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歲天才少女「智商162」 超越愛因斯坦、霍金:夢想殖民火星
墨西哥一名11歲天才少女3歲時被診斷出發展障礙,遭到老師和同學的霸凌與嘲笑,迫使她換了3間學校,不過母親有一次意外發現她的IQ竟比物理學家愛因斯坦還高,才5歲就念完小學,如今正在攻讀數學碩士,夢想是成為一名太空人。阿達拉經過IQ測試後發現,她的智商居然高達162,超越愛因斯坦和史蒂芬霍金。(圖/達志/美聯社,翻攝自IG)《每日郵報》報導,來自墨西哥城的阿達拉(Adhara psamurez Sánchez)從小在低收入社區長大,因患有自閉症經常被同學欺負,甚至懷疑自我,不過母親納耶利(NayeliSánchez)有一次注意到,阿達拉不僅自己學會代數,還會背元素週期表,當時他並不以為意,認為女兒只是太無聊,直到女兒接受心理治療時,當場被專家建議將她送往專收天才兒童的特殊學校CEDAT。阿達拉經過IQ測試後發現,她的智商居然高達162,超越愛因斯坦和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年僅5歲的她念完了小學,一年後完成國中和高中學業,如今已取得系統工程學士學位,正在墨西哥科技大學攻讀數學碩士。由於阿達拉夢想能成為美國太空總署(NASA)太空人,目前她與墨西哥航天局(AEM)合作,幫助當局向更多年輕女性推廣太空探索和數學,期盼有一天能夠登上火星!阿達拉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NASA太空人,身上經常出現印有NASA標誌的配件。(圖/翻攝自推特)

誰來幫我2/個助難上軌道 立委要入法拒政府互推皮球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核定罹患肌肉萎縮症的重度身障者,每月原可獲得60小時「個人助理」(簡稱個助)補助,低收入重障者「玉姐」認為時數過少,在法扶律師支援下,勇敢上法庭爭取權益。新北社會局委聘律師,在兩年訴訟中,多次表明因中央補助有限,新北市需照顧不同障別者又多,但高等行政法院仍判定個助時間上限不合理,目前新北社會局已將個助時間上限提高到100小時,對玉姐「個助不應設時數上限」的主張則礙難同意。新北市社會局同時表示,新北市的個助補助時數已達全國之冠,目前申請服務者約60多人,每年預算約7千萬元,但個助嚴重缺人,很多重障者面臨「空有時數、卻找不到個助」的困境,對於「玉姐案」是否上訴,新北市府還在慎重研議。我國是聯合國身障者保護公約的簽署國,還另訂定特別法將該公約視為國內法,但身障者保護法要修法,卻未將身障者提出的版本併案審查,也引發國民黨團的關切,呼籲制訂身障者措施前,應先傾聽身障者的需求。(圖/劉耿豪攝)玉姐案引發立委徐志榮關注。他說,國家存在目的在滿足身為人的基本生存需求,至少要讓公民都能活得像人,但重障者顯然不認為已獲平權對待。玉姐提告對象雖是新北市社會局,但各縣市所獲公益彩券盈餘補助有限,其它財政更弱勢縣市,重障者照顧問題恐怕更多。