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健康

陪他演戲4/別跟患者24小時相處 全家族認識失智才能減少誤解

周貞利曾同時照顧失智的父親與婆婆10多年,兩位長輩過世之後,她將心路歷程集結成書,希望提供失智者家屬參考意見。(圖/馬景平攝、翻攝自香港閱讀城網站)

周貞利曾同時照顧失智的父親與婆婆10多年,兩位長輩過世之後,她將心路歷程集結成書,希望提供失智者家屬參考意見。(圖/馬景平攝、翻攝自香港閱讀城網站)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失智症患者也日益增多,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建議家屬多利用社會資源,「一方面照顧者不要24小時綁在患者身邊,要適時讓自己獲得喘息時間,二方面患者也可以藉由這些資源進行認知復健。」

舉例來說,失智症患者白天可以到日照中心,讓照顧者能夠外出工作;假日則可以參加失智症互助家庭的活動、或參加失智相關課程,照顧者可以互相分享心情,患者也能獲得與人的互動機會。

專家建議,讓失智者參加社區據點、互助團體活動,增加與他人互動的機會,也讓照顧者有喘息的時間。(圖/台中市衛生局提供)
專家建議,讓失智者參加社區據點、互助團體活動,增加與他人互動的機會,也讓照顧者有喘息的時間。(圖/台中市衛生局提供)

台灣失智症協會家屬聯誼會榮譽會長周貞利建議,失智症家屬參與相關支持團體的活動,可以抒發壓力,另外,她也認為家族所有成員都要去認識這個疾病,才能適時給予主照顧者精神支持,也不會有相關誤解。

國泰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廖品雯說,許多藥廠早已紛紛投入實驗,希望能找出治癒失智症的藥物,但可惜都功敗垂成。目前治療藥物大多以延緩大腦退化速度為主,但效果也因人而異,甚至影響檢查上顯示退化減慢,但家屬卻表達患者狀況變差,但總體來說,病人的情緒、認知都會好轉一些。

失智症目前尚無法治癒,但藉由藥物能減慢大腦退化速度,所以愈早服藥,保有認知能力的時間愈長。(圖/123RF)
失智症目前尚無法治癒,但藉由藥物能減慢大腦退化速度,所以愈早服藥,保有認知能力的時間愈長。(圖/123RF)

廖品雯說,失智症大致分為初期、中度、重度三階段,初期症狀輕微、難以察覺;中度時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他人協助;重度就必須完全仰賴別人幫忙,若越早確診就能越早服用相關藥物,雖然無法根治,但起碼能延長保有認知能力的時間,患者也會較有生活品質。

照顧十多年之後,周貞利的父親、婆婆已經相繼過世,放下之後,周貞利才敢執筆寫下心情,更出版了書籍。湯麗玉則建議,照顧失智家人的時間可能長達20年,確診後一定要全家人共同規劃未來安排,一個人是不可能撐下去的!

專家指出,蛋類富含葉酸及維生素B,多攝取能預防失智症。(圖/業者提供)
專家指出,蛋類富含葉酸及維生素B,多攝取能預防失智症。(圖/業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