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田戰略車搶市1/暌違多年第11代Civic震撼亮相 單一頂規未演先轟動首批配額已接單七成
「Civic(喜美)問世50周年,累積銷售台數已達2,750萬台,屢獲國際大獎,今年更勇奪日本年度性能車大獎。這樣經典的車款,很高興能再次導入台灣市場。」台灣本田(Honda)董事長高岡篤史2月23日春酒活動上掀開車市新話題,第11代Civic將在5月上市,首批配額300台。這是距本田上一次將Civic引進台灣足足11年後,新一代Civic終於回歸台灣市場,儘管春酒活動上只辦預賞會,讓新車亮相,並未提及售價,但已引起車壇轟動,據傳接單已超過200張。依昔日「百萬喜美」定價策略,經銷端傳出第11代Civic售價約落在130萬至140萬之間。「這樣的國民車款,就算售價已經預期會超出百萬,還能擁有超過200張訂單真的不容易,可見Civic帶來的影響,信仰者真的很多。」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風靡全球市場的Civic誕生於1972年,代表Honda不斷挑戰、不斷突破的精神,是品牌最核心的靈魂車型。1974年先由南陽實業代理進口台灣,三年後,由同集團的三陽工業生產上市,國產Civic吸引眾多消費者,影響大到很多人甚至誤把「喜美」當成汽車品牌,直到2001年推出國產第7代Civic,雙方在隔年結束合作關係而停產。2002日本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正式向慶豐集團董事長黃世惠提出,購入三陽工業汽車製造廠的要求。(圖/報系資料照)2002年本田隨即來台成立「台灣本田」,四年後第8代Civic上市,第9代於2012年發表上市,均引入台灣,不過在2016年傳出國產第9代小改款車型不再接單,到第10代也未在台灣銷售,由於10代Civic在其他市場獲得相當的好評和銷售成績,因此有許多喜美粉絲表示,「台本當初如果有進Civic 10的話,房車這塊市場就不會被Corolla Altis整碗捧去了。」事隔七年,喜美粉絲終於盼到新車款。第11代Civic e:HEV在外型上採用與日規、歐規相同的五門掀背設計,車身尺碼為4,550x1,800x1,415mm、軸距2,735mm,且配備18吋聲學共振減噪輪圈,在車尾的廠徽也以藍色點綴,並加上e:HEV專屬式樣,強調與眾不同的油電身分。內裝則以日製歐規高科技質感為訴求,蜂巢網狀隱藏式冷氣出風口貫穿中控台,另搭載10.2吋數位液晶儀表板、9吋觸控懸浮式主機、無線Apple CarPlay、BOSE音響等配備,並配有Walk-Away Auto Lock離開自動上鎖、跑車化設計上掀外滑式全景式天窗,以及駕駛座8向、乘客座4向電動座椅調整等。內裝以蜂巢網狀隱藏式出風口貫穿中控台,以日製歐規高質感為訴求。(圖/劉芯衣攝)動力部分搭載e:HEV電驅雙動能系統,結合全新開發2.0升直噴引擎,實現184ps及32.1kgm最大動力,加速感受媲美3.5L V6引擎水準,同時還能繳出平均23.7km/L的油耗表現,且0-100km/h加速可於7.8秒完成。e:HEV電驅雙動能系統以「次世代電油車」廣為大眾所知,首度全新開發的2.0升直噴引擎,搭載在全新世代Civic。(圖/劉芯衣攝)日前Honda Japan官網公布最新資訊,「由於受到疫情、半導體短缺等影響,Civic已暫時停止接單,不論是汽油還是e:HEV車型均須等待約一年的時間。」不過台灣本田原廠也向記者表示,「雖然日本有缺車的狀況,不過國內5月的發表不受影響。」且與原廠爭取到全年500輛的配額,「上市後馬上就有車可以交。」

本田戰略車搶市2/銷售扛霸子CR-V大改款下半年引進 渦輪車型率先登場
新春伊始,各大車廠急推新車,搶市開打,台灣本田不僅搶先亮相戰略車款第11代Civic e:HEV,日本籍董事長高岡篤史日前透露,「大改款6代CR-V有望在第三季登台!」自2017年引進第5代CR-V,6年後這台國產中型休旅王終於改款。CTWANT記者調查,2022年台灣車市售出429,731輛,本田以27,372輛、市占6.4%奪亞軍,僅次於Toyota;而本田去年銷量中,全新世代的Fit和HR-V銷量分別為7,279輛和4,558輛,CR-V則售出14,922輛,包辦了50%銷量。CR-V身為本田銷售扛霸子,在2022年銷量占比超過50%。(圖/讀者提供)依台灣車款2022年全年掛牌數,CR-V拿下第4名,只輸給ToyotaCorolla Cross、ToyotaRAV4和ToyotaCorolla Altis,不少網路鄉民將CR-V視為「狠角色」,開玩笑表示台灣本田根本是「CR-V專賣店」!今年下半年將登台的新一代CR-V,是去(2022)年7月Honda於北美市場發表的全新第6代CR-V,車身尺碼為4,703×1,866×1,680mm、軸距2,700mm,比現行車款拉長78mm、軸距也增加40mm,為有史以來「最大的CR-V」,乘坐和置物空間表現引起車迷期待。內裝設計則與Civic採同樣風格,以蜂巢網狀出風口貫穿中控儀表台、7吋跟9吋兩種規格可選的懸浮式多媒體中控螢幕,還有三輻式方向盤,中控台下方更配有無線充電版,不過排檔部分不像Civic使用按鍵式設計,第6代CR-V仍維持傳統排檔;在空間表現下,後行李廂基本容積就有1,028L,若將座椅傾倒更可提升至2,166L,超越同級車的置物表現。