徐志榮認為,個助是保障身障者能「自立生活」必要措施,但卻未入法,衛福部僅引用身心障礙權益保障法(簡稱身權法)第51條條文,訂定「身障者自立生活支持服務」行政命令,作為個助依據,導致個助的定位、需求統計、權利義務、工作保障,甚至補助時數上限,都要看各縣市「預算多寡」而定,重障者個人意願難以被充分尊重,他將提案修改身權法,將「個助」明確入法,逐步推動個助能像「長照照護員」一樣的上軌道。 本刊調查,衛福部「身障者自立生活支持服務計畫」從2016年起試辦,中央政府(當時由內政部社會司主管,業務現已整併至衛福部社家署)最初規劃以公益彩券盈餘補助地方,承辦人員草擬計畫時,以每月60小時作估算標準,各縣市沿用迄今,但「60小時」從何而來,衛福部迄今都沒有答案。衛福部長薛瑞元在立院答詢立委王婉諭質詢時說,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指新北市對個助補助,「未以障礙者需求為主體」,僅以預算規模推估補助上限,涉及裁量怠惰,這確實是各縣市都可能面對的問題。衛福部已決定調整「自立生活支持方案」,將現行重障個數時數上限,改以「重障者需求」做評估基礎。但薛瑞元也坦言,個助來源、供應不夠,個助的法律薪資保障,都還是大問題,亟待克服。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總幹事林君潔表示,身為障礙者,最大的期望就是能自立生活,因此期盼政府制訂身障者補助措施前,能夠根據聯合國身障者保護公約精神,以身障者需求為考量主體,真正幫到身障者。(圖/方萬民攝)「說穿了,必須先克服沒有預算問題」,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總幹事林君潔直言,若縣市沒預算,即使未來衛福部取消個助時數上限,對縣市補助若無法提高,仍是僧多粥少,尤其個助照顧責任吃重,若無完整勞健保與薪資保障、「壓力不亞於自行照顧重症癱瘓者的家屬」,誰會想應徵?已故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壯年時罹患ALS運動神經元疾病(俗稱「漸凍人」),晚年需他人全天照顧,他過世前對天文物理學貢獻巨大,堪稱世上最知名的重度身障者,但若霍金生在臺灣,他會過何種生活?是否只能被送到機構照護?是否還有機會追求自我實現?若台灣的個助制度無法上軌道,恐怕都很難說。

馬之秦病逝...漸凍症被列現代絕症 平均發病後壽命剩2至5年
資深演員馬之秦今(1日)早上在家中因病過世,享壽80歲。據悉,馬之秦近年受漸凍症所苦,飲食如廁皆已無法自理,需靠看護幫助。藝人之家牧師施立民表示,即便生病,馬之秦晚年因為信仰而喜樂,最後一路走得安詳滿足,像是入睡一般,家人及教會將為她舉辦追思。漸凍人症,全稱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英文縮寫ALS,目前仍無法治癒。在發病2至3年內會快速惡化,從手腳肌肉無力到萎縮,逐漸擴散至全身肌肉而癱瘓、無法言語、吞嚥,嚴重時會導致呼吸衰竭而死亡,平均發病後壽命只有2至5年。有人形容漸凍症之苦,在於「雖生猶死」的恐怖感。最知名的患者是天文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儘管霍金大腦運作如常,身體逐漸失去控制,甚至無法說話,僅能以手指、臉部肌肉表達。

嘲笑身障童是「霍金蜘蛛人」被罵翻 企鵝妹急改口:我以為是假的!
