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社會
時事

【翻轉中餐3】開店前站崗算人流 分店裝潢各有主題

圖說-【翻轉中餐3】開店前站崗算人流 分店裝潢各有主題

圖說-【翻轉中餐3】開店前站崗算人流 分店裝潢各有主題

2013年,飯BAR在內湖開幕,一年內就打下口碑,甚至吸引媒體採訪,成功的根本之道是菜色味道不輸傳統老字號餐館之外,選點、空間,甚至桌邊服務力求有高級飯店的貼心感覺。

「我們一開始沒錢、沒名氣,百貨打進不去,東區只剩地點差的巷子,打聽到內湖科學園區蓬勃發展,上班族很多,還沒決定開店前,兩個人一有空就去逛內湖找店面、甚至在路口站崗計算人流。」

據統計,內湖科學園區發展迅速,就業人口超過15萬人,科技金融等企業匯聚,至2017年底超過五千家,消費實力不可小覷。

當時剛好內湖創始店的店面要出租,旁邊就是星巴克,離捷運站出口走路不到10分鐘,「附近有加油站、銀行又兩三家,銀行最會賺錢了,我猜在這裡設點應該不錯。」曾紹謙大膽推測。

結果,店開了之後不如預期,因為沒名氣,前半年乏人問津,「母親節甚至只有兩桌。」幸好老天保佑,在賠了400萬,借錢借到無處借,兩人決定放棄關門前,終於被媒體看見報導,從此天天生意火爆。

第一間內湖店成功後,飯BAR乘勝追擊,「有太多客人說內湖太遠,我們才進軍東區忠孝東路開分店主攻一般上班族,第一年便站穩腳步,緊接著信義微風百貨來邀約,本來擔心兩店太近,後來發現客層不太一樣,後者的客層大多偏向時尚粉領。」曾紹謙解釋。

飯Bar短短六年連開四間店,選點只挑鬧區熱點,從內湖一路開到東區、信義微風百貨、台北車站,各店裝潢主題有法式有英式不盡相同,一如名字也不一樣,像內湖店是「飯BAR classic」、忠孝東路店是「飯BAR MINI」、信義微風店是「飯BAR station」、微風北車店「飯BAR LiLi」,充分反應現代年輕人善變的潮流。

那下一家店要叫什麼名字?「說實話,我真的快想不出來了。」負責餐廳風格定位的曾紹謙苦笑的說。(蔡碧月)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最新出刊274期《周刊王》和2160期《時報周刊》。《周刊王》與《時報周刊》聯姻,一套雙雜誌「旺透價39元」,2019/07/10全省4大超商、全聯及美廉社強勢上架。雜誌內附超商折價券,幫您激省997元,粉絲切勿錯過。

想追蹤周刊王最勁爆消息,請進最新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119wantweekly
想掌握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請點讚時報周刊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

社會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