車內採用和11代Civic相仿的座艙風格,除了排檔桿設計以外其他幾乎大同小異。(圖/Honda)在動力配置上,台灣國產編成預計會以1.5升直四渦輪汽油引擎為主,可輸出最大190匹馬力與24.7公斤米扭力;另一款則是與本次亮相的Civice:HEV相同的油電動力,搭載全新開發的2.0升四缸引擎,搭配SportHybrid i-MMD 雙馬達動力,能帶來204匹最大馬力、34.1公斤米最大扭力的輸出。至於主被動安全配備部分,除了提升至10組安全氣囊以外,HondaSensing系統也升級,採用視野更寬闊的單廣角攝像頭和雷達,同時也進化到全速域Level2的表現。根據記者調查,CR-V會以1.5升渦輪車型為優先,而在電動化的趨勢下會不會再帶來油電車型仍是未知數,但相信有機會以旗艦之姿登台;目前尚不確定現行版5代CR-V會賣到什麼時候,不過大改款CR-V最快第三季正式登台。大改款CR-V目前將以1.5升渦輪車型優先上市,不過油電車型會否引進仍未知。(圖/Honda)

本田戰略車搶市3/四輪+二輪年銷售喊衝3.8萬輛 日籍董座最想導入「Civic Type R」
來台50年已賣了50萬的本田汽車,在日籍台灣本田董事長高岡篤史日前高呼下,今年要全面進擊,除了四輪衝刺28,000輛,還訂下二輪銷售10,000台、動力產品事業38,000台的目標,最希望可以「在台引進Honda標誌性跑車FL5 Civic Type R」。Honda Taiwan以四輪事業立足台灣市場,後陸續成立二輪、動力產品事業,除了四輪產業備受關注以外,去(2022)年大型二輪市場受產能受限的影響下,依舊導入新世代跑旅NT1100、Neo Sports Café CB300R、城市冒險玩家ADV350等人氣車款,以近6,000台的銷售量創下市占21%,勇奪大型二輪市占冠軍。台灣本田也表示,今年將持續投入不同風格的二輪產品,挑戰全年10,000台的銷售目標,2023第一季已發布風格強烈並具有MT&DCT變速箱的Rebel 1100車系,以及全新改款Forza350,並預計在第二季末陸續導入人氣車款。此外,也將針對旗下二輪產品,新增中古車的收購和銷售,預計在第三季推出首間據點。除了四輪產業備受關注以外,本田大型二輪市場也創下佳績。(圖/台灣本田提供)不僅四輪和二輪產業,台灣本田在既有的動力引擎、發電機、抽水機、割草機、草坪機、農耕機等商品,至2022年為止,累計銷售19萬台。同時在今年4月起正式導入船外機的銷售,進軍水上事業並設定銷售目標38,000台。在動力產品事業,台灣本田也將持續引進相關商品。(圖/台灣本田提供)而當天在媒體春酒上,台灣本田董事長高岡篤史也告訴CTWANT記者關於FL5 Civic Type R原廠是否會導入的問題?Civic TypeR(原廠代號FL5)第六代車型在去年7月發表,根據原廠公布的數據顯示,新世代Honda Civic Type R同樣搭載2.0升VTEC四缸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攀升到330匹、最大扭力也提升至42.8公斤米,成為歷代有史以來性能最強悍的車款,使全球性能車迷關注,在各國市場開賣時均引起搶購熱潮。高岡篤史說:「我有意將Type R引進台灣,因為我很愛跑車、也有關注貿易商導入國內的消息。」有史以來性能最強悍的Honda Civic Type R,引起全球性能車迷關注,董事長表示將盡力爭取引進台灣。(圖/Honda)不過由於台灣環保法規認證的問題,如果要登台必須經過日本原廠調校,高岡篤史強調正在跟原廠積極爭取中,他坦言,「Civic e:HEV在台銷量狀況也會是引進的關鍵原因之一。」而專業業內人士也私下向本刊記者透露,「TypeR要從日本引進,如果單量不夠,日本就會認為沒有調校的必要。」所以如果油電喜美的價格在消費者接受的範圍內,那麼Civic Type R的引進和年度28,000銷量也許都有機會順利達標。

日本通膨40年新高!工會平均要求加薪4.5% 逾20年最大幅度
日本政府與央行疾呼企業幫員工調薪之際,今年春季勞資談判(春鬥)的加薪幅度備受關注,據3日公布的調查結果,工會平均要求加薪4.5%,創逾20年來最大幅度。日本勞動組合總聯合會(JTUC)調查全國超過2,000家工會後上周五公布,今年「春鬥」平均要求加薪4.49%,遠高於去年的2.97%,係繼1998年的4.36%後,加薪幅度首度突破4%,同時也是1990年代中期以來最高。日本疫後的經濟復甦,受到攀抵40年新高的通膨率威脅,岸田文雄政府一再呼籲企業加薪支撐經濟,給了日本工會更多談判的籌碼。儘管會加重人事成本負擔,日本大企業仍願意做大幅加薪承諾,好在當前勞力吃緊的環境留住技術人才。全球第一大汽車製造商豐田汽車(Toyota)上月底接受工會要求,將底薪拉到20年來最高。本田汽車(Honda)也跟進,與工會達成加薪5%的協議。電玩遊戲大廠任天堂(Nintendo)表示,擬將員工底薪上調10%。快時尚品牌Uniqlo母公司迅銷(Fast Retailing)宣布,員工加薪幅度多達40%。JTUC指出,去年勞資達成協議的加薪幅度平均為2.07%,雖比前兩年來得高,但日相岸田仍認為幅度不夠大,不足以刺激經濟成長。

睽違7年終於引進!油電Honda Civic現身 預估售價破130萬