南韓人氣實況主「企鵝妹」(Jinny)再爆爭議。日前她在美國洛杉磯動漫展(LA Comic Con)上,當眾嘲笑一名打扮成蜘蛛人,坐在輪椅上的小孩是「史蒂芬霍金蜘蛛人」,而且還重複兩次,瞬間引爆網友怒火。眼見情況不對的企鵝妹雖隨即改口「我以為是假的」,卻反倒火上澆油,再度度引發網友一陣撻伐。企鵝妹日前打扮成「神力女超人」參加洛杉磯動漫展,起初她以性感甜美的模樣暈倒一票觀眾。然而,當她在展場遇到打扮成蜘蛛人的身障小男孩,先是熱情地上前打招呼,等切換到自拍鏡頭後,竟詢問網友:「像是史帝芬霍金蜘蛛人嗎?」(like Stephen Hawking spiderman?)接著還自問自答的說:「是滴!是史蒂芬霍金蜘蛛人!」(Yeh!Stephen Hawking spiderman!)並與同行友人不停笑鬧,似乎對自己的「地獄梗」相當滿意。企鵝妹將自己角色扮演成神力女超人。(圖∕翻攝自企鵝妹IG)不過,直播留言室裡的網友們可不這麼認為,怒噴:「WTF?」、「別說那樣!」、「妳不應該對一個身障小孩這麼說」、「這樣很沒禮貌!」、「人家願意走出來已經很有勇氣,妳幹嘛還要臭?」、「地獄梗不是這樣玩的。」企鵝妹眼見留言風向不對,立即改口稱:「那是真人嗎?我以為是假的。」並連說「對不起」、「我不知道」,不過依舊止不住網友們怒火。以清純形象在網路上爆紅,並在台大學習過中文的企鵝妹,轉戰歐美後作風越來越大膽,卻也爆出許多爭議。這次在美國洛杉磯動漫展又同時招惹到動漫愛好者與身障人士,再度成為眾矢之的,整個過程還被網友「備份」。

「外星獵人」警告人類無法阻止外星人入侵 或許只能「談判交涉」
世界最受尊崇的物理學家之一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曾經警告人類「絕對不要試圖尋找外星人」,美國天文學家、「外星人獵人」塞思(Seth Shostak)也表示贊同,並且透露如果哪天外星人決定入侵地球,「我們無能為力」。根據《每日星報》(DailyStar)報導,塞思是美國著名專門研究宇宙生命的非營利組織SETI協會的天文學家,近日他接受訪問時透露,雖然他待的機構致力於尋找外星生命,他自己也期待哪天能聽到來自遙遠的外星文明訊號,但他警告如果地球與外星人開戰,絕對會輸。「如果他們決定要破壞英國的斯文敦鎮,我們完全沒有辦法阻止。請記住,任何可以到達地球的外星旅行者在技術上都要比我們先進得多」,塞思認為外星人到達地球,就像哥倫布當初到達美洲接著屠殺印地安人一樣,與其開戰絕對沒有勝算,「你唯一的選擇也許就是談判」。塞思表示他和SETI多年來一直在努力遊說聯合國,希望說服其在人類與外星文明接觸時,採用一項國際協議,不過「我們反復思考著的,實際上只是在嘗試推測『外星社會學』,我們事實上對此一無所知,誰知道他們確切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美哈佛權威天文學家曾與霍金合作 表示:外星文明曾於2017年造訪地球
哈佛大學的一位頂級天文學家聲稱,外星人已經在2017年造訪過地球,而科學家們卻置之不理。根據《每日郵報》報導,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劍橋市(Cambridge)常春藤聯盟學院(Ivy League college)任職時間最長、曾與已故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合作過的58歲美國頂尖天文學家羅布(Avi Loeb)在一本新書《外星人:地球以外智慧生命的第一個跡象》(Extraterrestrial:The First Sign of Intelligent Life Beyond Earth)中認為,5年前被捕捉到的極不尋常的星際天體飛速穿過太陽系,最好的解釋就是它是外星科技。