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財經
熱線

新稅制、疫後復甦帶動產業轉型 商用不動產出現5大「質變」

三級警戒衝擊,商用不動產、土地交易轉進冷靜期,專家認為,疫情緩解之後,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會出現5大趨勢轉變。(圖/報系資料庫)

三級警戒衝擊,商用不動產、土地交易轉進冷靜期,專家認為,疫情緩解之後,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會出現5大趨勢轉變。(圖/報系資料庫)

今年第二季在「房地合一稅2.0」7月1日生效,再加上5月中全台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後,商用不動產面臨買盤結構性及突發性的變數,交易活動明顯減速。瑞普萊坊總經理劉美華表示,疫情緩解之後,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會出現交易模式、專業轉型、商圈移轉、電商供應鏈、新型態產品等5大趨勢轉變,對疫後的商用市場仍維持樂觀展望。

根據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統計,第二季商用不動交易雖然仍保有241億的規模,但較第一季衰退44%,上市櫃公司甚至從5月29日到6月9日出現超過一周的交易空窗期,更重要的是,241億裡面有超過41億是關係人交易,等於第二季商用市場的實質成交量直接跌破200億。土地、地上權標售、公辦都更、聯合開發等各類投資活動,雖溢價率、成交價屢創新高,但今年全台第二季交易額也從去年同期的895億降到718億,萎縮2成,到了6月只剩78億,是從2018年9月之後、33個月以來的單月新低。

「房地合一稅2.0」4月9日完成修法三讀,並於7月1日生效,再加上5月中全台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後,商用不動產面臨買盤結構性及突發性的變數,交易活動明顯減速。(圖/瑞普萊坊提供)
「房地合一稅2.0」4月9日完成修法三讀,並於7月1日生效,再加上5月中全台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後,商用不動產面臨買盤結構性及突發性的變數,交易活動明顯減速。(圖/瑞普萊坊提供)

劉美華表示,稅改、疫情改變投資人的短、中、長期布局策略。短期來看,房地合一稅2.0大幅提高法人短期交易的稅率,再加上高稅率的閉鎖期延長,趕著適用舊稅制低利率的案件激增,雙重效應加強轉手需求。疫情之後,交易量會隨著全球強勁復甦、通膨壓力而快速復原,但疫情以及政策打炒房所帶來的「量變」會產生中長期商用市場投資的「質變」,形成疫後商用不動產的5大趨勢。

首先,「以租代買」或「先租後買」崛起。房地合一稅2.0讓這幾年商用市場大爆發的買方受制於高稅率而打亂處分節奏,未來2、3年供給量緊縮,而且短投退場,將壓抑交易量。但產業需求面的旺盛,尤其製造業仍一片榮景,因此一改過去「售後回租」的安排,而改以租代買或是先租後買,可以同時解決需求的燃眉之急,同時也讓屋主能省稅、賺租金,成為市場新趨勢。

第二,建築投資業轉型,跨足商用及地上權市場。房地合一稅2.0、實價登錄2.0改變建築投資生態,「不二價」或是「先建後售」,以及央行限貸,讓建商對於只租不賣的長期收益型產品的投資興趣更濃,進一步轉型為資產管理或是多元控股公司。舉例來說,上半年商用土地交易金額約546億元,遠勝過工業及住宅地的360億。另外,高地價、缺工、缺料、通膨造成建築投資業微利化之後,建商也會以代工的角色,善用管理財轉進土地成本相對較低的聯開、地上權、公辦都更市場。

 瑞普萊坊總經理劉美華表示,疫情之後,交易量會隨著全球強勁復甦、通膨壓力而快速復原,但疫情以及政策打炒房所帶來的「量變」會產生中長期商用市場投資的「質變」。(圖/瑞普萊坊提供)  
 瑞普萊坊總經理劉美華表示,疫情之後,交易量會隨著全球強勁復甦、通膨壓力而快速復原,但疫情以及政策打炒房所帶來的「量變」會產生中長期商用市場投資的「質變」。(圖/瑞普萊坊提供)  

第三,供需失衡、防疫意識抬頭,辦公需求東移。根據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統計,今年第二季台北市A辦空置率為2.97%,正式跌破3%,即使新增供給的元大人壽也因供集團使用,全屬自用,因此無法緩解租金漲、空置跌的供不應求結果,間接帶動辦公需求往東移動的趨勢。劉美華解釋,上半年雙北市的商辦、廠辦交易總金額約294億元,但發生在松山、內湖、南港、汐止就佔了85%。根據最新的調查,51%的亞太區未來3年內有搬遷總部的計畫,顯見受到成本、招募、防疫的需求強,未來辦公板塊將出現分散及挪移。

第四,強化電商供應鏈布局。光是電商平台三大龍頭粗估自建倉儲就超過20萬坪,今年預計還會增加1到2成的急單需求,再加上大型第三方物流增加、升級倉儲面積,乃至電商物流建立倉儲,從上游到下游、從平台到終端,都產生極大的投資需求。目前電商產業僅占台灣整體零售銷售額的 13%,遠低於韓國 36%、中國 27%,因此物流、倉儲的疫後需求中長期會出現倍數增長。

第五,新型態產品將成為投資亮點。劉美華表示,疫情裂解原來的生產、服務關係,也更凸現空間服務的專業化,因此包括資料中心、中央廚房、雲端廚房、無人商店、分享辦公室、租賃住宅、安養中心、防疫旅館等,透過物聯網連結,並完成分散風險,將會成為後疫情或是疫情流感化時代的重要服務設施投資,值得做為產業轉型的借鏡。

劉美華認為,對疫情海嘯第一排的觀光、零售業來說,短期受到邊境封閉、活動管制出現經營生計的挑戰,但在全球逐漸解封、復甦之後,預估最晚在明年中以前就能回到常態。而商用不動產市場短期固然有疫情的不確性干擾,毛租金收益率或有修正,但中長期價格依然受通膨因素,以及後疫情時代的強力反彈、市場新產品、投資新策略牽引,維持緩漲趨勢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