Civic身為本田重要的戰略車款,自問世以來全球累積銷售超過 2,750 萬,國內上一代並未引進,終於在7年的等待後台灣本田今(23)日宣布全新Civic e:HEV預計5月上市,首波配額300台,雖然售價尚未公布,但已接單超過200張。全新Civic搭載e:HEV電驅雙動能系統,結合全新開發2.0升直噴引擎,實現184ps及32.1kgm最大動力,加速感受媲美3.5L V6引擎水準,同時還能繳出平均23.7km/L的油耗表現,兼具性能與節能。在配備上,Civic e:HEV也做好萬全的準備,不僅具有全新Honda Sensing主動安全系統,在被動安全部份採用高剛性的新世代輕量化車體結構,以及搭載最高規格「11具SRS輔助氣囊」。全新Civic搭載e:HEV電驅雙動能系統,結合全新開發2.0升直噴引擎。(圖/劉芯衣攝)此外,內裝以日製歐規高科技質感為訴求,蜂巢狀隱藏式冷氣出風口貫穿整個儀表控台,另搭載10.2吋數位液晶儀表板、9吋觸控懸浮式主機、無線Apple CarPlay等配備,並配有Walk-Away Auto Lock離開自動上鎖、跑車化設計上掀外滑式全景式天窗,以及駕駛座8向、乘客座4向電動座椅調整等舒適科技配備。目前台灣本田尚未公布價格,不過根據銷售端透露,售價約落在130~140萬,究竟這台日本原裝進口歐洲頂規新車售價為何?要等到5月正式上市時才會揭曉。

2022年台灣10大暢銷車 前三名都是TOYOTA
台灣車市2022年以41,854 輛的總銷量畫下句點,相較2021年雖衰退4.5%,其中晶片荒所導致的供應鏈緊張影響甚深。回顧全年台灣車市銷售狀況,和泰集團仍穩坐台灣人最愛汽車品牌龍頭寶座,銷售Top10裡面就佔了一半名額。此外電動車風潮也吹進台灣,Testla成為唯一入榜的電動車品牌。不過本次熱銷車款前十名並不包括如Veryca等小型商用車,僅統計不分進口或國產的乘用車與休旅車。TOYOTA Corolla Cross(圖/CTWANT資料照)第一名:TOYOTA Corolla Cross年銷量:39,585輛 售價:80.5~101萬元毫無懸念,台灣最熱賣車款仍是由Corolla Cross奪下,再度蟬聯神車寶座。即便產品推出至今已有一段時間,但憑藉著良好口碑與絕佳性價比,加上GR Sport 運動化版本等配備升級,讓該車依舊是台灣人購車首選。以逼近4萬輛的亮眼銷售成績,狠甩同級對手。TOYOTA RAV4(圖/和泰汽車提供)第二名:TOYOTA RAV4年銷量:17,524輛 售價:101~137萬元在Corolla Cross的強大壓力下,RAV4以進口車之姿再度獲得第二名,銷售數字上從2021年的25,162輛下滑至17,524輛。由美國廠進口的RAV4可算是吃足疫情之苦,缺工缺料讓交車期更難掌握。不過更大的車格與進口光環,還是讓許多車主甘願升級購入進口休旅車。TOYOTA Altis(圖/ CTWANT資料照)第三名:TOYOTA Altis年銷量:16,777輛 售價:73~94.5萬元雖說台灣人酷愛休旅車,但四門房車在台灣還是有一票死忠支持者。全年第三名就由前任神車Altis所奪下。很多小黃司機為了能裝更多旅客的行李箱,紛紛將車換成休旅車型,不過也有司機反應對於老人家來說,坐上休旅車的「門檻」還是比較高。Altis雖是整體市場第三名,但在轎車組中可是第一名喔。HONDA CR-V(圖/台灣本田提供)第四名:HONDA CR-V年銷量:14,922輛 售價:97.9~115.9萬元被車迷戲稱一車救全公司的HONDA台灣本田,今年還是靠著一哥CR-V殺入第四名。即便大家都在敲碗期待六代車款的導入,但對於信仰值滿滿的本田迷來說,現行五代CR-V正是品質最穩定、價格最划算的購入時機。而且在缺車潮中,惦惦吃三碗公不失為亂世中保身之道。NISSAN Kicks(圖/裕隆日產提供)第五名:NISSAN Kicks年銷量:12,676輛 售價:79.9~83.5萬元受限原廠車型資源不足的不利條件,NISSAN近幾年在台銷售狀況略顯艱難。不過憑藉著對台灣人用車喜愛的精準掌握,上場球員雖少,但都能發揮最大效應。Kicks在2022年10月迎來小改款,動力與安全配備都有顯著的升級。唯改款時間稍晚,市場發酵時間較為不足,相信2023年會有更顯著的進步。FORD Focus(圖/福特六和提供)第六名:FORD Focus年銷量:12,589輛 售價69.9~94.8萬元雖受到疫情影響推遲了小改款的導入,但Focus靠著豐富完整的產品線與親民的售價,成功成為許多年輕人生命中的第一台新車。福特向來以安全大全配性價比之王的姿態闖蕩車市,2023年Focus將再添休旅車型,預計也會替車系再添新一波動能。]TOYOTA Yaris(圖/和泰汽車提供)第七名:TOYOTA Yaris年銷量:11,880輛 售價63.9~74.5萬元縱使「神鴨」Yaris努力拿下第七名的位置,但仍改變不了今年第三季將退出台灣市場的事實。不過便宜的小型掀背車向來是通勤代步車最佳選擇,因此只要價格夠優惠,消費者仍樂意買單。在賣一台少一台與消費者撿便宜心態加持,仍不容小覷Yaris的爆發力。FORD Kuga(圖/CTWANT資料照)第八名:FORD Kuga年度銷量:9,949輛 售價93.9~126.9萬元國產休旅最近都面臨到百萬元關卡挑戰,百萬元內想買到標準尺碼的休旅車多僅限入門車款。但看準台灣車主不要入門簡配、喜歡直接攻頂的特性,今年福特六和再添非客貨車版的Kuga頂級Vignale車型,訴求更高質感配備要車迷買單。TESLA Model 3(圖/翻攝自TESLA官網)第九名:TESLA Model 3年銷量:7,931輛 售價:175.5~246.9萬元2022年堪稱是TESLA的奇異之旅。已經完全從試水溫的姿態直接成為台灣最暢銷電動車品牌,並擊退眾家勁敵榮登年度第九的寶座。唯獨創辦人馬斯克喜好不定,堪比期貨指數浮動的車價,恐將成為TESLA未來最大的不安定因素。LEXUS NX(圖/黃耀徵攝)第十名:LEXUS NX年銷量:7,525輛 售價:163~273萬元若要選出疫情苦情獎,那麼LEXUS可謂是2022年最大苦主。NX迎來大改款不僅配備好賣相佳,接單數更值直接超過1萬張,但走進展間卻是空空如也,因為連展示車都賣掉了。最高峰缺車數高達5,000輛!所幸在年底兩波船期順利到港,讓銷量拉了一波尾盤站回第十名,盼望2023年供應鏈能逐步恢復,縮短交車期程。