但羅布的科學界同僚們卻錯誤地將這個不尋常的天體(他根據夏威夷語中偵察兵的意思將其命名為「斥候」(Oumuamua))當作小行星,同僚們沉浸在集體思維,不願想想「奧坎剃刀(Occam's razor)原則」,即理論所使用的假設愈少,就愈有可能接近真理。美國頂尖天文學家羅布(Avi Loeb)。(圖/AFP)羅布認為:「認為我們是獨特的、特殊的,且享有特權的人是傲慢的。正確作法應該是謙虛地坦承,我們沒什麼特別的,外面還有很多其他文明,我們只需要找到它們。」這始於2017年10月,天文學家觀察到一個物體高速移動,它只可能來自另一顆恒星,這是第一個有記錄的星際闖入者。它似乎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因為在受到太陽引力作用之後,它加速了,並且在一種神秘力量的推動下,偏離了預期的軌跡。如果是釋出氣體和碎屑的彗星倒還容易解釋,但奇怪的是,「斥候」並沒有彗尾等肉眼可見的明顯證據。「斥候」也以奇怪的方式劃過天際,科學家從望遠鏡中觀察到「斥候」忽明忽暗的變化,還觀察到它異常地發光,可能代表它是以一種光亮的金屬製成的。為了解釋諸多異象,天文學家們提出一些新奇的理論,比如說「斥候」是由氫冰組成的,因此不會有可見的痕跡,或者說它已分解成塵雲。羅布說:「這些對斥候獨特特質的解釋想法,全涉及一些聞所未聞的東西,如果這就是我們的方向,何不一開始就考慮它是人造的?」「斥候」在短暫的逗留太陽系期間從未被特寫拍攝過,羅布說,「我們只是在它已經離開太陽系的途中才得知它的存在。」對「斥候」形狀的觀察有2種,一是細長如雪茄,二是扁圓類似鬆餅,卻薄如刀片。羅布在模擬結果後傾向後者,並相信它是被刻意設計成由恆星輻射作為動力的光帆。另一個奇怪的地方是該天體的移動方式,加劇了它通過的怪異性。羅布的想法讓他與其他天文學家產生了分歧,天體物理學家席格爾(Ethan Siegel)撰文時,以「曾令人尊敬的科學家」稱呼羅布,對羅布顯得不以為然。羅布則抗議學術界的「欺淩文化」,它懲罰那些質疑正統觀念的人,就像伽利略當初提出地球不是宇宙中心時受到懲罰一樣,但真理終究會證明一切。他認為,當外星智慧生命能讓人類面對從氣候變化到核衝突等各種威脅時,這樣的發現還可以「讓我們感覺到我們是同一個團隊的一員」,「與其像國家之間經常互相爭鬥,不如之後會試著合作」。

相信外星人存在!霍金曾反對此計畫 「中國天眼」發現30億光年外神秘信號
英國物理學大師霍金(Stephen Hawking)雖然過世,但他對科學做出很多重要貢獻,包含「彭羅斯–霍金奇性定理」、「霍金輻射」,而他也堅信「外星人真的存在」,曾多次發言警告人類。他認為現代地球人為了發展,不斷向外尋找外星生物的行為很危險,遲早會被發現地球的存在,但大陸似乎不願聽取大師生前的金玉良言,近日宣布,「捕捉到了距離地球約30億光年的神秘信號」。英國物理學大師霍金。(圖/Reuters)中國科學技術部的官方媒體《科技日報》指出,位於貴州的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Five hundred 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又稱天眼)2016年9月25日落成,2020年1月11日啟用,9月啟動「尋找外星人」,報導指出,20多名科學人員必須長時間操作機器,讓天眼每日至少運行20小時,自1月啟用以來,天眼已經運轉達5000小時,首次在星際空間中發現了會週期性發射脈衝訊號的星體——脈衝星。根據報導稱,截至9月中旬,天眼發現的脈衝星已達224顆,其中有100多顆已被確認為新發現的脈衝星,「還首次捕捉到了距離地球約30億光年的神秘射電信號——多次重複爆發的快速射電暴」。大陸方面期望,天眼能在未來20至30年,在世界上保持技術一流地位,目前仍持續運作當中。大陸開始打造「中國天眼」以來,霍金曾公開反對這項計畫,大陸在2017年探測到來自外星的可疑信號時,霍金更警告「千萬不要回答!」霍金認為,「中國天眼」如此大規模的儀器,將使地球更容易被外星人發現,發現恐怕會帶來一場浩劫;不過,大陸方面對此從未重視。

