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社會
直擊

功夫麵館1/武術結合叻沙飄南洋風 「散打王」老闆延續選手夢

創立於2010年的「功夫大帝麵館」,老闆高瑋濂不僅是散打王,開店的初衷除讓習武的員工賺到溫飽,且可調配時間上場比賽,延續選手夢。(圖/方萬民攝、CTWANT合成)

創立於2010年的「功夫大帝麵館」,老闆高瑋濂不僅是散打王,開店的初衷除讓習武的員工賺到溫飽,且可調配時間上場比賽,延續選手夢。(圖/方萬民攝、CTWANT合成)

藏身在汐止觀光夜市的「功夫大帝麵食館」從老闆到店長都是臥虎藏龍,老闆高瑋濂曾代表台灣出戰「東亞桑搏錦標賽」,也曾獲封「散打王」,而店長陳志晃則是晚上搬豬肉、白天練拳,曾在國內各大武術格鬥賽拿下多面金牌,還是詠春拳教練,讓這家南洋風味麵店成為名符其實的功夫麵館。

麵館創立於2010年10月,主打東南亞特色料理,老闆高瑋濂說,他想開麵館受到媽媽不小影響,因為家裡是開冰店的,自己也是「夜市囝仔」,高中就考到廚師證照,大一接觸傳統武術,大四開始參加散打、格鬥比賽,畢業後當完兵馬上開麵店,高瑋濂說會把麵館取名為「功夫大帝」,除了自己是練家子,也有與媽媽開的「挫冰女王」冰店有較量的意味。

高瑋濂媽媽的冰店在汐止觀光夜市赫赫有名,高媽媽以創意販售傳統冰品,用10多年還清6000萬負債的故事曾引起媒體大幅報導,如今早成了夜市的名店,不少網紅或美食家都曾到訪吃冰,且對多樣化冰品讚不絕口。

高瑋濂非常熱愛武術,傳統國術、拳擊、泰拳、柔術等多有涉獵,從2005年起,高瑋濂便征戰國內外各大賽事,還曾獲得2011年「台灣區散打王爭霸賽」羽量級散打王,更代表台灣出征韓國「東亞桑搏錦標賽」,取得52公斤級亞軍的好成績。

曾是國手的高瑋濂深知單靠體育無法賺到溫飽,因為台灣的武術圈不夠健全,現實總是該面對,因此突發奇想,把餐飲結合武術,他說「功夫」有兩個涵義,狹義的意思就是打武術的功夫,廣義來說,則是各行各業做到專精,都能稱為「下功夫」,高瑋濂說,「我們把武術的元素融合進餐飲,包含菜單、DM設計、員工考核制度等,就是一種特色和企業文化。」

雖然店內有店長和5名員工,高瑋濂每天開店前仍會去濱江市場採買,他先到南北雜貨攤買紅咖哩、魚露,跟老闆哈拉幾句,再到水產攤買魚蛋、蛤蠣,最後才去買豆芽、九層塔、洋蔥、番茄和蔥等配料,通常一周來2次,儼然成為例行公事。

高瑋濂說,通常備料、切菜到開店只要半小時,就能上線賣第一碗,而店內招牌「功夫叻沙麵」光是湯頭的香料就不少,咖哩、香茅、南薑、蝦醬、椰奶,要將這些不同美味的特色融和在一起,就真正需要好「功夫」來見章。

高瑋濂一手打造出南洋風味的功夫麵館,每周還會到濱江市場補貨2次。(圖/方萬民攝)
高瑋濂一手打造出南洋風味的功夫麵館,每周還會到濱江市場補貨2次。(圖/方萬民攝)

高瑋濂除了在台灣跟老師學習製作叻沙麵,更多次往返新、馬兩地遍嘗當地叻沙麵,回台後再調整為台灣人可以接受的口味,改用同樣有強烈香氣的九層塔和青蔥替代增加原本的叻沙葉,更能符合在地民眾的飲食習慣。

此外,特製麵條更是關鍵,因為正宗的叻沙麵用的是麵線,但考量到台灣人愛吃拉麵,老闆不斷調整比例,將軟Q帶勁且筋度比較高的拉麵加進去,一來不會太快吸收湯汁,二來不會太快膨脹,端到客人手裡時間算得剛好,才是完美「功夫」。

在食材方面,店內最有特色的是採用俗稱「老鼠肉」的豬後臀肉,肉質軟嫩又Q彈,在傳統市場可說是秒殺級肉品。第一次光顧的林小姐就是點這道改良版的台式叻沙麵,她表示這豬肉有先醃過再煮,特別入味,湯頭濃郁香氣逼人,香料及辣度也剛好,幫湯頭加了不少分,自己會再回來光顧。

功夫大帝麵食館不只能學習餐飲,也能磨練心志。高瑋濂記得某年暑假,「我一個月工作300個小時,平均一天超過10小時,唯一的休假日還去參加武術散打比賽拿到冠軍」,這些精彩人生都化為店內擺設的榮譽勳章獎牌,無法取代與複製,更是員工們的好榜樣。

高瑋濂從18歲接觸武術,曾在「東亞桑搏錦標賽」取得戰鬥桑搏52公斤級亞軍,如今退役身兼教練或裁判,繼續推廣武術。(圖/方萬民攝)
高瑋濂從18歲接觸武術,曾在「東亞桑搏錦標賽」取得戰鬥桑搏52公斤級亞軍,如今退役身兼教練或裁判,繼續推廣武術。(圖/方萬民攝)

高瑋濂表示,在台灣想靠體育維生大不易,於是他結合餐飲和武術,讓習武的員工不但能賺到溫飽,也能延續夢想,店內平常每天約可賣百碗,假日則可賣到200碗麵,而店長每月都有近5萬元的穩定收入,才可以安心勤練武術。

高瑋濂說,店裡有個SLOGAN「傳你一身武藝,授你一生技藝」,餐飲的門檻比較低,只要把它學好,至少不會餓肚子,他開麵館的初衷是希望讓習武之人不要陷入求職困境,更不要為現實放棄夢想。

社會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