣故已暫停辦理。

publish-icon 05月2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長官人在哪?護理師崩潰發「求救文」 急診猶如人間煉獄:罵病人罵到哽咽 

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疫情爆發,許多大型醫院的急診室都被塞爆,台灣醫療量能正面臨嚴重考驗。一位急診室的護理師,在臉書發出沉痛的「求救文」,直言現在醫院的急診室,根本就是人間煉獄,痛批將帥無作為,「不敢奢望超前佈署!然而,未雨綢繆做不到」、「已經分不清模糊的視線是汗水還是淚水。」這名女護理師在臉書發文強調,「這不是抱怨文,是求救文」,她指出,自己上班整天N95整天沒拿下來過,這代表「滴水未進,晚餐原封不動帶回來」。她憤慨的表示,疫情爆發多久了,但急診室的現場困境,卻沒有半個長官了解感受,「門口擠滿快篩陽的人流、您懂穿越那人牆的感受嗎?」這名護理師更批評,急診室這般兵荒馬亂的場景,每天都在重複播映,「一波波陽性人流,隔離室擁塞、又插管!隔離病房、ICU負壓床都滿了。下雨天,帳篷區很克難,塞不下了,連門口車道都擺了留觀床。」這名護理師認為,現在許多醫護戰場上的一線人員都被放生,只能自己在病毒叢林設法求生。該名護理師還透露,今天她還很痛心的罵了不配合戴口罩的病人,「當醫護一個個染疫病倒,誰來照顧你們?」、「罵得我哽咽了,不管你是否投訴我,真的無力了。」

publish-icon 05月1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防疫女神成立慈善協會 賈永婕要跟志玲姊姊拚了

賈永婕今(14)日宣布成立「台灣永婕美少女慈善協會」,未來將提供大眾捐款管道,一同為前線醫護人員打氣。去年5月本土疫情大爆發,當時賈永婕親至各大醫院,連續送了44天的愛心便當,還號召好友捐贈「救命神器」HFNC,也讓她受封「防疫女神」。近日台灣疫情再度升溫,賈永婕也持續發揮愛心,到醫院送愛心飲料、捐贈N95口罩,參加公益活動幫忙分送物資。賈永婕在臉書發文透露,一早起來就收到很多醫護的需求,醫院的防護設備真的很需要大家幫忙,同時收到許多熱心粉絲想要一起參與捐款,「我的美少女慈善協會已經正式成立,也正在申請募款字號的流程,一旦募款字號下來就可以接受大眾的善款。」賈永婕宣布「台灣永婕美少女慈善協會」。(圖/翻攝自賈永婕的跑跳人生臉書)據《自由時報》報導,賈永婕說原本打算將協會取名「永婕同心」,感覺比較像慈善單位,但女兒力拱她改名,「我女兒說『媽媽妳當然要跟志玲姊姊拚了』,我就想說『好喔,既然她是志玲姊姊,那我就是永婕美少女』。」協會因而有了如此俏皮可愛的名字。賈永婕自己掛名理事長,老公王兆杰是協會理監事,但她搞笑說:「老公的正職其實是司機小王。」

publish-icon 05月14日, 2022 繼續閱讀
First
Last
置頂
ctwant-logo
  • 關於CTWANT
  • 聯繫&爆料
  • 隱私權政策
  • fire icon 發燒熱搜
  • facebook-icon Facebook
  • facebook-icon Youtube
  • facebook-icon Telegram

© 2020 The CTWANT Company

本網站所刊載內容著作權屬王道旺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或經授權使用,他人非經授權不許轉載、重製、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