周星馳自曝童年尷尬往事 曾於「這個場合」拉褲子
本月1日是六一國際兒童節,香港喜劇天王「星爺」周星馳在Instagram發文自曝,5歲曾在幼兒園的開學典禮瀨屎(拉褲子)。同時,他更希望以此收集網友的「童年尷尬往事」。貼文曝光後,引來許多人參與及朝聖,目前已累積數千則留言和數萬個按讚人次。周星馳自從2022年開通Instagram帳號,除了經常分享私人生活點滴,也會不時和粉絲互動。他此次先是貼出2張拍攝電影《長江7號》的花絮照,可以看到他和兒童演員有說有笑,還伸手擠了對方的臉頰,模樣相當逗趣。同時,周星馳發文寫下,「正如偉人甘地和甘比所講『往事如煙,不堪回首』,適逢兒童節,不如一人說一件最不堪的童年尷尬事,最多Like的十位,將會收到兒童節神秘禮物一份。」接著他便自告奮勇,透露「我先說,5歲時曾在幼兒園開學典禮上瀨屎(拉褲子)」。貼文曝光後迅速掀起熱烈迴響,目前已累積數千則留言和數萬個按讚人次,有網友透露「幼稚園鍾意個男仔,但係佢請我食鼻屎(幼兒園喜歡一個男孩,但是他請我吃鼻屎)」、「在媽媽面前,牽著漂亮女老師的手叫老師媽媽」、「拿了爸爸的保險套,以為是氣球,灌水後就放在床頭忘了收」、「小學的時候上體育課,突然很想放屁,就偷偷跑到某角落想偷偷的放,然後就發現那不是屁!結果到下課的時候我還站在那角落不敢動」、「我幼兒園時是全校最會爬樹的小孩,同學問我怎麼做到的?我唬爛他們:『我都吃螞蟻』。然後每到下課,一群小朋友都會窩在樹下吃螞蟻;而我正坐在樹上吹著風看著他們」。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Stephen Chow (@stephenchow)

曾經被撞過...科學家發現有虎鯨正在「特訓」同伴 攻擊船隻為自己報仇
日前一對夫妻駕駛遊艇航行在直布羅陀海峽上時,遭到6隻虎鯨攻擊,當時虎鯨不斷撞向船隻,讓夫妻倆非常懼怕,所幸在虎鯨們持續攻擊遊艇1小時後自行離開,恐怖經歷讓2人非常驚訝。對此有科學家指出,自2020年來大西洋不斷傳出虎鯨攻擊船隻的事件,恐怕是虎鯨發起的復仇行動。根據《每日郵報》報導,5月2日在西班牙外海的直布羅陀海峽,傳出有6隻虎鯨圍攻遊艇的事件。當時58歲的珍妮特(Janet Morris)和58歲的斯蒂芬(Stephen Bidwell)一同在船上,不斷遭到虎鯨們猛力撞擊,所幸虎鯨們在持續攻擊遊艇1小時後失去興趣自行離開。而斯蒂芬在事後受訪時表示,當時情況令人心生畏懼「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經歷」,他更表示,當時遭到虎鯨攻擊時,遠方有一隻成年虎鯨待在一旁,似乎是在監督其他虎鯨攻擊他們。而在事發後2天,5月4日再次傳出3頭虎鯨衝撞了一艘遊艇事件,船長韋納(Werner Schaufelberger)指出,當時有1頭大的虎鯨帶著2頭小的,而大虎鯨不斷從側面用力撞擊船隻,而小虎鯨則透過觀察,模仿起大虎鯨的動作也撞上了船,最終刺穿了船舵。而船員們則在西班牙海岸警衛隊的協助下回到岸邊,不過船隻卻因受損嚴重而沉入海裡。事實上,大西洋自2020年起,接連傳出數十起虎鯨攻擊船隻的事件,經過科學家幾年的調查後發現,很可能是一頭名叫格拉迪思(White Gladis)的雌虎鯨發起的報仇行動。對此,葡萄牙阿威羅大學的生物學家阿爾佛雷多(Alfredo López Fernandez)指出,格拉迪思過去可能遭遇過船隻相撞,或是受困於非法漁獵活動中,因此造成創傷,導致牠出現主動攻擊人類的行為。不過阿爾佛雷多也表示,成年虎鯨並不會教導小虎鯨攻擊船隻,可能是因為虎鯨為高度交際動物,可以透過模仿來傳遞行為,因此小虎鯨才會做出攻擊行為,不過對牠們來說這是一種玩耍的方式,並不真正具有攻擊目的。

