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美旅

封存四時好滋味 「醃漬」展提醒大眾惜食

展場透過多種醃漬物介紹,告訴大家先人如何延長食物的壽命。(圖/迪化二O七博物館提供,以下同)

展場透過多種醃漬物介紹,告訴大家先人如何延長食物的壽命。(圖/迪化二O七博物館提供,以下同)

當大家說起醃漬物,總會有屬於自己的最愛,也許是黃色醃蘿蔔、鹹酸甜的蜜餞,或是萬用的菜脯,透過醃漬搭配節氣,可將當季食材保存至下個季節,留住四時好滋味。styletc記者注意到,以推廣台灣常民生活文化與老房子再利用的迪化二O七博物館,即日起推出「醃漬-封存美味」特展,從生活中經常食用的醃漬物談起,也期盼透過展覽來提醒大眾「惜食」的重要性。

展場也展示早期油甕。
展場也展示早期油甕。

展場中展出各種百年來與醃漬相關的器物,由新竹關西(舊地名:鹹菜甕)的收藏家葉國平提供,大小不同的陶甕各有獨特之處,如防止老鼠偷吃油的油甕、發酵紅麴的紅麴甕、醃菜用的菜甕、以及保存醃漬物的保存甕等,從陶甕的口徑與構造,可分辨其不同的特殊功能,展場中更有難得一見的醃漬醬菜攤,呈現早年市井生活樣貌。

  民眾可在展中看見各種熟悉的醃漬物,同時透過其特色了解台灣各區飲食習慣與特產。  
  民眾可在展中看見各種熟悉的醃漬物,同時透過其特色了解台灣各區飲食習慣與特產。  

透過博物館的問卷調查,發現大家最喜歡的醃漬物前五名分別是台式泡菜、豆腐乳、鹹豬肉、筍乾與剝皮辣椒,台灣物產豐富,醃漬除了在日常生活食用之外,也能呈現各地物產特色及勾勒旅遊記憶,像是南投竹山的醋酸筍、雲林口湖的烏魚子、宜蘭的鴨賞、蘭嶼的飛魚干等。展中也網羅15種在超市常見的醃漬商品與台灣18處鄉鎮特色醃漬物,觀展後讓人有遊歷台灣環島一圈的感受。此外,展場內也設置互動區,讓大小朋友可以更了解生活中的常見食材及醃漬品的重要性。

展期至2022年4月5日止,可免費參觀,展覽期間也舉辦三場推廣活動,分別為許秀嬌帶領的「冬藏醃漬DIY活動」、林邦文主講「食物力量大講座」,以及黃靖雅分享「遇見發酵食」。相關活動可上官網查詢:http://www.museum207.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