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政治
焦點
特輯

金門版華山年底登場!「金門產遊博覽園區」打造全新亮點

金門產遊博覽園區預計今年年底完工,第一階段招商已有22家。

金門產遊博覽園區預計今年年底完工,第一階段招商已有22家。

提到金門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產業,許多人頭一個聯想肯定是名聞遐邇的「金酒」,而為了形塑第二、第三個金酒傳奇,金門縣政府特別整合近12公頃的土地,打造出「金門產遊博覽園區」,將建構生活、生產、生態三生一體的特色園區,預計將於2022年年底竣工,目前已有多達22家廠商搶進插旗,屆時將帶動金門產業升級,更能深化地方品牌價值。

金門產遊博覽園區將以「生活」、「生產」和「生態」三生一體的發展模式。
金門產遊博覽園區將以「生活」、「生產」和「生態」三生一體的發展模式。

金門產博園區 解套產業困境
隨著金門大橋、馬山商港等重大建設陸續落成與進行,除硬體資源的建立外,縣府在軟體整合的腳步上亦未停歇,其中最受矚目的成果之一,便是首個產業整合大型園區「金門產遊博覽園區」的設置,這也是縣內第一個具備完整公共設施的產業園區,目前第一階段招商已吸引多達22家當地業者進駐,總申請面積高達4.44公頃,申租率高達8成2,有個漂亮的開始。

金門縣長楊鎮浯表示,金門自民國38年起,歷經四十多年軍事管制,侷限了金門產業發展,然而隨著戰地政務的解除,在地傳統特色產業面臨生產用地、合法工廠、企業成長之等需求,因此規劃出「金門縣產遊博覽園區計畫」用以帶動金門特色產業發展。

產業再升級 「三生一體」成亮點
事實上,像是貢糖、麵線、菜刀及ㄧ條根等為國人所熟知的「金門特產」,過往受限於管制,都只是家庭或小規模生產的「微型企業」,業者多坐落於住、商、農、自然村等使用分區,均非屬都市計畫工業區用地,有著工廠規模不得任意擴張,不得任意轉讓的法令限制,形同廠商生存的枷鎖,如今透過「金門產遊博覽園區」等於提供地方業者解套的空間,也宣告金門產業升級的前景正蓄勢待發。

「金門產遊博覽園區」的創建,對地區業者的最大裨益,便是取得合法土地可作為生產用地、輔導合法工廠登記,並使其生產規模再擴張,進入地區產業升級的新時代,而縣府建構產博園區更是融入了「生活」、「生產」和「生態」三生一體的概念。簡單地說,就是將以生產為主,輔以「觀光工廠」之參觀、體驗、導覽、解說發展模式,成為金門觀光旅遊行程之一部分。所謂「生活」,內涵為觀光及休閒;「生產」則囊括產業生產、行銷與體驗活動;「生態」則是追求動、植物環境維護,強調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並重。

「金門產遊博覽園區」作為提供縣境內地方特色產業一處具有完善軟硬體服務之專業生產園區,在空間規劃上,主要會以「前店後廠」及「觀光工廠」模式建廠營運,所以都市計畫變更朝向為較具發展彈性之「產業專用區」(最大建蔽率為60%,最大容積率為300%),以符合廠商進駐設廠需求;至於西南側坡度較陡的區域,則保留原始地形地貌開闢為地區生態公園,提供縣民及觀光客健行賞景、駐足休憩使用,並作為地區動植物生態棲地;其餘較平緩地區則劃設為產遊體驗基地,提供地方特色產業承租土地興建廠房。除此之外,園區中心還會設置服務中心,提供廠商生產、租地(廠)、一般營運服務,亦規劃為地方特色產品統一展銷販售平台及其他商業功能使用,且為旅遊資訊服務重要據點,營造多功能的產業聚落模式。

產博園區將以生產為主,輔以「觀光工廠」之參觀、體驗、導覽、解說發展模式,成為金門觀光旅遊行程之一部分。
產博園區將以生產為主,輔以「觀光工廠」之參觀、體驗、導覽、解說發展模式,成為金門觀光旅遊行程之一部分。

觀光、產業並行 打造全新模式
金門縣政府大刀闊斧的打造產博園區,不僅吸引在地產業目光,在競爭優勢上亦是信心滿滿。建設處處長李有忠指出,台灣早期開發之產業園區多存在發展同質化現象,造成園區陷入低水平競爭,因此常造成產業群聚效率不彰,「『金門產遊博覽園區』是以地方產業結合觀光旅遊模式,融合金門現有觀光資源、產業架構及特色產品,帶動起金門特色產業結合觀光產業新境界,並鼓勵進駐廠商設廠規劃以DIY方式讓遊客參與產品生產流程,給予遊客不同的觀光體驗,就能增加遊客回流意願。」

目前園區於第一階段招商可說是成果豐碩,在食品製造業上已有包括老農莊食品、圓頭農牧食品、良金實業、金門地產王、燕南農牧食品、長合、馬家麵線等15家廠商進駐;另還有陶瓷工藝及金屬刀具製造業、藥品製造及批發零售業等業者搶進。李有忠處長表示,廠商預計投入建廠金額將高達5億元,後續將新增469工作機會,創造8億3,141萬元之營收效益,而園區落成後可再誘發民間投資雙重創造所得效益,並有助在地特色產業脫離觀光客終端零售之淺碟經濟困境,對於地區整體產業結構轉型,創造地區繁榮將有莫大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