CES搶商機2/電動車大拚場 車上娛樂成車廠吸睛主軸
電動車是今年的CES展的五大主要展題之一,當然也見到各家廠車大秀其新一代的電動車或未來概念車,總計共有近300家車廠參展,創下有史以來最多紀錄,而主辦單位今年更將拉斯維加斯會議中心全新最大的展示區西館設定為汽車產業專區,其重視度可見一班。「今年CES車款發展趨勢,已經從之前比中控螢幕等硬體設備,轉為比拚自動駕駛及電動車。」一位台灣車電廠商分析,另外車上娛樂也成為今年各家車廠的發展項目。展場中最引人注意的還是索尼跟本田所合資,成立約半年的Sony Honda Mobility Inc.正式發表了旗下首款純電概念電動車「AFEELA」。透過車內外多達45個鏡頭及感應器,可提供車主360度感知,也可有限條件實現Level 3自動駕駛輔助。當然索尼身為遊戲產業領頭羊,Sony Honda Mobility Inc.也宣布跟Epic Games合作遊戲引擎,未來將內建Sony著名的娛樂技術,也有可能與PS5結合。「AFEELA」預計2025年開放預購、2026年春季於北美地區率先交車。Volvo從2019年開始與Google合作共同打造車載娛樂系統,並透過OTA(Over the Air)遠端更新服務,讓車主不需回廠就能持續更新軟體。同時Google也在CES 2023發表專為汽車設計的Google高畫質地圖(Google HD Maps),Volvo在CES 2023首發旗下全新純電旗艦SUV Volvo EX90,也是首款導入Google高畫質地圖技術的車款。輝達(NVIDIA)發表GeForce NOW雲端串流遊戲服務,韓國現代Hyundai汽車集團、中國BYD比亞迪及Polestar三大汽車品牌都將成為首批導入的車廠。(圖/翻攝自輝達臉書)輝達(NVIDIA)則是發表GeForceNOW雲端串流遊戲服務,並公布包括韓國現代Hyundai汽車集團、中國BYD比亞迪及Polestar三大汽車品牌都將成為首批導入的車廠。而鴻海(2317)則是獲得授權成為輝達的Autotier-one合作廠商,在基於NVIDIA DRIVE Orin的產品上,整合其他ECUs,開發設計製造自動輔助駕駛控制器ADCU(Autonomous Driving Control Units)。鴻海表示,沒有製造ECUs的規劃,而是基於鴻海CDMS的商業模式,提供自動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微星(2377)則是推出電動車充電樁EVCharger Premium / EV Charger AI,微星行銷副總經理程惠正表示,是一款符合SAEJ1772 Type1和IEC 62196-2 Type 2規範的智能電動車AC充電樁,以60A輸出電流提供高達13.2KW的快速充電功率。另外EV Charger Premium / EV Charger AI內建的7吋顯示屏幕可以顯示其充電狀態,IP55 防護等級的時尚設計非常適合於室內外使用。此外,它還支援以無線方式進行遠端管理、支付系統和車牌識別。而電子紙大廠元太(8069)則是繼續跟車廠BMW合作,在BMW全新的概念車「iVision Dee」,利用E-ink Prism 3技術,創造出可變換32色的車體表面,預計將於2025年正式生產。BMW「i Vision Dee」外觀採用元太電子紙E-ink Prism 3技術,創造出可變換32色的車體表面。(圖/BMW提供)

八大國產車廠齊漲2/商用車、乘用車難逃一漲 百萬內7人座休旅恐絕跡
去(2022)年底國產車廠掀起一波漲價潮,國內市占率第二高的中華汽車(2204)也跟進,台灣本田日前也傳出漲價消息,在12月23日也證實加入2023年調漲的行列。而本土品牌納智捷則表示價格調整計畫延至農曆年後。中華汽車漲價時間:2023年1月1日起漲價幅度:部分國產車漲1萬元中華三菱同樣受國際原物料、晶片、鋼材等重要零組件,及物流運輸成本增加等影響,造車成本不斷提高,在12月7日時宣布,「自2023年1月1日起調整各車型售價。」調漲的車型包含乘用車Colt Plus、Grand Lancer、Outlander所有車型1萬元,漲幅0.9%~1.8%;商用車中華堅兵P350與得利卡Delica也調漲1萬元,漲幅1.3%~1.8%。Mitsubishi Outlander和Luxgen URX Neo是國內市場上唯二的國產7人座休旅車,兩者皆難逃漲價命運。(圖/中華三菱提供)台灣本田漲價時間:2023年2月1日起漲價幅度:國產車漲1萬~2萬元外界一直盛傳Honda漲價消息,台灣本田也在12月23日證實旗下3款國產車確定於2023年2月1日起調漲。內部人士向CTWANT記者表示,「真的是因為晶片供應不足必須漲價。」根據漲價資訊顯示,CR-V三種車型均調漲2萬元,售價落在99.9萬元至117.9萬元;HR-V雙車型也調漲2萬元,分別為83.9萬元、89.9萬元;FIT雙車型則調漲1萬元,分別是75.9萬元、82.9萬元。