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健康

「口服藥效應」拖累疫苗接種速度? 醫:50歲以下打疫苗才實際

受到口服藥效應,疫苗接種速度明顯變慢,但多位國內外專家都表示兩者無法彼此取代,建議民眾還是要打疫苗。(示意圖 ∕林士傑攝)

受到口服藥效應,疫苗接種速度明顯變慢,但多位國內外專家都表示兩者無法彼此取代,建議民眾還是要打疫苗。(示意圖 ∕林士傑攝)

美國藥廠默沙東與輝瑞相繼推出新冠肺炎口服藥的臨床數據,其中輝瑞口服藥Paxlovid,甚至可降低89%的住院或死亡風險,這讓許多人對於接種新冠肺炎疫苗變得更加猶豫,畢竟接種疫苗必須承擔副作用的風險,但根據《路透》報導,多位美國專家警告對疫苗猶豫不決的人,不要將藥物療法的益處與疫苗的預防效果混淆。

根據《路透》報導,非營利機構「凱撒家庭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調查顯示,雖然72%的美國成年人已接種第1劑新冠肺炎疫苗,但因為政治因素、以及疫苗安全性的疑慮,讓疫苗接種的進度逐漸減慢,有專家擔心屆時口服藥開始使用後,可能會有更多人不願意接種疫苗。

紐約市立大學(CUNY)公衛傳播專家拉善(Scott Ratzan)說,CUNY公共衛生學院對3000位美國公民進行初步調查結果顯示,這種藥物可能會阻礙疫苗接種行動。拉善說,1/8的受訪者寧願接受藥物治療也不願接種疫苗。

《路透》採訪6名傳染病專家,雖然樂觀看待口服藥的未來發展,但也都同意藥物並不能取代疫苗。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教授霍泰茲(Peter Hotez)認為,完全依賴藥物來對抗病毒,這有點像在擲骰子,這是一個高風險的遊戲。

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也強調,藥物和疫苗是相輔相成的,藥物不是要取代疫苗,疫苗還是很重要,況且一般人初期應該是無法隨意取得這些口服藥。林氏璧解釋,口服藥應會是醫師處方,使用條件必須是在有症狀5天內,並且還需要評估,容易重症的風險因子,才有機會服用這些口服藥。所以,如果你是50歲以下完全沒有任何慢性病,還是打疫苗較實際。

林氏璧進一步說明,就算完全符合用藥條件,必然仍希望可以盡量減低重症的風險就疫苗與目前這兩個藥物,各自的作用機轉都不相同,疫苗可以降低約90%的重症住院風險,藥物再可以降50%和89%,這些是有機會可以疊加上去的效果。因此多一項抗疫方法,就多一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