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綜合

「台灣戰後第一代畫家」何肇衢確診病逝享耆壽92歲 胞弟證實死訊

「台灣戰後第一代畫家」何肇衢確診病逝。(圖/翻攝自國立台灣美術館官網)

「台灣戰後第一代畫家」何肇衢確診病逝。(圖/翻攝自國立台灣美術館官網)

台灣戰後第一代畫家何肇衢曾連續3年獲台陽美展最高獎項「台陽獎」,常年走遍國內外各地寫生,繪畫風格受畢卡索立體派與抽象表現主義影響,以豐富的色塊與線條及簡化具體形象描繪,今(2日)驚傳因新冠肺炎離世,享耆壽92歲。何肇衢的胞弟、「藝術家」雜誌社創辦人何政廣稍早證實此消息。

《中央社》報導,何政廣表示,何肇衢上週出現疑似感冒症狀,因身體不適送醫,經醫師診斷為確診新冠肺炎重症,不幸於今晨過世,目前由子女依規定先處理火化程序,後事待家人討論再決定。

據了解,何肇衢生於臺灣日治時期昭和六年(1931年)新竹州竹東郡芎林莊鹿寮坑橘子窩(現新竹縣芎林鄉)的客家農家。父親何信嚴是佛畫師,母親則在自家茶園農務。小時家境清寒,家裡兄弟姊妹共五男二女,何肇衢排行最長,自小幫忙照顧弟妹和分攤家務。

「台灣戰後第一代畫家」何肇衢確診病逝。(圖/翻攝自國立台灣美術館官網)
「台灣戰後第一代畫家」何肇衢確診病逝。(圖/翻攝自國立台灣美術館官網)

何肇衢從小接受日本教育,就讀國校時學業表現優異,開始對畫圖產生興趣,1945年臺灣光復後,重新就讀新竹縣立中學竹東分校(今國立竹東高級中學),並受到美術老師賴榮來的啟蒙與影響。中學畢業後,何肇衢為了減輕家中負擔,原本想請託當時的新竹縣長鄒清之在縣府找份打雜工作,但鄒縣長卻勉勵他繼續就學,因此他與二弟何耀宗一起考取可以公費就讀的臺北師範學校(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科。

1952年畢業後,何肇衢在老師周瑛的引薦下進入北師附小擔任美術科任老師,美術教室成為他的畫室,留下數量可觀的作品,他於1957年起積極參加美術比賽,獲國內重要美展獎項達29次之多,曾獲金爵獎、坎城國際美展國家榮譽獎、中山文藝獎、中華文化教育獎等獎項,多次受邀為美展的油畫評審。

「台灣戰後第一代畫家」何肇衢確診病逝。(圖/翻攝自國立台灣美術館官網)
「台灣戰後第一代畫家」何肇衢確診病逝。(圖/翻攝自國立台灣美術館官網)

何肇衢利用書籍吸收國外藝術新知,常到書店或大使館圖書館翻閱藝術書籍或存錢購買畫冊,畫室藏書豐富.1959年他利用鳳梨罐頭與日本多個雜誌社交換索取過期藝術雜誌,獲得新潮社贈與23本《藝術新潮》月刊與實業出版社贈書《成功人之成功史》一套20本,書籍成為他創作上的養分。

何肇衢的創作風格受法國具象派作品、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與畢卡索作品影響,1960年之前的作品不刻意表現筆觸與色調,重視素描功力,之後開始受立體派影響,採用塊狀交疊圖案化表現,物象邁入抽象化。何肇衢愛好寫生,常年走遍國內外各地戶外寫生,1989年在淡水租賃畫室空間,數十年間以淡水為主題的寫生作品累積近300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