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健康

翻轉巴金森治療困境 北科大教授投入7年「解決神經元障礙」可望擺脫失能

北科大榮譽教授林宏裕罹患巴金森氏症後,投入7年時間研究,最終成功開發創新治療方法,有機會扭轉巴金森氏症患者的未來。(圖/張雅淳攝)

北科大榮譽教授林宏裕罹患巴金森氏症後,投入7年時間研究,最終成功開發創新治療方法,有機會扭轉巴金森氏症患者的未來。(圖/張雅淳攝)

WHO指出全球有超過850萬人罹患巴金森氏症,造成580萬人餘生失能、近33萬人死亡,嚴重程度逐年加劇,因此列入神經系統疾病全球行動計畫重點。全台亦有近8萬名巴金森氏症患者,且人數逐年成長。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胡朝榮醫師表示,巴金森氏症是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好發於60歲左右,以現今社會來說並非高齡,反而正值承上啟下的年紀,而且巴金森氏症並非老年人專屬疾病,近年青壯年罹患早發性巴金森氏症更時有所聞,40歲前罹病的早發性巴金森氏症患者亦佔2-10%,造成家庭與社會龐大負擔,民眾不可不慎。

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鄔定宇分享,巴金森氏症通常會出現手腳顫抖或僵硬無法擺動、走路碎步、面具臉等,影響工作表現與日常行動,且容易產生失智等併發症,嚴重者常導致失能。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洪千岱指出,巴金森氏症過往藥物治療或復健治療僅能減輕症狀,但隨著病程嚴重、藥效減退,藥量不只增加還合併藥效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為患者與照顧者的身心帶來沉重負擔。

胡朝榮醫師分享,曾有巴金森氏症患者因藥效波動,在過馬路時突然「凍住」、差點發生車禍,除了藥效起伏、無法自主控制身體,巴金森氏症患者還可能出現姿勢型低血壓、突然昏倒等狀況,患者日常生活可謂危機四伏,也因此無論是因為巴金森氏症疾病本身,或是併發症、副作用等狀況,患者晚期常以輪椅代步、逐步走向失能。

巴金森氏症數十年治療困境在近期出現一線曙光,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林宏裕榮譽教授,在罹患巴金森氏症之後決心投入研發,林宏裕教授投入7年時間研究,最終成功開發創新治療方法,透過低能量近紅外線光療(PBM)活化已受損的細胞,同時補充氫水以避免細胞被過度破壞而老化,從根本解決了多巴胺神經元障礙問題。

雙和醫院臨床研究也證實其有效性,連續2週使用下,早晚各15分鐘的治療,改善了17名巴金森氏症患者的運動障礙問題,有機會就此擺脫輪椅、恢復自主行動能力,接下來也將展開大型臨床研究,期待能及早讓此療法成為巴金森氏症的治療新選擇,相關成果也已發表在國際醫學期刊《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