4.5億黃金高價貨物從機場倉庫「憑空消失」 多倫多警方拒透露消息
加拿大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日前發生一起竊案,機場倉庫內一個裝有價值1500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4.5億元)的黃金、高價物品的集裝箱憑空消失。當地警方並未透露遭竊的航空公司名稱與細節,僅表示目前正在極力追查中。根據《BBC》報導指出,這起事件是發生在17日,當地警局督察杜伊維斯泰恩 (Stephen Duivesteyn) 表示,貨物是在17日傍晚從飛機卸貨,之後就依照正常流程轉送到機場倉儲,結果貨櫃卻在倉儲中心失竊。杜伊維斯泰恩表示,這起事件偏向是罕見的獨立事件,但對於是否有監視器拍下犯案過程、集裝箱是所屬於哪間航空公司,物品是從何處而來、要前往何地等等相關資訊,警方並未有任何說明,僅提到失竊的貨櫃內裝有價值1500萬美元的黃金與高價物品。而皮爾遜機場之後也發布聲明,表示竊賊並不是進入機場行竊,而是進入了機場安全線外、出租給第三方的倉庫公共區域中行竊的。

才剛放進儲存設施 多倫多國際機場「4.6億黃金」離奇遭竊
加拿大多倫多皮爾森國際機場(Toronto Pearson International Airport)日前發生價值2000萬加元(約新台幣近4.6億元)黃金,在其儲存設施遭竊的離奇竊案,目前加國警方已著手調查,並懷疑當地犯罪集團涉有重嫌。綜合外媒報導,皮爾區督察杜伊夫泰恩(Stephen Duivesteyn)證實一個裝有黃金及貴重物品貨櫃,於17日送抵機場並存放在安全設施後不久,就遭不明人士以不明方式,偷走貨櫃內價值2000萬加元的黃金。大多倫多機場管理局 (GTAA)表示,目前僅知竊賊進入租給第3方的公共倉庫區域,且該區位於該局的主要安全範圍外,管理局也強調,該起事件不會對多倫多皮爾森國際機場、機場乘客及管理局工作人員構成威脅。杜伊夫泰恩也指出,該起竊案非常罕見,更是加拿大歷史上最大的竊盜案之一,但目前要討論是職業竊盜還是趁機犯罪仍言之過早,目前將其歸類為獨立事件。不過,據《多倫多太陽報》指出,有不具名的官方人士透露,警方已鎖定並調查該地區的犯罪集團。

新冠起源出現新證據 可能跟武漢華南市場「貉」有關
新冠肺炎疫情如何爆發依舊成謎,許多科學家認為,最大的可能性是由動物傳人,和過去許多病毒的傳播模式類似,由於第一時間爆發疫情的武漢是多個實驗室所在地,收集與研究冠狀病毒,因此病毒也有可能是實驗室外洩,如今,有國際病毒專家小組表示,病毒來源可能和武漢華南生鮮市場裡走私的「貉」(或稱為狸,raccoon dog)有關。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所採集樣本,顯示有「貉」的DNA與新型冠狀病毒混在一起。(圖/翻攝自@newscientist推特) 根據國際科學雜誌《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引述國際專家的研究,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所採集的樣本,顯示有「貉」的DNA與新型冠狀病毒混在一起,增添病毒是來自動物傳人而非實驗室外洩的證據。所謂的貉,外型神似浣熊,在中國被飼養來取用毛皮與肉,這些檢驗的樣本是2020年初自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檯面上採集,不過資料隨後遭到移除,但一名法國生物學家偶然發現這些資訊,並分享給中國境外正在追查疫情起源的科學家。