台灣本田也表示,車價以領牌日為準,也就是說在2023年1月31日領牌的消費者仍適用原車價,但在2023年2月1日領牌則以新車價計算。據了解,現在訂車平均要等1至2個月,內部人士透露,「主要是看顏色和車種,不過CR-V應該可以比較快交車。」Honda Taiwan社長高岡篤史與2022年剛推出的全新HR-V合影。(圖/台灣本田提供)納智捷漲價時間:預計農曆年後漲價幅度:全車系部分調漲1萬~2萬元原本遲遲未表態的裕隆自創品牌納智捷,在2022年最後一週以新聞稿方式宣布漲價訊息,不過目前尚未有詳細時間,納智捷僅表示,「延後原2023年價格調整計畫至農曆年後。」至於影響的車款有哪些?根據記者採訪內部人士得知,「目前規劃是全車系部分調漲,新售價目前尚未公開」,不過各車型漲幅預計落在1萬至2萬元不等。而納智捷新聞稿中也提到,URX Neo 7人樂活版是市場上唯一百萬內七人座SUV,接下來的漲價潮恐再也無法用百萬內買到7人座休旅車。此外,內部人士也表示,「目前部分車型交車需等待,車主若於農曆年前完成訂車,可保有現行車價與優惠。」至於大概交車時間要多久?至截稿前僅得到「不同車型有不同時間」的答案。受到漲價潮影響,URX Neo未來售價恐怕也會超過百萬。(圖/Luxgen提供)

2023新車搶先看 2/日產強棒Nissan X-Trail、Honda Civic再造傳奇 歐洲悍將也做好準備
台灣車市與全球車市同步,電動車掛牌數雖逐年增加,2022年前11月累計1374輛,佔新車總掛牌3.5%,燃油車仍是消費者主要選擇。CTWANT記者盤點2023年「入市」的新車中,國產休旅王者Nissan X-Trail、Honda傳奇車型「喜美」將以全新大改款之姿亮相,尚未發表但已潛銷預購的則有LandRover Defender 130、Land Rover Range Rover Sport和BMW X1。Nissan X-Trail預估售價:151.9萬元預估上市時程:第一季尚未正式發表但是已經辦過預賞,令許多消費者期待的大改款Nissan X-Trail,一直是品牌的休旅熱銷主力,以進口e-Power版搶先亮相,日後才會再推出國產汽油版。X-Trail e-Power使用與電動車相同的鋰電池與馬達技術,並藉由燃油引擎發電,無需外部充電,即可實現100%純電驅動的駕馭體驗,在日本上市後大受歡迎。目前爭取到首批配額600台,其中北部經銷商配額250台,已全部完售。至於國產汽油版預期採用1.5升可變壓縮比三缸渦輪引擎,搭配CVT無段變速箱,可輸出201匹最大馬力、30.6公斤米最大扭力。不過售價方面目前尚無任何消息,在新世代國產油車發表之前,會先販售現行款的23年式油車。Honda Civic e:HEV預估售價:130萬元起預估上市時程:第二季末2022年11月初,台灣本田帶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那就是闊別許久的Honda經典車款Civic終於要回歸,以e:HEV油電動力採進口方式導入,具有184匹最大馬力、32.2公斤米最大扭力,且靜止加速至時速100km/h僅7.8秒,平均油耗更達24.2km/L;而內裝部分有望跟進海外採用10.2吋的數位儀表與 9吋中控螢幕。由於上市時間預計落在2023年第二季末,售價和細節資訊尚未公開,不過可參考Civice:HEV在泰國建議售價為115萬至127萬泰銖起(約新台幣98.2萬至108.4萬元起)。本田傳奇「喜美」將以e:HEV油電動力方式登場。(圖/Honda提供)Land Rover Defender 130預估售價:460萬元起預估上市時程:第一季Land Rover原廠在去(2022)年5月31日進行Defender 130的全球首演,提供三排座椅共8人座設計,海外市場提供包含 P300、P400、及D300共3種汽柴油輕油電動力;而國內市場方面,也在隔日(6月1日)公布引進Defender 130 XP400 8人座單一車型,預售價460萬元。Land Rover Defender 130 X搭載P400 Ingenium六缸輕油電混合動力汽油引擎。MHEV輕油電混合動力車型以 Land Rover Ingenium 六缸動力系統作為基礎,可以在 6.6 秒內完成 0-100 km/h 加速。值得一提的是,車內除了標配的全景天窗和第三排座椅上方天窗相輔相成,提供乘客良好視野和空間感以外,在第二、三排無傾倒的狀況下,依然保有290升的置物容量,五座版本在第二排收折的情況下,更能提供高達2,078升1的置物空間。Land Rover Defender 130後座不僅具有良好視野,還有寬敞置物空間。(圖/Land Rover提供)Land Rover Range Rover Sport預估售價:477萬元、488萬元起預估上市時程:第一季除了Defender 130以外,Range Rover Sport也預計於2023年第一季現身,目前已經開始接單預售,導入D300 Dynamic SE與P400 Dynamic SE雙車型,2023年式預售價格分別為477萬元與488萬元起。Range Rover Sport提供Ingenium 3.0L MHEV 6缸渦輪增壓汽、柴油引擎雙動力供選擇,前者具備300匹與66.32公斤米最大動力輸出,後者則具備400匹與56.12公斤米最大動力。