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社會
直擊

台北城故事2/百年歷經三朝統治 監獄官舍大變身內藏多秘聞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的日式屋舍風格,成為網美打卡及民眾消費熱點。(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的日式屋舍風格,成為網美打卡及民眾消費熱點。(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中正紀念堂旁的「榕錦時光生活園區」以其日式屋舍風格吸引15家各具特色的品牌店家進駐,一直是網美打卡及民眾消費熱點,該日式屋舍原為日據時期「台北刑務所(即台北監獄)」官舍,屋舍後方還有「台北監獄圍牆遺蹟」,不久前挖出史前陶器等古物,再度成為鎂光燈焦點。

不少考古學者指出,很少有一個古蹟遺址在不到140年的時間竟然歷經清朝、日據、國民政府3個不同的統治時期,這也完全反映在舊稱「台北刑務所」的建物及遺構上。

台北刑務所原先是在1896年(日明治29年)時,日本殖民台灣第2年,借清朝參府衙門舊址加以修補而成,當時名稱為「台北縣台北監獄署」,並於1904年另於台北城外重建,1924年命名為台北刑務所。總面積有58752坪,採取美國「賓夕凡尼亞式」監獄空間配置法則,強調獨居監禁,牢房呈放射狀,透過中央走道與中央戒護台連結,方便管理監控。台灣光復後,「台北刑務所」仍持續使用,關押過不少共黨嫌疑人士,1963年遷往桃園龜山。

「台北刑務所」採取美國「賓夕凡尼亞式」監獄空間配置法則,強調獨居監控。(圖/黃威彬攝)
「台北刑務所」採取美國「賓夕凡尼亞式」監獄空間配置法則,強調獨居監控。(圖/黃威彬攝)

「台北刑務所」圍牆的材料,主要來自清朝台灣巡撫劉銘傳興建台北城的城牆,日本殖民政府從1900年起拆除台北府城牆,作為「台北刑務所」等官方廳舍建材。目前仍保存兩道當時的圍牆,分別是位於台北市金華街的南牆,以及金山南路二段44巷的北牆,北牆上有一座圓形拱門,這是日人在刑場處決抗日義士等犯人後,運送遺體的出口,所以北牆也被稱為「哭牆」。

在台北刑務所遇害的抗日義士,首推曾參加黃花崗之役的廣東客家人羅福星,他的母親是具荷蘭與印尼血統的爪哇華僑,因此羅福星長相酷似歐洲人。羅福星在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後,到台灣苗栗成立同盟會支部,主張以革命推翻日本殖民統治,隔年被捕,上千人遭牽連調查,史稱「苗栗事件」。羅就義前神色自若,就連當時的總督府醫學校校長高木友枝也對羅的硬頸革命家風範大為欽佩。

此外,台灣文化協會領導人蔣渭水、霧峰林家的林幼春,以及被稱為台灣現代文學之父的賴和,都曾因抗日問題關押在台北刑務所,「抗日三猛」之一的簡大獅也在此遇害。

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到台北刑務所北牆遺址旁,紀念遭日本殖民政府殺害的14位美軍戰俘,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到場致意。(圖/翻攝退輔會官網)
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到台北刑務所北牆遺址旁,紀念遭日本殖民政府殺害的14位美軍戰俘,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到場致意。(圖/翻攝退輔會官網)

醫師出身的蔣渭水曾誇獎台北刑務所牢房的衛生條件良好,比一般家庭還更乾淨,不過,日本人刑求手段的殘酷卻令人髮指。澎湖出生的律師歐清石因懷抱民族氣節,不願與日人合作,遭陷構入獄,歐清石曾寫下《獄中吟》,描寫自己遭受灌水、龍蝦綑、挾指、十八機械等酷刑,可惜他未能等到日本投降、國土重光,就因盟軍轟炸死於獄中。

日本人的無差別殺人不限台灣人,二次大戰結束前夕,台北刑務所關押數十位盟軍飛行員,其中14位年紀19到24歲的美軍飛行員,在草率審判下慘遭處決,離日本無條件投降僅57天。2015年6月20日,在風笛手的引領下,「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與美國、英國等駐台外交官,齊聚台北刑務所北牆遺址前,紀念盟軍飛行員罹難70週年。

社會粉絲專頁