根據資料顯示,從市場中野生動物交易攤位上採集到的部分陽性樣本,也含有「貉」的基因,顯示這些動物或許也被病毒感染。這些分析隨後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率先刊載。根據參與分析的猶他大學病毒學家高德斯坦(Stephen Goldstein)表示,「很可能帶有這些DNA的動物,同時也是病毒的宿主。如果你在人畜共患病溢出事件後去採集環境樣本…基本上這就是你預期會發現的東西」。高德斯坦和研究團隊指出,他們的分析是顯示市場內有野生動物感染了冠狀病毒的第一個強而有力跡象。然而,這些病毒也有可能是被人帶到市場,然後傳給了貉,或是感染病毒的人碰巧在動物附近留下了痕跡。另外,美國疾控中心中國辦事處負責人葉雷(Ray Yip)表示,這些發現雖然尚未經過確認,但十分重要。根據《美聯社》引述葉雷的說法,「中國疾管中心公布的環境樣本資訊,是迄今支持病毒動物起源的最強力證據」。不過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技術負責人、流行病學家范科霍芙(Maria VanKerkhove)則是持不同意見,認為這些分析並沒有在任何動物身上發現病毒,也沒有發現任何動物傳人的堅實證據,「這只不過是給了我們一些線索,幫我們理解可能發生了什麼事」。

ICC仰賴締約國配合 普丁被判入獄的機會近趨於零
國際刑事法院(ICC)向俄國總統普丁發出逮捕令後,使其淪為與蘇丹遭罷黜的前總統巴席爾(Omar al-Bashir)、「巴爾幹屠夫」塞爾維亞前總統米洛塞維奇(Slobodan Milosevic)同等級的人物。然而ICC的局限性眾所皆知,除了沒有法警,亦不能對犯嫌進行缺席審判,全仰賴《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的123個締約國合作。未來除非普丁外訪時,有任一締約國願將其逮補並引渡到荷蘭海牙,或是俄國出現政權更迭,否則普丁被判入獄的機會近趨於零。俄國與烏克蘭都非《羅馬規約》締約國,但烏國接受ICC管轄。莫斯科第一時間就對普丁和總統專員利沃瓦-貝洛瓦的逮捕令提出反駁,稱俄國在任何情況都不會把本國公民引渡到海牙。ICC院長霍夫曼斯基(Piotr Hofmanski)表示,ICC正在盡「作為法院」之責,但實際執行則「取決於國際合作」。前美國國務院戰爭罪行問題無任所大使芮普(Stephen Rapp)表示,只有普丁外訪,「就有被捕的機會。這永遠不會消失。」但《華爾街日報》、法新社認為,涉及在任國家領袖的案件時,有些締約國可能不願意配合。《紐約時報》指出,只要能不被捕,ICC即可能永遠訴究不到被告。美國作為反俄陣營之首,官員卻不願公開對ICC的決定歡呼,美駐聯合國大使湯瑪斯-葛林斐德甚至在面對記者提問時直接轉身離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國際刑法教授沙達特(Leila Sadat)告訴《美國之音》,考慮到華府與海牙法院過去的緊張時期,「他們花點時間思考自己的立場也就不足為奇了。」美國歷任政府多對美軍可能受到ICC審判感到擔憂,這種擔憂尤其在2012年ICC決定就塔利班、阿富汗政府軍和美軍可能犯下的戰爭罪啟動訴訟程序達到高峰。前美國總統川普甚至在2020年對時任ICC首席檢察官本蘇達(Fatou Bensouda)和法院的其他高級官員實施制裁,直到總統拜登上任後才解禁。

女收藏家輕輕碰…127萬藝術品「啪,沒了」 觀眾曝:以為是行為藝術