同時,RangeRover Sport車身搭載全新的MLA-FLEX車體,混合金屬結構與尖端工程技術使車身剛性提升50%,並通過Euro NCAP撞擊測試,獲得5星最高安全肯定。Range Rover Sport目前已開始接單預售,預計2023年3月登場。(圖/Land Rover提供)BMW X1預估售價:190萬元起預估上市時程:第一季除了電動車iX1以外,全新世代BMW X1同樣以新世代座艙布局鋪陳,導入多項科技配備,包含具未來感的懸浮式曲面螢幕、全新世代BMW iDrive 8.0使用者互動介面、智慧語音助理2.0、AR擴增實境導航功能及BMW手機數位鑰匙2.0。台灣汎德目前已展開X1預售,預計將導入X1 sDrive18i、X1 sDrive20i,預售參考價分別為新台幣190萬元、212萬元起。BMW同步導入X1和iX1,均具有多項科技配備。(圖/BMW提供)

技嘉董座葉培城:明年千億營收重回成長軌道
主機板大廠技嘉(2376)今(23日)舉行尾牙旺年會,董事長葉培城表示,過去3年疫情改變了大家的生活,今年則是俄烏戰爭、美國升息、通膨及中國封控,不過公司全年營收還是有千億元以上,展望明年,由於技嘉的應變能力非常快,營收將重回成長軌道。技嘉今年抽獎最大獎為汽車6台,創下新高紀錄,其中寶獅汽車、HONDA及TOYOTA各2台。葉培城也透露,他過去一周再跟集團子公司及各事業部門開檢討會,看看今年有哪些地方是可以改善的。對於明年,葉培城說,可以樂觀,但也要謹慎,像是中國輕靈政策雖然已有舒緩,但也要觀察後續狀況。至於主要產品狀況,葉培城說,伺服器狀況還是最好,畢竟伺服器應用廣,公司也計畫明年會在歐美地區擴產。板卡類部分,應該會維持今年水準,因為公司有把握庫存調整到建康水位,將有利於後續的新品銷售。

新車試駕/Hyundai Custin價格親民、配備豐富 7人座MPV霸主當之無愧
在休旅車浪潮的席捲之下,而Toyota Previa、Luxgen M7、Honda Odyssey等正7人座MPV陸續退場,南陽實業在這個恰當的時機推出Hyundai Custin,以國產正7人座MPV且不到150萬元的售價,在正式發表前訂單就破1,500張,完全可以說是國內MPV的最新霸主。本刊記者這次試駕146.9萬元的頂規GLT-B VIP車型,在1,500張訂單中佔了8成,大滿配和大空間大大滿足三代同堂出門的需求。車頭乍看有一點Tucson L的味道,採用Sensuous Sportiness設計語彙,LED鑽石式頭燈、隱藏式LED日行燈融入黑鑽幾何水箱護罩,結合霧銀下護板、垂直進氣簾打造出前衛又動感的外觀,完全沒有一絲商用車的氣息。車頭的設計讓Custin看起來更動感、更前衛。(圖/黃威彬攝)車側的流線讓Custin看起來就是拉長版的休旅車,不會有商用車的笨重、傳統感,且配備感應式電動側滑門,上車時輕輕一拉門把、下車時按按鈕或是輕拉門把就可以輕易開啟滑門,搭配B柱上的把手設計,如果有載小朋友或老人都非常方便和貼心。車側滑門開門幅度達715mm,提高上下車的方便性。(圖/黃威彬攝)車尾採用連貫式尾燈搭配大寫HYUNDAI廠徽,尾燈採內雙C設計。(圖/黃威彬攝)車內的10.4吋整合式多媒體系統,包含Apple CarPlay、內建導航、多媒體播放系統,而且是繁體中文介面,在出門時更增加娛樂性和便利性;此外還設有第三排通訊系統,可以和乘坐於第三排的乘客對談,更有同級唯一第一二排座椅調整,透過中控螢幕能改變第二排的坐姿模式,若第二排乘坐對科技配備不熟悉的長輩,駕駛只要按一鍵就可以輕鬆協助。透過10.4吋中控多媒體系統可以滿足多項需求。(圖/黃威彬攝)Custin的便利性當然不只如此,車艙座椅採2+2+3佈局,座椅採用皮質菱格紋設計,不僅在視覺上有奢華感,高透氣性也讓乘坐時更加舒適。第一排豪華座椅駕駛做8向電動調整(副駕座椅4向)、副駕更有迎賓副手座,第二排VIP皇家座椅具10向電動調整(含電動腿靠)、前後左右滑動功能、三模式調整,且一二排均有通風、加熱功能。座椅採用皮質菱格紋設計,包覆性也很夠。(圖/黃威彬攝)在試駕的時候,看到第二排的大空間和睡眠模式,也就是椅背傾斜角度達135度,腿托也會自動升起,使乘客接近平躺狀態,讓我一點都不想坐駕駛座開車,而且必須承認,兩天的試車只要有機會坐到第二排,我都會睡著。當椅背開始傾倒時,車內彷彿播放起安眠曲,搭配座椅的舒適感,眼皮也不經意的跟著下垂。第二排空間非常舒適,只要按一鍵就可以讓座椅幾乎平躺。(圖/黃威彬攝)車內的雙天窗、6支揚聲器與1個重低音的環繞音響、第二排遮陽簾、一二排的QI無線充電、第二排出風口,還有第二排多功能桌板(附置杯架和平板置放槽)等許多200萬以上車款才有的配備,Custin全部配好配滿,不過置杯架的設計並不適用所有杯款,稍微有點可惜,但說真的這樣已經能夠滿足全家大小。多媒體系統下方具有USB孔和QI無線充電。(圖/黃威彬攝)雙天窗讓車內空間看起來更寬敞、更明亮。(圖/黃威彬攝)第三排也沒有被遺忘,具有置杯架、空調(附獨立風量鈕)和USB充電口,且椅背有4段椅背調整;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排還能達到完全平整化,就算7人座也有足夠的後廂空間,滿足載貨/露營/載人的需求。不過若以乘坐舒適度來說,在行駛時第三排的顛簸感受會比較明顯。第三排平整化設計更讓後廂空間能充分運用。