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社會
時事

參考書業者涉嫌詐欺 每年近上百件投訴金額上看數十萬

近年教育部推動如12年國教新課綱、考招新制多項重大政策,使許多家長心急如焚,擔心孩子無法跟上趨勢,為了補強子女的課業,許多人會尋求坊間複合型輔助教材。 (圖/報系資料照)

近年教育部推動如12年國教新課綱、考招新制多項重大政策,使許多家長心急如焚,擔心孩子無法跟上趨勢,為了補強子女的課業,許多人會尋求坊間複合型輔助教材。 (圖/報系資料照)

近年教育部推動如12年國教新課綱、考招新制多項重大政策,使許多家長心急如焚,擔心孩子無法跟上趨勢,為了補強子女的課業,許多人會尋求坊間複合型輔助教材,但消費爭議日漸增生,據統計,2016年起每年均有上百件爭議,且金額動輒上看數十萬元,受害家庭更多是新住民或弱勢家庭等。

據地方政府消費保護官反映,教材業者常以偏遠地區或弱勢家庭為行銷對象,勸誘家長購買長達數年高價教材,但契約往往不盡詳實,甚至沒有退費條款,部分更涉嫌詐欺。

樣態包括自稱服務公職、假藉公益或專業人士等名義,使家長誤以為是相關機關所合作、推薦或補助經費教材,強調比補習班便宜,還有課程諮詢服務,強化家長對教材的期待,使其衝動而購買,但往往諮詢還要額外付費,宣稱教材均配合12年國教新課綱,但實際可能為已過時版本,如強調可以優惠價購得全年級(國小6年或國、高中3年)教材及課程輔導,卻未告知通訊或訪問交易之解約權規定;標榜可分期付款,卻隱瞞實為向資融公司辦理貸款。

行政院消保處參議蕭素雲表示,這些輔助教材廠商有嚴重的廣告不實、契約揭露不清等問題,如果消費者簽下資融公司貸款,就算要退費但資融公司仍會持續追償,且受害者多為弱勢家庭、新住民等,為導正交易秩序,維護消費者權益,指定教育部擔任「中小學學生課業學習輔助教材(含紙本及數位等模式)」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除了訂定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外,也要透過學校宣導。

社會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