美國邁阿密16日發生藝術品慘案,一名收藏家在藝術博覽會觀賞當代「普普藝術之王」傑夫‧昆斯(JeffKoons)名作《氣球狗》(Dog Balloons)時,腳不慎踢到展品底座,導致價值4萬2千美元(約新台幣127萬)的作品掉落地面後化為許多碎片。據《ABC17》報導,對於由藍色瓷製成,看似輕盈如氣球卻有40 x 48 x 16 公分大小的《氣球狗》,在VIP預展被一名女收藏家「啪,一聲沒了」,展區經理博萊羅(Cédric Boero)表示,儘管自己相當震驚又有點難過,但當時現場非常擁擠,對方明顯不是故意的,「這位女士非常慚愧,不知道該如何道歉」。另名收藏家甘森(Stephen Gamson)則推測,當事人或許以為展品真的是氣球而伸手觸摸,且《氣球狗》碎裂一地時,許多人還以為在表演行為藝術,這段奇遇也讓他的珍藏欲爆棚,「我嘗試購買這座破損的展品,它有個非常酷的故事」。儘管《氣球狗》總共有799件系列作品,並不是唯一一件展品,但傑夫‧昆斯另個兔子雕塑曾在2019年以以9110萬美元(約新台幣27.8億)賣出,創下在世藝術家最高成交紀錄,因此這尊破碎的展品先前也被「賦予期待」,幸好女收藏家事前已買好保險,不須負擔現額4萬2千美元的賠償。

土耳其強震傷亡慘重! 專家揭3點原因:東斷層已200年未釋放壓力
土耳其於當地時間凌晨4點17分(台灣時間早上9點17分)發生百年來首次規模7.8的淺層強震,震央位於南部邊境城市加濟安泰普省(Gaziantep)努爾達伊鎮(Nurdağı)東方23公里處,隨後又傳出多起強烈餘震,總罹難人數累積至今已超過4300人。對此英國媒體BBC也採訪多名專家指出,除了因發生在凌晨導致民眾逃生困難之外,建物耐震度不佳,以及東斷層200年來未釋放的壓力,都導致該場地震傷亡慘重。建築物的耐震度不佳導致地震傷亡慘重。(圖/達志/美聯社)據BBC的報導,由於土耳其地處阿拉伯板塊、安納托利亞板塊與非洲板塊的交界處,僅在2022年,該國就記錄了逾2萬起地震,不過根據土耳其災害和應急管理局(AFAD)的數據,其中絕大多數都沒有超過芮氏規模4.0。但在土耳其歷史上還是有發生過多起毀滅性地震,例如1999年芮氏規模7.6強震,就導致至少1.7萬人喪命。土耳其強震傷亡慘重!(圖/翻攝自推特)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風險與減災研究所所長沃克(Joanna Faure Walker)教授則指出,土耳其過去10年以來只有發生2起類似本次地震規模的強震,再往回推10年也只有4次。再加上本次震央所在的地區過去200多年來都沒有發生過如此強烈的大地震,因此應對能力較差。倫敦大學學院(UCL)地震學家希克斯(Stephen Hicks)也表示,土耳其許多規模較大的地震都是在北安納托利亞斷層,因位置較靠近人口稠密的大城伊斯坦堡,也較受關注。但這次強震卻是沿東安納托利亞斷層區侵襲,此前自1900年地震監測網路建立以來,當地還沒出現過芮氏規模7以上的地震,因此多年來東斷層都沒有發生過大地震,讓這個地區蓄積長期的壓力。這次強震沿東安納托利亞斷層區侵襲。(圖/翻攝自推特)報導續稱,造成大規模傷亡的原因不僅僅是驚人的震度,還由於地震發生在凌晨,多數民眾幾乎都在室內熟睡,導致逃生困難。另外,建築物的耐震度也是其中一項因素。英國普茲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ortsmouth)研究火山學與風險溝通的博士索拉納(CarmenSolana)就表示,「不幸的是,在土耳其南部,特別是敘利亞,基礎設施的抗震能力並不完善。因此現在只能依靠災後應對措施盡快在黃金時間內展開救援,尤其災後24小時至關重要,過了48小時之後,倖存人數將會大幅降低。」土耳其強震傷亡慘重!(圖/翻攝自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