(圖/黃威彬攝)在動力方面,1.5T渦輪引擎搭配8速自排,可以達到最大輸出170ps/25.8kgm的表現,當天從台中開到嘉義,不論在市區或是高速公路都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加速時,引擎拉轉聲會比動力輸出來得更有感,且高速時的噪音會很明顯,是我認為這台車最需要改善的地方。Custin全車系搭載1.5升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官方公布的平均油耗15km/L。(圖/黃威彬攝)試駕時為了尋找比較空曠、無車的拍攝點,我們連著Apple CarPlay使用Google導航一直到彰化和嘉義的鄉間小路,而7人座MPV常常會遇到會車、倒車或是無法前行的困難,還好Custin全車系標配Hyundai SmartSense安全輔助系統,包含全速域ACC、SEA安全下車輔助、BCA盲區碰撞避免、LFA車道維持輔助、LKA車道偏移輔助、FCA前方主動煞停輔助,加上360度駐車影像系統,讓我可以安全駛離好幾條彎路、岔路、小路、奇怪的路,完全不會因為是台大車而難以移動。全車系標配的安全輔助系統,讓這麼大的一台車就算開在鄉間小路也不會有壓力。(圖/黃威彬攝)在日系車紛紛退場、歐系車價格偏高的情況下,Hyundai Custin在這樣的級距中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對手」,加上Custin親民的價格和豐富的配備,以及本刊記者僅是身高163公分的女生,也都能輕鬆駕馭,對喜歡載著全家大小出遊的男子漢們一定更沒有問題,Custin不僅是國內MPV市場的霸主,更是適合三代同堂的新寵兒。「完全沒有對手」的Custin在發表前接單就破1,500張。(圖/黃威彬攝)

「60萬暢銷車款」Yaris驚傳停產 國產小型掀背車僅存「這兩款」
Toyota旗下國產小型掀背車Yaris,由於外型可愛、價格親民,在許多地區都相當熱銷,不過目前總代理和泰汽車(2207)表示,「配合原廠商品週期規劃,Yairs預計於明年第三季停產。」至於接下來會是哪台車款接班,則尚在討論中。入門Yaris僅60萬就可以入手,是許多小資族的第一台車,加上外觀小巧可愛,也吸引不少女性族群的青睞。去年Yaris在台累積銷量達1.6萬輛,佔據暢銷車款第八強;今年第三季銷售排行中,Yaris依然在第七名的位置,可見國人對於車款的喜愛。和泰汽車表示,配合日本產品週期規劃,因此Yaris將退出台灣市場,但目前並未釋出未來接班車款的消息和資訊。在Yaris停產後,國產小型掀背車僅存Mitsubishi Colt Plus及Honda Fit兩款車,不過若以售價和配備來說,Colt plus 入門款車價52.9萬元起跳,Honda Fit大改款後已經不像一般小車,入門款74.9萬元起。

國內車市/ Honda 11代CIVIC確定明年登台 2.0升引擎加上e:HEV動力邁入操駕新次元
FIT e:HEV自上市以來,以「類EV的電油車」形象,顛覆大眾對油電混合系統的認知,廣受市場好評。為達成Global Honda 2050年碳中和願景,Honda Taiwan積極規劃導入e:HEV車種,CIVIC e:HEV確定2023年將在台上市,搭載全新次世代電驅雙動能系統及2.0L直噴引擎的革新配置,重新詮釋極致操駕樂趣。Honda獨步領先的電動化前瞻科技「Honda e:TECHNOLOGY」中的「e:HEV」電驅雙動能系統,以次世代e:HEV嶄新再進化之姿,首度結合全新開發2.0L直噴引擎,以41%熱效率實現降低廢氣排放與提升馳騁駕馭性能兼具的訴求,增加動力延展性,在高速巡航時仍維持輕快穩定與再加速性能,開創恣意無畏的操駕新次元。(圖/台灣本田提供)採用2.0L直噴引擎的次世代e:HEV系統,搭配全新世代CIVIC以高剛性車體結構設計的紮實底盤,並透過加長軸距、加寬輪距、降低重心全面進化,展現連續彎路與高速巡航時所需的動態穩定性及駕乘舒適性,極致體現CIVIC一貫「人車一體」核心價值,創造所向披靡的Honda DNA馳騁威力。全新世代CIVIC e:HEV將以高功率及高扭力輸出帶來令人興奮的加速度與燃油經濟性,成就消費者高品質的敏捷移動體驗。全新世代CIVIC e:HEV將於2023年在台上市,提供廣大的消費者更振奮的操駕感、精品時尚化的產品定位,為台灣房車市場開啟凌駕非凡的新世代潮流駕馭新篇章。

LG、Honda斥資1,339億元 聯手在北美建電池芯廠
美國拜登(Joe Biden)政府通過《降低通膨法案》後,未來沒在美國本土生產的電動車,因未獲得減稅補助將喪失市場競爭力,因此日本車廠Honda與南韓LG新能源,30日共同表示將斥資44億美元(約新台幣1,339億元)在美國建造電池芯廠。外媒《Reuters》報導指出,拜登政府日前通過的《降低通膨法案》,主要鎖定太陽能設施、電動車以及節能家電進行減稅補助,未來在美國本土生產的電動車將獲得7,500美元(約新台幣22萬元)的補助。以往日韓車系主要以優惠價格在北美汽車市場殺出血路,但《降低通膨法案》通過後,未來將喪失競爭力,現代汽車董座鄭義宣在法案通過後,特別赴美協調。而日本Honda則選擇與南韓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LGES)成立合資企業,預期斥資44億美元(約新台幣1,339億元)在美國俄亥俄州興建年產40GWh電池芯廠,主要供給北美電動車市場,預計在2023年初開工,2025年開始投產。

新車試駕/質感、配備「史上最強」 MG HS重磅進擊國產SUV
英國百年汽車品牌「MG」,在睽違25年後重返台灣市場,並由中華汽車導入國產,首部推出的HS車系,便帶著「史上最強」的高CP值內裝質感及配備,重磅駛入國產SUV市場。原廠在新車發表後,也依慣例舉辦媒體試駕。不過在真正報導試駕感受前,本刊記者想花點篇幅,談一下MG在台灣所面臨的「認同」問題。MG雖是英國品牌,但最近30年幾經易手,最終落腳在大陸上海汽車(簡稱上汽)集團。姑且不論上汽目前是全球第七大汽車製造集團,以及MG品牌在英國的銷量甚至超越SKODA、MAZDA、HONDA等車廠,台灣消費者對「Made in China」普遍缺乏信心,要毫不猶豫地掏出上百萬元買一輛「大陸車」,恐怕不容易。MG品牌幾經易手,目前由全球第七大汽車製造商上海汽車集團所擁有。(圖/黃耀徵攝)如果你對大陸車遲疑,不妨換個角度看,MG HS目前在台灣的定位是「國產車」,和其他合資品牌類似,有一定比例的自製率。也就是說,台灣生產的HS和大陸製的HS,有很多零組件的製造產地都不同。再者,MG其他四個主要生產國為大陸、泰國、印度、印尼,那麼這次中華汽車導入國產的「MIT」MG HS,可能是全球品質最好的HS。HS的車室配置簡潔,著重用料材質,車室內幾乎找不到硬質塑膠。(圖/黃耀徵攝)回歸到產品本質,這次試駕的油車版HS 1.5T給本刊記者最大的驚艷,在於這車的內裝及配備,都堪稱目前國產SUV之最。HS的車艙規劃很歐式,簡潔而不花稍,但特別著重用料材質,車室內幾乎找不到硬質塑膠。前座兩個運動化座椅坐起來很舒服,包覆性佳且皆可多向電動調整,還附有電熱椅功能;此外,空調具備PM 2.5過濾功能,抬頭則有電動全景天窗。中控配置10.1吋i-SMART觸控螢幕,可調控包括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通訊娛樂、空調、256種氣氛燈、360度環景,以及各種車內細部功能。平底的真皮方向盤是一大亮點,尤其方向盤右側的「SUPER SPORT」紅色按鍵十分搶眼,很具跑車風格。另外,駕駛前方為全數位儀表板,可顯示所有車輛設定、車輛動態等諸多訊息。方向盤右側的紅色「SUPER SPORT」按鍵十分搶眼。(圖/黃耀徵攝) 雙前座皆可多向電動調整,還附電熱椅功能,車頂則配備電動全景天窗。(圖/黃耀徵攝)外觀是屬於個人化的觀點,大體而言,HS的造型比較偏年輕化,由流動線條內網組成的倒梯形大型水箱罩是車頭焦點,乍看有點像賓士A Class AMG。車尾則相對紳士,只有在雙出排氣尾管露出一些內斂的殺氣。頭、尾燈都配備LED燈組。比較特別之處,在於MG HS導入了整系列的Trophy套件,包括燻黑進氣口、燻黑保險桿、燻黑後視鏡、運動化紅色卡鉗、燻黑天線與行李架等。由流動線條內網組成的倒梯形大型水箱罩是車頭焦點。(圖/黃耀徵攝)頭尾都配備LED燈組;車尾的雙邊雙出排氣尾管具有濃濃的運動氣息。(圖/黃耀徵攝)軸距達2,720mm,車室乘坐空間表現中上,同級車中大概只略輸Tucson L一點。行李廂可容納463 公升,後座椅可全放平,便於裝載大型物件,重點是標配具高度記憶功能的電動尾門,很符合台灣消費者的需求。在動力配置上,HS 1.5T搭載的是1.5升缸內直噴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最大馬力180匹、最大扭力為29.1公斤米。搭配的上汽研發的7速雙離合器變速箱,並提供Eco、Normal、Sport、Super Sport等多種駕駛模式。搭載1.5升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可輸出180ps最大馬力與29.1kgm最大扭力。(圖/黃耀徵攝)變速系統為上汽集團自主研發的7速雙離合器變速箱。(圖/黃耀徵攝)過去對於MG的印象主要來自於小跑車MGF,但HS畢竟是休旅車,設定上必定以舒適為優先,所以試駕前並沒有太多期待。在「Normal」駕駛模式時,不論市區巡航或高速公路,都處在一種平穩狀態,油門不需要踩得太用力,動力即可源源不絕跟上,換檔的銜接感覺也不明顯,說實話,開起來倒比較像自然進氣引擎的感受。不過換到「Super Sport」駕駛模式時,就宛如睡醒的獵豹,油門的反應變得積極,卻不是那種「爆衝」的頓挫,而是一路平穩的快速、更快速。嚴格說來,HS的動力表現屬於「穩重型」,加上偏重的方向盤手感,並不會有太多熱血的感受,可以這麼形容:快卻不激烈。整個駕駛過程,HS的濾震和隔音效果是意外的驚喜,都可算是同級車最佳表現。MG HS 1.5T的油門反饋平穩,很像開自然進氣引擎的感受。(圖/黃耀徵攝)至於各家必強調的安全輔助系統,HS車系標配的「MG Pilot 2.0」智駕系統,包含了全速域ACC主動車距巡航控制、TJA交通壅塞輔助、LKA車道保持輔助、LDW車道偏離警示、AEB自動警急煞車、BSD盲點偵測、SAS智能限速、FCW前方碰撞預警、LCA車道變換輔助、RCTA後方盲區偵測、DOW開門盲區警示、IHC遠近光燈自動調節系統等,已達到Level 2半自動駕駛等級,可說是配好配滿。有別於以往的MG品牌能不能被台灣消費者接受,在目前的政治氛圍下,誰也不敢斷言。不過「就車論車」,HS車系在質感、配備、舒適、動力的各項表現,每一項都能在同級車中名列前茅,加上原廠又很有誠意的再把售價壓到95萬元以下,與其他同級車至少價差12萬元,難怪其他國產甚至進口車商,都睜大了眼仔細觀察HS的每個舉動。表格(資料整理:王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